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

时间:2024-05-25 15:55:21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好的告别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1

  一个理智的人在死亡降临的时候还是无法舍弃求生的欲望。

  他冒险经历漫长而可怕的死亡的风险,追求的不过是一种幻想。--论过度医疗。

  科学的进步已经把生命进程中的老化和垂死变成了医学的干预项目,融入医疗专业人士“永不言弃”的技术追求。而我们事实上并没有做好准备去阻止老弱病死。

  医疗已经变味了。科学改变了死亡的体验,却无法改变死亡的结局。试想一个,一个已经在实施上无法挽回的衰老或疾病,医疗的结果无非如此。如果医疗能起死回生,就目前的技术和伦理而言,听起来也挺荒谬和反人类。

  我们把生命的余日交给治疗,结果为了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好处,让这些治疗扰乱了我们的头脑、削弱了我们的身体;我们在各种机构,比如疗养院和监护室,度过最后的时光,刻板的、无形的惯例使我们同生活中真正要紧的东西相隔绝。

  生的愉悦与死的坦然都将成为生命圆满的标志。

  我们经常炫耀某个97岁的老人跑马拉松的故事,仿佛类似事例不是生物学上的奇迹,而是对所有人的合理期待。当我们的身体不能满足这种幻觉时,我们就觉得好像某种意义上需要因为某种原因感到抱愧。

  病人是否捡回一条命全靠疾病本身的自然进程。医疗的作用很小,或者根本没有作用。

  这是一句出于专业医生的话,回想我爷爷,当时走在医院。我妈妈本来想以“医疗事故”进行起诉,律师说胜诉几率很小,很难去证明“医疗事故”。或许,医疗真的作用很小。

  退休金使得老年人在退休以后能尽可能长期地独立生活。但是,退休金并没有为有限生命最后的衰弱阶段最初安排。

  这句话说得太透彻了。所以我很希望自己有更多的兴趣爱好,也希望孩子能培养更多兴趣爱好,这样可以陪伴他们一生。人的初期不能独立是因为经济,可越到后面,人越需要感情和精神的寄托。慢慢能理解长辈为什么要想抱孙子,想儿孙膝下,老人如果不带孙子,那真的需要精神世界非常丰富。

  我们如何使用时间可能取决于我们觉得自己还有多少时间。

  读到这句话,真不敢进一步设想,也不敢想《给我三天光明》那样,去试问自己如何把今日当做最后一日去生活。

  当“生命的脆弱性凸显出来”时,人们的日常生活目标和动机会彻底改变。紧要的是观念,而不是年龄。

  医学专业人士专注于修复健康,而不是心灵的滋养。然而,我们认定主要应该由他们决定我们应该如何度过生命的衰退期。

  无需因为生活需要帮助就牺牲自己的自主性。我们所要求的就是可以做自己人生故事的作者。无论发生什么,我们都想要保持按照与自己个性和忠诚一致的方式,塑造自己生活的自由。

  赞同

  要使老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好,往往需要警惕认为医学干预必不可少的想法,抵制干预、修复和控制的冲动。

  因为不治之症而在监护室度过生命最后的日子,完全是一种错误。

  太赞同这句话了。

  这是一个现代社会才有的悲剧。当我们无法准确知道还有多少时日,当我们想象自己拥有的时间比当下拥有的时间多得多的时候,我们的每一个冲动都是战斗的想法,于是,死的时候,血管里留着化疗药物,喉头插着管子,肉里还有新的锋线。

  接受个人的必死性、清楚了解医学的局限性和可能性,这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顿悟。

  医生不是去决定他们选择a还是b治疗方案,而是努力了解在这种情况下,对他们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这样医生就可以给他们提供信息和方法,使他们有最好的机会去实现自己的愿望。

  “断点讨论”,考虑清楚什么时候从为时间而战转向争取人们珍视的其他事物。

  要在人的必死性方面谋求共识,并以生命尊严和保持有意义生活作为生存追求,医患双方都面临着学习的任务。

  理解个人生命的有限性是一份怎样的礼物。临床医生唯一害怕犯的错误就是做得太少。大多数医生不理解在另一个方向上也可以犯同样可怕的错误--做得太多对一个生命具有统一的毁灭性。

  把今天过得最好,而不是为了未来牺牲现在。

  我们的干预,以及由此带来的风险和牺牲,只有在满足病人个人生活的更大目标时,才具有合理性。你怎么理解当前情况及其潜在后果?你有哪些恐惧,哪些希望?你愿意做哪些交易,不愿意做哪些妥协?最有助于shi'xian这一想法的行动方案是什么?--不带幻想地看待医疗。

  整本书是以一个医生的角度,面对身患绝症的`病人,基于自身多年的临床经验,引发的反思,也给出了一个方法论,思维路径:

  对于治疗,可能带来的副作用是a 60%,b50%,或c100%,病人本身是否愿意承担这样的风险,如果病人非常明确c的后果是确定的或者是大概率的,并且不愿意承担这样的风险,那么,就应该放弃医疗。

  比如病人对生活的最低要求就是能自主地上厕所,如果医疗后大概率会影响到这一点,那么病人就是接受治疗后,也会不如愿。与其让病人这样,不如结束会导致这种风险(病人不愿意接受的这类风险)治疗,把有限的生命留给对于生活来说更重要的事情:自由、自立、尊严、亲人、朋友、兴趣爱好等等。

  其实生命的时候,没有什么尊严可言,医生让干嘛就干嘛,让脱光站着也得配合。而且现实中也很少有医生会遵循上述的逻辑去给病人意见。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个人能做的,就是增强自己对于医疗、疾病这类知识,坚守自己的底线,在该拒绝的时候明确拒绝,并且珍惜所剩不多的时光。

  死亡和疾病是每个人都要面临的问题和考验,正如书中所说“接受个人的必死性、清楚了解医学的局限性和可能性,这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顿悟”。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2

  是镜子起皱了吗,刚取下来的耳环放哪了,姨妈从什么时候开始不光顾了,声音怎么不清亮了,眼睛怎么也开始模糊了,晒晒太阳竟然睡过去了,半夜如厕不小心摔倒骨头碎了,吃的越来越少了,睡睡醒醒对昼夜没概念了,总闪过从前的事认不得眼前的人,死在医院或自己家,在抢救时或睡梦中,挣扎了很久或只疼了那么一下。终是能亲身确认人死后到底有没有灵魂。

  有一天想到终会经历以上。如果此生未得意外青睐。

  自身变老、他人帮助、从家庭到疗养院的转变、姑息治疗、善终服务、解释型医患关系、最后告别的勇气…书中的常识,是集慈悲、人道、人文、现代医学于一体的`理论研究,可是实践起来又是另外一回事,尤其是在当下国内的医疗大环境以及传统观念的桎梏中,即使是一个从医多年惯看病、死的老人,在面对自身遇到同样的问题时,本能的求生欲也可能使他做出错误的决定,而儿女明知不可却不加规劝的顺从,也只能是用孝敬为痛苦推波助澜,也同时深陷其中。

