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时间:2023-03-04 10:46:22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集锦15篇)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这时候,最关键的读书笔记怎么能落下!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书笔记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集锦15篇)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1

  万历皇帝,明神宗朱翊钧,在位48年,年号万历。

  这不是一本类似《明朝那些事儿》历史调侃小说,而是一本明史研究专著,作者以敏锐的眼光选取了1587年,即万历十五年,围绕发生在这一年以及联系前后几年的事儿,观察着明朝的走向。

  书中介绍的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都是曾经有过片面印象的历史人物,当然,也包括万历皇帝。读罢此书,明朝人物的形象从书本中只言片语的介绍充实成一个个鲜活的立体形象。万历十五年,看似歌舞升平,其实,平静水面下已经暗流涌动,这一年发生的小事,将在日后掀起巨大的波澜。

  书中最吸引我的是张居正一章,曾经路过张居正故居,那时还不知道张居正是谁,看完才明白,张居正辅佐幼年的万历,鞠躬尽瘁,死后因为一些小事被抄家,政治真是一个好玩的东西。明朝朱元璋借胡惟庸案废掉了宰相一职,所以皇权打到了顶峰,但是没有宰相,政务缠身的皇帝就疲惫不堪,所以有人查阅史料证明了朱元璋当时有多么兢兢业业,皇帝是一个没薪水,不升职的工作,朱元璋干的不亦乐乎,但是他的后代就未必了,明朝是出奇葩皇帝最多的.一个朝代,木匠,和尚,画画,反正就没几个喜欢上朝的,等到勤勉执政的崇祯皇帝即位,明朝已经行将就木了。

  还有戚继光,影视剧中的明朝无非两件事儿,要么东厂西厂锦衣卫,要么福建浙江倭寇乱。戚继光一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英雄,事实上他的确是,但是戚继光只是守土,并没有建功立业,倭寇渐渐平息之后,便被调往京蓟,拱卫京师了。

  读明朝的政治会觉得很有趣,中央虽然集权,但是在管理上,好像没有出现一个统一的征兵募粮之类的机构,沉浸在自给自足的传统社会中,资源协调交由下层地县自己组织,明朝的执政是以传统儒家观念,用道德约束将整个国民塑造成简单的个体,尊老爱幼,明礼诚信,所以从这方面去看,做一个明朝的子民还是挺好的,当然,是指1644年之前的明朝。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2

  这是美籍华人学者黄仁宇写的一本好书,1979年首先在美国出版,并多次重印。我是在阅读了王小波的“不新的《万历十五年》”一文后,才上网购得此书阅读的。在读书中,通过书里提到的文章和人,再去找自己有兴趣的书来读,这种是我自称为“顺藤摸瓜”读书法。由于这个读书法,我最近重点购买了一些“读书笔记”类的书籍来阅读。

  《万历十五年》是一本历史学范畴的书。在我的读书目录里,应该是文(文学)、史(历史)、哲(哲学)三类为主。在阅读一个人的著作前,最好先阅读他的传记或者简介,这样,才会对作者写作的立场、背景、动因等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有利于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这个也是我自称为“摸清背景”的第二个读书法。由于这第二个读书法,我也购买了比较多的人物传记来阅读。

  通过读书,我要建立起自己的读书方法和阅读书目体系。

  再来谈谈《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吧。全书以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为历史时间的横断面,然后讲述了与这个横断面有关的六个人物――一个皇帝(万历)、两任元辅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一个模范官僚(海瑞)、一个杰出孤独的将领(戚继光)、一个自相冲突的哲学家李贽。最后,从作者的大历史观得出结论:1587年,即万历十五年,表面上无事可记,然而四海升平的表面之下,千年帝国崩溃的隐患早已埋下,所以,书中所述的人物都是悲剧性结局(皇帝也不例外),故万历十五年的历史,也是失败的.历史!

  读了这本书后,引发了我的另一个思考,就是我们现在一再提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究竟我们民族历史那个阶段、那种机制值得我们骄傲,更值得我们在当今列强环伺的国际形势下提出“复兴”的口号?如果说中国的汉唐盛世值得我们后人“复兴”,那么,万历十五年的悲剧,不是由汉唐而来的吗?

  希望通过阅读更多的历史书籍和做历史的思考,能对以上问题做出解答。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3

  和我一起读这本书的同学们多感慨此书行文散漫,思想飘忽,理解起来似乎总在得与不得之间。读过第二遍以后,这本书给我留下了远好过初读时的印象。《万历十五年》的文章叙述看似漫无边际,却是形散神不散。

  先从历史分析的角度来看,作者从万历一朝中的小事件着力,一步步地展开了这幅晚明的历史图景,通过事件之间严谨的逻辑推理,从一个个悲剧性的历史人物身上解读出技术与道德在中国古代的冲突和妥协,实是精彩,

  再看作者使用的史料类型,本书多引《明史》、《明实录》、《皇明经世文编》等正史典籍,虽然书中许多场景(如第一章开头)皆存在着作者的`想象,但对本书的严谨度影响不大。

  此外,本书最大的争议之处在于第七章对李贽哲学的论述,可惜笔者也是门外汉,不能参透其中奥妙。但分析过多种不同的观点后,我认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黄仁宇先生在研究中国历史的时候存在一些海外学者共有的态度,即中国这样的社会,很难自发产生新经济、新思想的萌芽,最可能的情况是在外力作用下“被现代化”。这种偏见可能影响了他对相关史料的取舍。

