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如何写好贺寿对联

时间:2021-01-10 16:46:06 对联 我要投稿

如何写好贺寿对联

  寿联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宋朝。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寿联的写法已经相当成熟,也比较定型。就内容而言,寿联一般以对寿星的赞颂、祝福为主,也常提及作者与寿星的交往和友谊。就写作手法而言,寿联一般常从寿星的年龄、生日等方面入手,也常切姓,写好寿联很重要。

如何写好贺寿对联

  下面看一些例子:

  八州都督,五柳先生,经济文章,千古心传家学远;

  六甲初周,一阳来复,富贵寿考,百年身受国恩长。

  这是清人齐彦槐贺陶澍六十寿联。上联用“八州都督”和“五柳先生”切陶姓,从“经济”和“文章”两方面赞颂陶澍;下联用“六甲初周”点出六十岁,并祝他“富贵寿考”。长命百岁。

  二十举乡,三十登第,四十还朝,五十出守,六十开府,七十归田,须知此后逍遥,一代福人多暇日;

  简如格言,详如随笔,博如旁证,精如选学,巧如联话,富如诗集,略数平生著述,千秋大业擅名山。

  这是清人王叔兰贺梁章钜七十寿联。上联用六句排比历数梁一生科场得意,仕途顺利的生平,并祝他“此后逍遥”,成为“一代福人”,而在“七十归田”后面紧接着来一句“此后”也点出了是七十大寿;下联用六句排比历数梁的各种著作,并预言其著作将会成为“藏之名山,传之其人”的“千秋大业”。

  寿州相国寿者相;

  天子师傅天下师。

  这是清人于式枚贺孙家鼐寿联。此联最突出的特点是恰倒好处地使用了重言技巧,但是一点也没有因为技巧而影响到寿联所必须要写的内容的表达。上联的“寿州”切孙的家乡,“相国”切孙的大学士身份,“寿者相”祝其长寿;下联的“天子师傅”切孙曾当过光绪皇帝的老师这件极荣耀的事,“天下师”则称颂其道德文章可以为天下人之师。

  万里威名,如雷及远;

  百年上寿,似日方中。

  这是张謇贺吴佩孚五十寿联。上联从吴是直系军阀第二号实力人物的身份出发,称颂其威名;

  下联祝吴“百年上寿”的同时,又以“似日方中”紧扣五十岁。全联对仗极为工整。

  当然,寿联也可以写得别出心裁一些。如:

  不福星,真福星,即此一言,可为君寿;

  已五十,又五十,请至百岁,再征余文。

  这是清人俞樾贺张豫立五十寿联。“不福星,真福星”是有一个故事的。张本来要乘福星轮船,结果临时改乘另一艘船,幸运地躲过了福星轮发生海难沉没之祸。上联就以此事入联,说张是真正的福星;下联明点出五十大寿,在祝福寿星长命百岁的同时,顺便风趣地也祝自己还能再活五十年。

  知公神仙中人,勉为苍生留十稔;

  忆昔湖山佳处,曾陪黄菊作重阳。

  这是左宗棠贺杨昌浚寿联。下联回忆自己与寿星当年在杭州的交往,还属于常规的写法;上联则一反常规,不说祝你长命百岁之类的话,反而说为了老百姓你就勉为其难地再活十年吧。但是由于有“知公神仙中人”这句话在,这样说不仅不是犯忌的,而且还是一种更高明的称颂。

  有时做寿的人本身没有多少可以写的素材,这时就常常在寿星的亲人身上做文章,或者从生日、居住地等着笔,设法写出出采的东西来。如:

  夫作宰相,子作宰相,伫见文孙成宰相,古今一品太夫人,能有几个;

  天许长生,帝许长生,更闻多士祝长生,富贵百年曰寿考,请增十龄。

  这是清人吴鼒贺刘墉之母九十寿联。古代的妇女没有职业,一般也没有自己的事业,所以古代贺妇女的寿联大多是从她的丈夫或者儿子身上着笔。此联的作者就巧妙地从她的丈夫刘统勋做过宰相,儿子刘墉做着宰相,孙子刘镮之官已经做到吏部尚书,不久可望做宰相着笔,称赞这位作为妻子、母亲和祖母的`“太夫人”是古今少有的有福之人。

  七夕是生辰,喜功名事业从心,处处带来天上巧;

  百花为寿域,羡玉树芝兰绕膝,人人占却眼前春。

  这是明末清初人李渔贺朱建三寿联。这位朱建三不是名人,也没有多少可以说的事迹。于是作者就在生日和居住地上做文章。上联抓住朱生于农历七月初七,是乞巧的日子,说他一生的“功名事业”都是靠着这个“巧”字;下联抓住朱住在百花巷,引出“玉树芝兰”和“春”,说他生了几个好儿子。

  酿酒寿公,我所思多收数戽麦;

  提刀杀贼,儿之功隐若一长城。

  这是清末民初人吴恭亨代人贺贺龙元帅的父亲贺仕道六十寿联。吴恭亨对此联有一段说明:“桑植四三年来,兵盗纵横,百姓痛苦,无可控诉,其县人贺龙起编一队,逐去南军之盘据者,人如释重负。会贺之父六十生日,予代作二联,见者以为实纪。”由于贺仕道只是一个普通老百姓,而贺龙当时已经是远近闻名的将领,所以寿联除了上联的第一句是为寿星写的,其他三句都是围绕着贺龙做的文章。上联后一句是希望贺龙能够保境安民,让老百姓过好一点的生活;下联则完全是对贺龙的赞扬,但用了一个“儿”字,这就保证了联的内容没有离开寿星。

  与给别人祝寿不同,还有一类寿联是给自己祝寿或者给自己的家里人祝寿的。其写法当然和一般的寿联有所不同。一个是不能过分地自称自赞,应该谦虚一点;另一个是不必一本正经,可以适当调侃、自嘲。

