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把时间当朋友的读后感

时间:2021-06-21 12:27:02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把时间当朋友的读后感

  时间管理不是一种技巧,从更高的层面上来说,时间管理的本质是人生管理。下面是CN人才网为大家整理的把时间当朋友的读后感,欢迎参考~

把时间当朋友的读后感

  篇一:把时间当朋友的读后感

  像所有励志类、成功学或教授学习方法的书一样,读《把时间当作朋友》并不需要去推理论证作者的观点,需要的只是信仰作者的观点,并且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坚持不懈地实行。我这么说并没有要贬低它的意思,作者也说“更重要的是行动”。

  阅读起来,作者在强调这样一个事实:出身、家势、人脉、智商对于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影响是微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真正起决定作用的是人对自己的控制,提前的准备和计划,坚持不懈的行动。而这一切都是可以通过自我训练而习得的。

  全书给我最大震撼的一句话是:“我们竟然可以用我们的大脑控制我们的大脑。”作者故意用一种坚定不移、众所周知、平静的语气说出这句话。我不知其他人是否如作者所暗示的那样也知道这个道理,但我是从来没有这么想过更没这样做过的。一个人活到一定的年纪当然知道什么事是正确什么事是不该做的。十几岁的少年也应该知道天天打游戏是没有前途的,但却完全管不住自己。而一旦认为“你不应该录属于你的大脑,而应该是你拥有你的大脑,并且应该控制娃娃亲的大脑”时,问题就由“不能天天打游戏”转化成“你要控制你的大脑”,作者又明确地告诉你,你可以控制你的大脑。只要有一次成功的事例,控制自己的大脑将在所有的类似问题发挥作用。原本是理智与天性(懒惰)的斗争,变成了控制大脑的游戏。

  《把时间当作朋友》副本书共七章。整本书所运用的事例都非常新颖独特,有作者的读书所得,也有亲身的经历,透露出作者对这些问题深入的思索和自身的睿智;即使是我以前看过的故事作者也讲解出新意。

  我比较喜欢前四章,不只带给我很多新奇的观点,更有很强的可操作性,这点事实上比观点更重要。比如说在第三章讲到要记录时间的开销,获得时间的感知能力。读完这一章我才知道怎样去获得精确感知时间、做时间预算的能力。

  第五、六章主要在矫正一些错误的观点,但可能我极少看“成功学”方面的书,没有这些错误观点,觉得没有前几章吸引人。

  第七章在进行最后的催眠,写得很有力度。

  如果硬要给这本书挑个毛病,那就是,虽然作者也强调正确的目标的重要性,但整本书几乎没有提及如何根据自己的情况,确定一个正确可行的目标。当然这不是一本全方位教你成功的书,这只是本讲如何“运用心智获得解放”的书。不用太苛求,何况完美的书这世上本就没有。

  读完本书对我的心智肯定是有所触动的,但能否得救,还得看我自己的努力。

  篇二:把时间当朋友的读后感

  很久没有再读一本这样关于时间管理的书了。市面上很多这一类型的书,看多了需要每次都给自己做个时间列表,因为看太多,所以根本就不会给自己做。很长时间,都认为自己是个有计划的人,每次要开始一项工作或者一件事之前,都会想很多,很多,已经不止三思了,可能N思都有。后来,世界变化太快,生活充满太多意外,终于发现自己的计划总是不知觉的被什么给打断,于是放弃了许多长期的计划。再后来,经历太多事情后,发现自己苦于被计划所圈住,于是开始享受无计划的生活,虽然还是有时候还是觉得自己在浪费着一些时间,觉得抓狂,但是也得到了些许快乐和放松不是。毕竟自己并没有完全放纵自己,还是每天都在进度一丁点。

  看了此书三分之一,说不上茅舍顿开,却也有些豁然开朗。毕竟也是个新东方的牛人的亲身体会。有些确实很生活很实际,甚至是说到了一些我们不愿意承认却又是在每个人身上都会看到的陋习。书店里畅销榜的书架上永远放着那么些貌似排名很高的书,内容多是被千万人说腻了的道理,食之无味。一时间我还找不到什么词语形容这本书的语言风格,调侃式?诙谐式?反正是会让你很虚心很认真的去接受他说的建议。

  下面是摘录的.一些比较好的句子。

  “如果一个项目不超过7个的话,那么完全可以在我们的大脑中进行。”

  “我们不是计划着去失败,而是失败地计划。”

  “一个人失败经历得多,经验就相对更丰富,而后就少犯错。”

  “长期计划是需要通过实践才能习得的能力。”我终究也明白这个道理,制定一个长期计划,并坚持到底的实践去完成,这也是一种能力,现在的我还没有能力去做这么一个计划。笑来童鞋引用了崔健的一句话“计划总是没有变化快。”应该也是IBM的一句广告词,后半句印象中应该是“所以要将变化写到计划中。”至今我都记不起当时是谁和我说过的这句话。但是无论变化有多快,有多少变化,计划总应该是有的。有些计划,比如运动,跑步,一个词就可以让自己明白,也没必要去规定一个期限。一辈子亦或是几天,想起来就可以去做。

