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读书笔记
读完一本书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让我们好好写份读书笔记,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你想知道读书笔记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毕业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分享。
毕业读书笔记1
6月又要到了,又毕业高峰期……
不断听到的毕业生低就业率,让在校的人对就业压力也感同身受;出现频率越来越高的“剩女”一词,不知道什么开始在女孩中形成了“三十岁前不把自己嫁出去就会成为等待被挑选的剩菜,拼不过年轻女孩的青春漂亮”的说法。因此我们很焦虑,这种集体情绪早已充斥在校园里。
老师家长也总在游说,大学毕业生不要挑工作,应该不怕苦不怕累,有能做的先做,总好比在家空等。
总总说法让应届大学生对找工作感到惧怕,都恨不得随便能找到人收留自己然后图个安心。
我想说,找工作和结婚,确实是人生都要去面对的事,逃避不得。目前的形式严峻,也确是事实。但我们还是要摆正心态,不慌不乱。首先要明确自己想要怎么样的人生,如果你是想要稳定而不追求过多上升空间的,可以去考公务员。如果你是想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并且有对遇到所有艰难困苦也不放弃的心理准备,可以先去想发展的领域公司工作几年,到时机成熟了自己创业,或者留在公司努力晋级。如果靠知识吃饭的,又觉得自己学习很有天赋的,可以去考研或者考证,例如医生律师会计师等。
我觉得选择还是基于自己的性格比较好,选择一条道路,是你的性格适合担任的,并且能让你自己的优势得到最大发挥的。有些很喜欢的,但是不适合,就还是把它当成是毕生的兴趣吧,没必要硬着头皮走,处处磕碰。
其实就像这个周末我要搞卫生,好多好多要做的,但如果我能心平气和,有顺序的完成,其实用不了多少时间,但如果心急烦躁,东擦擦,西扫扫,就会乱七八糟,打烂东西,效率低还得不偿失。
所以说,心态很重要,就业再严峻,也要有一份平常心。对自己客观评价,不高估,不自贬。清楚自己的强势和弱势,在利益和理想诱惑的选择前,请冷静分析两者对你的好处高低,永远基于对自己最有利的原则上取舍。当然,除非你有特别不同的人生理想,则为别论,但大多数时间里,我们还是应该现实一点点。
一切从实际出发,才是正道,愿每个毕业生都能脚踏实地的走好每一步。
毕业读书笔记2
内容简介
校园恋情的滋味有如一杯绿茶,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在入口的苦涩之后是甘甜的回味。《毕业那年我们一起失恋:校园伤感恋情故事精选(经典珍藏本)》叙写了近百个不一样的校园伤感恋情故事,但每一个都给我的心灵带来了小小的触动,甚至流下了叹息的泪水。这一百多个故事中有初恋的苦涩,也有热恋的温馨,但他们都因种种原因而最终分离,成为了普通朋友,甚至毕业那一别成了他们永远的离别。
如果一段爱情从一开始就知道它结束的日期,那爱的一路会是什么样子?。在《毕业那年我们一起失恋:校园伤感恋情故事精选(经典珍藏本)》里我能闻到初恋的清馨,听到誓言的无奈,看到真爱的奇迹。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唯美感觉,很美妙,很微妙,那是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所幻想和追求的,如果你看这本书,看下来,你会发现,你停不住,会一直想往下看,不是关注故事的结局,而是被召回到校园的那片草坪,晒着太阳,听一个特别空的人在你耳边东家长西家短,然后觉得生命还是单纯点好。看到你的身影渐渐远去,我的心痛得无法呼吸,为了这场无法挽回的爱情,我流尽了今生的眼泪。有一种感觉总在失眠时才承认是相思,有一种目光总在分手后才看见是眷恋。
我的感言
其实借到这本书纯属巧合,我本以为他的名字是《毕业那年我们一起》,因为后面的两个子被标签遮住了,看到他的“真面目”后,我的心颤了一下,仅仅两字之差,但他所带来的却是截然不同的结局,一个喜,一个悲。这对与处于恋爱中的我来说,无疑是一种打击,感觉好像向我昭示着什么,但我不敢想,我想放下这本书,但一种莫名的力量却迫使我一页页地翻阅,每一个故事都好像是发生在我和他身上一样,每每读完一个故事,我都会想,毕业后,我们会这样吗?面对分离,我们会如何解决?恋爱中的人总会发出誓言说我爱你,我要和你在一起,毕业后我娶你。。。但看了这本书让我从幻想中走回现实,将来会发生什么事谁都难以预测,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多积累知识,为以后实际操作提供理论知识,为我们在一起增加一分可能性。
毕业读书笔记3
暑假里,我读了一本很有意思的书------《补习班的毕业狗》
这本书主要写洪英杰因为希望寒假时能和好朋友盛欣怡在一起,也为了给自己的小说寻找素材,就主动要妈妈给他报了寒假补习班。在在个新的班集体中,他认识了很多新朋友。他们都是和他一样苦中作乐的“小学毕业狗”,其中有一个很特别的魔音女生--------夏紫晶。在大家眼里,夏紫晶是个非主流女生。可是,有一天她像流星一样,飞快地离开了大家。这让大家感到措手不及.....短暂的补习班生涯很快就结束了,留给大家的是遗憾和思念。
读完这本书,很是感动,不禁想到了自己补习班的故事。
我在暑假,报了爵士班(插班生),因为有中国舞和拉丁舞的基础,我很快就跟上了爵士老师的步伐。刚开始一切都很顺利,但是到了后期,发现我的爵士步跟不上节拍,我很懊恼。下课时,我的同学李雨珂发现我不高兴,就询问我。我把原因告诉了她,谁知她二话不说,拉着我就开始一点一点帮我分解动作。直到最后我跳出了满意的爵士步。
我向对我身边的同学、老师和家人们说:“谢谢你们陪伴我成长,就像《补习班的毕业狗》里洪英杰的朋友带给他快乐一样。你们也带给了我快乐、幸福,以及那些无法忘记的记忆.....在我难过时安慰我,在我遇到困难时与我共同承担,在我成功时为我高兴.....成长路上有你们真好!”
