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民主与教育》读书心得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心得体会是很好的记录方式,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到底应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民主与教育》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分享。
《民主与教育》读书心得1
李镇西被誉为"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以爱心与民主教育为理想的教育家,《民主和教育》读后感。未读此书之前,曾独自揣度着教育理论的书籍,淡然干涩无味,非硬着头皮去读不可。然而这本书却改变了我的观念。读第一篇文章,便被那一个个鲜活的事例吸引住了。无力整理与提炼其内涵,特摘录几段自认为很独到的文字,供自己反复欣赏:
之一:教育是心灵的艺术:
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过程便绝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应该充满人情味;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充满着对人的理解和尊重,应该体现民主与平等的现代意识。虽然就学科知识、专业能力、认知水平而言,教师一般来说远在学生之上;但就人格而言,师生之间是天然平等的。教师和学生不但是在人格上、感情上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道路上共同探索前进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
之二:宽容精神:
伏尔泰有句广为流传的名言:"我坚决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利。"
之三:爱心、个性、自由、平等…民主教育的特征
一、民主教育是充满爱心的教育
一个真正的教育者必定是以人为本的信奉者和实践者,读后感《《民主和教育》读后感》。他有温馨的爱心和晶莹的童心。只有童心能够唤醒爱心,只有爱心能够滋润童心。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
二、民主教育是尊重个性的'教育
在民主教育的原野上,每一粒种子都能破土发芽,每一株幼苗都能茁壮成长,每一朵鲜花都能自由开放,每一个果实都能散发芬芳!
三、尊重学生是追求自由的教育
尊重学生心灵的自由,就应允许学生写他们自己的文章。文章应该是思想感情的自然体现,写文章应该是心灵泉水的自然流淌。如果学生不敢在文章里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其文章必然充满八股的气息,而八股文绝无任何创造性可言!只要真实、健康,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而且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可以写真诚的崇高情怀,也可以写有趣的平凡生活;可以写现实的眼前景物,也可以写幻想的未来世界;可以与老师商榷,可以与大师对话;可以评论经典,也可以改写名篇;可以"大江东去",也可以"小桥流水";可以鄙薄蜜蜂,也可以赞美老鼠…总之,学生的文字应该是掠过晴空的云彩,它美丽多姿又呈现出个性的色彩。
尊重学生心灵的自由,就是尊重学生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创造的自由。自由精神当然不是民主教育所独有的内核,而且也不是民主教育的全部内容,但没有自由精神的民主教育,便不是真正的民主教育。
四、民主教育是体现平等的教育
五、民主教育是重视法治的教育
六、民主教育是倡导宽容的教育
七、民主教育是讲究妥协的教育
八、民主教育是激发创造的教育
《民主与教育》读书心得2
20世纪前半叶重要的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在教育方面的论著很多,其中《民主主义与教育》全面地阐述了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是其教育著述的代表作。结合多年来的教育实践,我对其提出的一些观点有了更深刻理解。
杜威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和具体操作能力,培养有创造精神和实际工作能力的人。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诱发”、“引出”学生的积极性。不应该“把教学看作把知识灌进等待装载的心理的和道德的洞穴中去填补这个缺陷的方法”。教育是受教育者的社会化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心理学的,一个是社会学的,两方面不能偏废,教育的起点和素材是本能和能力,必须诱导和发展学生的这种本能和能力。杜威认为,人的种种能力是天赋的种种生动的趋向运用某种材料所形成的。
因此,为要发展学生的操作、思维等能力,就应事先决定好让学生接触什么材料,而“选择材料必须采取社会的标准”。显然,杜威所要求的是:学生手脑并用地从事社会性的主动作业,智力的发展和知识的获得乃是自然而来的结果。他企图以此调合过去那种只重知识或只重智力的分歧,这是值得注意的。另外在智力的发展中,杜威尤其注意思维能力的培养。他认为:“就学生的心智而论……学校所能做或需要做的一切,就是培养学生思维的能力……”为此,他十分注重为学生创设能够引起问题从而激发思维的情境。过去,教育界对杜威提出的从问题出发的五步教学法多有批评,但后来有人认为:“实用主义者所提倡的实验——探索方法,也有值得肯定之处。”今天,教育界在深入研究的问题——发现教学模式正是受其启发而倡导的`。
杜威无论是在其教育思想还是后来所创立的学校里,都是坚定不移地推行他的新型教材——“活动作业课程”的。杜威对于课程的看法有两个基本观点;一个是他认为工业革命以来知识积累很快,学生根本不可能在学校里将所有知识学完,因而学校应改变课程,“教学生从宇宙本身求学问。”二是为把各阶层的学生训练成合格的公民,那就一定要给他们教育。“以机会均等为理想的民主主义,要求一种教育,这种教育要把学问和社会应用、理论和实际、工作和对于所做工作的意义的认识,从头就融为一炉,并且大家都一样。”基于这两点认识,杜威很注意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学习需要来安排教材。他认为“教育上的教材首先由供给现在社会生活内容的种种意义所构成”,由于社会生活发展得更为复杂,因此对这些材料要加以特别的表述和组织。
从教师的观点来看,学校中的各种课程代表着许多工作的资源和可以利用的资本。但是,这些课程远离学生的经验这也是事实,所以学生的教材和成人的教材即书本中的教材是不一致的,也不能一致。“成人的材料是学生的材料的可能性,而不是学生的材料的现状。成人的材料直接成为专家和教师活动的一部分,而不成为初学者和学生的活动的一部分。”在使用课本时所造成的大多数错误的根源就在于没有牢记教师和学生的不同观念所产生的教材的区别。
为此,他拟定了一套游戏和工作相结合的,即以社会性的作业为中心的教材。在他所创立的芝加哥实验学校(1896年)里的课程便是如此,在那里,“作业”是一个中心概念。杜威说:“主动作业这个名词,既包括工作,又包括游戏。……两者都有意识地抱着一定目的,并对材料和过程的选择进行设计,以实现所期望的目的。”工作和游戏的区别在于结果的观念引起较长过程的活动,凡是所做的事近于苦工,或者需要完成外部强加的工作任务的地方,游戏的要求就存在,而学习恰恰便是这样一种事。因此,学校所以采用游戏的作业,并在课程中占一明确的位置,是出于理智和社会方面的原因,并非权宜之计。可以说,没有游戏和工作,就不可能有正常的有效的学习。
总是在游戏,为何学习效果不佳呢?不要忘记,在多数校外环境里,教育的结果不过是游戏和工作的副产品,是偶然的。因此,学校的任务就是创设一个环境,在这种环境里,“游戏和工作的进行,应能促进青年智力和道德的成长”。
《民主与教育》读书心得3
