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局》读后感(汇编15篇)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格局》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格局》读后感1
本书讲到当明确了位置和方向后,格局的大小就要看采取行动的方式,格局大的人追求的是重复的成功和可叠加式的进步,格局小的人满足于自己某件事情做得快、做得漂亮。书中也讲到作者的弟弟对成功原因的诠释:除了要有一个比较高的起点外,主要是每一次进步都成为下一次进步的基点,而不是每一次都要重新开始。
对于我们做事的态度,我们需要做到的是做到每一分,因为每差一分,所产生的后果都不一样。在这之前,我们必须要有个愿望,同时也需要控制住自己的欲望,在愿望的驱使下,先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再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当然回到社会角色来说,我们每个人都属于社会,不是你做完这件事,然后再去做另外一件事,做事的时候都有周围因素的干扰,所以在做事的时候还是要合理地安排时间,先从基础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
在面对路上的困难时,需要有积极的心态来理解他,并且能够用积极的心态来面对解决。书上说:没有白挨的打,需要做的就是在往前走的路上,你可以转头,但是绝不能回头,因为你所经历过的,那都是帮助你往前走的财富,面对飞来的刀,是接刀刃还是接刀柄,那都是你的成长。对于我们来讲未曾经历或未曾坚持,感觉这是鸡汤,但我们希望能够走好自己的路,就需要我们以这样的心态面对路上的困难。
书中谈到的所作所为,那是个人的习惯问题和做事的细节处理问题,最重要的是个人的原则问题,这个方面我个人感受很深,一个人的本性只有有了原则,才能更好地在你需要做出判断和抉择的时候少犹豫。特别明显的就是在你跟人谈判的.时候,你妥协一次,然后就是接二连三地妥协和退让。这个也许在第一次谈条件的时候就需要明确、说清楚,这是一个处理事情更简单更明确的原则,但是往往在想法上,很多都不能考虑得很全面,就更要表明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最后这本书从开始只是告诉我们要做一个有格局的人,然而作为有格局的人,需要认清楚自己是谁,需要明确你周围的人和事,说话做事的时候都要有谦卑的心态和一个博大的胸怀,这些都是前提,然后需要有自己的信念,在遇到困难时可以绕道,但是一定不要回头,当你有个好想法的时候,要相信心诚则灵,只有你看到了,才能达到,最重要的是在处理事情时需要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让自己清醒地知道自己的路。
任何人,不论起点高低,只要能认清自己的位置,找准方向,用正确的方法做事,提高进步的速度,同时把握好节奏,几年后就会看到一个格局比今天大很多的自己,一个让自己感到不枉此生的自己。
《格局》读后感2
“世界上永远不缺聪明人”——最近偏爱上了吴军老师的人生进阶系列的全新作品《格局》。这是继吴军老师《文明之光》,《智能时代》,《见识》,《态度》之后的作品。在《格局》这本书中,吴军老师从人生的格局,命运的力量,生活的节奏,智者的见识,心智的成长,悲观与乐观,未来的法则七大方面阐述了一个人的格局的重要性。
有时候我们也觉得自己已经足够努力,也好奇别人是怎么做的,怎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其实,决定一个高度的,是一个人的格局与心智——格局够大的'人不仅看的远,更重要的是,能在那些重要关头上选择对,知道自己在什么时候应该怎么做,能够把自己的心稳住。这几年一直都在忙忙碌碌,回头看看自己走过的路,突然觉得之前的那几年,自己没有方向感。那时候的自己总是给自己找一万个理由推脱自己,什么年龄小,没有遇事的经验,更谈不上什么心智与格局。多年过去,现在再重新审视自己,觉得自己应该把心沉淀,重新并且时刻的定位自己。调整自己遇事处理问题的态度和方式方法,不断的在别人进步的同时自己也不能落后。尤其是在这个信息化,智能化的时代,你的创新永远赶不上被淘汰的速度,心态和努力就是生与存的必要条件。时刻清楚自己能力的边界,而但凡觉得自己了不起的人,通常是没有见过真正聪明能干的人。因为,人只有到了一个人才荟萃的环境下,你才能够真正体会到自己水平的不足,而明白自己能力的边界不是一件丢人的事。人贵在自知,走出舒适区,在自己边界内最大化优化自己,才是对人生积极的态度。
未来是一个过剩的时代,物质会过剩,内容也会过剩,而唯独宝贵的是人的时间和注意力。以前是说,有了手机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真实的情况是,有了手机后,所有的时间都变成了碎片化的时间。要是把这些碎片化的时间捡起来串在一起,多学习,就可以减少很多个伪工作的“努力”。就像我们厂部门口的主题口号“学习创新求发展,求真务实见精神”,在学习、工作、生活的同时,让自己的心智成长,遇到事情能够稳妥的处理,把每一项工作做精、做细,并且善于在实践中总结和思考。才能让自己的人生格局成为一种智慧,一种思想的境界!
