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时间:2024-06-07 11:02:4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常用15篇)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常用15篇)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

  我认为,之于读者最大的幸福就是遇到一本让自己“欲罢不能”、可于灵魂激烈碰撞并产生精神“多巴胺”的优秀作品,无疑,《额尔古纳河右岸》就是。

  本书以一位自称为风与雪的老熟人、最后一届酋长女人的自述口吻,用富有神奇宗教色彩、浪漫温情的”万物有灵论“,分上中下和尾声,即清晨、正午、黄昏和半个月亮四部分娓娓道出鄂温克部族的百年沧桑和几代人的爱恨情仇、生死传奇故事,作者用根植于生命骨血的敬畏”自然“属性,用通透灵动的精妙语言描绘出了一代代有血有肉、饱满纯粹的一个个鲜为人知的'部落人物,以及整个部族一次次与命运殊死抗争的顽强生命力和最终没落的无奈现实。

  鄂温克,一个出现在《额尔古纳河右岸》的百年部族,一个自贝加尔湖畔迁徙而至、以驯鹿为图腾、以萨满为信仰的游猎民族。

  鄂温克人,一群逐驯鹿而搬迁,生存于严酷大自然、住在乌力楞中希楞柱里的原始部族人,他们一直生活在受自然灾害、物资贫乏、猛兽、瘟疫的侵害,也受时代变革的侵犯,像日寇铁蹄、文革风云、森林破坏等现代文明的挤压下,但却有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不挠的团结抗争精神。

  我们的语言在描述感觉方面总是苍白,因为喜欢,我不停把书转借亲朋好友;也因为喜欢,我总是舍不得快速看完,以至于接连看了两遍;同样因为喜欢,满腔的激荡难以言表,总是由她而联想到《狼图腾》和《穆斯林的葬礼》。

  如果说狼是蒙古民族的原始图腾,那驯鹿就是鄂温克族的民族图腾,她们以驯鹿逐食而迁徙,以白色驯鹿为驮载玛鲁神的“玛鲁王”,驯鹿如同她们的孩子一样珍贵。

  如果说穆斯林是回族的宗教信仰,那么萨满就是鄂温克族的神性信仰。《穆斯林的葬礼》和《额尔古纳河右岸》在某种程度上有其相似之处,同样是茅盾文学获奖作品,同样是实力女选手,同样有被世俗所不能容忍的悲情爱情故事。

  记得当时喜马拉雅听《穆斯林的葬礼》,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让人心痛不已,对于穆斯林的信仰束缚使主人公们痛苦、纠结和无奈,只是更侧重于爱情故事是本书的魔力之一。

  而《额尔古纳河右岸》中,主人公母亲与父亲和伯父的爱情故事只是本书之河的一个分支。最吸引人还是萨满文化的神秘和神奇,读完全书你会有一种向往的魔力让你不断想了解更多,“万物有灵论”使得鄂温克人在与自然相处中平等又和谐,人与人、驯鹿与人、树与万物、风雨雷电都有各自的神,所以才会有一命换一命的萨满文化。

  其实仔细回味本书,各种不容易和苦难很容易让人崩溃,犹如我们读了《活着》,读了《平凡的世界》,总是会产生万般的不忍,万般的愤懑,强烈感受到“为什么人活得这么难、这么苦”。然而这本书通体读起来并没有让人有丝毫的怨对和苦痛,最多的是崇敬和温暖,不由感叹鄂温克人为什么可以对自然万物如何敬仰,对生命苦难全情接纳,把这一切都归为天神、雷神、树神等各万物之神和萨满的召唤。

  “接纳”是现如今灵性课程和自然法则的推崇生活方式,希望人们通过自我修炼来使人取消相较心,有接纳的力量来适应生活。

  然而书中鄂温克人却天生有接纳之力,像主人公的儿子安道尔、孙子安草儿和“隐秘”孙子西班,他们天生愚笨、痴憨和善良,主人公并不以为负担,而是称他们是驯鹿之子,是大森林的儿子。

  安道儿:“你把我打倒了,我能看云彩,这是好事。”“她爱撒谎,我把她放走,她会去害别的男人!就像一条狼,我知道它吃人还放走它就是有罪的!我要留着她,看着她,不让它吃人。”

  安草儿:他不明白投票是什么意思,只关心驯鹿被黄蜂蜇肿的眼睛,所以留在大森林中与我为伴。

  西班:爱啃树皮,只讲鄂温克语,造字和制作桦树皮工艺品。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2

  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记录了生活在中国东北山区的鄂温克族人们的历史变迁和演化。打开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一个民族的历史。风格不粗糙,充满了温暖和同情。读完这本书后,是我不得不提笔写下自己的感触。

  小说讲述部落首领最后妻子的故事。从一百年前到现在的社会;从部落的第一个识字的人到第一个大学生;从动荡的晚清到第二十一世纪的安康,从生活在希愣柱到生活在红色砖白色瓦的村镇;这些变迁记录着这个民族的沧桑。

  这是一个与自然和谐的民族。他们与驯鹿一起生活,保持一个游牧的的`习惯,随着驯鹿迁移或停留。他们以打猎为生,生活在能看到星星的“希楞柱”,这是一个临时的“家”。他们现在没有工业文明,生活在原来的方式,与自然和谐相处。

  这是一个充满着爱和恨的疯狂的民族。不娶他心爱的女人,被迫从母命嫁给金得,在新婚篝火燃烧正旺时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达马拉与林克和尼都之间的爱,激烈的背后更多的是无奈;伊万对那杰什卡悠长绵远的爱,像一股清泉的味道,进入我的身体,洗刷了我的心扉。敢爱敢恨,有多少生命的挣扎是破碎和无奈;彼此的生死离别,说尽了多少生命的脆弱。

