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呼兰河传》读后感15篇
读完某一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何不静下心来写写读后感呢?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呼兰河传》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呼兰河传》读后感1
五年级时,我从下册语文书中看到了一篇著名女作家_萧红写的一篇文章,当我看完后就得她写的实在是太美了!真想多读一些。今年暑假,机会来了!我拉着妈妈去书店买了一本萧红的《呼兰河传》。
我回到家,迫不及待地翻开了书,慢慢的“品尝”起来。首先,我先大家介绍一下作者萧红。
萧红(1911-1942),原名张迺莹,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封建地主家庭,幼年丧母。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的一生是不向命运低头,在苦难中挣扎、抗争的一生,萧军的出现直接影响了其命运并引发她开始文学创作。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并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1942年1月22日,萧红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去世于香港。
在我看来,萧红的写法是很特别的,不管是写《呼兰河传》,还是写其他作品都有一个特点,会有很少修辞手法,但还是很美,让读者受益匪浅。
在他的人生中,最幸福的时光就是和祖父在一起的`时光,之后当祖父逝世后度过了孤独的一生。他在祖父的院子中,有一段非常喜欢,
太阳在院子是特别的大,天空特别的高,
太阳的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
亮的蝙蝠不敢从黑暗的洞穴飞出来。
当读完这本书后,语言,含着淡淡的忧伤。
写书时,作者患病,客居香港,童年回忆中的温馨美好部分无疑是对她最好的心灵抚慰。著名诗人艾青说:“作者正是含着爱恨交织的复杂感情来写自己故乡小城呼兰河的。她爱朴实的乡情,爱美丽的四季风景,爱与生活气息的活动,但她恨呼兰河的保守,人们思想的愚昧,丑陋恶略的国民性,她把爱与恨展现的淋漓尽致,她抹去了愚昧,让阳光再次照向大地,温暖她的心,她对祖父、自己的童年是无比的热爱和相念。
合上这本书,我回味无穷,如果有时间,你也可以看一看,很好看的哦。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
鸟飞了,就像鸟上天了似的。
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一切都活了。
都有无限的本领,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萧红
《呼兰河传》的作者萧红1911-1942,在世31年,原名张乃莹,现代著名女作家。
这本书主要描写一个叫“呼兰河”的小城。介绍这里的人,这里的事,这里的街道。发生这里的事很有趣。还有“扎彩铺”,在这里“扎彩铺”里什么都有,一切都活灵活现,以至于让人不相信这是描写阴间的生活。
书中描写萧红祖父那一段很有趣,可见祖父是多么地疼爱她,在院子里,那很自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在园子里观察、玩乐、劳动十分有意思。祖父在园子里浇水,萧红也浇,但她不往菜上浇而是往天上浇并且大叫“下雨了,下雨了”;祖父铲草,她看见了也要铲,但往往把韭菜当野草一样铲掉,把狗尾巴草当谷子留下。总之看见祖父干啥,她就要干啥。整个一个“捣蛋鬼”!
这本书描写的生活环境很无知,与作者的童年相比我们要珍惜当下生活!
《呼兰河传》读后感2
这是一条彩色的河,在无际的沙漠中缓缓流动,变幻着颜色。我赤足站在河边,用透明的玻璃瓶盛满我喜欢的色彩。这,便是呼兰河的颜色,更是珍惜幸福生活的颜色……
——题记
在一个午后,享受着慵懒的阳光,品着一杯果汁,看着手中的书——《呼兰河传》。
“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首凄婉的歌谣。”这是大作家茅盾先生对《呼兰河传》这部作品的评价。女作家萧红以她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东北边远小镇——呼兰河的风土人情,也展示了她独特的艺术个性。