《格局》读后感3
孟子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一个人快乐不如大家一起快乐,而让大家一起快乐的方法就是互帮互助,互相享受成果,分享利益。
在书本《格局》里面,吴军曾提到一个故事,他去国外做研究时,遇到了一位导师,同时指导他和另外一位同学各写一篇论文,然后他俩的文章都被录用发表了。
在此过程中,同学的论文,吴军有一起研究讨论过,导师建议他的同学,在鸣谢和引用文献里面都加入,“和吴军的私下讨论”这一项。他有点不理解,于是问导师。
后来导师说:“分享利益是你们将来作为职业人士必须具有的基本素质,因此刻意让你们养成这样的习惯。”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不懂得去分享利益,只想着自己,结果路越走越狭窄,最后走投无路。
只有互相帮助,互相提携,共享利益,才能走得长远。
《史记》中记载这样一件事情:
汉朝开国皇帝刘邦问从项羽阵营投降过来的`陈平:我和项王何区别?陈平答道:“项王宽和,您粗野傲慢。”
刘邦又问:“那你为何弃项王而投奔我呢?”陈平说:“项王对有功之人舍不得封赏,而大王您不吝恩赐。”
再好的人才,如果不懂得分享利益,那么最终也会离开。
虽然时光不能倒流,但是你仍然可以重新设计人生:掌握主动权,历经生活历练,练就坚韧不拔的意志力,懂得与身边人协作,共同成长,分享硕果。
《格局》读后感4
这几天有些心烦意乱,读书似乎是让自己心静很好的方法。于是,狂啃一本书《格局》,心里颇有感触。
“人生这盘棋,首先要学的不是技巧,而是布局!”封皮外的书腰上,醒目的一段话,富含哲理。有规划的人生确实能走的更平稳。试想哪家大企业的发展不制定三年规划?哪个单位没有制定年计划?经营公司如此,自己的人生也是如此啊!所以,有了目标,生活才会更有活力。想想我们当年,多少人从小刻苦努力学习,就为了将来能获得一份理想的工作,能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而现在的孩子呢?“拆二代”、“富二代”、“官二代”们,将来的生活衣食无忧,似乎没啥需要奋斗的了,于是课堂上经常看到那些天天睡觉、节节课玩游戏、看小说的孩子,问他就说,反正我不缺吃穿,为啥还要好好学习呢?这些孩子扭曲的人生观,不转变过来,将来很难好好工作,就会逐渐成为被社会所淘汰的“巨婴”。
“看一个人的结局,就看格局。”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自己的格局不算小,但“不经一事,不长一智。”多年的夫妻相处,我发现和老公的格局相去甚远。休闲在家,我经常手机不离手,看小说,玩游戏。工作至今,也进一步学习过,但都是小打小闹。老公呢?年轻时进门就看英文频道,报纸读英文报纸,就怕荒废了自己的'英语。所以,出国与人交流,都是老公同志上,我只能比比划划嘣个单词。老公同志工作非常忙,尽管如此,健身、学习一点儿也没落下。看看他利用周末天南海北的跑去上课,我也非常心疼。但是,三个高等学府的学历证书证明了他的付出得到了回报。“你的时间用在哪里,成就就在那里”,这句话道出了真谛!正因为老公比我珍惜时间,善用时间,所以他的成就比平凡的我高的多,眼界也宽的多。
在姑娘求学的问题上,我和先生曾有过很多分歧。我的感觉出国找个差不多的学校,学个姑娘喜欢的专业,开开心心就好。老公同志的观点是,尽可能找一个好一些的学习环境选专业要考虑以后的就业问题。不得不说,老公总是以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比我高瞻远瞩啊!
《格局》这本书给了我们很多人生启示:“自尊是面子,自信是里子”;“你给出什么,就回来什么”;“幸福不是指什么好事降临到我们身上,而是我们做了某些好事;不是指我们从生命里得到什么,而是我们为生命带来了什么”……
如果你有兴趣,不妨读读这本书吧!相信你也会受益良多!
《格局》读后感5
今天我要给大家推荐的这本书是《格局》,这本书是我在无意之中浏览一些书的时候看到的,但是在看了目录后,就有了想买的冲动。
这本书是台湾作家何权峰的著作,他是一名医师兼作家,虽然上架建议是励志,但我觉得这也算是对自我的一种管理和内在的提升。
自序中有一段是我觉得真的写的很不错的。它是这样说的:不管是侮辱、批评、攻击,或是得失、失败。对一个心胸开阔,有大气量的人来说,他的内心就像一个大湖。你丢进去一包盐,他很快就会被稀释,反过来,如果你把一大包盐倒入一杯水中,这杯水还能下咽吗?为什么有些人遇到一点小问题,小困难,就那么容易生气,挫败,难以消受,没错,是因为格局太小了。
读完这本书,我总结了我自己的几点感悟:
第一点就是你怎么看待自己
你如何看待自己?你对自己的标签是什么?其实我觉得作者给予我们最重要的不仅是我们如何看待自己,而是我们可以成为任何我们想成为的人,只要从现在就思考,想成为的这种人会怎样去思考,说话,会有怎么样的行为?那么只要按这些去做,就能成为这样的人,林肯有句名言,喷泉的高度不会超过它的源头,一个人的'成就也是如此,绝不会超过自己的信念,懂得放下心中的不可能,才能释放生命中的无限可能。
第二点就是你给人的感觉
抬头挺胸,走路不要弯腰驼背,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因为这些事被爸妈唠叨过,我们常会嫌他们啰嗦,何必拿站姿,坐姿,这种芝麻小事来挑毛病,但其实他们也是用心良苦,抬头挺胸也能让我们更有自信。
第三点就是你做事的态度
有位通过了台湾大学筛选入学的学生,她一个人就包办四个商学系。记者问他是怎么办到的呢?他说,当财富管理师是他的愿望,为了准备口试,他几乎每天以图书馆为家,并在一个月内详细阅读三四十天的财经报纸,并且一边阅读还一边做笔记,背诵,硬是把财经的实事,塞进脑里,以应付教授的面试。不管你喜不喜欢,有时你就是必须约束自己,去做你不想做的事,只有你做了不想做的事,你才能做你想做的事。就像有人说,你的时间花在哪,你的成就就在哪。
读完这本书,我的内心比以往豁达了很多,也让我的世界变大了,那我就说一个特别贴近生活的故事吧。比如说以前,如果我给一个人发信息,然后他一直不回我,那么我可能会一直闷闷不乐,就觉得自己是不是令他讨厌或说错了什么?而在看完这本书后,我才知道,其实大可不必计较与在意,如果你计较与在意,只能说是自己的格局太小了,何不换一种想法呢,很可能是对方忙忘了,又或是对方本身的问题,那也没关系,这并不会影响你对自己的喜爱程度,所以我们永远都不要自我怀疑。我觉得格局也就是一种思维,因为思维决定行为,行为决定作为。多读书,提升自己的格局,对自己的行为与思想进行管理,做一个比昨天更好的自己。
读研究生后又是一个新的开始,不仅要积累许多的专业知识,对自身也是一个提高的过程,我们不仅要重视自己的智商,更要注重自己的情商,希望读完这本书对我自己未来的言行有一个好的指导,也希望与大家共勉。
