文化苦旅读书笔记精品(15篇)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书笔记呢?那要怎么写好读书笔记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文化苦旅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分享。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1
纷纭世事,当城市森林里大多数人为名利荣誉奔波时,寂寞古道旁,黄沙漫天中,小楼东风里,奔腾河川下,不知何时多了一个模糊的身影。贴近了,是一身青衣白褂,再贴近,他的脸庞有岁月静静流淌的痕迹,像他的目光停驻,久久不去的温柔沧桑。那身影,像是一种符号,或者业已成为一种镌刻。刹那间,烟云蔽日,待云淡风轻后那抹身影已无从追寻。是他用生命拥抱这场文化的苦旅,还是文化苦旅渗透进了他的生命秋灯夜雨,梨花海棠相伴老。读过文化苦旅,一页页翻过的不是纸张,而是光阴的叠加呈现出的你从未见过的文化。我相信,余秋雨先生在用生命完成这场心灵的朝圣。悲壮不源自它的本身,那是天人组合出的万千气象,在渗进人生命的一瞬迸发出的震惊世人的力量。一路走来,且吟且唱,岁月留下一芬芳。苦旅尽头,你跨过千年等待与蜕变,我最终看见,你静好模样。
开篇莫高窟,足可见其在余先生心中的位。
这种美,在余先生笔下被渲染得壮烈。的确,说起敦煌会令很多中国人想起那段近代血泪史。正是西北凛冽寒风中成堆的经卷诗文,雕塑婀娜的体态,撩拨起联军的荒蛮和野心。文中余先生的情绪几近失控,文字已无法负荷这段历史的重量,一位理性学者的.缜密思维在这个千古最悲痛的事面前也只能被撕碎国破,家亡。
如果说这种壮烈会令人心痛,那莫高窟呈现的另一番壮烈则成就了它的风情。它因华美而矜持,它因富有而远藏。它执意要让每一个朝圣者,用长途的艰辛来换取报偿。
我曾登长白山,那耸立在天间孤傲决然的白色身影,是那些远古帝王留下来的气数凝结而成。不必攀登,因为它无法征服。人们执意上山,可是是想接近它,感受并企图唤醒生命中那股未知的力量。
登上山顶后,途中因缺氧而难受的感觉在渐渐消退,刺骨的寒风在天间游荡,像无数自由的灵魂。我恍惚看到有一抹蓝色,不相信,走近了才发现竟是长白山天池。人生中有许多个这样的时刻,明明陌生的场景却觉得似曾相识,于是一瞬间前世今生交互错杂,只一眼便如同度过了一生。我永远不会忘记那种蓝,像是梦境。我不敢多上前一步,仿佛随时会坠落进这个梦里。四面冷硬的岩石围绕,天池像一块温柔完整的玉,像沉睡了千年的少女,是长白山守护的天使,不言语,却牢牢的掌控了你的思想,美得逼迫你投降。
我似乎能够理解余先生置身莫高窟时的心境。斑驳画壁上,大张艳帜的色彩喧嚣着倾泻着,带着灵魂深处颤抖的絮语。那些压抑了几千年的寂寞孤独幻化成疯狂华丽的乐章,注定要选择一个时刻成就绝响,耳畔是诸仙诸佛梦魇般的低吟浅唱,身旁是飞天水袖化作历史的清风穿透屏障,万象交错,带你坠入荼蘼旧梦。身体不再属于自我,而被这空间扭曲揉碎再重新组合。走过一处,已在时间的洪流里流转了千年。
用一路的旅苦来描摹这个记忆之外的世界,所有的疼痛便有了归宿。回首间天万物不复存在,只剩下这场盛大而宁静的狂欢还在黄沙间守望着。
公元518年夏天,有一个人正策马驰过。他的脸上有朦胧的哀戚,眉眼因岁月而模糊,乍看之下倒有几分屈原的影子。让我感觉他站在这个时代,隐隐与遥远的过去构成了对视。也罢,他们本都是同一人,他们是同一个宿命。那是中国文官的宿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他们的祖辈早已知晓这个道理,可他们做不到。手无刀戈长剑,他们化唇舌为利刃;不拥一兵一卒,他们指挥百万雄师。他们依仗的,无非是三寸不烂之舌和帝王的信任。只可惜他们要么生错了时代遇不上一个明君;要么深受信任却被人所嫉恨。历史,总是把机会留给有准备的小人,人生的杯具,大抵如此。贬,再贬。长长流放的路,他们的青衫給芳草留下了阴影,他们的泪盛开成了最终一季的野花。是不是选择了这个称号,无论任何一个方向,都会游向同一个宿命
一路繁华如锦衣,层层褪去后只余荒凉。我似乎听到子厚的叹息,飘荡在南下的路上。柳州刺史,为何要叹息!你将青春热血奉献给国家,换来的是朝廷无情的贬斥。不!你不甘!文人的敏感多情,和官员的多舛命运让你选择了摆正自我的位,正视自我的现实,在这片陌生荒蛮的黄土上开垦自我的梦想,像一个鲁滨逊。神灵在苍穹隐约微笑,这道生命的裂缝,总算透进了光。
星河倾落,长夜梦回几遍,转眼便是经年。记忆如昨,时光终究是不可跨越的银河。当晚年的你倚在斜阳柳树下,看着这座昔日令人闻风丧胆的空城日渐繁华,看着故乡和长安日渐淡出回忆,看着亲朋故友日渐离你远去,十年一梦,方觉自我已是烂柯人。
可你已在诗文中活成了永恒,你的清廉政绩和无畏精神在柳州百姓心中活成了永恒。文武百官死去了,帝王将相死去了,你还活着。你的热血浇灌了柳州的河川,你的脊梁挑起了柳州世代的期望。
柳侯祠旁,那泓清泉里倒映着,依稀还是你当年策马绝尘而去的背影。你踏上的不归路,带你走向了真正的巅峰。
野花芳草,寂寞关山道。
柳吐金丝莺语早,惆怅香闺暗老。
罗带悔结同心,独凭朱栏思深。
梦觉半床斜月,小窗风触鸣琴。
三峡往事并不如烟
全中国,恐怕再难找到这样一个神奇的地方。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2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家余秋雨做到了。作为全球唯一一个完成全部现场抵达的人文学者,一路上对当代世界文明做出了全新思考与紧迫提醒,在海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
本书谢了余秋雨先生冒着各种生命危险,贴地穿越数万公里考察了巴比伦文明、埃及文明、和印度文明等一系列最重要的文化遗迹的经历和他对世界文明的思考和提醒。更多的是对中华文明、文化的考察评判与思考。