  总的来说,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通过对晚明一个年份的深度聚焦,使我体会到了明代中国官僚阶级的运作方式,也意识到了技术与制度在现代国家中扮演的不亚于道德礼仪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黄仁宇先生对明代中国的发展道路做了鞭辟入里的分析和论述,但为了贴合主题,在对史料的取舍方面作为史家有失偏颇,不够公正,难免引人诟病。此为美玉之暇,亦为本书的一大遗憾。

  XP的点评:邱壑同学的小传用简洁的语言勾勒了作者的人生经历与其对历史学界贡献的重要理论。黄仁宇本人是人生经历十分丰富的历史学家,写有自传《黄河青山》,可供大家了解其人。了解作者很重要,所谓知人论世。就书评部分来讲,大部分同学的书评写的非常散漫无逻辑,而邱壑的书评有一条明显的主线,不仅概括了书的作者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如何论证了观点,也代入了自己的思考。就这一点而言,是值得很多初学写书评的同学们学习的。当然,对于邱壑在书评部分提出的很多观点,应该是见之于其他人已有的观察,但未能注明详细的出处。《万历十五年》是史学名著,评论者众多,在写书评时必不可少是要梳理已有的评论,尽量做到不重复前人的观察,这虽然对高中生而言要求太高,但不妨值得努力,就此点而言,又是本文的不足之处。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4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采用了一种叙述历史的新方式。我们接触的历史作品,严肃的居多,学术研究的居多,很多历史书藉阅读时需要有一定的历史功底,大部分读起来有枯躁的感觉。而黄仁宇的这本书,介于学术与通俗之间,读起来有如在读一本小说。他的文字虽然通俗,文笔也不失生动,却在深入浅出中演绎了深刻的道理,字里行间充满了微言大义,为中国历史的研究和写作开辟了一块新的天地。每一位阅读这本书的人都会觉得,原来历史可以这样写,原来历史是如此的有趣、复杂、丰富,原来历史人物并不像我们的教科书上讲的`那样单调、格式化。

  从书中我们看到,张居正搞经济体制改革,在道德立国的环境下,试图改变文官系统,以效率代替道德伦理对官员进行绩效管理,却得罪了全体官员,招致死后两年被抄家。申时行试图建立和谐社会,希望通过诚意感化官员们道德的一面,使“不肖者犹知忌惮,而贤者有所依归”,却因为立太子一事被迫辞职。海瑞试图保持执政意识形态集团先进性,却仅凭一人之理想,干预境内的农田所有权,同时损害了地主和农民的经济利益,而被迫辞职。戚继光试图实现国防现代化,采用现代军事理念管理军队,并且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但是张居正倒了,戚继光也跟着被革职。李贽主张个性解放、思想自由、提倡功利主义,但在当时的环境下,最后选择了自杀。作为他们的统治者,万历皇帝,实际上也失败了,虽然贵为皇帝,他并不自由,他不能出皇宫到各地视察,不能将自己喜欢的儿子立为太子,甚至不能决定死后和自己喜欢的嫔妃葬在一起,于是他三十年不理朝政。

  从他们身上,我们清楚地看到,整个明代社会在发展,但是国家管理系统却保持原样,而且一切改革都被视为异端。所以那些历史人物虽然努力想作出改变,但在整个一成不变的体制面前却只能碰壁,帝国也就走到了尽头。

  以史鉴今,通过读《万历十五年》,我们了解到,法治与德治在中国自古就是一对矛盾,当今中国正进入社会转型期,改革所产生的利益的重新分配,需要我们居安思危,时时去拨开安定的表象,看清这个时代的脉络和架构。这也是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想要告诉我们的,就是用望远镜的眼光来看待历史。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5

  历史学领域,向来就是一个意见不同,纷争不断的学术领域。但是无论如何,思想的冲突还是有益于文化的进步与发展——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一书,即是为明代历史的研究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更准确地说,是为了历史学领域提出了一个应当注重的话题——“大历史观”。尽然,书中的一些观点不会被通篇认同,但是其意义,可谓是一次理念上的革新。

  正如书中所说,1587年,在中国则为明万历十五年,次岁丁亥年,所发生的要事可谓寥寥无几,而其程度则以震撼全国朝野上下的事件,则更显得屈指可数。整个国家都在承平与祥和的气息中度过。然而,史官与历史学家都没有注意到,尽管没有关于要事大篇幅的记录,但是在他们笔下的一次次集会、早朝、经筵、会议、谈话,在大量日复一日的枯燥文字之中,我们的王朝正在经历着它的潜移默化的改变——而一般而言,潜移默化的改变,其影响甚于一次集中的矛盾总爆发。事实上,在1587年所发生的一切,昭示着明王朝已经失去了一次关乎它未来命运走向的变革机会,并且步入了它命运的最后一段路程,走向了衰亡。

  能够维持国家运转的,有几种东西——其一,乃是完善的制度,就如同今日之美利坚,无论官员如何之平庸,但是由于有一套完善的制度,那么整个国家还是在欣欣向荣地发展着;其二,乃是社会道德的制约,道德虽是无形之物,然而却是一种巨大的约束力,统治者如果能够灵活运用道德力量管理国家,那么儒家“大同”的构想就能够全面实现了。其三,也就是潜规则。这种构成于各种集体的规则,成型与完善与各种游离与法令与条例之外,虽然它不是标准的形式规则,但是仍然是维持文官平衡的重要点。现在,我们的大明王朝虽然集这三者于一身,但是第一种,即制度,已经显得死板而不合时宜,既无法控制地方,又无法领导中枢。所以,留给万历皇帝和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们的,只有软弱无力而缺乏条理的儒家道德与官场内部籍以维持秩序的潜规则。