  衰老和死亡,它们已经一前一后在路上。希望以后,不介意嘴角笑出的大括号,会选择住进疗养院,能和信任的医生成为朋友,看见后辈漂亮小姑娘会咯咯地说“像我”,偶尔数落一下坐在餐桌对面的老头儿,还是会嗔怪被玫瑰花刺扎伤了手,在一个晴日的午后,翻开年轻时的日记读一读,然后铺开纸张,平静地写下遗书。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3

  是一个非常喜欢看书的朋友强烈推荐的一本书。作者是美国白宫最年轻的健康政策顾问,影响奥XX医改政策的关键人物阿图葛文德。

  作者饱含深深的人文关怀,通过大量真实的案例,探讨了有关衰老和死亡这一大众都很避讳的课题。虽然该书是一本偏医学类的书籍,但却非常的真实、感人。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常常忘记时间的流逝,也开始反思自己对待衰老、老人的一些观点。

  普遍认同的一种看待老人的观点就是人老了就像孩子一样。我也一直深深赞同。但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开始反思这种观点背后的意味:我们是以怎样的一种心态去看待小孩子的。很少会有哪个大人把小孩和自己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看待,觉得自己是更为成熟的存在,在小孩面前常常觉得自己都是对的,老是爱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对小孩的言行举止进行指导,评判。那对于老人呢,也是一样。把老人当做弱势群体,喜欢站在自己的角度,指导评价老人,你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反正我都是为了你好。

  想到了我的爷爷奶奶,都80多岁了。老俩口平时老喜欢往地里跑,即使是在天气很热的夏天。然后我们就特别义正言辞地“指责”爷爷奶奶:在家里呆着休息多好,万一中暑了怎么办。而且还心安理得地觉得都是为了他们好。奶奶有时叹气说自己老了,没用了,是我们的负担。每次听到这样的话,我心里就可不舒服了,心想奶奶怎么总是这么悲观呢。看了这本书后,有一点能够理解奶奶的心情。也对以前自以为是的“我都是为了你们好”而感到羞愧。

  变老的过程其实也就是一个不断失去的过程:慢慢地失去健康,失去各种能力,失去曾经构建起的人际关系等等。对于这一系列失去的过程我们最多只能尽力理解,却无法感同身受。人活着都希望自己的存在是有意义的,老人也一样。在不断失去的过程中,他们也在艰难地调整、改变,他们不希望自己的存在是无意义的,他们希望可以体现自己的价值,就像上面我提到的我的爷爷和奶奶。他们去地里干活,只是想去做自己还力所能及的事情,证明自己的价值,不想让我们觉得他们是没用的。这也是他们的尊严。

  我们总是觉得衰老和死亡离自己很远,因而很少去关注和考虑这方面的问题。可是我们的亲人已开始慢慢地从中年步入老年或者已经步入老年,他们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无论身心都需要做出艰难的调整,如果作为子女、孙辈的我们,能够对于衰老甚至死亡有一定的了解,应该对他们也就会多一份理解,然后陪着我们最最亲爱的人更好地应对他们生命中的转变,这是多么重要的事情啊。

  更进一步,我们终有一天也都会面临衰老和死亡。其实换个角度去想,青春正是因为有了衰老才会显得特别美好;生命也正是因为有了死亡才更加珍贵。正视、思考衰老和死亡,其实也是为了让我们能更好地把握年轻,更好地珍惜生命。

  最后,有幸从好友手中接力的我,将这本【最好的告别】真诚地推荐给所有愿听我分享的你们。愿有更多的人了解、理解衰老和死亡,以便陪伴我们的亲人更好地应对生命中艰难的转变,更好地把握自己的青春,更加珍惜自己弥足珍贵的生命。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4

  终于听完了张大志先生的讲书,我的评价是:好!

  这本书提出并解答了许多我们不愿意仔细思考的问题:人们到底该如何坦然面对(亲人或者自己的)衰老和死亡?好死真的不如赖活着吗?医疗的终极意义仅仅是为了延长生命吗?明知道时日无多,回天乏力,还有没有必要竭尽全力救治?如何才能做到有意义地活着和体面地离开?

  以下是本书译者的.精彩总结:

  作者在书中主要讨论了三大话题:临终医疗、护理和养老。透过作者提供的一个个案例,读者可以看到美国人享受到的良好、充分的医疗,美国病人和医生的互动过程。作者对美国养老历史及现状的考察,让我们看到美国老年人普遍享有比较体面、舒适的老年生活。养老的社会化既保证老年人受到专业、可靠的照顾,又不增加儿女事务性的负担;类型多样、选择丰富的养老机构可以保障老年人的安全、医疗、生活、社交等方面的需求,而且这些机构还在不断地改进,往更人性化、更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以我一个中国人的视角看,美国的医疗和养老状况令人艳羡。不过,作者写这本书可不是为了赞扬美国的成就,而是对美国医学界提出了严厉、深刻的批评——他认为美国医学界没有做好照顾临终患者和老年人的准备:医务人员对临终病人和老年人的心理需求、情感需求了解和关怀得不够,常常不关心治疗是不是符合病人的最大利益,即有意义地活着;他批评医生在明知治疗已经没有意义的时候,还在继续提供治疗方案,提供虚假希望,导致病人以非常不人道的方式死去,他认为这样的治疗很野蛮,是对病人的折磨。他描写的那些被过度、无效治疗折磨的病例是在“奢侈地遭罪”,读之令人不寒而栗。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5

  看了美国作家阿图·葛文德所著的小说《最好的告别》,几度想哭。小说原名为Being Mortal作者是名医生,他在书中写到医生和病患的关系,书中笔墨大多在老年社会学问题上。

  近年来,全球老龄化问题日益显著,各个国家也在积极地解决老龄人“衰老与死亡”的问题。面对老年人生活习惯以及不能自理时所采取的应对措施。从古至今,每个人仿佛都在追求“长生”,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都在进行自我欺骗。

  作者的父亲也是名医生,年暮之人不愿承认自己衰老的事实,即使人老了,也想保持自由,不愿被限制,更不愿让别人照顾自己,害怕成为家人的负担。只有在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时,才会接受别人的帮助,甚至在他们生命的最后时光里,也不希望全身插满管子,那样对病人来说,实在痛苦。

  作者用发生在自己身边活生生的例子告诉我们如何尊重病人。可是现在有许多家庭一再违背病人的意愿,不惜付出一切,挽救病床上的亲人,哪怕病人苏醒过来,成为植物人,家人也情愿。

  发生在我身边的一件事,同事外公去世前,那会老人已经意识不清,在昏迷中。医生问老人的三个女儿接下来继续手术还是用药物,老人的三个女儿知道父亲的病情,她们不希望父亲在生命的最后还在疼痛中度过。她们是我见过的最理智的病患家属。

  之前看过一篇文章,人在生命的最后能感受得到疼痛吗?答案是能!子女为了让父母多活一天,宁愿让老人身上插满管子,有些家庭不惜倾家荡产,他们这么做是极不理性的。我家也面临着祖母的养老问题,她年事已高,身边没人照顾,爸妈又不能时刻在她身边,她走路倾斜容易摔倒,如果真有那么一天,几乎没人知道。

  今天坐车回家时,一位老人走路不稳,颤颤巍巍的,听力不怎么好,和乘务员交流都是问题,他独自一人坐车,旁边没有家人陪着,看到此,我眼睛湿润了。老人的境遇让我想了许多,儿女也需要工作,没时间陪老人看病,让人有点心酸。可见养老问题,现在急需解决。

