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算》读后感(通用10篇)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暗算》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暗算》读后感 篇1
《暗算》是作者麦家的一部关于密码破译的小说。先不谈小说的真实性,单说这本书我就深有感触,对于小说中人物的奉献精神更是无尽的赞叹。
《暗算》讲述的是中国情报机构701中特殊人群的特殊生活。他们被封闭在一个山里面,基本上是与世隔绝。故事就是讲述了三种人的身份构成,及听风者、看风者、捕风者。这里指的风是一些间谍性的行为,例如密码破译、情报侦察和特殊行动。
上部《听风者》是由一个名叫阿炳的瞎子展开的,阿炳从陆家村被带到破译局,主要是为了侦破敌国的密码,从一千多组摩斯密码里听出敌方的电台,然后交给破译者去解迷,为国家的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侦听,及天外之音,无声之音,秘密之音。当然,文中的阿炳就是个天才,他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破掉了敌方的电台。而这个人却是敏感的,不容质疑的,他不愿意别人否定他的判断。有时会有类似于疯子的行为,他的缺点在于经受不起任何的打击,在他妻子背叛他后,他选择了自杀。我认为无论一个人有何优点,他的缺点很可能就是致命的,我们不可能拥有完美无缺的人。
中部《看风者》,看风者指的是那些负责破译密码的人。而黄依依就是负责密码破译的人之一,她原来是一位数学家,打得一手好算盘,曾去美国留学。把黄依依带进破译局为的是破解当时欧洲少有的高级密码——乌字一号密码。在破解之后没多久,或许是命中注定,她一生都充满了感情纠葛。黄依依死后,陈二湖一下子变得出类拔萃,频频干出惊人之举。“你肯定不是你,我肯定不是我,桌子肯定不是桌子,黑板肯定不是黑板,今天肯定不是今天,阳光肯定不是阳光”,这是他眼中的密码。在陈二湖的引导下,小施跟随着他,开始了追逐火密的路程。于是就有了书中不断提到的“那件事”——梦呓。退休后开始迷恋围棋,棋艺飞涨,而好景不长,陈二湖渐渐开始找不到自己的家,不认识自己的亲人。当他再一次回到“红墙”中时,生活中的一切又恢复了正常。巴顿将军曾说过:“一个真正的军人应该被世上的最后一场战争的最后一颗子弹打死”,陈二湖的确倒在了“红墙”之中。
下部《捕风者》讲述的是两件事。第一件是701单位的老吕在抗美援越中以国家的名义对已死去的越南军人韦夫的暗算,利用韦夫的尸体伪装成越南军界重要情报人员胡海洋,并成功干扰美军军事决策,因此取得战役胜利。第二件是卧底金深水和林英对毛人凤的暗算,利用军统内郑介民与毛人凤的矛盾,成功将林英从无关紧要的岗位调入军统的核心部门,从而为中央提供了大量有用情报。
仔细品读完这本书,我十分崇拜的是书中人物的献身精神。在这个世界中,人都是各有所长,当能够发现自己的长处时,再加上终其一生的奋斗,那么这个人就没有白白来人世上走一遭。最重要的不是自己拥有了什么,而是创造过什么,在人世上留下了什么。书中频频出现一个词——孤独。他们必须要将有些事情保密,哪怕对自己的家人,如果需要,一生都不能说出去。而这种孤独只存在于“红墙”之内,在外界是无法体会的。
《暗算》中讲述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极端,他们要不是极端聪明、极端勇敢,就是拥有极端天赋。然而在他们的一生中,所追求的永远是超越,超越自己的极端。这种超越自己的精神正是我们当代青少年所需要的。现在的我们应该有一种奉献的精神,应该有积极的态度去应对生活和学习上的任何挑战。在漫漫求索的尽头,艰苦卓绝的捕风终于略见曙光,我们难道没有感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快意吗?