  制度的.不适用是本朝最大的特征,也是整个国家的悲哀之一。缓慢而缺乏效率的政府、充斥着各种关系链条的人事考察,等等等等都使得我们的明朝对于国家的治理只能够维持到“平稳”而无法将其晋级为“盛世”,一旦战争来临,整个国家都会由于调度不一与指令相斥而混乱不堪,1619年的辽东,正确的证明了这一点。

  当制度不堪修补,社会的推动力已然消失之时,再强有力的改革也显得无济于事。用书中结尾的话来说,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这些人,虽然拥有着不同的抱负与蓝图,但是由于整个国家已经没有了动力,那么“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是宴安耽乐,首辅的调和或者是独裁,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还是习于苟安,文官的贪墨舞弊还是廉洁奉公,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取得有意义的成就。”并且书中还提到,整个国家的悲剧所造就的结果,就是一个个个人的悲剧——有的身败,有的名裂,有的则身败兼名裂。这些小成分,构成了整个国家的悲剧。

  今天,当我们回顾这段数千年前的历史时,也许更会对于人物在整个历史环境下的处境而唏嘘感叹乃至同情。因此,我们也应该以更高远的视角,去探寻那些人物心理中复杂而不为人知的一面。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6

  自己本不是一个历史观很强的人,但当时只在kindle上粗略读过后便搁置了。最近一档综艺节目叫做《一本好书》,从万历皇帝的视角出发对该书进行了舞台剧式的演绎,看完心情久久不能平息,为一个孩子背负的王朝,为一个帝王无奈的抗争。

  本书力图使历史专题的研究大众化,因而采取了传记体的铺叙方式。书中所叙,不妨称为一个大失败的总记录,不论是主要人物万历皇帝朱翊钧,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南京都察院都御史海瑞,蓟州总兵官戚继光,哲学家李贽,他们或身败,或名裂,没有一个人功德圆满。即便是侧面提及的人物,如冯保、高拱、俞大猷,也都没有好结果。这种情形,断非个人的原因所得以解释,而是当时的制度已至山穷水尽,上自天子,下至庶民,无不成为牺牲品而遭殃受祸。

  1583年春的会试,万历皇帝询问与试举人,为什么他越想励精图治,但后果却是官僚的更加腐化和法令的更加松懈?是因为他缺乏仁民爱物的精神,还是在于他的优柔寡断?或许他已感觉到自己拯救一个看似坚不可摧实则摇摇欲坠的大王朝的无力。在与文官集团经历了长达15年的立太子之争,万历与文官集团彻底决裂,并开始长期罢工,直至1620年万历驾崩,帝国暮气,回天乏术,24年后,整个明朝灭亡。

  看到此时,非常纳闷,为什么万历皇帝与文官集团的矛盾会如此之深,到可以终身不上朝?是只有万历如此还是明朝的皇帝均是如此?可能都是如此吧,他抗争过,尽管他是高高在上的天子,但被剥夺个人意志的他抗争不过2万人的文官集团,抗争不过没有法治只讲道德终要走向灭亡的封建帝制。万历登基时还只是一个10岁的孩子,他曾经也勤勉朝政励精图治,关心国家和人民,可当一个摆设的皇帝真的是一件让人厌倦的'事,罢了罢了。

  关于张居正,因为其是湖北江陵人,印象深刻当年高考语文(湖北考生)的阅读理解就是选自熊召政的《张居正》,后来也听郦波教授在百家讲坛讲《风雨张居正》,虽不太记得清内容了,但时而铿锵有力时而如泣如诉的语风难以忘记。“整顿官吏,政令传出,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丈量天下土地,推行一条鞭法,仓粟充盈,可支十年有余”。《明朝那些事儿》对他如此评价:不是好人,不是坏人,他是一个有理想,有良心的人。不说他身负绝学,改革创新,也不说他专断独行,表里不一,只是想不到在其死后遭万历清算抄家掘坟,曾经的亦师亦父,亦臣亦友的情谊可以变得如此决绝,不禁唏嘘,或许不止张居正是一个复杂的人,是人性本就复杂。

  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西班牙的舰队已整备出征英国,世界局势如是。而1588年1月17日清晨,“将星西殒之际,我们一个古老的帝国业已失去重整军备的最好良机”。戚继光的“鸳鸯阵法”最开始是从老板口中听到的,当时查了资料并没研究出什么所以然,待今日重读本书,发现“鸳鸯阵法”其实是因时制宜之策略,是在军事创新与政治妥协之间实现平衡的智慧之举。从古至今,改革都不是一条好走的路,充当改革家,既要有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更要有审时度势的大局观,从实际情况出发。同理到企业发展中,最完美最先进的改革方案往往是无法执行的,在妥协中务实前进,达成目标或许才是法则。

  大风起于青萍之末。万历十五年间,发生的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的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历史并不是一人一时,或者一朝一世的孤立事件,而是有它的内在规律和联系的。而要发现这种联系和规律,就不能拘泥于单独的大小事件,必须将它放在大视野下,才能看得明白”,此乃作者的“大历史观”。