  “缺乏行动的计划是肯定没有任何意义的。”

  “很多时候,没必要做计划的原因有两个:除了前面提到过的‘大多数计划其实非常简单’之外,另外一个是“初始状态下,我们往往实际上并没有能力去制定合理有效的计划。”

  “如果你想改变你自己,或者你目前的处境并不令人满意,那就一切从简--找一个你觉得该给你带来改变的行动,然后去做就是了。不要怕碰壁,不要怕失败,那是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

  “很多人正是因为没有目标才不停地‘学习’。”说的就是我。因为对未来的恐惧,因为缺乏应有的安全感,我想在确定目标之前总不能白白浪费时间,坐以待毙吧。于是不停地学,最后忘记了去指定一个真正的目标书一定要自己去读,书摘一定要自己去做。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大脑的“选择性输入”机制控制我们听我们爱听的,看自己喜欢的,写我们爱写的。

  笑来童鞋26岁的时候不小心发现自己竟然不会思考,今天26岁的我早在去年就知道自己不会思考,一直挣扎到现在,到现在发现自己的精神世界貌似极度的空虚。

  “事实上,买回来的一本书里,哪怕有一句话给我们带来惊喜、带来思考、带来改变,就已经值回书价了。所以,有些时候,要注意自己的心态。”这几天一直徘徊在买书和不买书之间,现在不是新出的书,在verycd一般都能找到电子版,很省银子,对于我这样多无产品待业青年来说。就现在看的这本书也还是电子版,犹豫了好久。但是书有书的好处,拿着,看着,做记录也方便,徘徊中。。。

  “爱迪生是否是一个特别努力的人,本质上与我们没什么关系,我们该努力还得努力,不应该仅仅因为别人努力或者不努力,我们就放弃努力。”

  “心理健康的人不仅应该有能力看清真实的世界,还应该有足够的能力感知真实的自我。”

  看到后面发现这位童鞋和我一样对励志书籍有相同的观点:“励志肯定没有什么错,因为人就是需要鼓励,但不能胡说。随着年龄的增加越来越痛恨许多的励志书籍,甚至觉得很多时候,“成功学大师”干脆就等于“江湖骗子”。并且某种意义上,他们比江湖骗子还可恶,因为骗子最终只不过是骗走你一样东西,如果你聪明的话可能不会被骗,或者就算被骗了,也可以想办法弥补损失。”

  “换句话讲,尽管运气确实存在,但我不能相信运气,或者完整地说,我不能相信运气与我有关。”

  “生活的智慧就在于,集中精力改变那些能够改变的,而把那些不能改变的暂时忽略掉。专心打造自己,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优秀的人,一个有用的人,一个独立的人,比什么都重要。”这话的某些部分好像在某个地方见过,似曾相识。

  “记住,一个人的幸福程度,往往取决于他多大程度上可以脱离对外部世界的依附。”

  “实际上,我敢打赌,在你自己不喜欢的事儿上专注2个小时,未经训练的你肯定做不到--因为没有任何人不经训练就可以做到。你可以参照所谓的时间分割法。比如,你需要在这件事儿上专注2个小时,即120分钟。那你应该把当天的任务分解成6块,而每一块用20分钟完成。你把20分钟当作你专注的基本时间单位,而每个时间单位过后,休息5分钟,想办法犒劳一下自己--喝杯咖啡或者牛奶,不怕健康有问题那就抽一支烟,或者给你的男朋友或女朋友打个电话说点儿肉麻的话……在属于休息时间的5分钟之内的最后一分钟,重新振作,尝试着恢复状态,之后进入下一个基本时间单位--另一个20分钟。于是,在你规划时间的时候,你应该明白为了能够完全专注120分钟,你最终需要规划出150分钟左右的时间开销。这个方法非常简单,但非常有效。”

  “正确的减脂跑步方式应该是慢跑。慢跑到稍微气喘的地步,就改为快走,等气匀了再改为慢跑。这样就很容易坚持到30分钟,然后,在接下来的10~15分钟之内,如果体力允许的话(通常要经过一两个月的适应),就尽量快跑,或者至少强度比前30分钟再高一点,以便消耗更多的脂肪。”我跑步跑2点多公里才半小时,然后就跑步懂了,那时候有氧活动才刚开始,我却已经把它结束。跳舞毯能跳1小时满身大汗,但是却没有气喘吁吁,心跳应该达不到130每分。

  “所谓耐心,就是甘于把时间投入到简单、枯燥但是最终会意义非凡的重复当中去。”

  “了解本身也是需要耐心的,没有耐心的人是没耐心深入了解任何事情的,于是,最终他们对任何事情都没有耐心。”今天早上七点醒来就打开电脑看这本书,看到现在快四点钟,终于看完。中间包括吃饭、睡觉、厕所、洗脸、抹药两三个小时的时间,差不多今天花六七个小时把剩下一百六十多页的内容看完。没想到自己看书是这么慢。之前说过要给自己做个list,其实这事一直没忘。我一直在按照这list上的内容做着。

