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读《守望教育》有感

时间:2024-06-01 12:47:31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守望教育》有感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守望教育》有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读《守望教育》有感

读《守望教育》有感1

  在空闲时候我读了《守望教育》这本书,感受颇深。

  《守望教育》一书中其中描写了一群充满活力,积极要求上进。他们有的家庭贫困,有的身有残疾,也有在幸福中的度过的。他们从出身到性格都有不同之外,但他们身上却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那就是对自己的祖国的热爱,对亲友的真挚之情。其中一句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没有尽头的`,每天会有因对新东西的感悟、学习而充实起来。这时候,这种情怀已升华为一种爱,一种对于生活的爱。把爱比成很多东西,确是这样又不仅仅是这些。

  “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知道“爱”是没有限制的,小到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老师对学生的鼓励,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们的一个微笑,大到捐献骨髓,献血,帮助希望工程希望更多的人去感受一下朴实语言中深厚的爱,我想这部好小说将会把这种美好的感受带给更多的人。爱,像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因其无影无形常常会被我们所忽略,可是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实他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爱,恩里科有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而现在很多学生的日记上还挂着一把小锁。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忽略,正如这博大的爱中深沉的亲子之爱,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

  爱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不仅仅对个人而言,面对我们的教育,爱应该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

读《守望教育》有感2

  在空闲时候读了《守望教育》这本书,感受颇深。

  《守望教育》是湖南师范大学教授刘铁芳所著的教育随笔。书中不少篇章,有一种直抵人心的力量。印象最深的是,书中讲到转化后进生的问题。刘教授所说的,教师做差生的转化工作,如同医生治病一样,医生只有在治疗疑难杂症中,才能提高医疗水平。教师只有在教育差生中,才能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这一认识,应该说也是非常独特耐人寻味,给人启示的。

  音乐学科的后进生,一般先天资质较差或对音乐不感兴趣,且行为习惯差。在我今年教学的五个班里面,每班或多或少都会有音乐学习的后进生。我总是仔细观察他们,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充分发挥,多方面鼓励,对他们,我常挂嘴边的话就是:“孩子们不管是唱歌还是学乐器,老师只要你自己跟自己比。不管别人唱多好,乐器学多好,只要你一节课下来,有所进步,那么这节音乐课你就是成功者”。

  辅导他们常常要用到爱心,耐心,恒心。四年级有个男同学,对音乐反应迟钝,学习兴趣不高,不愿开口唱,怕大家笑话他。看到这种情况,在下课时,我常常把他叫到身边与之谈心,鼓励他树立信心,并用琴带着他一句一句地唱。慢慢地他能跟着琴唱出几句歌词。接着在课上,我抓住时机,请一名能力强的同学与之合唱,让全体同学欣赏,听完后大家掌声鼓励。这使得他非常高兴,自豪和激动,逐渐他有了自信心,主动要求演唱并受到全体同学的支持。就这样在每节课上我都给他们演唱的.机会,并给予鼓励,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对音乐的表现力。学生渐渐有了对音乐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读到第五辑“教化的困惑”在“关注我们时代的伦理觉悟”“走向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从尊重正常生活的德性品格开始”等篇目中,我看到了,刘教授想要阐明的道理,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教育目标要下移,内容要贴近实际,采取的方式要适合孩子。

  书中提到的,以美德教育故事,唤醒孩子的道德情感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每个人都有童年,都应该是被故事侵润着的。阅读故事可以让孩子们掌握知识,获得日常生活中不一定能够拥有的情感。体验的同时,他们也必然地从中获取人生的启蒙,教化的熏陶。鼓励学生读一些著名的儿童作品,听一些儿童故事,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对于学生的道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

  愿我们每一位教育者都能够正确引导学生阅读。留给学生阅读时间和空间,读他们自己的故事,读一些美德故事。教育就是爱,爱就是教育。让我们以一颗平凡,挚爱,理性的心灵来守望教育,守望我们心中的教育梦想吧!

读《守望教育》有感3

  究竟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好的教育?正是在对现成教育实践的不断质疑、追问的过程中,催生一线教育人的教育实践智慧,改善、提升每个教育人的教育生活质量。当我们拒绝理论的、或者权力的威权简单地凌驾于教育实践之上时,并不意味着实践中的教育怎么都行,怎么都好。我只是期望以此来切实地提升一线教育人在各自教育生活中的自主权,提升每个教育人对自我教育生活的探究、质疑、创造、发现,并从中获得各自教育人生的满足感与幸福感的意识与能力。同时,也对教育思考与研究多一点宽容,少一分独断,营造一种自由交流、积极对话的教育言说空间,为我们的教育生活的理性品格的提升做些实在的努力。

  作为一名新教师更需要读一些教育理论书籍,通过读书提高自身文化素质。读了刘铁芳教授的《守望教育》使我感触颇深,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当今社会,教育问题层出不穷,在庸碌繁忙的现状中,教育同样需要“守望”。守望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是一份旷日持久的等待,更是一份爱与尊重。

  《守望教育》是一本抒发教育理想的真情之作,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一个“爱教育者”的真挚情怀。书中说“正是凭着我们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渴望和对人的完善的关照,我们才会对现实的教育、现实中的人的命运心怀依恋,对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保持一颗平常之心,对细微的教育事件持一种深切的人文幽思,对我们的点滴思考坚持一种温暖的人间情怀,同时也对现实中的各种教育问题给以理性的批判与必要的反思,”作者对教育热情、思考深深地打动了我。

