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苏菲的世界》读后感14篇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苏菲的世界》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篇1
《苏菲的世界》虽然是关乎哲学的发展历程,却不艰深难懂,它神秘而明畅,它清新而自然,这是人间的哲学,接地气的哲学。他以苏菲这个对世界抱有浓厚的好奇心及对周围事物有敏锐观察的少女为中心,以那一封封不知来历的信件为线索,让我们与苏菲一起将世界这团混沌清明化,一起解开自然万物变化的谜底,一起思考生命与死亡的意义……
我对这本书的目录是印象深刻的。他的目录不是像《时间简史》中“我们的宇宙图像”“空间和时间”、“膨胀的宇宙”等纯粹学术性的标题,而是“伊甸园”、“魔术师的礼帽”、“少校的小木屋”、“花园宴会”这类趣味盎然的字眼儿。
这些生动的字眼儿仿佛也将我带到了公元前,带到了雅典,带到了“苏菲的`世界”中:我会在“伊甸园”中无所适从,我似乎也成了那待在兔毛深处溺于安乐而不愿再返回细毛顶端的人,我是否也是那些整日因“今天我的饭卡还剩多少钱?”“淘宝有什么优惠?”、“周末去不去市区?”而忧思难忘的人之一……
苏菲说她从未如此努力的思考过,我岂非也是如此?以前,从小孩子的好奇心出发,看着身边走过的每一个行人,我也会冥想半日:我是谁?这世上怎么会有人?我们为什么能存活在这个世界上?但最终这些都只是以无答案的问号湮没在小孩子的心里罢了。
但是十四岁的苏菲“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即将进入社会的我自然也不能在以小孩子的心里对待问题,却还是要保留孩子那份天真好奇的童心、佛教有一句话:“要有初学者的心态”,也正是此理。
先时,身边便有位好知乐知的朋友推荐了这本书,只是当时一直在备战高考,无心于此,对这书的印象也仅限于“一部介绍哲学的小说”、“一封封神秘的信”、“困惑于迷茫”,诸如此类。
直至今日开始读了《苏菲的世界》后,这种神秘感、困惑感仍旧萦绕着我。
譬如“席德是谁?”“艾伯特是何来历?”“苏菲真的看到了古代雅典城吗?”这些神秘的人物、场景贯穿了全文,让我们以一种探案式的阅读方式来品读此书。而更令人警惕的是哲学家们的主张与理论让我意识到当时课本中的知识只是冰山一角。《苏菲的世界》虽说相较于正经八百的哲学史而言更显生动有趣,但若以一种绝对轻松的心态来阅读,并不是明智的选择。《苏菲的世界》给我最大的感触便是哲学家们多思多想的思考、探究方式,这绝非胡思乱想,而是理性思考。
正如帕梅尼德斯、苏格拉底、黑格尔、康德等哲学家们所倡导的“理性主义”,正如我也应该让自己知道:我虽然不至于一无所有,但我确实所知甚少。
但即使有这样的觉悟了,我也并非读书读得很专注的人。反之,我的注意力很容易被转移,开学至今,读了村上春树的小说,读了蒋勋的演讲录,读了《牡丹亭与红楼梦》。但此时想来,似乎没有一本被我完全读透读懂,自己仿佛一直徘徊在似懂非懂的边缘,退不得也进不来。直至这本《苏菲的世界》,更不消说,进度与身边同道者相比,更是慢的可以。
这像是一个迷局,也像是一个困局,我身在其中,脑子一团浆糊,思路不甚明晰,浑身像被蚕丝缠绕,脱身不得。时常又觉得舌苔上像是永远粘着酸苦的不明物,时常想就此将它们搁置一旁就罢了,可我偏偏又离不得它们。
这些书不是电视剧。感兴趣的电视剧我可以看了开头直接跳转结局,于是好奇心得到了满足。可是书呢,我知道了苏菲的困惑,我跟着她的心走,我想了解这个真实的世界,我更想知晓那些自己无法立即得知的答案。我想知道的东西是那么多,我怎能不读下去?正因有了他们这些在旁人看来无聊的探讨与发问,我们今日才能生存在一个“可知”的世界里。
我曾试想过,若非读书沙龙这个活动,也许会与此书无缘也未可知。我是如此庆幸,自己拿起了这本书。
从此,我将在“雅典城”里行走,将在一个可知的世界里行走。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篇2
现在流行的书籍大多不是哲学书籍,哲学小说更是少之又少。而这本书——《苏菲的世界》——不仅是哲学书籍,更是一本流行于世界各地的哲学小说。在这点,就可以说这是本伟大的书。我有幸读了它,心灵有了许些的触动,感觉像是触摸到那些遥不可以及的人的灵魂。这本书写得不仅仅是小说,一个故事,它包容了几代人的思想,可谓承前启后,是精神的圣殿,这是智慧的语言。
小说的主人公苏菲刚开始是并不很懂得哲学,她跟平常学生一样对哲学的认识很浅。然而,有一天,一封无名的来信打乱了平常的生活,一场思想的风暴就此到来。从此,她不断地收到一些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前展开。在一位神秘导师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运用她天生的悟性和后天的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于是,一个哲学的世界就这样层层展开,把哲学的问题抛出来,接着引出各个流派的代表人来解释这些问题。由古而今,串联起这一座哲学的大厦,引领读者层层接近哲学的世界。
从前,我总以为哲学是很枯燥的,是难懂的,无关生活的。我想这很可能是受了以前教科书的害,教科书里往往都只是枯燥的知识点,都只是浅谈甚至是不谈。没有争论,甚至都只是一家之言,看不清全部。字是有灵性的,它可以传达跳动的思想,可以描述细微的`感情,但教科书里的字是死的,毫无生气,没有哲学的辩证,没有论证,只是铺天盖地的要点,硬生生的要我们接受,实在令人生厌。可现在,我懂得,哲学不仅跟我们紧密联系,而且是富有趣味的,这正是在看了这本书之后所受的启示。我想任何一件事,如果你没有真正的想要去了解,你就不能得其精髓,就不能真正的感受到它最精彩的地方。这本书以其故事性清晰的条理,让我们很容易进入哲学的世界,我觉得我已开始我哲学的旅程。
哲学的产生,是人类思想进步的产物。人之所以不同于动物正在于我们有思想,而且可以表达我们的思想。我们人类思想的进程跟社会的进程紧密相连,我们可以看见每一次社会的转型必将有一场大的思想革命,这其间哲学就是这思想的载体。在西方,从奴隶社会到现在资本主义社会,这其间有过早期雅典文明与希腊文化时的智者先声,有过文艺复兴时期思想的大变革,后来的启蒙运动更是催人奋进。在中国,也有百家争鸣的思想盛况,从而有了多种多样的社会体系。而现在的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更是含有浓厚的哲学味。哲学,穿梭在历史与现实之间,串通起人类的整个变化历程,使后人惊叹于历史的厚重和思想的深度。
哲学,从神话开始,由自然而后渐渐地回归到人自身。在西方,苏格拉底是不可忽略的人物,他可算是西方哲学鼻祖。这并不是说他最早有哲学的意识,而是他让哲学真正的成为一门学问,经由他学生和后人的发展才逐渐壮大起来。柏拉图是他得意的门生,也是哲学史上一个很有影响力的人,他不仅记录了苏格拉底的智慧,而且敢于创新,使其更有深度。雅典文化代表西方早期思想文化的结晶,在人类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与影响。后来,一批批不同流派的哲学家的出现是哲学真正意义上与人类的文明进程联系在一起。笛卡尔、洛克、休姆、康德、黑格尔、马克思等哲学家们将哲学发展成为影响社会的工具,不仅有了完善的理论体系,更使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之间有了辩证的认识。
我不知道我现在称不称得上懂得哲学,但我觉得我已经入门了。《苏菲的世界》其实就是哲学的世界。本书作者乔斯坦?贾德是一个高中的哲学教师,他或许懂得我们学生于哲学的需要是教科书所不能给予的,所以写了这一步大写的书教我们来认识哲学以此来认识生活,认识我们人类的思想盛宴,认识我们活着的这个世界,认识曲折的道路是经由几代人地开采而来,从而认识生命的本质,认识我们人自己。
愿我懂得,从此认真的感受生活的点滴。我想哲学不是一时的兴起的趣味,而是应该用一生去追寻,质问人生,质问生活,然后找到所需要的正确的道路。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篇3
我是谁?我为何存在?在《苏菲的世界》里,我从存放于潜意识中过往的古老信箱里翻找出许久未解决的问题:本源。
一封封神秘的来信,一串串亘古至现今的哲学问题与掌故垫起了14岁的苏菲的脚步,她在怀疑论者导师艾伯特的指引下实现了灵魂的蜕变。鸡与蛋何者先有?人的灵魂是否不朽?诸多的思辨,诸多的反问,为我掀开了哲学的冰山一角。而令我我倍感好奇并深入追究的是——人与世界的联系。
我们宛若星尘。不过是个见得着的理型躯体,却能靠着还未知从何而来的灵魂驱使意识,使我们在自然法则的束缚中凭借上帝赋予的感官获取自以为的“自由”。即便上帝也只是来自我们积累经验后从虚无中用印象的碎片剪贴成的理性完美主义。倏地想起了“天人合一”的庄子。在美学与感性中以思想搏求最大限度的自由。但这在哲学家祁克果认为的生命三种形式中却是处于最低等的美感阶段?如果诉至黑格尔的“正”“反”“合”三段论,却也未必——万事的评价不存在绝对的吧?
