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春节故事

时间:2024-07-20 18:05:30 对联 我要投稿

春节故事(推荐)

春节故事1

  随着一阵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响,把我从睡梦中唤醒,我揉了揉惺忪的双眼,伸了个懒腰:啊,今天是大年初一鼠年的第一天。我急忙穿好新衣服和新鞋,给爸爸、妈妈拜了年。吃完早饭,我们来到了夫子庙。“老南京”有句俗话:“过年不到夫子庙观灯,等于没有过年。

春节故事(推荐)

  刚进夫子庙,啊!人山人海。我们随着人流缓缓地走着、看着,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我们先来到了宠物市场,因为我非常的喜欢小动物。今年的小仓鼠卖的非常红火。可能是鼠年的`缘故!!接着,我们又来到了大成殿门前的广场,广场上有一棵挂满了数万条祝福话语的幸运树,树下挤满了挂祝福条的人们,我也写了美好的祝福,让爸爸替我挂上。

  然后,我们来到了灯市。“金鼠送福”是今年灯市主打,连日来的晴好天气,使夫子庙灯市显得格外热闹。这里的花灯品种繁多,有:荷花灯、太阳灯、飞机灯、青蛙灯、狮子灯、卡通灯等等。当然,卖的最为红火的当然是米老鼠灯啦,因为今年是鼠年嘛!琳琅满目的花灯,使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宛如身处一片灯的海洋,令人流连忘返。

  最后,我们买了一只米老鼠灯随着人群离开了夫子庙,过新年真是太开心了。

春节故事2

  千叟宴,顾名思义就是由数千名年龄较大的老人参加的宴会,它是清代参加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宫廷御宴。

  首开千叟宴的是康熙皇帝。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正月,正值康熙皇帝六旬万寿庆典紧张筹备之时。此刻的大清帝国“四海奠安、民生富庶”,各地百姓有感于康熙皇帝的恩泽,一些耆老为庆贺皇帝生日,新春伊始,便纷纷进京,自发前来祝寿。康熙皇帝见到这种情形,深深感到民众的诚心。作为大清帝国的圣明君主,岂能让远道而来的天下老人们空手而归?于是,在万寿庆典(三月十九日)的前一日特发谕旨,决定在北京西郊的畅春园宴赏众叟,宴后送归乡里。

  康熙之后,乾隆皇帝也举行了两次大规模的千叟宴。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中国历史上卷帙最多的一部丛书《四库全书》编纂告竣,乾隆皇帝的'五世孙也在这一年出生了。这一切,都使已过七旬的乾隆皇帝非常高兴,他决定仿效乃祖康熙皇帝重开千叟宴,于是他发布谕旨,定于乾隆五十年(1785年)正月在乾清宫举行新的千叟宴。这次千叟宴共有3000多名耆老入席,连上乾隆皇帝的御膳桌,共摆筵桌800张。

  乾清宫地平正中摆着乾隆皇帝的御膳桌,殿内地平下和殿外两廊下摆王公和一二品大臣,外国使臣一等桌。一等桌的膳品为:火锅两个(银、锡火锅各1个),猪肉片1盘,羊肉片1盘,鹿尾烧鹿肉1盘,煺羊肉乌叉1盘。荤菜4碗。蒸食寿意1盘,炉食寿意1盘,螺蛳盒小菜两盘,乌木箸两只,另备肉丝汤饭。次等桌摆火锅两个(铜制),猪肉片1盘,烧狍肉1盘,蒸食寿意1盘,炉食寿意1盘,螺蛳盒小菜两盘,乌木箸两只,同备肉丝汤饭。

  宴会开始,茶膳房大臣向皇帝进献红奶茶一碗。皇帝饮毕,管宴大臣及侍卫们手执银里椰瓢碗进入,分赐王公大臣,饮后茶碗不再牧回,就赏赐给了饮茶者。被赐茶的王公大臣官员等接茶后均出坐,向乾清官内皇帝坐处行一叩礼,以谢赐茶之恩。

  赐茶之后,茶膳房首领二人把金龙大膳桌放在皇帝的御座前。接着,皇帝召一品大臣和年届90以上者至御座前下跪,亲赐卮酒。同时,命皇子、皇孙、曾孙为殿内王公大臣进酒,并分赐食品。饮酒后酒盅赏与宴者。

  这次千叟宴可谓盛况空前,耗费巨大。所用膳食物料计有:白面750.75斤,白糖36.125斤。香油10.125斤,鸡蛋100斤,甜酱10斤,白盐5斤,绿豆粉3.125斤,江米4斗2合,山药25斤,核桃仁6.75斤,干枣10.125斤,香蕈0.5斤,猪肉1700斤,菜鸭850只,菜鸡850只,猪肘子1700个,玉泉酒400斤,柴3848斤。炭412斤,煤300斤。

  嘉庆以后,清朝国力衰败,再也无力举行这样大规模的筵宴了,千叟宴遂成为千古绝唱。

春节故事3

  夜里,我抱着睡热的孩子陪母亲熬年,母亲说了许多村中的事情,说谁谁家的女儿出嫁了,家里给陪嫁了一个电视机;说谁谁家的孩娃考上大学了,家里供养不起,就不上了。最后就说我的那个姑死时病得多么的重,村里哪个人刚四十就得了癌症,话到这儿时,母亲看了一眼桌上摆的父亲的遗像。我便说娘,你独自在家寂寞,不妨信信佛教、基督教,信迷信也行,同别人一道,上山找找神,庙里烧烧香,不说花钱,来回跑跑身体会好些。

