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经济学读后感

时间:2024-10-20 09:10:30 读后感 我要投稿

经济学读后感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经济学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经济学读后感

经济学读后感1

  读了《薛兆丰经济学讲义》这本书,给我带来了深刻的启发!“我们在经济学中学到的最重要的教训之一,就是把愿望和结果分开来看。愿望是一回事,但愿望曹诚的结果是另外一回事。”

  今天我还是想继续就昨天提出的那个荒谬的比喻来絮絮叨叨,因为尽管我嘴上说着那是一个多么荒谬的想法,但在我的内心里,仿佛一直有一个声音在说,顺着这个思路,不断纠缠、辩驳,就能收获些什么。

  我看到过的每一本经济学相关教材在讲到供给需求的时候总会提到房价这个例子,殊途同归也好还,异曲同工也罢,这本书也没有例外。可惜我至今没搞明白这个问题,我其实挺想知道,那些写书的经济学家或者大经济学家们,他们真的完全搞明白这个问题了吗?比如说,有没有谁能准确地告诉我,现如今北京的房价将何去何从,亦或再直白些,什么时候买个房子最合适?读后感·当然,不会有人来回答我,但凡回答我的,多半也不是什么大经济学家。好吧,也有可能是我的某个师长听到后,从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对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极有可能。

  我并不同意“需求是刻画人性的”这一提法,人性比需求定律复杂得多。这个提法,恕我直言,看着很有道理,但实际只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说服自己的方式,一种自我疏导的'方式——对于一个问题,只要你能想得明白,说得通,理得清,不用需求定律也可以。

  需求第三定律,“好东西运到远方”。我觉得这个还是需要结合“愿望和结果没啥关系”来看,才算完整。

  “经济体系要解决的首要难题是应付变化的问题”——价格是个有用的工具:

  1)传递关于稀缺的信息;

  2)指导生产;

  3)做出奖惩,决定商品分配。

  这提醒我,工具变量可以应用到现实生活。具体的思考还需要进一步去做,我还没有想明白。

经济学读后感2

  《魔鬼经济学3》可以说是前两部的升华,它直接从思维方式上阐述的,秉承了一贯的故事论述,特别是以“换屎”为治疗方式的那个医学史故事,一定让你大跌眼镜。可以说这是一本非常有启发性,现实性和趣味性的书。魔鬼思维模式就是要让你更加理性的去思考问题,找到事物最本质的东西,而不是掺加了杂质,它是一种纯粹的思考。比如最后一部分是论述放弃的重要性,作者谈到虽然这种观点没有数据或者实验论证,但是两位作者还是把他们的故事分享给了大家,作者从摇滚乐队再到纽约时报,记者再辞职自己写书,经历真的让人敬佩不已,人生原来真的可以这样的精彩,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对大多数人来说是真的很不容易,特别是在我们这个国度文化体系中,我们时常生活在他人的评头论足中,固步自封;也常常在和别人的比较中,自我满足或自怨自艾,这就是精神不够独立,思维上不够纯粹。最后附上本书的主要观点:

  动机是现代生活的基础。了解动机,或者解读动机,是看懂并解决问题的关键。

  传统认知常常是错误的。盲目接纳这些观点会导致粗糙、破败甚至危险的后果。

  相关并不等同于因果。当两者同时出现时,人们很容易猜测二者存在着因果关系。例如,调查显示,已婚人士比单身人士更快乐。但这是否证明婚姻能带来快乐呢?不见得。还有数据显示,快乐的人本就更有可能结婚。一名研究者说得好:“你若脾气暴躁,谁愿意和你结婚呢?”一个原因是:人们很容易被政治、知识等偏见蒙住双眼。越来越多的'调查显示,即便是最聪明的人也习惯于寻找能肯定自己观点的证据,而不是去发现能使其看清事实的新信息。

  人们还习惯于从众。即便是面对一天中最重要的决定,我们也通常会采纳朋友、家人和同事的意见。从某个层面来讲,这么做也有它的道理:和家人、朋友保持一致比寻找新的家人和朋友要容易多了!不过,从众行为意味着人们会快速接受现状,不愿改变想法,又过于依赖别人思考。

  大多数人都太忙了,以至于无暇重新思考自己的思维方式,甚至连进行任何思考的时间都没有。你上一次抽出一个小时坐下来纯粹地思考是在什么时候?若像大多数人一样,那一定是很久以前的事了。难道这只是快节奏时代才有的现象?或许不是。才华卓绝的萧伯纳是世界一流作家,也是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创始人,他在多年前便注意到了这种思考贫乏的现象。据报道,萧伯纳曾说:“人们一年最多思考两三次,而我每周思考一两次便享誉国际了。”

经济学读后感3

  看到书名就直觉是一本“投我所好”的书,因为“牛奶”与“可乐”皆是我生命不可缺少的好东东。看完之后,确实大感过瘾,上瘾之处如下,愿与各位共享:

