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庄园》粗浅读后感
正是因为动物们无知愚昧,猪最后才变成了“人”,中国也不缺这样的“动物们”,可以说大部分都是这样的。书中的描写真是细思极恐,但我觉得最令我恐惧的事情是,书中每个改变来临之际都会有一句话:动物们不记得了。
《动物庄园》粗浅读后感 篇一
乔治·奥威尔的文字,总是充满怪诞,而后是许久不可消逝的苍凉与荒芜。《动物庄园》亦是如此。“所有动物一律平等,但有些动物更加平等”,一行注释的更加平等的小字,是对现实的黑色幽默和无奈反讽。一部政治寓言体的小说,给我足够的不平静与震动。在成书近70年后的今天,我翻开它,看到的是自己的祖辈经历的一切。只是,以寓言的形式写成,革命,暴力,独裁,迫害,屠杀,等等。20世纪后半叶在这个土地上发生过的许多事情,似乎都可以在书里找到对应。我想说我是带着一种苦笑读完它的。也许,不管是人,亦或“猪”,本真的单纯与善良,最终都会因为贫苦困顿而消磨殆尽。
故事描述了一场“动物主义”革命的酝酿、兴起和最终蜕变。一个农庄的动物不堪人类主人的压迫,在猪的带领下起来反抗,赶走了农庄主,牲畜们实现了“当家作主”的愿望,农场更名为“动物庄园”,奉行“所有动物一律平等”。之后,两只处于领导地位的猪为了权力而互相倾轧,胜利者一方宣布另一方是叛徒、内奸。此后,获取了领导权的猪拥有了越来越大的权力,成为新的特权阶级;动物们稍有不满,便会招致血腥的清洗:农庄的理想被修正为“有的动物较之其他动物更为平等”,动物们又回复到从前的悲惨状况。
寓言中,充斥着各种不同的动物形象,它们生动鲜活,深入人心。也许,如拳击手般,我太过善良与单纯,宁愿只相信那些美好而纯净的东西,宁愿去忽略其中存在的污杂。因而,我愿意抛开拳击手单纯之下的无知和缺少主见,分析他的温情、善良、坚忍、无私与美好。
拳击手是善良的,与紫苜蓿一样,拥有着人性的美好,有着对其他需要帮助的动物的关照和同情。这不同于我们通常所说的“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式的带着个人意气的善良,而是一种温情的善良,一种琐碎生活中的善良。诸如简单的走路提防踩到小动物,伸腿为小鸭子提供栖身之处,这类带有对周遭一切事物的体会和关怀。我想,倘若没有老少校的演讲,没有动物的起义,拳击手一定还是老老实实,安分守己的过自己的生活,并在平时顺便帮助其他动物生活得更舒心。
他的帮助行为不带任何目的和私心,只是出自于美好本性的条件反射。他不是为了博得好名声,为了赢得他人的尊敬,为了获得更多更广的人脉关系而进行的帮助。可叹,在当今功利社会中,多少人帮助他人的本心已经并不是关爱他人,而是通过帮助行为实现自身短期或长期的利益。帮助他人使自身得以受益,多少人在宣扬这种观点!这固然无碍于社会的运转,因为帮助行为还在继续,可是长此以往,人类还有良心吗?当一切以利益为衡量标准时,本心本性的善还能剩下几许?
