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沙乡年鉴》有感通用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沙乡年鉴》有感通用,欢迎大家分享。
读《沙乡年鉴》有感通用1
从五官的角度讲,这是一个眼睛的时代。
平日里,我们习惯了用眼睛感知事物,包括在书店里选购书籍的时候。看一看那些新出版物的名字和推荐词也许你就知道,一切都是为了诱惑你的眼睛。我也会受到这种影响。因此,我很晚才了解到这本名字不起眼的书。
眼睛时代的基础是消费主义的不断膨胀。不论是在过分充斥商品的城市,还是在清一色种植经济作物的`乡村,或是在产品如垃圾一样堆积的沿海工厂,你都会感到有一个东西像蛆虫一样啃噬着你的身心。
这个东西就叫:欲望。
如果给欲望一个形容词,那就是:过渡虚荣。
眼睛时代,下面是我们不愿过多思考的事情:过渡消费引发一连串的社会问题,包括外界生态环境问题和内部情感环境问题。而且,这些问题是全球性的。每天早晨,我们这些骄傲的地球人睁开眼睛看到的都是可占有的对象:食物、房子、车辆、衣服、权利,甚至我们一直用占有的眼神打量着每一块本可以长满植物的土地。
在土地上出生入死的我们,不愿过多思考我们与土地的关系。似乎一切理所当然:占有与被占有。由此,上演了一次又一次同样的战争。
这本书正是诞生在战火连天的年月。像手术刀刺破病人的身体,它来的正是时候。
读《沙乡年鉴》有感通用2
人最大的事情是如何处理他跟自我和外界的关系,这里存在两面可靠的镜子:你如何对待外物决定了你如何对待自己,反之亦然。我们常常问:生命有何意义?我们在天地间的位置是怎样的?以后我们要先问一声:天地在我心中的位置是怎样的'?
这一切思考仿佛离我们的日常生活是那么的遥远,但是,这本书再次提醒我们,正是缺乏思考而依赖于眼睛才导致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所有问题:拥挤不堪的交通,堆积如山的郊外垃圾,莫名奇妙的疾病,令人心寒的教育,虚无缥缈的心灵,充斥媒体的无聊娱乐,空无人居的城市豪宅——作者奥尔多·利奥波德在消费主义最为泛滥的美国发出一种声音:
“人们往往想当然地认为野生生物就像和风和日出日落一样,自生自灭,直到他们在我们面前慢慢地消失。现在我们面临地问题是高质量的生活是否要在自然的、野生的和自由的生物身上花费钱财。我们人类对于整个生物界来说还只是很少的一部分,那么能够真真正正看到自然界中的鹅群的机会比在电视上看更重要,有机会发现一只白头翁就像我们有权利说话一样神圣不可侵犯。”
读《沙乡年鉴》有感通用3
关于土地和环境问题离我最近的事情有三次,三次都发生在生我养我的小村庄。
第一次是我村与邻村之间一场持续十年的土地战争,最后的结果是土地的荒芜和情感的沦丧。
第二次是一帮黑势力在河的上游非法建了一个化学提炼厂,经过一系列斗争,村民保住了干净的河道却留下一座高高的工厂建筑,也留下一些同谋者的罪证和人性的倒影。
第三次是一群地痞在村头非法建了一个砖窑厂,这一次我那可爱的乡亲们不仅损失了肥沃的良田更丢掉了人类对于土地那份基本的尊重和依恋的感情。这次事件,我曾大力反对,但聪明的人们给我算了一笔目光短浅的小账:那帮地痞给的租金高于种地所能产出的价值。如今只剩下满目疮痍的一块土地和沉默不语的村民。我佩服我的同胞总是善于计算与忍耐。
在土地面前,我们的伎俩显得多么可笑又可悲。
然而,早已存在一种声音,在对抗着我们自私的灵魂。《沙乡年鉴》不仅代表了这种声音,更给了我们一次史无前例的'思考。基于这个思考,我们的知识体系是多么的需要重建。
书中把这个重建称为:土地伦理。
我想,即便是在我们这个重视伦理纲常的国度,土地伦理的提出也令我们耳目一新。我们一直追求的“天人合一”,其实质是“天地人合一”。顺着这样一个思考,或许在城市化不可逆转的今天,我们能在城市这些丑陋的建筑物间找到一种安慰。
【读《沙乡年鉴》有感】相关文章:
沙乡年鉴读书笔记09-29
读《沙乡年鉴》有感范文08-10
沙乡年鉴读后感07-17
《沙乡年鉴》读后感范文12-19
沙乡年鉴读后感(4篇)03-29
沙乡年鉴读后感4篇03-29
小学沙乡年鉴读后感300字09-24
读《鞋里的沙》有感作文12-09
沙与沫读后感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