  1.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多问一个为什么,也许期间就有大文章。比如“为什么牛奶装在方盒子里,而可乐却装在圆瓶子里”,“为什么女士衣服口子在左边而男士的在右边”,“为什么酒吧里白开水比花生卖得更贵?”这些都是我们司空见惯的现象,可是却少有人再深一层去追根溯源,作者引用这些例子来印证他的诸多“折扣经济学”、“机会成本”等概念,那么我们其实从同样的现象中可以找到其他学科领域的根源。例如,作者提到女士服装的扣子设计时,究其原因是历史上英国宫廷的服装都很繁杂,而女士的衣服多由仆人动手穿戴,而男士需要自己解决,所以如此设计。久而久之,约定俗成。那么,在如今追求混搭、崇拜中性的时代,是不是把女装设计成右排扣子,也会非常流行呢?消费者的心理发生了变化,历史的东西在一定时期内也就可以颠覆了;

  2.激发人的思考兴趣:除了非常严肃的学科根源探究之外,其实这本书一个很有意义的作用就是激发你碰到什么现象都会反问一句:为什么会这样呢?也许能找到答案,也许不能,也许找到的就是你自己的“*式答案”,这种思考的习惯与兴趣是难能可贵的;

  3.从B2C到C2B:书中多数是从企业如何追逐利润、如何控制成本的角度来探讨各种经济及生活现象;不过从消费者研究的角度来说,我们更需要从消费者的心理变化——企业顺应这个变化——相应的营销策略这样的思路来考虑,因为通常情况下,我们服务的`客户在营销战术上的经验比我们更丰富,但他们缺乏的是对消费者的洞察、以及由此可能导致的前瞻性的趋势变革,所以,作为市场研究人员,我们可以从书中的例子用“倒推”的思路想一想,企业为什么会推出这样的折扣方式或定价方式,迎合的是消费者的哪种心理需求,当我们找到根源后,对应到某种心理需求,我们可以为客户提供“有建设性”的策略建议;

  4.举例的方式,生动且形象,报告的表现形式也应如此:整本书读下来,不会觉得晦涩,彻底打消了“经济学”这座大山造成的心理障碍,这也是作者挥舞的大旗誓“将通俗进行到底”的决心。其实,调研报告的生硬与“大学教授的语焉不详”、“经济学中图表充斥”同理,尤其在为客户解决特定问题的商业调研中,客户要的并不是一本高深的教材,而是生动的原貌展现与易读性强的“工具书”,那么我们也不妨讲报告写得灵趣一点、诙谐一点、津津有味一点,我想,只要问题解决了,我们的客户不会而降低对我们的专业性的认可,反而会在他们的头脑中有一种这样的标签:零点的东西好用又好玩。

经济学读后感4

  维纳说,经济学,就是经济学家所做的事情。但是,通过对《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了解到,经济学不仅是经济学家所考虑的问题,它更存在于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利用科学的逻辑分析现实的社会联系,我们便能对经济社会生活的种种现象有更加清晰客观的认识;利用经济学的眼光看世界,我们每个人都是属于自己的“经济学家”。

  讲授、答疑、讨论,在课堂上,老师将我们带入一个经济学的世界中,让我们用自己的眼睛去寻找、去发现、去探索。我们谈论贩卖婴儿和城市黑车,重新权衡社会利益和资源配置,试图找到解决的可行方法;我们从《易经》谈到“天人合一”的思想和欧式的推理方法,博采众长,大浪淘沙;我们从舒尔茨对于小农经济的研究中了解思考问题的经济学视角、分析问题的经济学思路。在利用经济学思维和经济学方法研究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我们辩证看待理性,锻炼科学思维,发扬科学精神格里高利·曼昆在《经济学原理》中谈到了经济学十大原理,其中之一便是“人们面临权衡取舍(people face trade-offs)”。我认为这条原理同样适用于我们对于经济学的思考。学习经济学,我们会学到系统化的知识,同时我们也会学到观察、思考和研究现象的方法。现实世界太过复杂而且充满不确定性,对于问题的思考有可能涉及到方方面面,我们需要从各个方面深入透彻地理解问题,从成本——收益的权衡中找到最优化的解决方法。马云说“企业家不要听经济学家的话”也许有其道理,但是经济学作为一门学科,有其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学的研究都有许多前提假设和限定条件。有了这些限定的范围,才能更好的'解释和说明理论。而能成为经典理论的案例说明,也是经济学家精心“布局”的结果。现实千变万化,所遇情况也无所穷尽。我们遇到实际问题时既不能漫无边际,也不能生搬硬套。

  随着资本扩张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经济学越来越多的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用经济学的眼光看世界,我们便能理性的决策问题,从而使利润最大化。面对经济社会生活上的种种现象,我们亦能用经济学的思维客观分析,从而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思考。我想,这也就是《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这门课程让我们获益之处。相信在接下来的课程当中,我们会在经济学的世界里继续探索、遨游,用理性的方法来分析问题,用经济学的眼光看世界。

经济学读后感5

  最近选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本书来读,闲来无事写一下感受。在以前从未关注过相关的东西,别说思考了。也很少思考过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矛盾有多么的不可调和,读这本书对社会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马克思在第一手稿论述了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关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马克思认为工资决定了劳动者和资本家之间是敌对的关系,而此前我一直认为两者是互利的关系;此外,由于工资的是由对工人的需求来定的,所以劳动者就变成了一种商品,而工资就是其价格,而且被维持在“工人及其养家糊口所能得到的最低的必要的起码生活费用,只能维持与畜类一样的生活。”真是令人震撼!

