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名著读书笔记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书笔记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书笔记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育名著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育名著读书笔记1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这是一本西方教育名著,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的学习问题专家托马斯·阿姆斯特朗先生,他进行了15年深入的调查研究写成的经典教育专著,他的研究成果表明,实际上根本没有天生的所谓学习上不行的孩子。 绝大部分也是世人带着有色眼镜看待的结果。
本书中谈到一个叫比利的孩子,总是喜欢发明令人匪夷所思的玩意儿,例如让水沿着水槽流下,带着乒乓球滚入洞槽,轮番撞击数只铃铛鸣叫,使一头玩具小猪旋转起来,最后进入玩具鳄鱼嘴里。这样,一个鳄鱼似的小切削器便被启动了,你可以在里面削铅笔。他发明的一些其他机械,也是既富创造性又有实用性。然而,比利还是被勒令退学了,他似乎不会按学校的规定的方式办事,他甚至不会计算房间的面积 。
还有一个活泼好学的六岁小姑娘,当她第一天入校时是何等地激动。她已习惯于把时间花在小池边与朋友们画画、戏水、堆砖和唱歌,在入校第一天这么一个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里,她充满了期待,她期待能在四周走动走动,她期待能了解一些事物,她期待学校能随处歌唱、玩耍,她还期待着能与其他伙伴在一起自由自在地交流。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她发现自己生活在一个不得不长时间坐在座位上的世界里,在那儿,她必须去解析老师复杂的说辞,眼睛必须一眨不眨地盯着味道怪异的书本上那些细小而又弯弯曲曲的数字与字母。当她在老师面前表露出自己的失望与迷惑时,老师就建议她去专家那儿做个检查。于是,她就接受了挑、串、刺等一系列深入检查后,又被人认为是彻头彻尾的“痴呆生”。
实际上像《每个孩子都能成功》一书中的描述的这些外国孩子,在我们中国的现实生活中又何尝少呢?在报告文学《每个父母都能成功----李圣珍老师的教育胜经》一书中介绍的北京的一位叫李圣珍的老师,好几年来,她已经将来自全国的50多个家长和老师认为在学业上无可救药的差生转变成了人见人爱的好孩子,来李老师家之前,有的孩子在学校考试几乎门门都不及格,有的孩子上到小学四年级,数数还超不过20,有的孩子一见到书本就想撕??在李老师的教育下,这些孩子在学业上全部脱胎换骨,全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有的一跃成为班上的前五名,有的当上了三好学生,还有的已经考上国内重点大学,有的还赴世界一流大学留学深造。 同托马斯先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李圣珍,这位被中国教育界誉为“拯救差生的圣手”的本
土教育家,在谈到她的教育经验时,她语出惊人:世界上不愿意学习好的孩子根本不存在,学业差只是教育不当的结果。
“学业残疾”这一概念应该换成“学习差异”,成千上万的被认为有“学业残疾”的小孩,并不是真正的残疾,而是他们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而老师和家长并没有认识清楚。而且,数以百万计的孩子,之所以在校学习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患有学校恐惧症或厌倦教室,是因为没有谁认识以及开发他们应该在学校表现出来的东西,也就是说他们特有的天赋与才华被教师和家长的傲慢与偏见彻底泯灭和忽视了。 李圣珍常说:教育是一门神秘科学,需要耐心地探求和细心地分析。《每个孩子都能成功》一书正是认真探析了学习这一重要的教育现象,它揭示了许多十分有学习天赋的孩子却被送进学业残疾班的令人震撼的悲剧根源,尤其是介绍了家长如何去发现你的孩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以及介绍了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的七种不同的方法。 这样的匠心独到的指导,无论是对孩子正在接受厌学煎熬的孩子的家长,还是差生的父母,或者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小孩的家长,都有开阔思路、纠正偏差的效果。 这本书值得一看。
教育名著读书笔记2
“要坚强,要勇敢,不要让绝望和庸俗的忧伤压倒你,要保持伟大的灵魂在经受苦难时的豁达与平静。”这是《爱的教育》作者亚米契斯说的,这句话对我感触很大。读过这本书后,书里的故事内容对我感触更大。
全书采用了日记的形式,讲述了一个叫安利柯的四年级小男孩的成长故事。内容主要包括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种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日记本上写的劝说启发的一些文章,以及老师在课堂上读的很精彩的“每月故事”,每一章节都把“爱”表现的精细深入,大到国家、社会、民族的爱。小到父母、老师、朋友的爱,处处扣人心弦。而那众多丰满的人物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保护弱小让安利柯深以为傲的好友卡隆,助人为乐的班长代洛西,虚荣狭隘的瓦梯尼,傲慢无礼的诺卑斯,朴实可爱的“小石匠”,还有自强不息的克洛西等等,他们都在家人、朋友和老师的帮助下变得非常有爱。
由书里的故事,让我也想到了我身边的爱,像妈妈每天早起做的每一顿早餐,晚上临睡前给我充的每一杯热牛奶,在我生病时爸爸给我无微不至的照顾,奶奶每天坚持不懈接我上下学,学校里老师同学给我的帮助,邻里之间见面时说的“你好”等等。处处都感动着我。
这本书用爱的钥匙,打开了人们的心扉,用爱的眼光和笔触给我们传达了最美好的生活和心灵,用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告诉我们爱无处不在,我喜欢《爱的教育》这本书。
教育名著读书笔记3
假期,我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
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三十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读着他的《给老师的建议》一书,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面前,他循循善诱,给我排忧解难,给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者,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帮助,让我充满信心……
书中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我觉得找到学生和老师发生的现象的根源,有益于我们开阔眼界。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两点,第一点是第二条“老师的时间从那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一看这题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是啊,我们经常这样谈论 “老师也是人,老师的压力也是相当大的,应付学校各种各样的检查,做课题,搞教研、进修、培训、评职称、提高教学质量、白天要上课,晚上有时还要加班……忙了一天,只想坐下来看看电视、聊聊天,放松放松,哪有精力读书?教师的时间到底从哪里来呢?带着这样的问题和烦恼,我仔细阅读了这一章节。书中写到:“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天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望。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扣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对啊!这段话发人深省,让我从本质上领悟了一些教育技巧的奥秘。我不应该总是抱怨没有时间,抱怨事情太多,我应该在自己所教学的数学这门学科中,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成为入门的常识,应该只是沧海一粟。明白了这些道理,一切抱怨都抛到了一边。书中所举的那个历史教师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那位老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这段答话给我启开了一个窗口,使我窥见了教育技巧的一些奥秘。他的成功之处就是用他的终身的时间在扩大自己的知识海洋,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关的。常读书和常思考会使我们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做出严格的反省,既不惮于正视自己之短,又要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擅于总结自己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基础。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保持活力并有
潺潺不断的水流,这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才能在教学时游刃有余,才能不断地补充自己的知识储备,才能使自己的知识海洋变得越来越宽广。
第二点是书中第二十二条讲到“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只有学生喜欢上了某一学科,那么这些学生的天赋素质才会得到发展,他们的爱好、禀赋、才能、志向才能建立起来。我们也可以从图书、报纸的种种事实可以看到,一个人最终的研究或发展方向,都可能与他小时候所喜爱的那门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啊,作为老师,最希望的就是学生热爱你的学科,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兴趣学才可能学好!