拳击手提供的是“力所能及”的帮助。他没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和豪言,只是在生活中乐于帮助其他小动物。拳击手也不是为了帮助而帮助,没有设计任何帮助其他动物,造福动物界这种伟大而宏伟的目标。他只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看到了许多需要关怀的事情,以一种温情的视角对待周遭。拳击手就如同社会生活中的普通小民,没有多大的权利和势力,也没有花不完的金钱,只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民众,却依然可以善良而美好,用一颗温情的心去生活、工作。通过自身的美好品性与善良使周围人生活的更加快乐和舒适,使他们感受到人性的美好。
拳击手的善良不仅推及他的朋友和周边的人,还有他的敌人。那些想要害他的人。在与人类的战争中,他误以为马倌被他踢死了,“两眼噙满了泪水”。我非常感动于这一情节,几乎也是两眼噙着泪水看完这段的。他希望自己活着,能很好的富足的活着。可是他并不想因此而损害谁的利益。他希望所有的动物和人都能很好的活着,即使是他的敌人应该好好的活着。他反抗琼斯,是因为他希望能享有自己的劳动所得,不希望辛辛苦苦劳动的成果被人类剥削一空。他的反抗是被迫的,他不想伤害谁,也从未想过去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消灭任何人。在他的观念中,大家是可以共存的,并不一定非要拼个你死我活,一定要为了动物的利益而消灭人类。即使是敌人也是可以原谅的。
拳击手是踏实肯干,热爱劳动的。早在琼斯时代,他便“论力气顶得上寻常的两匹马”。而动物们在成功将人类驱逐后,拳击手干起活来更加卖力。比其他动物都起得早且一匹马顶得上三匹马。他劳动也劳动得很快乐。因为他抱着和其它动物同样的希冀:如今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们自己,为了自己的福祉和同类后代的福祉。他有着对自己劳动的肯定和希望,他感到满足,因为相信自己的劳动是有意义的,必将创造一个美好的未来。于是,他一次比一次起得早,干起活来一次比一次卖力。
然而,拳击手同时又是缺乏思考的。他劳动的太多而想的有些简单。拳击手几乎没有质疑过,动物们辛辛苦苦所作的一切成果究竟会为谁所享有,是农场的动物们还是那几头作为领导者的猪?他勤劳勇敢,热爱劳动,然而他所做的事情却间接做了拿破仑的帮凶。从主观上讲,毋庸置疑拳击手是无辜的,他从没想过要剥削谁,也没想过不劳而获地从动物们的成果中获得任何私利(从他比谁都干活卖力这点可以看出)。拳击手甚至是拿破仑一些政策的受害者。但客观上讲,他又是有罪的。很多次他依靠自身的思维惯性无条件支持拿破仑以及他的决定。“拿破仑永远正确”这是他为动物们所熟知的格言。在他相信拿破仑的同时,由于拳击手为动物们所尊敬、敬佩以及他在拿破仑政策上的表率,动物们自然而然相信他的选择无害于动物们——于是选择继续服从拿破仑。
之后,拳击手甚至把“拿破仑永远正确”这句格言代替为思考问题的方式。当紫苜蓿对猪在楼房中生活表示质疑时,他不假思索的用“拿破仑永远正确”来反驳。在这种态度下,七诫被一点点潜移默化的修改。拳击手是正直诚实的,拥护坚信着老少校所提的“凡动物一律平等”的思想。他从不怀疑拿破仑的所做作为都是为了全体动物的福祉。这一点却是最可悲的。然而拿破仑确实欺骗了大家,他借着革命、动物当家作主的幌子来满足自身的个人私欲,制造各种借口蒙蔽动物。令人痛惜的是,动物们怀着一切动物平等走向美好富足生活的理想每一日每一日的辛勤劳作,结果却是为拿破仑利用,为他人做嫁衣。他们满怀着憧憬和信仰而工作,换来的是被欺骗被掠夺而不自知。拳击手满怀希望的走上了通向深渊的道路。
拳击手唯一一次质疑拿破仑永远正确这一格言便是拿破仑宣布雪球为特务时。这是善良且正直的拳击手怎么都无法相信的事情——昔日并肩的朋友、同志竟然是万恶的琼斯的盟友,动物们的叛徒!之前的战斗以及雪球作战的`英勇使他无法相信吱嘎的捏造。然而,他在疑惑的情况下仍然选择了相信、服从拿破仑。他没有认真、深入的去思考这一问题,而是用“更加努力工作”去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原因。他总认为根源是干的太少,却不知即使活做得再多也于事无补。拳击手从没有深入的思考真正的原因,也许是因为,他的潜意思排斥、不能接受那真正的原因。
然而,逃脱不了的结局,是拳击手死了,死在了工作途中。他的死令人心酸和不忍。拳击手是美好的,而他越是美好,就越显得悲哀。他一生都在辛苦的劳作,希望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充足的食物和生活物资,希望人和动物都能够平等而自由的活着。他不希望被奴役,不愿有压迫。他追求的只是每一个生灵所应该获得基本的生存条件和空间。每一个生灵不都是生而自由平等的吗?这追求究竟有何错?又为何从古至今不断为人们所追随却始终无法实现?
他是老少校所倡导精神的忠实追随者,追求着每一个有思想的生灵都会向往的自由、富足而美好的未来。他平凡、不聪明,可他用自己的行动一点一滴为那个梦想而努力。他不够聪明,想不通那许多事情,背叛和斗争,他便埋头苦干,多做一些,以便那个平等而自由的未来可以早一点到来。他固然有其错误之处,然而对于此,拿破仑才是该负主要责任者。拳击手的死是如此悲凉和弱势。他的死换来的竟是一箱威士忌酒和猪的一夜狂欢,甚至还被吱嘎用来宣传迷惑动物们。
看到拳击手的种种遭遇,突然就理解了本杰明在拳击手被送去屠宰场的时候对其他动物的那种愤怒,还有他当时为何会一反常态那么激动地想去救拳击手,甚至可以理解他为何只愿意每个星期天跟拳击手一起去吃草却从不说话。我想,如果本杰明懂得修饰辞藻并且愿意说出他对拳击手的感想的话,估计会说“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吧!
