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时间:2024-05-19 18:31:04 读后感 我要投稿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

  橘子洲头的千年一叹,塞纳河畔的巴黎倩影,泰晤士河的帝国余辉。河流记录着时代的轨迹,与人类相守共荣,可谓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他们静静地流淌,向人类诠释着永恒……

  《额尔古纳河右岸》记录着一代代人的冷暖与离合。迟子建把这悲欢离合汇聚在一起,写成了《额尔古纳河右岸》。这篇小说是卷帙浩繁的当代长篇小说文库中的翘楚文作。文字朴实无华,却在无声处勾着心弦,文章娓娓道来,写出了鄂温克人的春花秋月,诗酒风雪,写出了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的独特魅力。在她的笔下,驯鹿活泼灵动鄂温克人真诚善良,一草一木都是如此的珊珊可爱。不同于世界本有的驳杂,这片草地上洋溢着热情,像个孩子,香培玉琢十分可爱,让人流连忘返,我爱你——鄂温克的日月星辰。

  “茅草屋顶下住着自由的人,大理石和黄金下栖息的奴隶”。日光温和,月华如雪听着微风在呢喃私语,注视着天边晚霞下盘旋的飞鸟,透着希愣柱的排烟孔看星空的微光,这是向而未往的生活,也是鄂温克人的.生活。他们从自然中把身上沾染的世俗贪婪之气,虚荣之气和浮躁之气,一点一点地洗刷干净。正应了庄子的话:“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这便是永恒与自由的境界,我爱你——鄂温克的天地万物。

  “我是雨和雪的老熟人了,我有九十年了,雨雪看我老,我也把它们给看老了”。雨雪带给老人精神世界的子逸。她和雨雪共同成长,他深爱的这片草地和她的驯鹿。她守着那团火,她相信那样的火能让人的心和眼睛明亮,这团伙从未熄灭过像她那颗跳动的心,我深深地爱着你——鄂温克的人民。

  这本书有悲伤,有欢欣,有死亡的痛苦,也有新生的喜悦,每一个鄂温克人都有故事,尼都萨马为了林克,放弃了自己心心念念的人儿;善良的妮浩和鲁尼为了救人,失去了自己的孩子;伊莲娜在这片土地间寻找创作的灵感,伊芙琳用甘泉驱散对世俗的倦怠,用花朵的芬芳洗净身体的污秽。命运对一些人是严酷的,但自然和驯鹿赐予他们拥抱生活的热忱,让他们有勇气走进未知的翠林和未照面的川泽。

  本书末尾,老人听见了木库莲的声音了,亦远亦近,亦急亦缓,这是一个美好的结局,在木库莲之后,还有你达吉亚娜。达西,他们都回来陪着老人,陪着高山和川泽。

  纵使举世皆浊,众生迷醉,还会有这片洁净的土地,因为时间改变而万物之美的永恒。我爱这片土地,更爱生活在这里的人们。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2

  本书讲述,生活在大兴安岭原始森林,以驯鹿、打猎为生的鄂温克族人们的生活。

  鄂温克族的男人们,体魄强健,枪法精准;女人们身姿优美,心灵手巧。

  读完这本书给我极强的画面感,想到郁郁葱葱的树林;巍峨挺拔的'高山;缓缓流动的溪水;来了一次精神旅行。

  看到这张照片里的藏族姑娘,突然让我想到书中鄂温克族的女人们。她身穿民族服饰的衣服头戴花朵,好像书中的人物重现了。

  鄂温克族的女人们能歌善舞,美丽善良,她们喜欢围着篝火旁跳舞,舞步灵动轻快,歌声美妙动听。

  书中原文:“我不相信那个冰凉的、圆圆的铁家伙能听出我的病(听诊器)。在我看来,风能听出我的病,流水也能听出我的病月光也能听出我的病。”

  他们爱生活,爱驯鹿;爱这片广袤的森林;爱这蔚蓝的天空。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3

  在中俄边境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居住着一支弱小民族——鄂温克族,数百年前,他们自贝加尔湖畔迁徙至我国东北大兴安岭地带。

  第七届茅盾文学奖《额尔古纳河右岸》,以一位年届九旬,鄂温克民族最后一个酋长女人的自述,向读者展示了鄂温克人百年生存现状及沧桑历史进程。作品分“清晨”“正午”“黄昏”半个月亮”四部分,结构安排巧妙,叙述沉静婉约,文字灵动优美,其风格鲜明,意境深远,与其说它是一壁诡秘绚丽的神奇岩画,不如说是一卷血迹斑斑的民族史诗。

  山川河流、日月星辰、白桦林、驯鹿、希楞柱等,构成鄂温克人生活的物质组成。他们崇尚玛鲁神,信奉萨满教,珍爱火种,定期从安达(商人)手中用鹿茸、皮张等换来子弹、火柴、食盐、粮食等生活所需。他们在像伞一样的希楞柱里制造“风声”,繁衍后代。他们以放养驯鹿为生、过着游牧游猎的生活。他们接受大自然的馈赠,也不断遭受严寒、猛兽、疾病的侵害。在现代文明挤压下走向衰落的生死传奇,为读者打开一条揭秘通道,使读者近距离观望到它短暂若流星飞逝的光华和亮度,其顽强坚守、尊重生命、敬畏自然、坚守信仰、爱憎分明等民族特征,挺立起的民族精神与气度,璀璨耀眼,流芳后世。

  作品刻画了一批有血有肉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精明善猎的父亲林克,能干善舞的母亲达玛拉,隐忍孤独的伯父尼都萨满,刁蛮任性的姑姑依芙琳,软弱胆小的姑父坤德,勇敢健壮的弟弟鲁尼,善良博爱的.弟媳妮浩,自私固执的拉吉米,美丽不幸的马伊堪等,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一个个鲜明的人物形象,使作品立体丰满,情节跌宕,耐人寻味。

  额尔古纳河啊,你流到银河去吧。干旱的人间……

  妮浩生命中的最后一支神歌,流淌着他们的泪……这人世间深重的凄风苦雨!

