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普希金诗选》读后感

时间:2024-02-18 08:31:10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普希金诗选》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普希金诗选》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普希金诗选》读后感

  何妨吟啸且徐行——浅谈《普希金诗选》《普希金诗选》在我看来曾是一部晦涩枯燥的爱国组诗。然而,今夏我重拾起这本书,终于从浅薄的纸面读出了一颗鲜活跳动的心。那颗心的蓬勃与爆发、沸腾与放荡、忧悒与愤慨、内倾与冥想,都恍若触手可及。

  雷声激情荡漾,将窗棂震得乱响,豆大的雨点溅在窗台上,一股带着腥味的湿气扑面而来。我从1815年读到1819年,从1819年读到1825年;从坚强有力的心灵的忧郁,到无止境的追求,到看透世事人生的旷达……雷雨中,我的情思也随之跌宕起伏,感受一壶酒似的忽浊忽清。

  【1815的墓铭,那是性情的射影】

  “这儿埋下了普希金;他一生快乐,尽伴着年轻的缪斯、慵懒和爱神……”

  1815年,少年普希金以艺术的眼睛回望自己,没有雪崩时候的喧腾澎湃,没有暴风雨后隐秘雷声的回鸣,甚至没有秋山的红叶繁茂,年轻的生命正如火焰跃动,仿佛永无枯竭。

  略带调侃的诗句蕴含着高度自视。“年轻的缪斯”是他性情的射影,富于人情味,是冥想的、内倾的、艺术的。也许,普希金的缪斯是个古希腊少女,既有炫人的美色和直觉的雅致,又有微妙的情调和崇高的单纯,而她的内慧又以更为娴熟的形式所发展和提高了。

  “慵懒”,浅淡的、轻薄的、隐晦的……也许这就是我们的一生,慵懒的不仅是性情,还有俯仰一世的老成。慵懒的人,经受了时光的浸泡,摆脱得开,除了自我,其余一切都置之度外,无惮于非议,无畏于歧路,即便没有做出好的事,从心眼里也是个好人,心境既多平和,而事业也能成就。

  “爱神”,掌握一切情感。若以中国古典来解,不论是“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的放荡豪气,“譬如朝露,去日苦多”的感慨万千,还是“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的清净超脱,抑或是“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的透彻领悟,或悲离或合欢,都是爱物,爱人,博爱世界。

  丹麦王子哈姆雷特说过:“活着呢,还是死去,这是个问题。”墓铭里独立的三个词,像是戳破了迷雾,仿佛带着些许懵懂,杂着几分青涩的热血少年,以顽皮的语调为自己写下一首赞歌。

  【1819的天问,那是自由的求索】

  “激情在我胸中燃烧,但又有何益?……为什么上天不给我滔滔雄辩的才能?……我能否在我们的国土上看见开明和自由的美丽曙光终于升起?”

  像松脂一样浓厚,像闪电一样鲜明,像勇士手中的剑击一样坚固有力。是啊,“为什么”!又“能否”?根据诗末注释,细细品来,围绕诗句的不仅仅有“必须取消农奴制的信心”,还有徘徊徜徉的思绪。“燃烧”的哪止激情?分明是诗人迫切的自由渴求被点燃,猛烈地发出耀眼白光,火星四射——而“又有何益”使燃烧迅速化作灰烬,霎时间阴风穿堂,山寂雨淅,日寒月苦,草短霜白——愤懑悲慨“为什么上天不给我滔滔雄辩的才能”油然而生,恍若在叩问上天。但细细推敲,其实诗人是在责备自己的无能为力,又暗讽亚历山大一世这“有能力”却不作为者——诗末句深沉博厚,忧虑与希冀并存,沮丧与期盼并重,问而不答。一者,或许,诗人仍在苦苦求索;二者,留白,给读者余音绕梁的慨叹。

  1819年,普希金提笔写下了《乡村》。面向自由,执迷追求。同一时期的《自由颂》《致恰达耶夫》也都回旋荡漾着自由的元素,从此诗,至彼诗。

  “荒远僻野的一角……是在这里,我的日子悄悄流去了……我不再聆听蒙昧世人的窃窃私议……”

  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中曾写道“而我的生命却居然暗暗的消去了。”

  难道生命的消隐也是自由?

