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们仨》有感
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我们仨》有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我们仨》有感 篇1
我们两个老了~
我们仨个散了~
我一个人思念他们两个~
杨绛,钱钟书,女儿钱瑗。
一位百岁老人,怀念自己的丈夫,自己的女儿写下的,我们仨,最贤的妻,最才的女,这是丈夫对她的评价,她可谓是一个贤妻良母,无论是对家庭上,对丈夫,支持丈夫的工作,做他的贤内助,让丈夫安心做学问,对女儿她都是尽心尽力,看的出来她很爱自己的`女儿,她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女儿和丈夫有好多像的地方。她也很爱自己的丈夫。当他们一路搬家漂泊,最后北京的三里河寓所成了他们的家,自此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下,这是一个很幸福很幸福的三口之家,之间有那么多美好的回忆,杨绛老先生最后一个人思念他们两个,我当时有点心疼,愤愤命运的不公,如果你爱一个人,就去和他旅行如果旅行过后你们仍然相爱,那你们就结婚吧。杨绛老先生和钱钟书把每去一个陌生的地方,称为探险,他们的爱情让人羡慕,肃然起敬,这是一个百岁老人对以往生活的回忆他们一家三口是不与人争,也不屑与人争,这是一种洒脱的人生态度。
读《我们仨》有感 篇2
这两天读了杨绛先生写的我们仨,其实很久以前就听说过这本书,前几天到图书馆很巧的就看到了这本书,有时候很奇怪,查过目录的书在图书馆怎么也找不到踪迹,可藏在心里很久的书却能就这么突然的跳到你的眼睛里。
以前感到名人离我们是那么的遥远包括他们的生活也是那么的`神秘,需要用仰视的方式来观看,可看了这本书明白了原来名人的生活和我们普通人的并无二致,有着普通人一样的喜怒哀乐,有时更甚之,生活中也会遇到这样那样不如意的境遇,甚至比普通人的还多,但他们依然乐观,依然饶有兴味的生活,不断的“探险”找到生活之美,对亲情的那份眷顾,对家人的那份爱更真更纯,也许这就是名人与我们的不同吧,他们更爱生活,更懂的珍惜身边的朋友。
读《我们仨》有感 篇3
这些日子,我在读杨绛的《我们仨》一口气读完,我就想写点什么,却迟迟没有动笔。
因为自己有好几天都陷入了杨绛的情感里,在她编织的梦里穿行,心情总会随着故事的发展起起伏伏。
“1997年早春,阿瑗去世,1998年岁末,锺书去世。我们三就再次失散,就这么失散了,现在就只剩下了我一个人。”于是就有了这本书,书名叫做《我们仨》,这本书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我们俩老了,我们仨失散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三,这本书里的每一个文字都是饱含了心血,都是剜人心的情感在心里来回流动而结成的。整本书没有华丽的词藻,但是它有朴素的心疼和淡淡的感动,它有对丈夫对女儿和三人生活点点滴滴的怀念,它有一个坚强的说故事的人。
在书中,杨绛用细腻的思考把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进行放大,用自己的心把它们串成一串闪耀夺目的项链。在她的故事里我看到了无奈、坚强、释怀,杨绛先生在面对惨不人道,在那段扭曲心灵的历史中,她并没有对命运抱怨,她忍受着世道无常的变化,任凭命运的各种不会,她就是笑,把它们当作历练,磨练自己的性格。毕竟她无法像贝多芬那样扼住命运,也不像海伦有一个好老师,她在命运中只能靠自己,只能无条件承受,所以她的内心是强大的,她沉浸在我们仨的回忆之中来缓冲自己受到的'伤害。