在这部温婉如诗的'小说中,“我”是个不谙世事、天真无邪的孩童,用一双清澈的眼睛打量一切。祖父、后花园和她自己就成了小说的开端。在这小小的县城里,有着淳朴的居民和纯净的乡村生活,虽不如大城市那般繁华,但也别有一番风味。
作者描写了童年时最爱的花园,我特别喜欢那一段。童话般的意境,诗般的语言,简单又活泼,写得多好!这也不由得使我想到了自己。
现在,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然而,我们却不曾想到,在家中长辈的那一个年代,是那么贫苦。记得小时候,在我吃晚饭时,总爱是把米粒饭菜吃的遍地都是,桌子上也是一片狼藉,明明碗里还有大半碗饭菜没吃就倒进了泔水桶。每每这时,妈妈便像唐僧一样的来教育我。我虽然表面上很不耐烦,但却牢牢的把妈妈的话记在了心里。那时候,人们的生活那么困苦,妈妈很小的时候便要去田里干农活。常常是一天忙到晚,饿得肚子咕咕叫却还是吃不上一顿饱饭,仅有的那一点食物还不够塞牙缝的,却要分给一家五口人吃。在我们奢侈的挥霍水果时,你可曾想到,在那个年代,被说新鲜可口的水果了,就是烂的都没有。冬天,在我们穿着厚厚的羽绒服却还嚷嚷着冷时,那时候的人们却只穿一件薄衣站在风霜雨雪中不停的干活。
而我们的童年是幸福的,像一首诗,像一幅画,没有烦恼,没有纷争。
但文中小团圆媳妇的童年也是那么悲惨,她短暂的生命让我感到深深的痛楚。一个和我一般大的女孩,竟因家中贫苦,被千里迢迢送去当童养媳。她刚入门不久,就被婆婆折磨。在她做错事情时,她的婆婆便狠心的把她吊在房梁上,用烧得通红的铁块烙她的脚底板,而她的公公也在一旁助纣为孽,用皮鞭抽打她瘦小的身子。在她生病时,婆家人给她用开水洗澡。当时的人们因为相信迷信、土方法,竟都跑来看热闹。看着她在水里痛苦地挣扎,没有人来救她。当她昏死过去时,人们才跑过去,有人还留下了眼泪。也许是因为愚昧的村民不懂得科学,只懂得用封建迷信的方法来“救人”。当他们看到昏死的小团圆媳妇,心里掩埋的良知,怜悯之心才被唤醒。可最终,她还是难逃悲惨的结局。每每读到这里,我总会义愤鹰填的久久不能自已。
平复了心情,合上书本,天边已燃起了火烧云,我闭上双眼,细细地回忆着书中的每一个字眼儿。整篇小说既朴素又流畅,读着它,一股浓郁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不论是小城的扎彩铺、放河灯、跳大神、野合子戏,还是北方大自然的风霜雨雪,作者萧红笔下充满生机的图画,令人读后掩卷长思,满口余香,回味无穷……
《呼兰河传》读后感3
在寒假时候,我读了《呼兰河传》这本书,最开始时,并没有感觉它有多好看。等我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才越来越觉得它的精彩。
作者萧红细腻地表写了旧时代的呼兰河。在她的表述下,我渐渐地走进了80多年前的东北,一个衰落的村庄。村子里面,只有灰色的街道,灰色的人生,灰色的社会……整个村落就像暴风雨前的天空一样,乌云蔽日,没有半点色彩。这里的村民,活着的目的仅仅因为活着,生的普普通通,死的平平淡淡,让人觉得呼兰河的人们,缺少了些什么。
随着小主人的视角——一个生活在呼兰河小镇里性格鲜明的小姑娘萧红,我慢慢体会到呼兰河的生活。小姑娘萧红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在她的童年里,只有:祖父,“我”和后院。在后院里,萧红与祖父一起生活,一起玩耍,一起劳动……“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应该就是这个样子的吧。好羡慕他们的后院,好想跟萧红一起,也让她的爷爷一次次藏起我的遮阳帽,总放在同一个地方逗着我们玩……
读着读着,我不仅会想起自己童年的乐事,一个人呆呆的笑着。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童年。在每个人的童年里,童年像一幅画,像一首诗,像一曲歌……羡慕别人的童年,别人也羡慕着我的童年。
当我读到小团圆媳妇不幸去世了时,我的心很纠结,跟萧红一样愤愤不平。她才只有12岁本该是一个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年龄,而她却被过早地卖给了老胡家做媳妇。旧时的`童养媳,在这里我初见端倪。一个健康、活泼的小姑娘,因为穷,因为生活,被卖做童养媳,没有妈妈疼,这已经够可怜了,可她拼命的干活,还是动不动就会遭受到婆婆的打骂,遭受一个说是为了让她更听话、更懂事的婆婆的“教诲”。
一朵还没来得及盛开的鲜花,就此夭折了。小团圆媳妇她没能变得“更听话、更懂事”就去世了,而这一切的一切,难道只是因为她婆婆的残忍、愚昧和无知吗?我隐隐觉得,这也是呼兰河人们生活态度造成的。一个对自己的生、老、病、死都淡得提不起劲的生活,对别人的生死,就更加麻木了。他们对生活的麻木,使他们已经失去了区别于动物的“人”的味道,是消极!是愚昧!怎么连改变的念头都不会有?我震惊,呼兰河的人们怎么了,80多年前的呼兰河人为什么与我知道的生活这么不同?