我也知道了人生中有很多十字口,我们应该勇敢的去面对困难,同时,我们都应该分分秒秒珍惜身边陪伴你的人。
毕业读书笔记4
构图微妙且低调,全片几乎全为自然音效,加上滔滔不绝的对话与争吵,视听语言简陋,基调写实。
通过“考试”来推动情节发展,发散牵扯到当代罗马尼亚的各种社会问题,国家和体制居高临下,贫富、职业、年龄都不左右人民生活和行事的被动性。
影片花了大片笔墨表现人物对话,滔滔不绝的争吵更加剧了影片的戾气,仿佛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随时会降临,极度缺乏安全感。
奇怪的是,影片的结局却是开朗的,尽管就考试结果而言,就计谋而言,都是失败的,但在女儿终于走出父亲的掌控后定格在光亮的毕业合照,无疑预示了全新的自我的诞生。
如果导演只是想表达一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不应为一次意外而失去出国发展甚至是改变人生的机会,那么最适合的皆大欢喜的结局应该是她成功出国,可以是失而复得,也可以是再战告捷,很多种可能,而且要做到避免触及道德底线又能满足想象裁决和政治正确其实是件很容易的事。
但导演没有这样做,除了是写实与内涵的需求,或许还有矛盾情感的综合作用,一边控诉着罗马尼亚的种种、如实地再现人民对逃离的渴望,一边又情不自禁地流露出对国家的信任,才会在最后时刻留下一点不起眼的希冀。
毕业读书笔记5
就像是书名所写的一样,毕业五年决定你的一生,我记得刚开始看这本书的时候,本以为这是一个像是日记一般的书籍,那里有这毕业五年里,作者的经历,作者的心情,一切一切。可是真正看完这本书后,知道了原来每个人的人生都是自己亲手塑造的,毕业五年?你会去干吗?你会无所事事的在家呆着?还是会到处投简历而奔波着。这也许对于现在是个谜题,但是即将,也就是不久之后,那即将就是你要面对的现实了,不是吗?
在这本书的第一节里,作者第一句就提到了30岁前太“闲”,30岁后太“嫌”。每个人的人生是不同样的,对于作者所提出的的富人不太多,其实我并非那么的赞同,富人多是多,但是穷人只不过更多,而对于真正有机会“毕业”的人来说,几乎所有的富二代都已经包括在内了,他们无不出国无不拿完毕业证就跟随父业。而剩下的也就只剩下我们这些侥幸没有被拥挤下来的“毕业”的人。
书中说的没错,因为我们没有富有的父亲或者母亲,所以我们只好自己打拼。这样看起来,除了30年以后的生命我们需要抚养子女赡养老人,并且也正是而立之年,有了自己的人生观念,但与此同时也有了更多生活的压力与负担,也许把这些说成负担并不妥当,但是,这确确实实是存在着的不是吗?所以也就只有30岁前的几年,就是毕业后5年这段时间是我们能掌握自己命运的选择权与发言权,因此,毕业5年确实像作者所说的,它决定你的一生,确实是有科学依据。
也就这毕业后的五年,我们可以掌握自己的命运,以后变成什么样子,只有靠我们自己了。对于现在并未毕业的我们,总是空空的抱有梦想,不过也有从现在就开始实践的,但那也算是为数比较少的。在这本书中,作者从不同的章节里,用同样文字的方式告诫我们,我们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对于即将面对的那五年。
本不想将这片感,写得像是通常的读后感那样官方而又相像。但也不得不说,这本书简单的从作者的小例子中,告诉我们了,未来的五年,我们要怎样面对。如果说看完这本书就明白了一切,那肯定是吹嘘的话。不过至少它提醒我们了,我们是普通人,我们需要努力,而未来就在前方,不会远,也不会近,就从现在开始,一分一秒的,伴着指针,继续行进,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有所觉悟了,年轻人。
就像是大家所说的,这个社会是残酷的,而我们,就像是新生的牛犊一样,我们还不曾知晓我们即将面对的是什么。我记得我有个朋友,大一上学期去兼职,是一个私企,只要去那里帮忙扫描报纸上的新闻然后通过ps修改调色就好,那天她整整做了一下午,做的时候好好的,但没想到打印出来是灰暗的,而她用的电脑正好是从人家公司其他职员那里借的,最后由于灰暗的成品,她又只好在那里坐了将近两个小时,有一个职员说让她重做,可是她确实是按规定的,那时候已经是晚上7点了,最后有个经理过来后才发现是那个打印机没有墨还是电脑调色的设置不同,最后还是给她钱走了,但是她一点都不开心,那天还下着雨。回来后她和我说,其实她觉得这才是真实社会的冰山一角,无论如何,没有人会无缘无故的宽恕你,只有实力才能说话,而那天人家让她走了,她觉得这都是侥幸的。没错,就像她说的,这其实才是社会的冰山一角。