书中所描写的人文事故我依然历历在目,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便是“谢家门孔”这一章节。
谢晋是一个著名的导演,他是为电影而生的,是电影的召唤,他才来到这个纷繁的人世间。他的一生可用一个字来概括—苦。他有三儿一女,却有两两个儿子患有智障,晚年两度丧子。一生为电影事业付出,却被人称作“一种待开发的东西”。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沮丧,而是坚强的去面对。
家里来客人的时候,谢晋总会毫不介意的把他儿子介绍出来,向客人讲他儿子的情况。
生活不能自理的儿子让谢晋一直放心不下,谢晋常常亲自为他儿子洗脸、刮胡子,小儿子怕痒不愿刮胡子,谢晋就哄他说:"满脸胡子,多丢人啊。"儿子就会乖乖的让谢晋剪胡子。儿子头发长长了谢晋就专门去学理发,然后回家给儿子修剪,一推一剪透出父亲的慈爱和对儿子的关爱。
在有人称他是“一种有待开发的东西”时,他面无表情。却从那以后,有了一种滔滔不绝的激情,针对别人的.这种想法一吐委屈:“你们都说我年事已高,应该退居二线,但是我早就跟你说过,我是六十岁成熟的,那你算算……”
“他这是创造主体的本能呼喊,也是一个强大的生命要求自我完成的一种尊严。”
《文化苦旅》凭借作者对山水的诗化描写以及对历史事件的故事化叙事,来寻求一种对文化人生的省思和精神的洗礼,从而揭示了中国文化的巨大内涵。《文化苦旅》所带我领略的世界文明之美,触动我的心灵,勾起我的憧憬。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3
中国灿烂的文明正在被时光磨灭,不知在角落里边回味心酸史边唾骂历史罪人的人们是否真曾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我一直以来欣赏懂史且敢于评论批判历史的学者,而也同时认为现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的余秋雨先生是无数学者中的豪杰,他的《文化苦旅》是万千部文史学散文著作中最为出色的上品。
本书是余秋雨先生第一本文化散文集。其中有些文章曾在各类文学评奖中夺得首奖。全书的主调是凭借山水物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秘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历史构成。余秋雨先生依仗着渊博的文学和史学功底,丰厚的文化感悟力和艺术表现力所写下的这些文章,不但揭示了中国文化巨大的内涵,而且也为当代散文领域提供了崭新的范例。
余秋雨先生以他独特的写作魅力吸引着读者,那是一种苦涩的回忆,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他也曾在本书中像许多知青学者样深情感叹,但同样的感叹,出现在不同的地方,韵味也相差甚远。正如他所说的一样“我也可以年轻”,他的人生是富有弹性的,他总是秉持着少年的激情,享受着老年的清闲度过他充实的中年时光,所以,余秋雨先生无论何时都是个混合体。因此,他的文章,也永远夹杂着不同感觉的口气。如他对中国文化日益沦陷丧失的悲伤感慨,就饱含了年轻人对不满的辱骂,中年人对世事的无奈和老年人沧桑的惋惜。
也许有些的观览完全无心,但撰成此书的灵感源头绝对是有意的。很明显,他发现了中国历史文化的尘封点。在如今这个弘扬我国绚烂文明的蓬勃时代提出这样的悖论观点,自然更引人注意深思。中国古老的文明曾在古代创造过盛世,人们为了保留住曾经繁华便将绚烂的文化代代相传,陆续建造了莫高窟,都江堰等大型建筑,就连普通的牌坊,藏书楼也印有文化的痕迹。但人们的理想总是好的,而岁月却是逆人而行,变故也是层出不穷的,人们再想保存下来的东西到了一定的极限还是会被时间冲走,虽然也有些是出于人为,但归根结底,还是源于历史的轮盘上的空白。有些历史尘埃的东西是留不住的,不少学者在哀伤的挽回,总痛心的活在不属于他们的曾经,便永远无法活着走出来。因此,“正视过往与当下”,便是我从此书中悟出的一个当前重要的课题,我也同时认为这是余秋雨先生的研究与警世主题。因为,只有能真正认清历史风云的人才能在顺应历史车轮的基础上印出自己的车辙印。
“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废墟是课本,让我们把一门地理读成历史;废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废墟是进化的长链。”“没有皱纹的祖母是可怕的,没有白发的老者是让人遗憾的。”在心灵与心灵的撞击中,发出了“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的呼唤。
在这儿,已超过了时空的限制,它是一次艰难的旅行。正如在茫茫沙漠中旅行。它更是一次历史的漫游,一次文化的苦旅,是对那封存久远的文化内涵的默认。读它,让我受到了灵魂的震撼,精神的洗礼,心灵的升华。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4
文化苦旅是一部十分优秀的散文集。轻描淡写却能带来不可描述的震撼,每一个字都能敲击心灵。就像一个满脸褶子的蹒跚老人用很轻很轻的语气向你诉说我们曾经的文明。从怎样的风姿无限走向怎样的屈辱无奈、荒凉殆尽,给你带来真实感、冲击感。有一种特别的吸引力,吸引你去探寻,去追索那解读文明的密码。去改变、向上,追求更好。
所谓文化苦旅,是文化在时间空间上的运动关系。但文化怎能是苦的呢?苦的是这段旅程,背负这段旅程的人。