  若干年后甚至更远,他们如晴空飞过的鸟,没有任何痕迹。但著名女作家迟子建倾心著写的这部力作会带着一个民族不朽的回音走入人类发展长河,重温人类进程史中的某种悲哀,或许某种血淋淋的震撼在足够自省下不再踏入重蹈覆辙的怪圈。

  我合上书,依稀看见日月照耀的“鄂温克小道”——额尔古纳河右岸的路,散布着鄂温克人的足迹和驯鹿梅花图案;一团腥红滴血的落日,在苍茫波澜的额尔古纳河上,下沉,下沉……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4

  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记录了生活在中国东北山区的鄂温克族人们的历史变迁和演化。打开了一幅美丽的图画,一个民族的历史。风格不粗糙,充满了温暖和同情。读完这本书后,是我不得不提笔写下自己的感触。

  小说讲述部落首领最后妻子的故事。从一百年前到现在的社会;从部落的第一个识字的人到第一个大学生;从动荡的晚清到第二十一世纪的安康,从生活在希愣柱到生活在红色砖白色瓦的村镇;这些变迁记录着这个民族的沧桑。

  这是一个与自然和谐的民族。他们与驯鹿一起生活,保持一个游牧的的习惯,随着驯鹿迁移或停留。他们以打猎为生,生活在能看到星星的“希楞柱”,这是一个临时的“家”。他们现在没有工业文明,生活在原来的方式,与自然和谐相处。

  这是一个充满着爱和恨的疯狂的民族。不娶他心爱的女人,被迫从母命嫁给金得,在新婚篝火燃烧正旺时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达马拉与林克和尼都之间的爱,激烈的背后更多的是无奈;伊万对那杰什卡悠长绵远的爱,像一股清泉的味道,进入我的身体,洗刷了我的心扉。敢爱敢恨,有多少生命的挣扎是破碎和无奈;彼此的生死离别,说尽了多少生命的脆弱。

  这是一个充满大爱的民族,他们信奉玛鲁神和萨满。依赖萨满跳神来治疗疾病,趋避灾祸。作为萨满的妮浩以救人为己命,明知救人要失去自己的.孩子,还依然为偷取驯鹿的汉族小伙跳神。他们明知会以危及自己亲人的代价去帮助另一个人的时候,仍然战胜畏惧,勇敢地选择帮助哪怕是一个素不相识的人。这是一种蕴含在一个民族内在品质中的善良和勇气,如金子一般闪闪发光。助人不难,难的是放下自己的得失,只为助人而助人。用真诚的心和行为去尊重另一个生命。那便是完全不同的一种境界了。

  这是一个没有利益冲突的,通过每个人的共同努力实现了和谐社会的民族。他们实行平均主义,食品严格分配,多余的食物或财产储存由专人保管。男人负责狩猎,女人要负责熏猪肉,用动物毛皮制成衣服。没有利益冲突,人与人之间保持简单的感情,互相帮助,团结,共同抵御自然灾害、饥饿和疾病。

  通过鄂温克族人质朴、高贵的品质使我悟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任何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都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都应该团结、互助、自立、自强,更应该有大爱无疆的品质。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这个民族、这个国家更加强大,更加繁荣昌盛。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5

  合上书,眼前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坐在额尔古纳河畔,述说着一支鄂温克氏族百年来的历史。这是一个神奇的民族,他们居住在深山密林之中,以驯鹿为舟,以打猎为生,繁衍不息。而神奇之处,在于他们引起了我对生与死,神与人的思考。

  大自然的生老病死,仿佛一个轮回。“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正是有了这轮回,生命才得以繁衍至今。而鄂温克人生于自然,长于自然,他们的命运似乎也参与到了这自然的轮回当中。

  作者写了一支氏族近百年来的历史,这其中最不乏生命的来与去。主人公经历了父母、亲人、爱人、儿女的离去,对生死也许看得淡了些。就连我这样的阅读者,刚开始看到主人公失去父亲,或那个与狼搏斗的老达西死的惨烈,心中还有些痛惜,后来渐渐看到主人公的儿女也离她而去,心中已不再起波澜。鄂温克人喜欢风葬,好像这样死后也能融于自然,继续过鄂温克人的生活。

  鄂温克人信仰萨满教。书中主要出现了两位萨满,他们有同样神奇的功力。比如神奇的预知能力,每当氏族中有人去世,萨满总是第一个知道的。还有最著名的祭祀跳神。当氏族中或别的氏族有一些棘手的疾病,就会请萨满去跳神。萨满穿上神衣舞蹈,打起神鼓唱起歌,疾病就会离那个人而去。但是神总要带走一条生命,一条生命留下了,另一条生命就要替他走。尼都萨满为列娜跳神时,代她走的是一只驯鹿仔。妮浩就没这么幸运了,每当她跳神救回一条命时,就要失去自己的一个孩子。用自己的亲骨肉换一个素不相识的人,这对于一个母亲来说是多么痛苦啊,但是妮浩每次都选择去跳神。萨满就像是人与神之间的使者,也许在他们眼中,众生皆是平等的,都是需要拯救的。