  书中对道德教育的阐述,用的标题虽然是“教化的困惑”,体现了作者对道德教育沉重的忧思和对教育问题复杂性思考的审慎,但实实在在是以一个学者的思想为我们解了惑。在“关注我们时代的伦理觉悟”、“走向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从尊重日常生活的德性品格开始”等篇目中,我们看到了作者想要阐述的:道德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教育目标要下移、内容要贴近实际、采取的方式要适合孩子。特别是他提到的以美德故事唤醒孩子的道德情感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马克思所说的“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康德所说的“人是目的”?是斯宾塞所说的“为未来的完满生活作准备”?是杜威所说的“让儿童更像儿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说的“学会生存”?是新课程所提的“为了每位的发展”?我觉得,这些都是。在这些追问中,我们可能不会达成共识,但却能够以诗意的心境看待问题,对待每天的教育生活,就能够走出嗟叹和自闭,像李镇西老师那样“心灵写诗”“聆听花开的声音”,像薛瑞萍老师那样“给我一个班,我就心满意足了”,像窦桂梅老师那样与学生进行“爱与爱的交流”,“为生命奠基”……哲人康德曾说过这样的名言:“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经常、持续地对它们反复思考,它们就总是以时时翻新、有增无已的赞叹和敬畏充满我们的心灵:这就是在我之上的星星。康德不仅将“在我心中的道德法则”与“头上的星空”亦即无限的宇宙相提并论,甚至认为道德法则要高于自然法则。那么,在目前一些领域道德失范,道德愿望与行为、道德投入与产出相差甚远的情况下,怎样的道德教育才能让道德律走进孩子们的心灵呢?每个人的童年,都应该是被故事浸润着的。阅读故事可以让孩子们掌握知识,获得日常生活中不一定能够拥有的情感体验,同时,他们也必然地从中获取人生的.启蒙,教化的熏陶。一个成年人,他可能不是文学爱好者,没有读过多少成人的名著,可是他不会不知道安徒生、格林兄弟、王尔德……一代代儿童通过阅读童话完成了自己的精神成长,而这些大家的作品也在孩子们的阅读中成了经典,成了不褪色的永恒。

  正如刘教授所说的:“美德故事也许不如道学家的‘道德推理’来得严密、系统、深刻,但却能够比‘道德推理’更加直截了当、更简明易懂、更亲切可心。”“优美叙事的伦理是让人去体验、感受、关切于一种真实的伦理境遇,而不是如规范的伦理让人被动地接受道德律令。”教育就是爱,爱就是教育。爱心是人类的一种高级情感,但是又和人类的理智、道德、审美、人格相互关联。“爱心育人”不仅是一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要求,更是教育人道主义的体现。教育是培养生命的事业,世界上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吗?作为教师,最可贵的是能够保持高尚的人道主义情怀。“活到老,学到老”,不仅仅是一种谦辞,而是当代教师成长和教师教育意识发展的需要。

读《守望教育》有感4

  我品阅了刘铁芳编著的《守望教育》一书,感受颇深。作者对教育事件的人文幽思,对教育问题的理性反思,读后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在喧哗浮躁的当下,庸碌繁忙的现状中,教育同样需要“守望”。

  开篇第一段他引用了王富仁《把儿童世界还给儿童》一文中“儿童不但要生活在成人的世界中,还要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他在成人的世界中接受教育,获得更快的发展,但也要在自己的世界中获得自己的自由,感受生活的乐趣,体验世界的美和人生的美”,“只要一个少年儿童没有仅仅属于自己的世界,仅仅属于自己的感受方式,他就没有任何抵御被成人 文化过早异化的能力,他或者毫无分辨能力地接受所有成年人的教导,造成创造力的过早桔萎和生命力的过早消失,或者产生逆反心理,盲目地拒绝成年人的任何教导”。这段话字字珠玑,一针见血地指出许多家长希望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却忽视了孩子作为孩子的实际需求。

  从孔子的“学而优则仕”到韩愈的“传道、授业、解惑”,传统的教育理念简单地把成人世界中现成的标准强加给儿童,讲求“儿童受教于成人”。不得不承认,我也希望学生当一个中规中矩、有礼有节的“小大人”,常常忘乎所以地告诉孩子这应该这么做,杜绝那样干。但读完这段话,犹如当头棒喝,当孩子摄于老师的威信而恭顺有加,当他们的学习不是因本身有乐趣而学,而是为了考试、升学、恐惧、竞争、奖惩等而学习时,他们已近渐渐沦为成人的附属品。

  有人说当今的孩子非常幸福!不管是生活条件还是教育条件,都远远超过过去!想要什么就能有什么!真的是这样的吗?不禁要打个大大的问号。不能全否定,但至少有一点,对孩子来说是不公平的,这样的说法都是以自己的角度来说的,从未站在孩子的角度来看待!

  作为教育者,必须明确,成人对学生的看护是必要的。一名合格的教师首先应该对“儿童世界”呵护有加,还孩子以儿童的世界,倾听儿童的声音,受教于儿童,让教育作为灵魂转向的艺术,而非人才培养的“加工厂”。这样,我们的孩子才能在更加广阔的.空间里成长。

  要将儿童世界还给儿童,首先要学会爱与尊重儿童。从教七年来,接触了不少学生、家长,碰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教育学生的方法也在不断地探索、总结中。班级中,有几个调皮鬼,不按时完成作业、破坏公物、扰乱课堂秩序……对待他们,有过束手无策,有过着急生气,甚至有过绝望无助,可怎么批评教育仍是“缺点”满身。慢慢地,我也就不那么苛责他们了。我竟没留心,不知什么时候起,他们也变得懂事可爱起来。有什么有趣的事会和我分享;看到我被一堆杂乱的图书包围着,会主动帮忙;挨批评了默默争取下次做好;得到了肯定欢呼雀跃……种种的小细节都教会我,原来,教育孩子并不是一味地批评指责、求全责备。当你表达给孩子威严的同时,尽管你为他提供了很多,做了很多,但始终没有触碰到孩子的心灵深处。实实在在的教育必须在一种爱与尊重的氛围中传递心灵中间的微妙感觉。也许,只有让孩子成为孩子,把儿童世界还给儿童,才能让孩子有个七彩童年。现阶段的我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但我相信,只有先创造一种爱与尊重的氛围,才能进一步表达关于教育的人文思想。