  这是一个充满大爱的民族,他们信奉玛鲁神和萨满。依赖萨满跳神来治疗疾病,趋避灾祸。作为萨满的妮浩以救人为己命,明知救人要失去自己的孩子,还依然为偷取驯鹿的汉族小伙跳神。他们明知会以危及自己亲人的代价去帮助另一个人的时候,仍然战胜畏惧,勇敢地选择帮助哪怕是一个素不相识的人。这是一种蕴含在一个民族内在品质中的善良和勇气,如金子一般闪闪发光。助人不难,难的是放下自己的得失,只为助人而助人。用真诚的心和行为去尊重另一个生命。那便是完全不同的一种境界了。

  这是一个没有利益冲突的,通过每个人的共同努力实现了和谐社会的民族。他们实行平均主义,食品严格分配,多余的食物或财产储存由专人保管。男人负责狩猎,女人要负责熏猪肉,用动物毛皮制成衣服。没有利益冲突,人与人之间保持简单的感情,互相帮助,团结,共同抵御自然灾害、饥饿和疾病。

  通过鄂温克族人质朴、高贵的品质使我悟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任何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都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都应该团结、互助、自立、自强,更应该有大爱无疆的品质。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这个民族、这个国家更加强大,更加繁荣昌盛。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3

  书中最不幸的婚姻,无疑是“我”姑姑依芙琳和姑父坤德,依芙琳记恨坤德爱的人不是她,这一恨就是一辈子,甚至影响到下一代。依芙琳放不下她的执念,把婚姻当成了爱情,过去了的.事情,久久不能放下,终成了人生悲剧。婚姻中的夫妻,面对矛盾时,要多问问自己,日子还要不要过下去,如果要,那就请宽容、忍让吧,一起携手走向未来。

  书中幸福的婚姻大抵是一样的,伊万和娜杰什卡,一眼看中,一辈呵护,百般包容,相互尊重。再看主人公“我”的两段婚姻,第一任丈夫非常疼爱她,面对丈夫的意外,她没有逃避,也没有自怨自艾,而是勇敢地面对生死,生活中豁达开朗。遇到的第二任丈夫,也非常地爱她,正如她自己说,和拉吉达在一起感觉自己像是穿行在山谷中的风,而和瓦罗加在一起就像是畅游在春水中的鱼。

  “人生海海,山山而川”。每一个人的一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当我们从阅读中见过众生后,就不会被生活中的所遇击垮,因为我们的内心已经有了足够强大的能量与之抗衡。是的,我们要学会和这个世界和解,学会接纳,学会释怀,面对世事纷繁,就让我们用宽容的胸怀容纳缺憾吧!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4

  第一次知道《额尔古纳河右岸》这本书,是在最近爆火的东方甄选的直播间里,主播董宇辉特别自豪地说:“我一定要死后,在我的墓上刻一句话:我把一本非常好的书卖出150万本。”所以很好奇这一本让他热血澎湃,疯狂推荐的书到底是什么样子的,马上网上下单读起来。

  故事是以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的诉说经历开始。书中介绍了一群鄂温克族人,生活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世代与驯鹿相依为命。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四处迁徙游猎,仿佛身处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当时主播介绍的时候也说过,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世外桃源。然而,美丽而神秘的大森林里,却隐藏着无处不在的危机。族人们与猛兽殊死搏斗,跟恶劣环境百般周旋,依旧无法阻止亲人的离去和民族的衰落。从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死亡,一次次无可奈何的失去中,我们可以看到生命的坚韧和人性的顽强。

  整本书被分为被“清晨”“正午”和“黄昏”三个部分。俗话说一天之计在于晨,清晨是一天的希望,这个时期的鄂温克族充满了生机,部落中富有色彩的人物陆续登场,有精干瘦朗爱着妻子的林克,勤劳爱美善舞的达玛拉,温厚隐忍却很孤独的尼都萨满,勇敢健壮的鲁尼以及美丽不幸的拉吉达等等,每个角色都色彩饱满让人印象深刻。这时候的色彩是清新欢快的,不断有人结婚,不断有新生命降临到这个部落。正午是一天的顶点,也是这个部落的辉煌时期,主要人物都正值壮年,他们肆意挥霍着自己的体力和智力,为了部落的生存,和雪灾、瘟疫、战争做着艰苦的斗争。黄昏进入了一天的尾声,鄂温克族也不可避免地迎来了衰落,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原始森林遭到乱砍滥伐,这个古老的游猎民族被迫下山定居。

  一本书读下来,我了解到那个古老的民族,那个民族的族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他们热爱那片神秘的大森林,感受着他们为了生存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体会书中人物的悲欢离合和充满爱恨情仇的真挚感情,不由得为一个弱小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的百年沧桑和时代变迁而深深感慨。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5

  这是一个90岁的鄂温克女人的自述,她近百年的人生经历,折射出鄂温克族近百年的发展历程。这个民族在森林中生活,信奉萨满,因驯鹿觅食而搬迁、游猎。他们在自然的恩惠与折磨下生存,他们遭遇了日侵,他们经历了—,最后,在所谓先进文明的“侵袭”下,他们不得不在游牧与定居之间游荡。不过,这是一部女人的书,似乎应该荡气回肠的历史,在迟子建的笔下,在“我”的口中,是一个个普通人的生活,自然、生动、诗意、悲情……