在杜威眼里教育是否真的没有目的?不是的。杜威所提出的教育没有目的,指的是教育这个抽象的词是没有目的的,实质上从整个教育过程来讲是教育是有目的的,只不过这个目的不是外部强加的,而是存在于教育过程之中。
那么,什么又是外部的目的,什么又是内部的目的呢?外部的目的是社会、教师、家长所赋予给教育的目的,内部的目的则重视儿童的生活状态,尊重儿童的本能、需要、个性,基于儿童自身经验选择而来。举一生活实例来说明,前段时间曾绣了一个丝带绣,首先讲绣’丝带绣”这一活动是基于自身的需要(朋友结婚)而做,这一活动对我而言很感兴趣(朋友结婚有很多礼物可以送),而且是我稍作努力就可以达到的。这一目的就是内部的目的。如果说我是丝带绣加工厂的工人,这一活动就变成了我的任务,我每天只有完成相应的工作量,才会得到相应的工资,对我本身而言,我从事这一活动的目的是完成任务进而拿工资。这些活动本身对我没有意义,对我有意义的是活动的结果,这样的目的就是外部的目的。
外部的目的和内部的目的在指导具体活动时的区别是什么?外部的目的是静止的、固定的,不能根据根据实际情境作出相应的变化,所从事的活动是达到目的的一个手段,活动本身没有意义。而内部的目的,则是灵活的,所从事的活动既是目的,又是手段,每一个手段在我们还没有做到以前,都是暂时的目的,每一个目的一旦达到,就变成进一步活动的手段。还是举上面的例子,作为丝带绣工厂的工人,完成任务对我来说,是外部的.目的,厂长要求我绣每一幅图案,都是有严格要求的,我必须严格按照工厂的要求和程序。我所从事的丝带绣活动仅仅是为了实现我拿到工资的一个手段而已。内部的目的就不一样了,在绣“丝带绣”这一活动前,我自己有一个计划安排,比如说先绣茎,再绣叶,然后再绣花,最后绣旁边点缀的饰物。而且每一个步骤都自己计划好在哪里起针在哪里落针,这样才能保证效果上的立体感以及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另外,在绣的过程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改变我的计划,比如说绣叶子的时候,旁边正好有与叶子相同的饰物,为了减少换线的麻烦我可以直接把饰物绣上去。既是目的又是手段是怎么一回事呢?比如说,在我绣茎的时候,完成绣叶子的任务是我的目的,叶子要在茎的基础上绣上去,我从事的每一针都是完成绣叶子这一活动的手段,一旦我绣完了茎,之前作为目的的“绣叶子”则变成了“绣花”的手段。如此以往….通过目的和手段可以说明,我从事的每一个活动对我自身而言都是有意义的,并不是为了绣“丝带绣”而绣,享受的是绣的过程。
用杜威讲的教育目的反思目前的教育有哪些启示呢?目前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基于学生自身需要而制定的,几乎没几个学生对那些抽象的数学符号感兴趣,也没有几个学生喜欢去背诵、记忆他们几乎丝毫不懂意义的诗词古句。要说感兴趣,也许仅仅只是从事这些活动后的间接结果中获得的。比如说赢得家长的夸奖,获得教师的表扬。写到这里,要问一个问题,对于懵懂无知的孩子来说,这些外在的目的的“引领”难道不重要吗。也许这里并不是内在目的与外在目的之间对与错的问题,撇开大的政治问题不谈,在现有的形式下,教育要做的是是如何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设想一种情景,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情况,我是一名丝带绣厂的工人,我每天必须完成一定的任务量,这个是外在的目的,如果说我本身也疯狂的迷恋着这份工作,在从事这份工作的过程中,我能够获得快乐。这就是一种内外兼收的效果。教育上要追求的应当是这种境界。可是,杜威的这种理想固然伟大,到底如何去做,如何让他在实际教育中发挥作用,还有待人们继续摸索,至少,他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民主与教育》读书心得4
著名哲学家杜威在这本书中分析和陈述了民主社会与教育的辨证关系,并把民主社会的意义、生物进化论的观点、产业革命带来的变化以及科学实验的方法,贯穿一起从而去论证新教育的本质、目的、方法、内容和评断一些彼此矛盾的教育理论问题和实施问题。而他的民主和教育的观点无非是来自异域的经验和实践所总结出来的精华。
杜威着手改革教育,强调儿童要从书本记诵中解放出来,创造出了崭新的教育理论: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他说,儿童在参加生活中使经验的数量扩充和用经验指导生活的能力增强,也就受到圆满教育了。所以,教育并不是强制儿童静坐听讲和闭门读书,教育就是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在杜威看来,生活和经验是教育的灵魂,离开生活和经验就没有生长,也就没有教育。
为了把自己的教育理论付诸实践,杜威提出了“学校即社会”的方案。他认为,旧学校把教育历程错误地理解为教师告诉和学生被告诉的事情,不激发儿童自动求知的本性,却驱使儿童被迫地背诵学习代表事物的符号,即书本。这大大影响了儿童智力的培养与成长。
杜威视教育为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的学校,把参加现实生活作为媒介,把教师传授知识的课堂改造为儿童活动的园地和生活的乐园,引导儿童积极投入活动,在活动中学习,不知不觉地养成品德和获得知识。
教师要善于通过教学或组织活动保证学生生长的各种力量,以保证教育得以继续进行。使学生乐于从生活本身学习,并乐于把生活条件看作是丰富经验的机会,使人人在生活过程中学习,而且在离开学校之后,教育仍不会停止。这就是学校教育的最好产物。教师要注意不要把生活和一切表面的行动和兴趣混为一谈。要注意儿童哪些兴趣在向前发展,而不是注意他们以往的冲动。这样就需要尊重和保存儿童的天性,按照它所指出的方向,用知识把儿童的天性武装起来。
杜威以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的理论为基础,提出“从做中学”的教学理论思想。“从做中学”强调要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出发,并且依附于儿童的现实生活。教学要为儿童设想,以儿童心理为根据。
传统观念认为教学就是传授知识,然而杜威认为学生从教师口中被动听来的知识不是真正的知识,这种教学方法只能抑制儿童的活动,阻碍儿童创造才能的发展。
杜威倡导要充分利用“儿童的游戏本能”,让他们以活动为媒介而间接地学到知识。洛克曾说过:“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业都变成一种游戏似的。”这也印证了对儿童的教育要充分发挥活动的作用。因为,儿童在现实活动中遇到问题,会力求克服,这样就需要动脑筋和费心思。而实际上,锻炼良好的大脑比在大脑中堆放不能消化的公式和定理有价值得多。
教师应该为儿童设计教学法。如安排真实情境;在情境中要有刺激思维的课题;要有可利用的资料以作为解决疑难的假定;要从活动中去验证假定;根据验证成败得出结论。这是对传统教学的突破。教师有责任培养学生健康的游戏活动的能力。因为游戏往往既重复和肯定成人生活环境中的优点,也重复和肯定成人生活环境中的劣点,教师在学校的任务就是设置一个环境,在这种环境里,游戏和活动的进行能促进青年智力和道德的.成长。
杜威认为,教育是“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这是循序渐进的积极发展过程,教育目的就存在于这种过程中。他说生活是为了更丰富、更完美的生活,教育也是为了更丰富、更完美的教育,不能有任何外加于生活和教育的目的。
他认为生长和生活是无止境的,因而也无最后目的。儿童和青少年在生长和生活的过程中,在扩充、提高、更新、重组的过程中逐步成长并最终成为社会的合格成员。教育本身并无目的,只是人特别是家长和教师等才有目的。这就是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
其实,虽然杜威提出教育无目的论,但在他心中,教育还是有目的的,即“民主的生活方式”和“科学的思想方法”。他的教育无目的论是为了纠正脱离儿童而由成人决定教育目的的旧教育,并非根本放弃教育目的。
教师要关心儿童的个别差异,注意儿童爱好和兴趣的起源、增长和衰退,因为儿童能力的萌芽和焕发是参差不齐的。给他们提供一个自由发挥的环境,不要强加给学生一刀切的教育目的,要提供一种环境,解放学生的能力,以使他们的天赋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教师要把教育的目的转化为与学生的活动进行合作的方法。因为在那种对学生硬性规定的外在目的下,不仅教师的智慧不能自由发挥,教师的思想不能与学生的思想以及教材紧密相连,而且学生在双重强迫下,经常无所适从。