文化慢慢相融,磨合,剔除,隐没,放大,添加,这段旅程是艰苦的。而这些历程掺杂在历史古迹和历史人物的经历中,这些是人文山水,也是文化历史。如《莫高窟》一文中有余先生说“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以人类的几大文明为背景,一代代的佛像都在石窟里深刻而又通俗地端庄着,微笑着,快乐着,行动着,苦涩着,牺牲着。渐渐地,这一切都与中华历史接通了血脉,甚至成了一部坚石雕刻的历史。依照时间顺序把莫高窟的历史一一介绍,只缓缓陈述事实,却能分明感觉到笔耕的沉重和深刻的思想。
苦的是背负着一段旅程的`人。文化的一切改变,都将由人作为主体来承受。读这一字一句,都想面对面地感受他们呻吟的哀叹和遗憾。如书中提到的康熙皇帝,因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交融,成就了一代政治家精神的强健,也成就了一代霸业。处理复杂的西藏事务和蒙古事务,解决治理黄河、淮河和疏通漕运等重大问题。而如同刘宗同、傅山、李颙等誓死反清的文人,中华文化的厚度不止带来自豪感,还有更多的厚重感。这种文化的历程便是伤害,他们拼命护守正统的那份热血,便会成为束缚与桎梏,是浮于表面而不可回避的痛。能有这样一群人,是汉文化洋洋自得的一面,也是这位历史老人走向尽头的征兆。
又如多篇提及的贬官文化也苦了一代又一代人。遭贬,最惨的结果便是流放。作者是这样说的:“与杀相比,流放是一种长时间的折磨。死了倒也罢了,可怕的是人还活着,种种残忍都要用心灵一点点去消受,这就比死都繁难了。”这是人治社会的恶果。“残忍,对统治者来说,首先是一种恐吓,其次是一种快感.越到后来,快感的成分越多。这就变成了一种心理毒素,扫荡着人类的基本尊严。”上至大文豪苏东坡,下至不能道出姓名的清朝老人,无一能够逃出贬官的摧残,这种身心所承受的痛苦,也许我们一辈子也不会理解。但一种文化现象,好处是绝不会少的。苏东坡在编址黄州期间,“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得益于这样的冷落,使他的艺术才能获得一次蒸馏与升华。在黄州,诞生了《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等千古名篇。
而清朝被贬至宁古塔的清朝官员,则通过自身的升华,“创造了一个味道浓厚的精神世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东北人豪爽的性格的形成。
这一段段文化苦旅,令无数中华儿女自信自豪,其中当然有彷徨和失落甚至是屈辱,可我们中国人善于苦中作乐,善于在苦难中创造奇迹,我们不害怕苦难,但并不表示我们欢迎、赞美苦难。我们要开创更美好、更让国人自豪的时代。
轻轻拂去历史造就的尘埃,用心灵去感受传统精神文明带来的浓厚气息的底蕴,再去寻求传统文化更好的发展。才是《文化苦旅》带来的最美好的感悟。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5
近日,在欣赏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时,看到这么一段话:“中国历史中极其夺目的一个部位可称之为‘贬官文化’。贬官失了宠,摔了跤,孤零零的悲剧意识也就爬上了心头,贬到外头,这里走走,那里看看。只好与山水亲热。这样一来,文章有了,诗词也有了,而且往往写的不错。”
提到贬官,我很自然地就想到了苏轼。当年的“乌台诗案”,在北宋朝野上下掀起轩然大波,“乌台诗案”这一巨大打击也成为苏轼一生的转折点。苏轼满腹才情,与弟弟同登进士,他的应试之作深得当时主考官欧阳修的欣赏。连宋仁宗读了兄弟两人的文章都大为惊叹:“朕为子孙得两宰相矣。”正当苏轼要一展心中抱负时,却遇王安石变法,本着文人的意气风发,耿直的他多次上书皇帝,反对新法,不曾想遭小人蓄意构陷排挤,一贬再贬,辗转杭州、密州、湖州、黄州等地。
少时读苏轼诗词,最初对他的'印象,停留在苏轼与苏小妹斗诗的有趣片段,我才知道才情可拜相的苏轼,长相是有些粗陋的,远不似白马王子的伟岸,小小失落的同时却深深被他有趣的灵魂不断吸引。随着年龄的增长,再读苏轼诗词,越发的发现,苏轼与苏东坡不是一个人,这在他被贬前后的诗词对比中可见一斑。
苏轼被贬黄州时,生活是极其不易,他的月银根本养不活一大家子人。当时的黄州知州是个惜才的人,他很同情苏轼,就将黄州东门外的一处小山坡交给苏轼耕种。苏轼的手是舞文弄墨的手,却也能扛起锄头,田间地头地耕种了起来。耕作之余,一时兴起,给自己取名“苏东坡”。
苏东坡在黄州写下了千古绝唱《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每每读两赋,我仿佛能看到那个遗世独立的身影,他孤独中透着悲凉,极尽的悲凉之中,又是那么的超脱自然。
而我独爱他的《定风波》,这首词是他在黄州沙湖道中遇大雨时所作:“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好一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好一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世间所有的喜怒哀乐,爱恨嗔痴在东坡的眼里,都如过眼烟雨。大学时,每当我们为赋新词强说愁时,班主任老余就跟我们说:“小小年纪,愁啥愁,去把苏轼的《定风波》给我背十遍。”当时不解老余深意,而如今也能明白几分了。
是啊,东坡的一生,我们能窥见的只有一分。合上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竟不知自己的思绪跑了这么远,顿时又生出痴想,如果能穿越,一定要变成一个关西大汉,与苏东坡泛舟江上,打着铁板,高唱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然而,东坡词,小女子吟诵,总还是差些什么似的。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6
人人都悄然归位,死心塌地地在雨帘包围中默默端坐。外界的一切全成了想象,夜雨中的想象总是特别专注,特别遥远。