在《我们仨》中不仅让我看到了杨绛先生强大的内心,还让我走进了我想要的家,一家三口无分长幼,互尊互爱,互为师长,互为兄弟姐妹。正如作者在书中云:“我们仨,却不止三人。每个人摇生一变,可变成几个人。阿瑗长大了会照顾我,像姐姐;会陪我,像妹妹;会管我,像妈妈。锺书是我们的老师,我和阿姨都是好学生……他可高大了。但是他穿衣吃饭,都需要我们母女把她当成孩子般照顾,他又很弱小……”这种美好的家庭怎叫人不羡慕呢?我想,杨绛先生一定无比眷恋这样自由自在的生活。
在《我们仨》中没有让人悲痛欲绝的词句,没有撕心裂肺的呼喊,没有无助的彷徨,只有一位母亲对女儿的思念,一位妻子对丈夫的思念以及对往事的叙述,但是,不知怎的,读完《我们仨》会有一种悲伤和哀叹萦绕在心头,久久不能散去。
书中有两句话说的很好: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乐的一起过日子。”人间没有纯真的快乐,快乐总夹着懊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另一句是: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自在;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杨绛先生见的太多太多,钱锺书先生和女儿钱瑗相继离她而去,所有的悲欢离合,所有的潮起潮落,她早已释怀,也正因为如此,她才会有这样一番感言。
杨绛先生在这本书中,她没有去评价自己的生活与家庭,她只是像讲故事一般讲着讲着,似乎这个故事一直在演着,没有尽头……
感谢杨绛先生,给予了我们无尽的感动,告诉我们做人做事的真谛及本原珍惜,读《我们仨》是对现在生活的满足,更是对那种平凡的味道的流连忘返……
如果不是小米妈妈的推荐,成妈很难想到去读杨绛的这本《我们仨》,甚至连杨绛是何许人也都不知道。成妈仅用了不到一周的时间读完此书,很是为他们一家三口相扶相守所感动,也为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却仍工作的态度落泪,为互爱的一家人失散而悲伤。
杨绛是钱钟书老先生的爱人,钱钟书是《围城》的作者,他们的爱女名钱瑗。此书是杨绛老先生于九十多岁后怀念已逝去的另二位家人作做。书中描述了她们颠沛流离的一生,但却患难与共,相互理解与支持,同时坚守自己的信仰,没有抱怨,积极的生活态度。虽然没有华丽的辞藻描写一家三人的品质,但字里行间及一生事迹却透露着一种“春蚕到死丝方尽“的高尚品格。
很是为文末所描写的一句话感动: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
其实每个人的一生都如此,会历经大起大落,会历经生老病死,端看我们用何种态度生活着。用积极的一面看待人生,人生是快乐和幸福的;用消极的一面看待人生,则人生充满不幸。其实现代社会,我们人人是幸福的,没有饥饿,没有战乱,是和平发展繁荣昌盛的好时机,几百年才一遇。我们处在这样的好时代,有什么不知足的,又怎么能不用一颗感恩的心去生活。
我心亦然。回想着自己曾经许下的愿,为社会贡献一些心力,去落后地区资助些生活困难的孩子。但总是为生活中各种杂事缠绕和困扰,将那些心愿抛诸脑后了。等成成大点要去实施了,带着他去去落后地区,体验当地的生活,让他明白他是幸福快乐的。
读《我们仨》有感 篇4
很早就买了这本书,搁置了很久。最近分两个晚上读完了它。深深缠绕在脑海里的,是杨绛先生在钱钟书与女儿钱媛都病重的那段,是在梦中,却能在现实里遇见;不是在梦中,却又如此真切。
对于牵挂的人,无论在梦中还是在现实中,都能相见。
