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关于对联的历史与发展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对联吧,对联起源秦朝,古时称为桃符。那么如何把对联写出新花样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对联的历史与发展,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对联又叫做春联,门对,古时有“桃符”、“门贴”等之称。
古时候人们对于自然灾害不了解,认为是鬼神在做怪。于是,便在过年的时候用两块桃木削成木条,上写上神茶的郁神的名字,挂在门的两侧。为什么要写这两位神的名字呢?为里面还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传说在山上的一片桃木里生活着神茶和郁垒两兄弟,两人个个力大无比,生活相依为命。由于长期生活在桃林荫道中,两人对桃树充满感情,在他们细心的灌溉,认真的培土下,成片桃树开花结果,桃子不仅味道香甜,而且人吃了之后还能延年益寿。所以大家称之为“仙桃”。
在山的东北部住着一个野王子,他残酷无情,他听桃林有仙果,便派人上山取果,但遭到拒绝。野王子心怀忿恨,便派十几个人装扮成妖魔鬼怪的样子前来抢夺,结果这十几人却不是茶神和郁垒两兄弟的对手,他们被个个捆着送给了老虎做了点心。此事一传开,两兄弟声名远扬,连玉皇大帝都知道了,有一天,玉皇大帝下旨诏两人上天,成为了专门负责驱魔逐鬼的神仙。而他们所种的桃树也变成了能够驱鬼避邪的神树。此后,一到过年的时候,人们就会纷纷砍几块桃树,制成桃木片,画上神茶和郁垒与虎挂于门边,驱灾压邪,保护家人的平安吉祥。
这种桃木削成木条称为“桃符”,也就是我们最初的春联。到五代,有人开始在桃木上写上联语。这个人就是后蜀的国主孟昶。这位花花分子在过年的时候突发奇想,要桃木片了写了两句具有对仗意思的话,“新春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致了宋代,由于是文人治国,这些有文化的人便把春联这种刚刚出现的民俗发扬光大,比如王安石的《元日》就有“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诗句。
到了明朝,朱元璋当了皇帝,他对推广对联的热爱,使对联这种形式达到一个高峰,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写对联的高手,最著名的如解缙。到了清代继续延续这一文学的传统,直一今天仍然保持着生命力。
其实对联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诗,字数一般在三字以上不等。创作对联有四个条件:一、字数要相等;二。结构要相同;三、词意要相称;四、平仄要相协。举个例子说明一下:
贾岛醉来非假倒
刘伶饮尽不留零
此联是唐寅与友人所对。一次,明朝的大画家和文学家唐伯虎与朋友一起饮酒。两人都有喝得碗干杯尽。友人酒兴大起,举杯对着唐寅说出了上句:贾岛醉来非假倒。唐寅马上也举着杯子说出了下句:刘伶饮尽不留零。大家都知道,贾岛是唐代名诗人(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还有僧推月下门,还是僧敲月下门的苦呤诗人)。刘伶是晋代的文人,饮酒狂徒,走哪喝哪,跟身的童子要拿着一把铁锹跟着,如果喝死则就地掩埋。古人曾有杜康造酒刘伶醉的说法,意思说,杜康的酿的酒特别的醇美,就连刘伶最能喝的人都醉了。
大家看看,七字对七字,人名对人名,饮尽对醉来,假倒对留零,画龙点睛之笔为此二字,这是一个谐音联。
再举一个例子。说明朝文学家蒋焘小的时候,家中来了客人。客人出了上联:
冻雨洒窗,东两点西三点;
蒋焘看到大家正吃西瓜,不禁灵机一动答出了下联:
切瓜分客,上七刀下八刀。
“东两点”合成“冻字”,“西三点”合成“洒”字;下联“七刀”合成“切”字,“八刀”合成“分”字。不论方位字还是对仗都特别工整,成为绝对。这是一个字联。
拓展:
从文学史的角度看,楹联,系从古代诗文辞赋中的对偶句逐渐演化、发展而来。这个发展过程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
1、对偶阶段