  央视主持人撒贝宁在一次访谈中,回忆到他最后悔的事情,便是把父母接到了自己身边,想着能更好地照顾他们,却适得其反。父母离开了生活了几十年的家,来到他的新家,从熟悉的环境到陌生的环境,他们一直在努力适应,生活的并不顺心,但又不想给子女造成困扰。

  现在好些年轻人把年迈的父母接到身边,不管他们能否适应,不问他们的想法如何,只是单纯地认为自己给父母安排的就是最好的。何为“孝顺”?让父母的老年生活里高兴顺遂,不强迫他们尊重他们的想法,方可称之为“孝顺”。

  作者阿图葛文德在小说中描写到医患关系有三种,分别是:诊断型、咨询型、解释型,作者在书中还写道:对于医学工作者的任务是什么……我们认为我们的工作是保证健康和生存,但是其实应该有更远大的目标——我们的.工作是助人幸福。

  真希望国内和国外一样,也有专门的“临终”服务,这个词听起来不怎么吉利,可确实是医院所不能呈现的服务。“临终服务”的工作人员。他们受过系统的训练,也懂得基本的救助常识。他们从病人的心理出发,站在病人的角度去想,他们并非只将“病人送走”,而是在病人的有限时间里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让病人心情愉悦地度过生命的最后。最开始读到作者所说的“临终”服务时,我不太能理解。总觉得国外人没有人情味,病人还在病床上,便想着接下来的事,未免太操之过急了。

  读到作者所写的更多病例,越来越能理解作者所描述的“临终”服务了。截止到目前,国内的医疗水平还赶不上国外,但国内的医疗水平也在继续发展,预计以后老年人老有所养,老龄化问题都不是问题了。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6

  《最好的告别》内容可以大致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研究了美国养老的发展趋势。几十年来,从救济院到疗养院,养老外部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但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对于严重失能的老人,在人生的终点到来之前,什么是最重要的?“有一个觉得是自己家的地方,其重要性就像水之鱼一样。”这样的`问题逐渐引起关注,改革人士们不断探索出不同的新的养老之路,例如辅助养老机构等概念得到提出和践行。在传统的养老院当中,安全生存作为第一要务,“老了但对生活的要求不能仅仅是安全。”在这些新型的养老机构当中,老人可以感觉像在家里一样,而不是像在机构中被各种规则所约束。例入引入儿童,动物,植物,“用两条狗,四只猫,一百只鸟发起的革命”,“抗击养院的三大瘟疫——厌倦感,孤独感,无助感”,让老人们的价值感得以体现,使其心灵得到滋养,实现最大可能的自主,免于强迫和限制,让他们在生命的最后一段路中,书写自己生命的故事。

  第二部分讲述了如何面对人生尽头。医学在面临这样的状况,是放手,还是全力救治?作者通过一个又一个的真实故事的诉说,让我真切感受到人生终点是多么艰难。“生活中最好的事就是能自己上厕所”理解和接受人终有一死这个事实是需要勇气的,同时也需要学习如何去面对——不光是自己,还是家人。在这一刻,选择是多么的艰难。

  这是一本非常严肃的书,作者采用科学研究的态度,引用实证研究结论,尽量客观、科学的陈述事实与阐述观点。但同时,那一个个脆弱而真实的生命时刻,也常会人泪光闪现。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7

  近日得知一大学女同学因病离我们而去,心痛不已,那么年轻那么开朗的人,就这样仓促地走向生命的终点,没想到大学毕业的离别便是永别,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断断续续用三天时间看完了这本《最好的告别》。

  生命是一条单行线,一步一步走向衰弱和死亡,在逐渐丧失的过程中,什么才是我们最重要的?我们如何优雅地跨越生命的终点?我们如何追逐纯美的境界?完美永远无法抵达,生命必然走向涅槃。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好好活着,正如作者的父亲阿塔玛拉姆·葛文德医生,当他发现自己患有脊髓恶性肿瘤后,没有像其他病人那样进行常规治疗,却选择了和家人在一起的`善终服务,并在家人的陪伴下成功当竞选了扶轮社区总监,参加59个俱乐的会议及演讲活动,还跑遍了面积近26000平方千米的地区,更是会见了多达3700个地区扶轮社会员,甚至是在死亡临门时还参加了儿子的毕业典礼。

  虽然最后他也经历了一段时间不可避免的痛苦,但是,他选择了坦然面对,选择自己做生命的主,放弃了在生命最后由现代医学器械带来的无谓的挣扎和伤害。既然无法撼动时间和宿命,就让生命积聚力量,把今天过到最好,而不是为了未来牺牲现在,这才是面对生命应有的态度。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8

  作为开年第一本书,《最好的告别》完全有理由胜任这份荣耀。此书是由作者[美]阿图·葛文德创作的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

  作者直面常人不愿面对的话题——衰老与死亡。分别通过以下几个内容来解读美国社会对老年临终关怀及服务的看法:

  第一部分:独立。

  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年人似乎并不特别为孩子的离开而难过。人均寿命的不断提高,家庭规模从上个世纪平均7个子女,逐渐下降成为三个左右。父母或是子女操心老年问题的时间至少推迟了十年,甚至更久。当我们还未发现问题前,也许就已经不用再操心了。

  在亚洲人的传统观念里,年迈的母亲独自居住被视为让子女丢脸的事情,而这样的观念正在被改变,独居老人的比例正在迅速攀升。与其说老年人丧失了传统的地位和控制权,不如说他们分享了新的地位和控制权,现代化并没有降低老年人的地位,而只是降低了家庭的地位,它赋予人们,包括年轻人和老年人一种更多的自由,自主,自助的生活方式。

  但是当这种完全独立、自助的生活不能再维持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第二部分:崩溃。

  医生的工作是维护病人的生命质量。这包含两层含义,尽可能免除疾病的困扰,以及维持足够的活力及能力去积极生活。对于一个老年疾病专家,虽然无法阻止身体和心智的变老,但是有办法使这些问题更容易处理,并至少避免某些最坏的后果。

  而老年病学,他要求我们每个人思考生活中不可治愈的情况,我们将面对不可避免的衰老,以便做出一些必要的小小改变,来重塑衰老。我们当然会尽可能维持并延长老年人的寿命,但是当多种疾病到来的时候医生也许也束手无策,甚至采取措施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第三部分:依赖。

  高龄老人,他们最害怕的并不是死亡,而是在那之前的种种状况:丧失听力、记忆力、失去最好的朋友和固有的生活方式。我们似乎屈服于这样一个信念,一旦失去身体的独立性,有价值的生活和自由就根本不可能了。

  老人们从未屈服,许多老年人奋起反抗,在每个疗养院和辅助生活机构围绕人应该具以生活的优先考量和价值观都在发生着战斗。但是几乎没有一所疗养院的工作人员会跟你一起坐下来,努力理解这种情况下生活对你到底意味着什么,更不用说帮你建立一个家,一个使得真正的生活变得可能的地方。

  那些面临人类生命周期的最后阶段,最终将要面对的就是这种后果:各种社会目标的机构,这些目标从来不是对居住其中的人们要紧的目标:在我们衰老,脆弱,不再有能力保护自己的时候,如何使生活存在价值?

