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孩子的品格》的读后感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孩子的品格》的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孩子的品格》的读后感1
《左转·隐公·隐公三年》曾道:爱子,教之以义方。那么何为义方?怎么样才能做到教之以义方呢?《孩子的品格》作为一本被誉为写给父母的积极心理学的书将告诉你答案。 《孩子的品格》是由清华大学社科院院长和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所编写,作为心理学方面的专家和学者他的《孩子的品格》一书深入浅出地写出积极心理学对孩子一生品格的影响,更是父母了解孩子心理的一扇明窗。用积极教育成就孩子的幸福人生可能在大多数父母心里对于积极教育并不是很了解,甚至还错误的.认为积极教育就是快乐教育,积极心理学就是心灵鸡汤。可是事实果真如此么?真的是这样么?答案是否定的。彭凯平主任在书中明确告诉我们:积极心理学是一门科学,有证据有逻辑有调查,它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学问。它是一门让我们在跌倒多次后,仍有意愿和勇气、能力爬起来;能让我们不断战胜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并最终拥有幸福而灿烂的人生;是让我们平凡普通人能够随时拥有“内圣外王”的伟大情怀,成就更好的自己。作为父母,让孩子拥有幸福的人生,是我们的心愿也是责任。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叛逆?为什么越来越多的新闻报道孩子用各种方式伤害自己,甚至自杀?为什么你的孩子永远比不上人家的孩子听话懂事,而是不听话不好好学习,动不动就要离家出走,哭着喊着要自杀?所有的这些现象都在提醒着我们父母,要让孩子在一种积极、健康、乐观的环境下长大,他们才会拥有获得幸福的能力。给孩子一颗强大的心脏培养不轻易言败的孩子并不是让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相反,挫折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孩子,很多都会呈现一种极度压抑、有暴力倾向、冷漠、孤独与疏离的状态。他们虽然比娇生惯养的孩子更能忍受外界的批评与责罚,但也更容易钻牛角尖,走极端或者表现出极度的自以为是。想要培养孩子的抗逆力,书中告诉我们一些方法:培养孩子的“我有”与孩子建立亲密的联结;给孩子适当的期望;多为孩子提供参与各种活动的机会。除了“我有”还要培养他的“我是”强调主观的自我认同感与自我肯定,比“我有”更加强大的自信与内驱力。另外还要培养孩子的“我能”。总之书中给我们了很多实用的信息和方法。如果你还在为孩子的培养问题而感到焦虑?如果你还在为孩子的未来感到迷茫?不妨看看这本《孩子的品格》,它能帮你解决所有的疑虑,让孩子的成长更加快乐,更加健康。
《孩子的品格》的读后感2
这本书的作者彭凯平教授是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清华大学心理学系系主任,同时,他还是中国积极心理学发起人,对这门学科已经有了多年研究和探索。在这本书里,他通过聚焦孩子的情商、逆商、自控力、专注力、优势培养等课题,提出了积极心理学应用在教育中的8大要素。
在大多数父母的观念中,积极就等于快乐,积极教育就是快乐教育,积极心理学就是“心灵鸡汤”。但实际上,积极心理学提倡的积极教育,是指我们希望在教育中,用一些让人高兴、快乐的方式,创建其乐融融的分为,这里面的含义,远比表面上的快乐要丰富很多。
父母都希望孩子幸福,但其实很多父母并不清楚,究竟都有哪些因素决定着孩子的内心感受,不清楚,就很难让孩子真正体会到幸福和快乐。
通常来说,影响孩子自我效能感的要素主要有五种,第一种是“孩子以前成功或失败的经历”。孩子的自我效能是建立在过往经验基础之上的,如果一个人过去有很多成功经历,在之后遇到事情时,他就会在过往积累的这种反馈中变得更加相信自己,实实在在的提高自尊心与自信心,从而获得较高的自我效能感。第二种是“替代性经验或榜样的影响”;第三种是“他人的评价”;第四种是“合适的.情绪唤醒”。当我们感到紧张、恐惧、焦虑时,很难获得自信,但开心或者感觉良好的时候,自信心就会比平时更高,这就是一种情绪唤醒。第五种是“熟悉的环境条件”,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类对环境越来越敏感,同时也越来越渴望从熟悉、亲切的环境中寻找安全感。陌生的环境会使我们的效能感水平降低。
这就是为什么一些重大的考试,老师会提前安排学生探访考点,熟悉内外环境,提前规划好交通路线,因为这样可以比较好地帮助孩子缓解他们考前的紧张和焦虑。
以上就是五种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总而言之,孩子越小,越容易培养自我效能感,因为小时候面临的人生“难题”更容易解决。所以在成长过程中,我们要多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环境,让孩子从小觉得“我能行”“我可以做到”,不断强化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孩子的品格》的读后感3
最近拜读了彭凯平老师写的《孩子的品格》,它的副标题是“写给父母的积极心理学”。
这本书普及了一个常识:好的心理学是有科学依据的,而不是简单的心灵鸡汤、经验总结。它直击的主题:怎么样能够培养一个更加阳光健康的孩子。这本书开篇就写了一个非常沉痛的案例。这个事例告诉我们,心理学的作用不在于完全治好一个问题,我们就是给人一种希望、一个光明、一个援助,让那些在黑暗中徘徊、挣扎的人知道有人可以去帮助他们,这一点很重要。
人是有一种内在的积极力量的,我要去鼓励他,去挖掘他身上的积极力量,并且帮助他设计出一些行为的规范。书中告诉我们:情绪其实也是一种智力。这个能力是可以锻炼、修炼的。当然还可以沟通、交流、谈心、说话、运动、冥想,这些都能对情绪有帮助。
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大多数父母所看到的孩子的不良行为,其实都是自己不良行为的反射。所以要想让孩子的情绪力提高,你得先管好自己的情绪。
把抗逆力当作一个免疫能力。而抗逆力的锻炼应该是孩子自己选择的,而不是父母设计的。这一点其实挺重要的,因为如果孩子没有自主选择的权力,而是被父母安排抗逆力的锻炼时,他会产生反抗、焦虑、不理解、愤怒等情绪。所以,通过沟通、交流,让孩子自己选择接受什么样的挑战,这一点是特别重要的`。我们发现,父母完全可以跟孩子共同设计一个抗逆力的挑战,比如钢琴弹多长时间,弹什么样的曲子,难度有多少,进步的标准是什么,孩子的自主选择其实是特别重要的。
有道无术,术可至深;有术无道,永远止于术。心理学给你一些道理,而这些道理你懂了之后,方法自然而然就会产生;但是如果你学这个方法,学那个方法,却不懂得后面的科学道理,你就永远被方法所累,而且还不一定产生好的效果。
如果我们了解一些脑科学,了解一些最新的研究,知道孩子的大脑是怎么发育的,搞清楚你自己的大脑会有什么样的问题,你会发现其实教育很简单。正本清源,就是你给孩子足够的支撑、足够的爱,让他有自由选择的机会
【《孩子的品格》的读后感】相关文章:
关于品格的说说04-05
培养自尊自信的良好品格09-08
《品格的力量》读后感01-22
品格的力量读后感04-02
品格教育心得体会10-30
品格的力量读后感6篇04-13
学习荷花品格、梅花精神征文03-19
在职场比能力更重要的12种品格02-19
比能力重要百倍的十种品格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