  或许是。我不知道那时的普希金是否这样想:“因为我有自由,我选择来到这荒远僻野的一角,于是我得以摆脱世俗的束缚,时间对我而言已失去意义——可是田野里可怜的劳动者,我竟还没有赋予你们自由的自由。”

  或许,我们全都是追求自由的飞鸟。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在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和错位中,渴望飞走,渴望换种新的活法,渴望地理的改变能唤醒内心死去的东西,渴望一场烂漫的邂逅,渴望问候一棵叫不上名字的树。

  在神话典籍里——“自由”是一只妩媚的寂寞太久的狐。

  普希金是如何表达这自由的呼声的?我素来不喜政治诗,觉得文学和改革是连不到一块儿的,而独这首《乡村》给我不一样的感觉,那是一种非言语所能形容的丰满、完整、匀称。屠格涅夫笔下俄罗斯一望无垠的单调草原,永远灰色的天空,悒郁的乡村,在诗人笔下是“广阔的绿野,洋溢着禾堆的清香”,“谷场冒着轻烟,半空旋转着磨坊的风车”,“到处是劳作和富裕的景象”……

  我比较了《乡村》与中国近代冰心、顾城二人的诗,风格迥异,同样写花:

  “我爱这一座花园,幽深,清凉,各样的野花开遍。”——普希金《乡村》

  “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冰心

  “有朵晚秋的小花,因温暖而变得枯黄,在火焰逝去的地方,用双手捧着灰烬。”——顾城

  乍一看,似乎后者的诗更唯美细腻,但通读全诗,发现《乡村》有迷人的美和优雅,一种耀目的光彩和温和的润泽,它有丰富的音乐、语言和和谐的声韵,它充满了柔情,充满了创造的想象及诗的表现的喜悦。

  而冰、顾二人的诗恰像是一种弄甜了、带有金皮的药丸。虽不能简单地认为他们的诗只是美丽情感和崇高思想的一种词藻华丽的表现,但确实算不上是真实的、富于灵感的、创造性的诗。

  别林斯基说:“曾被过去的诗人看作卑下的东西,普希金认为是高贵的;曾被他们认为散文的,到普希金手里成了诗了。”普希金被世人尊称为“俄国诗歌的太阳”,也许,其秘密就在于他孕育的“真情”。

  【1825的宽慰,那是与生活和解】

  “我们的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现今总是令人悲哀:一切都是暂时的,转瞬即逝,而那逝去的将变为可爱。”

  天空上浮云层层,只在近地面的林木上,投下隐隐的一抹青光。在校园小径上踽踽独行,清寒冷寂的小路,渺无人影。虽说还未到黄昏,所见却尽是砂石枯草,似乎皆已涵濡润泽。枯枝蔽叶,黄叶静静地纷纷垂下。路两旁散发出绿苔、落叶和湿土的气息,又潮又冷。前面雾霭霏微的死水,听不得一点水声。莫名的疲劳和倦怠,沉甸甸地压在我心头,有一种语塞的凄寒。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自知地吟哦而出……

  窗外夜色如黑絮,似乎要扑到心坎里,寂静浓到如酒,令人微醺,绵密排布的矮屋子从脚下一直延伸到海天微茫之处似的,黑压压的,如水银泻地般逼迫着我的每一寸肌肤。一粒粒深黄色火,是各家各户的照明灯,晃眼眩目。我仿佛听得见自己的心音,四远还有无量的悲哀、苦恼、零落、死灭,都杂入这寂静中,使它变成药酒,加色,加味,加香,我则一饮而尽。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自知地吟哦而出……

  我不知道那些时候为什么会想到这首诗,只知道这是很能给我宽慰的罢了。

  我也不知道1825年的普希金写此诗时,是否有与我一样的心情。根据注释,那时他正被软禁在米哈伊洛夫斯克村。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而他却被迫与世隔绝。孤寂之中,邻近庄园的女友E.H.渥尔夫给他带来了慰藉,此诗就是为她写的。或许普希金也曾借此诗与自己幽禁的生活和解,但他必定不会想到,百年后,此诗竟成了天下失意人的驿亭。

  日复一日,我们时刻活在悲哀的现实中,未来也永远不会到来。而普希金却说一切都是“暂时”“转瞬即逝”的,给我一种“困境不久,光明可待”的精神力量。回忆过往,留下还有些什么?在仓促的时间里,曾经遇见的许多人和事,皆被缓慢遗忘。那散淡的记忆,飘忽的世事,以及远去的情思,无论带着忧郁的感伤,还是无言的惆怅,也只其从容和可爱难消明灭。一个与生活和解的人,看世间万物皆可爱。席勒也曾说:“时间的步伐有三种不同:姗姗来迟的乃是未来,急如飞矢的乃是现在,过去却永远静止不动。”

  选择与残酷的世界和解。车马很慢,岁月漫长,清澈的蓝天云卷云舒,不曾逗留一丝犹豫。花全开了,后来就很孤独,不善孤傲,企盼高山流水。山路漫漫,花开半世,单寻一朵,望而却步。绝望轻而易举,挚爱举步维艰。但只要记住:如果我是一朵花,春天就会离我而去,如果我是春天,花永远都在。

