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茶馆》读后感

时间:2024-03-19 08:43:09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茶馆》读后感优选[4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茶馆》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茶馆》读后感优选[4篇]

  《茶馆》读后感 篇1

  读完《茶馆》,我体会到我们现在是多么幸福,那时候的很多孩子连一碗热汤面都很难吃上,而我们现在汉堡牛扒可以随便吃。那时的人们真是生不逢时,生活在那样一个黑暗的年代。

  在《茶馆》里,我最敬佩的人还是常四爷,特别是他那种不向困难低头的精神。常四爷是满族旗人,在清朝时有份“铁杆儿庄稼”,不用干活就有钱拿。后来清国灭亡了,常四爷并没有像他的好朋友松二爷一样挨饿,而是自己去种菜卖菜,自食其力,不向困难低头。这种精神正是我们现在缺少的,由于生活条件优越,我们遇到困难就退缩,假如生活在那个年代,没有常四爷这种精神恐怕也很难在社会中生存。

  《茶馆》里的其他人,儿子还是遵循老子的处世态度,有的甚至变本加厉。这是时代的悲哀。

  《茶馆》让我们看清了那三个黑暗时代,也看清了那些生活在底层的人民,一个个破落、衰败。《茶馆》不愧为“中国戏剧史上空前的范例”。

  老舍茶馆读后板一敲响,大幕徐启,一个身着晚清大褂的人亮出嗓门:“大茶馆,老裕泰,生意兴隆真不赖。”接着入目的.便是一间大茶馆,人来人往,热闹气十足,只有四处张贴着的“莫谈国事”的纸条独自寂寞着,有些突兀。这便是老舍笔下的裕泰大茶馆。

  《茶馆》共分为三幕,时间跨度却很大,跨越了从戊戌变法到军阀割据再到国民党黑暗统治的五十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下,茶馆里发生了许多不同的故事,却又大致相似,换的是主角,不换的是黑暗时期下社会最底层人民的悲惨命运。《茶馆》里的人物多多少少有五十个,从父辈到孙子辈,从“刘麻子”“二德子”到“小刘麻子”“小二德子”,这些人物里有好有坏,可即便是最可恶的人,结局也令人唏嘘。正是这样一个茶馆,让我感受到了真正的悲哀与心酸。

  裕泰大茶馆的掌柜的,王利发,自小便接管父亲留给他的茶馆,他为人圆滑精明,心眼却不坏,对“上层”人恭敬请安只为保全茶馆和家人,可最后苦心经营的茶馆却被国民党强夺作为根据点,王掌柜最终自缢而死。其实,从茶馆越来越浓厚的“洋气”和越来越紧张的改良中已经暗示了旧中国的灭亡和帝国主义入侵势力的强大。茶馆中“莫谈国事”的字条越来越大,生意惨淡,更是反映出了当时民不聊生的惨况。在这样的社会情形下,百姓们更可谓是“自相残杀”,如文中康六卖女,宋恩子吴祥子为几块现大洋诬告刘麻子,小刘麻子为国民党效力强夺茶馆等情节,让人心痛不已。为了白面粮食和大洋,他们可以出卖自己,他们可恨吗?当然!但他们却又是可悲的,愚昧无知,只求保全。

  但配角之中也不乏清醒之人。身为旗人的常四爷正直勇敢,厚道善良,是热心的市民代表,可却逃不过必然的命运,发出了“我爱我们的国,可谁爱我呀!”的沉重悲叹;还有一心要“实业救国”的先进资本家代表秦仲义,他开的几个工厂最后都被拆了,只得到个“有钱便应吃喝玩乐”的教训,这何尝不是历史上民族企业家软弱一面的反映呢。他们二人与王掌柜一起撒纸钱,给自己出殡来祭奠自己,是何等的悲凉!可他们再也没有力气做出比“死亡”更为激烈的反抗了。

  老舍曾说:“茶馆是三教九流会面之处,容纳各色人物,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老舍没有写官场上横行的党员军官,没有写腐败落寞的晚清贵族,政治上的风云仅通过一座茶馆和形形色色的小人物翻涌了起来,百姓的悲哀其实更是当时中国社会的悲哀。

  幕已谢,那个开场时身着大褂的人早已换上的短袄,剪去了小辫儿。竹板这么一敲响,他又哼唱了起来:“小姑娘别这样,黑到头儿天会亮。小姑娘,别发愁,西山的泉向东流。苦水去,甜水来,谁也不再做奴才。”

  近代史上近百年的压迫与屈辱早起过去,黑暗已落幕,我多想踏进裕泰茶馆,为这里的人撕去黑暗的历史,高呼一声:“天亮了!”