在夜雨中与家人围炉闲谈,几乎都不会拌嘴;在夜雨中专心攻读,身心会超常地熨帖;在夜雨中思念友人,会思念到立即寻笔写信;在夜雨中挑灯作文,文字也会变得滋润蕴藉。
在夜雨中想象最好是对窗而立。黯淡的灯光照着密密的雨脚,玻璃窗冰冷冰冷,被你呵出的热气呵成一片迷雾。你能看见的东西很少,却似乎又能看得很远。风不大,轻轻一阵立即转换成淅沥雨声,转换成河中更密的涟漪,转换成路上更稠的泥泞。此时此刻,天地间再也没有什么会干扰这放任自由的风声雨声。你用温热的手指划去窗上的雾气,看见了窗子外层无数晶莹的雨滴。新的雾气又朦上来了,你还是用手指去划,划着划着,终于划出了你思念中的名字。
余秋雨走在中华民族的土地上,用其独特的观察力和洞悉力去深思这古老民族的深层文化,用心思细腻的笔触,为这趟巡视华夏文化的「苦旅」,写本书!它不甘甜,因为里头有太多不忍与亲身体验的辛酸。苦苦的味道,为这本纪录中国千年文化的书,多写了一道滋味。未看过「文化苦旅」之前,大概也不会想到,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在它们的背后会有如此深层的涵义;而作者运其妙笔,以干净漂亮的散文,组合,使它们成了一篇篇让炎黄子孙惊醒的文章。
走进书中的情境与思考,我们不禁严肃起来。像一群被流放的孩子,流放到一块不甚熟悉的土地,逼使我们不得不因那历史和文化的推引,走向前去。宗于我们眼前出现了莫高窟的石洞,石洞依旧壮观,实像,壁画依然不言,我们静静看着光影投射在石壁上的变化,如同它们静静地看着敦煌千年的变迁。千年前的第一刀划下,开启了千年后莫高窟的壮丽。它曾遭遇浩劫:王道士手中一串钥匙把守了千年的敦煌,却任其流落在外人手里,而中华子孙却也将之弃而不顾,那一马车,一马车的文物输往外国。多年后的今天,那神秘又充满意义的洞窟,为何能引起大家的注目 它并非外表炫丽,而是它只是一种仪式,一种人性的,及它深层的蕴藏。我们在这儿看到,美,也有宗教的天地,以及它是中国千年的标本,一样美的标本,纵使它曾经残缺,被人无情的,任意的转换。
「浅渚波光云彩,小桥流水江村」这副楹联道尽了江南小镇的魅力。江南小镇它不是经由大自然雕琢出的自然山水,而是属于华夏古老文化的人文山水。我们不曾到过此处,但书中的江南小镇却给予我们一种,回到家中那般自在,难怪历年来,许多文人遇到了政治不清明或人生不得志时,便会到此隐居起来,但在荒山结庐有着生活上的麻烦,「大隐隐于市」便成了文人来江南隐居的最好推力。
其实我们对「隐」有着正反两面的看法,好的一面其一就是当中国文化受到某些因素例如北方游牧民族入侵中原地区而开始凋零时,文人或学者们就会带着他们的知识修养到此处隐居起来,藉以免于战争或政治的迫害;其二生老病死与官场浮沉是文人们的'失意时刻,做什么事都不顺心,此时最好的方式就是让自己的身心获得纾解,找个地方隐居,等休息够了又是一段新旅程的开始。坏处是有人会把隐居当作沽名钓誉的工具,假隐以求得一官半职,这些举动让中国特有的隐的文化开始产生变质,隐士生前的孤傲和死后的名声全然黯暗。尽管如此,我们对隐还是保有着正面看法,因为古代中国给文人发展的空间实在大狭隘了,逼得他们除了隐或许只有一死,与其这样让自己的雄心壮志殒落,我们会选择沉潜,待有朝一日能东山再起。
余秋雨曾说他常伫立前人伫立过之处,观察自然与人文环境中去思考前人的情感;在柳侯祠前,由一尊石像追想柳宗元的一生,从他的文采想至他的被贬,既遭贬谪,而永柳二州又是荒远之地,因此他自放于山林水泽之间,将其困厄感伤的心境,完全寄托在游赏山水之间与文章创作之中,使中国文学史上拥有了「永州八记」这样出色的山水文学,这样的一代士人的气节与傲气让后世学者不得不去尊敬他的文化意识及人格,带着崇敬和疑问来瞻仰这位大文豪。
合上书卷,我们不由自主地走向窗前,流动的车潮及人潮正自我宣示另一种文化,这里是高雄,而深埋千年文化的故土呢 也许咱们应该背起满满对中国文化的疑虑,亲自去辽阔的土地,让我们读过书后,沉重而苦苦的步伐,也走在上面。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7
读完《文化苦旅》,从《道士塔》的漫漫黄沙开篇,和着异乡漂泊者的脚步声结束,从两千多年前李冰的都江堰直读到两千年后非常时代的吴江船,这是一场名副其实的苦旅,它涵盖了太多,它承受了太多,它让一颗不堪负重的心灵,只能用沉默的眼泪来回答历史上那些太多的委屈,痛苦与太多的无可奈何。
原来散文,真的也可以写出历史的重量。余秋雨先生的文采当然是好的,华彩明丽的辞藻,工整通畅的行文;但最吸引我的还是透过词句背后穿透历史迷雾的画面,越平凡质朴越令人动容。王道士远望外国学者拉着满载敦煌文物大车的背影,天一阁门口及膝深的积水与楼阁上满地的枣核,牌坊下尼姑庵中那些腼腆年轻女老师们,布鞋踏在昔日牌坊上的雕纹上,送孩子们远去而挥动的小手绢,那两个为开了一冬的腊梅花瓣撑着紫绸伞的小护士画面在一个人物身上定格,停顿一下,又跳到另一个场景上,再停顿。一放一停,一停一放,那么浩大深奥的中国文化历史,一下就有了形象,有了精气神,不再抽象,不再枯燥,哪怕是屈辱的部分,也让忍辱负重有了发泄的具体出口。
就我个人来说,最动人的一定是那篇《风雨天一阁》:登天一阁楼梯时我的脚步非常缓慢,我不断地问自己:你来了么?你是哪一代的中国书生?就这一句问话,竟然让深夜读书的我感慨到泣不成声。对于一个在22岁就离开了故土的漂泊者来说,我从来没有对历史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过多么深厚的兴趣,书生这个词实在离我的个人旅程太远。我扪心自问,究竟是什么触动了一个甚至对历史具有抗拒心理的异乡人的神经,让那种心痛与感触都尖锐到几乎破胸而出,只能用微薄的眼泪来与千里之外的另一个心灵共鸣?而《文化苦旅》整本书我仔细读了两遍,仍然不敢动笔写,直到再读完了《山居笔记》才终于决定下笔整理自己的思绪,这些文字下面究竟蕴含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力量,让我的笔为之踯躅,让我的心灵为之震荡而深感敬畏?