毕业后的五年我们要去干什么?毕业后的我们会是什么样子的?我们是不是就要这样一步一步的蜕变,变成一个个亘古不变的棋子,这,谁都不知。现在,只要现在,我们做好自己,做好准备,来面对那改变我们一生的五年吧。年轻人。
毕业读书笔记6
政治家运用影响力来赢得选举,商人运用影响力来兜售商品,推销员运用影响力诱惑你乖乖地把金钱奉上。即使你的朋友和家人,不知不觉之间也会把影响力用到你的身上。但到底是为什么,当一个要求用不同的方式提出来时,你的反映就会从负面抵抗变成积极合作呢?带着这些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却百思不得其解的疑问,我翻开了老师推荐的《影响力》一书。
它克服了教材普遍通篇大论原理性很强读起来令人乏味的缺点,以通俗易懂的例子、妙趣横生的语言向我们传达能包罗万象的六条基本的心理学原理:互惠、投入和一致、社会认可、喜好、权威、匮乏。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互惠原理。互惠原理认为,我们应该尽量以相同的方式回报他人为我们所做的一切。由于互惠原理的影响力,我们感到自己有义务在将来回报我们收到的恩惠、礼物、邀请等等。因为这一类东西的接受往往与偿还的义务紧紧联系在一起。互惠原理以及与之行影相随的负债感给人印象最深刻的一点就是,它们在人类文明中几乎无处不在。不仅如此,这条原理在每一个社会组织中都运用得非常普遍,以致于几乎每一种形式的交换都渗透了它的影响。一个广为接受而又坚不可摧的面向未来的价值趋向在人类社会的进步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因为这意味着人们在与别人分享某些东西的时候,可以确信这一切都不会被遗忘。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终于达到了这样一种文明程度:当一个人将财物等资源分给他人时,其实并没有真正地将这些东西失去。这种现象的结果就是,那些以一方向另一方提供资源为开端的交易边的容易起来,错综复杂而又井然游有序的援助、送礼、防御和贸易体系也成为可能,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利益。既然互惠原理对人类文明的积极意义是这么显著,它在我们社会化的过程中变成一种深深植根与我们心目中的价值观也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
互惠原理常常会把偿还的义务强加到我们头上,但我们从互惠原理中得利的时候还是占多数的。正因为如此,笃信并且服从这个原理也就成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行为规范。我们每一个人都知道遵守这个原理合乎社会给我们定立的行为规范,而违背了它却会遭到无情的唾弃和嘲弄,甚至会被戴上像乞讨赖帐、忘恩负义之类的帽子。因为对那些只知索取不知偿还的人有一种普遍的厌恶感,我们往往都会极力避免与他们为伍。虽然在特殊情况下,比如说由于条件或能力不允许而不能回报人家的恩惠,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得到大家的谅解,但一般说来,整个社会对不遵守互惠原理的人的确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厌恶。为了避免被贴上像乞讨赖帐、忘恩负义这一类的标签,即使是不公平的交换我们有时候也是愿意接受的。因此,一方面是发自内心的强烈不安,一方面是来自外部的巨大羞辱,两者结合在一起,便造成了一付十分沉重的心理负担。了解了这一点,对于人们在互惠的名义下会心甘情愿地付出比自己得到的多得多的东西就不会感到太难以理解了。而且,即使人们的确有某种需要,如果感到自己难以回报,往往也会尽量避免向他人寻求帮助。这并不奇怪,以为尽管物质上的损失是人们不想看到的,但与心理上的重负一比也就不算什么了。而恰恰是这种状态给一些想要利用互惠原理获利的人提供了机会。
互惠原理之所以可以成为如此有效的说服他人的工具,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所蕴藏的极大力量。在它的影响下,人们很轻易地就会答应一个在没有负债心理时一定会拒绝的请求。即使是一些平时颇具影响力的因素,与它一比也会相形见绌。