  让孩子成为孩子,让孩子有个七彩童年,让孩子多看看冉冉上升的朝阳,渐渐落下的夕阳,夜空中闪烁的星星;草丛中蹦跳的蚱蜢,稻田里忙碌的青蛙,花丛中飞舞的蝴蝶,树枝上调皮的毛毛虫,小河里欢畅的鱼鸭,不要让孩子的童年变得“黑白”一片,让他们在以后回忆时有更多的快乐,让他们童年的风景是美妙的。这是我读完这本书最想说的!

读《守望教育》有感5

  刚拿到《守望教育》这本随笔,听说要写读后反思,我守望着书本的封面,没有任何思考的痕迹。教育的意义在于充满爱的交流。当我看到那则教育事件时,我的心不得不被震撼。

  故事中,历尽了生活坎坷的主人公为了爱孩子舍得用靠摩托车出租挣来的钱,每天给孩子带点东西回家,然而,当他得知自己小孩小偷小摸时,他恨铁不成钢,竞活活把孩子打死。我曾经也见到过类似这样的现象,宁静的校园里几声狂吼震慑了老师,吓蒙了孩子,紧接着又是啪、啪几下耳光,家长对孩子身上出现的不理想行为做出了如此的反映。我见了心跳中掺杂着空白,在空白中又找到了答案:畸形的教育,苦涩的教育。

  从父母而言,似乎给子女提供了好的物质条件,他就理所当然做个好孩子。相反如果家长从来不顾忌孩子的感受,只知道孩子做的事,却没有进行朋友式的交流。这样,提供得越多,孩子感受到的是隔膜的加深,仅有物质层面的关爱,并不构成好的教育。教育应该是实实在在的,通过爱的传递,触及到孩子心灵深处。与孩子平等地沟通交流,是教育得以实施的渠道。通过交流,父母能够真正理解孩子;通过交流,孩子也能够懂得父母的希望和爱:通过交流,孩子可以告诉父母他们的感受,能够感到自己并不孤独:通过交流,父母可以给与孩子鼓励和赞扬,并将对孩子的赏识用言辞和行动表达出来。

  有这样一个故事:8岁的罗杰从学校回来,看上去很不开心。

  “你看上去很累”妈妈关心地看着罗杰说。

  “两个小朋友在图书馆里吵闹,老师找不出是谁,就罚我们所有的人在大厅几乎站了一天。”

  “全班同学都站在大厅?怪不得你看上去那么累。”

  “但是我跟老师说:‘琼斯小姐,我相信你能找到吵闹的那两个学生,所以你不用惩罚我们所有的人’。”

  “因为少数人的过错而惩罚全班的人是不公平的!你能帮助老师认识到这一点很不简单。”

  “是吗?妈妈,可老师为什么没有纠正自己的错误?”

  “她虽然暂时没改变主意,但我相信她心里肯定觉得你的意见是正确的”。

  “也许,妈妈!我没有帮上什么忙,不过至少她笑了,那是今天她头一次笑。”

  罗杰疲倦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

  母亲在平等的气氛中,用耐心的态度,与孩子敞开心扉,使孩子在尊重中肯定了自己,理解了别人,受到了教育。

  《圣经》中有这样一段话:你们是世界上的光,曾照山上是作为隐藏的`。人点灯,不放在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的好行为。真正的教育是光的教育,只有当这种光实实在在地照亮个体心灵,那么这种教育才能浸润于个体,建构个体美好的空间。用爱的交流,把真正的教育引向充实、和谐、高贵。正像刘铁芳教授说道:以一颗平凡、挚爱、理性的心灵来守望教育,守望我们心中的教育梦想。

读《守望教育》有感6

  康德曾将心中的道德法则和头上的星空,也就是无限的宇宙相提并论,并且坚定地认为道德法则高于自然法则。然而,现在部分领域道德失范的现象层出不穷,如何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进行道德教育渗透成为教学活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面对这一问题,我也暗自苦恼,手足无措,但这一困惑在读完《守望教育》一书以后消失殆尽。

  刘铁芳先生在《守望教育》一书中提到,要善于利用美德故事去唤醒学生的道德情感,他认为,知识和故事是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让人们对宇宙和世界拥有清晰的认知,一个通过真情实感、跌宕起伏的人生机遇来抚慰听众。作者还提到,道德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教育目标应该下沉,而不是高悬于天际,教学内容应该根植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重视美德故事的运用,以美德故事作为道德教育的切入点,让学生在故事中感受“人对人的理解”。为此,教师应该先学会理解和尊重学生,在学生偶尔调皮犯错的时候,不过于苛责,而是以包容的心态给予学生改正的机会,让学生明白,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正视和改正错误的决心,违反道德并非十恶不赦,违反道德却不愿重塑自身的道德观念才无法被原谅。