  鄂温克人崇敬火神,无论去哪里都带着火种。他们不能往火中吐痰,洒水,不能往里面扔不干净的东西。当鄂温克人打到熊或堪达罕的时候,萨满就要祭玛鲁神。还有“白那查”山神,猎人行猎时看见刻有山神的树,就要给他敬奉烟和酒,还要摘枪卸弹,下跪磕头祈求山神保佑。从山神旁边经过,不能大吵大嚷。鄂温克人崇敬各种各样的神,但这些神归根结底是来源于自然,这是对生命的`敬畏。正是这信仰才让鄂温克人形成了自己的风俗文化。

  命运,在书中是让人捉摸不透的。比如达西死后,玛利亚就怀孕了,或者妮浩给自己的孩子取植物的名字,结果他们的生命都像植物一样脆弱,而且死亡也与相同的植物有关,又或是主人公的爱情,始于熊,终于熊……读着读着,会觉得每个人的命运都是安排好了的,他走完了该走的路,就离开了。一个人的故事结束时,总会想如果他的命运不是这样,故事又该如何发展。但命运似乎是不可抗拒的,它该如何,就如何。

  跳神救人,一命偿一命,这些情节在现代人看来似乎有些迷信,但世界总不是我们想象的样子,还有许多未知,也不是在等待着人们去探索,而是它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不被发现,也不被打扰,我们也没有必要去探究它的真假。就像这世世代代生活在额尔古纳河畔的鄂温克人,奔腾的河水带走了时间,冲刷了历史的印记,带不走的,是坚守。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6

  在作家的笔下,这些爱来的那么自然,就像山川爱着河流,蓝天爱着白云,像鄂温克族人爱着洁白的驯鹿。他们的爱源于自然又归于自然。

  神。他们的玛鲁神是自然的化身,忠诚地佑护着一方生灵。他们用树枝、木头和兽皮组成神偶,这些神偶只有萨满才能亲切接触,绝不容凡人丝毫的冒犯。尼都萨满的跳神可以让失去光明的人重见天日,可以让孩子的疥疮飞块地结痂,可以让日本人的伤痕消失的无影无踪。妮浩的跳神则几次使垂死之人起死回生。神的力量和他们天性的善良合为一体,与其说是邪恶惧怕了玛鲁神,不如说是为他们的善良所击倒。但我知道这种说法,一定会激起所有鄂温克族人的强烈反对。神,就是他们的天,他们的地,他们的驯鹿和氏族。他们深信自己的神来自于他们生活的山林,他们的幸福就在山林中,而他们的前世都是山林中的动物。每次获猎而归,庆贺的首要仪式就是祭奠他们的玛鲁神——庄严、圣洁而神秘。

  死,这一主题的贯穿始终,使得这个原生态,远离现代污染和纷扰的古老民族,也处在一种无法抗拒的苍凉和悲怆之中。无所不能的玛鲁神在挽救生命的同时却要以失去生命为代价,生与死的联袂像是一种图腾。

  尼都萨满最终也没有赶走那场瘟疫,这不但夺去了大量驯鹿的生命,也夺走了我们至爱的亲人林克。

  妮浩,一个单薄而文静的女子,却受了神的指使,担负起对整个氏族的佑护。发生在她身上的生与死的交替,无疑是这部作品中最令人胆战心惊的部分。为救一个生病的孩子,失去了长子果格力;为救去跳神遇到危险的妮浩,折断了她的黑桦树;为救那个暴躁、野蛮又酗酒成性的马粪包,枯萎了她的百合花;为救一个偷他们驯鹿的少年,夭折了腹中的生命。每一次亲人离去,是任何雨雪都无法比拟的灾难。

  和这个氏族有关的许多人,都在以不同的方式走向同一个归宿。在强大的生老病死面前,他们一样表现出人类的软弱和无力。

  不可抗拒的,还有整个民族历史的变迁。新中国成立后,她们分批下山过起了现代人的生活,他们赖以生存的`山林逐渐被砍伐,她们不适应新环境的驯鹿在逐渐减少,他们世代相袭的生活习俗和自然崇拜正在以洪流般的速度被改变。因政治而造成的人为伤害,曾是飘在这个古老民族上空的一层乌云。大自然和谐与现代化的破坏杂糅在一起,人性的温暖和命运的凄清,描绘出一幅壮美的鄂温克族民族画卷。

  诚如,作家在跋中所言:"上帝把人抛在凡尘,不就是让他们从大自然中寻求生存的答案吗?问题是,上帝让我们寻求的是和谐生存,而不是攫取式的破坏性生存。"

  这种深刻的人文思考兼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质问,是作家宽阔的写作情怀,更是崇高的文字使命。在整部书轻松叙述的基础上,更增强了主题内涵的冲击力。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7

  《额尔古纳河右岸》,我前后买过三本赠友,自己也收藏2个不同的版本。与心灵相通的朋友共读一本书,是一种奇妙又很燃的感觉。

  因为董永辉的缘故《额尔古纳河右岸》这本书20xx年创造了一年卖出350万册的奇迹,不得不感叹流量的力量之大,也反映出大众内心对文学的渴望。

  《额尔古纳河右岸》一一部鄂温克人的百年孤独,一首凄美的死亡赞歌。

  第一次阅读这本书是一个偶然,此前我从未听说过这部作品,但当我在茫茫书海浏览的时候,目光却被她的名字深深吸引。额尔古纳河,她还有一个汉族名字叫做黑龙江,那里,是我一直想去却未曾涉足的地方。