一个老师想测验一下学生们对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的掌握程度。有一个问题是‘我给予’的将来时是什么?结果有一个学生信心十足地答道,‘我索取’。虽然他可能犯了一个语法错误,但他对一条更博大的社会原理却掌握得完全正确。
著名法国人类学家马塞尔。毛斯在描述人类文明中的送礼过程以及与此有关的社会压力时说古这样的话:给予是一种义务,接受是一种义务,偿还也是一种义务。尽管回报的责任感是互惠原理的核心所在,但互惠原理之所以那么容易被人利用,却还是由于上面提到的接受的义务。我们接受恩惠的义务感削弱了自己的.选择能力,把决定我们会对谁负债的控制权交到了他人的手中。
相互退让是利用互惠原理来使他人答应自己的请求的另一种方式。与给人一点好处然后要求他们回报的直截了当的方式相比,这种方式比较微妙,但有时候却更加致命和有效。妥协也可以是一个互惠的过程,因此人们可以先主动做出一个让步,以迫使对方也做出让步,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这个简单的技巧可以称为“拒绝—退让”策略。
这个原理也使我想起一个日本富翁的发家致富经历:他是一个从事批发麻绳的商人,刚开始他把从厂家拿的货物原价卖给顾客,因为他的绳子如此便宜,人们都乐意到他那购买,成了他的忠实客户;在他生意不断壮大后,他一方面向厂家诉说自己辛苦却没酬劳要求降低出厂价,另一方面向顾客诉说自己一直原价卖东西没赚干不下去了,结果,厂商不愿失去重要客户而把每条绳子降低了一毛钱卖给他,顾客想以后继续有便宜的货源也每条绳子给多了一毛钱向他购买,就这样有了两毛钱的中间差,且每年他的绳子销量都是成百上千万的,很快他就成了富翁。这就是先自己吃亏让别人受惠再自己受益的典型。随着我们加入WTO,与外国厂商的合作会越来越多,共赢是主题,也是取得发展的核心问题,与互惠原理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一个人只想着自己的利益,那么他也许确实可以得到短期的利益,但他会从此失去合作伙伴,没有社会分工、什么事都要自己去干,纵使有三头六臂也忙不过来的。惟有互惠联合在一块才有更强的竞争力。
时下扩招后的毕业生竞争激烈,好工作难找,大多数人都想找个既轻松又高工资的职位,这种眼光比较短浅,找工作不能只看薪水,更要看公司的发展前景。也许现在公司很小,但成长速度很快,那么即使目前没钱赚要给它免费打工也是值得的,撑过了艰苦的起步阶段接下来就是享受回报的喜悦了,与人共苦才能同甘,也许付出了不一定有回报,但不付出就一定没回报;而目前工资甚高的公司也许是处于夕阳行业,以后的日子是江河日下。具体的选择就要看各人的价值观取向了。
心理学是博大精深的,同时它不是工具性的东西,见效的时间没那么快,需要人慢慢地揣摩领会,在运用中得到深切体会,一旦熟能生巧时你就可信手拈来运用自由,那时的感觉是很美妙的。这是一本很值得一读的书,看多几遍把它融会贯通你就可感受其中真义的神奇。
毕业读书笔记7
漫步在医科大学的校园内,清风徐来,扑来阵阵花香。在和朋友的聊天中无意间谈到了向岛先生的《沉浮》。据她介绍说,《沉浮》这本书语言老练,人物形象鲜活明朗,最美妙的莫过于对季节变化的描写,逼真自然。著名的资深评论家李星曾经说过:“《沉浮》是立足于本土文化精神现实,在结构和叙事上借鉴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精神的先锋之作。”给予了《沉浮》一个很高的文学定位因此,激发了我对《沉浮》这本书的阅读的兴趣。
向岛,六十年代出生在陕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着有中篇小说《声明飞扬》,散文随笔集《清朗的和混沌的》,长篇小说《沉浮》,《抛锚》。其中,长篇小说《沉浮》作为向岛先生的处女作,在新浪读书车下载,点击逾千万,反响强烈,其他优秀的作品也曾被多家报刊相互转载。
《沉浮》是一部反映当代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是挑战平面化简单化妖魔化的官场陈述,还原机关人物一份真正的灵魂图像。通过对陆天翔等人的形象塑造,配之分明的四季变化,从侧面透露出长宁官场的黑暗与腐朽,揭开了一个你沉我浮,尔虞我诈的社会真实面貌。