  人与自然

  故事由“我”的诞生开始,“我”出生在寒冬,有一个姐姐也出生在严冬,但因狂风掀了母亲生产用的希楞柱,姐姐受了风寒,出生两天后就死了。自然赋予鄂温克人一切,也会不时残酷地收回它的恩惠,“我”的父亲林克死于雷电,姐姐列娜、第一任丈夫拉吉达在风雪中永远地睡眠,第二任丈夫瓦罗加被熊揭开了脑壳。

  即使自然很无情,但鄂温克人并不愿意离开森林。可是现代文明在“侵袭”,伐木工进驻森林,铁路公路伸进深山,动物四处逃散。鄂温克人下山定居,依旧的游牧生活又将他们带回森林,定居点激流乡最终成为一座空城。只是人心开始浮躁,有的年轻人甚至走上歧途,如孙子沙合力因盗伐天然林被判刑三年;外孙女索玛不停地与不同的男人幽会,然后不停地流产,无法出嫁。为了孩子们,女儿达吉亚娜筹建了新的`定居点布苏,可是“我”觉得他们终有一天还是会回到山林里。

  人与人

  在人与自然的大主题下,人与人的故事是这本书最吸引人的地方。里面有数段美丽的爱情。如母亲达玛拉,在年轻时与兄弟俩相遇,兄弟俩都爱上了这个美丽的姑娘,就以射箭一决胜负,最终林克成了达玛拉的丈夫,而伯父尼都萨满孤独终生。在林克去世后,尼都萨满再次追求达玛拉,可是弟媳不能嫁哥哥这一族规,扼杀了两人的爱情,也让两人的生命日渐枯萎。

  而姑姑依芙琳的爱情则是一场悲剧。她嫁给了不爱她的坤德,怨恨充斥其一生,她甚至讨厌自己的儿子金得,认为金得如坤德般懦弱。她为儿子安排了一场婚事,金得反抗不得,上吊自杀了。坤德令依芙琳再次怀孕,可是依芙琳千方百计地让自己流产了。

  人与神

  鄂温克人信奉萨满。在小说中,萨满确实具有神力,能呼风唤雨,救人性命。可是萨满也为身上的神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妮浩继承了尼都萨满的衣钵,可是妮浩每救一个人,就要失去自己一个孩子。但是身为萨满,她的职责就是救命,即使是有罪的“马粪包”和偷吃驯鹿的少年,她也要穿上神衣,跳神救之。最后,妮浩为祈雨救火而死。

  茅盾文学奖如此评价此书:这部“家族式”的作品可以看作是作者与鄂温克族人的坦诚对话,在对话中她表达了对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坚持信仰、爱憎分明等等被现代性所遮蔽的人类理想精神的彰扬。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6

  读《额尔古纳河右岸》,我想,我对平等的认识,已由浅入深。平等是没有种族界限的,人、草、木、石、兽都有共同的生存权利。平等文明无条件的,它像无声的细雨,悄然滋润万物。

  这本书讲的虽是一个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族的生存故事和百年沧桑,但在他们与大自然的对话中,平等却无处不在,它埋铺在故事的字里行间。

  卷首的第一句是女主人公的心里独白:“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已过九旬的鄂温克族的最后一位酋长的女人,把雨和雪、跳动的火焰当作听众,故事从清晨讲到了黄昏,她回忆了一生,从女孩到暮年。那句话像清风,吻了我心内的平静湖面,荡起阵阵感动的波澜。在漫长的岁月里,她和雨雪是相互作用的,她们成了老熟人。这一份跨越种族的平等,也愈鲜明了。我忽然想起了现代社会里一直提倡的“人人平等”,理念很好,只是人类中心主义太根深蒂固,当人们提到平等时想到的几乎都是人类之间的,但其实平等是无关种类界限的,不是吗?人存在于天地之间,其他有生命和无生命的也同在这天地,万物都平等地存在着的呀。

  鄂温克族生活在中俄边界的额尔古纳河古岸,他们与驯鹿为伴,享受着大自然恩赐的同时也在艰难地生存,他们要征服自然吗?不是。桦树林是他们的皮肤,清溪流是他们的血液,驯鹿是他们的眼睛……大自然承载了他们的全部,他们把全部交付给了大自然。女主人公在小的时候,亲眼见证了一头灰色的驯鹿仔代替病重的姐姐列娜去了一个黑暗的世界。姐姐的“乌麦”找回来了,但那头原本活蹦乱跳的小鹿却再没了生息。母鹿失去孩子的同时也失去了哺乳能力,直到姐姐意外死去,母鹿才重新有了奶和活力。驯鹿失,姐姐得;姐姐失,驯鹿得。人和动物,没有任何一方是无偿的付出和得到,生存权利谁都没增,谁也都没减,大家都是平等的。

  火种是鄂温克族的希望之一,他们不管迁徙去哪都带着,百年来从未变更。故事的末尾中,鄂温克族的生活方式和现代文明冲突不断,生存环境渐劣,族人决定下山定居,却没带走火种。他们说布苏的房子里有火,再也不需要火种了。不愿意去定居而留在山上的女主人公独自坐在火塘前无奈而忧愁:我们的火种是用镰刀和石头打出来的,而布苏的'火里没有阳光和月光,这样的火,怎么能使人的心和研究明亮呢。孙子安草儿往火塘里添了几块柴,她又想起族人烧火从来不烧鲜木,只用树木里的枯枝断木。他们看到汉人门房前后堆着满满的劈得整整齐齐的柴时会心疼不已,好像躺在那儿的不是柴,是他们。

  列夫·托尔斯泰曾道“我们平等的相爱,因为我们互相了解、相互尊重。”鄂温克族在百年光阴里握紧了自然的手,和它一起去感受变化、感受疼痛。平等不再只是“人人平等”,而是“众生平等”,它们都基于对天地和谐的期望,都是对精神灵魂归属的寻求。于是,平等,让所有的渺小成为不渺小,让所有的平凡成为不平凡。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7