人生漫漫求索路,正如一次听风、看风、捕风的过程,层层递进,由表及里的人生境界。
《暗算》读后感 篇2
因为工作耽误,《八佰》没能看成,网上看又觉得时间太长,没有那份精气神。只能谈谈《暗算》这部小说。
电视剧应该是看了一点,但印象不深。小说看起来更有声有色一些。
《暗算》主要讲的是情报部门 701几个传奇人物的故事。有耳朵机灵的阿炳,有破译能力超群的黄依依,有大器晚成的陈二胡,用尸体传递情报的韦夫……
除了死后被利用的韦夫外,其他几个都是天才,有他们的特长,带给了无限荣耀;但他们也有致命的弱点,给予了他们悲惨的结局。如书中所讲,701集中了最优秀的天才,把天才一个个送上了顶峰,又一个个送上了绝路。那些遥远的年代,隐晦的角落,天才像流星划过天际,一闪而过,不只是幸,还是不幸?
看《暗算》这书,跟看《解密》似的。多少前人竭尽全力掩盖的秘密都随着时间流逝而浮出水面。在时间面前,没有任何秘密。年轻时候说不出口的秘密,也许到老了就是喝酒就冒的故事。
但是秘密在他的有效期内,总是有着它存在的意义,吸引了无数制造秘密与破解秘密的人,留下了很多的传说。
《暗算》读后感 篇3
花三晚上看完这本,这是看的麦家的第二本书,第一本是《人生海海》,看此本书和看人生海海感觉有相似又有不同,人生海海的叙事手法像是讲故事,知道读者想知道想看到的是什么,所以会极大的满足读者的好奇心,但此本书开头作者也交代了背景,是与他人采访、交谈整理出来的,于读者来说,更像是一部纪录片。纪录片的特点就是重点叙述事实,事件的背景信息,前因后果,还有客观的陈述结果。
不管结局是否合逻辑、合情理、合胃口。所以看完《暗算》,几个人物故事,整体来说心情是比较压抑的。从开头瞎子阿炳的爽文开始,再到中间的黄依依故事压抑到顶点。再到陈二湖的故事让人产生阵痛,再到最后的小故事结尾。
诚然,大的方向来说,我们应该为这样一群从事此类行业的人致敬,致敬之余,也会深深体会到文中主人公在遭遇生死离别时,说出没有任何一个时候讨厌、或者抵触革命的话。因为这其中描写的每一个人主人公或是单位的每一个人。他们有超乎常人的智商也好、技能也好、能力也好,但抛开这些光环,这些人都是活生生的需要吃喝拉撒,就像文中黄依依说的一样,我们都是人,都有爱恨情仇、喜怒哀乐。我们学知识,我们革命,我们都是为了我们或者后辈能够独立自主的不被他人掌握命运的生活。
但就是这样的一堆人为了国家前途也好,民族大义也罢。致敬之余我们更多的是心痛吧。尤其是在读到陈二湖的'老年生活,这位老爷子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701,到退休后,已经形成了强烈无比的职业习惯和素养。而这一切,不能公之于众,不能天下大白。他就像你身边每天都能见到无数的普通的老大爷一样。
殊不知和你擦肩而过的人,曾经拯救过无数国人的性命、革命的前程。他无疑是伟大可敬的,但同样也是可怜的。就像书中那句(或者是我的那句):当他们无数次想面临困难要放弃,无数次考量自己的选择和坚持是否值得时,不知道是什么推动着他们,可能是爱,可能是恨。但总归一句话:心性不够坚定的人,是不能背负起革命的重任的。因为你很有可能很长一段时间,是一个人在黑洞里走,没有方向,没有同伴,甚至有时候还没有自己。
《暗算》读后感 篇4
《暗算》是作家麦家一部关于密码破译的小说,荣获中国茅盾文学奖。撇开小说的真实性,看过这本书,我有很深的感触,特别是小说中的人物的奉献精神。