如何让学生喜欢你的学科呢?它所需要的条件太多了,教师靠高尚的人品,积极的智慧,高超的教育艺术吸引了学生,学生喜欢你,自然会爱乌及屋,从而喜欢了你教的这门学科。在这里,苏霍姆林斯基也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他希望你去争取自己学生的思想和心灵,跟你的同事们——其他学科的教师来一番竞赛。在我们的教学中,总能看到这样的情景,上课前或下课后,学生快乐的围绕着老师身边,和老师交谈着自己的所见所闻或讨论着有关课堂上的问题。当然,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有些“你自己的学生”,这些学生都是对你这门学科特别感兴趣的学生,以至于他们可能因为喜爱这门学科而会把这门学科当成自己将来从事研究的方向;但也有一些学生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他们对一切都感到漠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对待知识的态度上,最令人感到苦恼和感到担忧的,就是这种无动无衷的精神状态。
那么如何点燃起这些学生“兴趣”的火花呢?教师一方面要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不断学习,提高课堂效率,是学生真正成为”自己的学生”,使课堂成为学习知识的乐园。
另外,我还明白阅读不但对老师有益,而且对学生也有益。让每一个孩子能够自由支配时间而且要利用得合理,最好莫过于喜欢阅读。阅读应当成为吸引学生爱好的最重要的发源地,应当教会每一个学生怎样在书籍的世界里旅游。阅读是为了能让孩子们扩大视野,汲取更多的精神营养。
《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作者的建议、闪光的思想、精炼的语言,对我们来说,如同一条条欢快清澈的小溪,汇集在一起就是浩瀚博大的海洋,常读常新。她让我明白面对当今教育改革的新形势,面对新时代的学生,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自己读书,还有引导学生读书。学习学习再学习,读书读书再读书是师生永恒的主题。
教育名著读书笔记4
这次学校给每个老师的一个学习平台,让我在课余时间有机会学习到陶行知的名篇。是的,我对于陶行知是知其人,而未知其说。这段时间,了解了陶先生作为一名留洋的教育家,在深刻了解了中国的文化和社会现实的基础上,提出的教育学说,既强调了教育的现实功能,又关注了教育的终极目的。陶先生所研究和实验的教育问题,直到今天,仍感到很中肯,很新鲜仍有进行试验的价值。读了陶先生的文章,我有两点体会:
一、陶先生文章是师德培训的活教材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从陶先生的作品中随处可见他对好教师的殷切期望。他对自身成长提出了四个问题,叫做“每天四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陶先生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建筑人格长城的基础,就是道德。一个集体的成员,若人人以集体利益为重,注意自己的每一个行动都为集体着想,则这个集体会越来越壮大,这个集体定是有希望的集体。否则,多数人只顾个人私利,不顾集体利益,则集体的根本必然动摇。如此,每个一线教师弘扬“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敬业精神。陶先生的“每天四问”为人们提供了进德修业的参考,当作一面镜子,时刻对照自己,“必然可以见出每一个人身体健康上有着大的进步,学问上有着大的进步,工作效能上有着大的进步,道德品格上有着大的进步,显出水到渠成的进步”。
二、陶先生所倡导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与新课程理念不谋而合
陶先生提出“教学合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认为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教学一方面要老师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把现成的解决方法传授给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得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其它的方法,解决其它的问题。有了这种经验,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成为主动学习者。如果教师只会用“旧瓶装新酒”,那就看不到新鲜的事物,教师应不断学习、研究,才能时常找到新理,只有学而不厌,然后才能诲人不倦。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精髓所在。教育是从生活中来的,“是好生活就是好教育,是坏生活就是坏教育;是认真的生活就是认真的教育,是马虎的生活就是马虎的教育;是合理的生活就是合理的的教育,是不合理的生活就是不合理的教育;不是生活就不是教育……”这些话听起来很简单,可就是这些简单的话语却揭示了教育的真谛。我们平时总认为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班会课上的说教,课后的个别谈话那才是真教育。也知道教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该注意自己的言行,要做到言传身教,道理好象懂得挺多的,做得好象也不错。可看了陶先生的文章后再看我们今天的教育,才知道远远背离了先生的期望。
我们的教学越来越远离生活。学生就是为了学习而生活,而不是为了生活而学习,更不是在生活中学习。孩子们有的成天埋于书堆,成了纯粹的“书呆子”“蛀书虫”;而有的学生成天无所事事课堂上老师的授课内容对于他们来说无异于听天书,于是他们就成了课堂上的呆子、傻瓜、瞌睡虫;更有一些学生,对上课的内容不感兴趣,而他们又精力过剩,于是这些学生就成了不安分分子,成了老师成天“挂念”的学生。陶行知说:“要想让学生不犯错误,就不能让学生有犯错误的机会,得让他们有事做。”如果一个学生不爱学习,那他不犯点错误才真是一个实足的呆子呢。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走向学生的生活,让他们感兴趣,让他们感到生活就是学习,学习就是生活,生活与学习是一体的。
陶行知在《学生的精神》是以学生的资格对诸君谈话的说,现在的中国许多学生及一般教员,都有一个很大的通病,就是容易“自满”不论研究何种学科,只有相当的了解,即洋洋自得,心满意足。尤其是在过教员生活的,觉得自己处在教师地位,不必再去用功研究了。中国的“四书”上有两句话:“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真是千古不灭的格言,并且是两句不能分开的话。因为要“学而不厌”,才能够做到“诲人不倦”。是啊,想想自己教了20年的书,也算是个老教师了,并且一直是坚守在低年级里教学,那些教材早就熟透觉得在没学习的必要了。看了这篇文章,才知道自己“如是的粉笔生涯,不能不厌烦了。倘若当教师的,自己天天去研究,有所得的,即随时输之于学生,如此则学生受益较多,即当教师着也觉得有无穷的乐趣。所以学生求学,固然要”学而不厌“,就是当了教师,还是要继续的”学而不厌“。”知之则不知之,不知则不知“,倘若不知的而认以为知,那么,不知道的终究没有知道的日子了。这可说是自己斩断自己求学的机能。所以我现在是学习,还是学习并要加于运用。
我们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更应该多学习陶行知老先生的理念,并努力把这种思想意识贯穿在自己日常的教育教学中,用它去指导自己,从而去不断的进步和发展。
教育名著读书笔记5
《每个孩子都能成功》这是一本教育名著,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著名的学习问题专家托马斯·阿姆斯特朗先生,他经过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实际上根本没有天生的所谓学习上不行的孩子。 绝大部分也是世人带着有色眼镜看待的结果。
这本书中谈到一个叫比利的孩子,总是喜欢发明令人匪夷所思的玩意儿,例如让水沿着水槽流下,带着乒乓球滚入洞槽,轮番撞击数只铃铛鸣叫,使一头玩具小猪旋转起来,最后进入玩具鳄鱼嘴里。这样,一个鳄鱼似的小切削器便被启动了,你可以在里面削铅笔。他发明的一些其他机械,也是既富创造性又有实用性。然而,比利还是被勒令退学了,他不会按学校的规定的方式办事,他甚至不会计算房间的面积 。