首先,文章以长宁的冬天拉开整篇文章的序幕。“天空跟矮锅一样扣在人们的头顶,低沉压抑。天气见不到晴朗,没完没了地吊着脸。”陆天翔的顶头上司萧市长意外被调走,作为市长得力助手的他也将同时宣告秘书生涯的结束,心中像长宁的冬天一样死气沉沉,毫无生气。同时也抒发了对官场黑暗的愤愤不平。”这时候 天尚未黑尽,混沌世界没有被夜幕收容,灯光下质检灰尘舞得欢,越发显得丑陋肮脏。“陆天翔深知,萧市长这一年为长宁的建设出过不少力,关心群众,任劳任怨,为长宁的发展贡献出了建设性的作用,却被刘崇庐等如灰尘般丑陋肮脏的官员,将其排挤走,让长宁变成了一个混沌的世界。
其次,作者对长宁的春天的描写,为下文陆天翔官场失意后的悠闲生活埋下深深的伏笔,作者写到:”当人们想这场雨会下起来时,却又突然住了,阴沉沉的天空发红,一片狰狞怪异的样子,许多上了年龄的人说,还没见过这样的天气,这个年恐怕要出事。’“狰狞怪异的样子”在陆天翔的脑海里就像刘崇庐等人一样,对萧市长等人进行深入调查,巴不得将其击垮倒,远离长宁,而“非如妖魔般快速地在全国蔓延开来,形式紧张。而陆天翔却悠闲地呆在家中,过着从前不曾好好享受的新年。
再次,天气炸热起来,随着天气渐渐热起来,陆天翔的命运也开始了巨大的变化。”天热起来一发不可收拾,一下子就成了夏天的架势。“陆天翔没有被调查到违纪的事情,最终被调整到文明办当一个可有可有的第六副主任。虽然远离机关,但却落了个清闲自在,冷眼旁观官场中的尔虞我诈。令陆天翔舒心的是他的妻子小荷毅然离开外强中干的大兴公司,在小韵的鼓励下开始自主创业,办起来的”青果“发廊和足浴城”足矣“生意红火,免去了对家里的担心。在八月的大雨下,市政委塑造了一个所谓的”英雄形象“,陆天翔竟不发一声吧,频频点头称赞,可见他对官场完全看透了,对政治彻底失望了。
最后,冬天的雪花是洁白的,如同陆天翔的心情一样,等待着过年的喜悦,文章中有着这么一段:”一早起来,地上已落了厚厚的一层,把这世上龌蹉的一切覆盖了个干净,大雪也给这个即将到来的中国人的节日带来了几分祥瑞。“正是这场雪似乎把长宁的一切黑暗都给揭开了,刘崇庐得了不治之症死去,也成为了最大的腐化分子,与之相关的大兴公司也随之破产,官场似乎突然间变得明朗起来,”非典"的阴影也渐行渐远,陆天翔也安稳地过上了自己的小日子,对长宁的未来充满了希望。
《沉浮》是一部反映现代官场的长篇小说,作者通过主人公陆天翔的官场地位由盛转衰的变化过程,透露出中国当代的政治局面的混乱。又通过对长宁季节变化的描写与陆天翔内心的情感相互照应,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条理清晰,富于画面感。因此,我认为一篇好文章不仅仅需要一个好的故事情节,还要富有渲染力的季节描写与之相媲美,才能使文章富有生气,吸引读者的广泛阅读,向岛先生的这部作品也使我对现在的大学生活有了一定的思考。
毕业读书笔记8
·有些人错过了,永远无法再回到从前;有些人即使遇到了,永远都无法在一起,这些都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痛!
·方茴说:“可能人总有点什么事,是想忘也忘不了的。”
·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方茴说:“我们都以为长大以后就能真正的永远相伴,于是不惜一切代价地拼命成长,但是当真的长到足以告别青春时,才突然发现,原来长大只会让我们分离……”
·方茴说:“ 长大了之后总会学不一样的功课,走不一样的路,遇见不一样的人,我们根本避免不了分道而行的命运。”
·方茴说:“年轻时总是爱做互相伤害的事,最后我们都很绝望,因为我们知道,能拯救彼此的只剩下分开这一种选择。”
·方茴说:“我真的很爱过,也真的很恨过,可是那些爱啊恨啊就那么匆匆过去了,现在想想我其实并不后悔,如果再让我选择,我还会这么来一遍……”
·在永远的黑暗里,一直走,就是天荒地老。
·遥想起当年怎样怎样,我才发现原来我们已然长大,也有了所谓的曾经,也有了故事可讲。
·我不怕被人骗。撒谎可以,但一定不要让我再知道真相.
·“没什么如果当初。”陈寻望着喧嚣热闹的大街说,“不管重来多少次,人生都肯定会有遗憾。”
·方茴说:一个人的快乐,快乐有可能是假的,一群人的快乐,快乐已经分不出真假。他们尽情挥霍着自己的青春,恨不得就此燃烧殆尽,那架势就像末日前的狂欢。
·两个都难过的人,究竟谁舍得谁..