《民主主义与教育》是杜威长期实践和潜心研究的结果,是步步深入而逐步完善起来的教育思想体系。书中全面地阐述了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是其教育著述的代表作。它之后的作品也是《民主主义与教育》的引申或补充。杜威突破传统,强调重视儿童的生长发展,主张学校要与儿童生活、社会生活结合起来等教育思想是非常具有先见性的。他对现代教育思想的发展做出了无人可比的贡献。这本书也是理解近百年来美国以及众多国家教育演进的钥匙。对有志于教育事业的青年教师,这是一本不可不读的书。当然,书中也存在一些争议的论点,要批判地吸收其中有益的东西,错误的观点应在大脑中过滤掉。
《民主与教育》读书心得5
杜威认为,民主社会因为平等相待而荣辱与共就会扩大人的胸襟,就会保证自由思想,就会促使新观念、新事物的不断涌现,就会推动历史滚滚向前。
杜威先生认为学校是社会的缩影但是又不是社会的简单照搬或移植。既然如此,杜威先生议论社会准则的这一段话也大致可以搬至学校范围来解释学生创新能力缺乏的原因了。在学校里,提倡“师生平等”这个口号在某种程度上达成不了,至多实现“平等”的核心内涵“相互尊重”,这种尊重侧重精神层面,因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处在一种被评价的位置,老师则是评价的主体,实际上,各类试卷,尤其是包含主观题的试卷,主观题答案设置死板,不容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哪怕能够自圆其说。
这种实际上不够开放的答案设置,使得孩子的思想整齐划一。或者用个比喻句来形容就是,答案是割草工人的割草机,有一些孩子的脑袋瓜里的新鲜想法就是跟其他小草长势不同的草,不管草坪里的草怎么长,终究是要被割草机按统一规格割上一遍吧。思想丧失了表达了自由,久而久之,僵化就成了必然,因此,主观题的命题与答案设置的问题,需要提高到一个重要维度去探讨并建设。
教育的真谛不但是使新生一代适应当前环境,还要养成他们继续不停地适应那向着未来迅速发展的.广大世界和日新月异的民主社会。
杜威先生的这句话阐释的是教育的归宿或者目标的,它让我想起中国一句古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育不仅仅是要教给学生现在能应付考试的知识,这只是教育的功利目标或者短期目标;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一种学习的能力,学生在走出校园之后能利用在学校习得的自我学习的能力和个人品质不断完善的能力来应对不断发展的社会的要求才应该是教育的根本追求。
教育的短期目标实际上和终极目标是不相抵触的,个人学习能力的增强自然有助于短期目标的实现,按照杜威先生的理论,不管是哪种目标的实现,都应该在生活实践中得以完成。
《民主与教育》读书心得6
1. 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长实质上是在提倡一种新的儿童发展观和教育观。针对当时的教育无视儿童的天性,消极的对待儿童,不考虑儿童的需要和兴趣,以外在的动机强迫儿童记诵文字符号,以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儿童的现象提出的。“教育即生长”则要求摒除压抑、阻碍儿童自由发展之物,使一切教育和教学适合饶廷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的要求。然而这种尊重绝非放任自流,任由儿童率性发展。杜威所理解的生长是动机与外部环境、内在条件与外部条件交互作用的结果,是一个持续不断社会化的过程。要求尊重儿童而不是放纵儿童。杜威认为,儿童心理活动的基本内容就是以本能活动为核心的心理机能不断发展和生长的过程,教育就是起促进本能生长的作用。以此为基础,杜威提出了著名的“儿童中心主义”教育原则。
2. 教育即生活。杜威提出该命题时,他关注的主要是正规学校教育和社会生活及个人(儿童)生活的关系。教育是生活的过程,学校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子形式,学校的生活应该与儿童自己的生活相契合,满足儿童的需要和兴趣;学校生活应该与学校以外的社会生活相契合,适应社会变化的趋势并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儿童本能的生长总是在生活过程中展开的,所以教育即生活。教育是儿童现在生活的过程,而不是未来生活的新任务。在杜威看来,人不能脱离环境,学校也不能脱离眼前的生活。因此,教育即是生活本身,而不是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他认为必须把教育与儿童的眼前生活融为一体,教儿童学会适应眼前的生活环境,这才是教育的本质所在。与此相对应,杜威又提出“学校即社会”。教育既然是一种社会生活的过程,那么学校就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学校应该“成为一个小型社会,一个雏形的社会”。这一观点的实质是要改造不合时宜的学校教育和学校生活,意在使学校生活成为一个经过选择的、净化的、理想的社会生活,使之富于活力,更有乐趣,更具实效,更有益于儿童发展和社会改造,使学校成为一个合乎儿童发展的雏形的.社会。
3. 教育即经验的不断改造,克服了经验与理性的对立。经验是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机体不仅受环境的塑造,同时也对环境加以若干改变。经验是一种行为、行动、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等因素也是经验的构成部分,经验不仅仅是与认识有关的事情,认识的、情感的、意志的等理性非理性因素皆涵盖在内。杜威指出:“全部教育都离不开经验。教育是在经验中,由于经验,为着经验的一种发展过程。”受教育过程实际上就是儿童不断地取得个人的直接经验,即是经验不断改组或改造的过程。他把教育视为从已知经验到未知经验的连续过程,这种过程不是教给儿童既有的科学知识,而是让他们在活动中不断增加经验。经验的获得离不开儿童的亲身活动,由此杜威又提出了另一个教育基本原则---“从做中学”,他认为这是教学的中心原则。
《民主与教育》读书心得7
这本书本不是我自愿读的,我以为太专一了,哪有看小说来的轻松与愉悦?偶然的机会,校长把它强加给了我,谁知不翻则吧,一翻便惊叹不已。一惊叹百年前先人的教育研究成果,许多理念现在的我们也没有具备;二惊叹教育教学之学问博大精神。其实我写这个读后感,我都觉得有点“玩酷”,因为没有系统教育理论框架,读起来难免有些吃力。我并不能完全读懂或读透先人的思想,先人的思想也难以内化为我的教育思想。这本书如同美酒,要慢慢去品、去思考、去多次的研读。在此,感谢赠与我书的人。
杜威是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和教育家,所着《民主主义与教育》全面地阐述了实用主义教育理论,是其教育着述的代表作。英美学者把它和柏拉图的《理想国》以及卢梭的《爱弥儿》并列。不过,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是奴隶主阶级的教育蓝图,它把教育视为少数自由民的特权,其最高目的是培养统治广大奴隶的哲学王;杜威则呼吁民主的教育,借以实现民有、民享、民治的资产阶级民主社会。卢梭的《爱弥儿》在法国启蒙时代是震撼人心的,但卢梭是缺乏教育实践的理论家,其自然主义的教育纲领难以落实;杜威则不但强于教育理论,而且富于教育经验,他把理论和实际贯穿起来了。在教育史中既能提出新颖教育哲学,又能亲见其实施之获得成功者,杜威是第一人。
教育的目的