  我是带着好奇翻开这本书的,幸运的是她没有让我失望。

  作者以沉静稳健的叙述方式,讲述了一个个充满民族神秘色彩的故事,刻画了一群鲜活的鄂温克人,就像大兴安岭无边的山林和额尔古纳河无数的溪流一样,无不让我感到震撼和迷恋。书中一代代萨满祭司拥有的神奇魔力,以及应验在不同人们身上的生生死死,仿佛让我看到了《百年孤独》;而在经历了一个世纪的战争、运动、解放之后逐渐熄灭的游牧文明之火,又像极了《尘埃落定》。

  然而这种比较是不必要的,每部作品都有自己的灵魂,而额尔古纳河右岸的灵魂就在那洁白如雪的白桦林里,在蜿蜒清澈的.金水河中,就是那挂着铃铛低头啃食苔藓的驯鹿的角,是夜晚能看到星星的会制造风声的希楞柱,是弹奏出的悠扬婉转的曲调的木库莲,是四棵高大挺拔的松树上搭起的风葬台,更是一个个身穿兽皮围着篝火唱歌跳舞的鄂温克人脸上纯真的笑容。这,是一部鄂温克人的百年史诗,是一首游牧民族在现代文明冲击下逐渐衰落的凄美挽歌。

  本书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就是讲述死亡的方式,里面几乎每一个角色都经历了死亡,而作者用一种悲伤但却平淡的方式把死亡叙述的非常自然,鄂温克人的死亡,就像是大自然中的各种生灵,自然而生自然而死,悲伤但不遗憾,凄凉却依旧美丽。

  但我认为这是也本书的不足之处,作者给予每个角色以不同的死去方式,有很大成分的象征性和因果性,有明显的文学再创作痕迹。中间篇章冗长、拖沓的故事叙述。有些苍白,有些刻意的想象,它不够自然。人物不够立体,刻画不够细腻。还有就是纵观全书,鄂温克人有仇恨,但是没有恶人,我觉得没有哪个民族是没有恶人的,只有善没有恶的民族是不完整的,我想这是本书的一个遗憾吧。

  瑕不掩瑜,依然五星推荐。伟大与否,笔者说了不算,读者说了也不算,它属于时间,时间说了算。20xx年,我仍然期待与人共读。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8

  同样突然间失去挚爱的故事多年后在我与第二任丈夫瓦加之间,我的第二段爱情。我们的爱情是以战争为媒。此时抗日战争接近尾声,我在贝尔茨河畔遇见我的第二任丈夫瓦罗加。

  “那是正午时分,贝尔茨河水被强烈的阳光照耀得发出炫目的白光。河面上飞舞着一群蓝色的蜻蜓。清瘦的瓦罗加站在岸边,他的身上有一种非同寻常的气质。他下穿一条光板的狍皮裤子,上穿一件鹿皮背心,露着胳膊,脖颈上缠绕着一条紫色的坠着鱼骨的皮绳,脑后束着长发。我从他的头发上已经判断出他是酋长,因为只有酋长才会留起长发的。他的脸非常瘦削,面颊有几道月牙形的沟痕,他的目光又温和又忧郁,就像初春的小雨。他看着我的时候,我感觉有一股风钻进了心底,身上暖融融的,很想哭。”

  相遇十几天后,瓦罗加带着弟弟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向我求婚,我幸福地晕厥了过去。

  两个失去挚爱伴侣的灵魂的相遇就像大自然中奄奄一息的草木在冰雪融化后,在一场春雨的.滋润下又都唤起了勃勃生机。

  我们的相遇和相爱,如初恋般美好。我在拉吉达怀中的时候,感觉自己是一缕穿行在山谷间的风;而我在瓦罗加怀里,我感觉自己就是一条畅游在春水中的鱼。如果说拉吉达是一棵挺拔的大树的话,瓦罗加就是大树上温暖的鸟巢。他们都是我的爱。

  而这段感情也终没能陪我度过余生,瓦罗加为了救电影放映员和马粪包惨死于黑熊掌下。我的两段爱情,始于黑熊,终于黑熊。大自然馈赠我们美好,但在某个时候也会索取。也许,“轮回”这两个字才能缝补我内心的伤痛吧。

  这两段爱情都带给了我美好的人生体验,虽短暂却永恒。就像文中萨满对新人祝福时说的,“男人的爱就是火焰,你要让你爱的姑娘永远不会感受到寒冷,让她快乐地生活在你的怀抱中!而女人的爱,会让男人永远的强壮!”

  结语

  罗兰说:“爱是生命的火焰,没有它,一切变成黑夜。”人生中真正重要的那些相遇和分离,从来都显得漫不经心,它不刻意,没有人安排,没有人设计。

  白朗宁说:“我是幸福的,因为我爱,因为我有爱。”爱与被爱,是一个人一生的幸福。所以,在没有战争、瘟疫和饥荒的年岁里,如果你恰好有你所爱,就多一些温情和激情。因为,坚定而美好的爱情一定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9

  因为董宇辉老师的“由衷深沉,不知所以但一往深情的爱”,我翻开了这本《额尔古纳河右岸》。它字里行间透露出的一种平静优美的生活美感,使我仿佛获得了精神上的释然与归宿。

  这本书以一个年近九旬的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的女人的口吻,叙述了这个在大兴安岭深处生活的游牧民族从繁荣到被现代文明冲击而日渐式微的历史变迁。

  [生命的敬畏]