  母亲说,“我都试过,那些全是假的.,信不进去。”

  再就不说了,夜也深了进去,森森地黑着,便都静静地睡下。来日,我绝早起床,放了初一鞭,先将下好的饺子端给神位,又将另一碗端到娘的床前。娘吃后又睡,直睡到太阳走上窗面,才起来说天真好啊,过了个好年。

  初一这天,母亲依旧很忙,出出进进,不断把我带回的东西送给邻舍,回来时又不断用衣襟包一兜邻舍的东西,如花生、核桃、柿饼。趁母亲不在时,我看了母亲的过年准备,比任何一年都显丰盛,馍满着了两箱,油货堆了五盆,走亲戚的礼肉,一条条挂在半空,共七条。我有四个姑,三个舅,我算了,马不歇蹄走完这些亲戚,需我五天至六天。

  可在我夜间领着孩子去村里看了几个老人后,回来时母亲已把我的提包掏空又装满了。

  她说:“你明天领着孩子走吧。”

  我说:“走?我请了半月假啊。”

  母亲说你走吧,过完初一就过完了年,你媳妇在外,你领着孩娃回来,这是不通道理的。你孩娃和孩娃妈,你们才是真正的一家人,过年咋样也不能分开的!

  我说:“过完十五再走。”

  母亲说:“你要不是孝子,你就过完十五走。”

  一夜无话。来日母亲果真起床烧了早饭,叫醒我和孩子吃了,就提着行李将我们送往镇上了。

  这个年,是我三十三次过年,在家过得最短的一次,前计后算,也才满了一天,且走时,母亲交代,说明年别再回了,外面过年比家里热闹。

春节故事4

  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临近,而小年“祭灶”的到来,基本已经是春节的开始了。祭灶仪式各地不尽相同,食物也多种多样,但有一种食品,却是中国绝大部分地区相同而且一定要吃的——那就是麻糖。吃了麻糖才叫祭过灶,否则就不算真正意义上的“祭灶”。在河南地区,除了吃麻糖还要配麻花吃。虽然平时也有卖麻糖麻花的,但却是不能和过小年前后销售麻糖麻花火爆相比的。因此许多人看准这一商机,在小年前后,专门经营麻糖麻花。

  前景

  麻糖在各地的叫法虽然不完全相同,但是都是同一种带有粘性的麦芽糖,上面粘着芝麻,是我国许多地方祭灶也就是过小年必吃的传统食物。祭灶这一天的传统习俗是吃麻糖,为的是糊住大家的嘴,过年期间不要说不吉利的话,也有一种说法是为了让灶王爷给玉帝汇报工作的时候只说好话,别说坏话,人们为了图吉利,都会买上一些麻糖吃一吃,以期给来年多增加一些好运。而且麻糖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是传统的绿色食品,许多人都爱吃。麻糖在平时就是人们喜欢的食品,更不用说节日里吃更有传统的意义了。所以麻糖在小年前后的销量绝对空前绝后,尤其是腊月二十到腊月二十三这一天,特别火爆。

  成本和利润计算

  麻粮的投资很简单,如果有现成可利用的条件,比如超市、副食店等,只需进货成本就可以了。如果只是年前短期经营,所需成本也不高。经了解,只需要摆放麻糖的桌子就可以了,而且现在的麻糖大多数都是密封的独立包装,既卫生又方便。一袋麻糖200克到500克不等,价格也从2元到8元不等,因为现在的家庭一般都是三口之家,因此我们以200到300克的包装为例计算,500袋的.平均成本是20xx元左右。我们以每天接待50人为例,每人平均买2袋麻糖,一天售出100袋,销售收入最低是400元,麻糖的利润最少是200元。这只是腊月十五以后的平均销量,到了腊月二十至二十四之前的四天里,销量绝对是平常的数倍以上,甚至一天的利润可达到千元。如果不规则配上麻花等过年时的其他小吃或是特色食品,销售更好,收入也会更高。

  经营麻糖的地点

  麻糖的经营地点要求虽然比较宽松,但也要注意人流量要大,贴近居民区,菜市场,生活超市等便利人们买菜或休闲场所地点。

春节故事5

  春节是一个充满红色节日。它也是幸福与团圆日子。春节最热闹场面便是吃年夜饭,年夜饭昭示着团圆。大家不论多忙,总在这天聚聚。

  大家都围着大圆桌坐着,一个挨着一个,十分紧凑,因为人真很多。外婆和阿姨在这天下午就开始忙碌起来:洗菜、折菜、洗鱼……过了一个小时,便开始煮。上菜顺序,好像并没有规定,烧好了一样菜,就端上来。鱼、肉是必不可少,而海鲜也总是出现在饭桌上。妈妈说,像她们这里人桌上没有海鲜就不叫吃一顿好饭了。桌子很大,菜也很多。坐在左边人夹不到右边菜,而坐在右边人总是夹不到左边菜。这时,旁边人就帮忙夹一下。也不顾什么卫生不卫生。大家吃吃喝喝,也不管什么礼节,吃得开心就好。男人归男人坐,女人归女人坐,小孩么,就归小孩坐。男人们大多喝酒,大家都在聊天,说到尽兴处,还哈哈大笑起来,真有股把酒言欢感觉;女人有小酌一杯,也不多喝,有就喝些饮料。大家拉拉家常,谈些生活小事;小孩呢?大人不让喝酒,统统都喝饮料,偶尔像大人那样碰一下杯,然后相视一笑,感觉有趣极了。

  吃团圆饭时,就是这样,热热闹闹气氛一直都会弥漫着。

春节故事6

  在西部有个偏远的小山村,下车后要走很远的山路,接着跨过一座小桥,翻过两道山梁,才能见到一座小庙,那便是木定小学。学校只有一位年轻的老师,名叫苏虎生,来这里已经三年了。

  转眼放寒假了,苏虎生得回家过年,可到了火车站没买到车票,只好提着包回来了。孩子们看见苏老师又回来了,叽叽喳喳地说道:“老师,你不回去,我们天天来陪你。”

  “老师,我来做饭,可香了!”

