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读《人世间》有感

时间:2024-04-24 07:59:28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人世间》有感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人世间》有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读《人世间》有感1

  在寒假期间我们可以放松身心也可以品味读书的乐趣,这次寒假我读了名叫《人世间最勇敢的狗》一篇真实的故事。

  这件事发生在1952年1月阿拉斯加的诺姆,一个小女孩以及好多孩子染上了白喉,大夫非常需要抗生素来治疗孩子们,可在暴风雨这种天气中飞机无法起飞,无法把抗生素安全送到,只好用雪橇来送,在这种环境下只有20天才能送到,最快是9天,拉雪橇的狗狗用尽全力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它们只用了3、4天就送到了,一路的磨难使狗狗们气喘吁吁,它们的'坚持不懈,英勇顽强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

  在生活中只要你留心发现,处处都会有好心人。我们一如既往地来到教室,上课铃响起,同学们安静等待老师的到来,老师刚进入教师,我和我的同学们都惊呆了,映入我们眼帘的是老师疲惫的眼睛,黑黑的眼圈,苍白的皮肤,王老师咳嗽了几声,说:“开始上课”此时台下同学们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这掌声包含了我们对王老师的坚持不懈有责任感的心的感恩。

  有时不要老想着失败,只要坚持不懈,英勇顽强,你就会成功就像故事里那几个狗狗一样。

读《人世间》有感2

  周秉昆家唯一逝去的儿子——周秉义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他虽然在小说中出场的频率并不多,但却是一个大官。经常为人民和同事着想,呕心沥血,最后却被小人坑害,死在了工作岗位上。虽是家里唯一当官的人,却并没为自己的家庭带来好处,反而是自己的妹夫蔡晓光一直帮着自己家里人找工作,在最艰难的时候照顾周秉昆一家,他帮着周秉昆找工作,送他年货和吃食。

  周秉义同样是一个正直的人。他为工作甚至出了国去了苏联,但是在工作繁忙之际,也不忘关心同在机场的.妹妹。也许周秉义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幸运聪明有勇气,而巧合的是他的智慧伴随了其一生,并最终帮助他创功立业,有了自己的一番天地。他和周秉昆不同,他看似不太关心家庭,也没有把一切都奉献给家庭和爱,他只是在默默无闻的关心自己的亲人,没有表面上如此的热切。他和周蓉更加不同。他没有周蓉的独立和敢爱敢恨,也没有周蓉的如此固执,但同样的,他也会坚持自己的立场,只为了让人们过上好生活。

  周秉义并不是善终。虽然他和妻子分到了三室两厅的房子;虽然他和妻子即使一生无儿女,但还是恩恩爱爱;虽然他和家人亲亲热热,欢欣鼓舞;虽然这一路走来他平安无事;虽然他获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这还是无法抵御死亡的来袭。他是因为胃癌去世的,即使在去世当天,他还坚守着自己的信念。

读《人世间》有感3

  给别人撑伞的同时,不要淋湿自己。

  网上流传一段很深刻的话:

  “割一片肉救一个人,人会感激。但割的'越多,人要的也会越来越多。

  到最后,就算把那人凌迟了只剩一具白骨,人也不会满足。”

  人性皆是如此。

  如果对一个人好到失去了分寸,最后伤的只会是自己。

  人人遇到困难时都喜欢来找周秉昆帮忙,帮的次数多了,这些付出变成了理所当然。

  周秉昆新买的房子被骗打了水漂,实在没地方住,只好去找国庆把原本借给他们的房子要回来。

  没想到吴倩听到周秉昆的来意后,当场翻脸,哭着喊着怨周秉昆不帮他们。如果善良过了头,换来的不一定是感恩,很可能是恩将仇报。

  余生,在为别人撑伞的同时,也记得为自己遮雨。帮别人的同时,也别浪费了真心,消耗了善良。

读《人世间》有感4

  闲暇间听别人谈起《人世间》这部电视剧,看完后仍觉不过瘾,又找来相关书籍,仔细阅读了一番,感慨颇多。

  之前有部张艺谋的电影《活着》,描述了国共内战后大概四十年期间,一个家庭的命运是如何伴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改变的。而《人世间》这部电视剧或这本书,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长篇版的“活着”,同样是描写了周家三代人的命运如何跟随时代的发展而改变。个人的努力很重要,但终究摆脱不了时代赋予你的底色,但即便如此,还是要努力生活,努力追求,好好的过好自己的人生。