  《额尔古纳河右岸》最触动人心的,莫过于鄂温克人对生命的敬畏。

  生活在森林里的鄂温克族人民与驯鹿是密不可分的,在他们的眼里,驯鹿像孩子一样珍贵。文章中甚至有一段还写道“驯鹿一定是神赐予我们的,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连一头驯鹿都是神圣的,他们看待生命的平等观念,怎么不值得现代人类学习呢?我们平常的新闻报道上经常有人虐待动物的现象,那些残忍的人是否想过,动物的生命也是值得尊重的呢?而那已衰老的鄂温克族对于任何生命都敬畏的那股人情味儿,却在这越来越先进的社会越来越黯淡了。

  与现代不一样,鄂温克族人民举行葬礼的一种方式叫“风葬”。当逝去的人的身体融入风中,人们希望他们仍然能听见大自然的声音。或许以现代人的观念,这样的想法显得荒唐,然而对于古老的鄂温克人来说,这又何尝不是他们对离世的亲人最美好的祝愿呢?这又何尝不能彰显他们对生命的虔诚呢?

  当我合上这本书时,我汲取到了一股力量,它教我去敬畏生命,去在淳朴的善意里找到归宿。

  [自然的热爱]

  在这个民族,山川和湖泊是他们的家人。他们受馈于自然,同样也尊重自然的一草一木。

  作者迟子建曾说过:“如果山峦给予我的是勇气与激情,那么大海赋予我的则是宽容的心态和收敛的诗情。”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人们的情感需求常常无法被满足,人们对于孤独的感觉越来越强烈、沉重。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尝试着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呢?当我们真正做到敬仰、热爱自然,内心才能得到充盈,我们才会拥有超越孤独的.内心与勇气。

  《额尔古纳河右岸》告诉我,自然就是力量,它会像神明一样庇佑着你。人要回归本心,亲近自然。

  [信仰的传承]

  作品通篇都充斥着一股独属鄂温克民族神秘的色彩。

  小说让我印象最深的人物就是妮浩,她是一位被当做神灵的萨满,可同样是个悲剧性人物。她不能改变自然法则,每救活一个人就要失去自己的一个孩子,作为母亲,她忍心失去自己的孩子?但她说:“我是萨满,怎能见死不救呢?”为了苍生,为了大爱,她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牺牲自己,她的精神是多么的高尚,可她又是多么的无助啊!这令我我想到了庄子的一句话:“至人无己,圣人无功,神人无名”。我敬佩她,敬佩鄂温克族的他们在目睹了那么多撕心裂肺的死亡之后仍对人生抱有的顽强生命力和坚定的民族信仰。

  鄂温克人民的信仰是什么呢?大概就是他们那坚韧、顽强、博爱的民族精神。这种精神是一种种族延续的根,即使鄂温克民族渐渐衰败,即使这信仰有时会与现代文明产生冲突,却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在大兴安岭的深处,有一种磅礴遒劲的声音,那是鄂温克永不衰退的坚定的民族信仰,你听见了吗?

  原始与现代的碰撞,美好与痛苦的并存,快乐与悲哀的交织,谱写了这一首令人潸然泪下的生命乐章。《额尔古纳河右岸》,它给了我坚定的勇气去敬畏自然,热爱生命,坦然面对这世界。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0

  语文课,我听到一篇散文《我的世界下雪了》,作者是迟子建,所以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翻看她的《额尔古纳河的右岸》。

  作者开篇写:“雨雪看老了我,我也把他们看老了。”看到这,我想迟子建真爱雪。故事讲的是一个鄂温克女人的一生,她目睹了无数人的生生死死,最后一无所有,只能守着大山,把自己的生命奉献给神灵。

  看完后,我不能忘掉那个民族的迁移,那段时代的.悲歌。具体是什么时代呢?这段故事发生在中日抗战时期,日本人开始搜捕俄罗斯人时,注定了鄂温克民族的悲剧。

  伊凡的妻子是俄罗斯人,在日本人逐渐深入中国腹地的时候,她带着两个孩子逃回了俄罗斯,人们要去找她,但伊凡说:“想走的人是留不住的。”

  自此之后,日本人断了鄂温克人的贸易,抓鄂温克男人当兵,伊凡因为对妻子的思念连夜逃跑,他去了俄罗斯,却没有家人的踪影,几十年过后,他又回到了鄂温克,他看着人们又说了一句:“想走的人是留不住的。”

  当我看到这一段,仿佛看到了一个高大的,善良的,勇敢的人,也许在鄂温克没人能瞧得上他,但是他仍然把每个月的工资寄给鄂温克的亲戚。

  “我”的姨妈伊芙琳心直口快,说话尖酸刻薄,又是一个歪鼻子,乌力楞里没人喜欢她。她的嘴害死了“我”母亲和大伯,害死了自己的儿子,害死了自己唯一的朋友。她的丈夫瞧不上她,而她心知肚明,无可奈何。

  她是一个可怜的人,只对“我”敞开过心扉,“我”也不理解她,甚至鄙视她,说她做的嫁衣谁穿谁没有好下场。“我”恨她说母亲,恨她害死表哥, “我”气愤过,难以理解过,但是当伊芙琳去世,被风葬,“我“还是哭了,伊芙琳帮”我“助产,伊芙琳为”我“讲故事,伊芙琳为“我”缝衣服……

  伊芙琳死了,再也没有像母亲一样的人能让“我“依偎了。

  这是此书中两个最让我感慨的人,他们的结局并不好,人生也是最不如意,他们不坚强,但他们却是最典型的鄂温克人。

  结尾,那些离开布苏的人回来了,“我“心满意足,决定撒手而去。鄂温克的人们爱自己的民族,爱自己的乌力楞和部落。”我“也一样,所以最后待在山上,静静地等着神灵把自己收去。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1