透过艾伯特与苏菲讨论的超自然、达尔文系统,那些意料之外的奇异巧合也使急流在我心中撞激出朵朵白花,屏息,正赶上了!
在遨游《苏菲的世界》的几天里,也“难得有空闲”翻看了林清玄的《从容的底气》,其中“不受第二支箭”的第一个譬喻讲的是佛陀门下是爱哲学思考的弟子摩逻迦有一天跑到佛陀面前,说若佛陀不回答哲学问题他就还俗。令人感喟的是佛陀的回答:“纵使问题找到了答案,还是解决不了苦闷的人生。”“而古往今来的大哲学家在这些问题上用了毕生精力,却从没有人有肯定的回答。”林清玄道。虽存疑惑但也不禁认同。
回到《苏菲的世界》,我竟适值佛陀!又再次遇到这篇毒箭的故事:被毒箭射伤的人不会对箭、毒以及箭从何而来感兴趣,只会希望有人能拔箭,医他伤。原谅我的见异思迁,这也是超自然吗?再说,可曾想到世界那端的不可知论者休谟的理论在两千五百年前就业已被这边的佛陀提出?他们皆认为研究形而上的问题无必要,皆认为人处于一种不断改变的状态......
又下雨了,断断续续,在这个仲夏习以为常。在苏菲的世界与现实的罅隙来回穿越多天,仿佛每时每刻时间的流逝都与苏菲的作息不断重重叠叠,幻想的烟雾黯然缥缈。他们的一周还不及我的短短几小时,一个世纪的哲学家的故事还不及我的一日。雨与情节藕断丝连,故事引人入胜,时而忍俊不禁,时而引得心情也随风席卷,跌宕起伏。
紧接着最精彩至极的部分出现了,那也是我曾多次遐想的画面,因而对这位来自挪威的.次书作者乔斯坦·贾德的赞许敬佩之感油然而生。我看着《苏菲的世界》里的席德,书中的席德看着父亲艾勃特笔下的苏菲与导师艾伯特。艾伯特和苏菲企图逃离少校艾勃特想象力的控制,他们是艾勃特送给席德十五岁的生日里礼物——一本讲义中的主人公。可他们的一言一行不都是艾勃特反讽的手法吗?看到艾伯特说:“苏菲,我们就是这个活的星球。地球就是航行在宇宙中燃烧的太阳四周的一艘大船,而我们每一个人这是满载基因航行过生命的一条小船。当我们安全地把船上的货物运到下一个港口时,我们就没有白活了。”
这是艾伯特的人生哲学?不,这是少校艾勃特写的,更确切地说,这是作者乔斯坦·贾德想说的,是现在我所看到的.....剪不断的周而复始。
窗棂外,朝阳东升而起又西落成夕阳,朝朝暮暮,苏菲的母亲在苏菲十五岁生日时将她交给了长者艾伯特,只微微低头,落寞笑笑:“他们消失在空气中了。”这一刻仿佛滞留。苏菲和艾伯特逃到了永恒之乡,遇上了白雪公主、小飞侠、懒杰克......席德为苏菲等人报了仇,但许是“对位法”,如今苏菲看着席德却无法现身于她眼前......直到最后一页,已是深夜九点。
轻合上书,除自己外空无一人的房间在寂静黑夜的长河里亮着灯。我是谁?我真的存在吗?心脏为何会跳动?为何会使我触碰到这个世界?大愚若智,大智若愚,隐隐约约,恍恍惚惚......
我们能出现在这个世界已是人生赢家,但是,我们又是谁的故事?谁的风景?我看着你,你看着我?充满魔力的古铜镜中,一个女孩对我眨了眨眼睛。
我们也是星尘。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篇4
阿西莫夫有一篇小说叫《那个时代的孩子们有多么快乐》,他写未来很多年后,纸质书已经消失了,孩子们读的都是电子书,有一天,几个孩子们在阁楼上玩,发现了一本纸书,他们努力想象祖辈们的孩子阅读纸书的感觉。
这差不多是我读《苏菲的世界》时不停思考的东西。
我正在读博士,不是哲学方向的,但是和哲学有点关系,几天前我和几个本科生聊天时说起当时正在读的柏拉图的一些有趣的观点,谁知道他们都知道了,说《苏菲的世界》不是讲过了吗?
我没有读过这本书,记得本科时我在书店见过它,翻了两页,不是太感兴趣,就放下了。我是读着科幻小说长大的,科幻小说始终在提很多现在看来是哲学上的终极问题,比如我们是谁,在哪里,宇宙是谁创造的,那些具体的细节和宏大的叙事比起《苏菲的世界》里单纯的授课似乎更有诱惑力一些,所以科幻迷如同这本书里对哲学感兴趣的那个孩子一样,始终不缺乏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但是某种程度上,又不是很一样。
我看过一部夏笳自编自演的电影叫Paparax,后来在科幻课上讨论这部电影时很纳闷,这似乎和科幻无关,但是为什么夏笳要说这是一部科幻电影?现在看来,这部电影所讲的故事完全是《苏菲的世界》的压缩版,一个人发现自己其实是一个作品中的人物,此时该怎么办?当这个人怀疑世界的真实时,她思考,所以她真的存在了?我可以想象夏笳当时是如何发现了这个在哲学和现代艺术领域并不新鲜的话题,并且想方设法改写成一个科幻故事,去告诉那些对这个话题仍然觉得很新鲜的科幻迷观众的。
我的博士生导师对我说,好的科幻小说讨论的不是科学问题,而是哲学问题,但不会很成体系,更重要的是,你没有一个好的筛选方法,把那些好的作品从现代文化工业的汪洋大海里筛选出来,真正能筛选的只有时间,那些很多年后仍然被我们记住的才是经典。
我不知道《苏菲的世界》是不是经典,它当然是一本哲学启蒙书,讲述的都是以往哲学家的观点,这些观点不会像原著一样详细,也不会像前沿的哲学研究领域一样透彻。当我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读了柏拉图的几本原著后再回过头看这本书里讲柏拉图的部分,我知道这些观点被压缩到了何种程度。当我在科学哲学领域混迹两年多读了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牛顿的诸多相关前沿研究文献后,看起这本书里对文艺复兴时代这些人思想的介绍,更是发现了许多错误和曲解。但是,《苏菲的'世界》还是被人记住了,它成为经典不是因为它对于哲学的介绍,而是通过某种特别的故事讲述方式把哲学融进了文学里,这本书首先仍然是一部小说,豆瓣里很多关于它的评论都是历代哲学观点总结实在是没有必要,这样一份书评也许出现在罗素的《西方哲学史》中更合适一些?