  另一方面,马克思还对亚当斯密进行了批判。亚当斯密认为工人的工资只有在社会财富衰落的情况下才会下降;而马克思认为这是毫无根据的,他说工人在财富处于衰落状态受到的痛苦最大,因为对工人的需求下降,工人将面临失业;在社会财富增进时,虽然对工人需求增加,但因为扩大生产而会导致工人的过度疲劳和早死;到社会财富达到顶点时,工人的贫困状况不变。而且资本家可以较久的没有工人生活,反过来工人却不能活的那么长久。因此工人也离不开资本家。

  读到这些观点让我吃惊不小,但我认为资本家虽然在分享利润时得到最多的部分是不公平的,但是存在就是合理的,我们应该看到工人就是脱离资本家,他的.生活依旧是贫困的,而农民既然想成为工人,说明工人的收入要比农民的高,可以生活的更好;就像如今的中国,几乎所有的农民都在外打工,而且越来越多的农民放弃种地。因为打工挣的钱是种地时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并且我认为农民成为工人,农民走进工厂是社会进步的一个必然情况,是社会生产力增加的需求。

  另外马克思说:“只有劳动产品最微小、必不可少的部分回到了劳动者手里,这是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不相一致的,我很奇怪难道在马克思眼里资产阶级就不劳动,实际上他们不仅要付出许多脑力劳动,而且还要面对许许多多的不确定的风险因素,工厂倒闭了,工人受到的冲击小,到对于资本家来说可能是一场灭顶之灾。不知出于什么目的,马克思把工人说的太可怜了。

  1844年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末期,应该说此时的资本主义社会还没有完善的制度,因为任何新的事物在刚出现的时候都不会是完善的,都要经历一个“扬弃”的过程,而且新事物的产生一定会遭到当时人的非议,因为没有人可以真正清楚地知道“人类社会要到哪里去”,只有他逐渐完善才会被人们所接受。

  而作为后人我们还是要感谢马克思,不是因为他是伟人,而是因为他帮我们指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病所在,后人才可以对症下药,社会主义就是从资本主义的扬弃中诞生的,这是为什么社会主义要比资本主义优越的理论基础;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有时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有必要说明的是,那种社会意识形态更优越,不是有理论就行的,还是要看实际情况,即人民的生活情况。

经济学读后感6

  到家几天了,断断续续读完了萨缪尔森的《经济学》的第一章。这一章还只是绪论,没有我想象中难,甚至于比课本还简单。有已经学过了一遍的原因在内,但更主要的原因还是这本书本身。这本书本是针对大学生写的。越是大师,越能用简单的文字清楚的.表达复杂的意思,反而无须借用那么多专业术语。而且,大师没有国内写课本的人的那种倨傲,不会轻易下结论,而是一点点推导出来。让我想起初看罗素论证世界是物质的时,感受到高中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宣布世界是物质的区别。

  今天被拖了去教表妹数学,她问的是一元二次方程和不等式的题目。我画图给她分析根的分布,再娴熟不过。其实我学数学那会不是这样的,这全是受经济学老师的影响。他本科读的是数学系,因此他对经济学的理解偏数理一些,讲起课来特喜欢用图来分析。这让我养成了碰到书上的经济学问题,清一色先画图。

  我厉害时竟可以自己将两个图联系起来,本是挺为之得意的。但今天跟表妹讲题时,一遍遍跟她强调你要明白图形代表的意思,发现自己在理解经济学的图时做得太不够,因此将两个图联系起来时,或是老师点过的,或是凭直觉,而非研究透了图形所代表的意思。嗯,这是可以努力的方向。

经济学读后感7

  人本身应该作为是国家资本形成的一部分。人正如任何一架为他的手所制造的机器一样,是劳动的产品。我们觉得,在所有的经济研究中,应当完全以同样的眼光来看待人。每一个成年人,虽然他不曾学到任何特殊技艺或专长,但可以完全正确地被看作一架耗费了二十年勤勉照顾和支付了很大一笔资本而制造起来的机器。

  假如再花费一笔钱来训练或使他能掌握一种需要非常技能的事务或专业,那么,他的价值将相应地增加,他有权对他的努力要求更大的报酬,正如一架机器在制造中支付了更多的资本和劳动而使其增加新力量一样,变得更有价值。

  居民和成员所取得的有用才能,应该视为构成国家资本的一部分。

  他正确地说,“在受教育、学习和学徒期间获得的技艺,常常是耗费了一笔实际费用,正如资本一样固定和体现在他的身体中。因为那些才能构成他的财富的一部分,同样构成他所属的社会的`财富一部分。可以如机器或工具一样看待一个工人所取得的技艺,因为它能便利和节省劳动,它虽耗费了一笔费用,但那笔费用是会偿还并带来利润的。”

  知识就是力量

  知识不独使每一个人获得一种优势超过其教养不足的邻居,而且使他们的生产能力作不可估量的增长。

  一个愚昧而未受教育的人,纵然具有生产财富所需要的一切物质与力量,亦不免沦于贫困和野蛮。

  在他们的智力开始发展之前,在他们学会对事物运用思想之前,进步的大门对他们还是紧闭着的,他们既没有力量,也不会想到如何跳出他们所处的低下而卑贱的境界。

经济学读后感8

  封面挺吓人的“蝴蝶扇动翅膀,传统经济学的大厦随之轰然倒塌”,但作者在结论处写得明明白白:“正统经济学并不是空洞无物,我的论点不是要完全排斥正统经济学,而是对它进行延伸和一般化。”所以我是又被标题党欺骗了吗魂淡- -

  书里首先提出了一个蚂蚁模型。这个蚂蚁模型说的是:昆虫学家搞过一个实验:两堆同样的食物,放在离蚁窝同样的距离上,并不断地补充食物,使两堆食物总是保持一样多。那么,蚁群要如何分组来搬运这两堆食物?