那个扎花店的工人年复一年给祭祀的纸人穿上亮丽的衣裳,怎么就不会想到打理一下自己,难道不可以跟手中的纸人一样整洁亮丽吗?也许,那里的人们,已经觉着,生不如死,死后,就可以有漂亮的房子、花园、大马、仆人、一年四季不同时期盛开的鲜花……正是这种消极的生活态度,扼杀了小团圆媳妇。
读这本书时,愉悦陪着沉痛,随着小主人公萧红的脚步,我偷窥到旧社会的XX一角,很庆幸那只是萧红的童年。
呼兰河留给萧红的,正是萧红想要告诉我们的吧,让我们了解过去,了解历史,永远不要重蹈覆辙。
《呼兰河传》读后感4
寒假里,儿子的班级要求孩子们阅读作家萧红的《呼兰河传》,我也借此机会拜读了这部被誉为萧红代表作的小说。《呼兰河传》给我总的感觉不像小说,更像是散文。《呼兰河传》以作者的童年回忆为引线,描绘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北疆呼兰小城的风土画。作品展示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幕幕悲剧性的生活图景:令人窒息的东二道街的大泥坑;小城的精神"盛举"一一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娘报庙会;小团圆媳妇的惨死;有二伯的不幸遭遇;冯歪嘴子一家的艰辛生活……
令我深有感触的是作者在第一章没有把笔墨放在人物上,而是放在对人物生活的环境的介绍上,“一下起雨来这泥坑子白亮亮地涨得溜溜的满,涨到两边的人家的墙根上去了,把人家的墙根给淹没了。来往的过路人,一走到这里,就象人生的路上碰到了打击。”“到了早季,大泥坑子表面干燥结实,等人或车马一走上去,使都陷进去了,需要费很多事,才能把翻进去的车马抬出来。大泥坑子还经常淹死猪、狗、鸡、鸭。大泥坑带结人们的苦头太多了,但是没有人建议填平它。由于人们生活的古板单调,他们常常喜欢寻找一些无聊的乐趣,这大泥坑子能给他们以满足。他们津津有味地谈论、添枝加叶地渲染大泥坑子的威严,好象大泥坑子给他们带来了什么好处似的”。他们把令人烦恼的事情当作开心的事情谈,可见,他们的麻木。在议论大泥坑子的时候,他们还把它和封建迷信联系在一起。据说农业学校校长不倍龙王爷,因此龙王爷报复他,他的儿子才掉进了大泥坑。大泥坑还能把"瘟猪"变成"淹猪",使呼兰人既可以吃上便宜猪肉,又可以去掉疑心,这也算大泥坑带给人们的好处。围绕大泥坑子,作者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她借大泥坑子这一能够反映小城人们精神状态的事物极其深刻地描绘丁他们愚昧、麻木、庸俗的精神状态和灰色的生活。从这点上看,大泥坑子这个极平常的事物是具有象征意义的,它对呼兰小城人的精神状态和生活状况做了总的`展示。
萧红在文章中写到呼兰人除了过着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之外,在精神上,也还有不少的“盛举”,如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娘娘庙会。这些盛举都是为鬼而做并非为人而做的。跳大神是为鬼的,唱大戏是唱给龙王爷的,七月十五放河灯,是把灯放给鬼,让鬼顶着个灯去脱生。四月十八也是烧香磕头祭鬼的。第二章几乎用全部篇幅描述跳大神、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娘娘庙会的盛举,而对唯一为活人的唱秧歌这一举动,小说只轻描谈写的一笔带过。可见,作者描写呼兰人的精神盛举的目的在于揭示他们的愚昧、迷信的精神状态。
整篇小说,语言不事粉饰,简洁浅白,如儿童般率真、天然,沉淀了萧红的思想才情、风格气质以及审美理想,让人回味。
《呼兰河传》读后感5
“正月十五正月正,家家户户挂红灯……”
耳畔仿佛响起了荒凉的歌声。从那安静且了无生气的大院子里,从那间破旧的草房里,就像一朵红花开在了墙头上。越鲜明,就越觉得荒凉。
《呼兰河传》是萧红的小说名篇,也是萧红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它用平淡又带着孩童稚气的笔调,慢慢涂抹出萧红记忆中的家乡,一个平凡的北方小城,一群善良又愚昧的百姓。
呼兰城东二道街上的大泥坑和围绕大泥坑发生的趣事,真是令人忍俊不禁。跳大神、放河灯与野台子戏,读来新奇,还保留着一股古朴之气。在那个年代的人们,心里还念着古时候传下来的规矩,使人动容,虽然这些又带些许封建迷信的味道,但是让人觉得,这么长这么长的时间淌过,还有一些事、一些人是没变的,怀念又心安。
通读全书,其中最让人痛心的.故事是小团圆媳妇的故事。她是一个十二岁的普通的小姑娘,被赶车的胡家接来做小团圆媳妇。之前,她的大娘婆婆是不主张接她来的,她来了之后也只是多了一张吃饭的嘴。可见,就算是小团圆媳妇来了也不会有什么好的生活过。她黑乎乎、笑呵呵的,长得很高,于是她的婆家让她说自己十四岁。在那个年代里,女子长得高了居然也是一件羞事。
“过了没有几天,那家就打起团圆媳妇来了,打得特别厉害,那叫声不管多远都可以听得见……邻居左右因此又都议论起来,说早就该打的,哪有那样的团圆媳妇,一点儿也不害羞,坐到那儿坐的笔直,走起路来,走得风快。”难道因为坐得直、走得快就应该挨打吗?
