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十万个为什么》读后感

时间:2021-06-17 15:53:21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十万个为什么》读后感

  《十万个为什么》在传播知识、普及科学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影响几代青少年走上了科学的道路。

《十万个为什么》读后感

  《十万个为什么》读后感 篇一

  寒假里,我认真阅读了《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书里有可爱的动物和美丽的植物。

  动物是大自然的精灵,它们可爱、美丽、勇敢、聪明,在自然界,从浩瀚的海洋到辽阔的天空,从葱翠的平原到荒芜的沙漠,到处都有小动物们的身影。

  植物是大自然的美丽使者,它们有美丽无比的颜色、高贵典雅的恣态,如“百花之王”牡丹;“树中美人”白桦树,从一望无际的草原绿地,到辽阔无边的江河湖海,处处都有植物的踪影。它们五彩缤纷、千姿百态。

  可爱的`动物,演泽着这个世界的神奇魅力和盎然生机,美丽的植物,展示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现在,我们应该保护动物,保护绿化,保护大自然,这样,才能使我们有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

  《十万个为什么》读后感 篇二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让我们得到了知识和快乐。我们班和实验小学进行了“图书漂流活动”,我收到了漂流过来的新书《十万个为什么》,认识了新的书友。

  当我拿到漂来的书时,特别兴奋,两天就把它看完了,《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是邢涛总策划的龚勋主编的,主要讲了宇宙的有趣故事。

  这本书里有许多问题,我来跟你说两个问题和答案吧。

  水星上没有水,那为什么还叫水星呢?我们古时候用阴阳五行金、木、水、火、土代表天上的星星,水星,水星只不过是古人给它起的名字,并不是因为它上面有水才这样叫的就像金星上面并不全是金子。

  我们能到水星上去生活吗?水星上的环境糟透了!太阳直射的地方温度高达420摄氏度以上,阳光照不到的地方温度又会降到170摄氏度左右。我们人类根本没有办法到水星上去生活。

  《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里藏了很多知识,大家一定要去看噢!

  《十万个为什么》读后感 篇三

  宋代皇帝赵恒曾在他的诗中写到过,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一直不懂这句话的真正涵意是什么,直到这个星期六,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打开了放在书房架子上的《十万个为什么》,我才真真切切地体会到了这句话的深意。

  刚开始我并没有对这本书有如此好感,但从一篇篇简单易懂的事例哲理中,我认识到了很多,让我颠覆了很多原本脑海中的想法,明白了为什么恒星能发光,为什么每个人的指纹都不一样,为什么海水是咸的......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为什么就是蜻蜓点水的事例了,它让我明白:原来蜻蜓点水并不是它真的在点水,它原来是通过点水这件事把卵直接产入水中或产在水草上,达到产卵的最终目的。我认识到了大自然真的不像我们想象中那么简单,它有太多太多的秘密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探险。

  从我拿起这本《十万个为什么》起,就深深被它里面的内容吸引,我遨游在探索自然的海洋里,想象成自己是块海绵,拼命地汲取着知识的水分,不断的充实自己。

  从这次的阅读经历中我也明白了大自然的奥秘是无止境的,他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探索,也让我体会到了面对身边的疑惑应该勇敢地提出来,去发现它,去解决它。只有我们不断的探索我们才可以真正的认识大自然,真正的亲近自然。

  《十万个为什么》教会了我很多平时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读一本好书就像是与一个道德高尚的朋友交往,我会和《十万个为什么》继续成为很好的朋友。

  《十万个为什么》读后感 篇四

  《十万个为什么》是我最喜欢看的五本书之一,在这本书里我知道了很多知识,比如雌螳螂要吃雄螳螂是因为生出来的儿女要强壮。再比如我还知道了毒箭术是世界上最毒的植物。我知道大象其实也并不怕老鼠……

  在这本书里我最过喜欢的一篇是“有吃‘荤’的植物吗?”在这里面我还真了解了一种吃“荤”的植物,它叫“猪笼草”。下面,我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它的知识。世界上有几百种吃“荤”的模特,猪笼草就是其中很典型的一个,猪笼草叶子分为叶柄、叶身和卷颈。卷颈尾部扩大并反卷呈瓶形,这是它吃昆虫的工具。瓶状体开口边缘有种腺毛能分泌蜜汁,引诱昆虫,等昆虫滑入瓶内,瓶底就会分泌液体将昆虫淹死,并分解虫体的营养物质,逐渐将其消化、吸收。不过在马达加斯加岛上有一种吃人的树,这种树的树干有刺,有八片巨大的叶子,每片叶子都有四米长,它可以在几天内把一个活生生的人“吃”成一堆白骨,所以当地人把它称为“神树”。

【《十万个为什么》读后感】相关文章:

十万个为什么读后感01-06

《十万个为什么》的读后感04-28

十万个为什么读后感12-27

十万个为什么读后感05-21

《十万个为什么》读后感05-15

十万个为什么的读后感03-24

十万个为什么学生读后感12-07

《十万个为什么》读后感【荐】07-09

【热】《十万个为什么》读后感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