·年轻时我们总是在开始时毫无所谓,在结束时痛彻心肺。而长大后成熟的我们避免了幼稚的伤害,却也错过了开始的勇气。
·原以为不管多少次的爱,总是会把曾经珍藏在心的,但事实却是,新的爱寄长在旧爱之上,吸取其中的养分完成之前所有成长的同时,盛开出更加鲜艳的花,而过去随之凋零,变成枯萎的尸体。
·不是不爱,是因为爱的太狠,彼此都很疲惫
·流年辗转,只因年少
·三天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对感情而言,足够结束也足够开始。
·数学中最牢固的三角形状,在感情上恰恰是最脆弱的关系。
·感动产生的感情和爱情不一样,我不甘心,在还没有经历爱情的时候就选择感动。
·忘川河畔盛开了多少朵红莲 轮回中我们擦肩了多少个百年
·而在十几岁的时候,比爱浅上几层的喜欢,却足以把心装满
毕业读书笔记9
1、如何分析你的专业
很多大学生并不真正了解自己的专业,你可以试试下面的方法。
通过关键词找到这个行业的网站,再找到这个行业的期刊报纸,然后通过期刊报纸上的曝光率找到这个行业里面的名人,加入他们的虚拟社区,结识可以沟通互动的草根网友,了解圈子内的文化后慢慢通过社交媒体找到和行业内强人互动的渠道。这样的方法,不只是可以用在分析大学专业上,还可以通过这个训练学到一点高效搜索和整合情报的方法
2. 但是我要提醒大学生朋友,在换专业前需冷静思考三个问题: 第一,你了解自己的专业吗?
第二,你了解自己想调换的专业吗?
第三,你想过10年后社会更需要哪种人才吗?
3、会读书的人看懂别人思考的框架,不会读书的人记住别人思考的结论。
4、学习一个思考框架要经过“摸索→模仿→记录→表达→复用→优化”六个阶段。
5、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五四”运动最有价值之处不仅是提出“民主和科学”,而且希望每一个青年都能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6、“思考的方法”就是要求你在面对新问题时能提出合理行动对策。自学也好,老师教也好,都要学会这种思考的方法。
如果遇到我没有研究过的领域,我会使用“分析背景→找准问题→提出对策→建立行动→效果评估”的套路去思考。
7、,我常用的工作模式是:定义一个清晰的目标→对比各种可能的策略→落实详细的行动计划→寻求合适的资源完成→监督和验证计划效果并动态调整。
8、解图书营销的流程(这算一种元知识),所以我会观察同类题材图书的销量,系统考察一本同类书的市场定位、内容结构、写作风格、书名策划、封面设计、排版特点、定价策略、发行渠道、促销手段等等,丰富自己写书的套路和营销的思路。通过详细分析竞争对手的优劣,可以规避很多错误,不必等自己的书投入市场后才发现问题。
9. 写论文常见的思考框架有七种:
(1).从局部到整体
发掘局部材料→进行合理归类→总结宏观趋势→再寻求其他局部事实验证。社会学科里的田野调查就是一个典型,生物学的物种进化研究也是如此,这也是所谓数学的归纳法。
(2).从整体到局部
提出初始假设→解释真实现象→发现例外事实→修正或推翻初始假设。物理学很多研究都是如此,这也是所谓的数学演绎法。
(3).迁移法
把A领域研究方法移植到B研究领域。比如把统计学引入社会学研究,把心理学分析引入社会学演讲,把进化论引入心理学研究等等。
(4).对比法
选择一个或多个观察维度→设置一系列对比指标→寻找指标数据差异点→解释造成差异的原因→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假设。管理案例分析中经常用类似的结构。
(5).经验法
选择一个经验框架→把采集的事实或数据依据经验框架分析→得出相关的结论。在管理学科、工科设计行业中,很多论文研究都是依据可靠的经验框架做出某个具体问题的分析。
(6).极限法
设置一个极限环境→推导可能出现的结果→证明假设的合理性或者荒谬性。在逻辑学、经济学、工程学中,这种方法的运用很常见。比如把手机放在怎样的极端环境中设计才是安全可靠的。
(7).剥笋法
剥笋法是连续深入思考问题最简单的一个方法,就是对一个问题进行深入探究。 举个剥笋法的例子,假设要学习一门项目管理的课程,我们来问问看:
(1)什么是项目?
(2)为什么项目需要管理?
(3)过去没有这个项目吗?
(4)过去的项目管理没有方法吗?
(5)现代工业为什么要发展一个项目管理体系?
(6)这个体系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7)它有了哪些管理方法?
(8)这些方法解决了什么问题?
(9)有了这些方法,问题就彻底解决了吗?
(10)现在这个领域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呢?
剥笋法很直观地表明学习一门知识应该是“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不带怀疑和批判的态度去学习是很难学到知识的。
10. 关于批判性思维学习,我推荐一本不错的入门书《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第十版)》。下面分享我从这本书里学到的五个质疑的问题:
(1).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2).他的观点中关键词是什么含义?(他有解释吗?是否在行文中偷换概念?)
(3).他对观点提出了论据吗?
(4).他的论据是可信来源吗?
(5).他从论据到论点的论证符合逻辑吗?