  因为董宇辉老师的推荐,才有幸读到迟子建的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看到了鄂温克族在原始森林的狩猎生活,令人心生向往。简单是他们生活的主旋律,一切都很简单,衣食住行,生老病死的故事也很简单,而这一切都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结果。

  他们的一切都很简单,简单生活是传承,是积淀,在他们信仰的神庇护下,他们的生活很简单。他们一直都生存在山林中,与外界的联系很少,顶多是交换一些必备的生活物资;从小到大与驯鹿为伴,积累了足够的生存经验,才让生活有条不紊地运转起来。喜庆的日子里,他们会围着篝火载歌载舞,饮酒欢畅,直到天亮。看完这本书,会对现代社会复杂的人际关系,令人感到恐惧,不胜其烦,很容易对那种生活心生向往。但是现代社会的人,是很难适应那种生活的,在那种环境下,连最基本的生存都成问题,更别谈享受那种生活了。

  读这本书,最让我意难平的就是不断地有人死亡,而这本书中讲故事的人,大多数故事都与死亡有关。面对生命,面对死亡,他们虔诚而又豁达。对生命的敬畏,面对死亡的豁达,才是这本书令人读了又读,爱不释手的主要原因。

  生与死总是那么动人心魄,生死之间有大秘。死亡一直笼罩在鄂温克民族的头顶,生存环境虽然风景优美,但是生存状态恶劣,大人小孩随时都在经受着死亡的考验,虽然他们一辈子都在森林中生存,但是再多的`经验也不能保证他们每一次狩猎都能平安归来。

  书中给我们讲述这些故事的是一个女人,从她小时候直至生命的尽头,把给她留下深刻记忆的事件,以故事的形式告诉了我们。她有一团火,是她出嫁的时候,她母亲送给她的,这团火一直伴随着她,直到她老去。火是文明的象征,生生不息的火苗,预示着文明的延续和发展;她在周围的石头上画了很多画,那些画我们没有看到,只能根据描述想象,但正是这种想象,反而让那些画变得鲜活起来,那些画上的驯鹿,蹦跳着走进了我们的心中,也让我们更加渴望身临其境去欣赏那些画作了。

  最后,他们部落的人大多数都下山了,定居了,生活越来越好了,只是不知道他们的人生有没有变得更好呢!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8

  在呼伦贝尔草原和大兴安岭的北缘,有一条美丽的额尔古纳河将中俄两国分隔开来。一般来说,国界要么是高耸入云的高山,要么是山谷河流。他们大多生活在恶劣的环境中,人烟稀少。但是额尔古纳河就不一样了。河流蜿蜒在绿色草原湿地中,两岸风光无限,尤其是额尔古纳河右岸的中国一侧。

  中俄边境最美的是额尔古纳河。我们从边城满洲里出发,沿着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公路向东行驶,因为这条公路靠近界河,有几百公里的路程,而且路上有木桩和铁丝网路边。河水,水鸟飞上飞下。但是看不到人,即使有时候有好几个蒙古包,也只能看到羊群,看不到人。这里仿佛是另一个世界,一个寂静的世界。

  “这条路下面的铁丝网是不能越过的,这是边境警戒线,羊可以进去吃草,人不能进去。”导游说。这里没有山脉或峡谷。数百公里的额尔古纳河骤然绕过草原,时而进入森林,时而沉入湿地。景色是那样的静谧,是那样的迷人。我们的车轻飘飘的飞着,无人区,天高云淡,像音乐。行走在这样的世界里,人太渺小了,我被波澜所感动,不知为何。

  爬上一座小山丘往下看,下面是湿地和森林,只是河水曲折蜿蜒,湿地和森林已经分不清了。清澈碧绿的河水折迭流向远方,近处的'河水环绕着一座马蹄岛,是额尔古纳湿地的标志性建筑。我们顺着白桦林中的木栈道而下,与河水平行了一会儿,又回到了河岸。一直穿行在白桦林中,望着林间缝隙中的小河,别有一番风景。关键是只有一半的湿地和河流是我们国家的。额尔古纳河左岸是俄罗斯的,那里没有人。

  似乎所有激动人心的事情都发生在额尔古纳河右岸,道路、森林、旅游设施,还有离岸边不远的额尔古纳小镇,五彩缤纷的建筑。但这一切都不影响额尔古纳河的宁静。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9

  我们总是在追逐高升的太阳,却忽略落日的余晖。——题记

  合上书,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在额尔古纳河畔,陪伴她的只剩下有点愚痴的孙子安草儿,安草儿自己不爱说话,也不爱听别人讲话,只好让雨和火来听她述说她们这支鄂温克氏族百年来的历史。

  这是一个神奇的民族,他们居住在深山密林之中,以驯鹿为舟,以打猎为生,繁衍不息。而神奇之处,在于他们引起了我对生与死,神与人的思考。

  大自然的生老病死,仿佛一个轮回。“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正是有了这轮回,生命才得以繁衍至今。而鄂温克人生于自然,长于自然,他们的命运似乎也参与到了这自然的轮回当中。

  主人公经历了父母、亲人、爱人、儿女的离去,对生死也许看得淡了些。就连我这样的阅读者,刚开始看到主人公失去父亲,或那个与狼搏斗的老达西死的惨烈,心中还有些痛惜,后来渐渐看到主人公的儿女也离她而去,心中已不再起波澜。鄂温克人喜欢风葬,好像这样死后也能融于自然,继续过鄂温克人的生活。