实际上像《每个孩子都能成功》一书中的描述的这些外国孩子,在我们所教的学生也不少。在报告文学《每个父母都能成功----李圣珍老师的教育胜经》一书中介绍的北京的一位叫李圣珍的老师,好几年来,她已经将来自全国的50多个家长和老师认为在学业上无可救药的差生转变成了人见人爱的好孩子,来李老师家之前,有的孩子在学校考试几乎门门都不及格,有的孩子上到小学四年级,数数还超不过20,有的孩子一见到书本就想撕??在李老师的教育下,这些孩子在学业上全部脱胎换骨,全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有的一跃成为班上的前五名,有的当上了三好学生,还有的已经考上国内重点大学,有的还赴世界一流大学留学深造。 同托马斯先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李圣珍,这位被中国教育界誉为“拯救差生的圣手”的本土教育家,在谈到她的教育经验时,她语出惊人:世界上不愿意学习好的孩子根本不存在,学业差只是教育不当的结果。
因此我们的孩子,之所以在校学习未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患有学校恐惧症或厌倦教室,是因为没有谁认识以及开发他们应该在学校表现出来的东西,也就是说他们特有的天赋与才华被教师和家长的傲慢与偏见彻底泯灭和忽视了。 李圣珍常说:教育是一门神秘科学,需要耐心地探求和细心地分析。《每个孩子都能成功》一书正是认真探析了学习这一重要的教育现象,它揭示了许多十分有学习天赋的孩子却被送进学业残疾班的令人震撼的悲剧根源,尤其是介绍了家长如何去发现你的孩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以及介绍了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的七种不同的方法。 这样
的匠心独到的指导,无论是对孩子正在接受厌学煎熬的孩子的家长,还是差生的父母,或者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小孩的家长,都有开阔思路、纠正偏差的效果。
教育名著读书笔记6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是苏霍姆林斯基专为中小学教师而写的,再根据我国的国情和需要,译者选择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精华部分,另外从苏霍姆林斯基的其他著作里,选择了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的精彩条目作为补充,全书有一百条,统称《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 书中众多理论对我影响深远.它让我明白了原来学生这样教.会存在那些不足,那样教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读后我思绪万千,久久不能平静,我为大师给我指引教学方向心中激动万分,同时,为自己过去的想法而惭愧。 第一个感受:爱学生
我曾经为自己选择了教师行业迷茫过,也为我第一次当班主任泄气过,还为丢了学生想放弃教师这一职业。并面对几十个有着不同思想的孩子时,烦心的事就接踵而至。今儿张三和李四打架,明儿王五不写作业,后天家长说某某学生打了他的孩子??日复一日,一年又一年,没有一天消停过。渐渐地刚毕业时的雄心壮志渐渐隐退,我甚至也怀疑自己是否能胜任教师这个职业。当我阅读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后有豁然开朗的感觉。霍姆林斯基针对教师的困惑和不解,好象与教师面对面地交流一样,他的文章中使我懂得了: 教师的职业就是要研究人,长期不断地深入人的精神世界。世界上没有不可救药的儿童、少年。我们教师就是要做到使这个幼小的人的身上所具有的美好的、善良的人性的东西不受到压抑、伤害和扼杀。因此,每一个决心献身于教育的人,应当容忍儿童的弱点,缺点,甚至不良的嗜好。如果对这些弱点仔细地观察和思索,不仅用脑子,而且心灵去认识它们,那就会发现这些弱点是无关紧要的,是每个孩子年龄阶段所表现出应有的特征时,你会为自己生气、愤怒和加以惩罚的行为感到可笑。我们要理解儿童的行为,懂得儿童是一个经常在变化着的人。教师的心胸要宽广,做到把自己的心分给每一学生,在自己的心中应当有每个学生的欢乐和苦恼。参与学生的活动,让学生感觉老师是他们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分子。懂得这些对我
有很大的启发,我带着这种对孩子的热忱投入到工作中去,前途不再迷茫,师生关系会比以前更融洽。
教育名著读书笔记7
寒假来临,欣喜万分,因为可以有更多时间读书了。翻开《新课程备课新思维》,心情是那么的急切,很想从中摄取新的知识,以解决课改实践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困惑。于是迫不及待地跳过开篇的引言,直接从第一章读起。浏览了几页,感觉却有点茫然。第二天再读,我改变阅读习惯,从《序》到《引子》逐句细读,竟有意外收获,这些收获不仅让我更好地理解了后面章节的内容,而且《引子》所讲一位老师的备课故事更让我悟到许多,特别是“教育无痕”这一点。我不禁感慨:抛砖引玉虽然是典故,但抛出来引玉的可不一定都是砖。
关于教育无痕,教育要“润物细无声”,以前在各种理论培训学习中也有所闻,但都没有这次体会深刻。我所教的科目是中学《思想品德》,这次读书感悟到:道德教育不是解决“知不知”的问题,主要是解决“信不信”、“行(行动)不行(行动)”的问题,因此品德教育是很需要技巧的。当学生感觉到你在教育他时,就很难让他坚信。特别是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独立意识有了一定的发展,逆反心理增强,对成年人的一味说教和唠叨有抵触情绪。所以对他们的思想品德教育应该多选择感悟教学策略:教师自己少讲或不讲任何道理,让学生自己生成问题,用事实说话,用真实的镜头说话,用现场教学资源说话,让学生感悟人与人之间相互依存的社会关系,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生活,在生活中感悟。“新课程源于生活,新课程为了生活”。
德育不同于其他学科,她应当是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去撼动另一棵树,一个灵魂去撞击另一个灵魂。德育追寻“真、善、美”的境界,课堂教学可以用多媒体辅助,营造情理交融的美好境界,让学生在美好境界中由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从而实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实现教育无痕的境界。《新课程备课新思维》,我读了很久,认真做了几千字的读书笔记,真的从中学到很多东西。我要从现在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继续加强理论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名师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加工能力、课堂组织引导能力以及评价反思能力。努力优化课堂教学操作,“重视课前预设,关注课堂生成”。努力优化课堂教学手段,根据思想品德课的学科特性,采用感悟教学策略,运用多媒体直观形象、动静结合、交互性强的特点,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让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感悟社会生活,促进学生德行上的自主构建、自主发展。还要努力优化课堂的学习心理,灵活驾驭课堂,掌控好课堂教学环节。
作为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的教师,想要随着课程改革一起成长,必须要多学习,还要多读书,从自己面临的现实情境和客观条件出发,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自觉地对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教学习惯、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评价进行认真而有效的思考和调整,同时加深对新课程的认识和创新,自觉运用新课程的理论解决教学中的困惑,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研究素养。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教育名著读书笔记8
近期,再一次拜读了肖川的《教育的理想与信念》,灵魂又一次被彻底地洗染,这种轻快兼并沉重的崭新感觉是如今流行的碎片化阅读无可比拟的!