  第四部分:帮助。

  也许养老院并不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却常常是子女们最后的无奈之举。老人们被迫居住在仅能盛放简单生活物品的房间里,周围是其他老年人。周而复始,老人们再也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生活,甚至剥夺了他们的想法、生活方式。

  该洗澡的时间就洗澡,该吃饭的时间就吃饭。老人们渴望着一扇门:一把能锁上的门。甚至会选择在家和养老院轮流居住,以寻求最后的妥协。

  但是,研究表明老年人根本没有变得不开心,而是随着年岁的增长快的程度提高,他们比年轻时更少焦虑,压抑和愤怒。他们只是觉得失去了做人最后的尊严。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9

  很庆幸进入单位后认识了一些爱读书的同事,阿图医生的最好的告别三部曲就曾出现在科室,当时也是因为有着诸多的理由没有去拿来阅读,前段时间也算是把它提上日程,当然还是Kindle版本。当然我是抱着一颗学习的心态过来读的,他没有散文诗篇的温情,给你的是让你不得不去面对的残酷,还有就是你对于临终患者或者老人新的认识,有些书是被剧情吸引进去的,而读阿图的《最好的告别》感觉像是被阿图推着看完的。

  再说一下本书的名字,字面上“Being Mortal”即为“凡人有死”,该书的译者曾经因为在中文中“死”是比较忌讳(我现在对于忌讳的理解就是把无知当成了信仰)的,而“身为凡人”又不能够揭示本书的内容,最后的最后才有了《最好的告别》。

  既然定位是学习,那就出发吧。

  医学工作者的任务是什么?先别着急往下看,闭上眼睛想一下:是保证患者的健康和生存吗?对哇,这不也和我们的医学生誓言一致嘛: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但是阿图确认为我们的目标小了,应该拥有更远大的目标,那就是助人幸福!幸福关乎一个人希望活着的理由。那些理由不仅仅是在生命的尽头或者是身体衰弱时才变得紧要,而是在人的整个生命过程中都紧要。无论什么时候身患重病或者受伤,身体或者心智因此垮掉,最重要的问题都是同样的:你怎么理解当前情况及其潜在后果?你有哪些恐惧,哪些希望?你愿意做哪些交易,不愿意做哪些妥协?最有助于实现这一想法的行动方案是什么?

  我们应该怎么理解后面的这些助人幸福的问题呢?“无须同临终老人或处于生命末期的患者相处太长时间,你就可以本能地意识到,医学经常辜负其本应帮助的人们。我们把生命的余日交给治疗,结果为了一点点微不足道的好处,让这些治疗搅乱了我们的头脑、削弱了我们的身体;我们在各种机构,比如疗养院和监护室,度过最后的时光,刻板的、无形的惯例使我们同生活中真正要紧的东西相隔绝。”想想身边的患者吧。

  如果我们现在已经有慢慢有了助患者幸福的意识,那我们应该以什么姿态面对我们的患者呢?阿图将目前的医患关系归结为三种类型:

  No.1 最古老,也是最传统的关系是“家长型”:我们是医学权威,目的是确保病人接受我们认为对他最好的治疗。我们有知识和经验,负责作出关键的抉择。如果有一粒红色药片和一粒蓝色药片,我们会告诉你: “吃红色药片,这对你好。”我们可能会给你讲讲蓝色药片,但是,我们也可能不讲。我们告诉你我们认为你需要知道的东西。这是一种祭司型的、“医 生最明白”的模式,虽然经常遭到谴责,但目前仍然是普遍的医患交往模式,尤其对于易受伤害的病人——虚弱的、贫穷的、老年的,以及所有容易听从指令的人。

  NO.2 被称为“资讯型”关系,同家长型关系正好相反:我们告诉患者事实和数据,其他一切随患者来裁决。“这是红色药片的作用,这是蓝色药片的作用,”我们会说,“你想要哪一个?”这是一种零售型关系。医生是技术专家,病人是消费者。医生的工作是提供最新知识和技术,病人的任务是作出决定。越来越多的医生成为这个样子。

  NO.3 第三种医患关系可以称为“解释型”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医生的角色是帮助病人确定他们想要什么。解释型医生会询问:“对你来说,什么最重要?你有些什么担心?”了解到答案以后,他们会向你介绍红色药片和蓝色药片,并告诉你哪一种最能够帮助你实现优先目标。

  三种类型的医患关系归结后,我相信你的脑袋里一定会把一些医生对号入座,而你喜欢哪种方式的医患关系你心里也应该有了答案和理由,只是对于我们的患者而言,往往不能够表达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还是很多时候被医生牵着鼻子走,在目前我们紧张的医患关系中,如果我们也慢慢试着尝试后面的第二种当然最好是第三种的医患关系,医患矛盾会不会少一些呢?我倒是不希望听到以患者太多、时间紧张、患者素质太低等理由而选择家长式的医患关系。

  现在呢,作为医学工作者的目标定下来,助患者幸福,然后在采取一种较为容易接受的医患关系,剩下的事情应该就比较好处理了吧?其实真的不是。首先这是我们假想出来的剧设,首先我们需要的就是克服自身的种种困难,同时,患者也应该有着与时俱进的思维,对于生命的终点也应该有着自己的认识,但是,往往都会事与愿违。

  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一个国家的医疗发展会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国家极度贫困,因为得不到专业诊断和治疗,大多数人在家中亡故。第二个阶段,随着国家经济发展,人民收入水平提高,更多的资源使得医疗得到更广泛的提供,患病的时候,人们求助于卫生保健系统。在生命行将结束的时候,他们往往在医院逝世,而不是在家中终了。第三个阶段,国家的收入攀升到最高的水平,即便罹患疾病,人们也有能力关心生命质量,居家离世的比例又增加了。其实就算医务人员有了助患者幸福的意识,往往也会受限于大环境,但是好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医学工作者在我们国内开始尝试关注患者的生命质量,而不再是一味地追求生存时间而忽略了生存质量。我国大部分患者应该在第一和第二阶段,故,第三阶段应该是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体现在医疗卫生上面。

  该书作者想要呼吁大家的,即为老年人抑或因为疾病即将走向人生终点的'患者们,他们最后应该选择什么样子的方式或者患者什么样子的心情离开这个世界,而我们又能够帮助他们做些什么,临终关怀?可能概念还是太小了。

  身体的衰退像藤蔓一样悄悄蔓延,一天一天,变化微小,不易察觉。人会适应变化,直到某天某件事情发生了,才终于明白情况已经不同了。很多的高龄老人的心声是,他们最害怕的并不是死亡,而是那之前的种种状况——丧失听力、记忆力,失去最好的朋友和固有的生活方式。在小说《每个人》(Everyman)中,作家菲利普·罗思(Philip Roth)说得更加苦涩:“老年不是一场战斗,而是一场屠杀。”如果我们都能够意识到这一点,或许剩下的事情会好做很多。

  作者还就这个问题进行过如此的阐述:医学及其产生的照顾病人和老人的机构的问题,不在于他们对于使得生命有意义的事物有认识错误,而在于他们根本就没有认识。医学的重心很狭窄。医学专业人士专注于修复健康,而不是心灵的滋养。然而,我们认定主要应该由他们决定我们应该如何度过生命的衰退期,这是一个令人心痛的悖论。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把生病、衰老和希望的考验作为医学问题对待。这是一项社会工程学实验,把我们的命运交托给那些以技术威力见长,而不是重视和理解人类需求的人。

  让医务人员和病人讨论临终愿望。几年之间, 在美国这已成为所有入住医院、疗养院或者辅助生活机构的病人的一项常规项目,他们同富有这类谈话经验的人坐下来,完成一项浓缩成4个关键问题的多项选择表。在生命的这个时刻,他们要回答以下4个问题: ①如果你的心脏停搏,你希望做心脏复苏吗? ;②你愿意采取如插管和机械通气这样的积极治疗吗?;③你愿意使用抗生素吗? ;④如果不能自行进食,你愿意采取鼻饲或者静脉营养吗?