邻居们对团圆媳妇也没有一丝心软和心疼,反而说该打,而这样的邻居也大多是女性,想必她们的少女时期也是挨打挨过来的,对待下一代时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却不能想到去帮助她、拯救她。可见,数千年重男轻女的思想和对女性心灵与身体的束缚甚至已经将她们压得接近扭曲了。
然后,天天夜里跳起了大神,她的婆婆说,小团圆媳妇病了,跳神给她赶鬼。但是怎么赶都不管用,“于是有许多人给他家出了主意,人哪能够见死不救呢?于是凡有善心的人都帮起忙了。他说他有一个偏方,她说她有一个邪令。”足以见到,左邻右舍们还是有着善心的,谁都想救救这个可怜的小姑娘,有人说吃一个全毛的鸡,有人说吃黄连和猪肉。人们心中的善良和愚昧像是一枚硬币的的正反面,他们不知道,小团圆媳妇落到这种地步,是因为他们心中的愚昧纵容了胡家的人。多荒诞啊!问题竟全部出在每一个出主意救人的人身上。
来了一个画帖的云游真人。小团圆媳妇的大娘婆婆说:“我只打了她一个多月,虽然说我是打的狠了点,可是不狠哪能规矩出一个好人来。有几回,我是把她吊在大梁上,让她叔公公用皮鞭子狠狠地抽了她几回,打得是有点狠了,打昏过去了。”让人不忍卒读!才十二岁的小姑娘,每天遭受的是婆婆的毒打,就算身体不出问题,心理也会有很大的阴影了。
吃了多少偏方,看了多少方士,都没有用。小团圆媳妇活活被胡家折磨死了。临死,她的婆婆心疼的还是钱,却不在乎那条鲜活的人命。
整个《呼兰河传》的故事基调,从这个故事开始,就渐渐的悲凉起来,诉说着那个年代下人们扭曲、萧索的内心,深刻地揭示了封建主义对人们的荼毒。茅盾说,《呼兰河传》真是一串凄婉的歌谣。正是如此!