  一、周家的小儿子周秉坤和郑娟

  剧中的主线人物,他们的生活波澜不惊,充满着底层人民每天面对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朴实、踏实,他们互相照顾着对方,守护着彼此,孝敬老人、养育儿女,或许这是绝大多数中国人的生活写照。他们全篇展现给我们的是:生活的艰难、挫折,不仅没有让他们疲惫、疏远、困苦,反而让他们的心靠的更近。

  剧中有段出自冯化成的话:自古以来孝分两种,伺候在父母身边,照顾衣食住行,是养口体。远走高飞,赢得成就,让父母以此为荣,是养心智,两种孝同样重要,缺一不可。后翻阅资料,发现最初是出自孟子:人生有两件大事,一件是“事亲”,一件是“守身”。所谓“事亲”,就是孝顺父母,尽孝道;所谓“守身”,就是照顾好自己,发展自己的事业,拓展自己的人生。周秉坤一直在父母身边尽孝,做到了养口体,但对于很多漂泊他乡的打工人来说,做好守身,养心智或许也是尽孝的一种。

  二、周家的大儿子周秉义和郝冬梅

  他们俩都是精神大于物质的人,更看重的是精神需求和自身价值,他们读过很多书,受过良好的教育,有着优越的工作,不必为生活中的柴米油盐发愁。周秉义作为一个穷人家的孩子,能够考上北大,并且成为副市长,已经做得无可挑剔。他的.岳母位高权重,他本可以高攀却不利用,坦坦荡荡做男人,之后的官场生涯中也几乎毫无污点,可以说是很理想的人生,但还是有一点瑕疵,就是贪名。

  周秉义实际上是最在乎自己名声的那个人,他怕自己的弟弟妹妹沾上自己一点光而导致自己名声受损,所以周秉昆在遇到问题后,都不愿去找自己的大哥,除非不得不找。周秉义一生把温良恭俭让演绎得淋漓尽致,而他所追求的就是那份“名”。但是这种追求法可能真的是在理想中,生活中反而没有了一丝的人情味,他在最后拆迁中为弟弟争取了一点小权益,或许这才是更真实的写照。

  “雍正王朝”中雍正杀诺敏时就提到,诺敏一生清贫,未曾贪钱,但贪功邀名同样是贪。古往今来,当官者无非为名、利、权,“名利名利”,名在前,利在后。周秉义没有利用名来索取利,但是这种贪名的做法确实有待商榷。

  三、周家的女儿周蓉

  聪明、任性、洒脱,这是周蓉的标签,但她却是极致的利己主义者,终其一生,周蓉都是在为自己而活。年少时远走他乡追求自己的爱情,而后将女儿放在弟弟家养育导致母女隔阂,之后在法国时居然动了让自己女儿和周楠恋爱的想法,完全不顾弟弟和郑娟的感受,回国后私立学校教书,退休后尝试写作并成了作家。整个人生让人羡慕,但光鲜的人生背后她是否知道,有多少蔡晓光周秉坤之类的人在为她负重前行?