杨先生说虽然不在女儿身边,却能在梦中见到女儿日日的病况及生活情景,这种有些奇妙灵异的遇见,我是相信且亲身经历过的。很小的时候,爷爷就离开了我。爷爷出殡的那天深夜,我起床上厕所,刚一下床,就听到了爷爷在叫我,我迟迟不敢去,就喊姥姥告诉姥姥我听到了爷爷在喊我。记忆里姥姥只是说了句:“要是真疼孩子,就别这样吓孩子。”爷爷的声音就消失了。
爷爷是瘫痪,却很疼我,小时候的我很活泼,每当在幼儿园学了新的舞蹈或歌曲,回到家就会站在爷爷面前表演一番,记忆中的爷爷总是笑眯眯的。等我表演完,爷爷就从他座椅背后拿出一些美味的零食给我(其实那是姑姑伯伯们拿给爷爷吃的,爷爷总舍不得,都留给了我)。爷爷去世的那天晚上,收拾爷爷的床铺,把被褥掀开,床板上还有爷爷为我藏着的几本作业本、些许铅笔和一把多的三个或四个长在一起的花生(正常的花生都是两个连在一起的,小时候特别喜欢那种三个或四个长的奇形怪状的,我老家叫这种花生“老等”),奶奶告诉我这些的时候,我的眼眶里充盈着晶莹的泪珠,不敢掉下来,那时候的自己,总是害怕哭泣,害怕煽情,却总是忍不住。长大后,感动和煽情的时候很少了,有时候却还要硬生生的逼出些眼泪来。
所以,我自从小就特别相信灵魂的存在。对于深深挂念放不下的爱人,灵魂是永生的。
杨先生用含蓄的表达,写出了杨先生、钱钟书先生与女儿钱媛的浓厚亲情。杨先生写因为当时革命形势动荡不安,他们几番搬家,生活简陋,却总是其乐融融,相亲相爱。家存在的形式,不在于陈设位置,不在于房屋大小,真正联系一个家的,是心系彼此,用爱串联,组成一个家的心脏。现在漂泊在外的自己,对租住的房屋总是很难说出“这是我的家”这几个字,下班回去的时候,总是冷冰冰,有时早上上班忘记关掉的饮水机,下班回去依旧在不辞辛劳的加热,保温,加热,保温,生生不息。当看到杨先生的这本书,我只想到了一个字:家。我也终于懂得为什么我始终难以说出“这是我的家”的缘由。杨先生,钱钟书先生和他们的女儿钱媛叫做我们仨,杨先生书中第一部分是我们俩老了,从书的.结构来说,杨先生和钱钟书先生并不能构成一个家,只是携手一生,相濡以沫的爱人。第二部分才叫做我们仨失散了,有了女儿钱媛后才是我们仨,才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才能称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而无论他们如何奔波折腾,只要他们仨在,他们的家,就一直在。
文的最后,杨先生的点睛之笔又让我眼前一亮。杨先生说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人的一生,总有结束的时候。再热烈跳动的心脏,也总会有停止的那一刻。生活本就不易,真爱的人和事物不会随时间随波逐流,他们仨失散了,彼此离开了,也只不过是去向了另一个世界,心的连接却无法中断。如文的末尾杨先生所说,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读《我们仨》有感 篇5
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享受相助,相聚相失。——题记
家梦
读完《我们仨》本书,我依旧沉浸在作者的回忆中。翻阅着这本温馨的回忆录,每一张都有着许多的美好。我心中五味杂陈,千万条思绪涌上心头,一霎时,却又不知该如何道来。
这是我第二次阅读杨绛先生的文章,第一次是七年级学的《老王》,第二次阅读的则是这本《我们仨》了。《老王》一文是作者对老王无形的愧怍的回忆性散文;而《我们仨》是作者对家人感情的寄托、对家人的思念的一本“回忆录”!这本书应该是我读过最娓娓道来的一本书籍了。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简简单单的八个字,却从心坎儿里道出了对家人离去的`悲痛。谁知她心中有多少无奈,多少心酸……