《呼兰河传》读后感6
“呼兰河就是这样的小城,这小城并不怎么繁华。”就是这样的小城里,有着旧时光特有的气息,心酸的同时伴随着快乐。
小说的写作是以一个孩童天真无邪的视角来回忆在小城里所发生的事。最底层人民的生活跃然纸上。即使在“严寒把大地冻裂了”的天气条件下,该卖馒头的老头子遇冰摔倒了,站起来,整好好箱子,拍拍身上的冰,继续卖馒头;拉粮食的车队仍然冒风前行,卖了粮食换了些油和布匹;上学堂的孩子与家长争论着鬼神之说……
在那个特定的年代下,人们时时刻刻都在忙碌着,唯一的精神寄托与迷信挂钩。例如小孩在学堂里越念越坏,家长认为是吓掉了小孩的魂。如今的我们实在难以如此认为。但让我感触最多的是“小团圆媳妇”这一节。她是从小就被婆家给买下来的童养媳,等到年纪差不多(即可以干活时)就来到婆家生活。小团圆媳妇虽然个子很大,但年龄与其身高不符。小团圆媳妇因为想要回家而茶不思,饭不想,婆婆为此发怒,更有“一天打八顿,骂三场……我只打了她一个多月,虽然说我打得狠了一点,可是不狠那能规矩出一个好人来。”试想一个人一天挨八顿打,甚至用沸水从头上浇下来,人昏死之后又用冷水浇醒,这样的折磨之下,原来天真烂漫的小团圆媳妇过早地体验了人无知、愚昧下的苦难。
读到这儿,我情不自禁地庆幸自己没有出生在那个年代,也为小团圆媳妇的悲惨命运叹惋,更为那时人们思想观念的腐朽而悲愤。尽管在那个年代很心酸,但仍有欢乐的一面。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上了天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要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充满了童趣的话语,便是文中“我”的乐园——后园。在后园里有着“我”和祖父最欢乐的时光,那样无忧无虑的生活,是“我”最深的记忆。祖父时常被顽皮的“我”捉弄,总有断断续续的笑声从后园里传出来。
我与文中小主人公做过同一件事,那便是念诗。因为我外公是名教师,小时候就和他去学校。晚上总会缠着外公教我念诗,虽然不懂是什么意思,还是乐此不疲的重复念。只觉得好听,重复多次后便记下了。和文中的祖父常给小主人公美味的零食一样,外公有好吃的东西自己舍不得吃,总会拿给我,看着我吃得津津有味。写到这里,已有一个多月未回家的我,想念起自己的家,想念外公,便和外公通了电话,聊了很长时间。过后,那份想念才逐渐退却。
记得曾看过一部电影,有句台词:“人生最甜蜜的快乐,都是忧伤的果实;人生最纯美的东西,都是从艰难中得来的。我们要亲身经历苦难,然后才懂安慰他人。”或许,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感触最深。如今的我们仅仅通过文字去感受,但都是浅浅的。所以,此时最好的做法便是不后悔过每一天,让每一天都变得有意义,努力朝心里的那个方向前进,去书写自己的传记。
《呼兰河传》读后感7
这是一本可读性比较强的书,语言很简朴。最初的时候以为它是讲故乡的一条河,其实是作家萧红讲述了记忆里童年小城的故事。“一部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这是著名作家茅盾对《呼兰河传》的评价。它的篇幅不算长,破败的城镇,肮脏泥泞的街道,愚昧自私的人们,这里发生的一件件小事都是很真实的生活写照,有善良的一面也有丑恶的一面,读着小说仿佛跟着小镇上的人一起经历了一番。
开端大篇幅的讲述了关于故乡的风俗大致的样子,小城里所有的人,过的都是平板的生活,既不向前,也不回头,每天每日,无怨无忧。只是一天一天的活着,没有主动选择生活的念头,没有奔头的活着。但我们每个人都有选择生活的权利。今天你不主动选择生活,明天你就只能被动接受上天安排给你的.日子。比起那些描写怪异荒诞人性的故事,我更害怕像《呼兰河传》这种隐藏在看似平淡生活中这不动声色的、死水般的愚昧与麻木,千百年来的文化传统像是为人们按上了自动发条,无需思考也满足于当下,处处都透出强烈的悲哀与绝望。