《格局》读后感6
最近拜读了台湾作家何泉峰的《格局》一书,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了什么是格局,格局对一个人成功的重要性,以及什么样的行为才叫大格局。格局指一个人的眼界、胸襟、胆识等心理要素的内在布局。再大的烙饼也大不过它的锅;只会盯着树皮里的虫子的鸟儿是不会飞到天上去的;只有眼里和心中装满了山河天地的雄鹰才能自由地在天地间翱翔。一个人要想得到更多的奋斗和拼搏的机遇,就一定不要去计较生活中遇到的繁琐之事,珍惜当下,以大格局的眼光去看待万事万物就很容易分清轻重缓急,从而可以更高效完成任务,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去为人处世。联想自己在创业的过程中每次遇到方向性的问题时,在和自己的导师咨询的过程中,导师经常和我强调的就是大目标、大想法、大思路、大格局才能干大事,思维决定出路,格局决定了结局。
在生活中,如何才能做到大格局,作者从八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一是“你怎么看自己”。我们常默认一个“不可跨越”的门槛,把自己局限住了,以至于自己停滞不前;要懂得放下心中的“不可能”,才能释放生命的“无限可能”。“人可以学会任何技能”,人不要有这个事情我不会做,那个事情我干不了的想法。不会的东西可以去学习,只要自己努力和用心,可以学会任何技能。抱着学习的心态,对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说“I can!”
二是“你所认识的人”。我们与认识的每一个人都有个户头,叫做“情感账户”。在这个账户里,通常都是你欠我,我欠你的,如果一方欠的太多,关系就会有危机。反之里面的存款越多,关系越稳固。所以提领之前,别忘了先储蓄。卡耐基说“如果我们想交朋友,就要先为别人做些事——那些需要花时间、体力、体贴、奉献才能做到的事”。在我和朋友的处世原则中,自己经常抱着愿意吃亏的态度,多付出的态度,其实也是在给自己的人际关系做储蓄。
三是“你说的每句话”。学习以正面肯定性的言辞来思考和说话。经常对自己说:“我充满自信”“我有能力完成这件事”“我是坚强又有魄力的人”“我会越来越顺”等等,从正面的思考深入自己的潜意识。控制和消化自己的负面情绪,每天对待身边的人多用鼓励和表扬的话语来和同事交流,让自己和身边的人都快乐起来。
四是“你给人的感觉”。人为什么爱发脾气?是因为自卑。生气可以掩饰无能,只要发火,谁敢惹你?只要用力拍桌子,谁敢怀疑你的“能力”?那就是为什么许多人宁可生气也不愿意认错。因为认错需要勇气,必须有自信的人才可能拉下脸。我平时在和人相处的过程中,尽量让自己淡定,从容,很少发火,遇到不顺心的事情,都是用沟通去解决,没有什么事是沟通解决不了的。如果在沟通的过程中发现确实是自己错了,就及时的承认自己的错误,也没什么大不了!
五是“你做事的态度”。英国著名心理医生哈德菲研究发现:“人们大部分的疲惫来自心理因素。真正因生理消耗而产生的疲劳是很少的。”换言之,当你忍受沉闷的学习、工作,如果没有更高的抱负和目标做为引领,自己的身体就会觉得非常累,如果你把学习和工作赋予更深的意义,努力就变得具有价值和乐趣,你也能从中得到能量,不会倦怠。所以我们要学会在学习和工作之前,要学会先赋予我们要做这件事的远大意义,这样才能让我们快五是“你做事的态度”。英国著名心理医生哈德菲研究发现:“人们大部分的疲惫来自心理因素。真正因生理消耗而产生的疲劳是很少的。”换言之,当你忍受沉闷的学习、工作,如果没有更高的抱负和目标做为引领,自己的身体就会觉得非常累,如果你把学习和工作赋予更深的意义,努力就变得具有价值和乐趣,你也能从中得到能量,不会倦怠。所以我们要学会在学习和工作之前,要学会先赋予我们要做这件事的远大意义,这样才能让我们快乐学习、快乐工作。
六是“你经历的遭遇”。苦难不是人生挫折,而是人生存折。你不会碰上你无法处理的问题,你碰到的每一个问题都是为了让你体会自己拥有的能力,体会你人生中更多的可能,让你发挥更多的才能和潜能。人生中当我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们应该用这是一次成长机会的心态去积极的面对。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伐其身行,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当我遇到困难时我也常常用这句话来激励自己。
七是“你的每个念头”。如果你一直怀着正面的想法,你的人生就会往正面的方向前进;如果你的想法总偏向负面思考,那你也会消极的过一生。你过得如何,拥有什么样得人生经验,只要看你平常最常想的.事,便可得知。生活就是我们每天在想的每一件事和对每一件发生的事的看法。在高端课的人生七道门中,董老师教给我们的七个法则也是因为我们的每个想法造就了我们的生活。人际关系法则(黄金定律):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怎么对待你;赚钱法则(价值交换定律):赚多少钱取决于你对社会做出多大的贡献;成功法则(因果定律):因解决好了,果自然出来了,智者求因,愚者求果;成就法则(累积定律):人脉、知识、财富、疾病……一切都是累积出来的;机会显现法则:你只看得见你相信的事物,机会是对有准备的人而言的,有信念,大脑才会寻找相关信息;健康法则:身体是按你的指令来适应的你的信念造就了你的健康;吸引法则:把思想调整到积极向上的状态,让你的思想把一切积极的事物吸引到你的生活中,思想是因,外在生活是果。
八是“你的所作所为”。人如果在小事上不能把持,最终也无法在大事上持守,就像巨树被白蚁蚕食,倒下只是迟早的事。我们常忽略小问题,认为“这是一件小事,不会有太严重的后果”,却没想到一滴水接着一滴水也会积累成湖泊。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有一些看似不拘小节的恶习,刚开始可能觉得无伤大雅,不太注意,时间久了,这些坏习惯也会慢慢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所以细节决定成败,一个大格局的人,不会有一点点的不拘小节的恶习。
我们的心有多大,人生的舞台就有多大!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改变可以改变的一切,适应不能改变的一切!你没找到路,不等于没有路,想干总会有办法,不想干总会有理由!命运把人抛入最低谷时,往往是人生转折的最佳期!谋大事者首重格局!