我更希望自己把这些年学到的所有哲学知识都忘掉,看过的科幻小说也忘掉,回溯到这本书里主人公的那个年龄,比如15岁,以一种孩子看待世界的好奇心去读这本书。如果自己15岁的时候真看到了这本书,能读懂它是不可想象的,但是每个地方每个时代的15岁孩子成长背景总是很不一样,我不知道别的孩子是否也能读懂,尤其是读大学后,遇到了来自不同地域不同背景的人,更使我深深领会了这一点。我没有接触过哲学系的本科生们,他们当初选择这个专业(如果不是调剂的话),是因为读中学时读到了这样一本书吗?那个时候当他们放下书时,他们看待这个世界时想到了什么?他们仰望星空时又在想什么?(一定和科幻迷们看完刘慈欣小说时看星空的感觉不同吧?)
这种想象很艰难,好像在看一份古代竹简想象古人的生活,好像在看另一个遥远大陆和星球的文明去试图了解他们的想法。那些周围很熟悉的人,因为他们可能的少年时代的阅读经历如此不同,以至于他们对我来说突然成了无法洞察的黑洞,当然也使我充满了好奇。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篇5
《苏菲的世界》被誉为西方哲学的入门读物。作者乔斯坦.贾德用故事化的语言,以主人公苏菲的“哲学之旅”为主线,为像我这样的哲学初探者循序渐进地掀开了高深哲学的神秘面纱。
书中涉及的内容很多,从古罗马到现代,在每一个不同时期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的哲学家和他们的研究方向、内容,部分哲学家的经历和遭遇等。它的价值不是我三言两语能概括准确的,对我个人而言,它是无价的智慧读本,其中的哲学知识开阔了我的视野,内涵在其中的人生道理,更使我受益匪浅。
1.习惯是一种很可怕的力量,它是灵感和创造的坟墓。
我们做个假设,假如书中的主人公换做我们自己,故事的过程和结局会是怎样?其实,就是拿我们自己和苏菲作个比较,也许换做同龄时候的我们,情节会相似,但如今的我们恐怕是要让作者失望的。我们的习惯已经逐渐束缚了我们的`思想,把我们无形地捆起来,难以迈出创造性的步伐。
哲学家从来不会过分习惯这个世界。对于他或她而言,这个世界一直都有一些不合理,甚至有些复杂难解、神秘莫测。这是哲学家与小孩子共同具有的一种重要能力。可以说,哲学家终其一生都像个孩子一般敏感。而我们正逐渐丧失这种能力,逐渐麻木。当我们不断长大,成熟,我们儿时的那种对世界的好奇心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弱化,盲目地存活着,未曾真正领悟生命的意义。
我们要有一个好奇、充满求知欲的心灵。习惯是一种很可怕的力量,它是灵感和创造的坟墓,它会让我们对身边的一切习以为常,理所当然。我们不否认一些良好习惯存在的必要性,但这里我们所说的习惯更大程度上是一种安于现状的懒惰和麻木。我们该对自己所处的世界和生活多提几个设问,问下自己:“我是谁?”,“我们的世界是怎么样的?”等,这样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已经足够难倒我们。
2.最聪明的是明白自己无知的人。
诸多哲学家当中,苏格拉底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苏格拉底被视为谜一样的人物,他的哲学造诣毋庸置疑,在他死后很快就被誉为许多哲学学派的始祖。正因为他神秘难解、模棱两可,才使得一些在学说上大相径庭的学派都可以宣称他们是苏格拉底的传人。
人类面临许多难解的问题,对于这些未解之谜。我们不是太过笃定,就是漠不关心。苏格拉底既不笃定也不漠然,他从不认为自己是“智者”,他说:“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一无所知。”这样的自我认识并不让他消极,反倒在追求真理的路途中永不放弃。在这点上,和中国圣贤的古典哲学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伟人在浩瀚的宇宙和无穷的知识面前尚且如此实在和谦虚,我们更该自我反观,不骄傲自满,不恃才傲物,不以自己的小小成绩沾沾自喜,多反思自己的不足,不断进步。
3.人生需要自身的理性创造。
哲学的演变和发展不是浑然天成,历史长河中无数的哲人用自己的生命和思想浇灌了它。他们专注自己的人生目标并持之以恒,不断进取超越。
人没有天生就固定下来的本质,一个人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其实是自己可以决定的。在我们年轻的时候,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有步骤有计划地安排自己的人生。
我们人生的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在人生的旅途中,自我逐渐健全完整,我们要有准确的目标,没有目标的人生是可怕的,找寻目标需要过程,我们要学会为自己量体裁衣,不断适时调整,找准自己的位置;往前走,无论起点在哪,总是要向前的,难走的路就走慢点,遇到困难不退缩,哪怕是向前一小步也是进步,好走的路走稳点;慢走多思,步子跨得大要么容易走错,要么容易摔倒,不能盲目,需要理性思考。
哲学不是万灵丹,但是从来不去留意爱好智慧的重要与前人的心得,那么注定会陷于心灵封闭与终结。《苏菲的世界》为我们提供了一盏从困惑到觉悟的灯。它既是智慧的世界,也是梦的世界。它唤醒了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和好奇,提示我们要有意识地进行创造,去认识周围世界的事物。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篇6
假期,班主任工作室发了一本哲学书——《苏菲的世界》。我随手丢到了一个角落。在我看来是个比较枯燥乏味的。但是一次非常偶尔的机会。《苏菲的世界》这几个大字不停地在我眼前晃悠着,好吧!损手拿起就翻了起来。一次截然不同的感觉让我如饥似渴的读了下去。她割了我截然不同的感觉。它在向读者讲述哲学的同时,运用了生动的语言来描绘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使读者阅读时产生一种追逐和渴望知道答案,了解哲学的心情。
“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或许有人会觉得这两个问题过于疯狂,因为他们会告诉你,“我就是我啊”或者“世界本来就存在的”。他们会有这样的想法对吗?事实上我在读这本书之前,也是这样的想法。为什么有很多人觉得哲学是不切实际的呢?为什么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静下心来好好思考一下那些哲学性的问题呢?我想,或许是因为他们已经对这个他们生活的世界习以为常、失去了探索的好奇心了吧。说到这让我想到作者一个用的很好的比喻:这个世界就像是魔术师从他的帽子里拉出的一只白兔,当然这只兔子极其庞大。我们每个人都出生于这只兔子的细毛顶端,大家刚开始对于这场令人不可置信的戏法都感到惊奇,并且努力地想把兔子看个完全。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也就顺着兔毛慢慢深入兔子的毛皮,并且窝在舒适柔软的兔毛深处尽情享乐。有位哲学家说过,每个孩子都是哲学家。我想,那是因为孩子都没有失去对这个世界所抱有的最初的好奇心。如果一个人对自己为何会存在这个世界上而不感到惊奇,这将是一件多么悲哀的事情呵!有时候我会想起自己走过的路,其实生命真的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地方,可是由于自己已经“习惯”这样生活,也就不曾明了宇宙的浩瀚和生命的伟大。有位哲学家说过,每个孩子都是哲学家。如果一个人对自己为何会存在这个世界上而不感到惊奇,这将是一件多么悲哀的事情呵!