“生命教育”的方向与方法,诠释当前教育中的困惑,用智慧幽默的语言阐述生活中的一个个哲理:让课堂充满关注的气息,让生命活力充分地涌流,让智慧之花尽情地绽放——这是对课堂教学的追求;贴近生命的需要,揭示生命的真相,引领成长的方向,探寻生命的意义,成全生命的价值——这是课程目标的追求;尊崇生命的在场,点化生命、润泽生命,你脸上的微笑有多少,孩子心中的阳光就有多少——这才是教育,生命的教育!
老子曾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能胜,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水,天生丽质,柔弱多情,可以成江河起波涛,可以冲土决堤,涓滴石穿。肖川教授的文字正如这水,每一个社会中人的感动正如这水——甘美而清澈!没有这水浇灌的土地,注定会寸草不生;没有感动滋润的人,心灵注定会干涸枯竭。感动如水,普通而又伟大,平凡而又崇高。相信我们自己也可以把这份感动赋之于行动。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字字句句皆经典,时时处处有感动,折射着一种灵性。他说的高考制度是“全面的丰收,导致全面的平庸。”“大考小考的排队分等,使学校成为造就败者的场所,进而导致厌学和恐学,导致内心的畸变和人格的扭曲。”这,不得不让我们思考,教育到底给了人什么?我们到底该如何教育呢?我曾看到自己小学时威风凛凛,才华出众的班长,经过无数次教育的“洗礼”,高中过后,简直判若两人,人不但变得傻呆呆,连基本的人际交往也不会,面对昔日的老同学居然一句话也不会说。难道这就是教育的影响吗?难道这不足以让我们去重新审视教育目标吗?难道这还不能引起教育者的深刻反省吗?
多年的教育生涯让我知道了:负担过重会使得一个人忙忙碌碌,疲于应付,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消化、深化、细化所获得的知识,去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去建构属于自己心灵财富的知识。久而久之,学生变得内心麻木,机械呆板,未老先衰,暮气沉沉。教育是什么?是“把所学的东西都忘了,剩下的就是教育”,是“养成博雅君子、独立精神和健全人格的一种文化过程,向人类传送生命气息、心灵转向的神圣生活。”但现实生活中,发现了一种现象:教师一方面用重复训练、机械记忆束缚着学生,另一方面还抱怨学生只会死记硬背,遇到开放性的题不知该从何下手。突然顿悟这样的学生竟然是我们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遗憾之时,亦为之汗颜矣!
痛定思痛,解决的方法有吗?应该,还是有的!领导顶层设计多元化评价,评价老师的方案不唯成绩,更加看重课堂上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开发,一旦学生创造性思维有了,成绩的提高是自然而然的。我们培养的学生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如果只会做题,怎能接力中国兴盛中华复兴的重任?
曾记得,一位北大毕业生洋洋洒洒写了几万字控诉父母只关心自己的成绩,包办一切,结果自己只会学习,其它的什么也不会,进入工作岗位后,任何事情处理起来都很吃力,多次萌生轻生的念头……这是多么悲哀的事情啊!这难道还不能引起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深思吗?
是啊,“不要把教育变成一把雕刻刀,按照某种意志把人塑造成为‘标准件’和‘工艺品’”,学习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既然当下的生活也是生活,有什么理由为了明天的生活而牺牲现在,使现在的生活变得索然无味,苦不堪言呢?
但愿肖川教授的警世之言能唤醒每一位沉睡和装睡的教育者,减轻心理和精神负担,去掉沉重的枷锁,步入正能量的轨道,用真爱和诚意循序渐进地唤醒、激励、影响、引领,让学习成为每个人的本能和兴趣追求,成为终身发展的内在动力。
教育名著读书笔记9
这本书是一部流传世界各地的著作,它是以一个小孩的日记方式来写的,虽然每篇的篇幅不长,但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爱",一个多么闪亮,多么令人钟爱的字眼。人们追求爱,也希望能拥有爱,爱能使人与人之间变得更加美好。我们要完全的拥有它,就必须去充实它,让我们携手,共创出人世间最美好的爱。这本书里也正是想表达这一点。
在这本书里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卖炭者与绅士》还有《义快的行为》这两节,第一节写了一个父亲对他儿子诺琵斯的爱,诺琵斯骂培谛的父亲是个"叫花子",诺琵斯的父亲知道后,非要诺琵斯向培谛和他父亲道歉,虽然培谛的父亲一再拒绝,可诺琵斯的父亲还是坚持要让诺琵斯道歉,从这里可以知道,诺琵斯的父亲是一个多么正直的人啊,他用他的爱来熏陶他的儿子,让他的儿子也变成一个关心别人,不取笑他人的人。第二节写的是一个墨盒砸到老师的事件,原因是克洛西被人x辱,最后忍受不了了,就拿起墨盒向那些人扔去,没想到扔到了刚从门外进来的老师,最后卡隆要帮他顶罪,但老师知道不是他,让肇事者站起来,并没给他处罚,听他讲完事实后把那些人抓了起来,但卡隆跟老师说了些话,老师就不处罚他们了。这里就表现了卡隆他关心他人的一种高尚的精神,并且得饶人过且饶人,这是难得的一种为人处事。
读到这里,我想在这个以经济利益为主的社会上,使同学之间自私自利,以我为主,嫉妒打击,怕得罪人,恶意竞争等不良作风日益生成,那种关爱他人的精神已经渐渐淡漠,在社会加强人民精神建设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在学校家庭上学习这关爱他人,让自己以身作则,用自己的爱心来熏陶别人,让爱在人们心中永驻。
教育名著读书笔记10
此书用怎样一种艺术性的表述,传递给读者关于孤独的悲哀。
村上也许就是这样一个人,用他的心感受生命本不该感受到的孤独,幻化为文字和语言的表述,传达给读者关于他感受到的东西的,情绪。
村上的笔法是高明的,他不是在写故事,不是在讲故事,而是在传递故事。所谓写故事,是只有文字的记载,各种情绪掩埋于心;所谓讲故事,是把借助语言把一个故事描述给别人;所谓传递,是用心的各种悲欢,把一个故事带着自己的情绪,带着自己的感触交给别人。被他传递了故事的人,不是看到白纸黑字,而是看到血脉流动,灵魂游动的形形色色的人的生命与生活,把它们从头看到尾,就是村上给你的故事,是这本《挪威的森林》。
在传递故事的时候,村上是如此与众不同。他写爱情,通过视觉感受和听觉感受的大段落来铺垫,为触觉铺垫,也许他笔下的爱情就是这样一种要用身体和生命去触摸去感受的情绪。他用比喻,不再捕捉事物与事物的相关性,没有美得像花这样的句子,有的是像全世界的森林都倒下,像全世界倒下的森林都融化成黄油的爱情。这种在五感上并无相关性的比喻,为什么不让人觉得不协调?
