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娜阿伦特的读书笔记
早就听说了“平庸之恶”这个词,最近看了德国电影《汉娜·阿伦特》后又加深了对它的印象。
1961年,以色列特工抓获了逃亡阿根廷的前纳粹军官阿道夫·艾希曼。不久,以色列政府在耶路撒冷对他进行审判。美国犹太裔著名学者汉娜·阿伦特主动承担了《纽约客》杂志的特约撰稿人,专门对此事进行评说。
汉娜在现场观看了审判。控诉者大都是诉说纳粹如何迫害犹太人的,对阿道夫本人并没有举出直接迫害的证据。阿道夫则反复强调自己的所作所为只是履行职责、服从命令,符合当时的国家法律,声称自己只是整个系统中的一个中间环节而已。
法院最终判决阿道夫绞刑。汉娜则陷入了思考的困境,约稿一拖再拖,迟迟不能交稿。
阿道夫的说辞显然是在推卸自己的责任。当邪恶链条上的每一个人都忠实履行自己的职责时,尽管当事人没有犯罪动机,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却实实在在的发生了,职责履行的结果违背了人类的良知,其罪行是推卸不掉的。
重要的是如何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必须找到其深层的原因。除了极权统治、邪恶膨胀外,我们每个人包括受害者是否也要作出一些反思?
汉娜指出,我们人人都生活在一种社会体制中,常常是默认体制的规则,服从体制的安排,出了问题也将原因归结为体制所为,从而解除自己的`过错。面对纳粹大规模的种族迫害,众多的受害者并没有形成“公众勇气”,犹太人四处游荡的“无根基性”和“无政治性”,以及犹太组织的领袖采取的消极做法,使得大部分人在强力压迫下采取了自保、顺从乃至麻木的行为,这是否也是造成这种惨剧的原因之一?
文章发表后引起轩然大波。争议、谩骂、诅咒、威胁一起涌来,有人甚至扬言要将汉娜告上法庭。舆论普遍认为,汉娜不去指责纳粹的罪行,反而追问受害人的责任,正义何在?立场何在?情感何在?
多年的师长与她反目,要好的朋友与她分离,学校决定停止她的授课。在巨大的压力面前,汉娜坚持自己的理性分析,她应学生的要求公开演讲,慷慨陈词地阐述了自己的思考和想法。
大学讲堂上,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听众,汉娜尖锐的指出:面对邪恶,自己不思考、不判断,盲目服从的人是可怕的凡人,他们犯下的恶行是一种“平庸之恶”。只有大家都认真思考自己的作为,才能明辨是非、分清丑恶,继而采取抵抗行为,避免人类更大的灾难。
“平庸之恶”这种认定最终之所以得到认可,也许是因为它戳到了人们心底的痛处。
人们在邪恶面前不谴责、不反抗,视而不见,听之任之,则大多是出于自己的私心,明哲保身,避免自己受到直接的伤害。一旦众人都采取这种态度,邪恶不但得不到制止,反而会变本加厉,愈发猖狂,正义则受到压抑,最终受害的人可能就是我们自己。
人们在邪恶事实造成后,往往也是谴责他人多,反思自己少。总是为自己找理由,把责任推得远远的,好像这件事与自己没有半毛钱关系。事实上,不扪心自问,不检讨自己,不辨别真相,冷漠就会照旧,邪恶则会当道。
汉娜的追问,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也许理解起来有些费劲,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会遇到类似的事情。我们能否静下心来想一想,问一问自己的良心,做一个自己的判断,明确一下自己的责任,然后再去说话办事,这是我们应该努力做到的。
【汉娜阿伦特的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谢娜自传娜写年华11-30
谢娜自传娜么快乐11-30
龚琳娜:自由女人02-26
印尼美娜多梦幻海岛的旅游攻略05-27
谢娜何炅吴昕工资05-26
俄罗斯塔季扬娜日12-21
真实故事电影菲洛梅娜10-23
特岗教师试题03-07
特岗面试经验09-17
扬州汉陵苑的详细旅游攻略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