时间跨度为先秦、两汉、三国、两晋至南北朝。在中国古诗文中,很早就出现了一些比较整齐的对偶句。流传至今的几篇上古歌谣已见其滥觞。如“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类。至先秦两汉,对偶句更是屡见不鲜。《易经》卦爻辞中已有一些对偶工整的文句,如:“渺能视,跛能履。”(《履》卦“六三”)、“初登于天,后入于地。”(《明夷》卦“上六”)《易传》中对偶工整的句子更常见,如:“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系辞下传》)、“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则各从其类也。”(乾·文言传)
成书于春秋时期的《诗经》,其对偶句式已十分丰富。刘麟生在《中国骈文史》中说:“古今作对之法,《诗经》中殆无不毕具”。他例举了正名对、同类对、连珠对、双声对、叠韵对、双韵对等各种对格的例句。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郑风·子衿》)、“山有扶苏,隰有荷花。”(《郑风·山有扶苏》)《道德经》其中对偶句亦多。刘麟生曾说:“《道德经》仲裁对之法已经变化多端,有连环对者,有参差对者,有分字作对者。有复其字作对者。有反正作对者。”(《中国骈文史》)如:“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八十一章)、“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二十二章)再看诸子散文中的对偶句。如:“满招损,谦受益。”(《尚书·武成》)、“乘肥马,衣轻裘。”(《论语·雍也》)、“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等等。辞赋兴起于汉代,是一种讲究文采和韵律的新兴文学样式。对偶这种具有整齐美、对比美、美的修辞手法,开始普遍而自觉地运用于赋的创作中。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中有:“击灵鼓,起烽燧;车按行,骑就队。”
2、骈偶阶段
骈体文起源于东汉的辞赋,兴于魏晋,盛于南北朝。骈体文从其名称即可知,它是崇尚对偶,多由对偶句组成的文体。这种对偶句连续运用,又称排偶或骈偶。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评价骈体文是“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初唐王勃的《滕王阁序》一段为例: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盱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全都是用对偶句组织,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千古对偶名句。这种对偶句是古代诗文辞赋中对偶句的进一步发展,它有如下三个特点:一是对偶不再是纯作为修辞手法,已经变成文体的主要格律要求。骈体文有三个特征,即四六句式、骈偶、用典,此其一。二是对偶字数有一定规律。主要是“四六”句式及其变化形式。主要有:四字对偶,六字对偶,八字对偶,十字对偶,十二字对偶。三是对仗已相当工巧,但其中多有重字(“之、而”等字),声律对仗未完全成熟。
3、律偶阶段
律偶,格律诗中的对偶句。这种诗体又称近体诗,正式形成于唐代。但其溯源,则始于魏晋。曹魏时,李登作《声类》十卷,吕静作《韵集》五卷,分出清、浊音和宫、商、角、徵、羽诸声。另外,孙炎作《尔雅音义》,用反切注音,他是反切的创始人。一般的五、七言律诗,都是八句成章,中间二联,习称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句式、平仄、意思都要求相对。这就是标准的律偶。
举杜甫《登高》即可见一斑: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的颌联和颈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对仗极为工稳。远胜过骈体文中的骈偶句。除五、七言律诗外,唐诗中还有三韵小律、六律和排律,中间各联也都对仗。
律偶也有三个特征:一是对仗作为文体的一种格律要求运用;二是字数由骈偶句喜用偶数向奇数转化,最后定格为五、七言;三是对仗精确而工稳,声律对仗已成熟。
【对联的历史与发展】相关文章:
对联的起源及发展11-23
关于农业发展的对联01-14
中国鬼节的历史、发展和习俗07-20
中国记者节的由来及发展历史07-26
中国历史上有趣的对联欣赏02-12
经典的对联02-03
经典的对联(经典)05-21
对联06-24
经典对联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