杜威认为:我们假定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个人能继续他们的教育,或者说,学习的目的和酬报,是继续不断生长的能力。但是,除非一个社会人与人的交往是相互的,除非这个社会的利益能平等地分配给全体成员,从而产生广泛的刺激,并通过这些刺激,适当地进行社会习惯和制度的改造,这个思想就不能适用社会的全体成员。这样的社会就是民主主义的社会。所以,我们探索教育目的时,并不要到教育过程以外去寻找一个目的,使教育服从这个目的。我们整个教育观点不允许这样做。我们所要做的,是要把属于教育过程内部的目的,和从教育过程以外提出的目的进行比较。当社会关系不平等均衡时,一定会出现后一种情况。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整个社会的某部分人,将会发现他们的目的是由外来的命令决定的;他们的目的并不是从他们自己的经验自由发展而来,他们的有名无实的目的,并不真是他们自己的目的,而是达到别人隐藏着的'目的的手段。
印象较深的两句话:目标 这个名词是有暗示作用的,因为它使我们把某一过程的终点或结局放在心上。目的和活动的任何其他部分肯定都是行动的手段。
教育上的应用
教育的目的并没有什么特别。它和任何有指导的职业的目的正好一样。教育者和前面所说的农民一样,也有一些事情要做,有一些做事情的手段,有一些待排除的障碍。农民所应付的环境,无论是障碍或是可以使用的力量,都具有它们自己的结构和作用,和农民的任何目的无关。例如种子发芽,雨水下降,阳光照耀,害虫吞食,疫病流行,四季变化。农民的目的,只不过是利用这种种环境,使他的活动和环境的力量共同协作,而不相互对抗。如果农民不顾土壤、气候以及植物生长特性等条件,规定一个农事目的,那便是荒谬的。农民的目的,只是在于预见他的力量和他周围各种事物的力量结合的结果,并利用这种预见指导他一天一天的行动。对于可能的结果的预见,使他对他所要做的事情的性质和运行进行更审慎、更广泛的观察,以便拟订一个工作计划,即规定一个行动的程序。
教育者也是这样,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如果家长或教师提出他们“自己的”目的,作为儿童生长的正式目标,这和农民不顾环境情况提出一个农事理想,同样荒谬可笑。所谓目的,就是对从事一种事业——不管是农业还是教育——所要求进行的观察。预测和工作安排承担责任。 任何目的,只要能时时刻刻帮助我们观察、选择和计划,使我们的活动得以顺利进行,就是有价值的目的;如果这个目的妨碍个人自己的常识(如果目的是从外面强加的,或是因迫于威势而接受的,肯定要妨碍个人自己的常识),这个目的就是有害的。
我们要提醒自己,教育本身并无目的。只是人,即家长和教师等等,才有目的;而他们的目的,也不是教育上的抽象概念。所以,他们的目的有无穷的变异,随着不同的儿童而不同,随着儿童的生长和教育者经验的增长而变化。即使能以文字表达的最正确的目的,除非我们认识到它们并不是目的,而是给教育者的建议,在他们解放和指导他们所遇到的具体环境的各种力量时。建议他们怎样观察,怎样展望未来和怎样选择,那么这种目的,作为文字,将是有害无益的。正如一位近代作家说过:“引导这个男孩读斯各脱写的小说,不读旧的斯留斯写的故事;教这个女孩缝纫;使约翰根除横行霸道的习惯;准备这一班学生学医——这些是我们在具体的教育工作中实际所有的无数目的的几个例子。”
牢记以上这些条件,我们将进而提出一切良好的教育目的所应具备的几个特征。
(1)一个教育目的必须根据受教育的特定个人的固有活动和需要(包括原始的本能和获得的习惯)。我们前面讲过,把预备作为教育目的,有不顾个人现有能力,而把某种遥远的成就或职责作为目的的倾向。总的来看,人们有一种倾向:考虑成年人所喜爱的事情,不顾受教育者的能力,把它们定为教育的目的。还有一种倾向,就是提出千篇一律的目的,忽视个人的特殊能力和需要,忘记了一切知识都是一个人在特定时间和特定地点获得的。成人的见识范围较广,对观察儿童的能力和缺点,决定他们能力有多高,缺点有多大,具有很大价值。例如,成人的艺术能力,可以表示儿童的某种倾向能有多少成就;如果我们没有成人的艺术上的成就,我们就没有把握了解儿童期的绘画、复制、塑造和着色的活动的意义。同样,如果没有成人的语言,我们就不能了解婴儿期咿哑学语的冲动有何意义。但是,把成人的成就作为一种参考,用以度量和观察儿童和青年的活动,这是一回事;把成人的成就定为固定的目的,不顾受教育者的具体活动,那完全是另一回事。
(2)一个教育目的,必须能转化为与受教育者的活动进行合作的方法。这个目的必须提出一种解放和组织他们的能力所需要的环境。除非这个目的有助于制订具体的进行程序,除非这些程序又能检验、校正和扩充这个目的,那么这个目的便是没有价值的。这种目的不但无助于具体的教学任务,并且阻碍教师应用平常的判断,观察和估量所面临的情境。这种目的,除了与固定目标相符的事物以外,其他事物概不承认。每一个呆板的目的,只是因为它是硬性规定的,似乎就不必审慎注意具体的情况。因为这种目的无论如何必须实施,注意那些不值得考虑的细节,这有什么用处呢?
从外面强加的教育目的的缺陷,根子很深。教师从上级机关接受这些目的;上级机关又从社会上流行的目的中接受这些目的。 教师把这些目的强加于儿童。第一个结果,使教师的智慧不能自由;他只许接受上级所规定的目的。教师很难免于受官厅督学、教学法指导书和规定的课程等等的支配,使他的思想不能和学生的思想以及教材紧密相连。这种对于教师经验的不信任,又反映对学生反应的缺乏信心。学生通过由外面双重或三重的提迫,接受他们的目的,他们经常处于两种目的冲突之中,无所适从。一种是符合他们当时自己经验的目的,另一种是别人要他们默然同意的目的。每一个发展中的经验,都具有内在的意义,除非我门承认这个民主王义的标准,我们将会由于要适应外来目的的要求而在思想上陷于混乱。
(3)教育者必须警惕所谓一般的和终极的目的。每一个活动,无论怎样特殊,就它和其他事物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来说,它当然是一般的,因为它引出无数其他事物。一个普通的观念,就它能使我们更注意这些关系来说,越一般越好。但是“一般”也意味着“抽象”,或者和一切特殊的上下前后关系分开。这种抽象性,又意味着遥远不切实际,这样又使我们返回到把教和学仅仅作为准备达到和它无关的目的的一种手段。我们说教育确实是它自己的酬报,这就是说,除非所说的学习或训练随有它自己的直接价值,这种学习或训练就没有教育意义。一个真正一般的目的,能开拓人们的眼界,激发他们考虑更多的结果(即联系)。这就意味着对各种手段进行更广泛、更灵活的观察。例如,一个农民,他所考虑的相互影响的力量愈多,他直接的应付能力就愈大。他将发现更多可能的出发点和更多的方法,达到他所要做的事情。一个人对将来可能的成就的认识愈全面,他当前的活动就愈少束缚于少数可供选择的方法。如果他了解得很透彻,他几乎可以在任何一点开始行动,并且继续不断地、有成效地把活动持续下去。
所谓一般的目的或概括性的目的,意思不过是对现在活动的领域进行广泛的观察。有了这种了解,我们将就当代教育理论中流行的比较重大的目的,选取几个来讨论,并且研究这些目的能否使我们明白教育者真正关切的当前各种具体的目的。我们先提出一个前提(其实从以上所述,立即产生这个前提),就是对于这些目的,用不着选择,也不必把它们看做互相竞争的对手。当我们实际上有所作为时,我们必须在一个特定的时间选择一个特定的行动,但是无论多少概括性的目的,都可以同时存在,并行不悖,因为它们不过是对同一景气不同的看法。一个人不能同时攀登几个山峰,但是在攀登不同的山峰时,各种景色互相补充:它们并不揭示互不相容、互相竞争的世界。或者,用稍稍不同的说法,一种目的的说法,可以暗示某些问题和观察,另一种目的的说法,可以暗示另外一些问题,要求进行别的观察。因为,我们的目的越一般越好。一种说法可以强调另一种说法所忽略的地方。众多的假设能给科学研究工作者多少帮助,众多的目的也能给教师多少帮助。
《民主与教育》读书心得8
这段时间,我从《人民教育》“魏书生民主科学教育”专辑中比较全面地对魏书生教育思想进行学习,文章中那充盈着一种激荡人心的精神无不时刻振动我的心灵,让我实现了一次教育思想的理性升华。
魏书生老师常说:“教育就是帮助人培养良好习惯。”习惯是在每个循环中得以强化的,在教育过程中就要把握好三个环节:1、抓起始,要有良好开端。2、抓过程,就要坚持不懈。3、抓善终,落实每个细节。
一、培养民主科学治教的习惯。
魏书生教育管理思想的精髓是什么呢?我反复体会,应该是这样8个字:民主、科学、服务、共享。关于他的教育管理方法,我也提炼出几个字:计划、赋权。
民主的层次越高,制度的规范就越细。世界上最大的自由就是遵纪守法。只
有在制度的框架内推进的民主才是真正的民主,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民主。科学治教就是不断分析研究,揭示、认识教育规律,尊重规律,顺应规律,按照规律制定规矩制度。在一定意义上说,科学治教也就是依法治教,依法治班,依法治校。要养成习惯,就必须努力做到“依法治教”。充分发扬民主,制定规章制度。制定规章制度要关注学校特点,针对师生差异。这样的制度才既讲共性也讲个性,既强调一般性也兼顾特殊性。