在那个复杂的年代,尤其重男轻女的现象严重,书中对这一现象并没有直接指出,而是通过叙述事件,将重男轻女的现象一一呈现在我们眼前。这种重男轻女果真是深入到骨髓了,就连进庙祈福也是先拜老爷庙,而娘娘庙只是走个过场,读完这一节不禁想要发笑。在过去,女性被束缚在一个狭小的盒子里,她们被制定了一系列条例法规,每个出嫁的女性都要遵守,稍有不顺,就会被殴打,书中老胡家养了个小童养媳——小团圆媳妇。她是个十二岁活泼的小姑娘,因为爱笑爱闹,婆家视她为怪物,总是无端打她,小团圆媳妇被折磨得生了病,一直医不好,老胡家听信了跳大神的话,说她身上有鬼,决定给小团圆媳妇用开水洗澡,当她在开水里痛苦挣扎的时候,围观看热闹的麻木的人们没有一个人伸出授助之手,读到这揪心的一幕我感到愤愤不平,多么可悲,多么可恨,她被滚烫的水烫了三次,就这样不幸去世了。“人世本无神鬼事,封建迷信愚弄人”,你永远想不到闭塞的小镇对封建迷信的痴迷程度,没有知识真可怕这句话是真的。也让我们看到了那里人们的愚昧和冷漠。
在重男轻女的社会大风气下,冷酷的父亲,缺失的母爱,仅有祖父给了她一些关于亲情温暖的触觉,在祖父的花园里,在祖父的爱中,萧红度过了一生中最幸福最纯净的时光,也是整本书中她童年最美好的一段回忆。每个人都一样,童年生活的地方一定是记忆最深刻的,走的再远也忘不了故乡的人与景。
书中最具反抗思想的人物大概就是冯歪嘴子了,他是一个敢于打破封建传统规矩的奴隶,勇敢地追求爱情和幸福,要挣得做人的权利,力图改变自己的命运,他用力生活的样子还是让人对生活存留希望的,总体基调并不让人感到绝望。
全书共分为七个章节,里面的内容无关现在,也不关未来,只是萧红对自己童年时代的一个回忆。她既没有美化它,也没有丑化它,而是一个现代主义作家的态度描绘了一个长长的旧梦。让人笑中生苦,苦中又有所思考,而我在她的回忆里当了一次接近剧情的旁观者。
读别人的故事,过好自己的一生,这大概就是阅读的最大意义吧。
《呼兰河传》读后感8
不要小看目光,它可以救人,也可以杀人,我们应做一个内心阳光且给予温暖的人。------题记
“于是有许多人给他家出主意。他说他有一个偏方,她说她有一个邪令。有的主张给她扎一个谷草人,有的主张到扎彩铺区扎一个纸人;有的主张给她吃一个全毛的鸡……”读到《呼兰河传》的这个场景我的心像是被一根针狠狠地扎着,在他们眼前的难道不是一条人命吗?一个天真、活泼善良的小团圆媳妇,就在这一个又一个荒谬的“救治”中死去了,她们把这当作是一场戏,一种娱乐消遣,毕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又何妨?
鲁迅先生曾说过:“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面对小团圆媳妇的当众洗澡,人们赶鸭子上架似的.围观,当她呼救时,没有一个人相救,在大泥坑中;马落入泥坑,看热闹的却在喝倒彩,在看客的眼中,流露着麻木、冷漠。
不仅在《呼兰河传》中有着这样的看客,鲁迅先生的小说《药》中描写道:那些脖子伸长了像鸭一样的老百姓,漠然地看着革命者夏瑜为了争取民众的自由和民主被砍头的场景,甚至华老栓拿着沾着革命者鲜血的馒头给儿子治病。这些人是多么麻木自私啊,革命者为他们付出自己的性命,他们却只是当作一场戏,寒了多少有志之士的心。
无独有偶,朱自清《憎》中一个赤着双足,脚面满积尘垢的劳动者的尸体横躺在马路上,周围有十余人看着,好奇地睁眼,脸上的筋肉冷静而迟缓。不仅中国,世界的人都是一样的,这便是人的本性。《变色龙》中警官奥楚蔑洛夫在周围一群胡说八道、颠三倒四的人中处理小狗咬人,闹出了天大的笑话。
这些看客爱看热闹,所有的言论都未经证实便随便传谣,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甚至会害死人的性命,他们便是“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他们完美展现了“平庸之恶”这个词。不仅在过去,在现在言论自由的社会,这种现象便更随处可见。
且不说生活中实在的围观,在信息发达的当下,网络围观更为壮大。“天涯观光团”、“豆瓣观光团……”这些人在看到震撼、争议的内容,便一呼百应,群起而观。一旦相似的人都说同样的话,人们便失去主见,相信大多数人的话,于是是非不分,黑白颠倒,他们便是当代的看客。
看客喜欢看热闹,他们容易轻信别人的话,其本质便是没有自己的主见,像墙头草,两边倒。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喝酒、喝板蓝根、熏醋可以预防新冠肺炎”、“双黄连口服液可以治疗新冠肺炎”的谣言数不胜数,人们将药店、超市洗劫一空,这正是没有常识、没有主见以及听从看热闹的人随便传言所造成的。