  看到中途一些内容,怀疑李笑来这位童鞋应该是水瓶座的,上网搜他的出生年月,可惜搜不到。他说话和对一件事的解释总是给我一种很熟悉的感觉,就好像比如面试的时候,面试官问:“一加一等于几。”然后被面试的童鞋说:“一般来说等于二。但是如果说开来了,有时候等于一,比如一堆沙子加上另一堆沙子还是一堆沙子;有时候又等于三,比如一个男人加上一个女人生了一个小孩,那么就是三;其实最重要的还是老板说等于几就是几。”看完这本书对于李笑来的感受就像是那个被面试的童鞋一样,会说无数种理由,呵呵,貌似是在和你抬杠一样。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这本书很不错,我会给他打五星。并不是我这么觉得,这书短短两年时间就已经重印了八次。

  篇三:把时间当朋友的读后感

  这是一本很有趣的关于时间管理的书,不仅有趣,还很实在,作者李笑来曾在新东方当过老师,现在在做留学的事情。

  时间管理不是一种技巧,从更高的层面上来说,时间管理的本质是人生管理。而人生是可以管理的吗?这大概也是个很诡异的命题。作者提到的“心智”跟《少有人走的路》中的观念如出一辙,根本上来说,要开始管理时间其实就是向自己的根本心理弱点开炮,挑战那些未知的区域,去面对乃至习惯自己的恐惧。

  就我个人来说,自己也有很多次下定决心要把自己的时间管理得更有效率,因为总是有如此多的事情在做:读书、上网、运动、练习音乐、社交……有时候兴致勃勃的制定了一堆计划,执行了不到一两个星期又扔下来了,最后不得不感叹“男人要对自己狠一点”(这是三年前在南富士参加GMC培训时曾让我留下印象相当深刻的一句话),在不甘于承认自己不是个男人的同时,又安慰自己说,还是要对自己好一点。而这些心理过程,在作者的案例中都有很清晰的展现。同时又清晰的和心智成长的命题练习起来,因而说从阐述时间管理的角度来说,的确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因为那些讨论时间管理的,往往倾向于在技术层面上打转:如何列表,如何制定计划,如何授权……

  作者对于很多常人思维出现的偏差做了一些分析,是些挺有趣的闪光。比如,“自己知道的和不知道的”与“别人知道的和不知道的”的组合;“实际上正确和实际上不正确”与“以为正确和以为不正确”的组合;“真的重要和真的不重要”与“显得重要和显得不重要”的组合;“出色否”与“有无理想”的组合……凡此种种,都在平常的思维里,使用矩阵组合的方式,把思考前进了一小步,而带来的启发确是巨大的,这恐怕也是作者自己展示的心智力量吧。

  “相信我,你并不孤独”在书中多次出现,大概最能安慰人了,当我们惊诧的发现自己很多奇怪的可羞的心理习惯和弱点在书中被清楚的表明,不免有豁然开朗之感,不过关键是这并不见得是什么好事。我们要走出一些误区,仍然需要我们付出心智的成长和努力。书中关于懒惰的分析多少都说中你我的软肋,我也是一次次在问别人问题的时候,发现了自己的懒惰;然后又在别人发问的时候对别人的懒惰而无语。不过作者传递的态度来说,也不过不可妄自菲薄亦不可狂妄自大。关键在于行动。

  此书中,最值得我们直接去实践的,在我看来有:

  一是搞清楚自己的目标,其实严格来说这并不是时间管理的内容,可是时间能和我们的生活分得开吗?

  二是时间花销的记录,以及“事件-时间”日志。这差不多是我认为最为有效的方法。这一项如果加上用在晨间日记当中,可能就更加威力无穷了。在我自己实验的过程中,亦有多次让人惊诧的体会。德鲁克的书中也提到过这个方法,当初看到这个方法后,我尝试后,惊异的发现自己有一段时间竟然每天看电视超过两小时,而我是一个天天批判电视的人,因为电视如此的破坏着人们的思考,于心智提升并无多大帮助。当我从我的时间开销中发现这一点的时候,情况就改变了,不管是为自己找的什么理由,从那以后,我就对这一项时间有了更清晰的觉察。当然了,现在我几乎不看电视。

  三就是关于那些最平常的关于睡眠、运动还有准备等等的建议。有时候真理就是“妈妈的唠叨”,光说不做,毫无益处,而有些事一旦做了,不仅有乐趣,还往往有意外的惊喜。尤其是“用传授给别人来实践”这一真知卓见,正好再次响亮的重申《与神对话》中所说得“你教的正是你所需要学的”。

  最后,补充说一句,说到灵修、宗教等等中所谈的“没有时间亦没有空间”的境界,另当别论。

【把时间当朋友的读后感】相关文章:

把时间当朋友读后感范文02-17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后感01-18

关于把时间当朋友读后感07-03

《把时间当作朋友》读后感06-19

《把时间当做朋友》读后感精选1则02-22

把时间当朋友读后感范文4篇02-17

把时间当朋友读书笔记01-06

《时间商店》读后感01-05

时间简史读后感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