  “老师,你到我家吧,我娘一定会答应的……”可苏虎生一点心情也没有,拉长脸对班长王友乐说:“你们回去吧,我想睡一会儿。”

  孩子们默默地回去了。当走到三岔路口时,王友乐猛地叫起来:“咱们这样回去,对得起苏老师吗,特别是张小平,你走得那么快,忘了你这学期学费还是苏老师给垫上的。”张小平涨红着脸:“我怕让你们看到我流眼泪,这也有错吗?”王友乐摆摆手说:“现在不是哭的时候,我们必须想办法让苏老师高高兴兴过个年,你们说对不对?”

  孩子们都赞成,可就是不知道如何让苏老师高兴,于是七嘴八舌议论开了:有的说给老师唱歌,有的说跳舞,还有的说送好吃的,王友乐一一否定了。张小平忍不住反问道:“你啥都不满意,那有什么好主意,快点说啊。”

  王友乐皱了一下眉头,猛拍一下大腿叫道:“有了!”大伙都伸长脖子等他说,他又说还没想好。张小平有些泄气,王友乐突然说道:“这次真的有了,我们接师娘过来,老师一定高兴。”马上有人反驳:“苏老师那么年轻,有没有女朋友,还不知道呢。”王友乐拉住伙伴:“只要你们听我的,我一定能给苏老师找来师娘。如果找不来,我给你们轮流当马骑。”

  苏虎生不知躺了多久。突然,外面传来“救命啊,救命啊……”的叫喊声。他一惊,披件外套就跑出来了。循着声音,他跑了好一会儿,才发现是王友乐骑在树杈上,边摇边叫。苏虎生气坏了,说道:“王友乐,上面危险,你下来!”

  王友乐顽皮地说:“我不下来,上面挺好玩的。”苏虎生恼怒了,凶巴巴地说:“你不下来,就不是我学生。”王友乐见老师真生气了,连忙跳下树,摔了个狗啃泥。苏虎生连忙把扶他起来,见没受什么损伤,又虎起脸说:“你身为班长,还撒谎,让老师太失望了。”王友乐像没听见似的,双眼望天,苏虎生更加生气,竟然吼起来:“你给我站到旗杆下,哪里也不许去!”

  王友乐倒是听话,笔直地站在旗杆下,小脸冻得煞白。有孩子跑去告诉苏虎生,苏虎生心软了,去旗杆下想领他进屋暖和一下,王友乐却不领情。苏虎生一番好意被拒绝了,这下彻底火了:“有你这样的学生,我真是白教了,真不如早点离开这个鬼地方。”一听这话,旁边马上有孩子小声哭开了,王友乐也傻眼了,连忙请老师原谅。苏虎生烦了:“我暂时不想见你们,还是回去吧。”

  孩子们还真听话,好几天没来看苏虎生,苏虎生倒有点想他们了。他爬上山头,见山坡上有许多孩子,有的敲野果,有的挖草药,有的设陷阱,有的捉野兔……苏虎生看了好一会儿,才回到自己小屋。第二天,他起得比较晚,又爬上山头,可一个孩子都没见到。接下来几天,还是没见到一个孩子,他连忙上门家访。家长们都劝他别管,孩子们丢不了。苏虎生再打听,家长们只说孩子到镇上卖山货了。

  山风很冷,苏虎生心更冷,初一的早上,他还赖在床上。忽然,他的宿舍门被拍得山响。他懒洋洋地起来,开门看到孩子们穿戴一新,手里拿着五花八门的礼物:有香肠,有腊肉,有红枣,有花生……苏虎生对孩子们说:“你们来给我拜年,我很高兴,就是不能带东西来!”

  孩子们不说话,齐刷刷地放下礼品。苏虎生要他们拿回去,可没一个孩子动,整齐地站在一边。苏虎生又生气了:“你们想干什么,快给老师说说。”孩子们齐声说:“我们送上礼物,等师娘到来!”

  苏虎生羞愧难当,涨红着脸:“不许胡说,老师到现在还是单身,哪里来的师娘?”孩子们不说话,连推带搡的,将苏虎生推回宿舍:“您闭上眼睛,等五分钟,如果见不到师娘,我们就是小狗。”苏虎生以为孩子们捉弄他,故作生气地说:“你们又不听话了,不许开这样的玩笑,否则老师不高兴了!”

  孩子们怕老师生气,都不知如何是好。正在这时,门外传来王友乐的声音:“师娘到了,大伙鼓掌欢迎。”孩子们马上鼓起掌来。苏虎生非常生气,立即制止道:“别胡闹,老师真生气了!”

  “到了山里脾气见长,还真看不出来!”一个清脆的.声音传进来,“又不是欢迎你,你制止什么啊!”