  就像刘铁芳所说,美德故事不具备道学家“道德推理”的系统性和严密性,但是却具有直接性,便于学生理解,更加贴近生活实际。美德故事常常采用叙事的手段,让听众在优美的文笔中体验真实的伦理境遇,而不是以规范化的伦理阐述要求学生被动遵守相关行为准则。如今,教学方式更加多元化,教师要想摆脱道德教育的泥潭,在教学活动中进行道德教育的渗透,就应该让道德教育走进日常生活,真正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而温馨感人的美德故事,就是通往学生内心世界的钥匙。因为,无论是谁,可能会对以讲道理为主要呈现方式的规范教育产生逆反心理,却无法对贴近实际生活的美德故事产生反感。美德故事之于学生,如同冬日的暖阳,给予学生心灵以阳光般的`温暖,滋养学生心中的道德之花。

  教育的本质是爱,爱存在于教育之中,教育之中也蕴藏着爱,爱人育人并非是单纯化的职业素养,更是教育中人道主义的要求。作为教师,应该始终保持良好的人道主义情怀,对学生具有无限的关爱之情。为此,教师可以将自身对学生的爱寄托在点滴故事当中,让学生在阅读美德故事的时候,去感知教师对自身的关爱,去体验世界的绚丽多彩。而我也始终坚信,当学生感知理解爱时,学生也会将一份真诚的爱意反馈于我。

读《守望教育》有感7

  这是一本关于教育理想的真情守望的著作。捧起刘铁芳教授的教育随笔《守望教育》,在一个喧嚣的时代里,还有人以一份难得的执著守望着心中的教育理想。

  随着社会发展,教育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得到关注,关于教育的问题层出不穷,关于教育的争论也是众说纷纭。《守望教育》让我能在泥沙俱下的现实中保留一份清醒,也让我在一个喧嚣的时代里坚持一份难得的执著守望教育理想,心中不由得涌起一种久违的感动。

  在这里,有一种安静的状态。他的人生经历跟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学习成为他的人生常态。在《守望教育》一书说道:“我所梦想的境界就是能在四壁书橱之中做一个纯粹一些的问学之人,与此同时,又能时刻把心灵的触角伸向人间社会的冷暖,不忘记自己作为普通个体的良知与社会一员的责任。”这样的状态能够让他保持一份清醒和安静,能够在泥沙俱下的时代保持一份独立的思考。

  在浮躁的社会里,教育需要一种安静的状态,在安静中让我们深刻反思,生成思想,这样才不会盲从,不会摇摆。

  在这里,有一种诗意的情怀。在作者的笔下,教育不是枯燥的,教育理论不是灰色的,而是充满了生机,沸腾着生活的气息,洋溢着诗意的情怀。教育是富有诗意和理想的事业,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有一种教育情怀,有一种“乌托邦”情结。教育事业之所以富有诗意,就在于它不是一种技术,而是“一个灵魂推动另一个灵魂”的过程,是“一个生命点燃另一个生命”的过程。也许,这种“好教育”永远不可能实现,但只要我们相信它们‘在’,我们就能一直走在路上,就有抵达的可能。

  书中对道德教育的阐述,用的标题虽然是“教化的困惑”,体现了作者对道德教育沉重的忧思和对教育问题复杂性思考的审慎,但实实在在是以一个学者的思想为我们解了惑。我们看到了作者想要阐述的:道德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教育目标要下移、内容要贴近实际、采取的方式要适合孩子。特别是他提到的以美德故事唤醒孩子的道德情感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守望教育,仅仅是大学教授的事情吗?不,教育跟大家息息相关,跟我们的民族复兴休戚与共。只要更多的'人愿意接近教育,对教育心生敬畏并满怀诗意,正如刘教授所说的,“让我们在心系教育生活的同时,多一点平凡和朴实,多一点清醒和自觉,让教育生活成为师生心灵自由徜徉、共同依恋之乡。”

  教育就是爱,爱就是教育。爱心是人类的一种高级情感,但是又和人类的理智、道德、审美、人格相互关联。“爱心育人”不仅是一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要求,更是教育人道主义的体现。教育是培养生命的事业,世界上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吗?

  所谓“做一个纯粹一些的问学之人”,依笔者之见,就是对教育的复杂性保持一种敬畏,同时对教育的应然状态怀有一种诗意的期待和浪漫怀想;所谓“不忘记自己作为普通个体的良知与社会一员的责任”,就是以敬畏和诗意的心境去守望教育。

  教育是创新之基,人才之要,和谐之源。深感自豪的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高度重视并优先发展教育,全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举措,形成了办学条件明显改善、素质教育强力推进、教育惠民加快提速。我也坚信,作为校长,虽然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我会坚守理想,守望教育,并影响身边的众多教者,共同努力,一定会把真正的教育引向充实、和谐与高贵。

读《守望教育》有感8

  《守望教育》是把对教育生活提问的权利交还于实践者,让每个教育人都能在自己的日常教育生活中不断地去追问:究竟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好的教育?正是在对现成教育实践的不断质疑、追问的过程中,催生一线教育人的教育实践智慧,改善、提升每个教育人的教育生活质量。当我们拒绝理论的、或者权力的威权简单地凌驾于教育实践之上时,并不意味着实践中的教育怎么都行,怎么都好。

  书中对道德教育的阐述,用的标题虽然是“教化的困惑”,体现了作者对道德教育沉重的忧思和对教育问题复杂性思考的审慎,但实实在在是以一个学者的思想为我们解了惑。在“关注我们时代的伦理觉悟”、“走向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从尊重日常生活的德性品格开始”等篇目中,我们看到了作者想要阐述的:道德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教育目标要下移、内容要贴近实际、采取的方式要适合孩子。特别是他提到的以美德故事唤醒孩子的道德情感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置身于多元时代中的道德教育,怎样走出现实的泥沼、在缺憾中不断前行,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而其中的关键,应该是让德育从神坛走向下界,回到人间,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世界。美丽温情的美德故事,应该是这路途中的一把钥匙。因为,任何一个人,或许会反感以讲道理为主的规范德育,但却无法拒绝美德故事对心灵的关照和沐浴。

  教育就是爱,爱就是教育。爱心是人类的一种高级情感,但是又和人类的理智、道德、审美、人格相互关联。“爱心育人”不仅是一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要求,更是教育人道主义的`体现。教育是培养生命的事业,世界上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吗?作为教师,最可贵的是能够保持高尚的人道主义情怀。让我们把对孩子发自肺腑的爱寄托在故事中,让孩子去触摸、感受这个世界的美丽、快乐与芬芳,从而成长得更健康、更茁壮吧!