  周家三个孩子的人生对于大多数穷苦人家来说已属上乘,他们各自努力着,也跟随着时代发展有了自己不同的道路。生活,本就是生下来,活下去,但活得过程中,家庭、亲情、友情、爱情、理想、事业等等却各不相同,每个人终究有每个人的宿命。

  最后献上书中的一段话共勉:人生啊,穷不怪父,孝不比兄,苦不责妻,气不凶子,一生向阳,哪怕一生尝尽百苦,只为换取一丝甘甜,也算值得了。匆匆一世,只为活得堂堂正正。

读《人世间》有感5

  前段时间电视剧《人世间》大火,身边很多朋友都在追剧,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的,感慨人生在世的苦难艰辛,网络上也对电视剧的服化道、剧本质量、演员演技赞不绝口,梁晓声这位著名已久快被网络遗忘的大作家又频繁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包括茅盾文学奖作品也掀起一波网络热度,人们好似唤起深埋基因里对纯文学作品的喜爱,对茅盾文学奖作品的敬仰。我很早就关注到《人世间》,单位也早已颇有远见的采购了近两届全套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供大家阅读,因《人世间》是三本装的大部头,当我跑去图书室借阅时从了先易后难的心理,选了《牵风记》,又点了《北上》,还借了《应物兄》,等我要攻坚克难时却暂时去了别处导致借阅暂停。所以阅读清单上始终少了一部《人世间》,一拖就拖到了如今火遍网络而不知情的境况,有一种遗漏明珠在人间的懊悔遗憾,开始急迫的找来小说原著如饥似渴的读完了《人世间》,反而对电视剧未曾动心。

  读文字永远都有比看视频图片所不能及的吸引魅力,是想象力和思考力更胜一筹。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林黛玉,我们可以想象她的衣着她的一颦一笑各不相同,在想象中我们不知不觉间便将“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记在了心底,当你遇到一个美女时对上了你的审美,这句绝美诗句也便随着美女浮现于眼前。所以当我在读《人世间》时周秉义的俊、周蓉的美、周秉昆的憨就绝不仅限于电视剧里的演员形象,比如周秉义我会觉得他应该随父母的遗传基因是国字脸,身材高挑纤瘦但绝不羸弱,话不多甚至是沉默的,但一出口便有令人信服的安全感,面对外人沉稳有礼,情绪克制,面对家人面部表情生动许多、甚至是俏皮的有着一肚子坏水的那种活泼,喜怒哀乐愿意外漏的真性情男子。想一想,都觉得魅力无穷哈哈。

  回到小说本身,不得不说,大部头的作品更彰显作家功底和作品质量,相对《北上》《牵风记》,也是令人印象深刻,文字中不乏思想深刻、情节唯美的考究之处,人物形象也是饱满的灵动的,但《人世间》带给你的阅读体验还多了一份震撼,却是少有作品可以比拟的。这份震撼里,一是梁老写出了时代大背景的全景画面,让你身临其近感受几十年的生活变迁,让整部作品呈现出恢弘磅礴的气势,那是高山仰止望其项背的敬意,如若你想模仿或者超越这种大气感,会生出万分艰难的感觉。这是无数个日夜翻阅了多少典籍做了多少次调查用了多少年的知识积累才能写就的大部头,不是一时兴起两处决心就可以企敌的高度。二是倾注笔端流淌的全是对底层老百姓苦难与喜乐的熟悉与关注。这里彰显的是作品的格局,作家的良心,字里行间看似冷酷客观的描述社会现实,但那份悲悯之心却是多年观察生活、关注世间平凡人的悲喜后生发的自然流露,所以你在读到秉昆国庆赶超们在物质匮乏年代大年三十拖着一整头猪肉回家过年的那份喜悦,你也才能真切体会着成年后的他们为生存奔波眼中光芒不再的`辛酸,也能够理解国庆得知重病后为妻女计而选择卧轨的无奈。看着《人世间》,我在心底呐喊:可以不用这样选择人生的,但你也同样清楚,那样的时代背景下那样的生活环境加之思想眼界,他们走到每一个十字路口的抉择又是必然的。什么样的作品能够直达心灵?就是这些愿意深入到底层人民中,悲悯又真实的写出下里巴人生活的作品。这段时间很喜欢董宇辉在东方甄选直播间里推荐图书的推介词,他有一段话很打动我,他说我们对底层人民的关注还可以更多一些,央视采访他这位贫苦人家逆袭出来的孩子也是合情合理的,但他依然更悲悯的呼吁大家关注更多底层打工族、流浪汉,为他们带去一份关注和关怀。我想《人世间》于我而言也是因为它带着一份共情和悲悯写出了广大底层群众的世间群像,足以是一部令人感动的作品。