在这本书中,杨绛先生没有用大量且华丽的词句,反而都是一些朴实的语言。或许这是杨绛先生为了让我们更加了解他们一家的生活,也正是说明了他们仨的普通。书后的附录,每张图片都是作者一家的生活点滴。此刻的钱锺书、杨绛、钱媛不是大文豪,而是丈夫、父亲;妻子、母亲;女儿。他们在家中饰演着不同的角色。
“三里河寓所,曾是我的家,以为有了我们仨。我们仨失散了,家就没有了。”
国梦
一九三五年七月,钱锺书夫妇同到牛津求学。经过多次辗转,最后来到了巴黎这座美丽的城市,并且在那里迎来了一个新的生命——钱媛(圆圆)。身为母亲的她,将全身最精粹的一切贡献给了这个新生命。阿圆很讨人喜欢,不论是外国的邻居还是家中的亲戚。时间转瞬即逝,阿圆已经长大了。她虽然在外国出生,但是她身上流的是中国的血液,她没有忘记自己是中国人。
他们以国为家,他们眷恋着自己的国家。终于在一九三八年八月间回到了祖国温暖的怀抱。圆圆不仅回到了故乡,还见着了自己的亲人。虽然在沿途上有着一些磨难,但是他们并不害怕。
几十年的风雨兼程,“我们仨”始终不离不弃,相互依存。正如钱老所说:“从今以后,咱们只有死别没有生离。”又如杨绛让钱老最安心的一句话:“不要紧,我会做。”即使杨绛先生自身身体就不太好,但是在钱老和钱媛重病期间,杨绛总是会奔波在两地,那个秋风飒飒的古驿道便是他们亲情枢纽之地。钱老总是会在船上静静的躺着,等着杨绛和女儿;杨绛则总是对两人牵肠挂肚;钱媛,即使是在到了病重时期,还是牵挂着父母。这样的家,虽然总是飘忽不定,但只要有彼此就是咱们的“家”!
永远的梦
把目光放到自己的生活中,处于青春期的我们不免有些叛逆。但也请我们多为自己的父母思考吧。父母养育我们这么多年,常常为我们牵肠挂肚。想让我们飞得更高,却又害怕我们受伤。
亲爱的同学们,你仔细地看过你父母的脸了吗?他们脸上多添了多少皱纹吗?你仔细地看过你父母的头发了吗?你知道他们满头乌发变已经变得斑白了吗?龙应台就曾这样说过:“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不必追。”
而此刻我想说的是我们一定要追,父母陪我们长大,我们要伴父母变老,家永远是你最暖的港湾。
读《我们仨》有感 篇6
倒一杯清茶,开始读这本书
杨绛先生从在英国和钱先生开始回忆起,一个家两个人,慢慢磨合着生活,好在两个人合得来,有着相同的爱好,后来有了女儿钱媛,三个人互相在尘世里搀扶着过活。
生活不易,那些浓墨重彩的岁月在杨绛先生笔下也能晃晃悠悠地过去了,没有细致入微的写实,也没有刻意夸大的艰苦岁月,寥寥几笔,勾勒事情的大致面貌,少了许多惊心动魄,多了些质朴平淡,我没有那个年代,也没办法体会到生活的艰辛,从细枝末节也能体会到当时的生活,只是觉得他们在一起就是件顶幸福的事情。
音乐,书籍,天真总是我们渴求的东西。无论经历了怎样的动乱,他们三个人总在学习,在读书,像毛姆说的那样,把书籍当做避难所,在兵荒马乱的日子也能让心守一处安宁。在看到最后附录钱媛写给父母亲的信时我看到她画的大头像,在我看来幼稚的笔迹,像小孩子一样,在信里和妈妈讲一些细枝末节的小事,我觉得很是触动,六十几岁一如孩童,难能可贵。
物质生活发展的速度早已超过我们的精神财富的积累速度,难免看到一些匪夷所思的现象,就像狄更斯说的,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经历几件不好的事情就开始怀疑人生,由于几个评论开始拒绝相信人心,这是我自己的写照。现在想来,着实可笑,就像我没有到过远方,就不相信会有天堂。
这本书文笔说不上多好,更像是偶然碰到的老妇人给你在一个悠闲的午后和你一起饮茶时絮絮叨叨地给你讲的家事,里面关于家的记忆里总是让人温情四溢,明明质朴平淡,但读到最后一句“世间好物不坚劳,彩云易逝琉璃脆”就湿了眼眶。
读《我们仨》有感 篇7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题记