在群策群力、民主治校的过程中,魏书生老师特别强调“决策过程多商量”。在盘锦各学校,每学期初对《量化考核方案》的讨论异常热烈。办公室里,老师们在年级组长的带领下,一遍一遍地学,一项一项地议,提出符合本校实际的考核指标。因为量化考核涉及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大家讨论得特别认真、仔细。再经过汇总、平衡,最终制订出更为科学、更具有操作性的方案。
在这方面我们也是有着深切体会的,觅小原来是没有自己的质量标准的,评价教学质量仅凭期末一张试卷的平均分和合格率。作为特大型学校,我们感到如何评估学科教学质量,体现了我们教学观、质量观和学生观,是学校的价值导向所在。从06年开始,我们制定了《觅渡桥小学学科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主要用于教师每学期对自己从事的学科教学的全过程进行质量评估。学科教学质量依托于每一位教师教学常规的执行和教学研究的开展并最终体现于教学效果。虽然,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衡量,教学效果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但我们决不能由此便放弃对教学即时过程的监控与即时效果的评估。
试行期间,我们在实践的基础上认真、充分听取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地予以修订和完善,使其具有更强的适切性和广泛的`认同性。例如,我们根据平行班多的特点,适时调整了考试成绩的正常范围标准值,有效防止了恶性竞争,促进了年级组团队合作。不仅进行横向比较,更关注班级的纵向发展,使得教师愿意接相对薄弱的班级。教学效果不仅关注考试成绩,还关注学生其他方面的发展、家长和学生的满意度以及减负工作。每学期教代会都进行修改完善,目前是第6稿。全体教师在执行该《指标体系》的过程中以此为导向,严格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提高了学科教学质量。
马上要实施绩效工资了,学校将出台相应的绩效工资方案,这关系到每位教师的切身利益,既要确保学校的稳定和谐,又要适度体现向骨干教师、向教科研倾斜。我们要继续运用“科学”和“民主”两大法宝,“决策过程多商量”就一定能把好事办好。
在魏书生老师的带领下,盘锦教育局还制定了计划执行系统(按时间、空间范畴定计划,偶发事件也设计程序、制定计划)、监督检查系统(自检、互检、责任人检、集体检查、管理者抽查)、总结反馈系统(学生反馈、教师反馈、校长反馈、家长反馈、社会反馈)。这样帮助校长实现了复杂问题简单化,系统问题条理化,学校管理规范化,不仅增强了工作的可操作性,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学校管理效益。
我们深刻认识到教学常规是学校立身之本,创新之基,发展之根。要沉下去,实实在在地抓,要求每天的护导总负责校级及中层干部对“早读、晨练”“按时下课、学生进出专用教室”“午餐及午间活动”“执行课程计划”“放学静堂”等,每人每天至少检查两个年级通报其中一项内容;教务处每月进行一次执行课程计划的全面反馈,课程教学部每月进行一次学生学业负担的全面调查,及时改进工作。以上检查反馈全部纳入工作职责,接受全体师生的监督。通过严格执行教学常规管理制度,把时空还给师生。倡导通过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通过策划活动提高校园生活质量,为师生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但是我们的做法还没有形成“计划执行系统”——“ 监督检查系统”——“ 总结反馈系统”这样循环的封闭系统,特别是要把检查的重点放在自检上,这样才有利于发展师生员工人性中美好的成分,有利于增强大家自我教育的能力。管理者抽检,一定要善于把自己放到监督检查的最后一道防线,充分发挥自检、互检作用,充分发挥责任人和集体舆论的作用。这样管理者才能省下时间观察与思考,用自己的智慧帮助老师们、同学们把一件又一件的事情做得更好。
二、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好习惯。
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一点一滴地积累好习惯,就是一砖一石地堆砌自己的好品质,习惯成自然,品质在其中,养成一个好习惯,终身都受益。这是魏书生30多年教育教学经验的总结和对教育本质的高度提炼。从字里行间,我真切地感受到,把教育教学的小事和细节做细做实,就是了不起的教育!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会:一段时间心血来潮,写两篇日记,跑一阵子步,读一本好书,做两件家务,关心一下他人,一次两次,谁都能做,困难在于持之以恒。许多事情非不知也,是不行也,非不行也,是不恒也。知易行难恒愈难,校长的任务就是帮助老师、学生,也包括自己,把一点一滴谁都能做的实事、好事坚持住,说了算,定了干,一不做,二不休;不怕慢,只怕站;日久天长,养成习惯。
其中特别感慨于他对于学生习惯养成上所提出的几点,他认为习惯是在每个循环中得以强化的,并且魏书生教育思想对师生习惯的培养并不是高不可攀,而是实实在在的渗透在日常生活中,比如他提出的学生每天的“七个一分钟”,这些要求真的很简单,谁都可以做,可是坚持下去,学生所到的就不仅仅是这七件事情了。比如说一分钟的家务,对现时的学生来说是很有必要,因为现在的孩子生活在蜜糖里,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事无大小,都有人照顾得舒舒服服。他们除了读书什么都不用干,可是很多学生书没读好,厌学现象也颇为严重,为数不少的学生觉得是为家长而读书,学习没动力,升学没考好,觉得父母掏几万快择校费理所当然,进校后也无心读书。小孩能做做家务,学会帮家人分担责任,他才会明白父母为他付出的心血,学会珍惜美好的生活,一个知道父母亲生活不易的小孩,一个懂得体恤家人的小孩,如果在家都能承担责任,他也会为自己的学习负责,那在学校也绝不会是一个问题学生。再比如说每天一分钟日记。我想每天能写一分钟日记的小孩,他提高的不仅仅是写作能力,培养的不仅仅是观察能力,他能每日一省,必定会反省自己的学习、生活中的得与失,无形中也是一种经验和教训的积累。这种做法可谓一箭双雕,写作水平提高了,思想认识也提高了。七个一分钟,小事着手,滴水藏海,映射出素质教育的魅力所在。这七件事,因要求具体,容易做到,不致落空。只要长期坚持,量的积累必然导致质的飞跃。良好的习惯就在这“简单事,天天做”中形成了。魏书生老师的教育就是在平凡中抓小事,做小事中养习惯。小事、简单事坚持了,做深了,做到了极至就变成伟大了。我想:教育如此,教学也不例外;学生如此,教师也如此;工作如此,做人也如此。
教育自有教育工作本身的规律,教育不同于政治,今年搞这个运动,明年搞那个活动。“一年换个新口号、两年翻个新花样、三年还是那个样”。许多事情并非符合教育规律,赶时髦、作秀成为中国教育的一大弊害。魏书生不跟风、不信邪,始终坚守按教育规律办事,不搞所谓的创新,而总是在重继承、重实践中探索真知。“民主与科学”的思想并非魏书生所创,但民主科学治教的思想是他在30余年的教育实践中赋予了鲜活的内涵,形成了一套理论体系,这才是最难得的
反思我们的工作,是否把育人的大目标与扎实培养良好习惯结合起来,坚持从平凡小事做起,一点一滴地浸染学生心灵。是否把握了教育的本质,把“教育就是帮助人培养好习惯”融进师生的心田,融入教与学的实践中。既然有了深刻的感悟,那么我们就要把一点一滴谁都能做的实事、好事坚持住,说了算,定了干,一不做,二不休;不怕慢,只怕站;日久天长,养成习惯。
坚守——悟出教育工作的规律;坚守——抓住教育管理的细节;
坚守——成就教育改革的大业;坚守——演绎教育发展的神话。
《民主与教育》读书心得9
经验,何为经验?杜威在这一部分开篇就提到经验,并且贯穿全文的线索也是“经验”。经验就是一个人打算做某件事,这件事的结果又反过来作用于这个人。他提出“只有生长积累的经验才是有生命的”。
在理解“经验”过程中遇到的几个误区:身体和心灵的分离或者是行为活动和精神活动的分离,偏重身体或行为的训练则会导致机械地活动,如果只用心而不结合行为,则会注重事物而不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反思即是思考,思考事物发生的偶然性与必然性,事物之间的联系,而不是仅仅想着是运气或者偶然。