整本书讲述的是中国情报机构701的特殊人群的特殊生活,他们被封闭在一个山里面,基本上是与世隔绝。小说采用一种新的叙述方式,即直接引用采访者的语言和作者自己的语言两种不同的方式进行描述。麦家的写作读起来非常流畅,语言简练,专业。
故事就只用了三种人的身份构成,一个是听风者,第二个为看风者,第三个则是捕风者。当然,这里指的风是指一些间谍性的行为,比如破译密码,侦察情报和实际的参与战争行为。
听风者用的是一个人作为主角,这人是个瞎子,名叫阿炳,这个阿炳从陆家村被带到破译局,主要是为了侦破敌国的密码,从一千多组的摩斯密码里听出敌方的电台,然后交给破译者去解迷,为国家的安全提供有力的信息。当然,文中的阿炳简直就是个天才,他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破掉了敌方的电台,令破译局原来计划一年完成的工作提前了许多。而这个人却是敏感的,不容质疑的,他不愿意别人否定他的判断,就象否定他生活的判断一样。这有些神经质,或者类似于疯子的行为。在他倍受大家尊敬与膜拜,当然,他的缺点在于他经受不起任何的打击,在他的妻子背叛他后,他选择了自杀。这让我想到,无论一个人有任何的优点,他的缺点很可能就是致命的,我们不可能同时拥有这样的人,这样的人太过于完美,于小说或者生活里都不太具有戏剧性,我们需要这样的戏剧性,这就是第一篇听风者里所吸引人的。
看风者指的是那些负责密码破译工作的人们,看风者这篇里,主角就是黄依依,她原来是数学家,打得一手好算盘而且还去美国留学回来的,在她的经历里,或者对两性之间的事情看得过淡些,或者这本就是人性的需要,但她又是心地善良的,她愿意帮人,当然,这里面包含私人的因素。我最感到可惜的是她和安在天之间的悲剧,后来她也因为夺别人的丈夫而被情敌失手杀死,但她表现的女人的天性使那个时代那些掩饰得很多的女人得到一种解脱,或者算是有了解放的例子。
捕风者里的故事讲的是地下党的故事,钱之江搞谍报,乔装打扮,深入虎穴,最终以牺牲自我是的方式将情报送出去,讲述了情报工作人员的危险与磨难。
读完了整本书,我比较崇拜的是书中各种人物的献身精神,在这个世界中,人都是各有所长,当能够很恰当的发现自己的长处时,再加上终其一生的奋斗,那么这个人就没有白白来人世上走一遭。无论是对国家,社会,家庭,还是一个个体的个人,最重要的不是自己拥有了什么,而是创造过什么,在人世上留下了什么。就像主人公所说的“我们是一条看不见的战线,是保证党和国家安全的生命线。既然选择了它,也就选择了一种革命的人生。个人的利益、愿望、理想、前途都变得不再重要,像宇宙之中的尘埃,都要服从于革命的需要”。
除了这些,小说还强调了一个词,那就是“孤独”。那种与众不同,那些必须要永远保密的事情和人们,哪怕对自己的家人,如果需要,是一生都不能说出去的。这种孤独,除了在“红墙”之内,在外界是无法被感触到的甚至。《暗算》所讲述的都是极端的人们,他们要不然就是极端的聪慧,极端的勇敢,极端的天赋,然而所有的这些,在这些人的一生中,所追求的永远是超越,超越自己的极端。以及对周遭事情的无限处理上。这种超越自己的精神正是我们当代人所需要的。现在的我们应该有一种奉献的精神,应该有积极的态度去应对生活和学习上的挑战,“傲气如梅,伫立寒霜;清苦像茶,别有暗香”。
《暗算》读后感 篇5
在爷爷爱看的为数不多的电视剧里,《暗算》可以算作一部。因为爷爷的影响,我也跟着看了两集,后来,就找来了原着看,结果发现,小说《暗算》是更加吸引我的。