  读《茶馆》仿佛痛饮一碗“悲茶”,我坐在茶馆里不动声色地看着每一个过往的人,心中郁结着什么,若非要形容出来,那便是鲁迅先生曾用过的“浓黑的悲凉”罢!

  《茶馆》读后感 篇2

  这些天,历史课正学着中国复杂而落寞的近代史,课余在读着老舍先生的《茶馆》和《龙须沟》,夜里偷空躲在被窝里看易中天的《读城记》。于是不知不觉中,这三者串联起来,让我看到了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体会到了北京平民的善良、儒雅和悲苦,感受到了老北京的文化内涵。

  相比曾经读过的莎士比亚的经典剧作,以及曹禺的引人入胜的话剧《雷雨》,老舍先生的这两部作品并没有明显的戏剧冲突和复杂纠结的人物关系,甚至并没有一个像样的主角。《茶馆》中唯一贯穿全剧的,恐怕只有王利发、常四爷、松二爷和那一直没有取消的“莫谈国事”的标语。

  戊戌时期的这里,卖茶、也卖简单的点心和菜饭,玩鸟的人们,每天在遛够了画眉、黄鸟等后,要到这里歇歇腿、喝喝茶,并使鸟儿表演歌唱。老北京的生活是诗意的、艺术的。然而这时候,几个丧权辱国的条约已经签订,这诗意与艺术中亦存在着老人、乡妇、康六这样的贫农,生活窘困不说,还受着狠毒官僚的欺压。

  军阀统治时期的这里,曾经的古意已经消失殆尽了,老北京曾经的那种逍遥也渐渐被警惕取而代之,经济萧条之于,更显得惶惶不安。

  解放以前的这里,越来越暗淡无光,甚至到最后,干脆取消了茶馆,再没有了昔日老北京的情调,只剩下了越来越嚣张的官僚和一派浮躁的乌烟瘴气的歌舞厅。

  “这种大茶馆现在已经不见了。”开篇平平淡淡的这句话在读完全剧后再次映入眼帘,不免显得有些触目惊心。茶馆不在了,老北京人平静安详、宽和礼让、恬淡闲散、诙谐幽默,他们在茶馆里听戏,在园子里会鸟,在皇城根儿溜弯,在大槐树下纳凉,在四合院里话家常,这样一种不紧不慢的节奏,这样一种诗意的生活是不是也不在了?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本国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我第一次体会到历史课本上这些被我们用来应付考试的句子这样的沉重,它们背后是中国老百姓所承受的长达一个世纪的苦难与辛酸,是康六卖女儿的无奈,是常四爷的反感和不甘,是松二爷的胆怯和懦弱,亦是庞太监的卑鄙、刘麻子的狗仗人势……

  茶馆中“莫谈国事”的纸条越来越多,贴在越来越显眼的位置。老舍先生一次次用这样的布景提醒我们他所描写的老北京平民的特点——他们大都是顺民,没什么大的野心,与其说不愿关心国事,不如说是不敢关心国事怕惹火烧身,正如王利发自己所说:“我呢,作了一辈子顺民,见谁都请安,鞠躬,作揖,我只盼着呀,孩子们有出息,冻不着,饿不着,没灾没病”;他们固然也爱国,但谁都明白他们没有能力扭转这个国家的命运,只有听之任之,只有逆来顺受;他们心眼都不坏,却不爱替人出头,绝不会为了帮谁而让自己吃亏,对他们而言人生最大的哲学就是敷衍和圆滑,老以为“按着父亲遗留下的老办法,多说好话,多请安,讨人的喜欢,就不会出大岔子”。

  也许,这就是北京平民最致命的伤,正如易中天说的,他们要求的只是过得去就行,凡事秉承“退一步、海阔天空”的理念,殊不知一再的'退让终于导致的终结。

  《龙须沟》的时间,正巧是接着《茶馆》来的,于是不难从《龙须沟》中发现茶馆的结局——小刘麻子、沈处长被推翻了,人民翻身当了主人;然而,茶馆却消失了。没有了老实、厚道的商人,没有了提着鸟笼的松二爷,没有了这样淳朴的民风,纵然迎来了北京的现代化,我们却也怅然,因为速度与新生的代价正是无法挽回的消逝,我们逐渐丢失了属于我们的文化。