《格局》读后感7
《决定上限的是你的情商和格局》,刚看到这本书时颇令我感到好奇,情商也就罢了,情商确实会让你在朋友方面得到不少的优势,但是和格局有什么太大的关系呢?随着读书进程的深入,让我对这个词有了更好的理解:广义上的格局是指我们到达什么的位置,或者什么样的认识程度,即眼界和心胸,所处的位置高度不同,身边的环境,思想高度也就不同了,甚至认识人物的层次也不同了。狭义上的格局可以细分很多如“思想上的认知,对周围人与事物的对待方式,自己的行动力等等”。
一个人生活的半径,并不是由他们的能力和意愿决定的,最重要的是你的格局。当然,能力是很重要的,只是发展到一定程度,格局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你的未来如一艘船,船能行多远,甲板和机舱人员的相互配合固然很重要,但最重要的可能是取决于你的油舱有多大。油舱,就是你的格局。一个人对自己的定位往往能决定这个人一生的走向。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古人都明白缺乏格局意识的害处,处于现代社会的我们更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到谋全局,顾全局,养成从全局思考和处理问题的习惯。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这个过程,我们改变的不仅仅是学生这个称号,更多的.是我们的思维方式的转变。
格局小的人,会无限地放大委屈,自怨自艾;格局大的人,则会把委屈当作人生的必修课,负重前行。作为一名当代航海人,工作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我们所谓的困难如晕船,信息缺乏等等,但是和前辈们对比我们有什么抱怨的资本。轮机长鲁金飞同志兢兢业业在岗位上奋斗几十年,彼时的条件与现在相比可能会存在不少的差距吧。人活着就要经历必要的痛苦,挺不过去的时候想一想和你同行的不止你一人。挺过去了,便涅槃重生。
《格局》读后感8
生如逆旅,一苇以航。二十岁的人没有不迷茫的,三十岁的人没有不焦虑的,四十岁的人也没有不患得患失的。人生就是一个打怪升级的过程,不同的年龄段的人都会有属于各自的烦恼。本人从心中有规划、满怀正能量、从容不盲从等三个层面,谈点阅读《格局》这本书的感想。
第一个层面:心中有规划,厚积薄发显远见
规划是对未来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思考和考量,是各种目标计划的总集。有人调侃说:“有规划的人生,叫旅行;没有目标的人生,只能叫流浪。”一个人心中若没有目标规划,那么就像没有罗盘在大海上航行的帆船,会迷失掉方向;有长远目标和人生规划的人,清晰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从而突破环境的限制,甚至创造有利自己的环境来实现目标。被动接受的只能是苟且的生活,遵循心中的规划,主动地去行动和创造、悄悄绽放的才是人生。日本著名企业家井上富雄,年轻时曾在IBM公司工作。进入公司不久,由于他体质衰弱,积劳成疾,病倒了。3年后战胜病魔,重回公司工作。那时,他25岁,觉得病愈后再回到公司,一些比自己晚入司的后辈职位都超过了他,要想在短时间内拉近三年的差距着实不易。于是他立下了往后25年的生涯计划,并严格督促自己按计划实践,也会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职业计划,追加新的努力目标。他总是从自己的现实出发,学习应具有的各种能力,然后再进一步为自己的未来打基础,以便能随时胜任更高的职位。30岁时,他成为经理;40岁时,当上了总经理;47岁时,他离开IBM,自己开始经营公司。能取得这些成就,得益于他能拟定适合自己生涯的`计划,并且能去实践。
第二个层面:满怀正能量,乐观积极展奋进
今年年初的北京朝阳医院眼科发生暴力伤医事件中,有一名受伤最严重的医生陶勇,最近他登上了《脱口秀反跨年》的舞台,左手上好像还带着复健支具。节目上,陶勇分享了当时受伤的事情,诙谐幽默地说“那个患者因为恢复得不顺利就把我砍伤了,但是他能在茫茫人海当中精准地把我砍伤,这怎么能说是恢复得不好呢?难道是想在茫茫人海当中用飞镖扎住我么?”虽然是玩笑,但表达了他乐观的态度,对自己医术的自信和对患者的包容。他想利用现在的影响力,号召大家关注盲童,为公益事业出一份力,传递着满满正能量。医院是公益性服务单位,我们公司也是。医患之间偶尔会发生冲突,我们和服务对象之间偶尔也会,但我们服务的初心不能忘,只要我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传递的是正能量,我们的付出就是值得的。对任何人而言,都没有人喜欢在怨声载道的环境里工作生活,我们不应该把时间浪费在抱怨上,而应该互相传导积极向上的工作激情,鼓励大家一起克服工作中的困难,闯过生活中的难关,让正能量通过传道授业解惑的方式积蓄得越来越多,这样工作才会越来越有干劲,生活才会越来越有滋味。
第三个层面:从容不盲从,泰然处之彰定力