虽然在这样的农庄,这样的社会,这样以死亡为代价,会让人绝望地要死。但透过拳击手,我们应该看到的是善的光辉。我想,拳击手是善良的、是美好的,他的内心始终有着对善和美的追求。
我看见鲜花,看见彩虹,看见世界美好如斯……
这些无关国事,无关政治......
《动物庄园》粗浅读后感 篇二
谁也没想到。
在一只猪梅杰的讲话下,《英格兰的野兽》的旋律响起时,将有一个国度的来临。
没错,那是一个属于动物的王国。
英格兰的田野阳光普照,流水清澈,微风和煦。动物们正在萝卜地里除草,他们都在埋头苦干,拿破仑迈着王者的步履走出农舍,身后跟着武士,风车在阳光下发亮。
《英格兰的野兽》歌声旋律洒遍山野,之后随风飘散到远方,无影无踪了。
PART.1 生活
在琼斯先生的梅纳农庄里,有各种各样的动物,为人类勤劳地耕地,它们的付出成果被人类掠夺:母鸡们下的鸡蛋被送到市场为琼斯换得了钱币;刚满一岁的四只马驹被卖掉;奶牛们挤出了人类需要的心血……付出的是它们,最后两手空空的也是它们。“这还不够吗?”老猪梅杰发问全体动物。动物都心领神会,梅杰的话给动物以崭新的生活观。一场革命爆发了,琼斯时代结束了。
大门上的“梅纳农庄”几个字一把抹掉,随后大力写上四个大字:“动物农庄”,墙上刻下了“动物七戒”。
动物们以为革命后的日子会舒适安然,自由自在。但在拿破仑的统治下,一切幻想,灰飞烟灭。至于其他动物,生活还是一如既往。他们普遍都在挨饿,睡的还是草垫,喝的是脏水,干的是农活,冬天受寒受冻,夏天蚊蝇缠身。有时,动物们在追问,在判断,到底革命以后的那段日子,刚赶走琼斯的那会儿,情况到底是比现在好还是更糟?但谁也不记得了。只是天天朦胧地听拿破仑的附庸千篇一律地表明,所有事物正变得越来越好,生活正变得越来越美好。
革命前后的生活,似乎没有丝毫的改变,就像老驴本杰明一样,他依然保持着在琼斯时代就已养成的工作作风。也许只有他,看透了生活的本质。
罗曼·罗兰说:“人最可贵之处,在于看透生活的本质后,依然热爱生活。”
我曾经如此讨厌自己的生活:每天早上被闹钟吵醒,接着早饭,上学,放学,睡觉。日复一日,在某个时间段干某件事。每个人,每件事都有该待的位置,没有任何改变。
母亲每天早起为我做饭,我上学后,她上班,然后晚饭,洗碗,洗完后感叹:“忙忙碌碌又一天!”我问:“为何如此生活?”母亲低头,淡然一笑:“这就是生活。”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一书里,老人是个渔夫,以捕鱼为生,捕鱼是他的生活。鱼也有鱼的生活,它们活在深海中,觅食,睡觉,跃出海面,看看星星,看看太阳,这就是身为一条鱼的生活!《在爱中行走》中的德兰修女,一生帮助贫困穷人,使世界充满爱、和平,这就是生活。
生活生活,生下来活下去。生活生活,为生而活。
我明白了生活的本质,那么,就让我的每一天过得有意义吧。
一如既往的生活正在动物庄园里继续着。
PART.2 平等
动物农庄的墙上刻着动物七戒的第七条:所有动物一律平等。自从雪球被逐走之后,拿破仑的残暴统治就拉开了序幕,给雪球贴上种种罪名,因为四头小猪公开抗议拿破仑废除星期天大会,所以被迫撒谎为雪球指使,刚刚说完,喉咙就被利齿咬穿了。一只只动物被当场处以死刑,拿破仑的脚前已经尸体成堆,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血腥味,暴君统治就这样开始了。《英格兰的野兽》熟悉的乐音也被拿破仑列入禁唱之列,也意味着动物们对未来美好社会的渴望落空,取而代之的是一首名为“拿破仑同志”的诗。
拿破仑正如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的侵略者般的“丰功伟绩”。凭借从母狗那儿劫掠来的九只狗的威严,命动物刻苦劳动,自己喝威士忌,吃动物们不能享用的苹果、牛奶,躺在床上坐享其成,和纳粹的模板简直一模一样。这其实就是不平等,所谓“所有动物一律平等,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平等”的戒条,不过是拿破仑自欺欺人的借口,却因为权势变得冠冕堂皇。