  正如王强老师在混沌大学《历史的凝视》课程中所说的,对过去有意识,对未来有觉知,这似乎将人类同动物区分开来。培养历史观,其实是让我们去了解历史的事实与真相,因为历史是时间的证人,是真理的光亮,是记忆的生命,是生活的导师。我们走向历史的同时,也在走向未来。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7

  一直以来,我就对中国历史特别感兴趣,尤其是中国古代史。通过文字记载,你可以深深地感受到古今的差距。但有一样东西是贯穿古今中外的,就是人的智慧。古代有令人惊叹不已的各种手工艺,现代有叹为观止的高新技术,这都是人的智慧的结晶。而人的智慧也体现在治国理政上,尤其是帝王。“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这一句话就很明显地道出了历史的重要性。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是我在阅读了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对明朝的历史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进而阅读了一点明朝的历史著作。明代的皇帝,除了世人比较熟悉的朱元璋和朱棣以外,其他的了解的并不算多。对于明朝,总体的印象就是皇帝比较荒唐,宦官比较势大。看了这本书后,我对历史人物形象有了很大的改观。无论是哪一个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除了官方定位,也有属于自己的人生。他们并不是教科书上描写的那么不堪,或那么完美,但他们也是有血有肉的人,是历史巨轮下的拼搏者。

  统观万历十五年这本书,是采取传记体铺叙方式展开了对明朝万历年间的六位重要历史人物故事的描述,全书共讲述了六个人物——一个皇帝(万历)、两任元辅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一个模范官僚(海瑞)、一个杰出孤独的将领(戚继光)、一个自相冲突的哲学家李贽。这些人物都个性鲜明,作者之所以以他们为故事主线,大概也是因为他们在明朝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他们在历史长河中又显得是那么渺小,在时代面前他们都是芸芸众生,自身的命运从一开始就被限定了发展轨道,他们试图打破它,却发现到头来一场空,因为所有人都被时代裹挟着前行。

  万历皇帝表面上看是那个时代的中心,是那段历史的主宰者,因为他有高高在上的皇权,然而事实上,他是最可怜的人,他所处的时代是文官集团势力庞大的时代,他所处的时代是思想受程朱理学深刻影响的时代,所以他有“人欲”则不达,一是受文官集团势力的'牵制,二是受他内心思想的羁绊。他从小所有的教育与文官集团集体认同的道德标准如出一辙,这些从始至终束缚着他。他试图打破这个无形的牢笼,以至于在张居正死后要那般绝情的清算他,但最后这种种在后人看来竟像个孩子打翻瓶瓶罐罐撒撒气而已,这种报复行为对于他自身获得真正的自由没有任何裨益。身为皇帝又怎样,时代决定了他的命运。

  张居正想要中兴明朝,整顿税收,大权独揽时尚能推动少量地区执行,却触动了文官集团的利益。所以他一死,所有改革全部恢复原样,自己也身败名裂。

  申时行吸取了张居正的教训,不再强力推动,改成和稀泥,努力在协调各方利益的情况下做好事情,却只是小修小补,还被文官集团骂道德不够。

  海瑞选择相信德,过的一贫如洗。但受时代所限,他判案仍然是根据德,而非法律。同时他太扎眼,为整个文官集团所不容。

  戚继光非常现实,从小兵用的武器、战术,到治军方略,战略战术,都按照实际情况来。该送礼送礼,该送美女送美女。即使这样,在他的靠山张居正倒台后,他也被迅速罢官。

  李贽的悲剧,不在于最后的自杀,而在于他从来没有圆融一体,自身思想前后矛盾。他希望能弥合文官集团的私欲和道德,这几乎不可能。

  《万历十五年》里的每个人,就这样在激荡和反抗中走完了一声,迎来最终的大失败。最后,从作者的大历史观得出结论:1587年,即万历十五年,表面上无事可记,然而四海升平的表面之下,千年帝国崩溃的隐患早已埋下。书中所述的人物都是悲剧性结局(皇帝也不例外),故万历十五年的历史,也是失败的历史!其著作主旨在书中末段提出:“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可以说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野,从简单的、看似毫不相干历史事件多角度分析了整个明朝社会所遭遇的空前危机,引起人的深思。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8

  看到作者如回放一般点出一个个人物,一桩桩事件,一幅幅众生相,才惊觉原来已经看到结尾了。《万历十五年》阅读结束,但是意犹未尽。将李贽安排在最后,可以想见黄仁宇先生决定将大部分力气直接进行僵化凝固的思想体系的批判同时,也借助于现今哲学成就来评价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很可惜,作者最殚精竭虑的部分是我最难理解的地方。但是,将看不懂的地方放在那,也许时隔些年,我会有更深的理解。

  李贽这一章,我看到了黄仁宇先生最激烈的.感情流露,所以我想这也是我阅读过程中碰撞最剧烈的地方。我们古代的哲学,至少是万历及以前的和汉朝罢黜百家之间,都无法跳脱儒家正统思想,但是跳脱不了却也难加以改进,使之能促进社会向前发展。从什么时候儒家思想对于时代已无指导作用,作者没有解答,统治集团求平衡倒是和儒家愈渐迂腐是互为因果的。非常喜欢结尾的一段,真个是掩卷叹息,静坐感慨。

  “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丁亥次岁,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因此我们的故事只好在这里作悲剧性的结束。万历丁亥年的年鉴,是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展望一下明天,开启新的一本。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9