答案很简单,他是在某个时间某个地方说出了这样的话,那是一种基于五感超越五感的第六感的交流。他用象征,是奥妙和传神的,当渡边还在为绿子和直子纠结时,村上用象征写出了渡边心中也许是无意识的选择。渡边一直记得直子给他的触感,却在和玲子纪念直子的死亡时,因为抚摸到玲子的被这种触觉感受而沉醉,在前文,绿子告诉渡边,她对背部的抚摸最敏感。男主人公的心情在开篇和结尾各有一个象征,开篇写悲哀,“因为直子从来不曾爱过我”,结尾写茫然,“我不知道自己站在哪里”。
当你阅读《挪威的森林》的时候,你不仅在接受着村上给你的故事,也在接受着他给你的情绪、思想。因为你被传递了。这个故事讲了孤独,书中的人没有一个不是孤独的,却没有一种孤独的形态是一样的。书中形形色色的人,都在尝试远离孤独,但方式却一样,通过爱,尽管爱的形态不一样,珍爱、情爱、恋爱、怜爱。各种形态的爱却都只是让他们走了一段旅程,和一个自己所爱的人同行的旅程,然而,他们发现终究逃不过别离,这段旅程终究会结束。然后,他们才明白不可能逃离孤独,因为孤独停留在他们每一个人身上。也许他们学会品味孤独,赏玩孤独,那又能怎样呢?
徒劳罢了,对于孤独,人类除了承受之外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劳。因为建立在孤独之上的一切都是悲哀的。在悲哀中找到的快乐,又该是怎样一种悲哀? 以前看一部动漫,上边有一句话这样说,一个人一生只能背负一个人的死,如果他背负了别人的死,到他死的时候,他甚至不能好好背负自己的死了。当时不很懂,看挪威的森林后我感觉,直子背负了木月的死,渡边背负了直子的死。
孤独是本质,爱只是形式。通过爱与被爱,我们走了一条有人同行的路,然后在告别的时候知道,孤独从未远离我们。孤独是爱的起点和归宿!
教育名著读书笔记11
在熠熠生辉的古今文化中,每一本宝贵的书籍在我们成长中都能发挥巨大的影响力,书籍就像一把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让蒙昧的我们得以解脱,让我们在知识的圣殿里尽情的摄取营养来滋补心田。《爱的教育》更似一方沃土,在我的心中植下一颗感恩的种子!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歌曲中如是唱道。
《爱的教育》中有一篇父亲写给安利柯的信——《要知道感恩》。文中一句“安利柯,假如你只爱我,而不爱你的恩人,特别是除了父母之外,对你的恩情最为深重的老师,那我就会很不高兴,我会生你的气,就不认为你是个好孩子!”老师令我们喜悦,充实我们灵魂的每个知识点都饱含着他们的辛勤与汗水,带我们走过风雨,走出困境。用知识的营养将我们哺育,如同那勤劳的蜜蜂——“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感恩的概念看似模糊,其实却也清晰——做好身边的小事,在恰当的时间做恰当的事情,便是最恰当的感恩。面对我的老师,上课认真听讲,尊重老师的劳动,汲取他给的知识,便是最好的感恩。
教师节要到了,我会亲手做一张贺卡,写上满满的祝福,带上一颗感恩的心。祝愿所有的老师们健康快乐!我将一直抱着一颗感恩的心,去感恩给予我们深重恩情的教师,感恩这一份“爱的教育”!
教育名著的读书笔记6
当我读完《爱的教育》这部小说,泪水不禁夺眶而出,心中好像燃起了一团温暖的`火焰,书中那些正义、勇敢、善良、坚韧的形象不断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品学兼优的德罗西,善良正义的卡隆,孝顺的波列科西,勤劳的克莱蒂,酷爱读书的斯代地……还有“每月故事”里的那些少年英雄们:爱国的意大利少年,为了祖国勇于牺牲的伦巴第小哨兵,懂事孝顺的小抄写员朱利奥,为救祖母而献出生命的费鲁乔!
当我读到费鲁乔一下子扑到祖母身上,挡住了强盗莫佐尼刺向祖母的刀子时,我的心“咯噔”一跳,不敢再往下看了,一边默默地齐涛:“不会死的,不会死的!”可最终,他还是倒在了歹徒的刀下。读到这里,我顿时热泪盈眶,同时又想起了在书中看过的一句话:“一个人无论犯了多严重的错误,只要他还爱着自己的母亲,那么他的灵魂中就还保存着美丽、珍贵的东西!”这句话说的不就是费鲁乔吗?今天我终于明白了它的真正含义:一个人最重要的是心中一定要有爱,只有这样,才能在犯错之后及时醒悟,并改邪归正。我一定会永远铭记这句话,永远记住费鲁乔!