在杰克·韦尔奇的“GE模式”风靡全球时,盲目采用“GE模式”失败的例子比比皆是。然而,海尔掌门人张瑞敏却没有盲目从众,他邀请国内著名管理学家杨沛霆教授到青岛坐而论道,以批判的眼光评价“GE模式”。张瑞敏倔强地保留了自身的个性,也成功造就了海尔的辉煌。所以,在“从众效应”面前,我们应当坚守自身的准则,理智看待问题,做到从容不跟风。一哄而起、一哄而散是缺乏自制力与自主思考能力的表现,我们不能被虚假传言、小道消息击垮。没有人喜欢被当成傻子,被一些捕风捉影、断章取义的论坛帖子糊弄,不实的消息只能带来负面的情绪,对解决现实问题起不到促进作用,甚至还会阻碍问题的有效解决。遇到问题或抉择时,要恪守心中的准则,保持泰然处之的定力,懂得三思而后行,不盲目听从,不盲目跟风,不让他人的言论或行为影响你的判断。只有恪守心中的准则,才能在信息多元的当下保持自身的独立性。
《格局》读后感9
有句古诗词: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人如果有这种千锤百炼后,依然有坚韧的意志,我想没有办不成的事情。
乔恩?克拉考尔在《进入空气稀薄地带》中写到:“有一种人,越是做不到的事,对他们越有吸引力。
决心和信念是他们最强大的武器,说的客气点,这种人叫怪人,说的不好听,那就是疯子…。珠峰吸引着属于它的这种人,这种人有三个特征:自信,坚决和耐力。”
阿里首席技术官,王坚,在开发阿里云的'过程中,遭受旁人怀疑,有人甚至公开说他是骗子,没成绩,没进展,中途百分之八十的人都离开团队。
有次阿里年会上,他忍不住失声痛哭,他手捂话筒,哽咽的说:“这几年我挨的骂甚至比我一辈子还多,但是我不后悔。”他被骂了整整4年。
20xx年,他终于用自己的坚持换来了云计算的成功,堵上了所有怀疑嘲讽,交上了满意答卷。
乔恩?克拉考尔,历经千辛万苦,甚至是生死磨难后,最终登上了珠峰。
而王坚虽然没有去攀登珠峰,但是在这场战役里,他背负外界重重压力,不畏流言,坚韧不拔,决绝往前冲,最终还是迎来胜利。
《格局》读后感10
我们都想窥探一下成功人士到底有什么秘诀。其实,稍稍了解一下你就会发现,一学就会的成功秘诀并不存在。
但是,成功人士都有一个共同点——格局很大。
格局对人的影响有多大?看看这两位天使投资人的'例子就明白了:美国金融大亨J.P.摩根,预见了电力行业的兴起,投资了爱迪生、特斯拉,缔造了商业帝国;同时代的马克·吐温,没有关注行业发展情况,只投资了一些和自己相关的出版社,钱都打了水漂。
你看,格局大的人,能精准判断时代的脉搏,知道什么时候该果断出手。
推荐吴军老师的新书《格局》,帮你突破成就的“天花板”。
《格局》读后感11
作为一名海员,在船上工作的一个合同期一般为6到8个月,长期在船舶这个封闭的工作场所作业,每天面对的也就船上的那20来个人,而且因为工作作息时间的不同,船舶是在时刻不停的运转着,而人是轮流休息的,所以在不同的时间段,总有一部分人在休息睡觉,还有一部分人坚守在岗位上,不论白天黑夜,为船舶的安全营运保驾护航。因此船上的大部分人员也只有在吃饭、演习或者开会的时候才会碰面。对于这种独特的生活工作环境,良好的情商和格局处理好人际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彼得·德鲁克曾说过:“一个人必须知道该说什么,一个人必须知道什么时候说,一个人必须知道对谁说,一个人必须知道怎么说。”在工作和生活中,要切忌直来直去,不要张口就来、直接说出自己的想法,很多人在沟通时常常就是想到什么说什么,将自己的想法观点直接表达,却没有想过谈话对方的感受和反应,我们应该多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揣摩对方的想法。
船员的工作环境比较特殊,相较于陆地上丰富多彩的生活略显枯燥乏味,再加上工作上的压力,难免会出现负面情绪。那么当负面情绪来临的时候,又无心工作,我们应该怎么做呢?首先,我们要正确面对负面情绪,而不是简单地去压抑它。每次压抑情绪,都会加大情绪的反弹力度,就像扫地,把垃圾从客厅扫到厨房,不是垃圾不存在了,而是堆积在了厨房,并且越积越多。所以压抑情绪不仅无法赶走负面情绪,反而会使你的负面情绪越积越多,适当的.负面情绪会使人集中注意力。在漫长的人类进化过程中,当面对外界的威胁或自然灾害时,人会出现紧张、恐惧等情绪,这些情绪会提醒大脑集中注意力,做出准备来躲避危险。而现代,我们遭遇野兽袭击的概率很小,但这种预警机制仍然在起作用,尤其是你在工作中有压力的时候,它会让你集中注意力去处理问题。适当的紧迫或者不舒适感,会提升你对工作中问题的重视程度,从而专注其中,克服困难。所以说,负面情绪还有可能让你在工作中表现的更加出色。
当我们在船舶工作中遇到问题时,一般来说,需要客观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和解决难点,然后有针对的去解决问题。当你让自己冷静下来去解决问题时,负面情绪就会逐渐消解。负面情绪的存在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未得到及时的疏解,反而将负面情绪堆积或者压抑起来,最后这些负面情绪像一座随时会爆发的小火山,稍微有一点外力的刺激,便会瞬间引爆。与其等待情绪的爆发,不如找到情绪发生的来源,将其疏解。
