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最细关于《我们仨》读后感
不论暴风骤雨,他们相濡以沫,美好的家庭已经成为这一家人最安全的庇护所。天上人间,阴阳殊途,却难断挚情。这就是《我们仨》。
2017年最细关于《我们仨》读后感【1】
1998年,钱钟书逝世。但罕为人知的是他和杨绛唯一的女儿钱媛已于此前(1997年)先他们而去。一生的伴侣、唯一的女儿相继离去,杨绛晚年之情景非常人所能体味。在人生的伴侣离去四年后,92岁高龄的杨绛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特殊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结成回忆录《我们仨》。
读完杨绛的《我们仨》,感慨颇多。
相同的一本书,每个读者的关注点却是不同的。记得有学生与我交流过这本书,她说最感兴趣的就是钱媛的超强记忆力,让人叹服不已。我理解她,高中生处于学习巅峰期,自然关注学习方面的强者。我,一个已婚十余年的女人,读此书,触动我的还是杨绛把深沉的感情寓于平实的语言中,这种“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的况味,会在每个家庭中上演,没有散幕。 小时候不理解为何大人们说:夫妻两个人,先走的那个人一定是幸福的。随着自己结婚、生子,身边的生离死别,我逐渐明白了许多。
杨绛说“现在我们三个失散了。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一个人,能够回忆过往,把逝去的人与事再在脑海中、心田中重新演过一回,过去的一切都会打上美好的色彩。毕竟,一个人能够拥有“回忆”的能力,愿意回忆,说明内心是充盈而丰润的。只是这个过程,坚强而凄美。
艾小羊的《一个人的春天》里写到一个孤独老人方先生,太太去世后,每天还保持着优雅的穿着,他告诉别人:“她每天晚上都问我第二天穿什么,然后熨烫整齐挂在衣帽钩上。有时候我不耐烦,年轻气盛的时候还经常为此吵架。现在,她走了,每晚睡前准备好第二天的衣服倒成了我的习惯。”文章最后,方先生忽然又开口了。“你一定在想,我一个人,为什么还要这样注重保养?因为如果我的生命没有熄灭,她的记忆就不会死亡。”
杨绛的《我们仨》,就是让钱媛、钱钟书永远活着的最好办法,回忆的过程就是让死者复生的过程。杨绛于2016年5月25日凌晨一时十分逝世,终年105岁。我想,能够支撑杨绛一个人孤独活过13年的,就是她想让自己坚强的活着,因为只有活着,“我们仨”的记忆就不会死亡。
2017年最细关于《我们仨》读后感【2】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争,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是和我一同承担,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无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同寻常的遇合。”
旅途上读完杨绛先生写的《我们仨》,心思宁静。我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太喜爱这位老人家了,她写的这些细碎家长里短,读起来一气而就,感慨满怀。杨绛先生一家是清苦的,老来多与病痛相伴,但也最幸福,他们的`人生丰盛馥郁,无论走到哪里,都与书为伴,一家人清风傲骨,落于生活却踏实平和。女儿和丈夫的先后离世,她一人舔舐这份深深的离情,文字泰然回忆种种,情线相穿,万里相别。
羡慕这一家子,一家三口,过出了太多人无法体味的生活意趣,欢声笑语,品咂琢磨,这些生活点滴,每一个普通家庭都会经历,却不都能用这样平实的笔触敲出骨髓,吮出滋味。
老人家太爱自己的丈夫,也太爱自己的女儿,彼此也很懂,一家人能够淡味家庭以外的一切,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这得多么的知足才能无有外求。这份满足不是对外完全隔离,社会角色更是恰切平衡,每每想起这位老人,咀嚼她的文字,平实静气,泪流,心绪不知从何而来。本书出版于老人家过世前,看到书眉写着生年,卒期空着,此时此刻这个日期已有数字可填,惶惶凄凄然再觉知老人家已经走了,她们仨都走了。
人天性中最优美的品格,好比果实上的粉霜,只能轻手轻脚,才得保全。人与人之间当真可以如此温柔地相处。这一家三口深深地扎入生活,踏实,简单,把一切不属于生活的内容剔除得干净利落,用最基本的形式,简单,简单,再简单。这都源于深刻内涵为依托,无论甜是涩,醉或醒,难得的是这份朴素,不含半点的虚伪造作。
这一家人的生活境况好如宋代慧开禅师《颂古四十八首》诗曰: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他们的心头,不为碌碌尘事所累,以一片清明朗澈的心境,品味寰宇四时更迭,遍观天地春秋代序,格物致知,物我两忘,可谓超凡入胜,得闲适之臻境,内心宁静之祥和,实在好风雅。