  苏虎生心头怦然一动,嘴里说道:“难道是亚梅来了?”他连忙跑出来,见到一位姑娘,果真是王亚梅,苏虎生结结巴巴地问道:“你……你怎么来了?”王友乐一使眼色,所有孩子都跑走了,王亚梅不理苏虎生,跟在后面大叫:“孩子们,师娘带来好多好吃的!”孩子们不为所动,一溜儿烟就不见了。

  王亚梅进了屋,说:“你看看是真还是假。”苏虎生还是不敢相信,低低地说:“你上次通牒,如果我不离开这里,我们不就结束了?”

  王亚梅坐在床边,低头不语,苏虎生凑过去:“你既然来了,我明确告诉你,我愿意跟你回去。”王亚梅诧异地问道:“你真决定了?”苏老师点点头:“这里孩子太使我失望了,特别是王友乐!”王亚梅没听完,就喊起来:“你这没良心的,如果你离开,我跟你彻底没戏。”

  苏虎生愣住了,追问为什么,王亚梅这才说明真相——

  原来,不久前的一天,王亚梅接到陌生电话,是一群孩子打来的,一个劲夸苏虎生是天底下最好的老师,给他们上课,让他们识字,恳请王亚梅当他们师娘,过来与老师一起过年。打的次数多了,王亚梅气坏了,以为是骚扰电话,还委托网友查出电话来源。网友动情地告诉她:孩子们卖了山货,在寒风中轮流打电话……

  苏虎生长叹一声:“这么好的孩子,我错怪他们了……”

  这时,忽然听到窗外传来窃窃笑声。苏虎生打开了门,一把抓住王友乐:“你这小东西,还不快告诉老师,怎么知道电话号码的?”王友乐做了鬼脸,偷看其他同伴。苏虎生故作严厉地说:“今天是新年,不许撒谎!”孩子们都笑嘻嘻,王友乐还真沉得住气,苏老师假装生气了:“你们不说,我就跟王阿姨回去,再也不来了!”

  孩子们急了,抢着说:“都是王友乐不好,是他出了坏点子,让你跑出去救他,我们趁机翻看了你的手机,抄下了所有的号码……”

  苏虎生一听火了,瞪着王友乐。王友乐吓得后退一步:“老师,我……我去国旗下罚站吧!”王亚梅过来,搂住王友乐说:“苏老师不会惩罚你的,但你以后一定不能再这么做了,太危险,知道吗?”

  王友东和孩子们都懂事地点点头。看着这些天真可爱的孩子,再看看“飞来的师娘”,苏虎生感到心里特别温暖……

春节故事7

  我的家乡是一个风景优美的村子,家乡的春节如它的风景一样,也是那么的精彩。

  在我的家乡,春节一般在年廿八就揭开了序幕。人们开始忙乱起来,纷纷为过年做准备。办年货是最重要的,这天,每个商场都挤满了人。大家都要一次准备好足够的糖果,饼干和饮料。还为家人和自己买上风件漂亮的新衣服,好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办好年货,家家都必须大扫除一次,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把屋里屋外打扫一尘不净,寓意把一切不好的东西全扫除干净,企盼来年吉祥如意,事事顺心。接下来就要贴对联了。门外的红对联是必不可少的,对联上写的话五花八门,什么“举步出门方方利,招财入户路路通”呀,什么“绿柳舒眉观新岁,红桃开口笑丰年”啊,加上个横批“出入平安”或“万事如意“,再贴上大大一个“福”,就大功告成了。

  年三十,也就是除夕这天,每个人除非万不得已,定要回家吃团圆饭。一家子的男女老

  少聚坐在大饭桌旁吃着热气腾腾的火锅,人们脸上都挂着幸福的微笑。吃过饭,边看着电视里的春节联欢晚会,大家边互相聊着这一年里自己遇到的逸闻趣事,说的人眉飞色舞,听的人津津有味。屋里洋溢着大家欢快的`笑声,电视里的明星演员卖力的演出又为过年红红火火的气氛渲染几笔。“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除夕夜,怎么能没烟花来助兴呢?只听“砰”的一声,绚丽的烟花飞上了漆黑的夜空,一下子就炸了开来,“花瓣儿”顿时被洒满了天际,天被照得亮如白昼。各色的烟花一朵连一朵绽放在天边,它们盛开了一会儿便又陨落,但仍为天空增色不少。除夕夜的天空是最美的,没人能否认这一点。

  除夕之后便是正月初一,人们什么也不做,都在休息,店铺都不开门,到处都很安静。到了初三,人们又忙起来了,一家人都要到亲朋好友家拜年,小孩子这下可开心了,可以收红包嘛!大人门边说着“身体健康”“学习进步”,边把红包递了过去。马上就能听到孩子甜甜应了一声:“新年快乐!”心里便涌起了丝丝甜蜜。

  一眨眼到了年初八,春节就结束了,人人都回到了正常的轨道上,该上班的上班,该上学去上学了。新的一年开始了,人们纷纷向新的生活、新的目标进发、努力了。

春节故事8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夕”的年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夕”长年深居海底,或深山老林。每到除夕,这个怪兽就会来到村庄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它的伤害。

  这年除夕,人们正赶往深山去避难,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从村外来了一位白发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银须飘逸,目若朗星。村寨里的人们谁也没有心思关照这位老人,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这位老人一些食物,并劝他赶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只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她仍然继续劝说,可是这位老人却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这个名叫“夕”的年兽闯进了这个村庄,它发现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怒视片刻,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随即狂叫着朝婆婆家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兽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这位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 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

  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从这个传说中我们发现,正是这位制服年兽的老人,给予了我们中国人丰富的春节文化:每到春节,放眼望去,红色的灯笼,红色的'春联,还有那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使整个神州大地处处流光溢彩......因此,这位老人就是中国的 “春节老人(Father Spring)”,他代表着智慧、勇敢,吉祥、平安。他是和平的使者,是他战胜了年兽,给人间带来安宁。

  今天,作为春节文化的继承者,我们有责任给古老的春节注入新鲜血液,因此,我们应该让“春节老人(Father Spring)”走进中国人的心中,让他带着中国的春节文化走向世界,与圣诞老人握手,让中国的春节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焕发出夺目的光彩!