这本书虽然没有华丽优美的语言,也没有紧张刺激的情节,但那些平凡、真实的故事,却足以让我们感受到各种伟大的爱——亲情、友情、师生之情……处处流淌着温馨和感动。虽然我们不可能拥有和书中人物完全一样的经历,但是我相信,爱就我们身边,只要我们每个人都细心去发现爱、感受爱,并善于去付出爱、回报爱、分享爱,就一定能让我们身边的每个人都沐浴在爱的世界里!这就是《爱的教育》这本书给我的最大启迪。
教育名著读书笔记12
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我们逐渐意识到所进行的教育探索,有不少地方是和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念相吻合的。从本学期开始,我们明确提出要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践行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的理念”。要践行这一教育理念,首先要对这一理念有正确地认识,不能“挂羊头卖狗肉”,这就要求我认真研读有关陶行知的教育理论。《陶行知教育名著教师读本》就是我选择研读的第一本书。
这本书重点阐释了陶行知先生对与生活教育的三大原理,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原理之一:“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其主要精神有:第一,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是满足人生需要,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服务的。第二,实际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第三,教育的意义是生活的变化,因而生活教育的内容是伴随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发展的。第四,生活教育是一种终身的与人生相始终的教育。
原理之二:“社会即学校”
陶行知认为,“不运用社会的力量,便是无能教育;不了解社会的需要,便是盲目的教育。”他指出,传统教育在“学校与社会中间造了一道高墙”,学校好比是一个“大鸟笼”。提倡“社会即学校”,就是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冲破鸟笼式的学校束缚,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任其自由翱翔,把学校中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中去。
原理之三:“教学做合一”
按照陶行知的解释,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又是一种生活之三个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学就怎么教。”陶行知对教学做合一的效用作了归纳阐释:要想营利人类全体的经验必须教学做合一方为最有效力;生活教育就是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不但不忽视精神上的自动,而且因为有了在劳力上劳心,脚踏实地的“做”为它的中心,精神便随“做”而愈加奋发。
除此之外,陶先生在《传统教育与生活教育有什么区别》一文当中,非常精辟地对传统教育和生活教育进行了比较。
传统教育以文化为中心,偏重传授文化知识,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而生活教育重在运用、发明、创造,提倡活读书、读活书、读书活;传统教育使学校与社会脱节,生活教育则要求把整个的社会当作学校;传统教育只讲“天理”与“礼教”不讲“人欲”和“自由”,而生活教育却追求“天理”与“人欲”“打成一片”;传统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而生活教育却主张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的生活为中心;传统教育坚持的维持性教育,而生活教育提倡的却是开放、发展、创造的教育……
读这本书,反思今天的教育,不难发现,尽管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生活教育理念已经有70多年的历史,尽管我们的教育改革已经推进了那么多年,但我们真实的课堂教学还是那样像陶先生所描述的“传统教育”,离他倡导的“生活教育”还差的很远!
教育名著读书笔记13
从教三十多年来,所教学生形形色色,五花八门,什么样的都遇到了,作为教师的酸甜苦辣也尽一一体会,总结过去,甚感工作越来越难做,学生越来越不好管,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苦和累成了每天的必修课,有时真想不明白,为何有人对教育却还津津乐道,珍爱有加,师生关系如此融洽,每天工作得如此潇洒和轻松,自己的认真和负责为何就不能起到与别人相同的结果呢,这成了长时间来的不解之迷。
寒假中学习了魏书生教育思想的有关书籍,思绪万千,感慨不已,既感叹其教育思想的时代性和切实性,又佩服其教育方式和方法的针对性、多样性,回顾自己几年的教育生涯,深感惭愧和内疚。“同为人师,为何一些简单不过的道理在自己身上就不能运用,起不到好的效果”成为看魏书生书的同时时常徘徊在脑海中的疑问。
古人云:知已知彼,百战不殆。搞教育同样如此,只有了解学生才能教好书,育好人。孔夫子教育学生成效卓著,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他对颜回、子路、曾参等学生的性格特长、思想状况了如指掌,在知人的基础上因材施教、因势利导。综观古今中外凡有成就的教师,教育家,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有知人之明,能察觉学生思想深处的奥秘,能触摸到学生感情的脉搏,他们的心和被教育者相通相印,息息相关,只有这样的教学,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才是一种幸福和享受。反思过去,自认为责任心强的自己对自己的学生又了解多少呢,是否真和学生打成了一片,是否常与学生聊天、谈心,是否关心到了每一个学生,无论其成绩好坏,行为习惯好坏,是否走进了学生的心灵,学生是否真愿意同自己作心与心的交流,是否自己真成了良师益友。我想,以上这些除某些在每学期的教学计划和工作总结中偶有提及外,真正落到实处的还相差太远,每个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听话、懂事,上课认真听讲,下课认真完成作业,期末考试考个好成绩,如此,教师、学生、家长皆大欢喜,所以“很有责任心”的自己会在班上制定出许许多多的“不准”和“禁止”,有时还用相互监督的方法来检查不准和禁止的落实情况,结果却与想象中的相差甚远。总体看,班级的纪律似乎被管好了,可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却大大减退了,热情少了,积极性没有了,总体成绩也不见上涨,学生在课外活动时的好奇、好动、好玩、好积极思维的特点不见了,而作为教师的教学难度也就更大了,上课不活跃或太活跃,有问题也不问了,这种课上得实在难受,是谁让他们变成了这样子,是我们自己,无数事实告诉我们,要教育学生,首先必须了解学生,这就如同园丁养花,首先必须了解花的习性,医生治病首先必须了病人的病情一样。
在了解学生方面,我们往往是从学生学习态度、行为习惯的表现上简单的了解和简单的评价学生,长期以来,辩证法已在对待学生身上不起作用了。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科学理论,是在总结先进教师的工作经验和少年儿童的心理变化过程的基础上提示出来的教育规律和心理变化规律。教师凭借这些理论的显微镜,常常能发现许多经验认识不到的学生心灵上的闪光点。教师不仅要了解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特殊规律,而且要了解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普遍规律,不仅善于把精力花在偶然的个别事件的处理上,更善于把主要精力用在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问题上,从而提高教育工作的效率。而自己在过去几年的教学生活中,多为一点论,把后进学生看得一无是处,师生互相埋怨,甚至和自己对着干,学了魏书生的有关理论,现在渐渐认识到了学生的心灵都是矛盾的统一体,好学生和后进学生的区别只在于头脑中是非,好坏排列的顺序及比例不同而已。正是因为后进同学上进心的幼苗小而枯黄,有的常常被压在石头下,才更需要教师的同情、关注和扶植。懂得了这些理论知识,我在具体教育过程中加以运用,果然效果明显,某些平时不听话的同学,调皮的同学经过一期的努力,都有了较大的进步,师生关系也有很大改善,与学生的友谊加深了。