  所谓“做一个纯粹一些的问学之人”,依笔者之见,就是对教育的复杂性保持一种敬畏,同时对教育的应然状态怀有一种诗意的期待和浪漫怀想;所谓“不忘记自己作为普通个体的良知与社会一员的责任”,就是以敬畏和诗意的心境去守望教育,并凭着自己的教育良知和道德、凭着理性的批判和必要的反思去表态。

  如果下次再遇到坐而论道、对教育侃侃而谈者,在接受或批判他的观点之前,我们可以先仔细品味一下刘铁芳教授这段话:“凡把自己的教育理论、方案、谋略说得天花乱坠者,皆不可信;凡动辄称“学习的革命”“教育的革命”“……的革命”者,皆不可信;凡动辄宣称教育的真理在握,非如此不可者,皆不可信;凡把教育的奥义说得伸手可及者,皆不可信;(读后感 )凡把教育的改革发展说得易如反掌者,皆不可信。

  于是,在《魏书生:一个听话者的教育技术》中,他在肯定魏书生“能在那个时期就有着还算独到、丰富的教育思考”的同时,敢于说出“他的教育改革大都是那种不越雷池半步的技术性改革,而不是整体教育理念的改革与探索”,从而提出“让魏书生从神话中走出”;生在农村,在乡村学校教过书,成为大学教授后,他依然心系农村教育,在《建立农村支教体系的一点设想》中,他提出“在投入硬件的同时,以合宜的方式投入优秀的人力资源,也许是更关键之所在”;面对“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个老掉牙的问题,他“把不便说的也说出来”了,在《我看教育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中,他提出“理论研究与实际密切结合的同时还应保持适当的距离,有距离才可能有宽广的视界”

读《守望教育》有感9

  在目前一些领域道德失范,道德愿望与行为、道德投入与产出相差甚远的状况下,怎样的道德教育才能让道德律走进孩子们的心灵呢?读刘铁芳教授的《守望教育》一书,令我们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

  书中对道德教育的阐述,用的标题虽然是“教化的困惑”,体现了作者对道德教育沉重的忧思和对教育问题复杂性思考的审慎,但实实在在是以一个学者的思想为我们解了惑。在“关注我们时代的伦理觉悟”、“走向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从尊重日常生活的德性品格开始”等篇目中,我们看到了作者想要阐述的:道德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教育目标要下移、资料要贴近实际、采取的方式要适合孩子。个性是他提到的以美德故事唤醒孩子的道德情感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每个人的童年,都就应是被故事浸润着的。阅读故事能够让孩子们掌握知识,获得日常生活中不必须能够拥有的情感体验,同时,他们也必然地从中获取人生的启蒙,教化的熏陶。一个成年人,他可能不是文学爱好者,没有读过多少成人的名著,但是他不会不明白安徒生、格林兄弟、王尔德……一代代儿童透过阅读童话完成了自我的精神成长,而这些大家的作品也在孩子们的阅读中成了经典,成了不褪色的永恒。

  “美德故事也许不如道学家的‘道德推理’来得严密、系统、深刻,但却能够比‘道德推理’更加直截了当、更简明易懂、更亲切可心。”“优美叙事的伦理是让人去体验、感受、关切于一种真实的伦理境遇,而不是如规范的伦理让人被动地理解道德律令。”置身于多元时代中的道德教育,怎样走出现实的泥沼、在缺憾中不断前行,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而其中的关键,就应是让德育从神坛走向下界,回到人间,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世界。美丽温情的美德故事,就应是这路途中的一把钥匙。因为,任何一个人,或许会反感以讲道理为主的规范德育,但却无法拒绝美德故事对心灵的关照和沐浴

  教育就是爱,爱就是教育。爱心是人类的一种高级情感,但是又和人类的理智、道德、审美、人格相互关联。“爱心育人”不仅仅是一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要求,更是教育人道主义的体现。教育是培养生命的事业,世界上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吗?作为教师,最可贵的是能够持续高尚的人道主义情怀。让我们把对孩子发自肺腑的爱寄托在故事中,让孩子去触摸、感受这个世界的美丽、快乐与芬芳,从而成长得更健康、更茁壮吧!

