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玛》读后感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爱玛》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爱玛》读后感1
再次回忆爱玛,心中有的只是无尽的复杂之情。
想当初,爱玛只是一个常年呆在修道院的一个干净纯粹的女子。因自小饱读诗书,她异常向往那种“罗曼蒂克”式的爱情,可事与愿违,她最终嫁给了见面不多的夏尔·包法利。小说开篇便运用了欲抑先扬的手法并夹杂着理想与现实的鲜明的反差对比。
初为人妻时,她对这场婚姻是抱有希望的,可便如作者所说,“夏尔这个人,谈吐就像街边的人行道一般的平板,见解又平庸,恰似过往行人,连衣着也普普通通,引不起你半点激情、笑意或遐想。”而爱玛本人,自小订阅《花篮》《沙龙仙子》,虽自小生活在中下阶层,却无视无刻不在幻想着上层贵族的生活,贵族的沙龙聚会、华丽的礼服、高贵的谈吐、由内而外的气质,都对爱玛有着致命一般的吸引力。
此外,作者十分注重在细节之处表现人物的内心。犹记得,爱玛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参加沙龙聚会,散会之时,捡到男爵掉落的'雪茄,便一直珍藏着,婚后也一直幻想夏尔或者以后的情夫能是男爵那般的迷人高贵。“她的心也像那双绸缎鞋底一样,与豪华的生活接触过一回,上面留下了一些难以磨灭的东西。”那难以磨灭的东西许是那颗不安的、躁动的心吧……
爱玛的复杂之处还表现在她丰富的内心世界独白及意识流的手法运用。便如“上帝,我为什么要结婚?……她下意识地想像那未曾发生的情景,与不同的另一种生活……他可能相貌英俊,才华横溢,出类拔萃,人见人爱,大概就像昔日女修道院她的同学们所嫁的男人……”寥寥几语,一个充满幻想、不切实际的女主人公的形象便跃然纸上。
也正是因为充满幻想,才对现实不满,便如书中爱玛对自己的认知“她的气质是多愁善感型的,她寻求的是感情而非景物”。由此认为夏尔根本不了解自己,听不到她的倾诉,看不穿她的心思,哪怕只有一次,她也会将内心的话滔滔不般说出来。由此可看出,爱玛本人却也是可怜的,虽整日不切实际的幻想,不满于婚姻,对自己后来的女儿基本上也从来没有尽过作为母亲的义务但也只是一个爱情婚姻中的可怜虫罢了。
前期的铺垫,为后来爱玛心理上的转变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起初是:“天破晓了,她久久凝望着古堡的每一个窗户,竭力猜测夜里注意到的每个人住在哪个房间。她多么想要了解他们的生活,加入进去,和他们打成一片。”是内心的孤独、心灵融入的渴望。后来是:“在心灵深处,她时时期待着一种事变……但是每天清晨,她一醒来就会希望当天会出现奇迹…可惜总不见机遇到来。”
日日被生活折磨,期望着,又落空着,在期望,再次落空,周而复始无数次后,爱玛…终是彻底地变了。“越来越乖张任性,经常赌气不出门,责骂女佣,过后又送她礼物,有时把钱包里的白花花的银币,统统倒给穷人,正如大多数农村出身的人,灵魂里始终保持着某种东西—————类似于他们父辈手上老茧那样的东西。”
尽管内心疯狂不已,但表面上,爱玛装作对生活非常满意、幸福的模样,表面越是平静,内心越是波涛汹涌,狂风大作,啸涌奔天,终于啊,还是迈出了那一步——出轨。看似在激情中短暂地满足了自己,却在罗多尔夫第一次见到爱玛就想要把她脱光,想着一定要把她弄到手的时候就注定了她的结局——只是一个玩物,时间到了,自然也就被抛弃了。
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丝毫让人看不出是一本虚构的书,只会让人仿佛置身在爱玛生活的19世纪的社会,跟随爱玛甚至变成爱玛,历经这人世一遭。初为人妻的欣喜,不久后的平淡,多年后的矛盾、纠结甚至发狂,紧接着是一念地狱后的落为情妇不断被抛弃,最后是不堪生活的折磨以及不愿面对巨额债务的服毒自杀,可悲、可怜又可叹!