  假设每只蚂蚁爬出来的时候,随意地选择了两堆食物中的一堆,又知道蚂蚁会受到自身化学分泌物的刺激,就像现在的大众点评网,美团或者淘宝的好评机制一样,属于一种积极反馈。因此,“一旦大多数蚂蚁都到其中的一堆去取食,这样的结果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就会保持合理的稳定,小幅波动。”(似乎这个理论用在产品宣传和推广方面比较有用?比如找托啊,做伪顾客引导主流意见之类的勾当来带动民意,“得民心者得天下”,现在是能够控制舆论导向者就主导了社会潮流)

  蚂蚁的行为有三种:到原先去过的那堆食物取食;受回来的蚂蚁的影响到另一堆食物去取食;根据自己的意志,决定到另一堆食物去试一试。(这也是本书从头到尾运用的几个基本原理)提出这个模型的意义在于引入了“他人对自己影响”的因素,在传统经济学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是常常被忽略的部分。而经济活动之所以无法预测,其根源也正是人们的行为会受到他人的影响。连蚂蚁行为都无法预测,更不用说要预测社会经济问题了。

  之后作者举了很多的例子来证明这种经济活动的不可预测性,并指出即使是短期的预测也是不靠谱的,因为要处理的资料太多,而且人们的个体活动还是受他人影响的,这里涉及到的因素太多,以当前的科学技术手段是无法准确分析出未来趋势的。最多只能是猜测,靠的也就是运气了。

  因此,“特定场合的行为假设应看成是对合理的行为的经验之谈,而不是最佳行为的指导。”在实际生活的过程中,没有办法依靠模型假设来指导实践方式,有诸多的条件限制和意外状况发生。我们更多的只能像蚂蚁一样,走一步看一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找出以不变应万变的规则是不可能的'。

  说回来,这也还是因为:个人的行为可以直接受到他人行为的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影响使科学分析复杂得根本无法进行。

  所以,悲观地结论是:预测没有多少价值!

  那你们经济学家是干嘛的,政府投入那么多的经济和精力给你们搞研究最后得出来的结论居然是走一步算一步!不可能列出政策清单,只能做个模糊的发展框架——“五个现代化”这种?

  比如说:“政府预测是很困难的,因此有时候财政部长不时地发布一下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而这个数据受到各式各样的分析。根据政治上的偏好,这个数据可以用来证明谨慎的掌控取得了成效,也可以证明政府及其政策就如同经济一样垮台。”

  现在啊我只能部分相信目前已经统计出来的结果,而对所有的预测都将信将疑。你说我们的gdp什么的已经超过日本了好吧我姑且信你,你说咱过几年就世界第一了,我还是看看不说话吧……

  非常遗憾,人生已经如此艰难,权威的假面又一次被拆穿…所以得去翻翻《经济学家贡献了什么》这样的书来找找经济学的意义了是吧…

  这观点和卡尔。波普尔在《历史贫困论》里面要表达的意思一样:历史规律是不存在的,历史是人写的,我们要想从中概括出自然和人文的历史,不靠谱。我们只能做出模糊的大概的猜测,而历史如何发展,走着瞧吧。因此,我们的所有理论其实都只能称之为预测,或者假说,我们只是在不断地检验中活着。

  这样的思想与本书作者“经济体就像是一个社会有机体,实际上是一套生活在混沌世界中的复杂系统”“经济不是一部机器,它是活的有机体”不谋而合,一个是在哲学领域,一个是经济学领域。

  他们想说的其实是:真理也是有保质期的,没有什么不会改变,至于能保存多久,就全看人们的了。

经济学读后感9

  本书的优点一是在于其语言的朴实易懂,能把经济金融方面的一些专有名词以通俗的语言转化,或是以简单的事例来解释给读者。二是将经济学的内容分为一个一个小节,每小节的篇幅都不长,以一个普通人的视角来看经济来写经济,这使他不像其他经济金融类书籍那样冗长又枯燥。所以,对于像我们这样的高中生来说,这是一部通俗易懂的工具书,也可以是学习经济的入门书。

  在本书中,我最喜欢名叫《未来不是预测出来的》的那一节。当今社会,时常会有新闻报道:“xx研究所声称中国经济将在xx年赶超xx国家”此类言论屡见不鲜。在书中作者明确指出这种对未来经济发展的长远预测是错误的。将这种行为戏称为“画今天的饼,充明天的饥”。长远的未来充满随机变量,经济发展的快慢随着这些随机变量而变化。天灾人祸,不可抗力都会影响经济发展的趋势,于是在这种未知的状态下,对未来的任何长远预测都是不负责任的。作者提到,比长远未来预测好的多的是短期预测,或者说是短期规划。有了短期的规划和目标,我们才能脚踏实地地走得稳。老老实实做今天的饼,总比不着边际地画明天的饼好的多。