当大人们的心灵逐渐习惯了世界上的一切的规则,当他们不再有想孩子一样看到什么都觉得好奇,觉得所有的东西都那么不可思议而又理所当然,当他们过惯了喧嚣吵闹、灯红酒绿的生活,他们便不再去追求那与他们似乎毫不相干的哲学,便不愿离开温暖舒适的兔毛深处,不愿像哲学家一样尽力去爬上脆弱的兔毛一看究竟。有时候我会想起自己走过的路,其实生命真的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地方,可是由于自己已经“习惯”这样生活,也就不曾明了宇宙的浩瀚和生命的伟大。就是这样子,世界上的大部分人们都不会再去思考像“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这样的问题了。合上书本,我闭上眼,细细回味着书中的内容,脑海中就闪现出许多关于书中所说的人和事。像另一个爱丽丝漫游仙境一样,如梦如幻,却又无比真实。不过,当我发现苏菲和艾伯特只是席德读到的一个故事,而席德和她父亲只是我们读到的一个故事时,我甚至天马行空的想:会不会我们身边也存在着这种我们看不到的`“人”,它们可以像席德读苏菲一样读着我们呢?读了这本书后,我想我对了哲学有了新的认识与顿悟,但也有许多不理解不明白的地方。就像艾伯特说的:“哲学便是教会人们思考,教会人们怎样面对生活,怎样生活的更好。”我想很多问题虽然不能得到答案我们还可以思考,很多事情虽然不能达到目的我们还有过程。
哲学教授傅佩荣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哲学不是万灵丹,但从来不去留意,爱好智慧的重要与前人的心德,那么注定将会陷于心灵之封闭与终结。这或许是这本书在世界各国广受欢迎的原因吧!为了使人从困惑到觉悟,本书提供了一盏明灯。”是的,哲学会使我们醒悟。而这本书使我们走进哲学,使我们从困惑走向觉悟。所以我建议大家来看《苏菲的世界》《苏菲的世界》,即是智慧的世界,梦的世界,。它将会唤醒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和好奇。心里面想的还有很多但不知道怎么来更加明白的表达也许只有我们自己亲身读了此书后才能和我一样感受到《苏菲的世界》带给我们的震撼!看过之后,我已经不仅仅是学到了一些东西,更重要的是心灵的震撼。科学给予我们知识然而只有哲学才给予我们智慧。那么,就从这本书开始吧!它将告诉你所有迈向成功的方法和技巧,帮助你打开财富的智慧之门,开创你辉煌的人生!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篇7
万事万物是否由一种基本的物质组成?
水能变成酒吗?
泥土与水何以能制造出一只活生生的青蛙?
与之前一样,写下这篇文章时,我已看到亚里士多德的哲学观念,苏菲的世界读后感2。让我们开始回答今天的问题。
万事万物是由一种基本的物质组成的吗?上自然科学课的时候,老师说了组成生物的是细胞,不同的细胞又是由不同的物质组成,化学课老师说了原子之类的,事物是由原子组成的吗?是由于不同的排列组合,才构成了今天丰富多彩的`世界吗?
水能变成酒吗?正常人第一眼看到这个问题的回答应该是否定的,水就是水,酒就是酒。不过,你是否想过,把米、酒糟、和水混在一起、蒸馏、发酵,最后得出的是酒吧。不过,这里经过了一些变化。而雪梨里含有很多水,不过雪梨就是雪梨,不是水。
接下来的问题,泥土与水何以能制造出一只活生生的青蛙呢?我想当然不是把泥土和上水,捏出一只青蛙这么简单。如果泥土里的物质可以变成青蛙的话,是否可以把蛙卵种在泥土里,每天浇水,等着长出很多青蛙呢?如果可以,我们还需要有蛙卵呀。如果可以,我倒希望能种只小白兔或小哈巴狗,我不喜欢青蛙。
看看哲学家是怎样回答这些问题的吧。
每一位哲学家关注的领域是不同的,没有一位哲学家会企图探讨哲学的所有领域。因此,在今后的课程中,我们先要知道每一位哲学家的“课题”,这样就比较容易了解他的思想脉络。我想这种学习方法也适用于其他领域,即首先了解中心思想。
我们从最早的希腊哲学家开始说起,他们也被称为“自然派哲学家”,因为他们关切的主题是大自然与它的循环与变化。废话少说,解释的文字书上写有,在这里,我只列举哲学家的主要观点。
泰利斯:所知的第一位哲学家,来自米雷特斯认为水是万物之源,读后感《苏菲的世界读后感2》。
安纳克西曼德:来自米雷斯特。认为世界并不是由一种物质造成的。世界只是他所谓的“无限定者”中无数个生生灭灭的世界之一。
安那西梅尼斯:来自米雷斯特。认为万物之源必定是“空气”或“气体”。
帕梅尼德斯:来自伊利亚。认为万物一直都存在的。我们的感官使我们对世界有不正确的认识。
赫拉克里特斯:来自小亚细亚。认为所有事物都是流动的。世间事物是相对的。
恩培窦可里斯:来自西西里。打大自然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他称之为四个“根”,即土、气、火、水。
按捺萨哥拉斯:主张大自然是有无数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所组成,而所有事物都可以被分割成更小的部分。
这一课讲了很多,都是关于世界组成的,哲学家思考着世界组成的问题。课上,并没有用枯燥的语言阐述每位哲学家的观点,而是用了很多生动的比喻,不过,我对于青蛙还是不感兴趣。
下一课是关于徳谟克里斯特(来自爱情海北部海岸的阿布徳拉的小镇)的原子理论的,他是课上谈到的最后一位伟大的自然派哲学家,所以我放到一起写了。
积木为何是世界上最奇妙的玩具。
记得小时候,我很喜欢玩积木,可以搭房子,摆各种样子之类的,不过,后来表弟表妹到我家搜刮了一通,我的积木也所剩无几了,现在基本上不见踪影。为什么说积木是世界上最奇妙的玩具呢?或许是因为它们可以组成各种形状吧。
我们看看积木和哲学有什么联系吧。
徳谟克里斯特认为自然界的转变不是应为任何事物真的有所“改变”。他相信每一种事物都是由微笑的积木所组成,而每一块积木都是永恒不变的。他把这些最小的单位称为原子。积木在某种情况下和原子相似,首先他们是不可分割的,其次它们有各种不同的形状与尺寸,它们是硬而且不可渗透的。它们可以组成任何你想要得到的形状。
由于相信物质的东西,因此我们称他为唯物论者。
原子理论讲了很多,这里我就不一一概述了。不过,关于希腊自然派哲学家的介绍到此为止。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篇8
放假在家,随手在书架上取来一本书,坐在窗边,品一口茗茶,偷得半日闲,初一年级读后感:《苏菲的世界》读后感言。这是一本出版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书。当初是以一本休闲小说购买的,读后才知道这是一本哲学启蒙书,她用深入浅出的文字向我们读者展示了哲学从古到今的发展历程。一直以为哲学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但《苏菲的世界》一书却截然不同。《苏菲的日记》和其他厚重的令人伤脑筋的哲学书不同,读它更像是读一本侦探小说,让人不自觉地跟着苏菲去思考,去探讨一个个哲学问题,去拜访一位位哲学家,了解他们,走进他们的世界。这本书的内容广,但并不紊乱,书中内容分成许多章节,每节题目都点出了该章节内容的中心,或深藏或巧露;而每一节内容都会阐述几个问题。这样的分节使人读后更容易消化,也更容易理解。它在向读者讲述哲学的同时,运用了生动的语言来描绘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使读者阅读时产生一种追逐和渴望知道答案,了解哲学的`心情。