  《万历十五年》本以为是一本描述这一年的故事的书,但却是一本精细的历史读物。读来历史人物的形象跃然纸上,人物画像如同VR的影像般清晰。

  故事中的主人公万历和几个重要的配角,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等人在历史中都听过的英雄故事,部分被编排成了影视剧。其中最喜欢的应该是戚继光系列的故事剧。但《万历十五年》并不是在讲爱国含义的一本书,而是一本明朝亡国的`丧书。这一年发生的大事件已经是明朝指数级下滑的重要标志了,以致于30年后被满清所替代的初始。

  立国之本在于人,人之管理在于体制,体制的建立在于国君及高级行政管理层,在朱元璋(洪武)建立明朝后的200年,文臣管理朝政的体系已经变得异常成熟,几乎很难有武将的立足之地,更别说对于兴武的期盼,以致于戚继光的故事看起来激励人心,但背后的政治和管理格局注定有悲催的解决,正如他人生的结尾过的并不如意。

  而首辅张居正和申时行则各有特色,在异常敏感的君主时代,位极人臣时的权术体现的淋漓尽致,也是中国政治形态的最好体现,以致于在清建立后在政治形态影子依然摆脱不出这种政治影响。重要的故事环节都的要围绕着万历皇帝的意思做事情。当然不可避免的,在组织管理越高的层位越需要这样的官场技巧来让政令得以实施,并且不可避免的出现各种政治团体,正如巴纳德的《经理人员的职能》中所说的,任何一个组织,都必须重视其中的正式组织和非正式组织,所谓的非正式组织便是官员私下里的同僚集结。也可以理解为阳与阴。

  李贽的出现让这本本来是政治故事的书增添了些许哲学意味,一谈到哲学便离不开孔孟哲学及易学,及在明朝发展至盛的心学,只是本场的主角是李贽,而非王阳明。李贽在生命的最后解读《易经》,也算是中国哲学家在生命最后对于哲学的贡献,无一不是想用自己的人生去体会《易经》的奥秘。而本书的作家黄仁宇先生,也在字里行间表现了一阴一阳的关系,包括对于万历朝政的点评,也包括清朝对于明朝的取代,极阴而阳,阳极而阴的规律的认可。也是本书中哲学意味深长的一点。

  万历的第十五年走在了太极阴阳鱼的中心点,万历在位48年中明朝最后的气数逐渐走向消亡,充满了无奈与叹息。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10

  看完了《大明王朝1566》,才来翻阅此书。也对明史略有一些兴趣,之前也有对本书的耳闻,更多是与明亡有关的细节,似乎很多观点认为在1587年发生的种种细节,预示着这个朝代即将结束的.危象,断断续续的浅读,大而深刻的理解谈不上,一阅一思,这期间也看完了纸质版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提到了历史意见和时代意见两个概念可以放在这本书来讨论一下,对应来说,若是拿时代意见来否定历史意见,也是有失偏颇,历史的细节总能代表着历史深处的忧虑,我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学习着前人总结的经验,当然也会出现相似的问题,这是一个轮回更替的过程。

  灭亡更替的爆发点,也许从立国之初就埋下弊端的种子,积重难返,命将休矣。以如今眼光来评也是制度问题,不同皇帝执政,面临处理的问题不同,怎样采取措施?如何改革?如何保证政策的连续性?究其根本还是封建制度皇权独大难以保证最优政策。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11

  看一个时代的功过是非不能只从一个层面来看,应当从多角度来分析,当这些因素综合起来考虑时,才能客观公正地分析该时代的成败得失。从得失中总结出经验教训,不仅可以使我们有睿智的眼光得以自省,而且可以借鉴到日常的工作与生活上,使我们有个科学的指导思想帮助我们不断地调整思维状态。以史明志,以史鉴今,《万历十五年》就是这样一本值得我们反复多读的一本难能可贵的好书。

  作者以万历十五年为名,展开话题论述了万历年间的诸多方面。万历十五年虽看似为平平淡淡的一年,但这一年之后好多小细节的变化却掀起了巨大的时代波澜。历史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巨大成就的造就,还在于事物肇起之初处于酝酿中的有机结合和变化。作者从万历皇帝、首辅申时行、世间已无张居正等多个章节写了万历年间的各种风俗制度等。

  首先,万历皇帝。1572年,不满10岁的万历皇帝即位了。多年的精心求学,万历的学习取得了很大的长进。万历小皇帝谨遵传统儒家思想观念,尊师敬长辈。首辅张居正是万历皇帝的`左膀右臂,万历小皇帝的课业由他来把关教授,政府众多的重要决策也是由他拍板定案。小皇帝对张居正充满了尊敬之情,对他精心敬业的奉献精神大加赞扬,并且把一些名贵的珠宝和进贡上来的物产赏给他,真是皇恩浩荡。幼年的万历皇帝对这种大臣的扶持百般地感谢,可是等到他成年后开始拥有自主的决策权时,他奋发图强地想做一代明君,想在自己的治理之下开创一个光辉灿烂的时代,可美好的愿望或者是蓝图总是事与愿违。当一个时代的轮轴运行到最后时,一些制度或者是陈腐的事物会成为这轮轴中的一些颗粒,阻止社会的进步发展。到了万历年间,整个朝廷成了一个运行缓慢的机器,大臣们为了自身的利益加于皇帝身上的义务越来越多,皇帝赤裸裸地成为上层阶级的代理人。这时,皇帝失去了高度的权利实行权。比如,在立储君一问题上,大臣与皇帝之间争执了很多年,最终以万历的沉默和消极抵抗使整个朝廷失去了励精图治的机缘。因此,一个时代需要高度集中的权力和治理权,或者有科学合理的政府机构,有相应的法律规范来界定各种问题,才能在一定程度使上命顺利下达,保持政府的工作效率,时代才会有快速的发展。