  也看一些例子:

  无可颂扬,百姓脂膏,未尝染指;

  有何欢喜,七旬夫妇,难得齐眉。

  这是清人谢玉汉的七十双寿自寿联。上联谦虚中透着自豪,这辈子虽然没什么可“颂扬”的,但我至少不是贪官;下联则是为能够夫妻双双一起做七十大寿而感到由衷的高兴。联语平实而有真情,“染指”与“齐眉”之对也工巧绝伦。

  常如作客,何问康宁,但使囊有余钱,瓮有余酿,釜有余粮,取数叶赏心旧纸,放浪吟哦,兴要阔,皮要顽,五官灵动胜千官,过到六旬犹少;

  定欲成仙,空生烦恼,只令耳无俗声,眼无俗物,胸无俗事,将几枝随意新花,纵横穿插,睡得迟,起得早,一日清闲似两日,算来百岁已多。

  这是清人郑燮的六十自寿联。全联积极乐观,并且富含哲理,一个清雅脱俗,知足常乐的老者的形象跃然纸上。

  三馆六曹,十七科竞称前辈;

  一官万里,二千石遂老斯人。

  这是清人李尧栋的六十自寿联。联中说虽然自己早早地就中了进士,但是到老了还只是在万里之外当一个知府而已,是自我感慨的写法。

  我亦痴翁,愿再抚汝五十年,寿汝乎,抑自寿也;

  身临大邑,岂独有民十万户,保民者,则天保之。

  这是清末民初人樊增祥的贺子五十寿联。上联以诙谐出之,既是贺寿,更是自贺;下联教育儿子要做个好官,完全是做父亲的应有的口吻。

  写寿联,有一些问题是需要注意的。

  一是应该多掌握一些寿联专用的词汇,主要是指各种年龄的代称,如三十称而立,四十称不惑,五十称知天命(也称知非)等等,恰当地使用代称可以使寿联增色,而如果用错了,是会闹笑话的。

  二是寿联常用切姓,但是一般不嵌名。在目前所见的前人的寿联中几乎没有嵌名的。究其原因,应该与古人的习惯有关。古人除了名,还有字、号。在人际交往中,需要表示尊敬时,除了称职务之外,是称字或号的。名是本人自称或者长辈对晚辈用的,对别人直呼其名是不敬的。现在虽然这种习惯已经有所变化,但是对于长辈以及身份地位比自己高的人还是不宜嵌名。

  三是写寿联时,说寿星的好话是不可免的,适度拔高也在情理之中。但是拔高要注意技巧,过分肉麻的吹捧和不伦不类的类比是不恰当的。

  也可以看一些例子:

  年与潞公同丙午;

  日临莱国占中元。

  这是南宋时的贺周必大寿联,作者不详。联中用北宋时的名臣潞国公文彦博和莱国公寇准与周必大相比。周必大虽然也是宰相,无论当时的声望还是后世的评价都是远不及文、寇二人的。但是联中只是隐隐相比,明面上说的只是他们的出生年份的干支和日期相同,手法十分巧妙。

  推倒一世豪杰,开拓万古心胸,陈同甫一流人物,如是如是;

  醉吟几篇旧诗,闲尝数盏新酒,白香山六十岁时,仙乎仙乎。

  这是清人俞樾贺金安清六十寿联。上联用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陈亮《又甲辰秋书》中的文字,下联化用唐朝大诗人白居易《耳顺吟,寄敦诗、梦得》的诗句,把金安清比作陈亮和白居易。金当然是比不上陈亮和白居易的,但是其言行和陈亮、白居易又确有某些相似之处,而且上联说的是“一流人物”,下联只是说在某些方面与白居易相似,这就有了余地,读者也比较容易接受。

  景武勋名,临淮纪律;

  邺侯相业,柱史仙龄。

  这是清人张之万贺李鸿章七十寿联。此联连用了四个姓李的古人,切姓的同时对李鸿章做了相当高的评价(除了“柱史仙龄”是祝寿之外),把他比作唐朝的李靖、李光弼和李泌。虽然李鸿章在历史上的地位无法与这三个人相提并论,但是毕竟还是有一些共同点:李鸿章作为淮军统帅,先后完成了对太平天国和捻军的镇压,其身份与李靖,尤其是与平定安史之乱的李光弼有相似之处;李鸿章长期担任相当于宰相的大学士、军机大臣,其身份与唐朝宰相李泌也有相似之处。因此这样的拔高还是勉强可以接受的。

  四是祝寿是喜庆的事,因此写寿联要注意避免使用不吉利的文字。

  这里也有一些例子:

  据清人梁章钜的《楹联丛话》引用南宋人孙弈《履斋示儿编》的内容,说有人认为吴叔经贺黄耕叟夫人寿联“天边将满一轮月,世上还钟百岁人”的上联不能确切地表达生日是在农历三月十四日,也可以是十三日,建议改成“天边犹欠一分月”,这样就一定是十四日了。但是作者认为“犹欠一分”这种用法“非祝寿底语”,也就是说不适合用在寿联中。

  黄侃是清末民初国学大师章太炎的弟子,自己也是著名的国学大师。在黄侃五十岁时,章太炎送了一副寿联:“韦编三绝今知命,黄绢初裁好著书”。上联用“知命”切五十岁,用“韦编三绝”赞扬他的勤于治学;下联是针对黄侃计划在五十岁后才著书而说的,现在你五十岁了,可以著书了。全联既切题,对仗也很工整,是很不错的一副寿联。但是黄侃却看到了联中有“黄绝命”三个字,觉得很不吉利。巧的是黄侃就在这一年去世了,此联因此被一些人认为是“联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