第一,学校应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即在学习过程中运用到思维并且使思维获益。要激发学生的思维,需要的是他们懂得经验或经验情境的意义,注重联系实际而不是学院式的学习。对于判断是否与实际相联系的一个标准是“这是否是一个真正的问题”、“是否是与学生有关的问题”。
第二,思维需要掌握一定的材料而不是凭空捏造,思维的材料是各种行动、事实事件和事物的种种联系。
第三,在思维中,掌握的资料只是一种观念,由这些观念引发一些暗示,而只有依靠行动才能检验这些暗示的正确性。
总之,教育要贴近生活,将生活中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材料联系起来,形成一种观念,激发出一些暗示,最终要回到行动上去检验,这样的.学习才能真正用到思维,才能真正改变思维。
教材与方法的统一,方法是教材的有效处理,是how与what的区别。有目的的学习,而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一般方法与个人方法,一般方法只是一种参照,每个人都需要有自己的方法,来发掘自己的创造性。
个人的思维与方法:信心与自信的区别,信心是一个人对所做事情一往无前的态度,而自信是自我意识的一种形式。虚心,保持一种孩子般天真的态度,专心。
《民主与教育》读书心得10
既从主观唯心主义的经验论出发来论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问题,又在许多方面表现出辩证法的思想;既从反对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出发、主张根据社会,需要让学生学习实用知识,又注意到学生让地理、博物、园艺等学科的教学;既强调儿童的“主动作业”,又谈到“分科教学”问题;强调照顾儿童的兴趣与能力,主张“儿童中心主义”。
由此看来,杜威的实用主义教学论是十分复杂的,因而我们对这一体系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是十分重要的。最末两章则分别论述实用主义的真理论和道德论。书中涉及的方面极为广泛,但对每项问题都从社会、历史和哲学的角度层层剖析和深入论证。
本书是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代表作,是一部堪与柏拉图的《理想图》、卢梭的《爱弥儿》相提并论的巨著。本书内容全面,条理清晰,结构合理,融科学性、系统性、理论性及学术性为一体。著名哲学家杜威在这本书中分析和陈述了民主社会与教育的辨证关系,并把民主社会的意义、生物进化论的观点、产业革命带来的变化以及科学实验的方法,贯穿一起从而去论证新教育的`本质、目的、方法、内容和评断一些彼此矛盾的教育理论问题和实施问题。而他的民主和教育的观点无非是来自异域的经验和实践所总结出来的精华。
杜威着手改革教育,强调儿童要从书本记诵中解放出来,创造出了崭新的教育理论:教育即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他说,儿童在参加生活中使经验的数量扩充和用经验指导生活的能力增强,也就受到圆满教育了。所以,教育并不是强制儿童静坐听讲和闭门读书,教育就是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在杜威看来,生活和经验是教育的灵魂,离开生活和经验就没有生长,也就没有教育。
为了把自己的教育理论付诸实践,杜威提出了“学校即社会”的方案。他认为,旧学校把教育历程错误地理解为教师告诉和学生被告诉的事情,不激发儿童自动求知的本性,却驱使儿童被迫地背诵学习代表事物的符号,即书本。这大大影响了儿童智力的培养与成长。
杜威视教育为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的学校,把参加现实生活作为媒介,把教师传授知识的课堂改造为儿童活动的园地和生活的乐园,引导儿童积极投入活动,在活动中学习,不知不觉地养成品德和获得知识。
《民主与教育》读书心得11
读了李镇西的《民主教育的内涵》,我更加体会到了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密切合作的保证。
教育中没有严格要求,是对学生不负责的表现,实现教育目的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讲过:“不能把教师对儿童的爱,仅仅设想为慈祥的关注态度对待他们。这种态度当然是需要的,但是对学生的爱,首先应当表现在教师毫无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精力、才能和知识,以便在对自己的学生的教学和教育上,在他们的'精神成长上取得最好的成果。因此教师对儿童的爱应当同合理的严格要求相结合。”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合理,不能超越学生身心发展水平,要善于通过各种方式把教师提出的要求转变为学生的自我要求。
另外,要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因材施教原则。首先要求教师真正把学生当作与自己平等的个体,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的自信,尊重学生的兴趣,解决学生的困难,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促进学生的进步。其次,要求教师客观公平的对待所有学生,为学生的一切发展创造机会。正像原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所说的那样:“当教师把每一个学生都理解为,它是一个具有个人特点的、具有自己志向、具有自己智慧和性格结构的人的时候,这样的理解才有助于教师热爱儿童和尊重儿童。”教师要研究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并据此给学生安排练习任务,并相信所有的学生都有所擅长的领域,帮助他们树立前进的信心。
还有教师在找准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的同时,要认真了解和分析所教学生的实际水平,客观分析学生层次,精心安排教学环节。学完每一节内容后让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做练习。对优秀学生提出要求,练习更高难度更高质量的习题 ,对后进学生不提出不切实际的过高要求。
可以说教师的民主教育,是对学生的尊重,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育,因此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民主与教育》读书心得12
杜威提出以“儿童为中心”和“从做中学”这两个非常重要的观点,他在《民主主义与教育》中把儿童和青少年的学习分为三个层次,说教学是“连续重建的工作,应从儿童先有的经验进入有组织的真理研究的阶段。”他认为儿童由4岁到8岁为通过活动和工作而学习的阶段,所学的是怎样做,方法是从做中学,所得的知识得自应用,并为着应用,不是为了储备。由8岁到12岁为自由注意学习阶段,这时儿童能力渐强,可以学习间接的知识。但是间接知识必须融合在直接知识之中,须应生活之需而为生活所用,否则呆读死记就会成为大脑负担,就像不能利用从敌人那里缴获的战利品,反而被战利品所拖累一样。第三个阶段就是12岁以后,属于反省注意学习时期,学生从此开始掌握系统性和理论性的科学知识或事物规律,并且随而习得科学的思维方法。杜威指出,教育最初须是人类的,以后才是专业的。科学家的出发点是追求知识,儿童的出发点是生活生长。