  奔波操劳的少数民族也竟是如此的敢爱敢恨。它们的婚丧嫁娶同样如我们般隆重,他们对爱情也是如我们般渴望迷恋,甚至更加忠诚热烈,他们也有信仰并愿意为此付出代价。本书的主人公,她把一生献给爱情和信仰;古怪的老头达西,他训练一只鹰,最终他们与伤了他的腿的狼同归于尽;两个萨满,一个在对一个女人的思念中悲伤死去,一个用自己孩子的性命救活他人;依芙琳,一辈子和不爱他的丈夫坤德怄气,扼杀了腹中柔软的小生命;青年人金得,为了违抗母命拒娶不爱的人,吊死在一棵枯树上;母亲达玛拉,为了表达对爱情的至死不渝,穿着为传统所不允的恋人送的羽毛裙子,在儿子的婚礼上舞蹈直至生命的凋亡……

  萨满舞蹈在这本书中有诸多地方提到,这象征着一个民族的精神与灵魂。第一次是尼都萨满为救一个女孩性命,舞蹈让一只小灰鹿代替女孩去了那个灰暗的世界。当日本人来的时候,为了捍卫民族的尊严,祖先的威严,衰老的尼都萨满再次披挂上神衣,这一次他走向了生命的尽头。他拼命地舞着,跳着,伤口消失了,马死去了,他也倒下了,但他倒在对祖先的骄傲里,对恋人的思恋里,他归去了想去的地方。从妮浩成为萨满的那一刻起,她就开始救死扶伤,为了救偷食物噎死的人,别的营地的病人,她牺牲自己孩子的性命,一命抵一命,从先民起的生存之道。他们舞起时,天地为之撼动,草木为之哭泣,命运为之改变。披挂的神衣,神型的木偶,象征日月雷电的铁片,传递着这个古老民族的低吟。

  命运,总是让人捉摸不透的.。比如老达西死后,玛利亚就怀孕了,或者妮浩给自己的孩子取植物的名字,结果他们的生命都像植物一样脆弱,而且死亡也与相同的植物有关,又或是主人公的爱情,始于熊,终于熊……读着读着,会觉得每个人的命运都是安排好了的,他走完了该走的路,就离开了。一个人的故事结束时,总会想如果他的命运不是这样,故事又该如何发展。但命运似乎是不可抗拒的,它该如何,就如何。

  跳神救人,一命偿一命,这些情节在现代人看来似乎有些迷信,但世界总不是我们想象的样子,还有许多未知,也不是在等待着人们去探索,而是它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不被发现,也不被打扰,我们也没有必要去探究它的真假。就像这世世代代生活在额尔古纳河畔的鄂温克人,奔腾的河水带走了时间,冲刷了历史的印记,带不走的,是坚守。

  于生活在丛林中的他们而言,大自然不仅是他们的信仰,更是他们世代依托的家园。现代文明是斧头,挥向生长在山上绵延千年的参天大树,攫取似的开发,杀戮性的文明……

  额尔古纳河沿岸再也没有住在希楞柱里的鄂温克人,如今他已成了一处旅游景点,静静向前去向探险的游人诉说着什么,像挂在大山深处的落日,迟迟不肯落下。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0

  这是一部民族文化的纪录史,描述了一个古老神秘的游猎民族。

  鄂温克人是大自然的儿女。他们受馈于自然,以野兽为食,古树为具,驯鹿为车;又回赠予自然,尊敬大兴安岭的一草一木。他们住在希楞柱里可以望见星空,伴着星星入眠,混有阳光与月光的火种延续这一个个灵动的生命。饮泉露,祭天神,野蛮中流露出生活的灵性;升篝火,跳神舞,粗狂下展现了善良的本性。

  眼前是一条金色的.河流,远处的山头紧紧抓住那即将沉落的残阳,柔和的日光洒落在老人松垮祥静的脸庞上,身旁有几头白鹿正低头啜饮。她——这个民族最后一位酋长的女人,平静地迎接死亡的到来,正如她坦然接受风沙掩埋了这个民族,而不得不加速消亡的事实。

  先进必然取代落后,这是一场无休止的生存角逐,而人类应该尊重这世间万物。我想,人与自然是可以和谐共存的。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1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作家迟子建的代表作。在喷薄而出的故事欲来临之前,我想先说说书底作者写的跋——《从山峦到海洋》。我同往常一样从书本的第一页开始沉浸,于故事的结尾处久久沉思。但书底厚厚11页的跋却带我终结故事散场的悲凉,走进更为广阔的文学原野。迟子建先生在跋中的第一句话写到“一部作品的诞生,就像一棵树生长一样,是需要机缘的。”从种子萌芽,到最终成稿,迟先生写了半年,但我想,其实她用尽了一生。从一份报纸中记叙的鄂温克族画家柳芭的命运开始,到澳大利亚的达尔文市与土著人一起生活,再到古老的爱尔兰,一幕幕情景终究会在作家的脑海里连成一段历史,绘成一幅画卷。回到祖国后,废寝忘食地资料研究和最终点燃的创作激情,孕育了一个民族的百年变迁,一个关于天和地、太阳和月亮、驯鹿和森林、希楞柱与篝火、生与死的故事。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他们看老了。”苍凉的开篇第一句,一瞬间带我们走进了深冬的森林,看见了白雪、篝火、一个讲故事的老人。额尔古纳河就在中俄边界,左岸便是俄罗斯,右岸则居住着数百年前自贝加尔湖畔迁徙而来,与驯鹿相依为命的鄂温克族人。他们信奉萨满,逐着驯鹿,随着季节与食物的索取而搬迁、游猎。在享受大自然的恩赐的同时,也备尝艰辛。他们与猛兽殊死搏斗,跟恶劣的环境百般周旋,依旧无法阻止亲人的离去和民族的衰落。一场场或惊心动魄,或曲终人散式的生命消亡,让我们得以窥见生命之坚韧和人性之顽强。