  其次,世间已无张居正。张居正功过都不小。其功一面,在他辅政的期间,整个朝廷风平浪静,虽然也有暗涌翻浪,但相对来说还算太平。而且张居正精明干练,做出不少令人赞佩的政绩,实际地地惠及到了官民。其过的一面,在万历皇帝亲政期间,张居正为了达到自己的私利也好,或国家大局也好,张居正私下串通心腹大臣向万历皇帝上书,经过皇上的允许后,身为首辅的张居正就可以达到自己的政治主张。这一过程仿佛架空了万历皇帝的权利,张居正以自己的门生和同僚为棋子,根据自己的意愿间接地施政,而欺骗了皇上,这是欺君之罪。在张居正的生前,其一直是荣华富贵、万千宠爱于一身,并且由于惧怕张居正的权力威严,众多内存埋怨的官员都沉默下来,而等到张居正离世后,酝酿很久的口诛笔伐在短时间里爆发了。在事实面前,万历皇帝看清了自己与张居正之间的恩恩怨怨,并且将更多怨恨凌驾于恩情至上,坚决地清算了张居正各种过失。张居正在位期间,由于得到万历皇帝的信任,下领朝中重臣,上面君主,享受了无限的权力和富贵,但他并不能恪守儒家的伦理道德,而失去了标准的职业和道德操守,从而引火烧身。

  再次,首辅申时行。作为张居正的继任者,申时行放弃了张的大刀阔斧式的改革,实行较为和缓地施政方针政策。他认为作为首辅,“他宁可被目为大和事佬,甚至被批评为牺牲原则的政客,但他坚持他调剂折衷的原则,他确实看透了国家为解决问题而设立文官,但国家的最大问题也就是文官。而奇怪的是,以张居正的精明练达,竟忽视了这样基本而简单的事实。”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申时行有成功之处。申时行在万历皇帝和朝中百官之间搭起了沟通的桥梁,当百官的意愿无法在皇帝面前通过时,一些牢骚只能发泄给首辅申时行。当万历皇帝要将意愿付诸实施时,百官以儒家伦理道德和先朝既定的规范为说辞阻止万历皇帝。比如,在立储君一事上,百官拿出各朝各代的各种事例来劝解万历皇上,可是双方的均不退让使朝廷陷入了消极状态中,而申时行没有能及时化解这种症状,他应当为这种过失负责。申时行的和缓政策为其营造了平和的政治环境,比如张居正“把所有的文官摆在他个人的严格监视之下,并且凭个人的标准加以升迁或贬黜,因此严重地威胁了他们的安全感。”而“申时行对参劾过自己的官员概不追究,甚至还建议其中的几位官员晋级。”因此,申时行得以善终,而且退隐归乡后,大寿时仍受到万历皇帝的恩赐。

  一个是不断成长的皇帝,当遇到施政的强大阻力后,消极地面对朝政。一个是大权在握,精明练达,却最终不得以善终的张居正。一个是处处努力地营造和缓的政治环境,以和事佬的身份而受众多百官的尊敬的申时行。从他们的性格、思想、政治方针政策等多个角度看出来,整个时代作用于他们身上的烙印,其身后所留下的诸多评论值得我们当下之人为之深思和学习。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12

  1587年万历十五年,这是平平淡淡的一年,然而正是在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背后,导致一个不平凡帝国的灭亡,仿佛是一般的人,对周遭无感,对未来也茫然;嗅觉灵敏的人,会觉得有什么不妥,但又谈不上哪里不对。实际上已经可以预见到冰山一角,然后感觉到底下有一个巨大的冰山。按照经济学的逻辑,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无论哪个角度、方方面面的停滞,都可以一叶知秋。犹如南美蝴蝶的翅膀微微煽动,就可以在非洲大陆引起一场风暴。

  1587年万历十五年,无论是文人高官张居正、申时行;还是武将戚继光和官员海瑞;或者是思想家李贽;甚至是万历皇帝本人;都无一幸免成为历史的悲剧,无一幸免的悲凉而终,好像飘落的秋叶肃静,然后消失于茫茫的历史长河。

  先说说单个个体,海瑞,我们的印象和教育形象里,他是一个清官,典型代表形象是《海瑞罢官》。十几年前去了淳安县的千岛湖,特意去瞻仰了一下海瑞当时的府邸,当时感觉连风都是清凉的。然而,历史给出的评价竟然是—古怪的模范官僚。可见一个人,置身于什么样的环境和历史背景,是如此不同的解释。而当局和后人给予的评价也是各有千秋,褒贬不一。

  戚继光—勇猛将领。南肃倭寇、北驱鞑靼,留下赫赫战绩。迷信与科学相结合,改良军事设备和钻研战术,然而也会送礼献宝、养妾生儿养老、最终被文官拖累而不得善终。全书中,作者对于戚继光的描绘是唯一花了重彩的,不但描绘了戚家军的筛选原则,训练要素,以及作战技巧,还从观察气象、记录天气季节变化等等,以及兵器的研究和应用实操…。不可否认,戚继光不管是在那时还是当代,都属聪明上进、睿智勇猛的将领。

  首辅张居正,他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改革家。人前维护的过于完美的形象,有才华和道德准则,然而,玩弄权术、贪污受贿、沉迷美色,这种人前人后的鲜明对比,导致了生前的繁华和死后的崩塌,让人内心十分复杂。