故事是由一个快满15岁的小女孩苏菲接二连三收到一些怪信件拉开序幕,“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这些看似很普通的问题却蕴涵着很多需要深入思考的概念,苏菲在彷徨中开始思索,并在她的私人哲学老师艾伯特的引导下进入西方哲学领域。苏菲穿越时空,从哲学的摇篮雅典出发,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有了初步了解;来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她对文艺复兴时期的认识包括达芬奇的绘画、莎士比亚的戏剧、古登堡的印刷机……涉及艺术、科学、建筑、数学等许多方面。和已成为历史的那些有着精辟的思想的大人物进行了一次心灵的谈话,目睹了历史又一次严肃的重演,读后感《初一年级读后感:《苏菲的世界》读后感言》。看这样一部作品,等于看到了全人类的文明。苏菲的所到之处,处处凝结着文明的精华,弥散着哲学的气息。至于近现代,艾伯特的“哲学函授课”包含了康德、黑格尔、弗洛伊德乃至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看这样一部作品,让我看到了全人类的文明。在苏菲的所到之处,到处都凝结着文明的精华。感受最深的是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故事。苏格拉底,他的高明之处在于人能够在谈话中揭露人思想上的弱点,使其领悟哲学的真理。然而在公元前399年,他却由于过于直言,被他曾指责过的上层人士送上法庭,以其“宣扬新的神明,腐化青年人”而被处以死刑。本可以恳求陪审团手下留情免于一死,但苏格拉底没有这样做,因为他知道即使到了生命的结束也要坚持真理。他重视良心与真理,敢于为了真理而战,为了真理而牺牲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看过之后,我已经不仅仅是学到了一些东西,更重要的是心灵的震撼。看这样一部作品,等于看到了全人类的文明。苏菲的所到之处,处处凝结着文明的精华,弥散着哲学的气息。在这样一本小说里,包括了整部西方哲学史,本身就极具魅力。一直觉得哲学是一门虚幻而不切实际的学问,生涩难懂,但其实一直是我不了解哲学。这本小说系统地涵盖了各种哲学思潮。随着小说人物在书中不停的追逐和寻求剧中谜团的解答,越来越深入的使我了解到以前不感兴趣的西方哲学史。
一直以为哲学是一门不切实际的学问,让人敬而远之。可是当我读完全书后才发现哲学其实是最贴近现实生活的,哲学是“关于天底下每个人都关心的一些问题的学科”。哲学所要解决的都是还没有科学方法可以证明的问题——诸如善与恶、美与丑、生与死、秩序与自由等。我认为哲学不是科学,因为它没有什么精确的公式来计算、来衡量。哲学是对未知事物或不确切认识的事物的假设性解释,是追求真理的开路先锋。在我们的这个世界,仅有科学而无哲学,仅有事实而无洞察力和价值观,是不能使我们免于浩劫和绝望的。科学给予我们知识,然而只有哲学才给予我们智慧。心里面想的还有很多,但不知道怎么来更加明白的表达。也许只有我们自己亲身读了此书后才能和我一样感受到《苏菲的世界》带给我们的震撼!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篇9
本来哲学是比较枯燥乏味的,但《苏菲的世界》一书却截然不同。它在向读者讲述哲学的同时,运用了生动的语言来描绘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使读者阅读时产生一种像读侦探小说般的心情。书中刻画了一个勇敢,聪颖的少女——苏菲。因为追求哲学,就一定要有好奇心,这正是苏菲最大的特点,所以我觉得作者刻画这个人物的用意就在于此。
人们总是渴望遥不可及的事物,我也不例外,在追求心灵和物质相结合的同时不禁问自己,“物质世界是真实的吗”。人是有“灵”的吗,我们的感官认知乃是自天主而来吗?我不是一个宗教信徒,可我也慢慢开始考虑这些问题,如果这一切不是源于天主那又是源于何处呢?心灵世界是我们的整个世界吗?那我们从小所学的唯物主义不就是与之相背,我困惑了,就像在沼泽中挣扎的人,努力想逃出却越陷越深。为了不被淹没,我只好停止了思考,脑袋里翻滚的岩浆似乎也平静下来。一轮明月升上了夜空,对于一个等待救赎的人来说,那圣洁的光辉就是最好的洗礼。瞬间,我转头发现“灵”与“物”只不过是两个隔街争吵的妇人,她们所站的立场和所坚持的观点不一样而已。探索理论的本源,你可以发现,从它所基于的那个方面来看,派生出来的一切都是正确的,那是因为它的'基础。正如“好”与“坏”,只有在区分何为“好”何为“坏”才能判断是“好”是“坏”。
有些怀疑苏菲对她所学的东西真的都理解了吗?也许她只是作者着书的一个引线,穿连起了整个哲学史,但我更愿意她同我一样是个带有探知欲望的孩子,至少她在书中是这样的。突然想起达利所常用的抽屉,孩子眼里所向往的抽屉和她最终打开的是否一样呢?看到结果是否会很失望,只有打开抽屉才能得知。那她的心中应该就有一个理想的存在。
柏拉图认为人的一切知识都是由天生禀赋而来,它以潜在的方式存在于人的灵魂之中。有一种担忧,近似乎于儿童天真的担忧,我的灵魂有一天是不是会离开我去选择别人,也许在我们所生存的空间里到处都飘荡着需要寄宿的灵魂,他们在等待一个合适的身体出现。回头想想,我的灵魂经历过什么以后才选择了我呢?她是不是选择一个人重复着同样的轮回呢?可能我有些误解了,但我无法走出这样的一个怪圈,可能是我还想趴在窗台和外面的“灵魂先生”说声“嗨,你好”。 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有一个著名的洞穴比喻来解释理念论:有一群囚犯在一个洞穴中,他们手脚都被捆绑,身体也无法转身,只能背对着洞口。他们面前有一堵白墙,他们身后燃烧着一堆火。在那面白墙上他们看到了自己以及身后到火堆之间事物的影子,由于他们看不到任何其他东西,这群囚犯会以为影子就是真实的东西。最后,一个人挣脱了枷锁,并且摸索出了洞口。他第一次看到了真实的事物。他返回洞穴并试图向其他人解释,那些影子其实只是虚幻的事物,并向他们指明光明的道路。但是对于那些囚犯来说,那个人似乎比他逃出去之前更加愚蠢,并向他宣称,除了墙上的影子之外,世界上没有其他东西了。柏拉图利用这个故事来告诉我们,“形式”其实就是那阳光照耀下的实物,而我们的感官世界所能感受到的不过是那白墙上的影子而已。我们的大自然比起鲜明的理型世界来说,是黑暗而单调的。不懂哲学的人能看到的只是那些影子,而哲学家则在真理的阳光下看到外部事物。我们所看到的东西总是局限的,就像我对这本书的理解一样,只看到了墙上的影子。
那些哲学史,有了从自然观到人本主义的思考,哲学研究了这些问题,但并没能给出这些问题的答案,事实上哲学也给不出这些答案,因为哲学本身已经否定了自己能给出答案。但这看似矛盾的说法是否就让哲学没有意义呢?不,哲学的意义其实就出现在这些矛盾的思维中。或许就像书中开头说的,我们不去关注那些哲学家得出了什么答案,而是去看他们怎么思考的。因为哲学家对上述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都是没有意义的,我们确实无法证明那些答案,但我们在研究那些问题中采用的方法却是我们值得关注的,就像黑格尔说的,这些哲学性的思考,会朝向人类有利的方向的发展,我们会变得越来越了解自己。就像书中说的,哲学虽然不能回答上述问题,但至少我们可以顺着兔子的毛皮往上爬,越来越多的看到外面。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篇10
当最终读完合上这本书的一刹那,我倒向身后的靠枕,把自己埋在松软的棉絮中。保持着这个姿势好久,因为大脑已经完全没有空余的CPU来供给多余的动作。脑袋中不停地回想书中虚虚实实的哲理与故事。好像从来没有一本书需要如此大的心力来看完。
从头来想,最印象深刻的还是一开始的问题:你是谁?从来都没有怀疑过这个问题。自我介绍的时候,早已模式化的表述:我是XXX,来自青岛。可如今突然问起,怎么脑中却一片空白。如果从理性的思维来思考,难不成要回答我是糖类蛋白质钙铁锌等等的集合体吗。第二个问题,世界从哪里来?换句话说,世界是由什么组成的。这难道也属于哲学的范畴吗?