  但一部令我跺脚叫好的作品在我看来还是有些可供商榷的小细节,比如人物对话我认为艺术化的成分多了些,一个没上过学的小老百姓总是文绉绉的说着家长里短,让我总有一种出戏的违和感。地方语言特色也较为匮乏,东北人豪爽又泼辣快人快语的味道在人物对白中不见分毫,减分不少。我想,梁老应该是抓大放小的性格,惯常擅于社会大背景的白描和社会各阶层的共性总结,这也体现在书中频繁出现的思考深刻的背景描述,但细节处的人物对白便没办法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但瑕不掩瑜,依然是一部可歌可泣的高峰作品。

读《人世间》有感6

  《人世间》形象而直观地向我们展示了近50年中国的百姓生活和时代发展。作品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一部现实主义题材长篇小说佳作。作者善于挖掘人物身上所闪现的善良、正直、担当和诚信。即便生活再艰辛,也要将心比心,为他人着想;就是身陷困境,也要互助互帮,自立自强,这不仅体现了作者驾驭生活的非凡能力和表现现实生活的深厚功力,而且还对我们当代的'年轻人回望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和普通百姓的心路历程,有着弥足珍贵的认知和审美功效。

  确实这部作品是梁晓声对自己的生活积累、社会阅历和人生经验的一次全方位的调动。因为在作者构建的人世间的生活场景里,我们读到了个人的成长、草根青年的奋斗,读到了婚姻、家庭的维系与经营,读到了家族的衰败与延续,读到了百姓生活的酸甜苦辣,读到了不同社会阶层的亲疏远近,读到了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也还读到了底层生活的艰辛和不易,但仍然向往更好生活的人生努力。

读《人世间》有感7

  近日,面向社会征集《人世间》篇书评活动圆满落幕。这项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关注和积极响应。在过去的一个月里,从大量的`投稿中,深深感受到文学名著的艺术魅力和读者朋友们的阅读热情。

  为此,我社专门召集相关专家和业内人士组成评审委员会通读所有投稿,从近千篇评论和书评中筛选出45篇投稿,分别获得一等奖(1篇)、二等奖(5篇)、三等奖(10篇)和优秀参与奖(29篇)。

  在这次评选活动中,我们发现,投稿者在年龄、学历、职业甚至地域上都有很大的差异;稿件既有专业学者和书评人提供,也有关心文学、热爱阅读的普通读者提供;手稿的角度、体裁、语法丰富多样。

  评审团充分考虑了稿件的不同特点,重点是是否认真阅读了《人世间》,是否能写出阅读中的真情实感和阅读后的个人感悟。部分获奖的优秀作品将收录在我社即将出版的相关书籍中。

读《人世间》有感8

  怀着一份崇敬的心情,翻看了集团推荐好书《人世间》。这本书是作家梁晓声最新创作的长篇小说,全书115万字,历经数年倾心打造。作品以北方省会城市一位周姓平民子弟的生活轨迹为线索,刻画了十多位平民子弟跌宕起伏的人生,从20世纪70年代写到改革开放后的今天,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地描写了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和百姓生活的跌宕起伏,艺术而雄辩地展现了平民百姓向往美好生活的人生努力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进步,堪称一部就是身陷困境,也要互助互帮,自立自强,这不仅体现了作者驾驭生活的非凡能力和表现现实生活的深厚功力,而且还对我们当代的年轻人回望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和普通百姓的心路历程,有着弥足珍贵的认知和审美功效。

  确实这部作品是梁晓声对自己的生活积累、社会阅历和人生经验的一次全方位的调动。因为在作者构建的人世间的生活场景里,我们读到了个人的成长、草根青年的奋斗,读到了婚姻、家庭的维系与经营,读到了家族的衰败与延续,读到了百姓生活的酸甜苦辣,读到了不同社会阶层的亲疏远近,读到了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也还读到了底层生活的艰辛和不易,但仍然向往更好生活的人生努力。