  所以我认为,国家若想要经济发展,高喊“xx年超过xx国家”这样的口号是无意义,规划和目标不会把国家经济向前推动分毫。而是应该清醒地认识自身经济发展的优劣势在哪儿,该怎样扬长补短,这才是正确的方式。诚然,市场经济的规律在发挥作用,引导着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有序运行,我们有个大目标固然重要,作为研究机构,应该把更多的资源和力气花在刀刃上,用他们的专业去指引经济发展,他们这些研究机构应该去探索和研究如何促进经济发展的问题,如何能够从根本的机制制度上保证经济的.平稳运行。我们今天的经济,缺少的是创新,缺少的是一种推动创新的温床,能够让经济发展的创新动力。未来很远,我们向往,把握当下,完成当下应该承担的责任。

  读这本书之前我一直以为经济二字与常人的生活太遥远,读了之后才发现,经济二字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货币、GDP、买卖与市场是我们生活的基础,而我们都是经济社会运作的一员。

经济学读后感10

  作者希望通过这本书教会大家魔鬼的思考方式:了解动机,正确的使用数据来量化复杂的世界,敢于挑战传统认知,以及明白相关不等同于因果。

  我喜欢作者的观点(Steven D. Levitt & Stephen J. Dubner),也乐意在文章中不断偶遇他们机智的俏皮话。

  本书的最后,作者以自己作为例子,想解释“学习放弃”的.重要。Levvit放弃过追求成为职业高尔夫球手,也放弃过追求成为政治经济学“重要经济学家”的身份。而Dubner更酷一些,他几乎要成为摇滚明星了,在与唱片公司讨论签约的时候终于了解到摇滚明星的生活并不是自己想要的,自己只是想“写点故事,晚上回到有老婆和孩子的家里”。

  两位畅销书作家都放弃了别人艳羡的机会,对于普通人来说,考虑放弃这种事情的机会几乎不会发生。但是像我这样的普通人,真的没有机会考虑放弃些什么来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吗?应该也是有的,在我们下定决心要践行自己心中某个“执著”的时候,先要搞清楚那件事情能不能让自己过的更好。另外,普通人的生活是那么的单调,往往没有什么像样的选择摆在那里供你练习(今天是搭地铁还是巴士上班?喝星巴克还是瑞幸咖啡?),如果你想实践魔鬼的思考方式,记得不要在和朋友讨论社会新闻的时候表现的过于刻薄。

经济学读后感11

  读了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和宏观经济学才真正知道和曼昆相见恨晚啊!读了一段时间的宏观经济学,写一点感受吧,宏观经济学读后感。

  进入宏观经济学的第一步是看宏观经济学的数据,最重要的数据是国内生产总值(既衡量经济的总收入又衡量经济为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总支出)、消费物价指数(衡量生活费用和物价总水平的上涨)和失业率(衡量想工作而没有工作的人占劳动人口的比例)。

  理解宏观经济学的数据之后进入正式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即宏观经济学模型。

  首先探讨长期中的经济,主要用古典宏观经济学来解释,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两个重 的变量)。

  长期中的经济有几个重要的变量:真实国内生产总值、真实利率、物价水平、真实汇率、贸易余额和失业率。以下分别解释这些经济变量的决定因素和适用的模型。

  在长期中,一国的真实国内生产总值是由该国的劳动人口、资本存量(物质资本存量和人力资本存量)、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和将这些生产要素转变为产出的技术所决定的。一个有用的模型就是生产函数Y=AF(K,L)。

  在长期中,真实利率是由投资和储蓄所决定的。一个有用的模型就是可贷资金市场模型,该模型不仅可以解释真实利率的决定还可以财政政策的长期效应,包括对投资的税法,对储蓄的税法以及预算赤字。

  在长期中,一国的物价水平是由货币供应量决定的。一个有用的模型是古典货币数量论(MV=PY),该模型还解释了货币政策的长期效应。.

  在长期的开放经济中,一国的贸易余额和真实汇率是由投资储蓄和资本净流出所决定的。一个有用的模型就是将可资金市场,外汇市场和资本净流出与国内真实利率负相关关系相联系起来的几何图象模型,读后感《宏观经济学读后感》。该模型不仅解释了贸易余额和真实汇率的决定还解释了财政政策的长期效应(包括对投资的税法,对储蓄的税法以及预算赤字)、贸易政策的长期效应和资本外逃的长期效应。

  在长期中,自然失业率是由就业率和离职率决定的。一个有用的模型是劳动力市场的动态模型。造成失业的原因有两个:寻找相匹配的工作(摩擦性失业)和工资刚性(结构性失业)。

  以上就是对长期中的经济的理解。

经济学读后感12

  《生活中的经济学》是一本经济学普及读本,茅于轼先生用“家常式”的随笔形式,运用简单易懂的经济学知识,巧妙地解释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经济现象。他从美国日常生活的各方面入手,深入浅出地写出了美国经济如此发达的原因。他的写作风格平易近人,虽有严肃认真的经济理论说明,但又不会长篇大论,让你看得头昏脑胀,不知所云。书中写的都是日常琐事,却往往折射出惊人的启示。