带着这样的疑惑,慢慢往下读,终于明白古往今来哲学家对于世界构成的思考是如何演变过来的。先是神学的统治,因为当初的人们没有能力与设备进行更深层的探究,接着再到自然派再到唯物主义再到经验主义等等……一部哲学史就有如画卷般在脑海中展开。虽然每个理论的解释并不面面俱到,但必定做到深入浅出,且一旦提出历史上哲学的某个观点或理论,必定从远及近联系自身地阐述,其中经常把哲学家的理论由苏菲自己来感受,让读者了解明白,。
“关于小白兔,最好将它比作整个宇宙,而我们人类则是寄居在兔子毛皮深处的微生虫。不过哲学家总是试图沿着兔子的细毛往上爬,以便将魔术师看个清楚。”多么形象而有趣的比喻,却让我们更加了解到哲学家的使命与艰辛。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哲学启蒙书,它用离奇的故事展示了哲学从古到今的发展历程。其中我认识到了许多从未想过的事情。我跟着书中的苏菲一起,从神学再到哲学的摇篮雅典,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有了初步认识。而对文艺复兴时期的认识包括达芬奇的绘画,莎士比亚的戏剧,还有神奇的反讽效果的演变……涉及艺术、科学、数学等许多方面。至于近现代,则包含了康德、黑格尔乃至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看这样一部作品不仅仅了解了古往今来,更有了许多自己的认识。
我会发现,很多最初的'思想理论在当时虽然被人信奉追捧,但时至今日,这些理论早已不攻自破。比如最初恩培窦提出的“四元”理论:土、气、火、水组成了世界。不用说现在,这个理论到了元素原子时代就已经被不费吹灰之力地推翻了,因为那时的科学发展到了可以探究物质的结构,并且已经上升到可以归纳总结到元素的水准上,自然之前的一些自然派理论就不那么令人信服了。而到现在,人们又有能力把原子再细分成更小的组成结构。可见时代科技的发展也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哲学的发展。
如此一来,倒显得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比较有宏观性,并不单就一个问题来讨论,而放眼历史长河。很显然,并不是每个时代的理论都是正确的,然而,却不能否认它们存在的必要性。如果没有一步步走来的历程,没有以往哲学家的探索与猜想,如今的哲学也不会有如此的成就。正是由于分歧而产生了统一与进一步的发展。
谈到唯物主义,我发现纵观哲学史,唯物主义与经验主义这两个对立的理论一直在“打架”,理性主义胜出一会,经验主义的秉承者又会来推翻并胜出一时,然后理性主义的又来反败为胜。这种情况同样也适用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而其中每次的争斗中蹭出的火花,后人看来都是发人深省的,都是弥足珍贵的思维旅程,那才是智慧的结晶。或许哲学中的两派永远没有谁对谁错,仅仅,我们从中获得了生活的智慧。拿前面说的“魔术师——大白兔”故事,那些哲学家攀登的兔毛也许并不是笔直的。哲学的升华是螺旋式的,不断往复着却又逐渐越来越趋向真理。
读到末了,苏菲和希德的纠葛也终于有了梦一般的结局。可作者始终都没有给读者一个答案。我是谁?世界究竟,从哪里来?或许,这个问题永远都没有标准答案,却也永远促使着哲学的向前发展。它的答案,只有我们心中自己去参悟了吧。
苏菲的世界向我展示了一个从未踏足过的智慧圣地,就是哲学。科学给予我们知识,然而只有哲学,才给予我们真正的智慧。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篇11
前不久,看过一部经典的电影,名字叫做《达芬奇密码》>,它讲的是个奇异的探索耶稣后人的故事,里面耶稣的后人就叫做苏菲.一个美丽漂亮的公主,拥有对所有认知东西的敏感程度,她的敏锐的知觉让我欣赏,她的处事不惊让我敬佩,她的美丽善良又让我喜欢.所致当老师布置这个作业之时,我毫无疑问的选择了阅读<<苏菲的世界>>
这本书讲的是一个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发现了神秘的一封信。----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就这样,在一位神秘导师的指导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佛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与此同时,苏菲不断接到了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迹团一般在她眼底展开。苏菲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迹团然而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
因为时间太短暂,我花了几个晚上就把这本书看完了,内容太多了,结果什么也没发现,记住的也很少.印象非常深刻的倒是作者的构思.书的开始几章,不觉得有什么异常,但越往下读,越觉得诡异,仿佛作者也有预料不到的结尾似的;尤其是那个哲学宴会,真是个悲惨的结局,也真是个奇怪的想法.这奇怪的是苏菲和艾伯特竟然渐渐察觉到了少校和席德的存在,而这种察觉又是通过少校的笔写出来的,这种角色的反抗,一边是虚幻的,因为它和角色一样,存在于少校的内心;一边又是真实的,因为它是苏菲和艾伯特的真实情感,脱离了少校的控制,最终获得了成功.被创照者的安排下逃出了创造出的世界,同时也逃出了创造者的安排,这个小小的扭结,使人有一种糊涂的感觉,真实其实就是虚幻,二者无法分开.小说原本是虚幻的,就必须用心去承认小说里所谓的现实世界,唯有这样去读才能把自己融入道小说中,体会书中任务的喜怒哀乐,激起共鸣,最大显得地去体会作者地原创动机.可是当我把小说中的世界当成是真实的时候,作者笔锋一转,竟然搞出了原来的世界也是虚幻的现实.在那一刻,冲击在心间的感觉竟是昨天已成虚幻,一切事情在我脑海中好像都变得千奇百怪,一个又一个的版本在脑海中浮现,到底那个版本是真?这好似看美国的恐怖片,总会给人惊耸的感觉.刹那间,我不知道自己是谁,谁又该是我,最可怕的是连自己是否存在都需要证明呢…….