现在的课堂依然提出以“学生为主体地位,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领路人。”这和杜威的“以儿童为中心”的观点是相一致的。现在很多课堂上老师都注重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去实践,动手做一做,然后自己总结出公式或者数学规律,自己总结出的这些规律。学生不仅记忆深刻,而且理解很透彻。这样让学生“从做中学”的方法,学生依然受益匪浅。特别是小学,学生在学习空间与图形方面的知识,由于小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不强,当我们学习这方面抽象知识的时候,都是借助一些简单的教具和学具,让学生动手摸一摸,做一做,然后和同学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和看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突破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儿童的知识虽然很疲乏,但当他全力以赴探讨那些感觉需要解决的疑难问题的时候,他会像真正的科学家那样肯于动脑筋和费心血。一般教师脱离儿童生活而仅仅为准备考试才向学生提出问题,儿童却是学而不思和记而不解的。实际上锻炼良好的大脑比在大脑中堆放不能消化的公式和定理有价值得多。如果单纯把儿童当成容器,以高压的手段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教学,就会招致学生反感,或则迫使他们敷衍应付。
在我们身边的确有很多非常负责任的老师,每天到班里就给孩子们辅导,让孩子们做题学习,教室里每天都能看到这些老师忙碌的身影。孩子们每天的作业他们都会认真批改,然后占用很多本该属于孩子们的休息时间或者上其他副科的时候,让孩子们做习题。这样利用死磨的方法,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毕竟孩子们已经熟能生巧了。但是这也剥夺了孩子们的自由学习时间,副科也是他们需要学习和掌握的一门技能。这样的教学方式是不可取的,也是学生所不喜欢的。这样也在无形中给老师增添了很多负担,每天不间断地辅导和批改作业,占用了老师大量的工作时间,让老师忙碌得没有时间阅读,拓展自己的视野,也没有时间去钻研教材,提高自己对教材的把控能力,更没有时间去搞教研,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整天埋头于作业、试卷、辅导之中不能自拔。最后累垮了自己的身体,累哑了自己的喉咙,但是学生还不领情。
老师要想真正做到以“儿童为中心”一定要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下功夫,而不是剥夺儿童学习其他课程的时间来学好语文和数学这两门所谓的主课。儿童的发展是多方面的,儿童的成长是全方位的。所以我们一定要真正给孩子们自由,让孩子们自由成长,让孩子们学会自主学习,学会自己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而不是在老师的高压逼迫下学习。教师应是儿童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的启发者和诱导者,应彻底改变压制儿童自由和窒息儿童发展的传统教育。
《民主与教育》读书心得13
暑假期间,有幸拜读了当代教育家,教育哲学博士李镇西老师的著作《民主教育在课堂》,让我领略了民主教育的魅力。老师的微微一颦、轻轻一笑,竟有如此魔幻的力量,顷刻之间就能使学生感觉到轻松,远离紧张,使他们感受到前进的动力,给予别人微笑是可以快乐自己的。正所谓:给学生一脸阳光,而老师收到的将是一身阳光。当然,民主教育肯定不只是微笑教育,那么民主教育的内容是什么?民主的课堂应该如何去营造?
民主课堂是什么?民主课堂是建立在师生人格平等基础上的课堂,是以师生积极交流对话生成为主的课堂,是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人的课堂,是充满生命幸福与人性光芒的课堂!这部著作聚焦李镇西老师在成都武侯实验中学力推的民主课堂建设。他们紧扣课改,以课堂为突破口,在转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构建高效、民主的课堂模式,重建适宜师生生命成长的课堂生态和教学关系。全书从“思考”“故事”“成长”三个角度全方位呈现了成都武侯实验中学“民主课堂”建设的理性思考和实践探索。
素质教育呼唤课堂民主,课堂民主是社会民主化的要求,也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探讨什么是课堂民主,怎样创建课堂民主,激发学生兴趣,培育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的一代新人,是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也是我们的愿望。特别是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中,如何创设民主课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已成为广大体育教师关注的炙热点。
那么什么是课堂民主呢?课堂民主应该是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下建立起来的平等的师生关系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和谐、愉悦、亲密及独立思考、思维活跃的课堂气氛,它体现为:始终以平等亲和的态度去对待正在成长中的学生,不但尊重他们含苞怒放的智慧、情感和志趣,也尊重其各不重复的个性、可爱的、单纯的烂漫和天真;不但尊重他们与己和谐的求同思维,而且也尊重其新锐有余、成熟不够的求异思维。教师只有具备这种民主的教学作风,才可能打开学生的思路,挖掘学生的思维潜力,培养学生的开拓进取精神,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特长和优势,促进学生发展自己“特别灵光”的领域,造就一批积极进取的、具有健全人格的新时代人才,真正使课堂成为人才自由成长的沃土。
实施民主教学,要求我们要有“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的博大胸怀。教室不再是教师唱独角戏的场所,而应该是师生之间进行交互对话的舞台。教师要“放下架子”,“降格”待己,把自己放在“学习者”而不是“教书者”的心理位置上,站在“同学”的角度,化解师生之隔、教学之隔,为教学成功奠定心理情感基础。要跟学生进行“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同学式”的“心灵交流”,将教师的“主导”作用渗透消融于平等、坦诚的“对话”中,尽力达到“润物无声”的境地。
李镇西老师认为,享受教育的幸福,教师职业不应该仅仅是“奉献”,或者说,这个“奉献”本身也是收获,收获成长!教师的成功不应该仅仅建立在学生的成功之上,而应该有自己的成功:对教育的认识更加深刻,拥有的教育智慧更加丰富。只有让自己的课越上越精彩,并进行教育科研取得成果,开始写作并发表教育文章乃至出版教育著作,踏上由一名普通的教师通往教育专家的道路……教师才能真正体验到仅有的幸福。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道路上来。”如果教师不想只做“教书匠”,而想获得职业幸福感,就必须阅读大量的书籍,认真地学习和掌握教育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深入到教育的改革和研究中去,这样才会始终沉浸在幸福的.海洋里。
读了这本书以后,我的心更加透彻了,因为对这些经验的汲取,使我更自信的走近我的学生,让我更自觉地去研究我的学生,去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寻找与学生交流与沟通的桥梁,从而把学生的纯真的心灵开启,把学生智慧的火花点燃。每当接到学生的喜报时,或者看到学生的进步时,我就有一种收获硕果的快慰。特别是在课堂中,我常与学生一起做同样的事,甚至是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比如我的标准示范,赢得了学生热烈的掌声,也拉近了我和学生在课堂中的距离。虽然现在的我还如此渺小,缺乏陶行知先生那种拼命的工作热情,没有苏霍姆林斯基的那种敏锐的眼光,更没有孔子的聪慧心智,但我已尝到了教书育人工作中的甜头,生活中以获得了充实与满足。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对学生多一点尊重,少一点批评,对学生多一点平等教育,要让我们的学生意识到:同在蓝天下,都是大写的人!人与人之间的智力、才能、学习成绩、性格特点、家庭经济情况等存在着客观差别,但每个人的尊严和权利都是绝对相等的。平等只能在平等中培养