11. 写长文章很难,谁也不能一蹴而就,最后分享一些个人经验吧。
(1).从你最熟悉的文体开始,从短篇开始写起。
工作中使用的长文字类型很多:(1)叙述过去的问题(记叙文);(2)说明当前的现状(说明文);(3)提供未来的建议(议论文)。最能提升独立思考能力的当然是议论文。
先不要急于一下子写很长的文章,从一两百字,到一两千字??大部分人在工作中能写出有条理的三千字文章已经非常好了。
(2).培养记日记的习惯。
大学生不妨每天坚持写日记,把一天的心得感悟写下来,尽量模仿好文字的风格进行练习。 慢慢地,你可以在日记中写一点有深度的总结。有质量的思考一定要形成文字,长期坚持会对自己的职业成长有帮助。
可以写博客,写微博,手绘也可以。
(3).把写长文和你的某个兴趣点结合起来。
(a)假如你热心公益,就最近观察到的一个公益活动,分析它运营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提出改进建议和理由;
(b)假如你爱玩新媒体,就最近注意到的一个微博高转发事件,分析它被推动的原因,并得出有价值的经验;
(c)假如你喜欢读书和看电影,写一篇最近读过的新书书评或电影影评,并发布到豆瓣上和其他朋友交流;
(d)假如你喜欢写日记,那么就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点滴,把这些零碎素材积累起来,顺便
加上一副手绘,没准哪天你就是中国的高木直子;
(e)假如你喜欢思考,就开一个博客,和同样爱好的人形成一个圈子。
12. 如果想做一个好的提问者,我有9条建议:
(1).如果你要别人的联系方式,提问前请花一分钟看看别人的公开信息,也许你要的联系方式都在其中。
(2).提问前请判断你问的人对此领域是否专业,假如要问一个并非他擅长的专长的问题,你得提供一个好理由。
(3).用不同的关键词在百度或谷歌搜索你的问题,或者去图书馆查查资料,无路可走再尝试提问。
(4).与人交流时,即使是非正式提问,也要先做自我介绍,别以为在网络上有过互动,别人就该记住你。
(5).问题越具体别人越好回答,尽量让别人做判断题,没有交代背景的问题我们基本上只能用外交辞令回答。
(6).如果问题不紧急,先去一些好的提问网站,比如百度知道,新浪爱问,知乎这样的社区提问。
(7).不要指望名师指路,他们可以提出看法,但决定权是你。如果后悔听了别人的建议,责任在你。
(8).有时候,你的问题需要别人做大量的调研才能回答,你得评估下你是想提问还是想偷懒。假如想偷懒,你应该先考虑为别人的劳动付费,而不是打着所谓免费分享的口号去鄙视别人拒绝提问。
(9).不能强求回复。不管别人回复不回复,你都要先给一个谢谢,至少别人要花时间阅读你的问题。
最后一句忠告:不管你觉得通过提问学到了什么,当伸手党永远是没有地位的。提问是为了让自己尽快独立思考,进而得到启发或者帮助别人,而不是爱上提问,依赖别人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
13. 个人教育应该注重四个方面的修炼:
1.人与群体的关系,这要靠道德、法律和制度。
2.人与社会的关系,这要靠社会科学知识。
3.人和自然的关系,这要靠自然科学知识。
4.人和自己的关系,这要靠哲学宗教知识。
14. 我们常常遇到的挑战是:需要在最短时间内建立对一个行业或者岗位的了解。慢慢成长企业等不及。
对于有这样压力的人,提供一些方法:
(1).了解行业价值链。这个行业的商业模式是怎样赚钱的?有哪些模式?你的公司是属于其中哪一种?和对手相比优劣何在?
(2).了解行业的文化。这个行业的人一般是什么背景学历和专业?有没有活跃的行业论坛?
(3).了解行业的岗位。这个行业有哪些岗位,每个岗位有哪些技能要求?
(4).了解行业的人脉。这个行业有哪些精英人物?