书中有五个故事——瞎子阿炳、有问题的天使、陈二湖的影子、韦夫的灵魂说和刀尖上的步履。每一个故事读来都是那么精彩却让人感到心酸。
这些人是一群地下工作者,是神秘和秘密的存在。他们无法像常人一样地生活、交流,所以也就注定了他们的孤独、悲伤。然而,在这之外,他们却有像常人一样对感情的渴望。就像黄依依,就像阿炳,虽然在某一方面,他们极具天分,可他们是残缺的。生活并不会如工作一样带给他们完美。最后,阿炳自杀了、黄依依被杀了,两人都逃不过纠缠于世俗中那些琐碎和无奈的情感。如同书里写的:“活生生的事实太多,而道理太少,所以堆起了很多我们经历却又说不清的事。”
地下工作者们定然有着对国家和自己工作的绝对忠诚、绝对信仰,我知道他们有这么一种情怀,但却无法理解。
作者麦家在《自序》里写到:“我知道,时代确实在变,日新月异地变,有些美德变成了迂腐,有些崇高变成了可笑,有些秘密变成了家喻户晓。但我相信,有些东西,有些价值,有些目光,是恒定的,永世不变的。”
或许,一切并没有那样复杂,他们有的,不过是最单纯、朴素的情感,对信仰坚定、对诺言忠诚。而这些,恰恰是当下时代里,已被人们丢失和遗忘的。我们没有这些,所以我们成不了他们,所以我们对他们和像他们一样的人除去感动与敬佩之外,总会感到抱歉与尴尬。
回头想想自己,也许无法有那么高尚的情怀,但有一些事情我想是可以去坚持的。比如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能够帮他一把,在朋友取得进步的时候可以给她掌声和鼓励,在面对弱势群体时,不再观望嘲笑,而是报以和善的微笑……只要每个人都心怀善意,那我们的生活也会变得更加美好。
《暗算》读后感 篇6
对于当代中国文坛来说,麦家的写作无疑属于独特的路数。这个人的存在已经变得不可忽视,他那么顽强、绝对而倔强。他的写作诡秘、幽暗、神奇,深不可测,到处潜伏着玄机,让人透不过气来。阅读他的作品,就像是被引诱到一个偏僻的山谷,而黑暗开始降临。阅读没有退路,只有在黑暗中摸索。那真是孤苦伶仃的阅读,无助的阅读,就像他的写作一样;当然,也是极其富有刺激性的阅读,这是一种关于阅读的阅读,也是关于写作的写作。
在麦家近期出版的《暗算》的前面几页处,他这样写道:“7”是个奇怪的数字,它的气质也许是黑的。黑色肯定不是个美丽的颜色,但肯定也不是世俗之色。它是一种沉重,一种隐秘,一种冲击,一种气愤,一种独立,一种神秘,一种玄想。
关于“7”的所有设想,可以看成是麦家关于写作的设想,小说中的那个叙述人“我”就是一个戴着墨镜的人。麦家就是一个戴着墨镜写作的人。由此就不难理解,这部小说的第一个主角就是“阿炳”。只有阿炳面对的黑暗,他带来的黑暗给麦家的写作提供了家园。隐秘、秘密、解密、暗算、秘谋、告密等等,这些都是黑暗中的行为,也都是本质性的写作,所有的本质性的写作都是黑暗的写作,都在黑暗中或关于黑暗的写作。写作就是沉入黑暗,在黑暗中发光;绝对的写作就是绝对的黑暗,就是绝对之光。
麦家以《解密》令文坛刮目相看,他的出现就像一片阴影,投在亮丽的文坛上,多少有些令人惊慌。事实上,麦家写作多年,他的写作姿势显然是潜伏式的,是一种秘谋,是对写作的宣誓。《解密》就这样出现了,令人措手不及。那是一个关于701单位解密码的故事,很吸引人,像是侦探小说、间谍小说、恐怖小说的变种,一种新型而独特的种属,或者说一种四不像的写作怪物。令人惊惧的阅读效果,把人们引向一个未知的黑暗的领域。在山里头,在黑屋子,一群人在截听敌方的电码,这是所有战争中最紧张最具有突变性的经典场面。麦家就把书写对准这个场面,他探究的是一个领域,一个黑暗的领域。《解密》有一个漫长的故事,随后突然进入幽暗处,故事被秘密所牵引,进入到无法洞见的深度。这种状态显然不是指故事表面无穷无尽的不可知状态的密电码的追踪,而是指麦家在根本上揭示出一种生存的状态,一种存在的黑暗状况。