  这是本需要咀嚼的书。我已经学到了很多东西。然后甚至能够说收获颇丰。

  我们所教的教材必修一是《经济与生活》,但是我们对教材的把握只停留在教学大纲,考试说明中涉及考试的资料,有些问题并不真正理解,甚至模棱两何,因为考试无要求,我们也不去深究,但是透过读这本书,我对很多经济学的理论和术语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如,在微观经济学中,例举了美国一向以来的一些现象。根据美国政府发表的统计,全美国每年有17%左右的人搬了家。搬家的人中有约60%是就地迁居,其余的是搬往外地。这个比率从70年代以来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比较之下,中国人跨市镇流动比车远远低于美国人。这其中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作者发现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工作变动。新能源的开发,工业重心的改变,经济实力的增强,这都促使了人们就业的改变,而选取职业的灵活性使美国的经济富于适应性,而这一切往往伴随以居住地点的迁徙。因此凡是经济繁荣的地方,招聘的广告比较多,从外地迁入的人口也较多,因而住房的需求也比较活跃。并且,在美国搬家没有任何限制,没有户口限制,无需向任何人或机构报告。在政府政策的鼓励下,居民们更喜欢买房而不是租房。由此证明,就业的灵活性使经济结构易于调整,但这必将引起人口的流动,如果没有住房市场,人口的流动将受阻。谈了租房和买房的区别,强调

  了市场分配住房与计划分配的重大差别。城乡二元制结构是我们在新农村建设的教学中常用的一个知识点或者说术语,一向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透过读《生活中的经济学》,就是这个事例让我对我国的城乡二元制结构的弊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甚至对其改革的方向和出路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人们一般都认为经济学是一门十分深奥的学问,与国家的大政方针有关,茅先生将经济学中的大理论渗透到生活中的每个角落展现给读者,其中所讨论的道理既普通又深刻。读完该书后我们会发现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能够用经济学中所学到的原理来解释。

  颇有感触的是第一篇中的一个话题--环境保护的经济学。

  以洗衣粉为例,过去的洗衣粉多半是含磷的化合物,然后这种洗衣粉透过下水道最终排向河道或海域,使水变得混浊。磷是植物生长的肥料,水草和藻类因获得此种营养而超多繁殖。这些水生植物死亡后吸收水中的氧分而腐烂变质,其后果是水果氧分减少使鱼类死亡,变质的水发出恶臭。改善后的洗衣粉不含磷,避免了对体的污染。

  对于洗衣粉或肥皂是否含磷真没什么体会,也所谓有无,更没什么研究了,只觉得那是商家为了抢眼球的又一穴头罢了。老在抱怨那些一味追求利益的工厂排放不达标的污水,看完这段才明白,里面有这么大的学问,原先我们也在往下水道里放“慢性毒药”。

  茅先生说:“发展中国家环境政策所走的路线往往是先污染后治理。发达国家批评说,先污染后治理在财务成本上不如预先就采取预防措施,不让污染发生。这样的说法简单从财务上看无疑是对的,但是从经济学来看并不必须正确,因为人穷时的一块钱比富有时的一块钱有更大的价值。人在穷的时候先要顾吃饱饭,顾不上环境的好坏。只有吃饱了饭才有可能去治理环境。”他一针见血的道出了症节的所在,所以在感慨发达国家的环境多么好的同时,然后也明白了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制约。我们的国家暂时还不够富裕,短时间内我们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环境,也许要到我们的下一代,或者需要更长时间和更多人的努力才能赶上发达国家。而对于选取无磷洗衣粉或肥皂是举手之劳。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然后告诉我们身边的人,为保护我们的环境大家都行动起来吧!

  除了茅先生在那里告诉我们的道理我自己还有所感悟,一个这样大而复杂的'的问题,透过这样一个简洁明了的小例子就说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也是茅先生的高明所在。我们的教学也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让学生有所体验,有所感受,使他们学习理论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感受理论在生活中的应用,就应能让学生更感兴趣,更贴合我们教改的新思路。

  最后我要说的就是这本书的最后一个部分――经济体制。然后人类或许有些许共同的是非观,例如杀人偷盗是坏事,乐善好施是好事。但是集中到某些细节上,例如在经济体制中的是非观,各个民族就有各自的特点了。书中给我深刻印象的区别就是对于“拾金不昧”的看法。作者去休斯顿开会,因天气炎热,来到一家小杂货铺买饮料,忽然见到地上有一张5美元的钞票。按照中国人的习惯,作者很自然地拾起来交给掌柜的。但是掌柜的拒绝理解,他回答作者:谁拾到归谁所有。再有一次在哈佛大学的一间教室里,作者见到课桌上留有一支精致的钢笔,肯定是前一堂课的同学遗忘的。新进来坐在这个座位上的同学随手就将这支笔插进了衬衫口袋,继而他忽然想起什么,又将这支笔拿出来欣赏了一番,并用它往笔记本上做记录。其神态之自若,绝不像做了什么不就应做而需要隐瞒他人的事。而与此同时,一个售货员因为少找了顾客30元钱,而花了80元钱登报纸寻找顾客,这种在中国会受到大加赞赏的行为却受到了美国人的批评。在他们的观念中,道德的原则是牺牲自己的利益去照顾他人的利益,然后如果到头来社会并未得益,那么这种行为就会变成了损己不利人。这正是道德上也不值得称颂的事。市场经济的道德标准与传统观点,有一些细微的,然而又是极