作者暖心Honey姐避开了生硬的说教,用自己的亲身经验写成此书,期望给走在前进道路上的女性朋友们照亮事业的旅途。但作为一名男性同胞,在读完此书后,依然觉得受益匪浅,文章中所阐述的好多方法和技巧对于男性同胞在职场中的发展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同样奏效。这本《决定上限的是你的情商和格局》真心写的不错,我会把此书推荐给我的老婆(目前在家做全职太太照看未满一周岁的儿子),希望能对她将来重回职场工作,有所帮助。
《格局》读后感12
从来不曾知道,我会在北京打拼? 也不曾理解自己为什么会想扎根北京?只是开始来了这座城市,便慢慢习惯了它的节奏,或者可以说是自己适应了这个城市的节奏,便开始真正意义上的选择在这座城市里面奋斗。
这本书的书名叫《格局逆袭》,副标题叫做普通人的制胜之道,我想并不是每一个普通人看后都会像作者一样,逆袭成功,可是里面很多观点和大熊老师个人的经验,还是值得一看,作者诙谐幽默的笔锋,让你欢笑的同时,不禁深思,我到底拿什么来逆袭我的人生。
09年我刚进入大学那会,刚刚体验了高考,万人过完独木桥,全国各地到处都分散着自己的同学,很多同学去了大城市,我则不以为然选择在家乡,可是却开心以后去哪里玩,都有认识的人招待,在城市过着过着神仙一般的日子,我有的同学给我从北京/上海还有国外打过来一些电话,讲述着他们的所见所闻,我却觉得实在是没啥可聊的。
暑假闲来无聊,找到在北京上学的同学游玩,第一次来北京,有出发前的兴奋,也有些不以为然,不就是个小北京嘛,来到这可好,人多、车多、玩个什么都排队,麻辣烫都是数签子的,记得回去后到处跟周围的人抱怨,当然也是为了彰显自己的虚荣心,虽然时至今日已记不得太多的细节,但总归有一点是深切感受到的,那就是我,并不喜欢北京,严重的不喜欢北京!
工作我就留在老家,在哈尔滨,过着冰城人民习惯的生活,日复一日重复着,爸爸之前总对我说:“全国一盘棋呀,在哪里都一样,到处都是高楼、还是在自己的地盘最好”,我也受家人的影响,不觉得外面的世界好。这样的情况在15年被打破了,机缘巧合我被调到北京工作,起初各种不适应,可慢慢的当你看到那么多优秀的人在奋斗,接触到很多打拼的青年,参加了很多活动,见识和视野打开之后,你发觉这里真好,有着家乡没有的`机会。
在后来我因为工作,不想在内耗自己,断然辞职,即便当时公司还有几万块的提成钱没有给我发,可我依旧选择离开,因为与其在这内耗,我不如珍惜时间去闯闯,时间才是一个人的最大成本,我想这就是大熊老师说的格局吧,也就是看问题的高度。在之前我是断然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来的,我舍不得那钱。说这件事情,并不是标榜自己的豁达,而是很多事情,自己没有那么计较了,因为知道什么事情才是对自己最重要的。
今年北京的高考状元说了一些话,让人听后头皮发麻,他说未来寒门太难考出状元来了,因为资源和眼界都是局限的,这名高考状元本身就家住北京,教育资源丰厚,父母又都是外交官,很小的时候就带他去了很多的国家,眼界自然不一般,所以寒门很可能会出孝子,但很难出贵子了。这句话虽然听着残酷,可就是实实在在存在的。
同样参加了高考,我在农村的弟弟,连填报志愿选什么专业,都一脸茫然,让其选择一个大城市,死活不去,说生活成本太高,建议他假期看一些书籍,他却说看那些有啥用,抱着手机看动漫看游戏,时不时传出大笑的声音,但我妈妈跟我讲这些的时候,我很无奈同时也在想,这以后他拿什么去跟人家竞争。
其实整本书,更多的在以一个过来人在论述一些方法和经验,有对职业上的,有对待机遇上的,有专门对女性的,其实讲了很多,最主要的还是在讲“见识”与“格局”,当你的格局和见识不一样了以后,自然在处理问题上会有一些不同,不是身在北京你的格局就会变大,也不是你在小地方你的见识就会短,而是大城市信息更多,你所能享受的教育资源也就更多元化。
文章的最后我想起了庄子,庄子老婆死后,很多人都很悲伤,而他却鼓盆而歌,周边人都不理解其做法,其实就是周边人的格局还没有和他老人家一样,到达那个高度,当一切回归于宇宙,他自然为他的老婆开心,为之雀跃,每一个人人生都是自己过的,只需比昨日的自己好,这何尝不是一种逆袭。
《格局》读后感13
《格局》这本书有两个版本,一本是白色的《格局:世界永远不缺聪明人》,另外一本是蓝色的《格局:格局的大小决定成就的顶点》。有网友提到蓝色的书内容好,因为是逻辑思维出版的。
文中提到:众利勿为,众争勿往。日中则移,水满则溢,月盈则亏,这是自然界的铁律。凡事到了头,就要格外小心。当一件事情或者一样东西,大家都去争抢的时候,你也就在旁边看看就行了。当大家都说做这个可以发大财的时候,你要赶紧逃。赚钱是什么?是你要从别人口袋里拿钱到自己口袋里。这件事情,大家都说可以轻松就赚到钱,这个不是骗人是什么?赚钱应该在当代社会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应该是一件难的事情才对。所以,应该是赚钱难才对,应该是大多数人都只能赚辛苦钱才对。只有极少数人才可以赚轻松钱,但是他们哪怕赚轻松钱也不会去大声嚷嚷让其他人知道。
分享利益,是作为职场人士必须具有的基本素质。中国人喜欢吃独食,喜欢争抢,最好是把别人的那一份都抢来,不管未来怎么样,现在自己所拥有的才是实际的。未来的事情,谁知道呢?而作者提到再好的人,如果舍不得分享利益,周围的人最终也会离他而去。这一章节,我看得的确挺震撼的。中西方文化的撞击可以在这一篇中体现。