春节故事9

  今年春节,我有幸回到了相别8年的家乡──湖北,与爷爷奶奶一起度过了盼望已久的新年,这一次的团聚我似乎更了解了家乡的民风民俗,同时也有所感悟。

  首先介绍一下年俗吧!湖北的一年中一共分为三节,以过年最为隆重,从腊月初八起,一直准备到年三十,除了穿的戴的以外,以吃的东西为最多,如晒“冻米儿”。烫豆糕儿、打“糯米粑”等等,丰富极了!特以冻米、豆糕、糯米粑最好吃。准备过年食物,女性负主要责任,男的以清理债务为重点。应收的马不停蹄地催,待付的款也要在年三十前付清,彼此收财纳福,过一个快乐新年。可贫穷人家是:“三十的躲猫儿,初一的大摆手”。意思是:过年怕债主逼债,到处躲藏,到正月初一就好了,因为从三十夜到元宵节。债主决不能向债务人讨钱,可以放心大胆了。年夜饭这个名词,在湖北称“年饭”或“团年饭”,时间多在正午或天亮前,那一天说的'话要吉祥如意,为了防止儿童口不择言,特在厅堂上张贴“不禁童言”或“百无禁忌”的红纸条儿。饭毕,长辈发红包、晚辈收压岁钱,晚间禁例大开,合家同乐。灯火齐明,通宵达旦、谓之守岁;东方未白,大放鞭炮。出天方,开大门,迎接大年初一。

  看到了湖北的年俗,我不禁想起了今年的春节,家里来了许多亲戚,在团圆饭时,大家都忙于敬酒,说些祝贺的话语,坐在旁边的我,总觉得很不自在,吃过年夜饭,他们都忙于应付着发来的手机短信,直到春节联欢晚会开始了,大家又坐在沙发上享受着晚会的节目,时不时鼓鼓掌,笑一笑,看完后时间不早所以就上床睡觉了,想到这里,我头脑里突然冒出一个从来没思考过的问题:除夕夜我们能做的最温暖的事情是什么?是啊,传统的年俗的确非常吸引我们,但是现在看来又保留了多少呢?一切的快乐仿佛都被现代高科技取代了。吃顿团圆饭,发发红包,看晚会,每年春节都是同样的程序,每次我都等着盼着新年的到来,但是等它过去了,却又觉得平淡无奇,没有多少值得回味。虽然这也很温馨,但我总觉得少了些更朴实的东西。

  春节的基本意义,就是,在一年中只有这个时段很多人才有机会和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团聚,所以我希望春节能够在中国逐渐变化的情况下,保持原有朴实,美好,温暖的样子。

  

春节故事10

  疫情原因,我已经好几年没回老家过年了,今年形势较好,于是我们一家人怀着一颗激动的心以及长久的期盼回了老家。

  一进大门奶奶早已在等候了,见我们归来甚是喜悦,我也更加期盼着想要过年了。

  1月31日我期盼的这一天终于来临了,被手机闹钟叫醒的我赶忙起身,一改平日里紧缩被窝的囧态,做好自己的内务后,飞快的跑下楼完成我的.任务——前一天晚上分配好的任务,冲到厨房,拿起抹布擦起了茶几。爸爸妈妈和奶奶也陆续起床了,我拿出了水果零食有序地摆在桌子上。

  任务完成后,我就立即冲到大门,焦急地等待着亲戚们的到来。由于一些原因,我家的团圆饭是在中午,不久大伯和大伯母来了,“大伯大伯母好!提前祝您们新年快乐!”“好,新年快乐!”我将他们引进门并坐在茶台,大伯母不肯多坐,马上开始帮忙做事,大伯便是拉着我到门口迎接其他人。

  不远处传来车轮滚动摩擦的声音,二伯二伯母以及姑姑一家来了!姑姑的两个儿子是我的好玩伴,一下车便马上提给我一袋子烟花鞭炮,我们迫不及待地跑出院子,开始放鞭炮。

  一个个鞭炮扔出去的是2021年的不快,炸出来的是2022年的美好!

  一阵香气莫名传来,回头一看房子上的通风管道,飘出了一些气体,那便是香味的来源了。冲进屋里,左手一块灯盏糕,右手一块酥肉,便是人生之美事了。

  不一会儿,妈妈喊我们去吃饭了。

  一家人围坐在桌前,不过眨眼之间,桌上已摆满了美味菜肴,白切鸡、白切鸭散发着满满的农家气息,肥瘦相间的烧大块展现出我们地方的特色。鱼汤也不失年年有余;饺子更是迸发出了浓浓的年味;汤圆来祝福我们团团圆圆,一家人其乐融融!

  但欢乐时光总是短暂,傍晚时,许多亲戚都走了,简短的晚饭过后,我们打开电视收看春晚。

  “十,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

  “新年快乐!”

  十二点的钟声敲响了,天,“淅淅沥沥”地下起了小雨,无数烟花在天空中绽放开来,那一刻,天空是亮的,院子里的水坑,也有无数美好在绽放!