“这是一个万里长梦,梦历历如真,醒来还如在梦中。但梦毕竟是梦,彻头彻尾完全是梦”杨绛奶奶在书中写到。这是一个关于她和她爱的女儿圆圆以及她的丈夫钟书之间的感人故事。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岁末,钟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我们仨’,如此简单的三个字,也正是这么简单的三个字背后却蕴含着多少故事以及对曾经一起度过的时光的无限眷恋。
曾经“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现在我们三个失散了往者不可留,逝者不可追,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这,是杨绛奶奶在失去两个最亲的人或者说是两个要好的`朋友后对曾经的往事的回忆,纵然以前再苦再累却还有钟书和圆圆相伴,如今却只剩她一个人……
她曾这样说“我这一生并不空虚,我活得很充实,也很有意思,因为有我们仨。也可说:我们仨都没有虚度此生,因为是我们仨。我们仨其实是最平凡不过的。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也曾这样说“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三里河的家曾是杨绛奶奶的家但如今却是她的客栈因为‘我们仨’失散了家也就没有了是啊没有我们仨的家又何尝不是客栈呢。
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人间也没有永远。2016年5月25日,杨绛奶奶逝世,享年105岁。到现在我想我们仨已经在另一个世界里相随相伴再不分开了。
就这样恍然间书已翻到了尽头故事也悄然结束,让我知道了:家,需要我们家中的每个人都用心的去经营,让它被爱包围,让它充满温馨、充满温暖。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爱我们的家人,珍惜在一起的分分秒秒。它像一阵清风拂过在我的暑假里,留下阵阵清凉……
读《我们仨》有感 篇8
这是一个家庭几十年平淡无奇,相聚相失的经历。在我重新观看《我们仨》后,你初一的感觉全然不同,一不明白的是,现在已经清晰,从初一的看不懂到初三看到杨绛所表现的对家的眷顾。
这本书介绍了杨绛,钱钟书,钱媛三个人的故事。本书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杨绛老年时的一个梦境,讲述了杨绛与钱钟书在梦境中的谈话。第二部分则写了杨绛他们一家人在人生最后阶段相依为命的深刻情感,回忆了丈夫。女儿先后去世的过程。第三部分写的则是杨绛与钱钟书在牛津大学相遇,相知,相爱的故事。
这本书以虚实相生的'手法所写,以实笔写生,虚笔写死在内容上,梦境与现实交错,看起来让人难以了解,需要读者区别梦与现实。在文中也有许多象征手法,这些事物往往都象征的每一样东西或精神,如杨绛在文中所写的寒流和秃柳,他们在文中象征的是死别与永别,还有文中出现多次古驿道,他所象征的是人生旅途的终结,也代表着黄泉路。要读懂这本书,需要读者用心去看在文中古驿道中所提到的规则,不能说,这代表了杨绛想告诉人们,给家人一点私人空间,他们也有自己的隐私,不要追根求源,家人之间要互相尊重理解。
这本书原来也并不是这样,我们仨原来计划是丈夫钱钟书写一部分,杨绛写一部分,他们的女儿钱瑗写一部分,可这一家人前后,化为一堆尘土,只留下了杨绛一人,最后他怀着对家人的思念写下了如今的《我们仨》,这本书也从原来的开心变成了如今孕育无限思念,读完这本书,杨绛奶奶所想体现的是我们要好好爱护自己的家,好好爱护自己的父母。