读《文化苦旅》第一遍时,对这本书的感觉是复杂的,除了感慨,对有些篇章某种语气的厌烦也是强烈的'。这种厌烦主要出现在作者时不时站到历史代言人的角度上发表感怀之刻,更在《狼山脚下》一篇中到达了顶峰。那些大而空的言论、呼吁、名词、慷慨陈词,那些对中国文化进行总结式陈词的语气与对古今文人命运的对比推断让人心里总不自觉的产生某种不服,不耐烦:这究竟是何许人也,敢这样张狂的把整个中华五千年文化的来龙去脉都笼络进自己的思想体系之下一一解说!可在厌烦的同时,又不得不佩服他的敏锐,他的精确。比如那篇《上海人》,既道尽了上海人的尖刻与斤斤计较,又通过谦让与不谦让的比较深入到单元与多元世界观的差异中去,怎么不是以小见大?刚刚为《五城记》中构建召唤后代这样的词汇而反感,再翻几页,苏杭与星罗棋布的江南小镇们又温柔的用吴侬软语烟波暮霭把刚才的对立情绪抹去,可在舒畅的同时,人格方位与地理方位又跳出来让我不得不撇撇嘴,把书放下,叹口气,再读。
这样复杂的情绪一直伴随我读完最后一页。既然说不清,理不顺,那就必须再读一遍,直到胸中所有的情绪平复下来,所有的感想沉淀出来,才深深体会到,张狂也好,空泛也罢,每一个字背后却都是深切而诚恳的情感与倾诉,就如同那句你来了吗,你是哪一代的中国书生一样,背负了太多的重压与积蓄到不得不爆发的深切悲愤,题目本身太大,平实的由浅入深由小见大是多么得不易!
这份真挚,在《废墟》中表现为苦口婆心,在《漂泊者》中变成一种沉默,在《三十年的重量》中又幻化成一声长叹。我一边在为那些因为心境过于急切而突兀出来的大词汇们所皱眉,一边又为这样挚诚的一种迫切而由衷的慨叹。是的,如果他不站出来挥手,呼喊,不管语气是否不够谦卑,不管调门是否过于鼓噪,我们的时代究竟又有谁更有资格更应该肩负起这样的重量呢?或者说,难道真要具备某种资格某种背景才能站出来呼喊呼吁吗?在这样的时代,难道文化还只是精英们的特权?
文字上的完美尽管艰难,但毕竟是一种技,可修炼,可学习,可提高,还可炫耀,可虚张声势;文字背后的真实社会责任感、紧迫感,一种超越了文字以上的思想提炼,一种愿意负重敢于吃苦的力量,这些,更是《文化苦旅》区别于其他散文的核心,这些,才让我这样对历史本来并不干兴趣的读者深切的悲痛敦煌文物的流失,努力的想像夜航船的笃笃声与船桨划破江面的水涛声,才让我数次在梦中拜倒在天一阁朱红大门前虔诚的膜拜,不自觉的问:你来了吗,你又是哪一代的中国书生?
文化,不管在哪个时代哪种文明下,都是一种具有凝聚力的精神感召,是超越一切政治因素与社会习惯真正为一个人的本源与根基写下定义的力量。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8
古朴的字体,灰绿色的封面,给人一种简约却又极富文化内涵之感,第一眼看到这本书便是这种感觉。可看完本书后给我的感觉却是一种无法用语言形容的震撼。
书中的大多篇目以游记为主,当然也有些人物的部分。如写著名作家巴金,艺术家谢晋,作者的母亲等。
给我印象较为深刻的是写山西的一篇。作者给写山西这一篇目的题目为《抱愧山西》,由此可见作者对山西这一文化底蕴颇深之地的赞美。余秋雨的文字总是能从细微之处可能出大学问,在写山西的晋商文化时,追朔历史,从商人的一举一动看出晋商的不易,从轻快的诗歌中到处兄妹离别是的不舍,从古书记载中悟出山西人致富的艰难。可如今山西却成为了一个知名度不是非常高的省,这与余秋雨的文字所描述的样子大相径庭。
仅仅是这一点就将自己的民族意识唤醒,产生的沉重与悲哀之情可想而知。本书介绍了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时,却无不隐含这这样一种情感。
“报纸上说我书写得轻松潇洒,其实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种很给自己过不去的劳苦活,一提笔就感到年岁徒增,不管是春温秋凉,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是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这是余秋雨教授在《文化苦旅》中的自序。书中的文字看似冷酷,却处处包含温情。每一点都可以引发国人的思考,对于我,一个高中生来说更是如此。
五千年来,中国所受的种种浩劫,绝不能只是过眼云烟。而我们能做的.则是我们要吸取教训,将文化的精神永贮于华夏大地!
同时,看完此书,也又重新定义了我对旅行的看法——感受文化的魅力,而不纯粹的看景。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走,不为那终点,只为这已划下的曲线。走,不管能抵达哪儿,只为已耗下的生命。
将中华文化铭记心中,在旅行多去感受文化的力量,这是我读完此书最大的收获。
以本书作者余秋雨的一句话结尾:千般荒凉,以此为梦。万里蹀躞,以此为归。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9
蝴蝶的秀丽源自黑暗束缚中很多次的蠕动,挣扎,破茧而出的是令人惊艳的新生命;流星的秀丽源自相互间猛烈的碰撞,划过天际的是生命华美的绽放。
辉煌的成功成就了生命的高度,而成功的背后却浸透着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决胜,在看不见的地方,它可能是水滴石穿的执着,可能是小草破土而出的力气,可能在我们英勇前行的每个脚印里。
中华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而这其中的波折也跟其历史的长度成正比。几经波折,不断转变,改进,创新,变革。文化的旅程是苦是涩的,而文人们要在这文化的苦旅中前行更是特别的困难。他们中,有不少人沉没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从今销声匿迹。但也有一些人,凭借着自身的坚忍与坚韧成功了,每名佳作都流传千年。正如书中柳侯祠的主人柳宗元。
沿着历史的长河闲逛,易安居士在孤独中化哀思为力气,与低徊动听中吟唱出了“绿肥红瘦”的绝妙辞章;东坡居士乐观旷达,屡遭贬谪,以乐观幽默化解人生的苦痛,于旷远中留下“大江东去浪淘尽”的'千古绝唱;远离了春花秋月的李煜在东风又起的小楼上吟唱“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悲歌,万千愁怨在顽强的默然承受中成就了词帝的盛名。
他们,有着我们不曾深切体会的孤独和苦痛,然而沉思里的那份坚忍和承受让他们积蓄了生命的力气。最终,生命如烟花般催然绽放!