  简单的观点是,医学的存在是为了抗击死亡和疾病,这当然是医学最基本的任务。死亡是我们的敌人,但是这个敌人拥有优势力量,注定是最后的赢家。在一场无法获胜的战争中,你不会想要一个战斗到全军覆没的将军。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既懂得怎样攻取能够赢得领土,也知道无法制胜时如何投降的人,一个明白如果全部所为就是苦战到底则会造成最大损失的人。

  在此书中,最让我动容的,或许就是阿图医生与他父亲之间的父子情。由此阿图医生受邀参加俄亥俄大学发表毕业致辞,从得知阿图受邀的那一刻,其父亲一直很兴奋自己也要出席这次集会。阿图医生觉得很荣耀,而他自己也幻想着我父母在场的情形。很少有什么事情像家乡真正想要自己回去那样更加令人欣喜。但是阿图医生最担心的是其父亲可能等不到那一刻的到来,他父亲的癌症已经出现恶化。典礼将在学校的篮球场举行,毕业生自带折叠椅,坐在地板上,学生家长则坐在看台上。阿图及家人想出的办法是,用高尔夫球车把父亲带到外面的斜坡上,然后把他转移到轮椅上,然后将他安顿在球场边上观看。但是,到了那天,球车把他载到现场门口后,他执意要自己走,而不肯坐早已准备好的轮椅。 阿图扶他站起来。他抓住阿图的胳膊,开始迈步。半年以来,他行走的距离最多不超过客厅。但是那天,他慢慢地拽脚而行,走过了这个球场,然后又爬了20级水泥台阶,来到家属看台。仅仅是目睹这个过程阿图就几乎快受不了了,而我也已泪目!自己虽然没能够带给父亲类似的荣耀,但是也在一步一步向着更好的生活迈进,希望自己的父亲也能够理解我选择的生活。

  在年老和患病的时候,人至少需要两种勇气。第一种勇气是面对人终有一死的事实的勇气——寻思真正应该害怕什么、可以希望什么的勇气。这种勇气已经够难了,我们有很多理由回避它。但是更令人却步的是第二种勇气——依照我们发现的事实采取行动的勇气。不知道这和罗曼罗兰的那种英雄主义是否有相得益彰之处,而这些都是从患者角度而言,能够真正看清生活真相的毕竟寥寥无几,而拿出勇气并采取行动的也寥若星辰。

  最后说到善终,没人能够避开的话题,而也并非每个人都能理解的,善终并非是好死,而是好好活到人生的终点,这需要亲人朋友协同作战,绝非老人或患者的一己之力,也绝非是医务人员的一方努力,这时候映入眼帘的是诺基亚的开机动画,携起手来,一起努力完成帮助我们的至亲朋友善终。

  今天上药物治疗学的时候,陈老师又提起了之前院士们的一些观点,其中一个便是要从过去“治疗病人的肿瘤”转变到“治疗带肿瘤的病人”上来,怎么理解?是不是暂且不把肿瘤这个坏蛋放到我们的对立面,应该以患者为中心,这不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助患者幸福吗?幸福是关乎一个人希望活着的理由哇!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10

  这是一本关于衰老与死亡的书,让所有人恐惧的命题,这两者所带来的阴影同时也迫使人去思考终极的哲学问题:关于人生的意义、个人对于人生的期望、怎样取舍、怎样保留对于生命的控制。

  即便在少年时期,衰老和死亡对于我们也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无可避免地,我们几乎都经历过亲人离去的过程,有时候这过程甚至至为漫长,即便只是旁观,也能够隐约感受到那种痛苦。

  在80岁之前,我外婆始终是整个家庭的掌控者,她独力支撑,一手带大了三个女儿,在女儿成人之前,她的收入就是家里的所有经济来源,她也习惯于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即使成年之后,她也习惯于按自己的要求规范女儿们的行为,甚至包括晾衣服的方式、换衣服的频率、吃饭的坐姿等,最喜欢给孙辈们讲的是二十四孝里割肉求母的故事。后来衰老逐渐剥夺了她外出的能力、自己洗澡的能力,她对零食的热爱随着身体状况的恶化也变成了一种经常无法被满足的任性要求。

  后来每一次见她,我都更多地感受到她正在失去对生命的控制:她不能再到门卫那里参加每天下午两点的牌局;她不再出门,女儿们来选择用轮椅推她出门溜达的.时机;她喜欢的甜食没能吃完就会被拿走;她后来用上了尿不湿,在每次弄脏床铺的时候都羞愧得像做错事的孩子……

  而我的记忆里,还是70岁时拄着拐杖在厨房里指挥女儿们置办宴席的外婆,即便只是一次家宴,她也带出了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气势,那时候的她,眼睛里面是有光的。今年,96岁的她住进了医院,医生对于她超出正常指标数十倍的血样检测结果无能为力。住院一周以后我外婆坚决要求出院,她几乎近于哀求地不断催促我妈妈去问小姨,能不能让她回家去,躺在她自己的床上。小姨当着她的面点头,外婆才露出了她入院以来的第一个笑容,她紧绷的神经一下子松了下来,疲惫而宁静地躺在床上,像一个瞌睡的婴儿。

  尽管回家以后她的情况时好时坏,她糊涂的时候甚至谁也不认识,但在短暂的清醒的时间里,她从未后悔过自己离开医院的决定,她很高兴是所有家人陪着她离开医院,我们也都很清楚她生命终结的那一刻一定是在她熟悉的床上,一定会有人握着她的手。

  技术的进步让我们太过于关注结果,医学的作用仅仅局限于延长生命,而不是给予安慰和陪伴; 我们太执着于问题得以被解决,而忽略了这一过程中所要经历的痛苦。

  我并不能像一个年迈或濒死的人一样,深切地体会独自等待最黑暗一刻来临的孤独。但我很清楚人类对于自己掌控人生的需求。在人只能听任他人摆布的时候,总是惊疑忧惧或是歇斯底里的,就像婴儿在不舒服的时候就会大声啼哭,少年倔强时总是以决绝的姿态对抗,不惜与全世界为敌。青春期的叛逆只是一场闹剧,回过头去看,激烈反抗的都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有时,我们自己也搞不清楚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可能并不是真的想要穿着破了洞的牛仔裤耀武扬威,并不是想顶着非主流的乱发抽一根烟。想来,任何时候我们都只是在变换着方式喊“我在这啊!”,只是希望那些我们在乎的人能够转过头来看一看,哪怕他们对我们的困境也无能为力,但是试图理解并试图给你你想要的,这种行为本身就已经是最好的安慰了。