《民主与教育》读书心得14
这章的标题是“教育中的思维”,我刚看时想作者为何起这样一个标题,而整章论述的小标题是“方法的基本要素”。看完后我明白了这跟杜威的教育观点是一致的。因为作者在本章的第一段中说“思维就是方法,是理智地进行学习的方法”。那么回到本章的标题“教育中的思维”也即指的是理智地进行教育的方法。因此作者本章论述的主题是明智地进行教育的基本要素。作者在章末的概要中总结了五条,而作者论证这五条的立足点来源于他对学校教育实践的反思与批判。
作者要进行反思与批判必然有他的一套理论主张,这在第一段中有说明,即作者认为学校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但遗憾的是当前的学校教育实践在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上都未能真正理解这一目的并朝着该目的.努力。因此整章作者要说明的便是学校教育出现的问题有哪些,好的教学目标和方法应该是什么,才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力。
一方面,学校教育在对教育目的的理解上存在问题,表现在将获得技能、习得知识和训练思维三方面割裂开。这样的后果便是很难使它们都得到实现,试想知识脱离了技能便是无用之知,技能脱离了思维便是无目的的技术,即可为善也能做恶,并极容易被权威的控制力利用。杜威所说的目的割裂现象,在我国的教育实践中表现也十分明显,如20xx年新课改所提出的三维目标,容易使一线老师在运用中忽视三者间的联系,而认为一些教学内容就是需识记的知识,一些是需让学生掌握的方法,另外一些活动是专门用来让学生进行情感体验的。不过近几年关于“核心素养”的提法有助于三方面的整合,可能有助于防止这三方面的割裂。
另一方面,主要是学校教育方法上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四点:
其一是:脱离学生真实的经验去培养学生的思维。这是教育方法的问题,脱离学生日常的生活经验,妄图在书山题海等假设的问题情境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错误在于未能理解“思维的起始阶段是实际的经验状况”,而正是学生真实的生活经验才会内在地刺激和指导学生去观察事物之间的关联。思维恰恰就在于认识这种关联性。
其二是:学校使用的教材和作业难以使学生产生真问题。这样的后果是难以真正地刺激思维。因为学校使用的教材和作业不是真正基于学生日常生活经验,与学生作为一个人的现实生活无关,因此他提出的问题是课堂上老师想要的问题,一种对老师推进教学进度的迎合。更严重的后果是作者所说的“这些方法形成的判断力,对性格品质没有什么可取之处”,这一批判可以说尖锐地指出了教育实践中的很多活动是有教的行为,但其行为未对学生的性格品质发生真正的影响,因而并不具有教育性。
其三是:教师为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所提供的信息、资料存在难易、多少的失当与过度依赖观察等问题。这样的后果是难易的失当可能不利于学生对困难的处理;多少的无度可能使学生倾向于依赖答案和记诵知识;过度的观察可能会使学生过分依赖感官的提示,不愿意回忆或叙述他人的经验。因此从杜威的思想出发,我们可以发现教师提供发展学生思维的材料应符合学生的实际,对学生处理问题有启发性,能呈现各种行动、事件间的关联,并且逐步让学生学会自主地搜集和自由地支配资料。
其四是:教师常常向学生讲述“思想或观念”而不让学生自己思考、形成“观念”。这样的后果是学生只是记忆和背出被告知的“思想或观念”,不会进行真正的思考和学习,创造力贫乏。原因在于当一个人传达给另一个人时,对被告知的人来说听到的永远是一个给定的事实,而非真正的观念。因为真正的观念是“假设和尝试性的解释”,只有学生针对问题情形,学会综合利用信息,给出自己尝试性的解决方案,并富有责任心地去实施,这样才是使学生自己的创造力得到发展,是学生在思考和真正地在学习。
其五是:学校教学较少让学生将自己形成的观念应用于真实的日常生活,学校教学上的应用性练习是被当作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和习得更多技能的手段。表现在学校教学主要的任务是让学生学会应对考试而非学会生活。这样的后果是学生即便自己形成了假设性的观念,但由于没有到真实的情景中去检验、验证,所以得到的观念是缺少意义和现实感的。
总之,作者在本章论述的核心观点是教育中教学的各种进程要旨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让学生运用思维将自己的经验变成是具有教育性的经验,这才是教师在明智地进行教学。
杜威的文章虽是白话文,读起来还是有些拗口,需要认真仔细地品读,每读一遍都会有不同的收获,尤其是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来读,对老师们的帮助较大,更能反思教育实践中还存在的不足,以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
《民主与教育》读书心得15
“在做中学”:《民主主义与教育》的核心理念,西方学者称柏拉图的《理想国》、卢梭的《爱弥儿》和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是三部不朽的教育名著。《民主主义与教育》是一部内容丰富、涉及面广而又极其深刻的名作,经由它,杜威的哲学思想在教育思想体系中得以最完美的体现。可以说,《民主主义与教育》是杜威结合当时美国教育的实际情况和自己多年的教育实践经验的集大成之作。时至今日,它仍不失为一部教育哲学的经典作品,被誉为“理解近百年来美国以及众多国家教育演进的.钥匙”。
“在做中学”,可以说是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的核心理念,也是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和他的教育理论的一个核心内容。如果把《民主主义与教育》这部著作比作一条价值连城的珍珠项链,杜威从不同方面所论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就是那一颗颗圆润、璀璨的珍珠,每一颗都闪烁着独特的智慧光芒。而“在做中学”这一理念,就像一根金线,串起了那一颗颗珍珠。正是有了“在做中学”,《民主主义与教育》才真正成为一部教育经典。
杜威本人用他的一生来实践着“在做中学”这一理念:从1884年他在密执安大学和明尼苏达大学任教到1930年从哥伦比亚大学退休,在这近50年的任教生涯中,杜威通过“实践—反思—理论—实践”这一持续的循环过程,不断地丰富他的教育理论,最终成就了《民主主义与教育》这部不朽的教育著作。把理论和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并积极应用到教育过程中去,恰好体现了这位教育理论家、教育实践家的独特之处。我想,如果没有这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也许就不会有今天的《民主主义与教育》。这难道不是“在做中学”这一理念在杜威本人身上最完美的体现吗?
“在做中学”,也就是在“经验”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那么,什么是经验呢?杜威说:“经验包含一个主动的因素和一个被动的因素,这两个因素以特有形式结合着。在主动的方面,经验就是尝试;在被动的方面,经验就是承受结果……把经验的主动行动的一面和被动的一面割裂开来,就会破坏经验的极其重要的意义。思维便是准确地审慎地把所做的事和它的结果联结起来。”
【《民主与教育》读书心得】相关文章:
《民主主义与教育》读书心得03-10
《民主主义与教育》读书心得通用03-22
《民主主义与教育》读书笔记(通用23篇)02-27
爱的教育心得感悟 爱的教育读书心得感悟02-17
教育读书心得11-23
教育读书的心得体会03-24
《新教育之梦》教育教学名著读书心得12-08
教育专著读书读书心得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