笑话般的人生,让人在嘲笑爱玛自作自受的同时又对其心疼不已,许是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尘埃落定,孰是孰非交由后人评定,对书中人物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莫衷一是。于我,愿爱玛,历经忘川河畔、黄泉水动、彼岸花开,再世为人,活出本真,珍惜当下,能够拥有一份上穷碧落下黄泉的爱情。自尊、自重,后自强,活出自我而非一刹的花火,亦或经受不住太阳照射的泡沫……
《爱玛》读后感2
《爱玛》是英国著名女作家简·奥斯丁的第五部小说,写作技巧已是炉火纯青,此书和奥斯丁的其他作品一样着墨与凡人琐事,场景情节多比较平淡,却似乎有种魔力,吸引读者不断地融入书中的氛围,直到读到结尾才能罢休。这本书我在初中的时候就读了,最近又重温了一次。
这部小说也是围绕着女主人公的择偶活动展开,奥斯丁以女性细致而敏感的角度,着力揭示出当时英国社会潮流中,以婚配作为女子寻求经济保障、提高经济地位的恶习,重门第而不顾女子感情和做人权利的丑陋时尚。文中描写了几对年青男女的爱情,以谜一样的故事,娓娓道来,更是耐人寻味。奥斯丁通过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使人物栩栩如生,呈现在读者眼前的是一场场精彩的舞台剧。
《爱玛》这个故事是发生在一个英格兰乡村和邻近地区中产阶级的生活中,这里的人们熟悉对方,就像我们中国的村庄一样。但是与中国的习俗不同的是,英国人的社会等级观念比较强,普遍认为:贵族或者是社会比较上层阶级的人们不应该与下层阶级的人交往,他们认为这样会有失身份;尤其是结婚问题,如果一个有一定社会地位的男士与一位没有家庭背景的女士两情相悦,甚至达到谈婚论嫁时,这肯定是受到其他人的鄙视和侮辱,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笑柄。
《爱玛》中的主要女性角色均追求与男子思想感情的平等交流与沟通,要求社会地位上的平等权利,坚持独立观察、分析和选择男子的自由。这或许在我们现在看来没什么了不起,但是在当时的英国社会确实一大步的进展,尤其是女主角爱玛·伍德豪斯更是最特出的例子。此书是站在爱玛的角度思考问题,让我感觉到这女子是如此的与众不同。她相貌端庄,聪明开朗,生长在富贵家庭。她并没有想过嫁人,甚至还说:以后都不嫁人。甚至做起红娘,为她的好朋友哈丽特·史密斯小姐做媒,她竭力为地位地下的女子寻找社会地位比较高的配偶,但结果往往与她预料中的不一样,闹出许多始料不及的笑话。
爱玛是个聪明的女孩子,但是她并不是完美的,她的缺点是过分自行其是,稍稍自负。每当奈特丽先生指出她观点中的不妥处,或许是对某人的评价与她不同时,她不会立刻检讨自己,甚至一意孤行,但到最后结果出来和她预想中不同时,她总会深思、总结自己的错误。
爱玛同样以自己方式帮助别人的是书中的`主要男主角,奈特利先生。奈特利先生我认为是在全书中最为明智的一个人物。奥斯丁把奈特利放在最清醒的地位,用他的语言指出她认为的社会的恶习。他对于那个认为自己所作所为并不感到悔恨,依然认为自己在判断女性权利和女子的微妙心理方面比他能力强的爱玛是包容的。又如,在一次舞会上,看到社会地位低下的哈丽特·史密斯小姐受到轻蔑的冷遇时,他挺身而出,协助她度过难堪局面,对谄上欺下的行为进行打击。与爱玛相反的是,他鼓励地位相符的哈丽特和罗伯特·马丁之间的真情相爱,便给予一定的帮助,让有情人终成眷属。奈特利先生是在本书中我比较喜欢的角色之一。有两位性格如此鲜明的男女主角,让《爱玛》増添不少。
让我们细细体会一下:首先是爱玛和奈特利先生的爱情,这一对是最后才揭露出来,在前面的书本中并没有太多的笔墨描写,他们是如何有感觉的。之前我以前以为,奈特利先生对爱玛只是长辈对晚辈的感觉,因为他比她大整整16年。虽然说爱情是不能用年龄来衡量,但是16年这个数字在我的脑海里已经深深地留下烙印。再加上弗兰克·邱吉尔的伪爱情烟幕,让我认为最后走在一起应该是爱玛和弗兰克·邱吉尔。然而我们太看少爱玛,太看少时间,时间足以让一个人看清楚一个人,时间足以让所谓的暧昧消失。最后的爱玛的自我心里的剖解,和奈特利先生的坚持,让我们的有情人终成眷属。这一切却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啊。让读者更开心的是,爱玛不用离开怕离别的伍德豪斯先生,也可以和她的爱人快快乐乐地生活在一起,这也是《爱玛》中最幸福的一对。
奥斯丁一生中从来没有结过婚,却给我们带了这样如此不同的爱情故事。让我们在享受文字的同时,不禁思索着:男女平等的权利是人们伟大的智慧结晶。这一部名著正是对当时英国社会反抗的无声呐喊。无数的文字形成一把把锋利的剑,刺向社会的弊端,这就是无论那个文人与生俱来的神圣的职责。
【《爱玛》读后感】相关文章:
爱玛读后感10-22
《爱玛》读后感03-24
(精)《爱玛》读后感03-21
读《爱玛》有感03-25
《爱玛》读后感6篇03-27
《爱玛》读后感(6篇)03-27
玛卡广告语04-07
关于玛咖的广告语12-30
毕玛时2015校园招聘信息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