  如今突出的医患矛盾也好,城管和小贩的矛盾也好,其实都和人类面对衰老和死亡的恐慌类似,人生之中的困境无处不在,尽管有各种为了规避风险而存在的制度,尽管社会努力去克服发展过程中的短板和黑暗面,很多人还是常常忘记了,处于矛盾中心位置的还是一个个鲜活的人,他们有他们各自不同的人生故事,有各自不同的需求,小贩和病人处于弱势,他们更需要被倾听,被理解,被需要。任何职业的实质其实都一样,都是为人或社会提供服务,社会又是人的社会,所以即便从事专业技术行业,其核心还是关注人的发展和需求。即便不用直接和人打交道,如果在专注于技术精进和达成目标的同时,能关注到消费者、使用者或接受服务者的感受,能尝试理解并设法改善对方的体验,必然会带来不一样的效果。

  作为翻译的好处之一是可以时常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与文化,甚至翻译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帮助别人理解并接纳对方的不同,所以这份职业给予我更多的可能,先更多地了解,再理解和转达。甚至肢体语言和表情上的细微差别都能带来情感交流结果的明显差异。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11

  在我过往的三十年中,历经过我外公外婆的去世,爷爷的离开,那种亲人般离去私心裂肺的痛还长留心间。去年,我更遭受过我的第一个孩子在我腹中,未满三个月就已经胎停的打击。我更不敢去想像我父母的离去及其爱人的永别会是什么样的情景。但是我一天天的成熟,父母一日日的老去,这是都我不可回避的事实。人真的在生老病死自然规律面前,无能为力。

  于是我拾起了这本书《最好的告别》。作者阿图本身是一名医学工作者。在书中既有作为医者的专业角度,也有作者作为子女,朋友的角度。全书更多的是对让我们很羡慕美国完善的养老机制的批判,但不是枯燥无趣的讲述养老院的制度,而是穿插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患者的小故事,甚至还有作者的父亲在罹难肿瘤的案例,我读到最后真的是已经泪流满面,泣不成声了。

  关于衰老,首先我要承认是一种不可逆的现象,我想我学到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老了就要承认,但是在老的过程中要学会如何优雅从容的老去,该放手的时候就应该坦然地去放手。

  关于死亡,我从来不知道为什么我会常常思考到死亡,尤其在晚上睡觉的时候,只要想要有一天我会死去,再也见不到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我就会感到一种难以呼吸的痛。我们总以为我们时间多到无聊,总以为有时间让我们任性一回……谁让那时候的自己年轻呢?(读后感)现在的我,时间不在是“毕业遥遥无期”的那种慵懒,带给我更多的是一种紧迫感,我也终于意识到生命从开始就已经意味着结束,所以我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多尝试,多经历,多感受。可能真的`怕死,因为我还有还多未完成的心愿,可能真的舍不得死,因为留下太多遗憾。在书中我学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面对死亡的勇气,虽然在死亡面前,我们是那么的无助痛苦,但是至少能坦然接受死亡的事实。

  结合我自己的平日教学教育工作,在中学阶段开展死亡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能使学生正确认识死亡,消除和减少危险因素的影响,进一步明确健康和生命的意义。类似C同学的惨剧将不会在学校发生。更重要的要学生尊重生命的价值。了解死亡并且坦然接受的必然性并不会让人消极和悲观,反而会促使人更加积极地思考该如何更加自主。更有勇气,更有尊严的走向生命的终点。

  人生就是一场场的别离,当脐带被剪断那一刻,宝宝和妈妈经历了第一次“别离”。断奶,宝宝和妈妈的第二次“分离”。上学时我们的第三次“别离”,孩子的青春期,我们的第四次“别离”。爱情使我们第五次的“别离”。永别是我们最后一次“别离”。一次次别离,一次次成长。

  皮像再漂亮也会衰老,不变的应该是有趣而深刻的灵魂。多看书,看好书,也是变美的修行。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12

  生命,尊严,死亡……阿图葛文德的这本《最好的告别》的标签让我在阅读的时候一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宿命感。的确,死亡离我们很近,是每个人终将走过的宿命。但,我们要怎么迎接死亡?

  死亡到底是什么?从生物学的角度,身体里大多数细胞的凋亡意味着生命的死亡;还有人说,人会经历三次死亡,当最后一个知道他的人死了,他才真真死去,这里强调的是人的影响力;相似的说法还有文学家臧克家先生笔下的“有的人或者,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里更突出一个人的贡献。

  这本书的逻辑其实很简单。他先告诉,无论是从生命的长度还是生命的质量上,我们对病人无微不至的,为了让病人活得更久的照顾未必对患者真正有用。在这一部分作者期望说服读者,并不是活得越长的人生越有意义,以及现代医疗设施,比如手术,化疗,很多时候并不能延长生命,甚至会让情况变得更糟。而生命的价值是什么,本来就难以一概而论。作者引用塔基的基本需求,并提出“人们的优先需求显著改变,他们把注意力放在存在上,而不是放在做事上;关注当下,而不是未来”的观点,试图说明幸福感让一个人的人生有意义,而在医院治疗的方式显然无法让人幸福。

  接着作者从美国现有的制度,或者说存在的机制,提出让病人活得更好的两种可能。在有活力的.疗养院里,病人们能尽可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接受临终服务,让一个人在临死的最后时间里尽可能舒适地做自己想做的事。

  比较两种方式,我认为他们只不过是运作的方式不一样而已,他们的核心都是一样的,那就是让病人尽可能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而说到想要的生活,其实真的不那么容易获得。第一,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这种生活不是简单的可以复制的。这也是疗养院的困难所在。第二,很多人可以说出自己不想要什么,却很难讲出自己到底想要什么。这样容易导致的结果是,病人总觉得不满意(毕竟身体每况愈下是一个事实),更难得到自己想要的。这也是很多人不得善终的重要原因。

  因此,找到“自己到底想干什么”尤为重要。作者在原文的表述类似于“有什么可以替换的东西”,但我喜欢管这个叫生命的判准,或者底线,理解为一个人决定最想做的事情,最无法割舍的事情是什么。可是这一点,自己尤不知道,何况是在危机时刻做决定的家人们?