塞外飞沙,冷风拂面,苏武北海牧羊,饮雪吞毡,在冰天雪地中苦忍19载,一颗赤胆忠心如烈火般未曾冷却。远离故国山河,却不移心中那份守望的精神,富贵不淫,威猛不屈,他用一个大丈夫顶天立地的脊梁担当起人间大义,铸就了千古忠魂。是信念,让他坚守;是责任,让他担当。苏武仿若空谷幽兰,志洁行芳,一股暗香永驻人间。
每当我们艳羡别人的非凡成就时,是否清晰,在这成功的背后,有着我们看不到的无法想像的艰辛。成功,不是一日就可完成的,它需要我们一点一滴的努力付出,泪水,汗水,甚至是我们鲜红的血液,都是取得辉煌成功的滋养剂。
其实,那些隐蔽在背后的坚持、忍耐中的执着才是打算成功的地方。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10
闲叙:昨天前脚刚将签名改成“世人都派余秋雨的不是,其实人品和才情是该分开的。他的很多好句子,是惊心动魄的。”今儿就将博客重新开张为读书博客。博客题目出自(梁)萧统的《昭明文选序》,原文是“历观文囿,泛览辞林”。囿字似有些偏,我便自作主张改为苑字。本意是用来记载一些读书时零碎的思绪以及倾心的好句子,分为「摘」和「评」两个部分。
余秋雨《文化苦旅》的出现,是我所处灰色时空里的一个惊叹号。尽管这里面有一些文史硬伤、生造词、欠斟酌等等小遗憾,总体是瑕不掩瑜的,我也是爱不释手。于是先从这本书开始我的征程。
他的天地全都沉沦,只能在纸幅上拼接一些枯枝、残叶、怪石来张罗出一个个地老天荒般的.残山剩水,让一些孤独的鸟、怪异的鱼暂时躲避。——余秋雨《文化苦旅·青云谱随想》
(1)计成,西施却被家乡来的官员投沉江中,因为她已与“亡国”二字相连,霸主最为忌讳。
(2)苏州人甚至还不甘心于西施姑娘被人利用后又被沉死的悲剧。明代梁辰鱼作《浣纱记》,让西施完成任务后与原先的情人范蠡泛舟太湖而隐遁。——余秋雨《文化苦旅·白发苏州》
「评」关于西施的传说,有两种传言采信最广,一是她和后来的陶朱公(即范蠡)一起泛舟太湖,这种说法被一些人取笑为“成人童话”。而我也更倾心于另一种说法,即西施沉江。因为四大美女中,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分别对应西施、昭君、貂蝉、杨玉环。被誉为沉鱼的西施最后沉江真正成了“沉鱼”,不失为是一个有趣的巧合。可是泛舟隐遁的传说却是更多人愿意相信的,就像西湖白蛇的传说中硬是加上许士林衣锦还乡救出了母亲,也许这些“仁慈”的“画蛇添足”让信善的人们更为心安。另外要提出的是,第一个主张“泛舟太湖”论的不是梁辰鱼,最早见于东汉袁康的《越绝书》,梁只是将这个说法推上了高潮。
(1)中国文化中极其夺目的一个部位可称之为“贬官文化”。
(2)他用与洞庭湖波涛差不多的节奏,把写景的文势张扬得滚滚滔滔。
(3)“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史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泪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余秋雨《文化苦旅·洞庭一角》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11
《文化苦旅》是著名作家余秋雨的一部文化散文集。这本书以中国历史、文化和人文地理为背景,通过个人的行走和所见所闻,探索了中国文化的深层内涵。以下是我对这本书的读书笔记摘抄:
1.章节一:道士下山
摘抄:
庙堂上钟鼓沉缓,佛号经声,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题记
读书后感:
这一章描述了作者与一位道士的相遇,道士试图修复一座破败的庙宇。这个场景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悠久历史和深远影响。道教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精神内核和价值观念在今天依然有着深远的影响。
2.章节二:阳关雪
摘抄:
江南人物多已半为异类,北方人却不冷酷,只是漠然。
——题记
读书后感:
这一章讲述了作者在阳关雪中的经历和感受。阳关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关口,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交流。作者在这里感受到了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同时也看到了人们对生活的不同态度。这种对比让我思考了文化多样性和包容性的重要性。
3.章节三:都江堰
摘抄:
一个王朝的背影若隐若现,是非功过,谁也不能定论。
——题记
读书后感:
这一章讲述了都江堰的历史和作用,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水利工程的重要性和文化价值。都江堰作为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一部分,是中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个故事,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12
“有这样的地,天才叫天,有这样的天,地才叫地,在这样的天地中独个儿行走,巨人也变成了侏儒。”让我们一齐谈《文化苦旅》,感受这永恒不变的文化之旅,感受这个天地。
有时候,我真想像余秋雨先生一样,纵横华夏大地,遍访名山大川去寻访文化,求索人生,让思绪在一个个历史的烙印前飞越浩浩广宇,俯视芸芸众生。可此刻的我只能“泛舟题海上,枯坐书斋中”,即然如此,我就只能让我的心跟着余秋雨先生,一齐进行一次“文化苦旅”,一齐边走、边看、边思索......漂泊远方。
人为什么要漂泊?
为谋生吗?这是肯定有的,不然历史不会留下那一串摄人心魄的词语: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但,漂泊仅仅为了谋生吗?突然想到了李白,这位中国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一生都在漂泊,以至此刻的学者对于他的籍贯都还存有争议。李白可称得上是才气纵横,笔尖一点,即成浩浩太平正气;绣口一吐,便是煌煌盛唐雄风,以他之才,仕于台阁,作玄宗的御用文人,不只可御手调羹,美人呵笔,还能够文章传世,百代流芳,可他偏偏要去漂泊,偏偏要把那酒气与墨香,流泻在整个神州大地。
也许,李白不需要理由,他只是在用最质朴、最原始的方式把生命荡涤干净。李白是真正的漂泊者,对他来说,“醉过之处,皆非他乡。”远离故乡又能怎样,有酒、有诗、有月,足矣!真正的漂泊不需要理由,如果非要加一个的话,那就是生命!化生命为一场伟大的漂泊,在这漂泊中找寻生命的意义,在这漂泊中把生命荡涤得如同水晶般明彻,让生命绽放出惊世亥俗的瑰丽。我真想成为一个这样的漂泊者,任猎猎西风撕扯着我的衣角。而我,那么义无返顾地走向远方。
千年。百年
人真是一种奇怪的动物,我们曾骄傲地振臂高呼:“人创造了历史!”可当历史的滚滚洪流在我们面前奔涌而过时,我们会发现,自已是这样渺小,小得仿佛寄于天地的一只蜉蝣,渺于苍海的`一粒粟米。
我们是伟大的吗?如果是,那么那些以往叱咤过,呼号过,自以为把握住了历史方向的人,为什么最终都化为尘土,被历史深处的风吹得一干二净?