  重要的不同。然后这种不同主要是突出全社会的利益。诚实与守信能给市场经济带来整体利益。看到那里我想每个人都会问一句?“什么才是真正有价值和有好处的?”我的答案是“为社会创造和增加价值才是最有好处的。”这是我读茅先生的《生活中的经济学》告诉我的一种道德。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翻开《生活中的经济学》,只需片刻闲暇,就能够读上一两篇短文,使人在简单的不经意中,从一个全新的视角,来观察体悟身边的生活。当然,然后读完此书,收获的不仅仅是短暂的惬意和经济学的知识,而是一种对待生活、研究学问应有的态度和方法。做学问应当学以致用,再深奥的原理,只有在透彻理解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并能应用于分析研究日常现象,然后才真正实现了知识的价值。可见,茅先生普及的不仅仅仅是经济学知识我们更就应学习茅先生做学问的方法和对待生活的态度,力争学以致用,不断做好本职工作。

经济学读后感13

  《生活中的经济学》是茅于轼老先生写下的一本浅显易懂的经济学书,尤其以美国大量生活中常见的经济学案例来解释说明其中的经济性原理,让我深受感染,书中运用了很多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知识来对生活中的经济现象进行解释,非常生动形象。我们现在正在学习微观经济学,存在一定难度,通过阅读此书,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微观经济学原理的理解,对我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另外,相对于宏观经济学来说,我虽然还没接触,但是在生活中确实存在很多现象可以用宏观经济学的原理来解释。因此,此书不仅拓宽了我的知识面,而且对我的学习起到重要作用。

  在微观经济学知识上,书中所举的美国人的例子让我印象深刻。美国人在小时候看电影的时候,尤其也是美国电影,很多的情节就是一家人开着车,搭着帐篷,烧烤架出去旅游。当时美国就是梦中的天堂,我都难以想象,当时美国人是多么富有。然而,美国人却是用几乎一个月的工资,进行一年一次的旅游。这一点和我们中国人的习惯有很大的冲突,如果是中国人,很少有人会如此的“浪费”,即便是他算是较富有的。在这个问题上,中国人有着固有的传统消费观念,而美国人是比较潮流的消费观念,就好比中国人存钱买房,美国人买房存钱。旅游虽然消费了一个月的工资,当时这些资产很可能就转化成了另外的人半个月的资产,实现了市场的流通。对于时间,我们应该向美国人学习。在“节约时间创造财富中”,作者对比强调了美国人和中国人的一些习惯上的差异。比如美国人喜欢用电话纸,节约时间节约金钱,创造财富。而中国人还喜欢把时间浪费在无谓的看街头热闹上。相对于国人的时间观念差,美国人却还在为消除排队带来的时间浪费做出努力。我们是不是应该加强时间观念呢?

  讲到宏观经济学,我们就要关注一下国家及世界的整体经济形势。中国人在北宋的时候就开始使用纸币,在我们四川成都,被称为“交子”。然而近代,当美国的银行业发达的时候,我们却却是固步自封。我觉得这并非坏事,中国人讲究实在,美国人玩的是浪漫,而且是金钱上虚无缥缈的浪漫。最终,也得到了印证,就是20xx年爆发的次贷危机。就通货膨胀而言,大家都讨厌甚至痛恨通货膨胀,但如果和中国比起来,美国人讨厌的程度大概不像中国人那样厉害。因为绝大部分美国人的收入来源于市场,当物价水平上升时,他们的收入随着上升,水涨船高,所以他们的购买力并不受多大影响。而绝大多数中国人是拿固定工资的国家职工,如果工资不相应调整,涨价就等于降低生活水平。中国现今的`收入虽然高上去了,但是这完全没有按照时代的应当有的规律发展下去,人们不觉得幸福,我觉得很大一部分责任归咎于房地产。

  本书中很多讲的实例都展现的是美国和中国的经济学差异,我觉得造成这种差异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经济学中,没有固定的模式,我们应该有着自己的民族特色,根据自己的民族生存方式和特点,选择性地吸收西方现今的经济学知识。但是,并不需要完全把我们的否定,因为现在美国好的经济模式,不一定将来就好。就算将来好,也不一定对我们就好。所以我们要发展适合自己的经济学。

  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的!因此,我们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都要力求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和规律,利用经济学原理来看待身边的现象,从中学习到更多的东西。

经济学读后感14

  这本书,与其说它是经济学图书,不如说它是一本“另类的十万个为什么”。

  如果每本经济学图书,都一味的讲“机会成本”、“会计成本”、“成本效益”、“手表定理”、“时间成本”等。那么,它就是一本经济学的理论书。你应该也没多大兴趣去了解书中内容。

  这本书,用千奇百怪的例子,加上妙趣横生的分析。从身边了解、感受经济学,然后再懂得思考和运用经济学中的原理。

  经济类和管理类的书籍,看,只是一部分,用,才是最重要的。这两个类别的图书,书中都会列举一些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要点,通常还会用事例作解释。

  《牛奶可乐经济学》整本书,分为了以下几个类别,来阐述经济学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

  1.产品设计中的经济学为什么牛奶装在方盒子里卖,可乐却装在圆瓶子里买?

  2.供求关系实践为什么许多酒吧喝水要钱,却又提供免费花生米?

  3.职场的奥秘为什么女模特比男模特收入高?