苏菲的世界固然是一篇哲学的发展史,但哲学与科学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与人类文明的足迹点滴相印.与其说是在看一篇哲学史,倒不如说人类文明的通史纵会眼底.在浩瀚的历史文明的发展史中,每一个我不过是道星光.一点水滴.那段深夜里在教堂以小时卫单位计算历史进程的对白再明白不过.它反衬着个人生命的短暂,无不倍觉珍惜与伤感.”我思故我在”!?可我茫然要问,我存在吗?不过是在这个时候在这个特定的空间的相对存在罢了.试问多年以后,一切都归于湮灭之中,我会存在?渺小的我会存在过,或曾经存在过?
以前看小说总是去追求文藻的美丽,去追寻美丽感人的故事情节,可这本书看过以后,我却不为书中的人物评头论足,不为作者独具匠心而连连赞叹,而是只有恐惧.我不知道别人读完此书后是什么样的感觉,这是我真实而荒谬的心灵体验.”马克思是最伟大的哲学家”我觉得这句话说的一点也不过份,纵观此书的各个哲学伟人,各个哲学流派,马克思无疑是最伟大的.书中并未对他们进行任何的评价,这是值得学习的',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贡献,他在这个领域,他在那个领域,这些本来就不能相提并论的.谁能说,他们的思想不是受时代和环境的限制?谁能说,他们那一个不是用尽了心智和头脑.苛求古人是愚蠢的,更是不道德的,没有古人的失败与缪误,又何来今天的成功与真理,这些都是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
《苏菲的世界》,即是智慧的世界,梦的世界。它唤醒了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生命的赞叹与对人生终极意义的关怀和好奇。掩卷思索,真实的我们真的应该好好的去看这个世界了,不要总是觉得凡事都理所当然,这个世界什么东西的产生都有它的根源,都有他的道理,我们要抱着好奇的心去探索,去发掘.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篇12
“你是谁?”
“世界从何而来?”
红色房子的信箱前,十四岁的苏菲开始了她不只是关于哲学的探险之旅。
挪威作家乔斯坦的《苏菲的世界》被公认为上世纪末西方社会最优秀的哲学通俗读物之一。我是在如今这一把年纪的时候才来看这本被当作西方青少年哲学启蒙读物的书。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名叫苏菲的挪威小女孩,在一个陌生的哲学家的引导下,学习欧洲哲学,并认识到自己只但是是被某个作家创造出来的过程。没有大起大落的转折,书中情节虽悬念重生却也波澜不惊。
从古希腊爱琴海的自然派哲学,到雅典城师徒三人燎原的智慧之火;从神权当道的漫长中世纪,到人性复苏的文艺复兴;从启蒙户外里为人权进行的斗争,到百科全书派对理性所做的推崇……乔斯坦将整一部贯穿着欧洲历史与文化的思想史娓娓道来。他用神奇般简单的语言,用魔术师,大白兔和姜饼人绘制出一部讲给苏菲听的哲学史卷。
苏菲Sophie,在希腊文中是智慧的意思。哲学在古希腊语里的本意即是“爱智”。有人说,智慧是哲学的本质,而人生是哲学的外在好处。整个哲学史上最神秘难解的苏格拉底称自己为“哲学家”,正因哲学家的英文philo—so—pher的意思是“一个爱好智慧的人”。罗素在《论教育之目的》中说,没有智慧,我们这个错综复杂的当代世界就无法延续。他认为传统道德的一个最大的缺陷是其一向低估了智慧的作用,又说“希腊人在这个问题上没有犯过错误”。而在对待智慧的问题上没有犯过错误希腊人,其哲学一向在亟欲找寻人类最佳的生死之道,他们关心人的伦理与道德,致力于解决苏格拉底,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问题,他们最关心的是“何谓真正的幸福以及如何获致这种幸福”。这也许就是智慧的一个重大好处。
关于什么是幸福以及如何幸福,苏格拉底认为,人如果违反自己的理性就不会快乐。而那些知道如何找到快乐的人就会遵照自己的`理性行事。因此他认为明白是非者必然不会为恶。正因世间哪有人会想要成为不快乐的人?而根据柏拉图的说法,人体由头、胸、腹三部分构成,人的灵魂也相对的具有“理性”“意志”和“欲望”三种潜质,这些潜质又各自有其“美德”:理性追求智慧,意志追求勇气,欲望则务必加以遏阻,以做到“自制”。唯有人体的这三部分协调运作时,个人才会到达“和谐”或“美德”的境界。他认为在学校时,儿童首先务必学习如何克制自己的欲望,而后再培养自己的勇气,最后运用理性来到达智慧。亚里士多德说人的“形式”是由一个“植物”灵魂,一个“动物”灵魂和一个“理性”灵魂所组成,快乐有三种形式,一种是过着享乐的生活,一种是做一个自由而负责的公民,另一种则是做一个思想家与哲学家。他强调,人要同时到达这三个标准才能找到幸福与满足,任何一种形式的不平衡都会扭曲生活方式,都是令人无法理解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主张都与希腊医学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传说中希腊医学的始祖,诞生于大约公元前四六零年时德寇斯岛的希波克拉底,提出健康来自身体和心灵的平衡,要预防疾病最重要的
就是要有健康的生活方式,节制饮食起居。唯有平衡,节制,人才能过快乐和谐的生活,这就是希腊人关于幸福的智慧。
在书中描述的少校小木屋里的傍晚,苏菲对乔安说,“这样一根小小的蜡烛却能够照亮如此的黑暗,这不是很个性吗?”
我希冀着能够有这样一束光,能穿透眼前的黑暗和迷茫,照亮脚下的岩石和沙砾,能指引出一个通往幸福的方向,一条抵往快乐的羊肠小道。我期望能够有这样一束微弱但坚强的烛光,它是苏格拉底口中属于我的理性之光,我以它作为司南来明辨黑白取舍行事,我按照它带给的遵照准则,来避免为恶,避免成为一个“追求不快乐”的人。这蜡烛作为柏拉图人体三分论中的头部美德,它引领我追求智慧和勇气,让我知道就应做什么就应怎样做,让我越来越靠近自制的标向。这蜡烛照亮我作为一个人的“形式”中属于理性的灵魂,它为我描绘一个生活就应有的摸样,让我知道该“如何生活”,让我有根据去过一个“良好的生活”。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篇13
花了一个星期将《苏菲的世界》看完了,其实这也是属于一本我在之前的日子里没有将它读完的书。在买这本书之前,我并没有去仔细了解过它,只是曾闻过其名,感觉口碑还不错,就刚好凑了个单。
所以当我第一次看它发觉它是一本哲学启蒙书的时候,我就有点不是特别想看了。这次选择很认真的继续阅读这本书,我想是因为有在适当的要求自己吧。《苏菲的世界》并不是一本特别容易理解的书,但是它也并不属于特别难理解的那种。虽然在第一遍看完之后,我的很多思想还是停在比较表面的程度上,但在之后的日子里,我觉得这是一本很值得再多读几遍的著作。
“最聪明的是明白自己无知的人。”这是怎么比较的呢?如果哲学家的意思是,那些明白自己并不知道太阳底下每一件事的人,比那些知道不多,却自认懂得很多的人要聪明,她还比较可以同意。苏菲过去从来没有想过这件事,但她愈想愈明白:知道自己无知,也是一种知识。她所见过最愚蠢的人,就是那些对某些自己一无所知的事自信满满的人。
在最开始看《苏菲的世界》的时候,我觉得它是很纯粹的一本哲学启蒙书,因为从某一天苏菲开始就收到一些很奇怪的信,而给她写信的正是一位哲学老师,于是她就这样很被动的上起了这门哲学课,好在哲学老师引人入胜的教学方法勾起了苏菲深深的学习兴趣。
其实在阅读的时候,我一直都感觉自己就是苏菲,而作者就是那位哲学老师,他虽然隔我如此遥远,但是我觉得很真实地就是在上他的函授课程,这真的是一种很奇妙的体验。
我不知道大多数人对于哲学是怎样的一种态度,我从来都没有研究过哲学,并且了解甚少,脑子里仅有的'一些知识也都是在学校老师提及过的那些,显然我并没有认真听过政治课,因为我现在并记不太起来我在学校里了解到的有关哲学知识到底是有多少。
也许我们真的很少会去讨论哲学,毕竟显得离我们的实际生活太远,去研究世界从哪里来,我们又是谁,我们终究去向何方这些又有什么意义呢?但是有时候我又觉得哲学离我们如此之近,我们的世界观,我们的思维感觉无不被哲学所影响,只是我们习以为常罢了。可是习以为常是不是很危险的一种态度呢?我们已经慢慢地开始对这个世界失去了好奇心,这算不算一件坏事呢?