写作是如何进入、如何接近那种状态的?写作由此留下黑色的文字。确实,麦家的故事都会有事件和结果,这是他难以摆脱世俗性的故事留下的把柄。《解密》中那本密电码的丢失,结果是人的四处寻找。这些事件总是要出现的,故事也不能承受那么幽暗的存在,可以理解或者谅解。但在大多数时候,他的写作可以沉入黑暗,在铭刻那些时间,在幽暗中,写作的力不时爆出某些火花。他执拗地书写那个叫做容金珍的男人,一个解密天才。他是那样一个孤独的人,一个像死一样陷入沉思的人。他只倾听一些奇异的声音,来自遥远的不可企及的黑暗中。那个笔记本丢失了,也是黑暗中,在一辆行驶在黑暗中的列车的车厢里丢失了。
对于容金珍来说,这是更深的黑暗的开始。他在更深的黑暗中寻找那个丢失的宝物。小说是这样描写他此时的境况的:现在,容金珍正在为此深深悔恨,同时他极力想走入神秘的迷宫,找到他为什么把笔记本忽视掉的谜底。开始,他为里面无穷无尽的黑暗所眩晕,但渐渐地,他适应了黑暗,黑暗又成了发现光亮的依靠。就这样,他接近了一个宝贵的思想,他想:也许正是因为我太珍视它了,把它藏得太深了,藏在我心理的心里,以致使我自己都看不见了。
这也是对这种书写的隐喻,麦家走进了这种存在的处所,他看到了一种黑暗中的存在,那种生命,在日复一日的解中磨损,越来越黑暗,越来越接近光亮。在很大程度上,我们确实为那种神秘兮兮的故事所吸引,它把我们引向不可知的山谷;随后我们为那种存在的生命所惊惧,那些天才,只在黑暗中发光的天才生命所惊叹。而后,对于书写,我们又能说什么呢?又能感知什么呢?存在变成了文字,一种黑色的文字,文字确认了存在,又远离了存在,文字成了自己,它的铭写就是在黑暗中发光,成为灰烬。能感知到文字的魔力的,那是对书写之历史的回忆,它只能以力的方式存在,不能感知的,那就是灰烬,一种已死的文字。
2003年,《暗算》又给我们制造了一种黑暗,这是阿炳的黑暗。在这本书中,不用说,关于阿炳的篇章是最动人的,也是最接近麦家的写作本质的。这是对黑暗的书写,是在黑暗中书写。麦家再次动用了他对故事的处理能力,在这里,“暗算”被做了双重性的处理,暗算既是指破译电码,也是指这些破译者的生活如何被暗算。坦率地说,后者的显性化的故事并不巧妙,也不特别惊人。阿炳也被命运算计了,他无法生育,他的妻子林小芳与山东大汉有了儿子,阿炳为此自杀。真是人算不如天算,阿炳如此不堪一击,比暗算更强大的是一种命运,一种文化力量。那个黄依依的故事同样如此,她在做人流时被张国庆的妻子所暗算,结果死于非命。诸如此类,这些故事都有一些显性的被“暗算”的意味。
我想说,这些显性的故事当然可以在宿命论的意义上提示存在的某种深度性,甚至触动读者掩卷而思的哲理性。但是对于麦家的书写来说,这些显性的故事却消除了黑暗,把黑暗中的故事带向了光亮处。但这并不是真正的光亮,这是另一种存在,另一种书写,一种世俗化的书写。而真正黑暗中的书写,是永远身处黑暗中,那种光亮是从黑暗中的坚硬存在磨砺出的火花,它是黑暗极致的光亮。对存在之坚韧性的书写,书写能体会领悟到自身的力,书写是对存在的铭写,对生命之存在,存在之极限的书写。神秘的不是世界是怎样,而是世界是这样!维特根斯坦如是说。书写对那种黑暗中的存在给予接近,它就逼近了神秘,真正不可知的生命延伸之路。麦家给当代中国文学提示的,是一种坚韧的书写样式,一种真正的另类的,也是最虔诚的写作。
