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读鲁迅《五猖会》有感

时间:2021-06-18 14:49:5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鲁迅《五猖会》有感

  在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中的《五猖会》描写到这样一种场面,当“我”要和小伙伴去看一场十分有趣的五猖会时,父亲却把拦下逼着我背书。这就像一盆冷水,一浇就把我的兴致全都浇散了,这使得“我”最后看会时闷闷不乐,一点兴趣也没有。而当时背下的书现在一点印象也没有。可见这种教育方式是错误的。

读鲁迅《五猖会》有感

  读鲁迅《五猖会》有感 范文1

  在鲁迅先生的很多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出他对封建制度的批针砭时弊。在《朝花夕拾》中,最能体现这一点的,莫过于《五猖会》。

  在《五猖会》中,鲁迅先生描写了儿时盼望看迎神赛会,但在会前却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他的心情也从急切变为了扫兴、痛苦,以至于最后他在父亲面前“梦似的”背完后,大家都十分高兴,但他“却没有他们那么高兴”。

  不难看出,这篇文章对父亲的做法表现了不满。这可以从结尾那句“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明显看出。

  于是,有人便下了结论:这篇文章对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及膈膜进行了批判。

  但我认为:这种说法过于表面,深度不够,未能理解鲁迅先生真正的含义。鲁迅先生要批判的,是当时社会的封建制度。

  其一,是鲁迅先生的童年背景所决定的。鲁迅先生生在晚清一个县城里的家境小康的读书人家,当时的社会属于封建社会末期,并且恰逢社会变革和他的家庭的日渐败落。鲁迅一家被包围在这种黑暗封建的家庭风习和社会现状之中,不可避免地受封建制度的影响和毒害。

  其二,是鲁迅先生的文风所决定的。鲁迅先生的文风犀利、深刻、幽默,讽刺入木三分,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其作品的语言风格尖锐乃至刻薄,常用象征、暗示手法表达思想内涵,充满批判思维,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与忧患意识。但在尖刻的笔调背后,又含有对国民和国事的悲悯之情。

  《朝花夕拾》中收录的文章,无不对封建制度进行了尖锐的、毫不留情的否定和批判。如《琐记》中的“去寻为S城人所垢病的人们”,标志着鲁迅先生对传统文化的否定。南京求学的“结果还是一无所能……”,《藤野先生》中“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标志着鲁迅先生对“实业救国”的否定。《范爱农》中范爱农“淹死”“水里”,标志着鲁迅先生对辛亥革命的否定。

  《五猖会》,是鲁迅先生对封建制度的批判,是对封建制度下封建教育的批判。

  读鲁迅《五猖会》有感 范文2

  人到中年才去回忆少年时的记忆,宛如清晨开放的花朵到黄昏才去拾取,虽然没了清晨盛放时的鲜艳,但夕阳相称,花儿却还存一丝余香,深入骨髓,悠悠长长。

  读完这篇鲁迅的《五猖会》,已经到了晚上,看着夜空一寸寸变成紫罗兰色,再回想起书中父亲让鲁迅背《鉴略》一段,霎时画面十分真切地向我展开——一个天真的孩子,是以怎样的焦灼来“梦一般背完”那“粤有盘古”的呢?想起了小时候坐在教室里背《千字文》,被北方冬天的.暖气包围着,一人捧着一本大书,拖着长音,摇头晃脑地念着: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就这样一句一句念,放学回家时还要背过。在学校念的时候,往往念上几句,声音就越来越小,最后沉没在一片嘈杂的海洋中。这时老师走上讲台,用黑板擦拍着桌面,大喊道:“读书!”

  到家情况大都也是如此,小孩子往往性急又好玩,总是匆匆地,很潦草地写完功课就就急急忙忙跑出去。家长一声“慢着——”多半就是这快活天下的闪电了。这时候父母往往要求我们再背一段或四五段。于是小孩子们坐在椅子上,语速很快地咕哝着,可是太性急,背的时候往往一句都背不出来。眼见着天更加地黑了,心愈发地急,语速也愈发地快,可还是徒劳。最后,终于到了要睡觉的时候,孩子们虽然成了被特赦的犯人,但心里还满载着不欢喜,同时心中又隐隐地期待着——明天,明天呢?我们同那时的小鲁迅一样地不理解,正如这时的老师不理解我们一样。人们总是没法理解一颗孩子的心,如今近一百年过去了,教育却还背着这样的包袱,机械地背诵着一句句可能完全无法理解的韵句、文章,仿佛这样就是“传播经典”、“陶冶情操”,殊不知这样强迫着心不平,气尚燥的儿童去背,反而是对经典的不尊重。经典应该去品,沉下心,心怀敬畏,尽力联系生活去品,养性子更应该用温火去“养”,仅背诵而不识其灵,品其华,其实无用。

  只可惜,现在还是太急功近利,我的一位朋友,假期被拴在家里背《千字文》,父母之命,不敢不从,只得苦行憎般一遍遍念着,问其父缘由,极其简单粗暴——“写作文用!”