(5).了解行业的知识。了解这个行业一些入门的背景知识。
毕业读书笔记10
白先勇是台湾现代文学旗帜性的人物,从19xx年登上文坛到现在,共发表短篇小说三十六篇,长篇小说一部,散文杂文若干篇,数量并不算多,但是却赢得台港及海外华文文坛的热切关注和高度评价,被誉为“当代中国极有才气与成就的短篇小说家”。我个人认为他是继鲁迅、张爱玲后短篇小说写的最好的作家,他小说作品所刻画的“末路英雄”、“女舞女”、“流落他乡的无根一代”在现当代文学中绝对是独树一帜。
认识白先勇缘于偶然。大三第一学期,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图书馆翻看了一本《白先勇作品选集》,一下子就被他独特艺术风格和情感基调所吸引。我阅读了白先勇大量的作品:《玉卿嫂》、《金大奶奶》、《寂寞的十七岁》、《游园惊梦》、《冬夜》……他的作品总是笼罩着一层淡淡的感伤,那是对逝去时光的追忆和对人生如梦的无奈。我专门找了一些白先勇的传记和关于白先勇小说的评论,在阅读中,我发现白先勇小说中的那种感伤、那种无奈与他曲折、丰富的成长经历有着莫大的关系。成长经历对一个人的人生发展、对智力、能力和个性的发展都有着重大的关系。作家成长中的各种生活经历,他的欢乐、痛苦、幸福、悲哀等种种情感体验,不仅构建了作家内在的精神世界,而且培养了作家创作时必备的心理素质和能力,它不断促进作家的内在情感冲动,成为创作的主要驱动力,读书笔记大全《毕业论文读书笔记范文》。从白先勇的成长经历深入研究他的作品,更容易走进他的内心情感世界和创作动因,从而更进一步挖掘其作品的艺术价值。这对于一个喜爱白先勇的中文系学生来说,更是义不容辞的事,因此,我的毕业论文题目最终敲定为:《从白先勇的成长经历看其小说中的感伤基调》。
白先勇小说的这种感伤基调情结首先是源于《红楼梦》世事无常、人生入梦的宿命主义的影响。白先勇是个不折不扣的《红楼梦》迷。他曾说:“(我)小学五年级便开始看《红楼梦》,以致于今,床头摆的仍是这部小说。”(白先勇《蓦然回首》第68页,尔雅出版社,19xx年第9版)又说:“我爱看旧小说,尤其《红楼梦》。我由小时候开始看,十一岁就看《红楼梦》,中学又看,一直也看,这本书对我的文字影响很大……”(白先勇《第六只手指》第252页,香港华汉文化事业公司,19xx年12月初版)另外,白先勇认为《红楼梦》的主题是表现了“人世的心酸,世事的无常”,有一种“历史感、兴衰感”。
众所周知,《红楼梦》是以贾宝玉、林黛玉和薛宝钗三人的爱情悲剧为主线,以大观园里形形色色人物的命运悲剧为副线,全面展现贾府由盛而衰的过程,表现了人世沧桑的苍凉感和世事无常、人生如梦的无奈感。白先勇深受《红楼梦》这种思想的影响,他的作品常常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出“世事无常,浮生若梦”的感伤和无奈。在白先勇看来,灿烂只是一瞬,而黯淡则是永恒;拥有仅仅是一种偶然,失落才是命定的必然。人生如梦,一切终将归于虚无、终将灰飞烟灭。
《游园惊梦》是白先勇最优秀的小说之一,女主人公蓝田玉本来是南京秦淮河畔得月楼的一位著名昆曲演员,以一曲《游园惊梦》唱红整个南京城、俘获了高级将领钱鹏志的心。钱鹏志不惜重金,纳她为“填房夫人”,对她宠爱有加,使她享尽了荣华富贵。但是,当时的钱鹏志已经是花甲老人,而蓝田玉却还不到二十岁,年龄的悬殊等于宣判了她爱情死亡。可是因为“长错了一根骨头”,因为不甘寂寞,她与钱鹏志的参谋郑彦青产生了私情。然而,她仅仅与郑参谋交欢过一次,她的妹妹月月红就将他从她手中抢走,蓝田玉因此而心碎。此后不久,钱鹏志病亡,蓝田玉随军迁台,社会地位从此一落千丈。这是蓝田玉过去的背景。时隔多年,蓝田玉应邀,参加当年好姐妹桂枝香窦夫人的宴会。小说主要采用蓝田玉的视觉,从她抵达窦公馆开始,到宴会结束而终结。蓝田玉在宴会看到的人物、景象,触动她对自己往事的记忆,于是在她的心思中,过去逐渐渗透入“现在”,使她发生一些今昔的联想和对比。等到几杯花雕酒下肚,酒兴模糊了理性,她就更有点分辨不清今昔,恍恍惚惚的好像把自己多年以前的旧事重新又经历了一次似的。实际上,“过去”与“现在”的交叉进行、模糊不清是白先勇的有意安排。世事无常,人生本来就像梦一样恍恍惚惚、真真假假。今日大富大贵的桂枝香实际上就是昔日南京城享尽荣华的蓝田玉。桂枝香窦夫人“没有老”,装扮得天仙一般,银光闪烁,看来十分“雍容矜贵”。“窦瑞生的官做大了,桂枝香也扶了正”,正如昔日钱鹏志是大将军,而蓝田玉是“正正经经的填房夫人”,不比“那些官儿的姨太太们”。桂枝香有一个轻佻风骚泼辣的妹妹——天辣椒蒋碧月,蓝田玉也有一个同样性格的妹妹——十七月月红。蒋碧月抢了桂枝香的男人,月月红同样抢了蓝田玉的男人。昔日的蓝田玉是今日的桂枝香,今日的蓝田玉实际上也是明日的桂枝香命运的影射,因为人生如梦,一切终将走向衰败、走向虚无幻灭,这是人生的悲剧和无奈。
【毕业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挫折读书笔记04-11
孝经读书笔记04-08
《孔乙己》读书笔记04-03
生命读书笔记04-03
《亡羊补牢》读书笔记04-02
《蝎子》读书笔记04-02
《珍珠》读书笔记03-31
《刺》读书笔记03-28
《宝石》读书笔记03-27
《动物庄园》读书笔记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