  01生命,是薄冰筑起的城墙

  一头陌生驯鹿的到来,带来了一场可怕的瘟疫;一阵迁徙途中的困意,便在雪中永远埋葬一个生命;善意的拯救,却用自己的`孩子向神祭礼……故事中,有太多生命的消逝。人们的出生大同小异,死亡却各有各的走法。在神秘的森林里,人类和黑熊、雄鹰、驯鹿一样,接受自然的馈赠,也在痛苦中接纳自然的夺取。他们扎根在这片森林,便有了一份面对失去的坦然。与其被恐惧与不安耗尽生命,不如珍惜和善待所有平凡的日常。在自然面前,所有生命抵达死亡的距离都是相等的。虽然生命有时很顽强,在流血中挣扎,在思念中困顿,在失去中迷茫,但实际上如同薄冰筑起的城墙,遇火则化,一推即倒。

  02生和死,不过轮回一场

  “冬天从这里夺走的,春天都会交还给你。”所有撕心裂肺的别离,都预示着新的开始,生生不息,轮回更替,既是颠扑不破的自然真理,更是人们最终学会的人生哲理。山一样的丈夫拉吉达的死去,上天赠与“我”一个温情的瓦罗加;尼都萨满一生都在守望他从未得到的达玛拉;失去生育能力的拉吉米用一生爱护上天赐予的女儿马伊堪,却因这份窒息的爱逃离,最终又以生命的延续还给拉吉米活下去的勇气;妮浩接替了尼都萨满,用她的孩子以命换命;狼夺走了达西的腿,达西、猎鹰与狼的殊死搏斗;达西死去,小达西的到来……作者在书中将一个个生命像玻璃一样摔碎在自然之间,也摔碎在了我们的面前,又同时诞生着一个个生命。所有的失去与得到,都在诉说着,那些离开的,终会以另一种方式回来,因此不必为所得狂喜,也不必为所失而忧虑,付出都会有回应,希望也总会被传递。

  03历史的尘埃,激荡百年不衰

  九旬老人,在微微炉火前,平静地回忆与讲述一个部落几代人的命运起落,读者可读到的,是一个民族的兴衰与巨变。从清末到侵华战争,从内战到文革,从开发大兴安岭到下山定居,历史的尘埃,落在每个人的头上,都是一座山。历史的巨变,只会晚些来到森林,但不可挽留地带走它的安宁,时代的变迁,压在部落每个人的肩上,流淌在每个人的命运里。就像达玛拉——“我”——达吉亚娜——伊莲娜这祖孙四代,代表着对深林的信仰、坚守、淡忘与逃离,用长长的生命延续应和着历史的变迁,也用每个短暂的生命去寻找自己民族的意义。

  《额尔古纳河右岸》充盈着丰厚的生态意蕴: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对生灵的关爱与体贴,对天性的礼赞与颂扬,对宇宙平衡的企盼与畅想,爱与恨的交织,神性与人性的碰撞,生与死的轮回,这是一部中国式驯鹿民族的《百年孤独》,每一次读,都能沉浸其中,在迟子建笔下的山川湖海里躲一场心灵的荒难。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2

  借读了一本叫《额尔古纳河右岸》的书,大概是由于迟子建女士在我们的心中的地位不够或是其他什么原因,那几本崭新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仍然保持着它的青春,我曾经问过我的朋友和同学,他们有没有读过这本书,知道不知道迟子建这个人,他们一致的回答是不知道,没读过。果不其然,幸好我读了。它的内容、它的形制、它的文化、它的内涵、它的`现实性,深深地打动了我。自那以后,我开始爱上了她的作品。所以,在我看来并不一定是那些一直在我们口口相传的人的作品才是不朽的作品,或是某些年代某些事件中的才是珍品,而这些当代人的作品也一样,只要它反映着一个社会的现实、或是有着深刻的令人反思的、或是让你喜爱的作品并在你的传播下得到大家认可的,因此,不论是什么时代,是什么人的作品,即使是现在无名无姓的人的,都应成为“经典”。

  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是所有中国人都知道的,但是有多少人了解这些民族的文化,试问一下,少数民族的同胞们,你们对自己民族的文化了解多少,如果你们都不知道,或是仅仅是一点点皮毛,那更何况是我们这些汉人呢。在试问一下,咱们汉人又对自己的文化了解多少。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了解、不珍重自己的文化,它就已经相当于从世界上消失了,它的一切都将不复存在,甚至是人民以及他们的思想。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3

  读了多本男作家的书之后,终于掉进了女作家温柔的怀抱。刘震云说,世界再大,我们要处理的关系只有身边那几个人。迟子建的书一开头,似乎就把我从“那几个人的关系里”解救了出来,我撇开他们,看到了许久不见的太阳、月亮、清风、白雾、森林、花朵、河流、动物......