  读了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这一版,纯蓝的封。

  “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尽倾江海里,赠饮天下人”——这是记忆中迟子建的源头。高中,课外书成了违禁品,班主任只允许大家在晚饭与晚自习间的空隙看闲书。貌似在《读者》上看到了这首续写的诗,将其誊于摘抄本,每次语文早读时都拿出来看看。班主任每次说我大大咧咧的时候,我就会想到“他”。是的,之前一直以为她是男生,这个看似矛盾的句子无疑折射出我那时对男女的刻板印象。如果知道他是女生,或许会更欣慰,或许会觉得自己的自觉性反叛有了陪伴。

  “追忆是老年人才做的事情”。回到这本书来。

  一个平铺直叙的故事。想象一个七八十岁的老人,永远留在大山,在一个冬季的火堆边,她盯着窜动的火光,开始讲述一生的故事。这份想象里的平淡,与书中相似。故事里的死亡、每一次死亡,都被叙述得平淡无奇,哪怕是亲兄弟之间的误杀,也好似水往下流一样,从作者笔下自然地淌出。一生都随着鹿群不断迁徙的民族,一生都与山林相伴的.人,想必不会觉得死亡是一件丑陋的事吧?没有棺材,没有坟墓,更没有墓碑,死去的爱人就葬在风中。小学时在qq空间看过风葬的照片。照片里的男人留着长发,披着兽皮,秃鹫在镜头的深处。心想风葬实在太可怕也太残忍。

  其实哪有。风葬远不是对死者的亵渎。

  “玛利亚不用抬头,就能看见太阳和月亮,小灰鼠会抱着松塔,跳到她身上和她玩耍,你说她是在风中还是在土中?”

  被吃掉(指在你没有呼吸之后)也没有那么坏。逝去的爱人以另一种方式陪伴自己。这种陪伴,既是形而上的,也是形而下的,后者多一点:纯粹的、物理意义上的陪伴。逝者的肉体会进入食物链的另一层,剩下的残渣会被分解,一部分飘入风中,一部分渗入土壤,养育又一轮的四季。无论以哪种方式,死者的身体最终都会分解为最简的元素,真真正正地又回到宇宙中,通过爱人的一呼一吸与爱人再次融为一体。

  亲人死后,穿好寿衣,被规整地放入定制的棺材。棺材必须结实,下葬前要钉牢。棺材之外,是石砌的墓。一层又一层,想用这规规矩矩来表示敬意,延缓尸体腐烂,也方便后人前来祭拜。躺在墓中的外公,也许现今都还没有重新进入生物圈的循环中,唯物主义的我,想念你的时候怕是不能看着星星了。

  又要草草结束了,现在学校已经开始安静,黑夜中物体的轮廓开始模糊(在处处街灯的城市,也不会模糊到看不清的呵)。

  祝好。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2

  我是麦田的熟人,我有二十六岁了,今天在我在麦田地头散步的时候,我想起了一个九十岁的老人讲起的故事。她说,她是风和雪的老熟人了,雨雪看老了她,她也把它们看老了。

  我不想先说我看到的这个故事,当我看完的时候,其实,我在思考,到底这个故事想要讲出什么呢?我也不想用百度百科的话语来解释,因为我觉得说服不了我,直到我看到了这段文字。

  “面对越来越繁华和陌生的世界,曾是这片土地主人的他们,成了现代世界的”边缘人“,成了要接受救济和灵魂拯救的一群!我深深理解他们内心深处的哀愁和孤独!当我在达尔文的街头俯下身来观看土著人在画布上描画他们崇拜的鱼、蛇、蜥蜴和大河的'时候,看着那些已失去灵动感的画笔蘸着油彩熟练却是空洞游走的时候,我分明看到了一团猩红滴血的落日,正沉沦在苍茫而又繁华的海面上!我们总是在撕裂一个鲜活生命的同时,又扮出慈善家的样子,哀其不幸!我们心安理得的看着他们为着衣食而表演和展览曾被我们戕害的艺术;我们剖开了他们的心,却还要说这心不够温暖,满是糟粕。这股弥漫全球的文明的冷漠,难道不是人世间最沉重的凄风苦雨吗?”

  故事的最后,他们会是什么样呢?现实的他们,最后又是什么样呢?

  她说:故事总要有结束的时候,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尾声。

  这个故事其实不是很长。它分为了四个部分,分别是清晨、正午、黄昏和半个月亮,不长的故事讲述着鄂温克族百年历史。有温情、有痛楚、有磨难、有欢乐,小小的部落有着世间一切的悲欢离合,且神秘令人神往。

  这个故事的人物有好多,但最难忘记的就是萨满的接替者妮浩。仿佛她承担了这份神圣的责任,就必然付出代价。为了别的孩子,自己的孩子一个一个的逝去,直到自己生命的最后一刻。

  在故事的后半部分,很多时候都在交代人物的死亡,不只是妮浩的孩子,还有很多很多人,有的是正常的老去,有的则是意外。

  很多人都逝去了。

  故事的讲述者淡淡的经历着,静静地叙述着,忍受着离别,然后迎接着新生。死亡,是我们每个人必须经历地吧!在我读故事地经历中,最开始会因为人物地离别而哭泣难过,慢慢地,随着年龄地增加,随着听的故事越来越多,其实死亡并不觉的可怕了。

  回到老家,在田地间散步的时候,发现又添加了几座新坟,在与家人的聊天过程中,发现,很多人也在记忆中慢慢淡忘了,一转眼,最近梦到的亲人也已经离开了十多年了。是什么淡忘了呢?我想,是街道上一群陌生孩子的笑颜,是恍惚间突然就长高长大的小孩,是翻修了一遍又一遍的房屋,是记忆中健硕的老人再见已是步履蹒跚,我想,这些淡忘可能是因为新生,也可能是因为岁月。

  有新年,便有旧年;有新生,便有老去。

  这应该是人生必须的经历吧!