  所以我觉得这本书治之于我最大的意义,在于他让我开始思考我生命中难以割舍的东西是什么?我在脑子里搜索了一圈,答案还是不知道。我觉得,这样子其实是有一点可悲的。

  所以,为了让人生更加丰富,为了找到自己最喜欢的东西,好好学习,出好作品吧。这样已有所得的人生,大概才能更清楚地说出,自己这一生里,最重要的是什么。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13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是一个生者最完美的谢幕。揭开书页深感残酷和沉重。虽说生老病死人之常情,人之常态。但真正面对自己的亲人,爱人,家人或朋友等等,又有几个能轻描淡写,云淡风轻呢?!也许被质疑现在正青春,谈论衰老是否言之过早?是否危言耸听?容颜可以改变,甚至高度宽度也可以改变,唯独衰老无法逆转,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而死亡并不遥远,就如《死神来了》永远无法预知下一秒会面临什么。只希望在有限的时间里,活得有价值和尊严,坦然接受衰老,自然地活,优雅地老去。

  五十知天命的阿图不仅是一位优秀的医生,更是一位深具慈悲心肠、富有人道精神和人文情怀的作家。作为医者仁心出发,用独特而理性的眼光肯定人类的衰老与死亡的进化论,围绕身边的亲人,朋友或病人展开从医学生物学角度阐述美国养老院进化史,发展史,用大量举例,数据论证老年生存率与死亡率,寻求更加科学和人性化养老院。如何幸福快乐,自由自主,有尊严及有趣地度过晚年,不能只满足于疾病治疗现阶段,而更要关注老年人养老,疾病,老年护理,死亡,姑息医疗及善终护理等新理念展开论述。强调医生不只是治病,更要关注人的身心的需求。抛开传统医学观念,开辟一条人性化可行性老年医疗机构。许多宝贵见解和理念值得阅读,思考和借鉴。

  (1)老龄化结构改变

  据统计中国老龄人将近占3亿人口,421倒金字塔家庭结构,将让下一代不堪重负。意味着一对夫妇照顾四个老人。医疗水平提高,保健人口老龄化是寿命革命的标志,是人口长寿和社会进步的产物,养老问题的严重性和必要性浮出水面。

  (2)道德与现实相冲突

  书中举证了许多例子,经济发达的美国老年人相对是幸福,也让人羡慕。拥有独立经济实力,社会保障,福利机构,完善的养老设施等,而中国面临改进中,大部分老人养居起家,两代共住,相互照应,在身体力行的情况下,帮助儿女起居饮食,养孙育儿,没有完全独立或自主,自由。要是老了动不了,病了就送进医院交给医生,生死由天。这就是养儿防老,老有所依中国传统文化。就像书中提到谢莉不但要兼顾工作家庭和孩子,还要照看日渐衰老的父亲,力不从心,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决定送父亲到养老院。问题非常现实,送与不送,一边是道德评判,一边是实际困难。

  (3)面对衰老应做好准备

  一想到衰老,脑袋里全是恐怖而可怕的画面,头发牙齿掉光,驼背的糟老头或老太婆,不是愉快话题。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为了保持容颜,打玻尿酸,整形,整容五花八门,层出不穷,各显神通,与衰老抗战到底,不惜重金或付出惨重代价甚至是生命。无法坦然接受或直视慢慢变老的事实,总指望通过人为干预,能永葆青春。其实所有化妆品或医学技术,在衰老面前仍旧无计可施,徒劳无功。自然规律无法违逆,你的`身体,毛发,皮肤,粘膜,骨骼,脏器等功能逐渐老化,轮番“亮红灯”警示你远离健康,走向衰老。放下一切妄想,接受现实吧!上帝是公平的,不偏袒任何人,虽然不能决定生命长度,但可以增加生命的宽度,活出每个阶段的风采和优雅,夕阳无限好,不恐黄昏时。老人就是一首经典老歌,一本历经桑田厚重的书,带给人智慧和从容。别被脸上的皱纹给吓到,那是最美的纹理,只希望在自己白发苍苍那一天,有人对我说:奶奶,你真健康!而不是年轻或漂亮。只有完成接受并爱着每一个时期的自己,才能与衰老和平共处。

  (4)尽全力救治也许不是最正确的做法

  出身于医学世家,拥有资深经验的阿图医生的父亲,在死亡面前一样无助,一样恐惧,有着所有病人该有的身心反应,尽管父亲研究了一辈子医学,也逃不过死神召唤,在病魔面前只是微小的一个细胞,只能眼睁睁被癌细胞吞噬,只是希望在被癌细胞消灭之前走得从容和快乐点。所以阿图应诺父亲意愿,选择姑息医疗和善终服务,陪伴父亲走完生命中安详和自尊的时光。而不是选择尽力抢救,插上呼吸机,导入鼻饲管,电除颤,全身上下插满了管子或仪器,或是死的时候,血管里留着化疗药物,喉头插着管子,肉里还有新的缝线。从而论证姑息医疗和善终护理才是更理性更人性化的选择。国内还没有实行安乐死,在病人生命垂危之际,家属总要求全力抢救,让机器维持呼吸心跳,失去生物学价值,换位思考,你能接受吗?

  (6)三种医患关系:家长型、资讯型、解释型。

  作者对医患沟通方式的臧否对于时下中国紧张的医患关系应该有所启迪。他批评传统的“家长型”模式——医生拥有全部的权威,做治疗决定,病人是医生决定的被动接受者;他也反对“资讯型”模式——这是一种零售式的关系,医生负责提供信息,病人负责做决定,但病人常常很茫然,很难作出正确的决定;他推崇“解释型”医患关系——医生和病人共同做治疗决定,为此,医生要充分了解病人的治疗目标、生命愿望,然后努力帮助病人实现。“解释型”医患关系要求以病人为中心、以病人的目标和愿望为中心,因此,需要医生充分了解病人,同病人进行“艰难的谈话”。作者通过包括他父亲在内的几个具体案例,对“艰难的谈话”的意义以及具体操作,给予了详细的介绍,值得借鉴学习。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你陪我长大,我陪你到老,永远不离不弃。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14

  当独立、自助的生活不能再维持时,我们该怎么办?在生命临近终点的时刻,我们该做些什么?应该如何优雅地跨越生命的终点?对于这些问题,大多数人缺少清晰的观念,只是把命运交由医学、技术和陌生人来掌控,而《最好的告别》则为我们提供了另外的答案。

  作者阿图?葛文德是美国白宫最年轻的健康政策顾问、影响奥巴马医改政策的关键人物。他用丰富的外科医生的经验、大量生死边缘的故事、流畅的文笔,讲述了一个我们都不愿意面对却又不得不面对的话题——衰老与死亡。作者揭示了医学界对末期病人的不当处置,提出了"善终服务""辅助生活""生前预嘱"等一系列理念,给了我非常大的启迪。

  《最后的告别》告诉我们,医疗有其局限性,如果一味争取,医生在大多数时候可以运用各种手段延长患者的生命,但医疗救助的目的应该是让人回归有意义和有质量的生活,如果这些都无法做到,那么适时的放弃可以回归最终的宁静。作者提到的"善终服务"的概念,和世界卫生组织在90年代提出的"舒缓医疗"有相似之处:对末期病人,不以治愈疾病为目的,而是专注于提高生活质量,并帮助他们的家庭一起面对这个时期的困难和问题,维护生命,把濒死作为正常过程,不加速也不延缓死亡,减轻疼痛,为病人提供心理上、身体上、社会上、精神上的支持,直到他们去世。

  许多饱受疾病困扰的人,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日子里,需要辅助呼吸,不能自理到连眼睛都无法转动,却依然被过度的.治疗,也许是在艰难地求生,也许是子女为了自己良心的安慰,把原本回归家庭、回归亲人、回归本初的机会交给毫无意义的冷冰冰的医疗机器和医疗技术,没有尊严和价值地"活着"。