  因为遥远的时空,和作者诗一样浪漫温暖又古老沧桑的描述,让我想起了给孩子读的绘本《野蔷薇村的故事》的感觉,有一层暖黄的滤镜隔在我与这段跨越几代人的游牧民族故事之间。

  其实它在书架躺了有一两个月,没有第一时间打开它,是因为它太火了,对于火爆的事物我会产生本能的抗拒,同时又带有本能的好奇。于是处理完“那几个人的关系”之后,我开始了新的阅读体验。读了第一页我已经被不熟悉又冗长的他族姓名绕晕了,回到了读《百年孤独》的晕头转向。但翻到第二页,我就被惊艳了。

  “我不愿意睡在看不到星星的屋子里,我这辈子是伴着星星度过黑夜的。......我的身体是神灵给予的,我要在山里,把它还给神灵。”

  这太是我喜欢的风格了,也是我最能感受到的部分。故事的主体,是诗一样的语言,像四季流转一样自然而然,像新鲜涌出的泉水一样充满生机,像春风夏雨秋叶冬雪一样唯美而富有韵律与色彩感,像曾经读过的`萧红一样富有自然的灵性,像古老的神话一样动人又伤感。

  不仅有诗,还有萨满唱的神曲,召唤神灵为同伴治病、疗伤、呼风唤雨。萨满的灵我似乎也有了某种感应,是在那个与自然深度共存的世界,与万物相应的旋律。神可以助人,也会杀人。自然会为人提供衣食居所,也会给人带来天灾横祸。生命在这里来来去去,新生与死亡,频繁发生在这个靠天生存的游牧民族里。相比现在每家每户的相互隔绝,那是一个群体互助的社会,每个人都离彼此很近,爱在发生,恨也在延续。爱的醇烈,失去的痛楚;恨的彻骨,衰老的终结。但就像生活里,不是每个人你都能知晓结局,让空白盘旋在天空,去向它自己的归宿。

  河流和山峰,由自己命名;神话和文字,由自己创造;音乐和绘画,起源也不是为了商业。通过鄂温克族人,我似乎看到了人类最早的祖先,如何开始谱写这个民族的故事。但通过这个故事,几代人的变迁,看到的还是里面永恒不变的人性。

  我突发奇想,如果这个讲述者不是面临巨大变迁的亲历者,而是更古老的祖辈人,可以毫无担忧地延续游牧生活,她会不会更幸福一些。那时候只需要考虑眼前的生存,而不用担心整个氏族的未来。

  游牧民族是不用上班的,他们的生活就是狩猎、采集、内务等。男人和女人的分工明确,生存就是生存本身,剩下的时间就是人与自己、与他人、与自然的相处。他们不需要文字、学校与货币,而是向自然学习如何生存,做物物交换。但最后去山下生活的一代,完全失去了他们原来生活的内核。他们原来的生活随性、强大、跟随着自然的节奏自给自足,能在山林中准确找到适合生存的领域。但在下山后,他们成了边缘群体,生活不适,不被理解,精神耗散,最后不得已又将回归山林。山下的世界充满了欲望,当人性相连打通之后,他们的心也膨胀了。山里走出去的画家在文明社会的磨搓下出出进进这片山林,最后终于选择永寂于此。埋葬她的这片天地,终究还是变了样。

  之前读男作家写情爱,总觉得有些对女性的亵渎。也许是他们不懂女性,也可能是我作为女性不懂得男性。而这本书中,多段关于情爱的描写,让我看到了之前听复旦陈果老师对于两性关系最高境界的一种描述,即灵与肉的结合。也许游牧民族的淳朴与健康,是我们这些精修过的文明社会人很难体会到的。而作者诗一样的语言,让我领悟到了天地人在自然中最和谐的奏鸣。

  书中的很多故事都让我看到了作者对于人性的深度解读和智慧的高度。其中安道尔的故事让我记忆尤深。他被女人骗了,被逼与她成婚,产子后,女人不守妇道,做尽恶事。母亲劝他离婚,他却说:她就像一条狼,他知道她会吃人,还放她走,他就是罪人,他要看着她,不让她吃人。朴实,甚至被视为愚蠢的品质,却让我感动得想哭。

  看到结尾,在这么广阔的山林天地之间,他们终其一生,除了生存之需,还是在处理身边那几个人的关系。不得不说,刘震云看得太深、太准,让我为之着迷。当然,迟子建的才华实在让我惊叹。躺在县志里的资料,通过作者三个月的耕读和两个月的创作,变成了更为大众所知的信息,还一举拿下了中国当代文学的最高奖项茅盾文学奖。也让距离遥远的我们,像照镜子一样,在他族眼中看到本族的作为产生的影响。有时候你认为很对的事,在对方眼里其实是很蠢的事。但迫于权力与资源,只能照做,笑话就产生了。笑话的底色是悲剧,所以,悲剧也随之而来。万幸,这些边缘人物有了倾听者,愿意倾听他们的人从一个作者,到了万千读者。

  希望重返山林的游牧氏族后人,将剧情改写。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4

  小说读罢,放下案头。读这个小说用了半个下午加一个晚上,可以说是一气呵成,好的小说魅力就在此,总让人迷恋其中,不舍离开。

  因为自己去年也曾去过离额尔古纳河不远的地方,小说中提到过的金河、满归我都亲自到过,自己在大兴安岭深处了呆了好几天,虽说现在没有了原始森林那些粗壮的树木,甚至小说中提到的各种狍子、鹿甚至水獭都没有看见过,但是走在大兴安岭林区中间,依然能感受到大自然带给人的一种静谧感。以至于读了迟子建的小说之后,产生深深的共鸣。