我也明白了,无论发生什么,不管经历了什么,家总是你人生记忆中最美好的。
读《我们仨》有感 篇9
《我们仨》是杨绛先生的一佳作。主要讲述了杨绛夫妇和其女瑗的一些往事,可以算是一篇回忆录。整个文本分三部,其中第二部以“梦”为主导,也引发了我较多感想……
将第二部通读下来,我并未读出如预其那样有一种温馨、欢快的愉悦感。相反,我感受到其更多的是一种悲凉、孤寂的一种伤感。初读时,我在疑问:这到底是在梦中还是在现实中?有一处的内容很好地解决了这个疑问,“这是一个‘万里长梦’梦境历历如真,醒来还如在梦中。但梦毕竟是梦,彻头彻尾完全是梦。”虽说这是梦,但也从某种角度看出杨绛对他们一家人的`关心。他已经老了,她已经心有余而力不足。他牵挂他人,以至于在梦中也为他人着想,可见其品质高尚。书中有一处描写了一年四季柳树的变化,也是其中难得的景物描写,这也从侧面反应出时光飞逝,岁月无情。
一转眼又来到了杨绛先生求学的时候,他因为经济原因,无法上自己想上的大学,只能撇下家人当旁听生来完成学业。在此期间,她与钱锺书的深厚情谊与信任也体现了出来。
比较吸引我的还是第二部中的情节,因为有时候梦也会是人内心中的真实想法,锺书对杨绛说:“人老了就会做那样的梦。”那样的梦?根据书中所讲,那样的梦,就是年老以后所牵挂的东西太多了,总是会担心下一刻会失去它。因此“那样的梦”,就是你在梦中在寻找的某种东西,寻找的那个东西恰恰是你最害怕失去的东西。
人老了以后的思想会怎样?人老了以后世界又是怎样?人老了以后的梦又是怎样?这一切,也许只有等到老的那一刻才会体会到!
读《我们仨》有感 篇10
前不久,自己参加xx市的优质课,讲授的是杨绛先生的一篇散文《老王》,在备课的过程中,一再的被杨绛的平淡而隽永的文字所感动,讲完课后,又重读了她的文章《我们仨》,感慨颇多。
xx年和xx年对于杨先生来说是很残忍的时间。一生相知相扶相濡以沫的伴侣,唯一的女儿都相继离去,杨先生晚年之情景非常人所能体会。“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在人生的伴侣离去四年后,92岁高龄的杨先生接过女儿的笔,用心记叙了他们仨这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就是《我们仨》。
他们仨的足迹跨越半个地球。无论暴风骤雨,他们相濡以沫,始终站在一起,美好的家庭是他们避风的港湾。自从19xx年钱钟书先生逝世后,杨先生从此独伴青灯,她那难以言表的亲情和忧伤弥散在字里行间,令我为之动容。
但若你想从内容上看到丝毫悲观的文字,那你要失望了,书中丝毫没有伤痛欲绝的诗句,而是处处洋溢着思念的。他们虽然阴阳相隔,真情却从不被阻断。她通过这部书,用文字向天上的亲人无声的`倾诉着时他们的思念。
家的意义,在她的书中被给予了深刻的含义:决不会因为生命的消逝而改变。有爱就有家,尽管现在杨绛先生自己一人独处,但在她的心中一直有丈夫和女儿的爱,那她的住宅也一定是是世上最温馨的家园。
今年是杨绛先生100岁的寿辰了,在此也祝福老人家安好!
读《我们仨》有感 篇11
书籍不算太厚,但真挚的情感不禁令人热泪盈眶。这本书一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我们俩老了,只有短短的一页半。说实话,我现在还很年轻,也尚未成家,老夫老妻间多年相处下来的那种对于彼此面临死亡的预知感我无法感同身受,但透过文字,我仍然心疼不已。
“钟书大概是记着我的埋怨,叫我做了一个长达万里的梦。”
梦是一个神奇的存在。在梦中,你的想象会成为现实,现实会遭遇厄运,厄运会祈求神灵。在梦中,似乎一切都是圆满的,又似乎一切都有些缺憾。
但这万里长梦啊,你让一个孤孤单单的老人在往后的寂静长夜如何承受这梦醒后的悲凉呢?
