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读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已经见到了你,那个日夜思念的你,那个以为见到就能冲刷走我一切悲伤的你,可为什么,真正见到的时候,却还是提不起快乐?
是啊,为什么呢?为什么小时候见到喜欢的东西会毫不掩饰自己的感情,现在要装作毫不在意?比如喜欢一个人,却要下意识装作对她满不在意的样子。
其实是因为越长大,我们想得越来越多,妈妈做的菜今天吃过后,下次不知是何时了;这个女生我对她很有热情,可她不喜欢我怎么办;正如文中说的,我漂洋过海来看你,机会就那么一次,可如果我没准备好怎么办,我不想失去啊!
越长大,越患得患失。
正是因为太想念妈妈,坐在饭桌前,才迟迟不敢动筷;正是因为太在乎她,才害怕她那迟疑的眼神;正是因为这可能是最后一次相遇,我想好了见面要说的第一句话,紧张到连呼吸都要练习。我们本以为,感情的终点,是一场闭幕式上的烟花表演;可不是,感情的终点,是烟花都散去后,无尽的空洞和冷漠。
看似是害怕失去,其实是更在乎。小时候有颗糖在口袋里,立马就吃了,从没在意吃了就没有了,毕竟现在不吃迟早要吃,早晚吃都一样。其实会害怕失去的根本原因不是那块“糖”重要,而是人重要。
越长大,越懂人情世故。小时候,脸皮厚,哪里懂得母爱无私父爱深沉,一遍遍透支亲情都毫不可惜;小时候,哪里懂什么是爱,你不喜欢我,我就换个人喜欢呗;小时候,哪里懂感情深厚,什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见不到就见不到呗。
对比儿时那份自由、看似毫不在乎的“潇洒”,你是否会因为怀念故乡亲人、为爱人落泪、想念远在大洋彼岸的朋友而失眠,这时候你是否会想:“我要是没长大,该有多好啊!”
最近在看《霍乱时期的爱情》里面的主角阿里萨,他爱上一个女孩后,开始寡言少语、茶饭不思、辗转反侧、夜夜难眠,出现些不正常的症状;当他认识到自己患的是相思病时,他立刻拒绝了治疗,享受那种煎熬,并觉得这是伟大爱情里的一部分。
这种情感所以强烈,恰恰证明了我们曾经爱过、认真过、渴望过、全情投入过,所以我们应该去享受和品位这份“煎熬”,它是伟大人性、人生答卷角落的一部分。“得到”这枚硬币的背面就是“失去”,如果我们不会因硬币背面的“失去”而感到伤心难过,又怎么能从硬币正面的“得到”获取满足和喜悦呢?
越长大,越“患得患失”;更长大,更喜欢“患得患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