  选择与身边的人与事和解。没有一个人是一座孤岛,你我都一样。整个天空不会只出现一朵云,整个大地不会只剩下一个你。哪怕是狼也要群聚而活,渺小的我们在这个芸芸众生的世界,最无法寂静地一个人生活。所以,不选择逃避,不极端处事,试着悦纳,试着接受,这才是真实的处世原则。若是任性妄为,掺着年少的肆意,依偎着书生的情怀,选择孤独,那将是迷茫而浑浊的梦。

  选择与自己和解。生活中真正的敌人是自己,明知“风淡云轻了无痕”,非要让云停滞,让风留痕,与天相悖,最后会落得个全盘皆输。跟随自己的内心,不必在世俗的评价目光和自己的评价标准里挣扎,不必徘徊犹豫,不必畏首畏尾,不必担心后路,相信自己一意孤行的坚定意志。

  最后,选择与日子和解。在日子里一直走下去,可能会觉得生活很简单——一树花谢了,而后又另一树花开。花开了,是喜悦的;花落了,是释然的。也许花朵落下或留在树上是用不同的方式完成了自己。花开花落,生命轮回。人也罢,草木也罢,都有自己存在的使命,或大或小,或伟大,或卑微,都有存在的理由。若是恰好逢上一树花开的时节,一把折扇、一壶清酒,再学几分诗人的仙风道骨和遗世独立,吟诗一二,也颇显风流。

  这简单毕竟是所有哲思的源头。

  【1833的自然,那是纯粹的艺术】

  “天空笼罩着一层轻纱似的幽暗,还有那稀见的阳光,寒霜初落:苍迈的冬天远远地送来了恫吓……”

  我以为,自然写得好的作家不少。如梭罗、山部赤人、中国的王维……都是自然文学的巨人,为何普希金在1833年写的的《秋》能如此使人动容?我翻看了他其他几篇著名的自然诗:

  “茫茫一片白雪闪着阳光,只有透明的树林在发暗,还有枞树枝子透过白霜泛出绿色:冻结的小河晶亮。”——《冬天的早晨》

  “透过一层轻纱似的薄雾,月亮洒下了它的幽光,它凄清地照着一片林木,照在林边荒凉的野地上。” ——《冬天的道路》

  发现:1.描绘对象无非是自然中常见的东西:天、日、霜、雪、树、河、雾、月、地。不是什么深刻的、罕见的、乍现的,却是朴素的、无处不在的,惊人地忠实于俄罗斯特有的北国风光。不像一些作家到意大利去找美丽的自然景物:美丽的景色就在他手边。

  2.描绘方式只是刻画,而没有冥想,没有深入自然秘密的语言。如两处写到霜:“寒霜初落”“枞树枝子透过白霜泛出绿色”都是以白描式的手法写实景实境,带给人以美感,而不加以想象、联想或寄托某种哲理。最具对比性的就是鲁迅《秋夜》里的“它的口角上现出微笑,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而将繁霜洒在我的园里的野花草上。”这里的繁霜借喻压迫和摧残进步力量的势力,极具深意。

  3.只刻画而不冥想是否显得单薄?反复咀嚼,反倒觉得是灿烂豪华的。读《秋》,我仿佛看到了凋谢中的忧郁、甜蜜中的诗情、寒冷中的蓬勃、明媚中的静谧、香消玉殒中的疼爱和炉火通明中的思索。灰色的天空晦暗着、缄默着,张开恍然透明而又苍白的帐幔,笼罩起蜿蜒消失在遥远地平线上的原野。在这灰暗的天际,偶或太阳驱散了薄雾,漏下一星半点的金光。秋的萧索中,俨然有寒霜晶莹地附在枝子上,瑟瑟地抖颤。倏的落了点小雪儿,刮起北边西伯利亚吹来的寒风,随即又止住了……

  普希金笔下,自然是一副生动的图画,充满了沉默的、然而是难言的美。

  【结尾】

  “它航行着,可是往哪里去呢?……”

  这是《普希金诗选》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普希金在《秋》中这样收尾。我也该结束了。

  诗章像一只船,鼓满了风,冲破波浪,走上航程,然而它仍在寻找方向,普希金也仍在寻找方向。其实我也一样。面对束缚,我曾经逃走,尽力地走,然而,往哪儿去?大家都循规蹈矩,既不嚣张,也不浮动,一心向着“正路”前进了,我往哪里去呢?

  我不知道。

  那么,还是继续走在原先的路上,与生活和解吧。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何妨吟啸且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