读《守望教育》有感10

  守望教育是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它强调的是教育的终极目标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品德,以及和社会的关系。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我们需要思考如何将守望教育融入我们的教育体系中,让学生能够更全面地发展自己。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谈谈我对守望教育的心得体会:培养学生的品德,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培养学生与社会的.关系。

  首先,培养学生的品德是守望教育的核心。现在的社会,很多人注重学术成绩,将成功的标准仅仅看做是能否考上重点大学。然而,我们不能忽视的是,知识虽然重要,但道德品质更为重要。守望教育提倡的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智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让他们成为有责任感、有担当的公民。因此,我认为学校应该注重学生的道德教育,通过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团队合作精神、尊重他人等道德品质,营造良好的校风,以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公民。

  其次,守望教育还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在现代社会,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学业压力和社会压力,很容易陷入情绪低落或焦虑的状态。如果学生的心理健康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他们的学业和生活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所以,学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心理咨询服务。同时,家长也要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多与孩子沟通,给予他们支持和理解。只有在心理健康的基础上,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最后,守望教育还要关注学生与社会的关系。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个人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与社会的关系。学校应该与社区、企业紧密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与实际生活相关的教育资源,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社会的各种问题,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关爱他人的能力。只有让学生与社会建立更紧密的联系,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社会担当的新一代人才。

  总之,守望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它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品德、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培养学生与社会的关系。在实践中,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全面发展的教育环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更多有道德、有责任感、有社会担当的新一代人才,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守望教育的理念,为孩子的成长铺就一条光明的道路。

读《守望教育》有感11

  《守望教育》的作者是刘铁芳先生,与一般的高校教育学者相比,刘先生更加关注中小学教育,对中小学教育有着深厚的感情和深刻的理解,因而《守望教育》中的不少篇章以其流畅的文笔、独到的视角将我们带入一种美好而令人向往的境界之中,同时用那尖锐的语言、深邃的思想强烈地撞击着我们的心灵。

  刘铁芳先生在“是语文课本,还是伦理读本”这一章节中指出,我们应该选择优美、活泼的、生气盎然的,适合儿童阅读的文章推荐给孩子;不应该将语文教学变成思想品德教育,不能过早地让伦理取代童趣。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如果把课外阅读目标定位很高,把课外阅读处理得像课堂教学一样,有要求,有目标,规定读什么书,读完以后要么背诵名段佳句,要么写心得笔记,要么摘抄警言妙句,让学生为完成任务而去读书,这样的读书有何乐可谈?假设某位老师硬性规定自己的学生一定读多少本书,读什么书;或每天一定要摘抄多少名言佳句,这种只求“量”不求“质”的做法,只会扼杀课外阅读的兴趣,摧残阅读的个性,课外阅读将成了学生课外负担。阅读的数量固然重要,但只一味追求数量不求质量,通过课外阅读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标也是难以实现的。课外阅读是自由阅读,应当充满情趣、充满乐趣、充满活力,使学生心之所至,自我怡乐。

  刘铁芳先生特别在文章中提到以美德故事唤醒孩子道德情感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他强调,知识和故事是教育中两个并行的要素,一个让我们获得对世界与自我的认识,另一个则凭借真实可感的生命跌宕起伏来抚慰作为听者的我们的生命。

  每个人的童年,都应该是被故事浸润着的。阅读故事可以让孩子们掌握知识,获得日常生活中不一定能够拥有的情感体验,同时,他们也必然地从中获取人生的启蒙,教化的熏陶。一个成年人,他可能不是文学爱好者,没有读过多少成人的名著,可是他不会不知道安徒生、格林兄弟、王尔德??一代代儿童通过阅读童话完成了自己的精神成长,而这些大家的作品也在孩子们的阅读中成了经典,成了不褪色的永恒。所以,鼓励学生读一些著名的儿童作品,听一些儿童故事是非常有必要的,这对于改善我们日渐贫瘠的道德生活,对于家庭的幸福,对于学校生活的充实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正如刘教授所说的:“美德故事也许不如道学家的‘道德推理’来得严密、系统、深刻,但却能够比‘道德推理’更加直截了当、更简明易懂、更亲切可心。” 愿我们每一位教育者都能够正确引导学生阅读,留给他们阅读时间和空间,读他们自己的故事,读一些美德故事。

读《守望教育》有感12

  第一段:《守望教育》是一本揭示中国教育问题的深刻之作。作者以自身在华裔教育机构内担任教育顾问的经历为基础,通过对教育界名校的观察和调研,以及与学生、家长的交流,深入剖析了中国教育体制所存在的弊端和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读完本书,我深有感触,对中国教育体制和全社会的教育价值取向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第二段:《守望教育》揭示了中国教育的竞争压力之大。书中的主人公韩小辉是一个成绩优秀的学生,但为了状元文凭,他不得不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作者通过教师和家长的对话,凸显了高分低能和应试教育所带来的问题。这一现象在中国教育体制中司空见惯,从小学到高中,学生们都在备考中度过了大部分时间。教育体制的单一评价标准,不仅限制了学生的兴趣和发展空间,也损害了他们的身心健康。这种竞争压力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成为当前中国教育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第三段:《守望教育》也提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书中主人公的父母尽管身在美国,却仍教育着孩子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这值得我们借鉴和思考。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许多家庭把教育责任交给了学校,忽视了家庭的重要作用。事实上,家长是孩子最好的启蒙老师和榜样。他们应该关注孩子的兴趣和特长,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和助力别人的精神。健康、平等、关爱的.家庭教育环境,对孩子的成功和幸福至关重要。

  第四段:书中还提到,在中美两国教育体制的对比中,中国的教育需要进行改革。尽管中国的教育体制在培养一些学术成就强大的学生方面取得了成功,但它也培养了许多专注于应试技巧而对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创业精神缺乏培养的学生。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中国的教育体制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兴趣和个性发展,创造更多发散性思维的机会,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和创新。只有如此,中国的教育才能真正为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五段:《守望教育》是一本发人深省的书籍,它揭示了中国教育体制的问题和挑战,同时也提供了改革的思路和方向。我觉得,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关注家庭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品格和创新能力;同时,学校也需要改进教育方式和评价体系,鼓励学生发展多元化的兴趣和能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出应试教育的困境,培养出更多有格局、有潜力的人才。《守望教育》给我们带来了对教育的思考和启示,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中国的教育将会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读《守望教育》有感13