  4.折扣中的经济学为什么许多餐厅都为饮料免费提供续杯?

  5.军备竞赛与公地悲剧为什么许多超市24小时营业?

  6.所有权之谜为什么鲸鱼濒临灭绝,鸡却没有繁衍之忧?

  7.市场信息揭秘为什么几乎全新的二手车比真正的新车便宜很多?

  8.现实中的博物经济学为什么DVD格式各地区不同,而CD格式到处都一样?

  9.到心理学碰上经济学为什么在单行道上,谦让有时反而会导致效率降低?

  10.非正式的人际关系市场为什么通常外表富有吸引力的人也更为聪明?

  经济学认为,人都是有理性的,人能根据自身利益的得失来权衡自己的.行为。

  书中正文开篇就问到了,为什么牛奶盒子往往是方的,而可乐瓶子确实圆的?这或许是个常识性问题,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这个常识惯性的由来呢?书中介绍道:牛奶是易变质食品,需长期储存,方形容器可以很好地节约储存空间。而可乐,属于软饮料,方便直接饮用,圆柱形容器更称手,更抵消了它所带来的额外储存成本。

  这个问题的解释既简单又实用。所以这样的“百科问答性书籍”,比一般的经济学常规书籍受众更大。

  又好比我们要去商场买2件衣服,但只有一次用打折卡的机会。买A的价格是200元,打折后能省90元;买B的价格是20xx元,打折后能省100元。我们都会选择买B的时候进行打折。因为我们可以多节省10元。这里面就涉及到经济学中的“成本效益”。

  我们通常说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我看来,建筑是在那里了,我们需要做得是怎样掌握身边的经济基础。

  经济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该书,只能作为经济学读物的入门书籍。

  书中的事例,可以让我们用经济学家的眼光看生活,让我们拥有一定的经济学思维。

  只有拥有了经济学思维,才能更熟练地造福于自己。就犹如:按照自己的想法活,和按照自己的活法想。

经济学读后感15

  《王二的经济学故事》20xx年7月出版的,可能是当年的畅销书吧,好像销量不大好,现在很多新华书店都还在卖,前端时间看到时寒冰发了本新书,还有送这本书的活动呢。然后查了下作者郭凯,号称哈佛经济学博士生,总共出了两本书,《环球人物》20xx年还作过一个专访,称33岁的安徽人郭凯是北大的经济学硕士、哈佛的经济学博士。毕业后曾供职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去年回国,在中国人民银行工作。工作之外,郭凯还是《华尔街日报》中文版最受欢迎的专栏作家。好像自从出了这本书后,就从地球上消失了,博客也不更新了,也没啥新的新闻了,不知道什么情况。

  一时心血来潮挑了这本书来看,看完觉得还有点意思,描述的主要是20xx—20xx年的事情,有点脱节,不过看看以前的`故事也有点意思,毕竟历史是会重现的嘛。主要还是能增长点知识,可以看清一些社会经济现象,比如外汇储备,收入分配,货币政策之类的,通过故事的方式来描述,讲得比较浅显易懂,其实是引导你从常识来认识目前的经济现象,还值得一读。

  既然是从《华尔街日报》中文版的专栏文章中汇集而成的一本书,注定其内容有点广,和实时结合比较紧密,从收入分配、税收社保、房产政策、汇率、货币、经济政策到经济发展模式和国际交往之类。细细琢磨起来还有挺多内容的。选几个主题来总结下吧:

  国际交往:关于国际交往,这里的描述和芮成刚的《虚实之间》中的描述比较接近,原来中国的国策是外边的事情少关注,埋头做好自己的发展,现在国际地位不一样了,需要对自己重新定位了,要在国际上发出更多中国的声音了,在承担更多责任的同时也积极参与游戏规则的制定,在制定相关经济政策的时候也需要更多考虑对其他国家的影响了。

  同样国际之间合作是主流,交易过程实际上就是购买服务的过程,现在是个全球化的社会,需要国际间的分工,各种贸易保护主义都是不合时宜的,78年以前啥东西都自力更生的方式是不可取的,顺差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中国享受的服务(买的东西)太少,外资在国内合法的收入应该得到保护,政府的作用是保证外资和内资享受同等待遇。

  经济发展模式:以前的GDP至上的发展模式还是存在太多问题,掩盖了很多经济结构上的问题,以前的政策都是采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缺乏经济结构调整的勇气和魄力,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这个是目前存在最大的问题。所谓中国模式很多还是借鉴了华盛顿共识等成功经验,不能抛弃这些成功经验,而片面的认为类是政府干预等实际上是错误的措施作为这些年发展成功的经验。

  经济政策:政府应该有信用,政策不能朝令夕改,同时也不能顺应某些人的利益。

  收入和分配:关键是制定公平的规则,为低收入人群提供保障。

  税收和社保:略。

  房产和人口:还是要市场发挥作用。

  汇率和货币政策:汇率和货币政策还是要逐步放开。这部分写的不错,值得重点看看。

【经济学读后感】相关文章:

经济学实习心得04-07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02-28

《小岛经济学》读后感08-09

经济学学业规划书01-02

经济学专业规划书01-08

经济学学生实习报告07-07

牛奶可乐经济学的心得02-02

关于经济学实习报告05-19

经济学专业就业方向11-07

经济学专业实习报告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