  随着鞭炮的炸响,除夕夜过去了,正式迎来了2022年!

春节故事11

  而立之年,第一次在外过年,离家千公里之外。原本计划把老婆女儿接到灵宝一起过春节,临行前女儿发烧,退掉了机票,成了我一个人在灵宝的春节。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庆幸的是女儿康复得很快,除夕之夜还是往常那个活蹦乱跳的她。

  马路上车流不息,到处都是人头孱动。挂好灯笼,贴好春联,摆好果盘,迎接属于我在灵宝的春节。

  除夕,手机信息提示不断,收到无数新年祝福。老婆电话让我加微信群,几乎所有亲人都在里面。

  我的春晚就从这个微信群开始了,打开群视频,大家都出现在了我面前。爷爷奶奶爸妈喊着我的乳名;女儿娇滴的喊着爸爸;表兄弟姐妹们叫着“新哥”、“姐夫”好不热闹。看着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一个个欢乐的.笑容,心里暖暖的。

  “哥,我今天手机充着电,挂在墙上给你直播哈!”弟弟在厨房忙活着,不忘和我聊天。不记得从何时起,多少年来每次回家都是弟弟下厨,做着我喜欢的饭菜。妈妈在旁边笑着说:“你弟啊,给你做了很多你爱吃的酥团,还准备了腊鱼,等着你回来”突然奶奶大吼一声:“新啊!我要求用柴火灶做饭,就等着你回来啊!”这边爸爸和爷爷在聊老房子前挖鱼塘的事,询问我是否有好的建议。爷爷一句听你爸的,我点头应许。

  “爸爸,你看外婆在干什么?在炸肉团呢!”额头还贴着退烧贴的女儿神气的在我面前显摆,“你还不回来,就不留给你吃了!”让我哭笑不得。“这可不是我教的啊”老婆在旁边笑话。“我今年酿了点好谷酒,还用药材泡了些,你回来喝几杯。”岳父飘逸的闪过。“姐夫你不回来,过年我们打牌都没有端茶倒水的服务员了!”小姨子玩笑道。

  亲切的面孔,让我想起了和亲人们在一起的种种场景;诱人的食材,让我哈瘩子流了一地。就这样,除夕之夜在微信群视频直播中度过。虽然远在千公里之外,但是我们的心在一起。(肖乐新 )

春节故事12

  春节到了,各家各户挂灯笼、包饺子、放鞭炮、贴福字,还有与家人团圆等等。我的春节过得和你们的春节少不相同。你们除夕夜是家人团聚在家里,一起看春节联欢晚会吧!而我们20xx年的春节除夕夜,是在爷爷外婆的工作地一起在手机上看春晚的。是不是很特别呢?说起这件事,虽然过去了一段时间了,但这件事在我心里还记得清清楚楚的。

  腊月三十日早上,妈妈很早就起了床,又是和面,又是做饺子馅。中午时,妈妈对我和哥哥说,我们晚一会儿开始包饺子早点儿吃晚饭。我也没想太多。一切听妈妈安排!妈妈在包饺子时还特别嘱咐我和哥哥,把充电宝和手机都给我充满电。把作业都记得,早点提交。我和哥哥也都做到了,到了五点半钟左右。我们全家人带上妈妈煮熟的饺子、和准备的瓜子、糖等物品,骑电车去了爷爷的工作地——垃圾中转站。

  不出妈妈意料之中,果然爷爷和外婆都还在忙着呢。妈妈赶快把饺子盛出来,趁爷爷他们不忙时。我们一起一吃团圆饺子,并吩咐爸爸去帮爷爷坚守岗位。爷爷一口吃一个饺子,爷爷吃得真香啊!可能是爷爷饿的原因吧!妈妈把糖果、瓜子、水果,也都放到果盘里,并把手机打开,调到直播频道。这时,爷爷的目光迅速注视过来,爷爷平时最爱看新闻啦,最近工作挺忙,几乎没看过新闻,还有几分钟春晚就开始了,爷爷微笑着看看表,笑着说“马上就开始了,手机上可以看春晚吗?真的吗?”终于可以看直播了。看爷爷乐的,突然他停止了笑声,你看!“为了迎新年,每家每户都得打扫卫生。那么多工作人员还在运输垃圾,我怎么能不坚守在岗位呢?”这时爸爸妈妈异口同声的说,放心看吧!我们替你坚守岗位。

  春晚终于开始啦!看把两位老人家乐的,再加上我们一家人的`陪伴,爷爷和外婆今天特别开心。在看春晚的时候,不时地还做出个动作,有时候还哼几声小曲。这时我有点着急地说:“妈妈我们回家看电视吧,手机上屏幕特别小看得不是很清楚,好烦啊!”不一会儿说了两次,妈妈一直陪着爷爷和外婆,一边看一边聊,一会给他们糖吃,一会又给瓜子和花生吃。好像没听到我说的话!还故意大声说:“在手机上看春晚直播真好!”全家人一直陪着两位老人看完了春晚。

  在回家的路上,我坐在妈妈的电车上。对妈妈说:“你真是我的好妈妈,爷爷外婆的好女儿啊!我已明白你的用心。除夕夜,爷爷还是忙在工作岗位,不能回家和我们吃团圆饭。为了郏县家家户户、大街小巷都干干净净迎新年,您安排了爸爸替爷爷值班,我们陪爷爷外婆过团圆夜,虽然这里不是高档娱乐场所,不是大屏幕直播春晚,但是今晚我非常开心,因为我们全家人过了陪爷爷外婆过一个与众不同的20xx年的除夕夜。

  在此我代表我们全家人对春节不能与家人团聚,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所有工作者道一声,你们辛苦啦!祝您们新年快乐!身体健康!生活幸福!