当今是言论自由,但我们更应该敬畏言论自由,谨言慎言,维护干净的舆论场。不随便传谣、不随便发朋友圈,正如维特根斯坦所说:凡是能够言说的,都能说得清楚,对于不可言说之物,必须保持沉默。也如古人所说:个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人是一种社会动物。众生芸芸,人海茫茫,人总是张大了耳廓,兴奋又迷惘地接受着这世间的万籁,不可避免地相信他人失掉本真,做一只任人宰割的羔羊。这时,我们更应该有自己的主见,不要让别人走在我们前面。
《呼兰河传》读后感9
无聊的假期需要书本的滋润才能充实。这次我看的是《呼兰河传》。
萧红,是与张爱玲并称的“民国四大才女”之一。《呼兰河传》便是她最重要的代表作之一。这是一篇讲述萧红儿时回忆的小说,描写了家乡呼兰河的生动画面和风土人情。同时以生动、抒情的'文笔真实的再现了当时、当地人们平凡、落后的状况以及平庸、愚昧的封建思想和迷信。跳大神、扭秧歌、野戏台子、报庙会、团圆媳妇、有二伯、冯歪嘴子一件件有趣的事历历在目,记忆犹新。特别是祖父的园子。萧红有一个非常爱他的祖父,他们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天地——后院。她到处采黄瓜捉蝴蝶。这是她儿时回忆中最美好的乐章。萧红的童年似灰色,却又似彩色。在充满迷信的灰色封建社会里,萧红用自己的天真描绘出彩色“小时候”
看到祖父的园子,我不禁想到我自己。我也有一个非常爱我的姥姥。我们也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天地。它或许不想祖父的园子那么大,它或许不想祖父的园子有那么多水果蔬菜,但它依旧是我最喜欢的地方。在那里是一片金黄的麦田,我喜欢趁姥姥忙活时悄悄地躲在麦田中等姥姥找我找得着急时,我会从他身后溜出来吓她一跳。这时候,她总会宠溺地摇了摇头,眼底满是笑意。用不太标准、带着点乡音的普通话嘀咕着:“真淘气!”一到这时候,我便不理她,坐上一旁的藤椅,比上一安静,打起瞌睡。这时姥姥总会拿起蒲扇,在旁边帮我驱赶着蚊虫。就这种事天天都做,我玩不腻,姥姥做不腻。姥姥干活时,我总喜欢跟在她身后看她做,时不时伸手帮一下、摸一下。虽然一直在帮倒忙,但姥姥从来不说,只是告诉我该怎么做。我应付两句就管自己摘草去了。摘得不耐烦了就在麦田里跑来跑去,嚷嚷着要姥姥来追。一不小心就摔了个狗啃泥。
有一次,烈日当头,大家忙着收割麦子。我忽然大喊一声我们玩捉迷藏吧,姥姥你来抓。说完便躲起来。我悄悄走到一个人身边对他说:“嘿,快躲好,小心被发现啦!”那人只是不耐烦地抖脚叫我走开。我又分别来到爸爸、妈妈、哥哥、姐姐身边,却收到一样的回复。我生气不理他们,一个人躲在角落,不发出一点声音。时间一点点过去,太阳已经偏西。我暗暗高兴:你们永远找不到我。不知又过了多久,还是没有声音,我一下跑出来,想向大家炫耀,忽然发现天已经黑了。月亮已经和太阳换好班,带着星星们上岗了。地理一个人也没有,只有昏暗的黄色灯光。田野里传出蟋蟀和蛤蟆的叫声,空中时不时飞过一群乌鸦。我吓了一跳,连忙往家里跑。一回到家里,大家看见我带着草的杂乱头发,好像忽然想起了什么,哈哈大笑起来。
萧红带给我们的是一部佳作,是一首婉转的、回忆的诗章。这本书让我们看见了封建社会中的幼儿萧红。积极乐观的他更是告诉我们:不要过早的感叹童年即将过去,珍惜现在的幸福和天真才是最重要的。
《呼兰河传》读后感10
“花开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鸟儿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萧红
萧红想要的自由,一直都在她的灵魂深处,因为太深太深,所以太寂寞。
她是一个依附于爱情的女子,但她的爱情让她的人生越走越荒凉,几经波折,辗转反复,命运多舛。一生渴望自由,却在苦难中颠沛流离。最近又去看了一遍《黄金时代》,只是因为看了《呼兰河传》所以更想了解萧红,想了解这个心里有着日月星辰天空和大海的女子的点点滴滴。但是汤唯只是汤唯,而萧红才是萧红。汤唯演不出她的广阔和苍凉。
在生之末去回忆童年的点点滴滴,文字中无论欢喜和忧愁都透着深深的悲凉。
《呼兰河传》一开篇就写被冻裂的世界,寒冷像小刀子一样,冻着人们。开篇就将读者带到寒冷的情境中,哪怕回忆再甜,童年再美,依然是冷的基调。东二道街上的一个大泥坑,因为这个泥坑,道尽小城里人们的辛酸艰难,世态炎凉,还有人们的冷漠自私,自欺欺人。