麦家的文字是有力的,那么简洁,一种被痛楚所浸满的文字,它可以引向不可知的深谷,穿过那黑暗的屋子,在黑暗中听风;能提供这种图景的文字的人,能独享一种秘密,一种幸福,一种意外之喜。
《暗算》读后感 篇7
关于麦家的《暗算》,源于同名电视剧的深入人心。其实我看书很多是因为看了电视剧觉得很不错进而想研究一下原着。《暗算》讲述了具有特殊禀赋的人的命运遭际,书写了个人身处在封闭的黑暗空间里的神奇表现。破译密码的故事传奇曲折,充满悬念和神秘感,与此同时,人的心灵世界亦得到丰富细致地展现。
听风者、看风者、捕风者,光是这些词汇都让我对这本书充满遐想。当然,这里指的风是指一些间谍性的行为,比如破译密码,侦察情报和实际的参与战争行为。一直对于这种“谍”的行为存有强烈的好奇,再加上最近多有谍战主题的影视作品。看完这本书,我的内心抑制不住的感动和压抑,我想象到我们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牺牲了多少他们的幸福。
几位主人公:瞎子阿炳,黄依依,陈二湖,“老地瓜”……他们或终日滞留大山深处,或长年浪迹四方。滞留的如困兽,浪迹的如游侠。然游侠也是困兽,因为他们的内心极不自由。很难想像我们的身边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工作以“国泰民安”为终极目标,但工作本身具有的保密性又使他们自身失去了最基本的人身自由。他们抛妻别子,隐姓埋名,为国家的安全和人民的利益绞尽脑汁,“暗算”他人、他国,然而最终自己又被粗粝的世俗生活“暗算”了。终其一身,他们没有自己的身份,祖国需要他们以什么身份出现,他们就是什么人,而何时变回真正的自己,唯有等待解密日的到来。
看风者篇,黄依依和安在天的爱情悲剧在这充满解密的故事里尤让我心绪起伏。这是一个破译密码的天才,也是一个勇敢追求爱情的女人,是天使也是恶魔,在那充满着封闭、保守、破落的时代注定会是一个悲剧。因为爱,她选择了她讨厌的破译工作。虽然他们心心相惜,但他名义上因车祸去世已办过隆重公开丧事的妻子其实是因为组织上有新的任务所安排的烟雾弹,意味着他的妻子还健在,他怎么可能接受她。失去爱的她寄情工作,希望远离伤地唯有尽快破译密码,她成功了却因为知晓了他妻子未死这个组织上视为绝密的信息而被滞留在原地。他们不能在一起,但她还是结婚了,尽管不是她所爱,但她夺人丈夫最后被情敌失手杀死。但可悲的是最终他的妻子却真的死在车祸之中……这是怎样的一种哀切,他都失去了……
身在“江湖”身不由己,他们都是一群天才,天才又都是孤寂的,就像主人公所说的“我们是一条看不见的战线,是保证党和国家安全的生命线。既然选择了它,也就选择了一种革命的人生。个人的利益、愿望、理想、前途都变得不再重要,像宇宙之中的尘埃,都要服从于革命的需要”。因为革命他们失去了一切,甚至亲情、爱情和友情。但他们得到了我们的尊敬,爱戴,想念,颂扬,鲜花。
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在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遭遇前所未有冲击的时刻,有多少人能保持单纯的秉性和最初的梦想。那时的他们无名无利却无私无畏,现在有多少人为名为利不折手段。时代在变,日新月异地变,但有些东西,有些价值,有些目光,是恒定的永世不变的,我相信。