  就像作者所说的“我已经说了太多太多死亡的故事,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因为每个人都会死亡。人们的出生是大同小异的,死亡却各有各的走法。”

  死亡,其实司空见惯,我们现实中所见到的听到的,有时候远比故事中的更为脆弱,我们的生命看似坚不可摧,顽强至极,实则遇火则化,一推即倒。

  死亡,对于你,对于我,始终是不可回避的现实。

  命运莫测,生死无常,其实我们现在活着的每一天,都是一段未知的冒险,与其被死亡的恐惧与不安耗尽生命力,不如珍惜和善待我们所拥有的平凡的每一天。

  即使有一天死亡来临,不要恐惧,所有的离去,都会以一种新的形式到来!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3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我国女作家迟子建的代表作,该长篇小说20xx年出版,20xx年获得了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而且被公认为茅盾文学奖中排名前十的优秀作品,20xx年还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豆瓣评分高达9.0分。作者迟子建出生在黑龙江漠河市,现任黑龙江省作协主席,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其他代表作还有《群山之巅》、《世界上所有的夜晚》等,她是当代中国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额尔古纳河右岸》以一位90岁鄂温克老人的自述形式,讲述二十世纪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人的生存现状和百年沧桑。该小说很具迟子建作品的特色,文中对自然的描写非常唯美,让人印象深刻;小说反映游猎民族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体现作者对自然的思考、对少数民族的同情;小说中有大量与死亡有关的故事,借以反映人性的善恶和生存之不易。按照作者自己在“后记(跋)”中的表述,该小说创作的“种子”是少数民族人身上所体现的那种人性巨大的包容和温暖。

  小说中描写了许多人物,一代又一代。令人印象深刻的是部落的两位萨满(相当于巫师,有很强的神力):尼都萨满和妮浩萨满。为了部落的利益、为了亲情,他们都付出了极大的`牺牲。尼都萨满是主人公的伯伯,他终生未娶,常年女性打扮,一直深爱着主人公的母亲,但受限于氏族规定,主人公父亲去世后也不能娶她的母亲。妮浩萨满是主人公的弟媳,为了救死扶伤,自己的6个儿女先后死了4个。

  小说中描写了许多死亡事件。在大自然面前,游猎民族的生存面临极大的挑战,包括恶劣的天气、野生动物的攻击、伤病的困扰,也难怪他们会极度崇拜自然的力量、相信神灵、相信因果报应。主人公的父亲死于雷电,一个姐姐死于风寒,姐姐列娜是在部落迁徙时冻死的,第一任丈夫拉吉达也是冻死的,第二任丈夫瓦罗加则死于熊掌,小儿子安道尔被误杀,大儿子维克特死于酗酒,几乎没一人是善终的。

  游猎民族人数很少,一个乌力楞(部落)里就二、三十人,大家都是亲人,会很亲密也很容易产生冲突,由于缺少缓冲和解决手段,有些看似不严重的冲突往往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或对人造成严重心理问题。比如书中描写的依芙琳(主人公的姑姑),她口毒蛮横,说话经常得罪人,她吓跑过娜杰什卡,气坏了玛利亚,逼死了自己的儿子金得。又比如,拉吉米由于意外事故失去生育能力,一直闷闷不乐。后来他领养了汉族女孩马伊堪,他担心失去女儿,直到30岁都不让女儿结婚,结果导致女儿自杀。

  读完这本小说,我就在想,到底像鄂温克这样的游猎民族,最终该走向何方,才是人与自然真正的和谐共存。继续保持原状,以现代的眼光来看,他们的生存环境并不如人意;改为定居生活,势必造成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人与驯鹿都不适应。也许这世上就很难有两全其美的完美答案!可是,世界经济、科技的发展势头无法阻挡,人类有了更强的能力,很难不向自然索取更多,人类看到了新的可能,很难不去寻求改变。只希望,人类在向自然索取时,尽可能多考虑可持续发展问题,多兼顾其他生物的生存问题,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控制欲望、回馈自然。

  由于体例的问题,这部作品对人物形象的描写并不太出彩,个性突出丰满的人物并不多;作品主要按照时间顺序描写,故事情节中的冲突多是人与自然,有些人与人的冲突情节略显突兀,有些情节太过离奇,比如老达西对尼都的奚落,老达西死后玛利亚突然就怀孕了。虽然有这些不足,但我仍认为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无论是其文学性,还是立意高度,都值得我们认真反复鉴赏。首先它立意很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原始与现代的冲突、对生命的思索,一直是很值得探讨的问题;其次,作者的文字功底很高,尤其表现在对自然的描写,非常具有诗意;再次,少数民族、最后一个游猎民族这样的选题也非常吸引人,能充分满足读者的好奇心。总之,强烈推荐大家去阅读。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4

  当我读完了这本书,我感觉心灵受到了一份洗礼,那么古老的苍凉,那样遥远的沧桑,都是我从未见过的。我惊叹于那个古老民族对自然的执念与敬畏,对情感的洒脱与自然,对传统的坚守与传承,对他人的关怀与热情。他们,与山与水长在一起,与麋鹿在风雪中坚守,与饿狼在月夜间搏斗。都是这个民族的人真性情的象征。