  终于懂得,这个故事的主角原来就是茶馆,老舍先生写茶馆的兴衰,与其说是想用王利发的死颠覆旧社会迎接新社会,不如说是在为老北京唱一曲挽歌,或许,这段黯然神圣的哭泣可以为老北京留下些许疼痛的记忆;或许,我们在努力向前走的时候也真该回头看看了。

  《茶馆》读后感 篇3

  茶馆是爱茶者的乐园,也是人们休息、消遣和交际的场所。但是在老舍先生的笔下,<茶馆>变成了中国话剧史上的经典。读过这本话剧,我看到了中国那屈辱的历史,我看到了中国那斗争的历史。-

  <茶馆>的故事全部发生在一个茶馆里。故事讲述了茶馆老板王利发一心想让父亲的茶馆兴旺起来,为此他八方应酬,然而严酷的现实却使他每每被嘲弄。最终被冷酷无情的社会吞没。经常出入茶馆的民族资本家秦仲义从雄心勃勃搞实业救国到破产;豪爽的八旗子弟常四爷在清朝灭亡以后走上了自食其力的道路。故事还揭示了刘麻子等一些小人物的生存状态。全剧以老北京一家大茶馆的兴衰变迁为背景,向人们展示了从清末到抗战胜利后的50年间,北京的社会风貌及各阶层人物的不同命运。

  在满清王朝即将灭亡的年代,北京的裕泰茶馆却依然一派“繁荣”景象:提笼架鸟、算命卜卦、卖古玩玉器、玩蝈蝈蟋蟀者无所不有。-

  年轻精明的`掌柜王利发,各方照顾,左右逢源然而,在这个'繁荣'的背后隐藏着整个社会令人窒息的衰亡:洋货充斥市场、农村破产、太监买老婆、爱国者遭逮捕。

  到了民国初年,连年不断的内战使百姓深受苦难,北京城里的大茶馆都关了门,唯有王掌柜改良经营,把茶馆后院辟成租给大学生的公寓,正厅里摆上了留声机。尽管如此,社会上的动乱仍波及茶馆:逃难的百姓堵在门口,大兵抢夺掌柜的钱,侦缉队员不时前来敲诈。-

  又过了三十年,已是风烛残年的王掌柜,仍在拼命支撑着茶馆。日本投降了,但国民党和美帝国主义又使人民陷入了内战的灾难。吉普车横冲直撞,爱国人士惨遭镇压,流氓特务要霸占王掌柜苦心经营了一辈子的茶馆。王利发绝望了。这时,恰巧来了两位五十年前结交的,一位是曾被清廷逮捕过的正人君子常四爷,一位是办了半辈子实业结果彻底垮了台的秦二爷。三位老人撒着捡来的纸钱,凄惨地叫着、笑着。最后只剩下王利发一人,他拿起腰带,步入内室,仰望屋顶,寻找安然了结一生的地方。

  看呐,这多么让我们思考的历史,让我们铭记的历史!一百多年前的中国,被腐朽无知的清朝政府统治着。凶狠霸道的洋人侵略落后的中国,闭关锁国、自满轻狂、胆小懦弱的统治者压迫人民。中国人民在这种压迫下表现出不同的一面。

  王利发是茶馆的掌柜,他心地不坏,却因为地位比赤贫阶层高出一截,对世间的苦难早已熟视无睹。他是个本分买卖人,希望社会安定,自个儿的生意也顺心点儿,可社会总跟他拧着劲儿来,他不敢跟社会较劲,只能俯首当“顺民”。但是,社会的魔掌越来越紧地卡住了他的脖子,最后无奈吊死。他的形象很有代表性,不坑人、不害人、逆来顺受、没有过高的要求,是当时小市民最普遍的心态,也表现出底层人民的愤怒。

  秦仲义是个民族资本家。他凭着一颗报国之心,变卖祖业创建工厂,想实业救国。他耗尽40年的心血办起不小的企业,觉得这样就足可以“富国裕民”。他错了,抗战刚结束,他的产业就被政府没收了。秦二爷痛心疾首,怨气冲天:“全,全世界找得到这样的政府找不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制度,帝国主义、封建寡头和官僚买办共同控制的国家经济形势,没让想实业救国的秦二爷实现愿望。这又一次批判了黑暗的统治者。

  还有许许多多的人物,松二爷、常四爷、二德子、刘麻子……他们代表不同的人物,但他们都反映了人民的苦难、愤怒、斗争……

  老舍的<茶馆>让我看到了中国的屈辱斗争历史。铭记住这段历史,记住<茶馆>,让屈辱的历史不再重演。

  《茶馆》读后感 篇4

  “众生百态,轮番登场,道尽几代人的苍凉。”《茶馆》是“人民艺术家”老舍的经典之作。该剧本自1958年问世以来,已经上演了七百多场,尽管演员和观众一代又一代的更迭,但北京人艺每次重排《茶馆》,现场都会座无虚席,掌声雷动。几十年来,《茶馆》的艺术魅力经久不衰。