当一本书看完让人有感动或启发我觉得作者就是成功的,虽然我没资格作评价,我只想说,里面的每一个主人公让我对很多事物有了新的认识。
《暗算》读后感 篇8
麦家的《暗算》我是第一次接触,包括麦家的作品我都是第一次接触的。我记得以前厚圃依稀谈起麦家的作品来,然后作品名字我不记得了,只记得他好象谈过麦家,好象没有谈过。青萍兄的《暗算》落入了我的手中后,我在余华之后选择麦家,我觉得自己算是比较有针对性的看一些东西,这样挺好。《暗算》讲的是国家安全局前身的故事,我记得以前好象听过或者看过这么回事。安全局的前身应该是什么保密局或者如麦家所说的破译局等等部门,故事就只用了三种人的身份构成,一个是听风者,第二个为看风者,第三个则是捕风者。当然,这里指的风是指一些间谍性的行为,比如破译密码,侦察情报和实际的参与战争行为。
听风者用的是一个人作为主角,这人是个瞎子,名叫阿炳,当然,《二泉映月》的演奏者也是叫阿炳,两人的特点当然是耳朵比较灵,有与从不同的听觉与观察力。这个阿炳从陆家村被带到破译局,主要是为了侦破敌国的密码,从一千多组的摩斯密码里听出敌方的电台,然后交给破译者去解迷,为国家的安全提供有力的信息。当然,文中的阿炳简直就是个天才,他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破掉了敌方的电台,令破译局原来计划一年完成的工作提前了许多。而这个人却是敏感的,不容质疑的,他不愿意别人否定他的判断,就象否定他生活的判断一样。这有些神经质,或者类似于疯子的行为。在他倍受大家尊敬与膜拜,当然,他的缺点在于他经受不起任何的打击,在他的妻子背叛他后,他选择了自杀。
《暗算》读后感 篇9
近年,曾有一部电视剧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有人说它是一部体现谋略的谍战片,有人说它其实是一部影射现实的教育片,也有人说,它是一部关于信仰,关于牺牲小我成全大我的颂歌。这几天我读了《暗算》的原著,让我也有幸走入了这个令人沉思的故事。整个故事是围绕主人公展开的。他勤勉,坚韧,忠诚,但就是因为为人不不知收敛,因而处处碰壁。他就是李涯。李涯曾经说过:“我运即国运,我干这一行不图立功受奖,我的理想是让孩子们过上好日子。”李涯的人生可谓是有山无水难成事。他虽然有着山一般的信念,能力强,势头劲,却一点也不懂得圆滑通融。一腔热血每每被浇得透心凉却还是矢志不渝,最后却丧命于自己的忠诚,不知他是死得其所还是死不瞑目。
风,一种冥冥混沌中的快意,一种无法言传和触摸的神奇。《暗算》巧妙的分为了三个部分:听风,看风,捕风,灵感源自于号称中国“中情局”的神秘组织701,分别与701 的三个特殊的业务局监听局,破译局,行动局一一对应。侦听就是要听懂天外之音,无声之音,秘密之音,被喻为“听风者”。破译即解密,就是要释读天书,无字之书,为看风者。搞谍报工作的就要深入虎穴,迎风而战,为捕风者。我们从形象的比喻中足以看出谍报工作像风一样的特点,抽象,敏捷而又稍纵即逝。