“平等”最早出现于汉译佛经中,所制都包含着一种出世的“平等观”。想起释加牟尼,宣扬众生平等,一心走路,也是一种禅的境界。美国的《独立宣言》中所体现的原则一直在全世界为人诵传。美国的改革家们,不论废除奴隶制,还是禁止种族隔离,都要向公众提到“人人生而平等”。
然而生活中,有些人如《动物庄园》中的拿破仑,因为自己的权势、地位、富贵,践踏了平等的底线,制造了不平等。
龙应台笔下的王爱莲,家境困苦的她坐在最后一排角落,没交补习费,春夏秋冬只穿一件单衣,还是肮脏破烂的制服。印象很深地记得,老师手里的藤条一鞭一鞭地抽下来,打在她的头上,颈上,肩上,背上,一鞭一鞭抽下去。王爱莲不敢躲避,不敢出声,只听藤条扬上空中抖俏响亮地簌簌声。随后王爱莲失踪了,带着她的三个妹妹,到了爱河边,跳了下去。王爱莲们是生活中的卑微者,永远得不到平等,他们犹如动物庄园里在拿破仑的淫威之下,在九只狗的虎视耽耽之下辛苦劳作的动物们一样,把头垂得低一点,更低一点。或者,死亡,才是他们对不平等命运不出言的抗争。
纪伯伦说:“大殿的角石,并不高于那最低的基石。”我们都是人生殿堂上的石块,平等的姿态乃是人与人之间最美的姿态。在寒冷交加时,路旁的乞丐畏缩着向路人投去乞求的眼神,他蹲下,伸出口袋里的手,投下几个硬币,玲珑清脆的硬币声,温暖着我;吃完中餐,收拾自己吃剩的餐盘和整理的阿姨同行,一声对阿姨的“谢谢”,感动着我;考完试,老师用温暖的眼光看着我,“不管考得怎样,只要你努力了,你就是好样的”,振奋着我……
就这个姿态,平等,多美!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从始至终都憎恶公猪拿破仑了,他没有平等的姿态,他以独裁的姿态,执行了最后的不平等律令:所有动物一律平等,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平等。
不平等,毋宁死!不平等,仍可活!因为生活!
动物庄园,永远不是大同社会,高高在上的拿破仑和埋头苦干的动物之间,是统治与被统治,奴役与被奴役,欺骗与被欺骗的关系。以猪的形象出现的拿破仑,与《一九八四》里的老大哥,与《独裁》里的塔米尔,又有什么不同。革命因反抗人类的专制开始,却造成了动物世界的独裁。正如威·吉尔伯说:“只要世界上还存在一部分人不得不服从另一部分人的现象,平等就无从谈起。”
PART.3轮回
喉咙一齐在愤怒地狂吼,他们竟是如此的相似!而今,不必再问猪的面孔上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外面的眼睛从猪看到人,又从人看到猪,再从猪看回到人:但他们已分不出究竟谁是猪,谁是人了。
我眼前模糊。是的,《动物庄园》结尾已经人猪混淆。不,更确切地说,猪到人,人到猪,猪到人,已经进行了一个轮回。
动物们为了追求平等,驱走农场主琼斯先生,却陷入了万丈深渊的不平等中。不平等重新轮转翻回。
隐约记得一句话:相对不平等才是人的劣根性最突出的时候。
拿破仑,当他拥有权力之后,就变得贪婪,残暴,阴险狡诈,对百姓加以奴役。他统治着整个动物庄园,独揽大权,正因为他,动物们陷入了更大的不平等中。这正凸显了他人性的劣根性:以权力玩独裁,以独裁制造不平等。我仿佛看到了《一九八四》里的老大哥的影子,作为阶级领袖的他,从不露面,但他的照片户内户外却到处张贴,炯炯有神的眼睛,紧盯着臣民,你不论走到哪里,画中的眼光总是跟着你。下面的文字说明:老大哥在看着你。老大哥依然看着你,使极权极端呈现。独裁人性中贪婪,残暴,阴险,狡诈这些劣根性使社会踏步不前。何来平等?