  读鲁迅《五猖会》有感 范文3

  最近买了本《鲁迅散文集》,重温鲁迅的经典作品。所谓“经典常读常新”,今天读了一篇《朝花夕拾》里的《五猖会》就深感此言不虚。

  《五猖会》 读到结尾处,我哑然失笑,回头看看正在自顾自玩耍的女儿,不禁扪心自问:“我也没少干过像文中的父亲那样让孩子扫兴的事吧?”

  文章写“我”急切地盼望去看“五猖会”——“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在“我跳着笑着”,催着工人们快准备的时候,父亲走到他身边,让他背书,并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读到这,瞬间想起贾宝玉的父亲贾政来!)

  多么熟悉的语言结构!“你先给我干什么什么,再去做什么什么!否则,不许你去!”“你想去干什么什么,可以啊,但是,你得先把什么什么做了,好不好?”当孩子兴冲冲地想要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经常会有家长冲过来挡在面前,或疾言厉色,大声断喝;或做出和蔼可亲状,循循善诱。虽然表达有异,但用意大抵相同,那就是不想让孩子痛痛快快地去享受自己的快乐!

  文中的“我”,听了父亲的话,只好乖乖地去背书: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接下来的描写很精彩,在父亲的威势下,家里人都肃静着,默默地静候他背书:

  “……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慌’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可怜的孩子啊!”我的心里涌上了同情,我可知道这被逼着背书的滋味!

  最后,给父亲“梦似的”背完之后,终于可以去看五猖会了,可是经父亲这么一“搅和”,“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文章最后写道:

  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

  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

  我就是读到这里失笑的,仿佛在文中的父亲身上看到了自己,我确实没少干过这种不顾孩子感受,对孩子横加干涉的事情!原来我也这么可笑、可恶!

  记起前两天的一件事。我躺在沙发上刷手机,孩子在一边一会摸摸弹球,一会拿张纸撕得一地的碎纸屑,看在我眼里这不就是无所事事嘛?!我顿时沉声说道:“你就不能干点有意义的事?”又一眼瞥见桌上的一本带拼音的古诗卡片,说:“去,读几首诗去!”孩子答道:“我不,那是你说的意义!”听到这话,我一怔,没想到一个小屁孩竟然说出这样的话来,竟一时无言以对!

  现在想想孩子说的也不无道理,很多事情只是大人觉得有意义,在孩子眼里却不尽然。反之亦是如此。在大人看来没有意义的事情对孩子可能正是兴趣所在。而且很多时候,大人是将自己世俗的、功利的意志强加在孩子的身上。逼着孩子背首古诗难道就真的比她自己在那自得其乐有意义?更何况,我自己本就在做着极其无聊的事情——玩手机,还有什么资格指责她呢?

  而作为母亲,我恰恰就是这样,经常理所当然地站在权威的高地对孩子指手画脚,“你该做什么什么”,“你怎么不去做什么什么?”……完全不去考虑孩子的感受,还自以为是地认为我这么做 “都是为你好”!以致有时候不察事实,孩子明明已经自觉地去做了某件事,我还一味地在那嚷:“你怎么还不去做什么什么?”孩子就委屈地说她已经在做了,我冤枉她了(唉,想想都觉得自己很讨厌。)

  以前读这篇《五猖会》,充其量也就是觉得这位父亲挺烦人的,没有别的更多的想法。现在做了母亲再来读,却有当头一棒之感,让我警醒和反思我对孩子的所作所为。我很庆幸自己现在又看了它,不然我不知道我还会以爱的名义,“戕害”孩子多少次呢?

  在进行以上这些反思的时候,想起鲁迅的另一篇文章《我们怎样做父亲》。也找来温习一遍。虽然,我们现在为人父母的要比鲁迅的这篇文章中批判的父母进步了不知多少倍,但是文中很多见解现在读来依然发人深省。摘录几句如下:

  “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时势既有改变,生活也必须进化;所以后起的人物,一定尤异于前,决不能用同一模型,无理嵌定。”

  “长者须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该是命令者。”

  “第三,便是解放。子女是即我非我的人,但既已分立,也便是人类中的人,因为即我,所以更应该尽教育的义务,交给他们自立的能力;因为非我,所以也应同时解放,全部为他们自己所有,成一个独立的人。”

  读着这些话,我想,让孩子以后真的能够“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鲁迅语),为人母亲的我还需要学习、思考和反省的更多。

【读鲁迅《五猖会》有感】相关文章:

读《五猖会》有感08-02

读《五猖会》有感9篇08-06

读《五猖会》有感(9篇)10-15

读《五猖会》有感合集9篇10-15

读《五猖会》有感(集锦9篇)10-15

读《五猖会》有感(集合9篇)10-15

读五猖会有感06-28

鲁迅《五猖会》读后感01-02

读五猖会有感3篇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