  《茶馆》也是我最喜欢的剧作之一。《茶馆》与其它大部分戏剧不同,它没有一个主要的贯穿全剧的故事或矛盾,也没有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主角”的人物,有的只是处于不同历史阶段茶馆中的芸芸众生。 短短三幕剧,翻书不过两个小时不足,书中的世界,却是过了近半百年时日。而剧中的人物,也在这半百年中,各自迎来了自己的命运。在第一次阅读《茶馆》时,这种安排就让我十分惊讶。老舍先生说他“不懂政治”,所以老舍先生没有选择像果戈里在《钦差大臣》里那样去直接展现上层政治生态,而是选择在一方茶馆中去展现中国旧社会,而这不仅丝毫没有影响《茶馆》的主题的深刻性,反而使《茶馆》成功的在极精简的篇幅中展现了旧社会中国各个阶层的真实的生存面貌。在世界戏剧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那么,一出没有主线故事的戏剧,一出时间跨度如此之大的戏剧,一出活动范围如此之小的戏剧,是如何能够做到“尺水兴波”的?在反复的阅读剧本以及观看话剧表演之后,我发现了老舍先生的高妙的艺术匠心。比如说,虽然三幕戏的舞台布景一直都在改变,但“莫谈国事”的字条却始终存在,暗示了政治的黑暗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得到解决;常四爷,王掌柜等主要人物在三幕戏都登场但又有所改变,既体现了各幕之间的关联,也体现了时代的变迁;而次要人物如“刘麻子”与“小刘麻子”、“唐铁嘴”与“小唐铁嘴”父子之间职业、性格甚至姓名在不同时代的“传承”更暗示了中国旧社会的丑陋与腐朽在旧社会不可能得到彻底解决的历史必然。这些巧妙的设计把整部戏有机的缀连到一起,使之散而不乱,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茶馆》的另一大极具特色的地方在于语言。老舍的文字里是浓重的京味,儿化音的恰到好处。他是一位慈祥的老者,娓娓道着故事,道出茶馆里人们生的无奈,无尽的沧桑,仿佛一幅众生相,于方寸之间展示了市井世界的芸芸众生的人情百态,将我们带入那个动荡变迁,矛盾冲突的年代,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最地道最纯正的老北京,黑暗却真实。但《茶馆》的语言魅力不仅仅在于浓浓的“京味儿”,不仅仅在于每个角色的台词合乎每个角色不同的身份,所处的不同时代,更在于老舍以喜剧化的语言来展示旧中国社会的悲剧内核。例如第二幕中,唐铁嘴有这样一句台词“大英帝国的烟卷,日本的白面,两大强国伺候我一人儿,这福气还小?”,再比如,松二爷在第二幕里的台词“我饿着,也不能让这鸟饿着”当我看到这些的时候,心里又好笑又好气,笑那个时代人的麻木不仁,愤慨他们的'不争,这又引起了我进一步的思考,正是畸形的社会产生这样畸形的人,要想改变这样的现象,就要改变这样的社会,由此,我体会到了老舍先生所说的“葬送这三个可诅咒时代的需要”。老舍在《茶馆》中,正是通过这样的台词,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旧社会的畸形的“人”形象,达到了震撼人心的讽刺效果。

  老舍先生在《茶馆》中勾勒出一个又一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展现出了一个真实的社会。这是现实主义的伟大胜利。《茶馆》的艺术魅力是永恒的,用著名表演艺术家蓝天野先生的话来说“《茶馆》会永久地演下去,像西方的《哈姆雷特》、《悭吝人》一样,象中国的《西厢记》、《窦娥冤》一样,永远传承下去。”

  裕泰茶馆中的事情,随着真正的和平与稳定,或许被人遗忘得一干二净;但是,它的价值,却会被烙在时代的警钟上,被人们永远铭记。

【《茶馆》读后感】相关文章:

茶馆对联08-08

茶馆阅读心得11-27

《茶馆》读书笔记12-02

茶馆读书笔记01-20

《茶馆》里的经典台词01-16

《茶馆》读后感01-28

茶馆的读后感04-22

茶馆读后感06-28

《茶馆》读后感03-18

茶馆阅读心得11篇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