凡事慢三拍。我以前做事情喜欢一遇到事情,就立马去做,从来不思考如何做。但是,经历的事情多了,就发现以前的`做法太愚蠢了。做事情前就应该想好这件事情是什么事情,如何做这件事情,应该从哪里下手等,想清楚了再动手。埋头苦干的人是没有用的,就像没头苍蝇一样乱窜。上天不会亏待一个真正努力地人,但也不会同情假勤奋的人。
一个优秀的专业人员在做事之前,会梳理出一个做事清单,按照重要性和影响力的量级排序,然后集中资源把最重要、影响力最大的事情先做完。至于无关紧要的事情,可能直接从清单上删掉。没有经验的人则是什么事情先来就先做什么,以致做了很多费力而没有影响力的事情。
吴军老师提到浙江人普遍有一个优点,就是无论贫富多少都强调靠手艺吃饭。浙江有很多低调但是很能赚钱的企业家。
身为浙江人,的确浙江人比北方的人更加能吃苦,但温州人比一般的浙江人更能吃苦。经历过第一代的创业和财富的积累,杭州很多年轻公司老总都是靠着父母提供的第一桶金开始的。创业的成功率基本是5%左右,而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加深了财富传承的风险。在中国的未来二十年,社会风云变幻,如果自己没有真本事,你连父母留给你的传承都守不住,更别说是发扬光大了。
顶尖的大学最想要的都是做两遍题就能取得好分数的学生,而不是刷几百套题的人。十年寒窗苦读,上了一所还不错的大学,甚至过去一直是学霸,其实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事情。面对比自己想象中复杂得多的机会,自然很容易“整个人都不好了”。
成功的第一要素就是走正道,不要总想着出奇制胜,特别是在未来非常光明的时候。很多人总想抄近道,占别人一点儿便宜,觉得这样才能走得更快。其实这种想法智慧导致不断兜圈子、走弯路。我很反对弯道超车的说法。
这本书写得最精彩的是海洋文明和大陆文明之争。我也是第一次听说。
文中也提到中国人从上到下能够通过劳动改变自身经济命运和社会地位,这是中国得以成功的原动力。在未来,只要中国人的这种原动力还在,无论国际环境如何,都会取得更大的成就。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等,无不说明着中国人的原动力。
终身学习的目的就是让自己领先同辈人一步,以便成为具有时效性的人才,避免在低水平上竞争。
每一次重大的技术进步都让李嘉图定律的效应放大,即使各种资源总体的数量在增加。作为一个凡人,我始终奉行“世界上真正的老大是上帝”这样一个原则。像摩尔定律、安迪——比尔定律和李嘉图定律这些规则,是上帝设定的,任何人都赢不过它们。你信也好,不信也罢,它们永远在左右着世界。就像查理芒格的《穷查理宝典》一样,你要掌握很多规律和规则,你才可能了解这个世界的本质。
作为个体的人,如果你比同行的平均水平好那么一点点,就会受到欢迎;如果好一个数量级,就会有人出数倍的溢价邀请你做事。相反,如果你比周围人差,你的劳动即使是免费的都没有人要,这就如同没有人愿意付钱租用荒滩和盐碱地一样。于是,现在形成了一方面很多单位招不到合适的人,另一方面很多人没有事情做的现象。我经常讲10个90分都抵不上一个100分,因为卓越和良好之间的落差是巨大的。
看知乎上有人提到,吴军老师前几年比现在更敢讲,不过现在他起码比很多人敢写。敢写的人,作为读者才可以收获多。
《格局》读后感14
现代商业房地产招商管理运营的精髓就是要把松散的经营单位和多样的消费形态统一到一个经营主题和信息平台上。而不能统一运营管理的商业房地产项目会逐渐从“商业管理”蜕变成“物业管理”直至丧失商业核心竞争力。而我们资管中心的优势在于我们组织构架下的两大部门1,招商部2运营部。这两大部门也是商业房地产运营的核心部门,同时也是商业房地产收益和物价价值提升的源泉。通过合理的规划和运营操盘,帮助印象汇项目提升商业价值和房产增值溢价。
商业地产象征着一个城市的经济硬实力,而做商业地产项目招商工作不但可以得到丰厚的回报,还可以接触到各行各业的'商业精英人士,时刻掌控着商业市场经济的走向。以上这些都是吸引我并让我热爱这份工作的原动力。
从今年3月份入职以来,我也从身边的每一位同事那里学习了很多的专业技能。例如张总每周的招商培训会议,让我们学习到了万达、中粮、大商等一些优秀企业的招商技能。还有林总的商业购物中心的业态规划和物业条件需求培训,马总的奢侈品牌认知和品牌历史。慕经理的生活业态分析论等等。
我之前是从事单一业态的专业招商工作和管理工作,只对餐饮和儿童教育业态有过相关的工作经验。通过参加领导组织的专业培训会后,我对其他行业有了新的认知和较深入的理解。这些专业的技能是我在今后的招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通过入职以来近八个月的时间也是我近几年工作中成长和进步最快的一年,感恩领导,感恩所有同事,我为自己能在这样的团队里感到骄傲和自豪。今后我会和资管中心团队里的所有同事并肩作战,一起为资管中心的商业长城添砖加瓦,为铸就城汇人的辉煌事业贡献自己的所有。
《格局》读后感15
《时间格局:让每一分钟为未来增值》,是一本比较实用的操作手册。书中的很多方法论,让人受益匪浅。