我们是渺小的吗?如果是,那么这尘一般渺小的生命又何以造就千年的礼貌史,我们之于历史,到底是什么?
人生之长,百年而终,比之千年的历史,确实可谓“白驹过隙”,百年的人生,再怎样瑰丽奇特,又怎能造就这漫漫千载人类礼貌史呢?
应当说,人类是智慧的。因为人类懂得传承(这也是人类“伟大”的原因吧。)人类很清楚祖宗传下来的东西,不但不能丢,还要去发扬。于是仿佛一场接力赛,一个个由血缘连接起来的民族,从各自的祖先那里接过锤子和凿子,毕其一生去雕凿、修补,最终雕成了泱泱千年的人类礼貌。
我们应当敬畏历史,因为那是我们的祖先用生命写下的。但敬畏的同时,不要弯曲我们绷直的双膝,因为历史,我们也要写下去。传承文化很难想像,一个没有文化的民族会是个什么样貌。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13
我也不甚记得看过几次文化苦旅,只知道那个带着些文人特有的酸气的一本书,在我年级尚轻的日子里,让愁死变得有处可依也有些高贵起来了。就像是少女在青春期特有的那些自以为是的忧愁与优越感。
我是个很怕单一又很喜欢单一的人,单一有时也是一种风格,一种别人看到就知道那是你的风格。就像是我的穿衣,永远不会有固定的风格,可爱,御姐,运动,都可以是我的选择,但是总有一点是一样的,我选择的款式总是最基础的,色彩单一,纯色,进而通过搭配来让这些东西有自己的风格。
看到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时也是这种感受,每一篇文章,不同的内容,却是相同的风格。我想尤其是文字的`风格是最不应当变来变去的,文字常常是代表着一个人的态度和与自己志趣相投的一群人,而余秋雨的文字也恰好带着那些我喜欢的温柔,平淡与干净。
总是觉着看着这本书时,好像整个人都会变得温柔,文字极具穿透力。让我的心上好像放了一块棉花糖,每一篇文章中总会有那么一双温柔的手将你拉入这场关于文化的旅程中,你欢心庆幸,无奈哀叹,仿佛正如这漫漫文化之旅的一位身处其中的旁观者。
希望抽空读一下,余秋雨,文化苦旅。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14
《贵池傩》
“迷信”这个词本身充浸着一种粗暴的判断情绪,也交织着从中古甚至原始文化向祛魅的现代理性文化过度的激烈挣扎和矛盾心理。尊重一种哪怕是荒蛮的文化是否就真的可取呢?谈尊重的大抵都是置身于其外的人,而为此荒蛮文化所深深影响的族人的生存困境与精神困境也许才是更大更需要思索的问题。价值真的可以是多元的?诚如文中所言,今日乡民的重演傩戏究竟还保留几分诚意?或许内里都怀着现代商业功利的心思罢。而这种“诚意”的保留真的需要吗?传统文化在现代性中的融解是一个大智慧的疑难问题,我个人相信真理一元,“多元”只能是形而下的多元,无论如何,“迷信”的文化不该是用强制暴力去推倒砸烂的,因为只有在“自由”的前提下才能谈尊重人的权利与尊严。何况人类尚有太多的未知,尚需更广阔的胸襟,透过一个傩戏,可以窥视当下整个中华民族转捩期的文化困境。
《青云谱随想》
徐渭诸人的“狂”和后来“扬州八怪”的“怪”都是中国历史和文化中所特有的。鲁迅先生曾谈到魏晋时的“竹林七贤”大抵并非出于对儒家礼教的不满,乃恰恰是出于对儒家礼教被当权者虚伪利用而导致的名存实毁的现状的愤懑。像“狂”与“怪”的文人究竟是欲反叛主流统治的文化还是变相的守护文化“真义”而仅针对当权者呢?倘若“狂”与“怪”之士果真超越了传统儒、道、释文化,则他们所藉靠的精神资源是什么?还是走向了更为肤浅颓废的虚无主义?在我看来,这些“狂”“怪”之士就像拔着自己的头发想要离开大地飞天一样,仅仅是做出了一种姿态而已,他们的无力被掩饰起来了,其实“狂”“怪”们并未真正超越甚至割断他们表示憎恶、鄙夷、轻蔑的东西,他们的血液里何尝不流淌着文化传统的因子?而且恰恰可能因为他们的资质而更深的植入。“狂”“怪”们走入了一个他们跳不出的文化怪圈,就像如来手掌心的孙大圣,到头来反而因其独异、新奇的个性和渊博的学养而被传统文化掩埋得更深,最终却可能熔炼成了文化传统“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被数百年后的“文化学者”们反复玩味、擦拭,然后借以大作文化保守主义的文章。“狂”“怪”们是在轮回里寻找精神突围,事实证明他们失败了,又走了回来。对于一个没有神也没有救赎的古老民族来说,精神突围只能是又一次的“以自我为义”的自以为是。
《老屋窗口》
老屋只属于作者个人,何必要自命不凡的加诸自负的渲染呢?作者太爱慕虚荣了,此文可与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集做对比,鲁迅的怀旧散文从来没有这些自命不凡的虚饰之笔,先生所写的`乃是切切实实的人和人生,却不是名和声名。余文实在相形见拙,品低一等。
《废墟》
并非所有的废墟都能体现“悲剧精神”,也并非所有的悲剧都讲化为废墟。废墟是一种常态,废墟中走出的人才值得关注。
《夜雨诗意》
夜雨未必与安逸水火不容,安逸在夜雨中顾影自怜,自哀自叹,于诗意中逍遥自适,甘愿被夜雨包围、吞噬,再无冲出的生命力和欲望,夜雨也便完成了摧毁行旅者前进的目的。
《笔墨祭》
一个“祭”字,保守的心态流露笔间,笔墨书法是文化艺术的载体,也有情感融入,但笔墨何尝不在千年里时时更新着内容?拒绝更新就等于自毁生命的延续。
《藏书忧》
藏书之“忧”实则出于读书人对“物化”了的知识的吝啬与自负上,文人相轻也相妒,慢条斯理、徐徐道来自己的藏书之富之精之珍贵,那种文人式的自得与虚荣表露无遗,这本也是人之常情,文人并非格外的鄙弃钱财,出手大方,当他像孔已己似的穷得排出几文铜钱买酒吃时便也一样要灰头土脸,最多不过吟几句“君子固穷”的圣言以备精神上对自我“文化优越”的文人身份制造几分超乎众群的幻觉,聊作麻醉而已。所以文人的爱藏书,我认为无须上升到很“崇高”的境界位置,藏书的确一定程度的体现出藏书人特异的精神世界、治学面貌甚至是性情格调,但也仅此而已。文人仍需将自身回归到平常心态中去,这是我的观点。
《腊梅》
腊梅大约真的可以给人启迪、激励的情感萌发罢,也只有人才可存有这认识,或者耳耳相传,便给了某自然界之植物以特定的性格或象征,所以后人一定要从腊梅中看出生命力的坚韧、顽强的这面来,却见不到万物的复杂性和生命中许多悖论。腊梅固然可以御寒,但未知是否也能御热呢?