  作为一名教育者,往往面对的是人心月人性的考较!记得哲人康德曾说过这样的名言:“有两种东西,我们越是经常、持续地对它们反复思考,它们就总是以时时翻新、有增无已的赞叹和敬畏充满我们的心灵:这就是在我之上的星星。”康德不仅将“在我心中的道德法则”与“头上的星空”亦即无限的宇宙相提并论,甚至认为道德法则要高于自然法则。

  教师时常面对的就是这样的局面,那么,在目前一些领域道德失范,道德愿望与行为、道德投入与产出相差甚远的情况下,怎样的道德教育才能让道德律走进孩子们的心灵呢?读刘铁芳教授的《守望教育》一书,让我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

  书中对道德教育的阐述,用的标题虽然是“教化的困惑”,体现了作者对道德教育沉重的忧思和对教育问题复杂性思考的审慎,但实实在在是以一个学者的思想为我们解了惑。在“关注我们时代的伦理觉悟”、“走向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从尊重日常生活的德性品格开始”等篇目中,我们看到了作者想要阐述的:道德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教育目标要下移、内容要贴近实际、采取的方式要适合孩子。特别是他提到的以美德故事唤醒孩子的道德情感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每个人的童年,都应该是被故事浸润着的。阅读故事可以让孩子们

  掌握知识,获得日常生活中不一定能够拥有的情感体验,同时,他们也必然地从中获取人生的启蒙,教化的熏陶。一个成年人,他可能不是文学爱好者,没有读过多少成人的名著,可是他不会不知道安徒生、格林兄弟、王尔德??一代代儿童通过阅读童话完成了自己的精神成长,而这些大家的作品也在孩子们的阅读中成了经典,成了不褪色的永恒。正如刘教授所说的:“美德故事也许不如道学家的‘道德推理’来得严密、系统、深刻,但却能够比‘道德推理’更加直截了当、更简明易懂、更亲切可心。”“优美叙事的伦理是让人去体验、感受、关切于一种真实的伦理境遇,而不是如规范的伦理让人被动地接受道德律令。”

  置身于多元时代中的道德教育,怎样走出现实的泥沼、在缺憾中不断前行,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而其中的关键,应该是让德育从神坛走向下界,回到人间,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世界。美丽温情的美德故事,应该是这路途中的一把钥匙。因为,任何一个人,或许会反感以讲道理为主的规范德育,但却无法拒绝美德故事对心灵的关照和沐浴。

  教育就是爱,爱就是教育。爱心是人类的一种高级情感,但是又和人类的理智、道德、审美、人格相互关联。“爱心育人”不仅是一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要求,更是教育人道主义的体现。教育是培养生命的事业,世界上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吗?作为教师,最可贵的是能够保持高尚的人道主义情怀。让我们把对孩子发自肺腑的爱寄托在故事中,让孩

  子去触摸、感受这个世界的美丽、快乐与芬芳,从而成长得更健康、更茁壮吧!

  

读《守望教育》有感14

  《守望教育》是刘铁芳的教育随笔集,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到教育的各个方面,关于教育的理想,关于传统教育的反思,关于教师的教育意识觉醒,关于学校的理念,关于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跟随着刘铁芳一路走来,我认识到一位具有现代教育意识的教育者,一位有自己独特思想的思考者,一位真正关心教育、热爱教育的知识人。没有陈腐的说教,没有意识形态的教化,没有假大空的套话,读来颇觉入心,读到底时,拿着这本借来的小书,竟有些舍不得放手了。

  刘铁芳是一位爱教育者,这一点从他的每篇文字都可以看出。一个不热爱教育的人,不会对教育的各种现象思考如此深刻,剖析如此一针见血,从历史到现代,从国内到国外,比较分析中见到热闹背后的深层问题。读之,为自己无知汗颜,为自己肤浅惭愧。

  作为一个教师,本身的成长和个人的自我完善是一体的。换言之,作为教师,要想让自己的生命获得意义,必须通过教师的自我成长来实现。但是这种实现应该是冷静的、真实的,不是在热闹中占有一席之地,获得荣誉,而是在冷静中深入思考,获得提升,我想这样才能让自己的生命质量有所不同。

  喜欢刘铁芳这样的一个说法:教师教育意识的觉醒。“个体开始拥有了自己独到的对于教育教学实践的理解与觉悟,并把这种觉悟渗透在自己新的教育教学实践之中,从而使个体的教育教学实践的思想资源逐渐摆脱外在的常规或者权威性认识,而转向个体自身,来自个体对教育的真实悟知。”毫无疑问,这是教师能够达到的比较高的层次,我认为,也是幸福的层次。一个人,还有什么比获得思想认识的深入更幸福的呢?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都会有一份成功的.喜悦。也许这种成功没有鲜花,没有掌声,更没有金钱,但是这种认识的喜悦是其他任何物质都无法比拟的,这是生命质量逐渐提升的喜悦,是一个人正逐步自我完善的喜悦。

  对于教师的个人提升,我想首先要学会的是思考。对日常教学的思考,对教育现象的思考,对自我人生的思考。不假思索的人生是可怕。人生一世,平凡如我,如草芥蝼蚁,淹没于茫茫人海,人生还没有过出味来,就已发现美好时光逝去大半。如何让短暂人生更充盈?我选择思考作为我的人生主题。选择思考,其实是向往智慧,智慧让人更有人的尊严。刘铁芳的教育随笔,每一篇都有深刻的思考痕迹,不浮于表面,不人云亦云的,不迷信专家,不盲从权威,也敢于挑战传统教育理念。他认为自己是一个教育之爱者,一个教育之爱思者,自己“存在的基本理由就是不断地去思,拒绝不加分辨地接受一切现成的结论,同时也拒绝把自己扮演成真理的自居者来发布教育的结论和标准答案,而是在对教育最基本问题的回答中敞开自我,不断地质疑、追问,再质疑,再追问。”的确,他的思考理性中富有智慧,让你在看到他不同一般的观点的同时,也深深地认识到:思考,就应该这样进行。