第二部分是我们仨失散了。这是一个“万里长梦”。
梦境历历如真,醒来还如在梦中。但梦毕竟是梦,彻头彻尾完全是梦。
这部分初读起来甚是费解,里面的船、客栈、杨柳等都被赋予了一定的象征意义。我一开始读的时候会误认为钱钟书先生是被拘禁在那条船上了,后来查阅了相关资料再细细想来才明白个中原委。这里面涉及到钱钟书先生晚年的个人背景,由于晚年身体状况急剧下降住进了医院,而女儿圆圆是脊髓癌晚期也住进了医院接受治疗,作品中钱钟书先生所在的船,结合个人背景以及作品中对于钱先生在船上的身体状况,船上所标的号码311和每次探望需要登记等描写可以将作品的船理解为象征性的医院。而杨绛先生每次需要从客栈去看望丈夫和女儿,她在文中也提到,不过三里河的家,已经不复是家,只是我的客栈了。客栈在这里象征着家,但这个家只是个供她每晚休息的地方,因为她最爱最牵挂的人都不在这里。
忘记当初是聊的什么话题了,但对那个问题记忆深刻,他问我,你认为家是home还是family?我思考了半分钟,选择了后者。我想如果把这个问题抛给各位,你们大部分人的回答也许和我是一样的,但回答归回答,现实是现实,依然有众多口口声声说家是family的人却在home面前争得面红耳赤,良缘从此分道扬镳。问题背后会有无数的解释在排队,但我想说的是,每个人的选择不同,有时我们只适合做个旁听(观)者,无暇顾及太多。但就杨绛先生的家庭而言,我作为一个跨越了时代的旁观者,都可以真真切切地感受到family的温情。在读这一部分的时候,每当我因为哽咽读不下去的时候我就选择放下书本玩玩手机分散一下注意力。因为我也不舍让自己心疼太久,怕惊扰了旁边的爸爸,只好选择这样的方式断断续续地读完。长长的古驿道,柳树一年四季变化最勤。绿了嫩芽,黄了落叶,灰了树干。只有那落地的柳叶,无论绿的黄的枯的死的好像都在悄悄地说,那位老奶奶又颤颤巍巍地向那条船走去了。这条长长的古驿道,走着走着终究有到头的那一天,这个万里长梦,梦着梦着冰凉的泪珠终究会划过脸颊。我只记得前一晚下船时,钟书强睁着眼睛招待我;我说:“你倦了,闭上眼吧。”他说:“绛,好好里” 。(即‘好生过’)女儿钱瑗于1997年早春离世,丈夫钱钟书于1998年岁末离世。正如杨绛先生所言: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个人。原句为“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出自白居易的《简简吟》。
第三部分是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也是整本书篇幅最长,笔墨最多的部分,主要追忆了一家三口的平凡生活。
“我们仨”其实是最平凡不过的。
在我没有接触这本书之前,我对钱钟书和杨绛夫妻二人的认知也许和大多数人一样,他们二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巨匠,是令人羡慕的夫妻。读完这本书后我对这个学者之家有了新的认知,同时也深深地感觉到即使透过书本我们也可以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很多我们年轻人身上欠缺的东西。
杨绛24岁,钱钟书不足25岁,二人结了婚同到英国牛津求学,钱钟书是我国的庚款公费生,杨绛以旁听生的身份留在牛津大学。二人在英国除了求学读书,闲暇之余便是出去“探险”。(即四处走走,因每一处都是新的地方,故有“探险”之意,二人一生都对“探险”乐此不疲,对未知永远充满好奇和勇于探索的勇气)