俗话说得好,“要得公道,打个巅倒”,几年来,我常觉得教师在地位上就是与学生不一样,教师就要高一层,就是权威,所以教师说的,学生就得无条件的服从,无条件的执行老师的安排,不得顶撞和不满,如有违反,那就是对老师的无理,就是不听话。所以师生平等很难在现实中体现,殊不知,老师也是从学生时代走过来的,学生的今天就是老师的昨天,学生犯了错误时的心情,老师通过回忆自己当年犯的错误时的心情就能认识更真切一些。这就是魏书生说的“用回忆的方法去感知”。
读魏书生的书是一种享受,读魏书生的思想是对自身思想、灵魂的提升和升华,读了魏书生的书才知道什么是教书育人,什么是为人师表。就单从魏书生“育人先知人”这一节的收获来看已是受益匪浅,经过在教学上的应用效果也是有目共睹。读完魏书生的书,我相信往后的教学生涯不再是枯燥无味,更不会是苦与累的集合,正如他所说,应该是一种幸福和享受,我会努力的。
陈鹤琴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及儿童教育专家。他怀着热爱祖国、振兴中华民族之志,以培养民族幼苗为己任,认为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提出了“热爱儿童、了解儿童、尊重儿童”、“一切为儿童”。他一贯重视儿童和青少年的思想品德,并认为“对于如花含苞,如草初萌的小孩子,我们应当用很好的教育方法去教育他,使他们体德智三育都能从小好好学起。”经过长期的探讨实践,并提出了一套“活教育”的训育原则,体现了“活教育”理论的全新的教育观念。他把“活教育”训育原则作为实施“活教育”德育目标“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的基本原则,在孩子品德教育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我读了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的教学原则》,深受启发。
一、“做”是教学的基本原则。
陈老认为在教学活动中应特别强调儿童的“做”,所谓“做”也就是活动。在园里的一切活动,“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不仅要重视儿童的动手操作,同样重视儿童积极思想品质的培养,主张“凡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一切教学,不仅仅在做上打基础,也应当在思想上做工夫。”根据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观点认为思想就是动作,是一种内化的动作。
“好动”是儿童的一个显著的特点。没有一个儿童不好动,也没有一个儿童不喜欢自己做的,因为儿童的感觉与动作是连通的,他只要想到了或是接受了什么外来的刺激,就立刻要去做,因此,作为教师,要去了解和研究儿童好动的特点,不但不因儿童的正常活动,去责罚他,而且要给儿童充分的机会,使他多与事物、与人接触,以促使儿童身体、道德、智力的增进。“做”,也是儿童获得练习,培养兴趣,锻炼能力的好机会。陈鹤琴先生曾说:“儿童若自己动手,自己吃饭,可以得到肌肉运动的快感,嘴里也有着相当的滋味,即使汤勺拿不稳,饭菜装得不牢掉在桌上身上,但这是一种练习的好机会。”的确,不让儿童“做”,儿童就得不到练习的机会,任何事情也就学不会了。儿童做事,能够锻炼他们的能力。另外,丰富儿童直接感性经验成为幼儿园教学的重要任务,而儿童的操作活动即“做”正是获得直接经验的最佳途径。我们教师不应用自己的头脑代替儿童去思想,剥夺他们思考的机会,是不利于发展儿童智力的。
二、活动性与主体性是紧密相连的。
儿童在陆地上学游泳,在教室里学煮饭,都是不能成功的,教师应当给儿童相当的机会,自己动手学习,不要把现成的结果灌输给学生。陈鹤琴先生指出了:“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讨去发现的,他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的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真的世界。”只有使儿童自己具体的和自发的参与各种活动,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才能形成他们自己的假设,给予证实或否定。教师应当重视引导儿童自我发现的学习,在幼儿园的教学中要注意突出幼儿的主体作用,让幼儿参与活动,做活动的主人,充分强调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教师要利用活教材、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原则。
“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这是陈鹤琴先生的教育原则之一。实现“活教育”的重要手段,,就是直接向大自然、大社会学习。小孩子的知识是由经验得来的,所接触的环境愈广,所得的知识愈多。儿童生活在大自然、大社会中,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是活的环境,对儿童具有重要的教育作用。外界环境的刺激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源泉。环境对学前儿童的发展比其它年龄阶段更为重要,因为儿童最初是从环境中受到自发教育的。所以,教师要常带幼儿走出幼儿园,到工厂、街道、田间、野外去学习。大自然、大社会为儿童活动和学习提供了丰富的材料。要做一个成功的教师,就要注意环境,利用环境,环境中有许许多多的东西,……可以变成很好的教材,很好的教具,比如:民歌、民谣、儿歌、故事等,许多都富有教育意义。有待于教师们做有心人,发挥想象力,随时发觉这种活教具、活教材。从尊重儿童的愿望、兴趣、要求等身心特点出发提出了替代教学法和暗示法。游戏是人生不可缺少的游戏,那么幼儿园的教学应该游戏化,并增加教师与儿童、儿童与儿童之间交往的机会。要激发儿童的学习动机、兴趣和求知欲,必须要做到陈老提出的教学方法。
四、积极鼓励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儿童喜欢受称赞,容易受暗示,所以对儿童消极的制裁不仅不能收到实效,而且会伤害到儿童的心灵。所以积极的鼓励、暗示是软性的教育,虽然比较难做,但收效很大。消极的制裁、命令是硬性的教育,很容易做,但它不彻底的、暂时的。积极的鼓励可以增加儿童学习的兴趣,促进儿童求知欲。积极鼓励对于培养儿童的自尊心、自信心、积极性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我们教师并要注意不要对有不良行为的儿童任意申斥、挖苦、单纯的禁止,甚至体罚。可见,“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的原则,对于儿童教育来说是很重要的。
陈老提倡“教师教教师”、“儿童教儿童”。我认为这样的相互学习,教者和被教者都会受益。同时可以看出这种教学相长的方式具有民主性的特点。任何教师,任何儿童随时都可能成为教者,又随时都可以成为被教者、学者。民主性是陈老“活教育”理论的一大特色,正是当代教育理论的一个趋势。
读了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教育原则》,觉得里面闪光的思想是我们宝贵的财富,让我对幼儿园教育有了新的思路、新的改观,并从中汲取了许多知识,促使我在教育理念上更上一层楼。我会秉着陈鹤琴先生的教育思想,坚持《活教育的教学原则》,完善自我,不断提高。
教育名著读书笔记14
最初接触到“巴学园”这个词,是在日本作家黑柳彻子的《窗边的小豆豆》一书中。每次合书时我都要闭眼享受般地做深呼吸,品味着书的墨香,仿佛自己也在巴学园经历过一场童话般的童年,温馨而愉悦。同时回味着书里一个个难忘又好笑的镜头??日后小豆豆的成功及此书的畅销告诉了全世界的学生、家长与老师:越是孩子,就越拥有人类最珍贵、最必要的东西。教育孩子,应该要深爱他们,相信他们,融入他们,呵护他们以及给予他们自由,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意擦亮他们的童真与善心。而这些我们都做到了吗?当时我最希望的是,自己的孩子也能进入“巴学园”去学习生活,但我知道,这也许是我的梦想。然而,没想到在中国的北京,李跃儿老师真的就办了这个“巴学园”。毋庸置疑,没有一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没有一个老师不爱自己的学生。关键在于,你的爱是孩子们需要的吗?在实施爱的过程中是否也在同时扼杀着孩子们的童真?