该书主要讲的是如何掌控自己的时间与生活。第一步是思维重构,走出自身思维的局限。第二步是投资时间,让每一分钟为未来增值。第三步是成为高效的行动者,唯有行动才能改变自己。
时间管理
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间抓住了是黄金,抓不住就是流水。每个人都应有时间管理意识,不能任时间白白流逝而无动于衷。人生看似漫长,却很短暂。如果以一个月作为一个格子,以80岁作为生命的终点,我们的人生也就区区960个格子。用一张A4纸绘制24x40的表格,一生的时光就会呈现在你面前。
当我们的一生被量化在眼前的时候,是不是感到触目惊心?如果80岁是生命的终点,此刻的你已经走完其中的百分之多少了呢?你又将如何填满生命剩下的格子?
掌控时间者,掌控人生。为了使有限的生命变得有意义,有价值,我们需要合理分配自己的时间。在此分享两个时间管理小妙招:一是黄金时间吃丑青蛙。黄金时间是一天中你头脑最清醒,效率最高,且最不被打扰的时间。丑青蛙是对于你来说重要而艰巨的任务。比如对于一个爱阅读的人来说,早晨起床后用一个小时去看书,就属于黄金时间吃丑青蛙。同样,对于一个作家来说,起床后先完成当日的写作任务,也是在黄金时间吃丑青蛙。
二是番茄钟工作法。选择一个需要完成的任务,把番茄钟设为十二分钟。在这二十分钟内不做任何与该任务无关的事情,直到番茄钟响起,可以休息五分钟,继续下一个番茄钟。保卫整块时间,有助于提升时间的利用效率。如果你一边看书,一边看微信,你就很难集中注意力去阅读。相反,如果你关掉手机网络,你会发现读书的速度和专注度都会提高。
微信连接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把人们的生活碎片化了。德鲁克说:“如果你只有碎片化时间,相当于没有时间。”我们常常在思考如何利用自己的碎片化时间,其实更好的做法是如何减少自己的碎片化时间。做一些重要的事情时可以暂时关闭网络,或者把手机放在其他地方。这样你就不会被微信频繁打断,你做事的效率就会提高。
行动力
行动,是缓解焦虑最有效的方法。只有在行动中,你的目标才会越来越清晰。想要改变自己,现在就迈出第一步。因为你永远不会比此刻更年轻,更有精力。相信行动的力量,不然你就会沦为马云口中的“夜里想想千条路,早上醒来走原路。”为什么我们知道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因为我们缺少行动和坚持。
阅读
古人云“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阅读可以带给我们内心的安定和精神的自由。有时候,困扰我们的某个问题,书中的一句话,就会让我们豁然开朗。当你知道你教室里发生的事情,在前人的教室里早就发生过时,你就会少一点焦虑和烦躁,多一点淡定和从容。朱永新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你的阅读,成就了你。
有一种“剁手”叫“屯书”,每到电商节,你是不是都会屯书?但是书买回来后是不是就没有然后了?看看你家书柜上有多少书还没有拆封,又有多少书已落满灰尘。买书的确是投资自己的方式,但是如果只是一味地买,却不认真阅读,那么花在买书上的钱不是一笔投资,而是一种浪费。
另外,我们看过的书,一定要去实践。如果一本好书只是被我们匆匆翻阅后便束之高阁,那么这本书的价值并没有发挥出来。读书,重在实践和行动。在书中读到一个好的观点,好的方法,合上书就应该实践一下,去改善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比如我们读了教育教学类书籍,就应该试着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进行尝试,让自己的工作更轻松。这样的阅读才是有效的,高质量的。
写作
阅读是一种输入,写作是一种输出。读书的同时,最好坚持写作。写作,让人感到充实。写作,让人充满期待。写作,是对生活的记录和馈赠。“写作,满足了我们的倾诉欲望。写作,可以让我们暂时逃离琐碎的生活。写作,有助于我们排解负面情绪。”
“博尔赫兹曾说:我写作,不是为了名声,也不是为了特定的读者,我写作是为了光阴流逝使我心安。每日用文字写下自己的所思所想,将生命中转瞬即逝的美好时刻,通过文字镌刻成为永恒。养成每日笔耕不辍的习惯,你将受益终身。”
须有日日不断之功,人生方能持续精进。你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愿我们都能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即刻行动起来,在持续的阅读和写作中升级自己的人生版本,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
【《格局》读后感】相关文章:
格局大的句子03-17
思维格局句子01-04
格局大气的句子03-11
格局的经典语录05-18
大格局文案04-22
有格局的文案04-25
心态格局大的句子02-19
关于人生格局的说说12-28
女人的格局大气语录05-15
格局大气的女孩名字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