  当然,思考不是空想,那样所思所想无从寄托,只能浮于表面。阅读,是思考的源头之水。作为教师,“活到老,学到老”不仅是个人的要求,还是职业的要求,教师需要阅读。阅读有时是辛苦的,需要坚持;有时是孤独的,需要忍耐。每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史中,阅读都占了很大的篇幅,阅读应该成为老师们的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们需要阅读文学、心理学、教育学、哲学、科学……内在的积淀越丰富,认识就越深入,思考就越接近真相。这样的阅读和思考的结合,会让我们的心灵越来越丰盈,生命越来越厚实。

  写作,也是促进思考的重要途径。有过写字经验的人都知道,写的过程就是整理的过程,就是让思维更缜密,逻辑更合理的过程。写的过程,我们需要纵观全局,俯瞰整体,需要努力揭开迷雾般的面纱,透过现象看到本质,需要尽力表达更准确、合理。这个过程可能是辛苦的,但是收获却是让人欣慰的。“教育叙事”,如刘铁芳所说,真不是一件十分难的事。把生活中一个个教育事件记录下来,这些故事“成为我们对自身教育生活的反思性实践,并成为增长我们的实践性知识、提升这种实践性知识的品格的重要形式。”“教育叙事成为我们改变日常教育生活的单调与平庸的重要方式。”如果厌倦于日复一日的教学生涯,不如试着教育叙事,叙事中有思考,我们的个体生命痕迹会变得生动、有趣,富有生命气息。

  读一本书,只要有一点收获,这本书就没有白读。我认为,读一本书,获得一种思维方式,是最大的收获。读这本《守望教育》我得到的最大收获正是思维方式的突破。我们这一代人,是在政治性很强的意识形态的影响下长大的,以为生活不是黑就是白那么简单,教育也是这样,只要按照专家们指明的方向前进就不会错。无论是生活,还是教育,都是复杂的,都不是随便归类,随便给出标准答案的。我们可以思考,可以探究,但不可以定格,不可以停滞。也许永远没有答案,也许会不断迷惘,但我相信,“我思,故我在”。

  “平庸是平庸者的墓志铭”,这是刘铁芳描写国足的,我觉得对于每个人的人生同样适用。不甘平庸,就需要不断自我完善。一个人的自我完善是一个人的幸福;一个教师的自我完善,教育意识的觉醒,是一群人的幸福。教育这条路能走多远,我不知道,我也愿意“且问耕耘,莫问收获”。

  一切如烟,就让我且行且思索。

读《守望教育》有感15

  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与孩子们的相处,有时觉得很难走进孩子的心,读了刘铁芳教授的《守望教育》一书,会令人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作者对道德教育沉重的忧思和对教育问题复杂性思考的审慎,但实实在在是以一个学者的思想为我们解了惑。在“关注我们时代的伦理觉悟”、“走向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从尊重日常生活的德性品格开始”等篇目中,我们看到了作者想要阐述的:道德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教育目标要下移、内容要贴近实际、采取的方式要适合孩子。特别是他提到的以美德故事唤醒孩子的'道德情感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每个人的童年,都应该是被故事浸润着的。阅读故事可以让孩子们掌握知识,获得日常生活中不一定能够拥有的情感体验,同时,他们也必然地从中获取人生的启蒙,教化的熏陶。一个成年人,他可能不是文学爱好者,没有读过多少成人的名著,可是他不会不知道安徒生、格林兄弟、王尔德……一代代儿童通过阅读童话完成了自己的精神成长,而这些大家的作品也在孩子们的阅读中成了经典,成了不褪色的永恒。

  “美德故事也许不如道学家的‘道德推理’来得严密、系统、深刻,但却能够比‘道德推理’更加直截了当、更简明易懂、更亲切可心。”“优美叙事的伦理是让人去体验、感受、关切于一种真实的伦理境遇,而不是如规范的伦理让人被动地接受道德律令。”置身于多元时代中的道德教育,怎样走出现实的泥沼、在缺憾中不断前行,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而其中的关键,应该是让德育从神坛走向下界,回到人间,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世界。美丽温情的美德故事,应该是这路途中的一把钥匙。因为,任何一个人,或许会反感以讲道理为主的规范德育,但却无法拒绝美德故事对心灵的关照和沐浴。

  教育就是爱,爱就是教育。爱心是人类的一种高级情感,但是又和人类的理智、道德、审美、人格相互关联。“爱心育人”不仅是一般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要求,更是教育人道主义的体现。教育是培养生命的事业,世界上还有比生命更重要的吗?作为教师,最可贵的是能够保持高尚的人道主义情怀。让我们把对孩子发自肺腑的爱寄托在故事中,让孩子去触摸、感受这个世界的美丽、快乐与芬芳,从而成长得更健康、更茁壮吧!

【读《守望教育》有感】相关文章:

读《守望教育》有感09-02

读守望教育心得体会08-07

读《守望教育》有感 8篇09-02

《守望教育》读书心得09-15

《守望教育》读书心得02-18

守望教育读书心得03-22

《守望教育》读后感09-13

《守望教育》读后感12-29

守望教育读后感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