  不肖者犹知忌惮,而贤者有所依归。

  首辅申时行,虽然中庸、协调众官,深得万历皇帝的信任,是因为前任首辅张居正太跋扈,弄的“官不聊生”而申时行审时度势,才得以安生,但也落得个遭弹劾和辞官归田的结局。

  思想家–李贽,思想特立独行,然而所属的生活时代政治凝固,朱熹的理学和王阳明的心学派纷争,李贽的自相冲突实质上就是理学和心学的矛盾。这样的一个矛盾体,导致了最后的在监狱里自杀结局。

  最后一个是我们的万历皇帝。从小接受严格儒家教育,熟读经史,敬重天道,孝仿祖法。后来发现了对自己严格说教,自己十分敬重的首辅张居正的虚伪面,发现了人性的伪劣,以及对整个道德体系无能为力的局面,开始了他的消极怠工,从而导致了整个决策机构的缺失和散漫。万历皇帝可以说是代表一个体系的文化和价值观。虽然他有变革的激情和情怀,但是在如此的体系下,他也只能用悲观和无为来做无谓的抵抗。

  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个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万历十五年》

  单个个体的悲剧,汇集成立历史时代的悲剧。以道德为纲绳,引导一个执政党去实施政法,最高旨意是礼法,任何人逾越不过。就不得不一步步走向灭亡了。

  这本书语言平实,没有华丽的辞藻和生动的描绘,逻辑和蕴涵的寓意却不似语言那么简单,它不是精美的点心蛋糕,它是相当于咀嚼荞麦面包,原汁原味无添加,个中滋味得自己体会。诚然,道德是基础和根源但不是万能,更不是法律。一切问题首先需从法律的层面去考虑,再延伸到道德层面。所以,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个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的又无法固定量化的原则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和实用性,则其发展程度必定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救技术之不及。

  延伸思考:大家都一致认为的潮汕人是东方犹太人,有着积极勤劳的本质,好客豪爽讲信用。但是,有一句话叫做“出生入死”,被偏解成了出门才会生,而回籍则会死。也就是得背井离乡在外打拼,也的确见识过老一辈的前辈们都是精英,兢兢业业,成就一番事业,在家乡的却是安逸悠闲喝着功夫茶过着美滋滋的小日子。了解潮汕的人一定会知道,这是一个讲究人情礼节的群体,有一定的道德水准和风俗习惯,来作为生活以及处事的纲本,而在外的潮汕人,融入的是一个以法律为依据的环境,先有法律再讲人情,而不是用人情来道德绑架法律标准。所以,这就不难明白为什么离开家乡出外的人会比较成功的道理。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13

  戚家军大败倭寇,保卫一方平安,其头功当然是戚继光的。戚继光一手创立的戚家军是革命性的,其军纪之严明,战术之先进,在当时都是独一档的存在,是戚继光让军队真正成为一支军队,而非一群散兵游勇。不过有了严明的军纪,先进的战术,是不是还缺少点什么?哦对了,军队战斗力的强大,还离不开强大的武器支持。我们经常吐槽我们发明了火药却只是用来放烟花,发明了指南针却只是用来游玩,然而并不是没有有识之士认识到了火器的价值,戚继光就曾上书陈述火器的重要性,然而他的建议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糟糕的后勤制造出的火器甚至有爆炸的危险。和他有类似遭遇的还有一代名将俞大猷,他提出的是水师的重要性,他曾建议把陆军军费的一半用到水师上,以此来在海上就击退倭寇,可惜这并没有引起重视,俞大猷只能抱憾而终。究其原因,我们不能简单地把过错都推到当权者头上,他们固然有鼠目寸光的一面,可是即便他们深谋远虑,赞同俞大猷的.提议,那么事情就一定能办成吗?倒也不见得,这些问题已经超越了军事的范畴而涉及到了政治。再次重复一遍那句话:我们的国家是以礼仪道德为治国根本的,法律或者规章制度已经沦为形式,甚至掩饰违法行为还被认为是忠厚识大体,总之一切都是为了安安稳稳过日子,我感觉用讳疾忌医来形容很合适。那既然没有法律规章的约束,就自然也不能期待行政效率有多高了,而效率低下是技术的进步的天敌。松散的组织结构里容不下现代技术,而现代技术一定会推动社会趋于精密,这是两种力量的交锋,可惜的是当时还是旧势力更加强大。

  既然现实如此,戚继光也没有因此忿忿不平,而是采取了更加务实的策略,火器不好用那就不用,我用软实力照样横扫倭寇。更能体现他的智慧的地方是他对于政治也是洞若观火,本朝重文轻武,文官们不会容忍武将和文官平起平坐,戚继光清楚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因此他只是把军事技术作为必要的辅助,这让他受益良多。这一点,值得海瑞学习,虽然海瑞是文官,戚继光是武将,然而在性格上海瑞倒更像是一个武将,戚继光更像文官。这对他们的仕途有决定性作用,海瑞被弹劾被迫去职,而戚继光则得到了一个武将所能得到的所有荣誉。并不是说他们做官只是为了虚名,不过有了地位才能大展拳脚不是吗?