李跃儿说,“中国的家长一般分为三类:第一类既懂教育又有责任心,他们的孩子最容易成为人才;第三类家长既不懂教育又没有责任心,他们的孩子也比较容易成为人才;最可悲的是第二类家长,不懂教育但有责任心,他们占据绝大多数,失败的孩子大都由这类家长制造。”从我们教师的角度来看,是不是教师也可以分成这3类呢?虽然,教师上岗前都进行了教育学、心理学的考试,但扪心自问,你真的懂得教育学、心理学吗?我有点惴惴不安了。李跃儿说:给孩子最大的幸福就是不要阻碍孩子的成长,要顺应孩子的生长规律......我们老师和家长常常打着“为了你好”的幌子,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当我们将孩子喜欢的漫画书撕得粉碎的时候;当我们将兴致盎然地玩着电脑的孩子从电脑前拉开的时候;当我们以“补课、提高”的名义剥夺了孩子们一个个双休日的时候;当我们以一个个借口限制孩子出去与同学交往的时候......我们充当了一个多么残忍的角色啊!
之所以如此,我觉得,教师和家长都太功利了。家长希望在孩子身上完成自己未完成的梦想;教师希望按自己的意愿塑造孩子获得成功感,可是,我们都忘记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立的个性,每个孩子的成功之路也是不可复制的,为
什么老师家长想像复印机那样复印孩子的未来呢?现在这样做的结果是:老师和家长感慨: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孩子也很无奈:老师家长怎么就不懂我的心?双方的关系有的甚至紧张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有些地区甚至有弑父、弑母的悲剧发生。可是这能完全怪我们的孩子吗?异化的教育,异化的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形成了恶性循环。
孩子和成人是平等的,不尊重孩子等于不尊重自己,试想一个孩子不再用童贞、纯洁的语言和思维来思考和解决问题,这还是一个孩子吗?作为孩子的家长、老师,在不知不觉中做了摧残纯美的童年生活的刽子手。我们在以爱的名义做着伤害爱的事情。我们把自己以为重要的喜欢的强加给孩子,从来没有平等地蹲下来问孩子真的需要嘛?这样合适吗?我们给孩子太多的压力,孩子的生活被我们一双双无形的手控制着,这样的孩子,自身会产生一种自然流露,如清泉般涌动而出的幸福感吗? 真的爱自己的孩子,就俯下身子,温柔亲切地问他,他需要怎样的帮助和关爱。无论哪个孩子,都具有优良的品质。这些优良的品质可能会受到损害。所以,为人师的要早早发现这些品质,把孩子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不要硬把孩子塞进老师设计好的模式中,要让他们在自然的环境中无拘无束。因为孩子们的梦想远比老师计划的还要远大。
孩子的世界是那么的空灵,那么的纯净,如果我们自己不能够保护孩子的世界,让孩子拥有幸福的童年、少年,拥有幸福的每一堂课,拥有幸福的每一天,不真正躬身乃至蹲下来和孩子们交流,孩子们的幸福人生又从何谈起呢?虽然,巴学园只有一所,但如果我们每一个教育者都能像李跃儿老师那样俯下身子,给孩子他真正需要的关爱,我想,无论哪所学校的孩子都能拥有和生活在巴学园一样的幸福感。
教育名著读书笔记15
在整理班级图书的时候,偶然发现新课标必读书目里有《爱的教育》这本书,早就听说了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曾感动了成千上万的读者。100多年来此书一直畅销不衰,曾多次被改编为动画片、电影、连环画,读者遍布全世界。但是我却一直没有静下心来阅读。
拿起这本书,脑海中涌现了好多的疑问,在这美丽的世间“爱”究竟是什么?在这本书里爱又是怎样去体现的呢?它又带给了我们什么教育的结晶呢?带着这些未知的疑问我走进了《爱的教育》去探求我想要的答案。
这是一本以日记形式撰写的小说,书里的每一个故事虽然比较短小,但是每一个个小故事都讲述着那父母与孩子间美好的爱、那老师与学生的情感、那朋友之间的纯真友谊……这一切的一切永远都离不开一个字——爱。
在《爱的教育》中,我走入了学生的生活,目睹了他们是怎样学习、生活,怎样去爱。他们的爱里有宽容,有谦让,有亲情,有友谊。《爱的教育》在诉说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而教育使爱在升华。内中包含了父母的爱、同学的爱、老师的爱,以及社会的爱,这些在安利柯的心里种下了光明的种子,教育了他怎样去爱,又怎样接受爱。字里行间折射出的全是一颗纯真透明的爱人之心。虽然,每个人的人生阅历不同,但是你会从《爱的教育》中,体会到曾经经历过的那些类似的情感,可我们对此的态度行为可能不同。
看了这本书,也想到了现在的自己,身在教师岗位,满腔热诚的爱,希望能够全心全力扮演“为人师表”角色,然而在专业经验不足、缺乏教学经验、也没有很好的方法的现实之下,有时候也以教师的权威管教学生,以致伤了学生的心。在师生情感上划出了一道情感交流的鸿沟,而《爱的教育》给了我很多的启迪。教师要教育不要训斥,教育要潜移默化;要了解学生,认识学生,要适时的赞美和接纳,鼓励与协助;要培养学生挫折和容忍的价值判断能力,让学生快乐成长;要利用各种机会和家长取得联系,适时的提供教给家长养子女的咨询与方法,共同为学生的未来而努力。
如在《我们的老师》、《父亲的老师》、《我弟弟的女老师》这几篇日记中描绘的师生之间的爱是那样的亲切、自然。在《我们的老师》一文里,作者用一种非常口语化的语言描写了老师在回应学生的问候时的神态、关心孩子时手的动作、批评孩子时的语调等,给我们勾勒出一个慈祥的、感性的、亲切中不失威严的好老师形象。《弟弟的女老师》一文所描写的那些情景仿佛就是我曾经经历和正在经历的。女老师怎样教换牙的孩子学拼音,怎样处理孩子们带到教室来的东西,怎样应付上课时突发的事件,怎样克制自己情绪,怎样在发火后后悔等等。
夏丐尊先生在翻译此书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总有许多挫折、跌倒和失败,但是一个良师必须适时适切地,来激发学生们自信心。让他们勇敢面对所遇到的困难,并在困境中坚强的站起来,坚持的走下去。
从《爱的教育》中,从安利柯的身上,我终于明白,孩子真正需要的是源自父母和长辈的精神力量,父母、老师只有教会他如何关心别人,如何与人团结合作,如何热爱劳动并创造生活,他才能在成年后不至于孤单、自私,而始终以乐观、善良之心快乐一生。
四、所获
我们要热爱身边的人
【教育名著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教育名著的英语读书笔记12-12
爱的教育名著读书笔记01-20
教育名著读书笔记范文01-02
《陶行知教育名著》读书笔记01-31
教育教学名著读书笔记(精选15篇)06-30
名著读书笔记01-14
经典名著读书笔记01-06
名著读书笔记07-21
一本教育名著读书笔记(精选18篇)06-24
名著的读书笔记范文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