长期艰苦的蛰伏工作似乎是701成为一个周而复始的运转机器,遵循着看,听,捕三个步骤。仔细回想人生对梦想顽强的探索过程岂不是也亦复如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我们在嘈杂声中追寻着希望之风传来的一丝佳音。就像书中黄依依对乌字一号高级密码顽强的探索,当我们“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试图破解人生密码时,依靠的不就是看风者的那份执著?在漫漫求索路的尽头,艰苦卓绝的捕风终于略见曙光,我们难道没有感受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柳暗花明的快意? 人生漫漫求索路正如一次听风,看风,捕风的过程,造就了层层递进,由表及里的人生三大境界。
《暗算》读后感 篇10
友人给我推荐并赠送了麦家的系列小说,麦家是一个讲故事的好手,他的小说,如他所说:是一本不错的书,秘密、神奇、性感、陌生;既有古典的情怀,又有现代的风雅,还有一点命运的辛酸和无奈,开创了中国特情小说的先河,名字可能是一个笔名,但他的文章极有特点:一是明确地显示了他的性别和理工科出身:长于数字,长于方位,长于说明,长于制造气氛,短于爱情的描述,短于情节的构思;二是显露了他曾经的经历,他也许仅是一个外围的谍报工作人员(否则就不可能被允许转业),但了解整个情报工作的运作过程,使读者在一个万分陌生的环境里看到了一个个更陌生的畸形的天才。
麦家的文章不同于谢尔顿的小说,天南地北地变化故事的地点---虚无的宏大,也不同于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侦探小说,在特定范围内逐一排查锁定目标,再揭开一个惊天的秘密:他的小说是描写一个极小范围内的一个人,放大其的曾经,设定被命运注定毁灭的人生,诡秘、灵异、悬念、哀伤,感动到令人绝望,痛苦和恶心,半夜看完其中的一部,忍不住冲到卫生间干呕了一阵,记忆中只有看张洁的《无字》和项小米的《英雄无语》时有过这种感觉,没有对英雄的崇拜而只有对被剥夺自由的天才的扼腕长叹、没有对神秘土地的向往而只有对组织无边法力的敬畏,没有对自己无缘谍战的惋惜而只有对自己是一个可以在阳光下生活的人的庆幸。
从小看过不少关于间谍的文艺作品,从《保密局的枪声》向梅饰演的风韵妖饶的女特务,到真实的关露、张露平和郑苹如,从探知珍珠港袭击情报的佐尔格、到现仍不知其真实下落的川岛芳子、从整人无数遭到报应的贝利亚、戴笠,到全家均被我党除奸用硝呛水灭尸的顾顺章、从随时准备献身事业而自绝后人的潘汉年、到文武双全的陈赓大将,曾给年少的我带来无尽的个人英雄主义的想象,过去的文字上说的均是他们才智过人的非凡能力,而非心狠手毒的职业要求,谁也不知那个旁人永远不可能知晓的领域里有多少骇人听闻的永远不能揭密的事情!
电视剧《暗算》热播时,仅因为对其名字的反感而没有观赏,总想到巴蜀才子魏明伦曾为《十面埋伏》作的歌词:“山埋伏、水埋伏、情场埋伏、官场埋伏”,这首词当时引起极大轰动,也引起了上层的高度不满,谁来埋伏我们?一定是暗算我们的人!我们什么地方值得暗算,就需要自己暗算一下自己了。
我们需要审视的不仅仅是自己的过往,而且还有心里最阴暗和无望的空间,这种绝决的残酷如同麦家给我们提供的扭曲禁锢的世界。
【《暗算》读后感】相关文章:
麦家《暗算》读后感06-18
别暗算你的客户01-07
职场中如何预防暗算01-15
经典读后感12-13
读后感精选11-18
优秀读后感欣赏:《童年》读后感02-22
简爱读后感范文精选-简爱读后感02-24
《人生》读后感02-01
《家》读后感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