  可单单凭借这些,亦不足以帮助戚继光建功立业,还要朝中有人。张居正和戚继光可谓黄金搭档,他们都有雄心壮志,都有锐意改革的决心,也都有不世出的才华,因此张居正对于戚继光也是尽力提携,为他创造出了自由发挥的空间,也才有了戚继光的赫赫战功。

  前文所述皆为作为一名将领的戚继光,现在我们来认识一下另一个戚继光。戚继光会写诗,这样的跨界是相当难得的,这也为他赢得了文官们的尊重,看来无论什么时候都是艺多不压身啊。

  最后,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真的是一条铁律,张居正是这样,海瑞是这样,戚继光也没能例外。其实戚继光和张居正关系密切或多或少也有这方面的原因,他让家人给张居正馈赠礼物就见于张居正的书牍。他娶妾生子,却把他们隐藏起来,他泼悍的夫人对此一无所知。戚继光并不能完美地适配于传统的道德框架,在颂歌里我们可以忽略这些,不过在历史中,我们要直面它。

  戚继光最后孤独地死去,其实自张居正去世的那一刻起,戚继光在历史舞台上的表演也快要结束了。在这个道德至上的国度,任何一点瑕疵都可能被大做文章,更何况是一个和张居正关系密切的武将呢?文官们自然不会放过他。戚继光,孤独的将领,可是孤独的又何止戚继光一人?武将们出生入死,保家卫国,还不如文官的笔杆子和嘴皮子管用。这是这个时代武将的悲哀,也是大明王朝的悲哀,因为在东北的白山黑水间,一个名叫努尔哈赤的人正在厉兵秣马,虎视眈眈。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14

  黄仁宇的这本《万历十五年》在我看来,是以一种小见大的手法,阐述了全文的中心思想:“万历十五年平淡无奇,明朝注定灭亡。”

  在平淡无奇的一些日常生活背后,导致了一个不平凡的大帝国的灭亡.

  细想来,这慎密的思维令人叹为观止。就好像你看到的,只是冰山浮在水面上的一角罢了,但他的悬浮是有必然性的,当历史由日常最平凡的生活反应,只能暗叹世事的无常和世道的轮回了,明朝的.灭亡早已决定在万历十五年,在李自成打进北京城时,只是把这具早已死亡的行尸走肉踩进了尘埃罢了。

  如果把我们自己代入而是的万历的视角,我发现,这个遥远年度的皇帝,与我们何其相像。也曾乐于上进,也曾经励精图治、喜欢读书,曾经对这世界也充满了期待与向往,任何人,任何事,都有着最根本的原因。他本不是暮气沉沉、消极厌世的人,我不知道错在谁,只是想,如果在一开始就给他自主选择的权利,让他以自己的角度为自己做些什么,将他当作活生生有血有肉的人确切的说是有尊严的独立个体来看待,或许一切都会不同吧。万历皇帝作为学生,臣僚做为教师,最大的失败之处,是大臣们剥夺了万历作为一个聪明的年轻人应有的个性、思想和活力。当一种事情变得被逼无奈,在有趣的事情,也会失去最初的兴趣与对这件事的所有美好的感官。第一印象很难破坏,但并不是牢不可摧。

  我也会思考,张居正是否一开始就是一个罪孽罄竹难书的奸臣,没有人会和自己同一立场的事物或人过不去,那无异于自找烦恼。我觉得,他也曾想明朝国富民强。若是换个立场考虑,他也只是个有些刚愎自用的,有些缺点,同时也很聪明的大臣罢了。孔夫子曾经说过,“唯女人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然而这句话所反映的,在我看来则有更深层的含义。“难养”的岂止是女人和小人?我一向信奉“距离产生美”,任何人,任何事,了解了,熟悉了,都会变得不那么好,毕竟人无完人。皇帝是这样,张居正也是这样,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中正的看待一件事后,你会发现,黑不是那么黑,白不是那么白,生活从不像京剧的脸谱,红脸白脸分的分明,总有灰色。

  文章的最后,黄仁宇先生是这样结尾的:“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丁亥次岁,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15

  之前觉得张居正、申时行的差异在于与文官集团打交道的方式,现在觉得不太准确,应该是在皇帝这一政治个体与文官集团的政治团体之间的处事方式不同。

  通过万历的叔祖正德皇帝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帝国的'平稳运行不仅在于文官之间的平衡、和谐,还要关照皇帝与制度(即文官集团)之间的关系。正德皇帝跳脱的个性不允许他仅仅作为一个权力的象征配合制度运行,大学士在政治上的无能导致皇帝和文官集团的对抗状态,以致政体的瘫痪。

  而万历皇帝有着和正德相似的个性,他有大展身手复兴帝国的愿望,而同时,这与文官们的期望往往相互背离。作为文官之首、皇帝的顾问,大学士的处事手段就显得极为重要。

  张居正对皇帝和文官同时使用霹雳手段,以自己的影响力同时强行驱策两方力量,结果是死后两方共同进行的反抗。而申时行则是另一个极端,同样是不偏袒,他想在两边都做好人,让两方都觉得和自己是一伙的,这样在解决问题时自己在双方都有一定的说服力、影响力。

  然而对于一般的问题,他可以“处心积虑不动声色在幕后解决问题”,而且从黄河治理的例子中可以看到申时行处事心细如发以及这一方式在效率和人事稳定上的优越性。但是,一旦面临立储这样关乎文官生存、皇帝基本权利的大事上,在两方都想做好人的结果就是都做不成好人。作者:张静怡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09-01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02-27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01-30

《万历十五年》的读书笔记10-22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 15篇11-15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15篇)12-30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15篇12-30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4篇12-22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1000字01-31

万历十五年的读书笔记(精选27篇)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