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读《哥特之夜》有感

时间:2024-02-20 16:32:49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哥特之夜》有感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哥特之夜》有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在近乎永夜的哥特之城里,我们如何行走?”——我恍惚听到有人如此问着。

  曼苏拉·伊兹丁的《哥特之夜》(载于《世界文学》20xx年第6期,王泽宇译)这个故事从“他”去往远方的城市开始。在那里,景象色调灰暗而单一,行人皆神色麻木、步伐迟缓。城中有一个拄拐的盲眼巨人,会通过使别人消失来让自己短暂地恢复视力。“他”写信告诉“我”,这座城市曾经几乎没有黑夜,当时的巨人还未失明,他从书中和渔夫口中得知“黑夜”这个美丽的事物,心向往之,于是离开城市前去寻找。最终,巨人发现自己踏上了回归的路。越来越靠近城市,巨人的双眼逐渐失去视力,而城市也在他归来后陷入了褪色的阴影。失明的巨人得到了他心心念念的黑暗,却只能沉默地在森林中聆听周围的声音。每当他无法忍受的时候,就让一个人消失,试图通过短暂获得的视力记录这个新世界的一切,然而,他得到的只有失败,以及下一轮孤独的等待。

  在这些信中,“他”不谈自己的事,也不关心“我”的情况,只是用冗长的语言描述着,精心设计每一道笔触、每一个字母。起初,“我”对此感到困惑,试图和“他”交流,却始终没有结果。渐渐地,“我”也开始改变,像“他”一样自说自话,不知疲倦地描述自己所在的城市。最终,“我”阅读那些自己写的信,看到自己的改变,推开门时却发现,自己的城市已经变得和“他”一样,而巨人那沉重的步伐声,仿佛就出自于自己脚下。

  梦境、不同的时空、甚至人物,一切似乎都以一种超越维度的方式交织在一起,最终呈现为一团混沌而芜杂的心绪,裹挟着所有阅读这份文本的人。从起初的不理解,到后来的模仿,“我”似乎在梦境中巨人的引领下使故事的情节逐渐折叠,两座看似位处不同空间的城市最终相互糅杂,成为了一体,而“我”通过和“他”的趋同,最终与巨人的身影重合,在追索中让自己的城市陷入暗影。“我”像“他”,也像巨人。

  与此同时,“他”和巨人的关系是模糊不清的。在开篇的场景里,巨人身披黑色斗篷,而“他”戴着黑色围巾;巨人双目失明,“我”也找不到“他”那双“标志性的、狐狸一样狡猾的眼睛”。巨人离开所在的城市去寻找黑夜,而“他”出于某种原因,也出发去往远方。“我”“他”和巨人,这三个存在仿佛重叠在一起,不同的空间和故事彼此解释,相互联结,形成莫比乌斯环一般永不休止的困境。在这样的循环之中,主体对追寻的尝试最终可能只是引向新的困境,自以为的经验反而可能成为预告黑夜的鸣响。

  梦境与现实,幻想与体察,“我”与“他”,伊兹丁同时展开了诸多不同的叙事,不让它们相互独立,而是给予千丝万缕的勾连。她并不写恐怖,一切看起来都那么平常,勾连的细丝却如同天罗地网,将我们笼罩其中,无路可逃。灰暗的街道、麻木的行人、令人生畏的哥特式建筑和雕刻在墙面上的惊恐面孔,这些似乎已足够令人恐惧,然而更可怕的是,当我们系着黑色围巾从中走过时,看似若有所思的我们不仅不是带来拯救的希望,反而是疯狂而混乱的始作俑者。在追寻中迷失的人正是我们自己,那些不愿结束的白昼、生满花草与盐晶的陡崖、奔涌的海水,看起来美好又危险的事物终将在我们追寻之路的尽头化作千篇一律的灰暗街道。

  这是命运嵌套的牢笼。故事里的“我”忧心忡忡地窥视着“他”,借“他”的笔去看“他”黑暗的城市和失明的巨人,最终自己也无知无觉地成为故事。阅读这个故事的我们又何尝不是在借“我”的笔窥视“我”的故事?某一日,推开门,我们是否也会惊觉,自己正踏着沉重的步伐,行走在哥特之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