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我的叔叔于勒读后感
《我的叔叔于勒》,法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巨匠莫泊桑最著名的小说名篇之一。下面是CN人才小编为大家推荐我的叔叔于勒读后感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你,欢迎大家的阅读参考。
初中我的叔叔于勒读后感500字
《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写的,它又有趣又感人,写了“我”的家人对待叔叔于勒的故事。故事写了,“我”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爸爸妈妈的收入都很少,家里还有两个姐姐,于勒叔叔就到外地去做生意。他本来是
爱赌博的坏人,但后来他就改邪归正了。他出去了好长时间也没回来,说他在外国发了财,所以我们看到一艘艘轮船开来时都希望于勒叔叔能在船上。后来,我们出去
旅游,在一艘船上吃牡蛎。卖牡蛎的人浑身脏脏的,衣服都破了,当爸爸妈妈发现并确认他是于勒叔叔时,爸爸妈妈就感到害怕,怕他会拖累我们,我们就躲开了他。从那以后,我们就再也没有见到过于勒叔叔了。故事告诉我们,对弱者要关爱,人们要有亲情和
友情。不能像“我”的家人一样看待有钱的亲人就很期盼他来,看待身无分文的亲人却躲的远远的。我觉得他们家的人都很可怜,特别是于勒叔叔,竟被家人抛弃了,我们不应该对亲人冷漠。
初中我的叔叔于勒读后感600字
一开始,在人们眼里,于勒简直是坏透了,不仅乱花钱,挥霍光了父母的遗产,还大大占用了他哥哥的那一部分。于是人们按照当时的惯例——请注意,是惯例——将他送到了美洲去。可见当时人们都这么做。正如鲁迅的《狂人日记》中那个年轻人的话:“也许是有的,这是从来如此。”他们之间以金钱来维系亲缘关系,正如吃人一样,实在是平常而又平常。后面的诸多细节,如父亲被“高贵的吃法”打动,提议吃牡蛎;得知于勒有钱,将他的信当福音书,再如全家为如何处置于勒叔叔的钱拟定了上千种计划,无不体现了菲利普夫妇的贪财、吝啬、虚荣、人情淡漠。其实,这不仅仅是菲利普夫妇的特点,更是当时整个社会的特点。这一点,作者真可谓是煞费苦心。菲利普是小,社会是大。以小见大,作者真是匠心独运啊!
那么,作者为什么会在文中安插一个人物——“我”呢?我想,一是因为“我”是整个事件的观察者、记叙者,就像是将散落的珍珠串起来的那根线,虽不起眼,却也不可或缺。第二,“我”是一个孩子,还没有被利益“熏陶”得那么肮脏,孩子是整个社会的希望。作者安插一个“我”,也许就是表达了自己的期望吧。这一点,和鲁迅的那句“救救孩子”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连动物都知道保护自己的家人,而菲利普夫妇看见了于勒,不但不去认于勒,反而走开。可见菲利普夫妇是多么的冷血,无情,六亲不认而且爱慕虚荣。
在当今社会中,像菲利普夫妇这样的人依然存在。只知道金钱,没了金钱就什么也不是。但是,金钱并不是万能的,但是拥有亲情、友情……才是最重要的,才会是最幸福的。
初中我的'叔叔于勒读后感800字
今天我随手翻开了九年级上的语文书,其中的一篇短篇小说吸引了我。是法国著名短篇小说家莫泊桑的作品——《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我早有耳闻,但一直都没有机会阅读。于是我带着对新学期的向往和对名著的仰慕阅读了这篇小说。
故事讲述了“我”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家里还有两个未出嫁的姐姐。而“我”的叔叔于勒因为当初不务正业被送上了从哈佛尔到纽约的商船。两年后“我”们一家收到了于勒的信,信中说他赚到了钱。从此“我”们改变了对于勒的看法,“我”们认为他改变了,变成了一个正直、有良心的人,而且他还成为了“我”们一家生活得以改善的希望。使原本因家境贫困而无人垂青的二姐终于有了求婚者。但是在一次旅行中“我”们碰巧遇到了于勒,而且他并没有钱,只是一个穷苦的老人。“我”们一家对他的态度又变了,“我”的父母就像避开瘟神般躲开了。连我也因为给了他10铜子的小费,而被责骂。
小说的情节并不复杂,但它的主题却让人深思:“我”们一家对于勒态度的几次变化总取决于他是否富有。文中父亲对于勒叔叔的思念和期盼作了着重的描写,而父亲正真思念的并不是于勒,而是他的金钱。这亲情也因金钱而变得虚伪。就连世间最纯洁、最美好的爱情也建立在了金钱的基础上。这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再也没有别的联系了。”
在金钱和亲情之间,那对夫妇选择了前者。他们的生活也许会变得更好,但他们失去了人世间最可贵的亲情。我想名利都使身外之物,不必刻意最求,而亲情则是难得的。
珍惜亲情吧!不要被金钱蒙蔽了双眼!
【初中我的叔叔于勒读后感】相关文章:
我的叔叔于勒读后感04-25
《我的叔叔于勒》 读后感04-28
《我的叔叔于勒》读后感01-21
我的叔叔于勒读后感05-31
我的叔叔于勒读后感范文05-24
我的叔叔于勒读后感10篇01-31
我的叔叔于勒读后感7篇01-24
我的叔叔于勒读后感(7篇)02-20
《我的叔叔于勒》的读后感1000字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