读《人世间》有感9

  《我家的“人世间”故事》是“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编辑的集文学性、时代性、教育性于一体的纪实文学作品集,全书六个章节汇集了百个平凡而又感人的家庭故事。这本书的作者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普通人,他们用真挚的情感、朴实的文字书写着家庭的温暖、生活的历程和时代的.变迁,字里行间都在向我们传递着一种情感:那就是“爱”。

  祖父勘测建厂、父母是一线工人、“我”是宣传员、侄女从事会计工作,为国家国防事业奉献青春和热血的一家四代兵工人;只身一人从沈阳辗转到成都支援三线建设,每天肩扛手抬、填土打夯修路的姥爷;16岁入伍,21岁当排长,从平津战役到抗美援朝多次立功受奖,退伍还乡依然热诚为村里作贡献的外公;从鱼米之乡来到边疆,克服大漠戈壁水土不服、食物匮乏、环境恶劣等各种困难,屯垦戍边一辈子的父母……他们的爱,挥洒在献身祖国建设事业的担当里。

  白天在山上砸石头,晚上到后河捞沙子,深夜为孩子缝补衣裳,支持爸爸独自承担家庭重担的妈妈;从凌晨开始备料,在编席机前分工合作一直织到半夜,靠编织草席养活一家人的父母;淘米、浸泡、生火、量水,每隔半分钟就转动铜罐让各个侧面均匀受热,为孩子慢火焖制铜罐饭的父亲;戴着老花眼镜、佝偻着身子在灯光下一针一线给外孙女缝制棉袄的外婆……他们的爱,蔓延在心灵深处醇浓的亲情里。

  自学果树种植技术,苦心钻研苗木嫁接的父亲,他种植30多种果树,把树苗分发给果农,带领大家共同致富。做泥炉的母亲,她一边哼着好听的小曲,一边像在精雕细刻一件工艺品,她把自己的快乐“和”进泥炉里,让“我”在寒冷的冬夜因为有“母亲的快乐”而变得非常温暖。为母亲做装绣花花样工具包的父亲,他把废弃的水泥袋子整理干净,剪折成工具包的底层,再用彩笔在厚白纸画上花草和蝴蝶折成上层,然后在空白处写上“移风易俗,破旧立新”……他们的爱,徜徉在积极乐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里。

  《我家“人世间”的故事》是普通家庭的“奋斗史”。书中一个个在艰难生活中自立自强、乐观向上的凡人故事,像电影一样在我的脑海里一遍遍回放,它们让我感受到人世间的无奈和艰辛,更让我感受到人世间的温情和希望。“平凡的我们,一身雨雪风霜不问去哪,随四季枯荣依然迎风歌唱。”人生实苦,但是值得;心中有爱,所以无畏。我们的父辈、祖辈们怀揣着一颗爱国、爱家、爱生活的热忱之心,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艰苦奋斗,才造就了今天的安居乐业、民富国强。

  生命在平凡中闪光,爱在记忆中长存。从煤油灯到电灯,从手摇电话到智能手机,从“洋马儿”(自行车)到轿车,从草顶土坯房到花园洋楼……越来越美好的“小家”生活,见证了国之“大家”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变化。凝聚着对过去、对亲人、对家国深情厚谊的一封家书、一台缝纫机、一枚纪念章、一本剪报本……它们不会随岁月的流逝被遗忘,而会被新时代赋予新的生命、新的内涵,代代传承。

【读《人世间》有感】相关文章:

人世间说说05-08

《人世间》读后感03-21

人世间读后感12-16

《人世间》读后感03-23

人世间读书心得范文12-20

人世间读后感3篇04-16

《人世间》读后感[汇编2篇]11-17

我家的人世间故事征文12-07

我家的人世间故事征文经典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