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读王崧舟《美在此处》有感

时间:2024-02-20 11:17:51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王崧舟《美在此处》有感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王崧舟《美在此处》有感,欢迎大家分享。

  一直用一句话自勉——“不仅要做专业的教师,还要有教师的专业。”

  我想语文教师的专业当是文本解读能力了吧,而此点,是我最欠缺的。读完王老师的《美在此处》,算是有一点明悟,也有了一些反思。故写此文,滥以为感。

  细读文本应当先直面文本。

  王老师举了一个课堂实例,“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清新甜润。”乍一看去,此段描写了小村庄的美,若停留在此点上,教学目标便是语言文字训练。但是一旦慢下来,便会发现“早先有过”四字,已代表着作者的情感倾向,奠定了本文的感情基调。那么单纯的语言文字训练就和文本感情基调背道而驰了。

  反思自己在文本解读中存在的问题,一是经常感觉太多人已把文本分析透彻了,“拿来主义”虽不完全适用,但也可借鉴,有时便缺失了自我,是在别人的地基上盖房子;二是心不静,慢不下来,总因文本中一点点发现就沾沾自喜,并用理由搪塞自己这已是很好的设计了,却不知一叶蔽目,坐井观天,贻笑大方。所以以后强迫自己一定要回视文本,去字斟句酌,去咀嚼和品味,去发现沉淀在语言文字细处的美。

  细读文本要学会寻找缝隙。

  参另一个实例: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离别诗,毋庸置疑。但是怎么感触离别之深情,王老师谈到,这种离别被诗中某个破绽和缝隙抒写得淋漓尽致。即“孤帆远影碧空尽”,在重要的长江水道上,为什么诗人只看到“孤帆”?只有一种解释,李白只注视着自己的好友,颇有“我的眼里只有你”的感觉。一旦发现了这个疑问,那么“孤帆”便不仅是实有之景了,“长江”就更像心绪之江了。

  不禁汗颜,对一些特别熟悉的文本总喜欢死搬硬套,最后也可牵强附会,久而久之便丧失了文本细读的能力。也不禁高兴,又学得一招。文本的缝隙就像寻找文本之魂的通道,很狭窄,很细小,就需要我们在无疑处生疑,在生疑处解疑。生疑的过程就是细读文本的过程,解疑的过程就是对文本再加工的过程。

  细读文本应挖掘文本秘妙。

  一篇《长城》,王老师分别从“结构、章法、语言、基调、顺序、句法、长城、奇迹、图腾、主题”十个方面进行了解读。其牵扯到了文章谋篇布局、语言组织和表达、表达顺序、说明方法、传统文化、教材编写等多个方面,这无一不需要高超的细读基本功。在此之后对这些解读成果进行筛选,挑选符合学生学情的,能彰显语用特征的,具有迁移价值的,最后确定自己的教学设计。

  任何一篇文章,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太正常了。但对教师而言,面对的是一群个性迥乎不同、能力参差不齐的学生,就既要是“仁者”,还需是“智者”,能见“仁”,见“智”,见“美”,见“丑”……见的一切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文本秘妙”。

  一本读完,拍手叫绝的地方不少,但细细琢磨,又感觉学会的不多。周伯通创造出左右互搏是因为无聊和天真,郭靖学会左右互搏术是因为单纯和无邪,小龙女学会左右互搏术是因为淡然和无念,总之就是因为他们“简单”。可能我不够“简单”了吧!要知,安安静静地做一个“简单”之人,确非易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