  我惊叹于世间那天造的美景,额尔古纳河右岸得天独厚的美景。“太阳已经落了一半,他把向西的水面染黄了,所以那条河看上去好像一分为二了,一面是青蓝色的,一面是乳黄色的。”这是光之晕染。我迷恋麋鹿走过的深秋寂静的林,它们轻轻地吃着白蘑菇。迷恋堪达罕游过的夜色的山,它在水中嬉戏,这是乐之生灵。我向往落在铁皮风箱前的一群黄蝴蝶和林间披着白色袈裟的白桦树,它体内流着新鲜甘美的汁液,这是林之纯洁。那里的秋一定是极美的,那里的夏一定是热烈的,那里的冬一定是严寒却又孕育着春的。

  那儿热烈的人情更使我震撼,谁曾想一个整日为生存

  奔波操劳的少数民族竟是如此的敢爱敢恨。它们的婚丧嫁娶同样如我们般隆重,他们对爱情也是如我们般渴望迷恋,甚至更加忠诚热烈,他们也有信仰并愿意为此付出代价。有一个女人,她是本书的主人公,她把一生献给爱情和信仰;有一个古怪的老头,他训练一只鹰,最终他们与伤了他的腿的`狼同归于尽;有两个萨满,一个在对一个女人的思念中悲伤死去,一个用自己孩子的性命救活他人;有一个妻子,为了和不爱他的丈夫怄气终身,扼杀了腹中柔软的小生命;有一个青年人,为了违抗母命拒娶不爱的人,吊死在一棵枯树上;有一个老妇人,为了表达对爱情的至死不渝,穿着为传统所不允的结合中恋人送的羽毛裙子,在儿子的婚礼上舞蹈直至生命的凋亡~~~

  萨满舞蹈在这本书中有诸多地方提到,这象征着一个民族的精神与灵魂。第一次是尼都萨满为救一个女孩性命,舞蹈让一只小灰鹿代替女孩去了那个灰暗的世界。当日本人来的时候,为了捍卫民族的尊严,祖先的威严,衰老的尼都萨满再次披挂上神衣,这一次他走向了生命的尽头。他拼命地舞着,跳着,伤口消失了,马死去了,他也倒下了,但他倒在对祖先的骄傲里,对恋人的思恋里,他归去了想去的地方。从妮浩成为萨满的那一刻起,她就开始救死扶伤,为了救偷食物噎死的人,别的营地的病人,她牺牲自己孩子的性命,一命抵一命,从先民起的生存之道。他们舞起时,天地为之撼动,草木为之哭泣,命运为之改变。披挂的神衣,神型的木偶,象征日月雷电的铁片,传递着这个古老民族的低吟。

  我从未来过这片地,但我神往初秋飞舞在林中的黄蝴蝶,那种清冷的感觉,那么干净与淡然;夜间燃起的篝火,热烈的舞会,爱人间的心心相印;淳朴自然古老的生活,与鹿共处的宁静之道,那一切都是那么美。仿佛是不可触碰的梦境,又仿佛是一觉醒来就能到达的归处。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5

  第一次知道《额尔古纳河右岸》这本书,是在最近爆火的东方甄选的直播间里,主播董宇辉特别自豪地说:“我一定要死后,在我的墓上刻一句话:我把一本非常好的书卖出150万本。”所以很好奇这一本让他热血澎湃,疯狂推荐的书到底是什么样子的,马上网上下单读起来。

  故事是以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的诉说经历开始。书中介绍了一群鄂温克族人,生活在额尔古纳河右岸,世代与驯鹿相依为命。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四处迁徙游猎,仿佛身处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当时主播介绍的时候也说过,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世外桃源。然而,美丽而神秘的大森林里,却隐藏着无处不在的危机。族人们与猛兽殊死搏斗,跟恶劣环境百般周旋,依旧无法阻止亲人的离去和民族的衰落。从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死亡,一次次无可奈何的失去中,我们可以看到生命的坚韧和人性的`顽强。

  整本书被分为被“清晨”“正午”和“黄昏”三个部分。俗话说一天之计在于晨,清晨是一天的希望,这个时期的鄂温克族充满了生机,部落中富有色彩的人物陆续登场,有精干瘦朗爱着妻子的林克,勤劳爱美善舞的达玛拉,温厚隐忍却很孤独的尼都萨满,勇敢健壮的鲁尼以及美丽不幸的拉吉达等等,每个角色都色彩饱满让人印象深刻。这时候的色彩是清新欢快的,不断有人结婚,不断有新生命降临到这个部落。正午是一天的顶点,也是这个部落的辉煌时期,主要人物都正值壮年,他们肆意挥霍着自己的体力和智力,为了部落的生存,和雪灾、瘟疫、战争做着艰苦的斗争。黄昏进入了一天的尾声,鄂温克族也不可避免地迎来了衰落,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原始森林遭到乱砍滥伐,这个古老的游猎民族被迫下山定居。

  一本书读下来,我了解到那个古老的民族,那个民族的族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他们热爱那片神秘的大森林,感受着他们为了生存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体会书中人物的悲欢离合和充满爱恨情仇的真挚感情,不由得为一个弱小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的百年沧桑和时代变迁而深深感慨。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相关文章: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书笔记01-07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1-16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精)02-05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精选31篇)06-15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精华【6篇】03-24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优秀【3篇】12-22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解读10-14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语录10-20

蓝染惣右介语录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