  小说中通过一个年逾古稀的老酋长的女人的口吻,给读者展现出一个渺小的鄂伦春氏族的集体生存的画面,虽然“我”的描写并不是很圆润,但她却是在讲她百年来的见闻,而这个见闻正是这个以游猎为主的民族的生存变迁历史。历史的真相无法还原,小说也是加入了创作的成分,但是我更加愿意相信小说流露出来的大部分的故事都是有事实依据的。小说里的人物尽管受了些现代文明的影响,在原始和现代之间寻找平衡,但是他们仍然生活在刀耕火种的状态。而这种生活状态下所表达出来的'人性,必然是人性中最根本的东西,是没有经历过任何现代文明粉饰过的,他们既敢爱敢恨,达西可以抛弃家人跟一个刚刚守寡的歪嘴的女人生活在一起;伊芙琳可以把自己的嫉妒怨恨不加保留的展现在对手面前;他们也可以在了解自己过错之后而挥刀自宫(抱歉,小说里的鄂伦春人名字都记不住,但是看到之后会对上号);妮浩萨满明知道救人会失去自己的孩子仍然不忘记自己的操守……总之,他们就是把对自己内心最想表达的东西毫无保留的表达出来,而又会在整个大家庭中充当自己的角色,服从组织的安排,他们有着共同的利益追求。就像作为族长的拉吉达让伊芙琳在平分出来的肉先挑,她挑了两次之后再也不好意思拿好的了,而每个人的任务分工都很明确,男人们总是愿意出去打猎而把猎物等量的分给氏族里的每一个人。

  小说中描写的鄂伦春人生活是那么的和谐,虽然没有强大的物质生活保证,可是他们却并不像现代人那样那么贪婪,一味的剥夺他人的生存空间。他们会把用不了的东西存在树上而不带走,他们烧火用的木材不是筏自新鲜的大树,而是捡那些已经枯萎落下的枝干。他们已经达到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多么的可歌可泣。

  还有一个比较震撼的就是他们可以很从容的面对生死,尽管疯狂的爱过恨过,可是死对于他们来说感觉很平淡,或许是死亡经常毫无征兆降临的缘故吧,“我”的第一任丈夫死了以后,本以为不会再爱了,可是仍然和瓦罗加依偎在了一起,时间是一切解决不了问题的良药,我们也应该从他们中间学习些什么?大家总感觉死亡离大家很遥远,有些人因为害怕死亡而不敢做一些稍微有点危险的事情。生命的本质不应该在此,活到哪里就到哪里。而且,生命是宝贵的,人们不应该轻易的放弃自己的生命,更不应该随意的剥夺他人的生命。

  鄂伦春人会在文明发展的大潮中充当千年一粟的角色,他们的语言会消失,他们的生活方式要不了几十年就会从地球上消失而仅仅存在于教科书当中,因为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年轻人总是喜欢接收新鲜的事物,而那些保存了民族文化最真实的老人们则会逝去。迟子建一个时代的作家的作品大部分是描写了时代烙印留下来的东西,如文革,如开放,而她却把游牧民族的活化石递到世人眼前,她为我们保存了这最后一点纯真,单从这点来说她就很伟大!人性总是相通的,我们没有必要把很多事情搞得那么复杂,相互谦让和谐相处是最好的生活方式。我们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不要忘记了还有那么一批人,他们对于这个花花世界并不感冒,他们更热衷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哪怕再苦哪怕再悲,而我们不能称之愚昧,因为这两条线永远是平行的,我们得到的并不是他们所追求的。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5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岁了。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迟子建《额尔古纳河右岸》。

  读罢“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额尔古纳河右岸》的第一句话,我的心灵就被这厚重而安详的语言吸引住了,我不由自主地走进那“雨雪交加的山头上”,一眼就看到了夜幕里正围着篝火跳舞的一群人。

  他们住在北方辽阔的山野中,白天游猎,夜晚跳舞,睡在特色的帐篷“希楞柱”里,一抬头就可以通过顶部的孔看到闪耀的星星。他们是鄂温克族人最神秘的分支,是土地的孩子。但如此简单欢快的部落,也总是遭到各种灾难:瘟疫、野兽、暴雨。特殊时期的多灾多难压迫着这些朴素的人民,看着身边亲友逐渐离世,他们该如何有信心生活下去?

  “以一颗朴实的心熬过冬天。”这是他们简单而朴素的生活哲理。酋长和人民团结一心,几十人的小部落,一直奔波在他们的母亲河额尔古纳河的右岸。季节变化,世事变迁。无论是女酋长的第一任丈夫拉吉达在寻找驯鹿的路上失温冻死,还是第二任丈夫瓦罗加,为了保护族人葬身熊腹,他们从出生到离去,都一直热爱着脚下的土地。正如他们的前辈,曝霜露、斩荆棘,筚路蓝缕,以启山林。这群最朴实的人,在最热爱的土地上安静地生老病死,朴实而安详。

  书里说:世界上有两条路,一条有形的横着供人前行徘徊或倒退,一条无形的`竖着供灵魂升入天堂或下地狱。只有在横着的路上踏遍荆棘而无悔,方可在竖着的路上与云霞为伍,这或许是迟子建老师的初心。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看着书中的小部落踏踏实实地走着地上的路,经历着柴米油盐酱醋茶式的普通生活,熬过生活的一个个难关。而另一边,作为读者的我,也和小部落一起,走在飘浮在天上的精神之路,与云霞为伍,感受心灵的起起伏伏,感受共鸣人物的喜怒哀乐,感受世事浮沉后的处事不惊。

  随着伐木声取代了鸟鸣,工业化找到了这个“与世隔绝”的小部落。小部落经历了几年的雨雪,有了安稳的日子,便再也不想继续奔波。

  很多人都走了,走向那看起来恢宏的城市。但女酋长没有。她留下来了,坐在希楞柱里,最后一次看着天上的星星,抚摸着最亲昵的驯鹿。

  中国最后一位女酋长,风与雪的老熟人,告诉了人们一条信念:淡然。

  人生如海,潮起潮落,但终会回归风平浪静。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相关文章: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书笔记01-07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1-16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05-19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精)02-05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精选31篇)06-15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优秀【3篇】12-22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精华【6篇】03-24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解读10-14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语录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