春节故事13

  慈禧是大清朝的“老佛爷”,平时上下就是围着她一个人转,顺从她的旨意,过年了则更是。大年三十的一大早,慈禧要去敬神和祭祖。下午两点,要行“辞岁典礼”,在皇后的带领下,宫妃、家人、侍从等依等级高下排列成行,一齐向太后叩头。礼仪结束后,慈神要出点“血”,给每个人一只红缎做成的绣金小钱袋,里面放着一些压岁钱。

  现在大年三十,大多数人家都会围在电视机前,看CCTV的春节晚会“守岁”,过去没有春节晚会,百姓之家就是打打牌,掷掷骰子,或是出去听听村戏、说书什么的。帝王家在这一夜内容自然要丰富多了,还会有通宵的娱乐活动,相当于“春节晚会”。但慈禧比较喜欢的活动是掷骰子,德龄回忆,“没有一个人想上床睡觉。太后提议我们玩骰子,给每人赏一些钱,多的达二百两。她让我们用心点,赢钱才好。我们当然是极用心的,生怕赢了太后的钱。”但玩够了,慈禧“开心一刻”就到了,会把她自己赢的钱都放到地上,让大家都来抢,以此取乐。于是宫女下人都一拥而上,拼命抢夺,让慈禧开心。以后几天,慈禧都会玩“撒钱”的游戏,有钱“抢”,大家也开心。

  天快亮时已是大年初一了,撑了一夜的慈禧肯定累了,会回房休息。在她醒后,宫女会捧着几盘代表平安的苹果,几盘代表长寿的青果,表示更新的莲心,到慈禧的房间,讨她的欢心。慈禧见了高兴,也要对大家说几句祝福的吉祥话。”这时候,大家都要站在旁边,等她梳洗完毕,向她拜年。之后,大家才会给皇帝和皇后拜年。

  据故宫专家向斯所著的《女人慈禧》一书介绍,慈禧最喜欢听戏,而且最喜欢听的是淫戏。为这,大太监安德海特地在西苑建造了一座精巧绝伦的大戏楼,供慈禧看戏。还专门召集了一班梨园子弟,排演戏剧,尤其是在淫戏方面下大功夫,博慈禧一乐。有时候戏太下流,连陪听的皇后(儿媳妇)都觉得坐不住。大年初一,戏自然是少不了的,根据慈禧的意思,会在宫内的院子里临时搭一个戏台。慈禧一般坐在靠近客人和宫妃用的.走廊附近,当然包括皇帝皇后在内,家人、身边人都要陪她看戏。

  而在这一天,慈禧也会有百姓人家老奶奶的仁慈,一改平日的威严。德龄就感受过一回,她回忆,“朦胧中,我感到有个东西掉到了我嘴里,就猛地醒了过来。睁眼一看,原来是一片糖,我马上就吃掉了。走到太后身边,太后问我糖好吃不好吃,又让我不要睡,多玩上一会儿。太后这么高兴的样子,我还从没见过呢。她开起玩笑来,简直就像个孩子,让人没法相信这就是以前那个令人敬畏的太后。”

  一直到傍晚时分,初一大戏才差不多唱完。这时,慈禧会即兴表演,超级票友的她让太监们奏乐,亲唱几首小曲过把戏瘾,宫女们也跟着她唱了起来。正在兴头的慈禧又命太监唱,票友太监自然唱得很专业,但难为了平时只知道“咂”的太监,根本就不会唱。但老佛爷的话谁敢不从,只得扯开鸭嗓嚎上几句。这么一来戏剧效果就出来了,不只慈禧笑了,大家都笑了,满堂喝彩。

  看来,不论是普通的百姓之家,还是高高在上的帝王家,过年图的就是一个字,“乐”。而慈禧,除了一个“乐”,还借机积攒到了大量的陪葬品。

  慈禧很喜欢过年,除了热闹外,还可收到很多贵重的年礼,这些后来都成了她的陪葬品。1928年7月,军阀孙殿英掘开慈禧的清东陵,盗得了大量的珍宝,极受慈禧青睐的大太监李莲英嗣长子李成武,在其《爱月轩笔记》对这些陪葬珍宝有详尽的记述,对陪葬品的数量和价值都有说明,据说光是置放在慈禧脚两边的翡翠西瓜,就值白银二百二十万两。这么多的珍宝不少来是她过寿和过年节时收受的礼物。

  慈禧对送她的年礼很在乎,会一件件看,喜欢的就留下来用,不用的就锁进库内,也许再不去看上一眼了。这些礼物包括细小的用品、珠宝、绸缎,甚至还有衣服,应有尽有。慈禧28岁与慈安一齐“垂帘听政”,至她74岁死去,执掌大清江山长达半个世纪,每年过年要收到多少礼物?有时一年就能收到满满几个房间。因为礼物太多,慈禧设有专门收藏间,这就是“锁在库内”一说的由来,德龄就管过这个“仓库”。慈禧地宫中陪葬品价值白银亿两,有不少人对此一直感到疑惑,哪来那么多珍宝?看到这应该明白一点了吧。