《我们仨》全书并无特别出彩跌宕之处,但读来舒服,简思,文字中不仅能看到一家人的相亲相爱,相知相守,也能品读出时代背景,老人对周遭外物都是善解,包括人人愤恨的牛鬼蛇神十年。那是怎样一场人类文明的浩劫,每每触及,心上和老人一样,不能舒坦。如果不是那种时代,阿瑗会长成大树,人世练达的老人没有控诉也无必要,但不能不说是遗憾。
摘自《我们仨》,分之以飨:“阿瑗是我生平杰作,钟书认为“可造之材”,我公公心目中的“读书种子”。她上高中学背粪桶,大学下乡下厂,毕业后又下放四清,九蒸九焙,却始终只是一粒种子,只发了一点芽芽。做父母的,心上不能舒坦。
钟书的小说改为电视剧,他一下子变成了名人。许多人慕名从远处来,要求一睹钱钟书的风采。他不愿做动物园里的稀奇怪兽,我只好守住门为他挡客。
他并不求名,却躲不了名人的烦扰和烦恼。假如他没有名,我们该多么清净。
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里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
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
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钟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的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我一人。
我清醒的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去年,老人家带着有香气的灵魂回家了,音容笑貌镜中人。今日,眺望窗外,林林立立,一丛丛,白雪见其中,阅读文字,落入思绪,内心泪珠的眼睛缓缓打开…
2017年最细关于《我们仨》读后感【3】
这本书为我们平静地讲诉着一个家庭的故事,两个人,三个人,一个人,最后他们都“回家”了……先生的文章,情感总是平和的,我很是喜欢;先生的为人更是让人肃然起敬,我很是佩服;先生的爱情,更是让人羡慕。
老爷子和先生于二十四五岁结婚后,直到一九九七年老爷子去世,他们一同度过了六十四年的时光。过去人的爱情总是含蓄的,书中从未提及过“爱”字,但无处不传递着“爱”,他们之间的爱,是相依相伴,更是互相懂得, “钟书常自叹拙手笨脚,我只知道他不会蝴蝶结,分不清左脚右脚,拿筷子只会像小孩那样一把抓。我并不知道其它地方是怎样的笨,怎样的拙”、 “能和钟书对玩的人不多,不相投的就会嫌弃钟书刻薄了。我们与不相投的人保持距离,又好像是骄傲了。我们年轻不谙世故,但是最谙世故、最会做人的同样也遭非议。钟书和我就以此自解”。这些无不透露着先生对老爷子做人做事的懂得,理解与支持,欣赏他所擅长的事情,理解他所不擅长的,甚至偶尔他做下所不擅长的事,她便会大加赞赏,由衷的开心。谁不爱这样的女人呢?这样的爱,是自由,是包容,是理解,更是尊重。这样的尊重还体现在他们有矛盾的时候,“我们讲定,以后不妨各持异议,不必求同,遇事两人商量。”在教育女儿方面,他们也秉持着这样的理念, “孩子自己的决定,不予干涉”,这样开明的教育方式,培养出了一位优秀的女儿。
她这么说,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争,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这就是,我们仨的意义。
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因为快乐总夹杂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恒。我们一生总是有坎坷相伴,到暮年了才会有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然而却老病相催,最后才发现我们已经走到人生的尽头了……
杨绛先生的这本书没有大起大落的情节,她的幸福和那难以言表的亲情与忧伤始终弥漫在字里行间,令读者无不动容,那安定于无常世事之上的温暖亲情和相濡以沫的爱情已经把他们仨永远连结在一起了,家的意义也在此书中得到了尽情的阐释。她用文字回忆一家三口的点点滴滴。虽然忍受着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伤,虽然爱女爱人先自己而去,虽然在这个无法称之为家的地方生活。但先生还是在笔下寻到了一丝的慰藉。我想,拥有回忆的人是幸福的。
然而观别人的一生,矫情点说,像是自己活了一次,或许对生活能更理解些,更从容些。愿此刻的自己和此时的你都能安然幸福。
【最细《我们仨》读后感】相关文章:
细米读后感04-26
《细米》读后感12-14
细米读后感06-10
我们仨的读后感11-27
我们仨读后感10-19
我们仨读后感精选03-07
《我们仨》读后感02-01
我们仨读后感04-23
《我们仨》读后感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