正如苏菲的母亲一样,我们开始太过熟悉这个社会,所以对于很多事情见怪不怪,不会再想着去深究。
在《苏菲的世界》前半部分内容中,作者一直都有设置悬念,我觉得这是这本书很奇特的地方。最开始可能觉得一切还比较正常,但是慢慢地,就好像你在阅读一本小说,你知道小说的背景就是这个现实社会中的某处地方发生的事情,这是一个真实的社会,可是突然文中出现了魔鬼,你要注意,这不是做梦,也不是想象,就是在文中所呈现的现实生活中出现了魔鬼,而你又十分肯定这就是一本现实题材的小说,你能懂这种感觉吗?
我并不明白,我觉得我很需要作者一个十分合理的解释,我一直都相信,小说中所有出现的内容都不会是无意的,它是会为下文做铺垫的。可是,你说,这是不是我们的惯性思维呢?
浪漫主义的反讽,你听说过吗?
直到席德出现,我才开始明白,原来我之前阅读的所有有关苏菲的故事就是一本小说,没错,我是在看《苏菲的世界》,我也知道《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小说,可是我没有想到它只是一本小说中的小说而已,也正因为此,所有的不合理都变成了合理,所有的一切都变得情有可原。
我觉得到末尾,所有的一切又开始变得神秘化,小说中的人物可以跑出来的吗,他们可以自己反抗吗,他们能有属于自己的意识吗,他们的生命难道不都是由作者所控制的吗?
别忘了,你只是在看一本小说而已。这本小说的神奇我觉得不在于它给读者灌输那么多人物的哲学思想,而是在这个基础之上,将哲学贯穿于整个故事之中。
我现在依然不是很了解哲学究竟是什么,但是我已近开始觉得哲学的神奇之处已经远远超过自己的想象。这确实是一本不应该错过的哲学启蒙书。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 篇14
郝慧
都说《苏菲的世界》是一本普及的哲学读物,一本写给大众的哲学史。这个假期,我有幸读完了这本书,感受颇多。
作家总是要尽力让自己的笔下的人物鲜活真实,然而《苏菲的世界》的作者乔斯坦却没有刻意如此,他只是让我们读到了一个真实如你我的苏菲,经历了许多谜一般的事情,随着哲学家艾伯特的出现进入了哲学的世界。在作品的中途作者又突然提示,这无数谜一样的原因不是苏菲,而是席德父亲假想出的人物。残忍的是,作者还要苏菲自己知道这个事实,知道自己是一个虚幻。更别出心裁的是,乔斯坦竟让苏菲与艾伯特去反抗那个主宰他们命运的席德父亲,而且最终逃脱,来到了永恒之地,甚至影响了席德父亲的那个世界。
是的,《苏菲的世界》不仅是一本普及的哲学读物,还是一位普通的哲学教师对哲学终极问题的思索。《苏菲的世界》原着副标题虽是“一本关于哲学的小说”,我却认为它真正的主题乃是“存在与虚无”。
这是一个绝妙的影射。人类本是平凡如苏菲一样的生活着,并没必要思索存在或是虚无。然而不同于其他动物的本能——爱智慧,让人转向哲学,思索自身的存在,沿着这条路越走越远,直到惊惶地发现竟毫无办法证明自身的存在,发现这一切都是虚无。
这正是整个西方哲学的映射。“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苏菲接到的这两个问题,是早在三千年前,就被希腊先哲固执地提出,他们不甘心仅仅只活在这个世界中,他们偏要去认知,思索这世界的本原,证明真实的存在。从泰勒斯到普罗泰格拉,从苏格拉到亚里士多德,他们为他们提出的问题奋斗终生,甚至不惜生命的代价。他们将他们的事业命名为“爱智慧”,不是“智慧”而是“爱智慧”,便是意味着也许他们的问题永远无法真正解决。但对于智慧的热爱让人成其为人,让哲学家成其为哲学家。千百年来,关于存在的思索在一代代哲学家中延续,即使未找到答案,却也从未断绝。面对这些对于人类太过于沉重的问题,我们曾求助于上帝。如是,可以认为自己站在宇宙的中心,生来就是其他物种的统治者,但这一切终归幻灭。我们也求助于理性,如是,便可以认为我们拥有独一无二的天赋,动物所没有的理性,但终究无法忽视太多的非理性因素。非理性主义与虚无主义渐渐滋生。因为人类日渐发展,却也日显无助。人类争取着自由,但却突然发现自己被孤零零地抛到这世界上,没有上帝,甚至没有任何永恒的存在之物可以依靠。我们自由了?也许。但,我们没有任何选择地不面对自身的.自由,我们最终,同样没有任何选择就必须失去所有的自由。这自由轻到无法承受。存在?抑或是虚无?人类前所未有的惶惑,甚至是痛苦。无论是在弗洛姆的《逃避》自由还是萨特的《存在与虚无》中,我都能或多或少地读出这种无奈。如果,如果人类不曾想过这些不必思考的问题,我们就不会有这样的痛苦,但,如果那样,我们,也就不是人类。爱智慧是我们的本性,来自智慧的痛苦是我们的宿命。
《苏菲的世界》中,我能读到这种悲哀、压抑与无奈。苏菲是席德父亲笔下的人物,席德父亲又是作者笔下的人物,那我们呢?我们以为自己每天真真切切地生活着,然而也许,我们不过是另一个作家笔下的人物,我们没有自由的意志,那个作家就是我们命运的主宰,我们的上帝,理性不能。是的,无人能够证明,以为是存在的东西也许不过是虚无,虚无,一切皆无,没有任何东西是坚实而又可以确定的。
《苏菲的世界》中,我却也能读到一种顽强,一种带着悲剧色彩震撼人心的顽强。当苏菲和艾伯特知道了自己是虚幻的人物,他们没有选择逃避,而是选择了反抗。而最终,他们虽然未能使自己成为真实存在的人物,却逃出了小说的本身,作为虚幻的人物来到了“”永恒之境。
是的,也许哲学的所有终极问题,都永远不会有完美的答案,但正是对他们的思考,让人类,与众不同,如哈姆莱特的著名台词:“存在抑或虚无?这是个问题。”而目的,则是自我,是希腊德尔菲神庙上那句如带魔力的铭文“认识你自己!”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相关文章:
摘抄《苏菲的世界》02-06
《苏菲的世界》心得01-30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11-13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09-28
《苏菲的世界》心得15篇05-04
《苏菲的世界》心得(15篇)05-10
《苏菲的世界》读后心得12-23
《苏菲的世界》心得体会06-13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15篇)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