  亲人生病,当然要竭尽全力为他们治疗,但是如果濒临死亡的边缘,治疗已经没有意义,那么也许可以试一试舒缓医疗,注重心灵的安慰和精神的支持,在家里营造一个舒服、愉悦的氛围,默默等待那一天的到来。

  也许有人会说,作为子女,没有为父母做最后一刻的治疗和更多的争取是一生的遗憾。是的,父母的衰老和疾病,直至最后的死亡,无论以何种方式结束,都是一种遗憾和无法言语的悲恸。我们能做的是,在他们还健在的时候,竭尽所能、毫无保留地爱他们,就像他们曾经也那样爱我们一样,在他们要离开的时候,接受死亡,维护生命最后的尊严和价值,按他们的意愿选择离去的方式,双眼噙住泪水,双手合十,在心里默默地祝福。

  看书的时候,数度落泪。疾病与死亡是我们每个人一生都要面对的问题,如何正确的理解和看待它们,也是我们一生都要学习的功课。我们要开始练习,慢慢练习,练习面对死亡的态度,学着像马可?奥勒留在《沉思录》中说的—"满意地结束你的旅行,就像一颗橄榄成熟时掉落一样,感激产生它的自然,谢谢它生于其上的树木。"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15

  读书最大的好处,就是为你打开了一扇心灵之窗,让你的心胸和视野变得开阔。哪怕足不出户,也能静坐于世界的一隅,从别人的笔端去了解一个你未知的世界;当人生困顿之时,它有时会像一盏明灯,为你照亮前行的路。

  “中国人的思维习惯,对于衰老和死亡非常忌讳谈论,虽然知道那是每个人必然的结局,也因此,我们从来没有做好过充足的准备。

  如何面对自己的老去,如何面对父母的疾病和终有一天要离去的事实,我们觉得不说、不想、或是刻意回避,也许就不会有到来的那一天。

  很感谢遇到这本书,内容浅显并不难理解,我在阅读的过程中却投入了太多的情感,很多次忍不住泪流满面。我们不愿提及和面对的背后,恰恰就是我们不知如何处理自己对所爱的人的情感,不愿面对终有一天要到来的离别。

  有质量有意义地活着,体面地离去,才是我们此生终极的目标。”

  ——上述这段话,是我读完《最好的告别》后写在微信阅读上的一段读后感,无意中翻阅,心中五味杂陈。

  一向身体康健的父亲,突然被脑梗击倒,即使救治及时,亲人日夜陪伴守护,也只是仅仅挽回了他生活基本能够自理,认知却全面倒退的中风后遗症的结局,再也无法恢复清晰的思维和伟岸挺拔的身姿。

  医生给出的结论是:“病人的情况只会越来越差,无非是靠家属用心陪护和看病情延缓的速度,这病,不可改善与逆转”。医疗诊断报告,就仿佛是一纸法院死缓判决书,对我来说无异于当头棒喝。

  我渴望奇迹出现,渴望回到过去,父亲还是那个永远温和睿智,永远健康挺拔的父亲。可是现实是,父亲再也无法准确地叫出我的小名,只是含糊地说我是他的最亲最爱的亲人。

  面对中风后日渐羸弱的父亲,每次见面都让人无比心疼,在老迈与疾病面前,我居然束手无策,甚至几乎失去理智。正是在无比彷徨的时候,我邂逅了这本书阿图·葛文德的《最好的告别》,它让我内心渐渐回归理性,通过阅读拓展了认知面,从而能以正确的心态正视生命与死亡。

  当亲人独立、自助的生活不能再维持时,我们该怎么办?在生命临近终点的时刻,我们该和医生谈些什么?应该如何优雅地跨越生命的`终点?对于这些问题,大多数人缺少清晰的理性观念,而只是把命运交由医学、技术和陌生人来掌控,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会面对这艰难的时刻。

  《最好的告别》不只讲述了死亡和医药的局限,也揭示了一个人可以如何自主、快乐、拥有尊严地活到生命的终点,让我第一次对“善终服务”“辅助生活”“生前预嘱”等一系列作者推崇的理念有了初步的了解,也得以对生命有了深入的思考。

  它让我承认那些我们曾刻意回避的场景,其实每天都在我们身边真实地发生。它让我正确对待疾病可能带来的风险和伤痛,以及如何理性地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善待生命,从而让生命活出不一样的意义。

  结婚的那一年,我为自己买下了人生的第一份寿险保单。

  三十岁的那一年,我开始为自己和家人购买了重疾保险。

  四十岁的时候,我开始在心里为自己开出遗愿清单,然后一项项勾除。

  我希望自己生命中每一天,既要充实快乐,又要理性从容。

  脑海里只有一个画面,人生终点,我要让自己不留遗憾。

  我想,这是出于对自己人生的主动思考和规划,看似悲壮实则理性。

  能马上实现的事情,不要等到明天;能善待的人,不要去辜负。

  疾病和不可预测的风险,你永远不知道哪个先来,但是你可以做好防范措施,在自己能力允许范围内,不为亲人添忧。

  当你足够尊重自己的生命时,其实也是在尊重他人。

  我爱父亲,也深深了解他。

  遗憾的是,在他身体健康和思维清晰时,我们从来没有谈及过他对生命最后时刻的预期和安排,或许是我们内心的忌讳,或许是我们在刻意回避,以为永远不需要面对那样的时刻。

  等我意识到它是我对父亲的一种爱与尊重时,父亲已不能清晰地与我沟通与交谈了,它将成为我一生中永远的遗憾。

  我一直以为,一个人无法选择自己生命的起源,若是能够选择或交代离世的方式,也是对自己生命的一种尊重与善待。

  我特别欣赏在生命面临疾病威胁时从容不迫的人,其实直面疾病与生死时,如何客观理性地克服恐惧,采取正确的举措,是一个人长期的必修课程,我们不应回避。

  我们在时时对生命礼赞时,不要忘了那生命的终点终将来临,假如从生命的最后一刻往前倒推,相信每一个生命都会有不一样的感悟与思考,反而能活得更加精彩从容。

  西方文化有时确实比我们的固有传统更加理性和先进。当社会发展进步到一定的阶段,医疗技术突飞猛进,我们对生命的质量与意义也有了更高的预期和更深层次的思考,这也恰恰代表了时代的进步。

  仅仅是一本书,生命的成长或许就是在不断地学习与反思中得以推进吧,它是我人生中的一个章节,教会我如何爱,如何善待生命,如何与世界做最好的告别。

  我在读书,也在阅读生命的意义,更是在心里一遍遍温习对父亲的爱,那些可能成为遗憾的遗憾,希望通过爱的传递降到最低限度。父亲也许无法再清晰表达内心的感受了,可是在他有生之年,他一定还能感知我对他深切的爱,让我以爱之名,让爱延续。

  终有一天,我们要与这世界握手言和,终有一天,我要与你道别,无论爱与不爱!

  所以,有生之年,请好好珍惜你身边的朋友与亲人,因为,一别之后,也许永不再见!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相关文章:

最好的告别经典句子05-15

最好的告别句子02-25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04-28

读《最好的告别》有感08-25

读最好的告别有感08-24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通用21篇)06-24

告别经典句子02-19

告别城市的句子01-25

经典离职告别感言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