钱钟书虽然在文学领域成就卓越,但在生活方面用他自己的话说则“拙手笨脚”。他不会打蝴蝶结,分不清左脚右脚,拿筷子只会像小孩儿那样一把抓,五十多岁第一次划火柴,为的是做早饭。在留学期间乃至以后的岁月中,二人都互相扶持,一起读书工作,一起出外“探险”,学着做饭,学着生活。二人有着共同的语言和追求,有着对彼此的包容与理解,日子就这样平平淡淡。
钱瑗是夫妻二人在留学期间生下来的。在杨绛怀有圆圆时,钱钟书的一句话令我印象特别感动,“我不要儿子,我要女儿——只要一个,像你的。”世间最温暖的情话,微甜却不过分腻人。
钱瑗的到来,令这个小家倍感温馨。钱瑗从小就爱识字认书,“她只看一眼就认识了,不用温习,全记得”。钱瑗与爸爸妈妈的关系甚是亲密,特别是与爸爸之间始终以“哥们”相称。但上天好像总爱和她开一些玩笑,从小身体就不太好,出过疹子,隔年春天得了痢疾,所以大多数东西她只能看着别人吃,一人乖乖地在旁边玩,几年后,又被查出患有骨结核。经常是上学一个月,休学几个月,功课由妈妈来教,涉及数学(主要是代数,也附带几何、三角)、化学、物理、英文文法等。在妈妈的辅导下,钱瑗考取贝满女中(当时称女十二中)高中一年级,代数得了满分。(贝满女中,亦称“贝满中斋”,位于同福夹道3号。1864年由美国基督教公理会创建,是北京最早的西式学校,也是北京最早的女子学校。创办人裨吉励莎,为纪念其亡夫公理会传教士裨治文而建。)
中学毕业后,考取了北京师范大学俄语系。她的志愿是“当教师的尖兵”。钱瑗毕业后留校当了教师,她一辈子是教师队伍里的一名尖兵。钱瑗教授一生为教学为学生倾尽其力,即使疾病缠身,父亲重病,她都不忘百忙之中去给学生上课,据学校的`评价,她的工作量是百分之二百。她为了爱护学生,无限量地加重负担,例如学生的毕业论文,她常常是改了又责令重做,就连杨绛先生都劝她,“能偷点懒儿吗?能别这么认真吗?”她总摇头。
由于爸爸妈妈都是好性格,不争不抢,钱瑗自小便懂事乖巧,正是这份敬业精神和与人友善的相处,钱瑗受到了众多学生和同事的爱戴,同时,也是如此超负荷的工作,使得她的疾病日益严重,1997年因患脊髓癌去世,享年60岁。得知女儿去世的消息,杨绛在书中写到:“胸中的热泪直往上涌,直涌到喉头。我使劲咽住,但我使的劲儿太大,满腔热泪把胸口挣裂了。只听得啪嗒一声,地上石片上掉落下一堆血肉模糊的东西。迎面的寒风,直往我胸口的窟窿里灌。我痛不能忍,忙蹲下把那血肉模糊的东西揉成一团往胸口里塞;幸亏血很多,把滓杂污秽都洗干净了。我一手抓紧裂口,另一手压在上面护着,觉得恶心头晕,生怕跌倒。”
在没接触这本书之前,我并不知道钱瑗教授的存在,知道以后,除了敬佩之情更多的便是心疼。心疼她的懂事乖巧,心疼她的认真负责,心疼疾病带来的疼痛,亦如心疼这个世上所有被悲伤笼罩的人,明明不是三岁孩子,却还单纯地希望所有人都可以开心快乐无病无灾。可人间毕竟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杨绛说:“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钟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阿媛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
全文未见一悲字,而文字之外哽咽有声,这是一位历经人生颠簸的93岁老人的思念所化成的温情。
【读《我们仨》有感】相关文章:
读我们仨有感12-28
读《我们仨》有感06-29
读《我们仨》后有感02-20
读《我们仨》有感(15篇)04-19
读《我们仨》有感15篇07-11
读《我们仨》有感14篇07-19
读杨绛《我们仨》有感07-29
读《我们仨》有感(14篇)04-19
我们仨读书心得体会读我们仨读书感悟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