  慈禧很在乎年礼,臣子则把送年礼看作是巴结晚清“第一女人”、引起她青睐的绝佳机会。袁世凯做直隶总督时送给慈禧的年礼是一件十分奢华的黄缎袍,这件事外人很少知道。怎样的奢华?上面用各种颜色的钻石、珍珠镶成一朵牡丹花,叶子是绿宝石的。慈禧一眼就看中了袁世凯送的礼物,喜欢得不得了。德龄透露,新年第一天,慈禧就穿到了身上,但因为镶满了宝石,太重了,穿起来可能不是太舒服,后来就收藏了起来。有一次,慈禧要接见一位外交官,德龄劝她穿上这件衣服,慈禧没有采纳,可能就是太重的原因。实际上,袁世凯可能根本就未把这年礼当件衣服送啊,不过是把珠宝镶到衣服上,比直接送珠宝更巧妙而已,慈禧竟然还真穿了一天,真有她的。这件“宝衣”后来也应该进了慈禧的地宫,陪葬了。

  袁世凯是个很会送礼的人,他审时度势,拍马有方,有的官员却忽视了这一点,礼虽重却不称慈禧的意。比如,慈禧如果有了,再送类似的,她就不会觉得稀罕。德龄姐妹俩与母亲送一些他们从法国带来的镜子、香水及各式化妆品,这些都是当年国内看不到的稀罕物,慈禧十分高兴。而就在同一年春节,知道慈禧喜爱珍珠的两广总督与袁世凯一样,也送了份极为贵重的礼物,是四袋上好的珍珠,每袋至少有千粒,大小一样,式样相同。德龄透露,慈禧已有许多珍珠,对这个礼物没太在意,只说了一句“还好!”可见过年送礼也不能随便送的,得动脑筋,得注意受礼对象的喜好,否则花了大钱可能还不落好。

春节故事14

  妻不是农村的人,她一生受到的是和农村文化截然不同的教育,甚至和她同样的城里人相比,那教育也很独僻,所以与乡村的文化和习俗,她是坚决地格格不入。每次回家,打算着初六返回,初二她便焚心地急。今年过年,我独自同孩子回了,且提早写信,明确日期:腊月三十回家,午时到洛阳,下午晌半到镇上。一切都准时得少见。长途客车颠到镇上时,我问孩子:

  “见了奶奶你怎么办?”

  “让奶奶抱着。”

  “说啥?”

  “说奶奶好,我想你。”

  “还说啥?”

  “说妈妈上班回不来,妈妈让我问奶奶好。”

  “还怎样?”

  “过年不要奶奶的压岁钱。”

  这就到了镇上。镇上依如往年,路两边摆有烟酒摊、水果摊、花炮摊。商店的门依然地开着,仿佛十四年未曾关过。时候已贴近了大年,采买的人都已买过,卖主们也只等那忘买了什么的粗心人突然光顾。街上是一种年前的冷清,想必大人们忙着,孩娃也在家忙着。我拉着孩子下了汽车,四顾着找寻,除了夕阳的光照,便是摊贩收货回家的从容,还有麻雀在路口树上孤独的啁啾。

  没有找到我的母亲。

  孩子说:“你不是说奶奶在车站接我吗?”

  我说:“奶奶接厌了,不来啦。”

  我牵着孩子的小手,背着行李从街上穿过。行李沉极,全是过年的客品:酒、烟、水果糖、糕点、麦乳精、罐头和孩子穿小了或款式过时了却照样新着能穿的小衣。我期望能碰到一位熟人,替我背上一程,可一直到家,未曾见了哪个村人。

  推开家门的时候,母亲正围着那块围裙,在房檐下搅着面糊。孩子如期地高唤了一声奶奶,母亲的手僵了一下,抬起头来,欲笑时却又正色,问就你和孩子回来了?我说孩子他妈厂里不放假。母亲脸上就要润出的喜红不见了,她慢慢走下台阶,我以为她要抱孩子,可她却只过来摸摸孩子的头,说长高了,奶奶老了,抱不动了。

  到这时,我果真发现母亲老了,白发参半了。孩子也真的'长高了,已经到了他奶奶的齐腰。我很受惊吓,仿佛母亲的衰老和孩子的长成都是母亲语后突然间的事。跟着母亲,默默地走进上房,七步八步的路,也使我突然明白,我已经走完了三十三年的人生。

  我说母亲,“你怎的也不去车站接我们?”

  母亲说:“知道你们哪天哪一阵到家,我就可以在家给你们按时烧饭了,不用接了。”

  说话时,母亲用身子挨着她的孙子,把面糊在他的头上搅得很快。她问:

  “在家住几天?”

  我说:“过完正月十五。”

  她说:“半个月?”

  我说:“十六天。”

  “当兵十多年,你还从没在家住够过这么长时间哩。”母亲这样说着,就往灶房去了,小小一阵后,端来了两碗鸡蛋面汤,让我和孩子吃着,自己去扞叶儿包了扁食。接下,就是帮母亲贴对联,插柏枝,放鞭炮。

  鞭炮的鸣炸,宣告说大年正式开始了。

春节故事15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慈祥的奶奶,亲爱的妈妈,和蔼可亲的幼儿园阿姨,给我们讲了一个又一个搞笑的民间传说。这些民间传说,就像一杯杯香气扑鼻的清茶,让我们回味无穷。下面就让我说一个我所明白的民间传说吧!――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有个传说,在全国流传很广,是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因为秦国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国家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心放下自己的'祖国,然而又有心无力,一气之下,于当年的五月初五抱石投汨罗河而死。

  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十分忧伤,纷纷涌到汨罗河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了船只,托起他的身体滑来滑去,百姓们为了纪念屈原,便把米饭捏成团蒸熟扔进江中,久而久之,每年的五月五日就成了我们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