《家住龙华》
禅味在历史的叙述和古老庙堂式建筑的烟尘中愈发显得泛黄脆软,凝固成衰朽的气色浸透在文人怀旧和超然自适的情感颓废中,家住龙华的人有很多,到头来,云在天空水在瓶,纵使老僧裁得布匹几十,喝破了柏树子的佛性有无,亦不过是家住龙华而已矣。
《漂泊者们》
漂泊者是否都如垂死者拼命抓牢救命稻草一般顾念着早已离去远逝的精神故乡?漂泊者又如何确信自己的旅程不再是新生的行脚而重返故乡会不让自己陷入更深刻的失望乃至绝望?漂泊,是出于无奈的选择还是意志坚强凭着信心开始的?希望不是因为有可料定和可见得着的目标才出现的,希望是在前程一片虚无中才迸射出的心地之光,于无所希望的希望中行路,才真得救。中国的老人大都沉浸在用旧袋装新酒的双重麻醉和快慰中不愿睁眼,结果酒与袋都得不着,他们老了,死了,就是一堆供人凭吊、抒情的朽骨,他们永远也无法体验《老人与海》中那个生命如基督般始终竖起、坚忍、炽烈、无法击败的老人的魂灵,他的信念带着他伸开双臂拥抱一切困境,慢慢走向新的精神彼岸,他死时,是一种救赎式的涅盘。
《华语情结》
语言是文化强有力的载体,人类文明正属于语言性的存在,但人言异于神言(Wor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文化苦旅读书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15
《文化苦旅》是余秋雨教授的一本文化散文集。
他用脚步来寻找,中华文化是什么,这样一个问题让他走了很远很远的路,在西北高原上,寻访敦煌,寻访阳关,问候沙鸣山、月牙泉。他用心听历史的咒怨,听文化的唉叹,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写了一本“旅行考察记”就事论事,见事论事,对中华文化是不够的,不全面的,所以他必须走到国外,换一种眼光,对比地看中国文化,他用纸笔将大家头脑中一个个物像清晰化、明朗化。他描写的不是景物,而是看到山水鸟鱼、亭台楼阁后心中的想法和被尘封无人问津的历史,可怜朱耷面临朱家王朝的最后覆没,只好先僧后道,清心寡欲孤苦一生隐没在山林中。这还不算,多么一位优秀的艺术家号八大山人。说道对八大山人的'了解,居然有人写“中国历史上八位潜迹山林的隐士,通诗文,有傲骨,姓名待考”。不知朱耷看到会作何感想,他又能怎么想呢?无可奈何,只好作罢,笑之哭之了也。
余秋雨就用这般手法将朱耷、苏东坡一干中国文人,写得淋漓尽致。他写得愁怅,我们读得也感叹。感叹老天怎么不给中国文人、不给中国文化一个机会呢?莫高窟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王道士只是悲剧中一个错步上前的小丑,书上写道:一位年轻诗人说:“那天傍晚,当国外冒险家装满箱子的一队牛车正要启程,他回头看看凄艳的晚霞,那里一个古老民族的从伤口在滴血。”王道士用莫高窟的大批文物、经卷换了外国人的银元,换来了现在敦煌学专家的屈辱。彼时,又仔细想想这种衰怨是毫无道理的。机会一直有,只是这人们太忙,忙于战争,战争将天柱山的居家感一扫而光。在面对苍翠山色的时候?站在山岔口余秋雨是否感到苍凉?在历史的舞台下,天柱山是否感到寂寞?白了发的苏州等候了千年,只好梳着一头白发,危严襟坐,而美名飘四洲西湖做着怎样的梦呢?狼山脚下骆宾王在思索着什么呢?信客匆匆走过每家的门口,吴江船悄悄地驶过太湖,牌坊依然肃穆地立在雨中,白莲洞黑黝黝的洞口仿佛凝聚着宇宙,留下一个宁静给三峡,李白乘舟远去了……故然,中国文化有诗、有词、有琴声、有宗教,但历史比它们苍凉,它早把这一切用战争和时间剥削殆尽。不能让可怜本已所剩无几的中国文化留下一点儿什么吗?
中国文化不仅需要辉煌,废墟也能将它点缀。
中国文化中“废墟”两字值得一提余秋雨在文中说:“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这就是人类的大明智。”
“中国历史缺少废墟文化,废墟二字,在中文中让人心惊肉跳。”
“诚恳坦然地承认奋斗后的失败,成功后的失落,我们只会更沉着。中国人若要变大气,不能再把所有废墟驱逐。……”
现代中国需要废墟文化。废墟是葬送,也是反思。废墟不需要掩饰!我们太善于掩饰!
余秋雨说:“其实废墟也是一种文明。”他把废墟写得悠久和古老,让我感觉到废墟不过是一群上了年纪的老人,固执的想守住本属于自己那独特的辉煌。
仔细听?你似乎能听到夜航船摇浆的声音?天一阁藏书的哀怨?都江堰虽稳当造福千年却又无奈落寞的声音?这便是中华文化的声音吗?苍凉而荒老的声音吗?
中国文化究竟是谁人主宰的?只有能真正认清历史风云的人才能在顺应历史车轮的基础上印出自己的车辙印。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12-10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11-11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精选)10-16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经典11-30
文化苦旅的读书笔记05-25
《文化苦旅》的读书笔记02-11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05-07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范文08-29
关于《文化苦旅》的读书笔记01-24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荐】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