拿破仑为自己的杰作端杯祝贺,生活的苦处在被奴役者动物们身上。动物们都在怀疑自己的生活:三叶感到他们已经背离了当年为推翻人类而许下的诺言,现在的残酷杀戮并不是在大猪梅杰鼓动起义所向往的。但当那些气势汹汹的狗到处咆哮时,当眼看自己的同志在坦白了可怕的罪行后被撕成碎片时,她心里竟然没有一丝丝反叛或者违命的念头。拳师看到落得这般结果时,不愿相信这种事会发生在农庄里,所以依然念着他的座右铭“我会更努力的”、“拿破仑同志永远正确”。动物们都已经被独裁所征服、所麻醉,不去抵抗,不去反击,永远相信、迷信独裁,才使不平等不断轮回。
被奴役者身上深深地烙下被奴役的劣根性。
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也是被奴役的一个牺牲品。她迷信于封建社会,一直处于一个被奴役的状态,不去抗争。但经历了被迫改嫁,家破人亡等苦难后,祥林嫂失魂落魄沦为乞丐,死于了漫天风雪中。从一个勤劳、善良、质朴、顽强的淳朴劳动妇女到一个被践踏、遭迫害、受鄙视,最终甚至于被封建迷信所吞噬的人物。与动物们一样,祥林嫂不是“穷”死的,而是被封建思想剥夺了生存的权益,不断跌入无止境的轮回之中。
读到拿破仑的帮凶,我更为心冷。那九条狗,服从拿破仑恶的命令,咬穿动物脖子,使动物头破血流,却对拿破仑像过去对琼斯亲热法一模一样。还有鸣声器,处处维护拿破仑恶的命令,他的人格就跟他的口才一样颠倒黑白。帮凶就是独裁的臂膀,邪恶的侵犯使他们忘记了自己当初寻求的东西,时时刻刻监督巡逻着动物,生活变得更加煎熬,他们只不过是拿破仑掌控下痛苦的囚犯罢了,与动物本质上没什么区别。
这种恶的帮凶,时时处处存在,芥川龙之介就以小说《罗生门》揭示了他们存在的普遍性:在家将走向罗生门的时候,他宁愿饿死也没有勇气去不择手段地做偷盗之事以求苟且生存。在他刚看见老妇人拔取尸体上的头发时,内心涌动着对所有罪恶的强烈愤怒和厌恶,甚至在一瞬间坚定了自己堂堂正正饿死路旁的决心。然而,当老妇人理所当然地阐述了自己作恶的理由,几乎在转瞬之间,家将摇身一变成为魔鬼。他剥下老妇人的衣服,头也不回地置其于死地,所有的人情和人性在难以置信的电光石火之间泯灭了,消失无踪——不禁让每一个读到这里的人惊叹,原来人的本性里那善良的无私的部分,何其脆弱,不堪一击。
奥威尔为什么最后以“猪人”混淆的情景,来隐喻不平等的轮回。难道仅仅在揭示人的劣根性的存在?
我想起了伍尔夫的话“我选择死亡,是为了让活着的人更加珍惜生命。”那么奥威尔是否也向我们隐喻:生命就像一张白纸,不断轮转,不断翻回,要活出有价值有意义的生命!正如《命若琴弦》里的老瞎子和小瞎子,老瞎子的师傅告诉老瞎子只要弹断一千多根琴弦就能打开秘方重见光明,当老瞎子弹断一千根琴弦时,才发现秘方就是一张白纸,原先的梦想彻底破灭。老瞎子告诉小瞎子,弹断一千两百根琴弦,就能重见光明。小瞎子也如老瞎子的经历一样,生活轮回,生命轮回。“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两顶发了黑的黑帽起伏攒动。”
后记
动物庄园里的生活还在继续着。
就在那么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在喧嚣、烦杂中隐翳,最终会变得“去似朝云无觅处”。
该是告一段落了。
我的青春进行时。
迎接我的田野阳光普照,流水清澈,微风和煦,风车在阳光下闪耀。
慢慢的路,慢慢地走。
《英格兰的野兽》之歌在耳畔响起,又在引领我前进:
英格兰的野兽,爱尔兰的野兽,
所有地方的野兽们,
聆听我这支欢快的歌,
唱的是我们金色的未来。
【《动物庄园》粗浅读后感】相关文章:
动物庄园读后感04-09
动物庄园的学生读后感05-06
动物庄园读后感600字精选03-30
动物庄园读后感3篇07-26
动物庄园读书笔记01-17
《动物庄园》读书笔记04-16
动物庄园读书笔记的范文01-21
《四弟的绿庄园》读后感04-08
庄园别墅的广告词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