对于扎彩铺子的描写也是极其丰富,人们对于死后世界有着五色斑斓的期许,可是对于生前的灰暗却是麻木和隐忍。呼兰河的人们热衷于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野台子戏,这是他们单调乏味生活里的乐趣,精神上盛举。是单调生活的调剂品。
着墨最多的小团圆媳妇,本是一个十二岁的健康明朗的少年,嫁过来被无聊的人们观摩,因为不符合封建女性低眉顺眼的'姿态,被邻里指手划脚地嘲笑,被婆婆各种摧残和虐待,直到病倒。虐待她的婆婆因为订她时花的头绳钱,脚带钱又怕她死掉,各种偏方,妙方,大神请过来给她治病,最后竟然听大神用滚烫的开水三次为她洗澡,直至将她折磨至死。
小团圆媳妇死了,没有人为她感到悲伤,去埋葬她的有二伯和老厨子回来谈论的只是招待他们酒菜的香味。她死的那个夜晚世界都睡得实实沉沉,埋葬了她,仿佛她从来没有来过这个世界,为她治病时的种种闹剧,只是调节人们单调无味的生活。人们只知道围观的乐趣。后是偶尔看到听到东大桥那儿鬼哭的声音,人们说那是团圆媳妇的灵魂。
性格怪异的有二伯,像极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他喜欢自说自话,穷困又随遇而安,仇富又习惯点头哈腰。冯嘴歪子则是一个善良而勤奋的人,他做的黏糕也曾甜过萧红的童年,但他的苦难的遭遇也刺痛着读者的心,在苦难的生活中生儿育女,从不妥协。
喜欢看作者笔下的后花园,还有和祖父的点点滴滴。后花园的一草一木,一土一物都被作者赋予生命,纷纷鲜活了而带着光芒,和祖父相处的点点滴滴也让人动容。这些美好的事物都成为萧红以后苦难岁月里的光芒,是她灵性文字的来源。
无论多么生动有趣,最后都变荒凉,“荒凉”是《呼兰河传》中出现最多的词。萧红病卧榻前,回忆记忆深处的童年,她的笔调寂寞苍凉,她笔下的一幅幅画面,一个个人物,鲜活而又生动,丰富而又哀婉,读来让人唏嘘。
萧红的文笔细腻而生动,字字句句都是灵动的符号,闪亮着,击打着读者的灵魂。联想到萧红风雨飘摇的一生,让人无限的哀痛和婉惜。她比烟火更绚烂,她比烟花更寂寞。
《呼兰河传》读后感11
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茅盾
那是一个朴素清丽的故事,那是一本回味无穷的书籍。那个故事,正是呼兰河的故事;那本书,正是《呼兰河传》。
在这部温婉如诗的小说里,萧红笔下的"我"是一个不谙世事的孩童,满怀着对于广阔世界的好奇和烂漫的童真,用一双清澈的眼打量着四周的一切。祖父、后园和她自己,就成了全部的天地。在小说的开篇,作者细细地描绘了小城呼兰河的风俗人情,在她的眼里,在她笔下,别有一番风味。
在那个被丑陋规则重重包围的旧中国,呼兰河写满了无奈。那个和萧红年纪相仿才12岁的小团圆媳妇,原本以为在富人家就能过上好日子,却没想到才短短几天,就受尽折磨命丧黄泉。
萧红的童年亦极其不幸,唯有祖父的爱就如同一团珍贵而温暖的篝火照亮和感动了她,"所以我就向这“温暖”和“爱”的方面,怀着永久的憧憬和追求"萧红童年的爱与恨都绘声绘色地在《呼兰河传》一一展现。
"花开了,就象花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象飞上天了似的。虫子叫了,就象虫子在说话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无限的本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我特别喜欢这一段,童话般的意境,诗意的语言,又简单活泼,写得多么好!
那些好的与不好的,在萧红眼里,极为分明。只有积极乐观,没有悲哀丧气。也许正是这个原因,才能使萧红成为一位成功的女作家的吧。难道这不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吗?在我们遇到挫折的时候,我们心里想的不应该是失落气馁,而是心中存有希望。只有这样,你才不会被挫折打败,才可以成为一个生活的强者。如果遇到一点不顺或坎坷,就灰心丧气,这样,就算任何再简单的事也会变成极难的`。心中畏畏缩缩,就不会战胜困难,就不会成功!只要心怀希望,充满正能量,一切困难都会拜倒在你的脚底下!
我们的生活中,何尝没有这些那些的困难?我听妈妈说有个学校的大姐姐因为学习的压力大,没有快乐自由的童年跳楼自杀了。我觉得不可思议,生活在蜜糖中的我们太以自我为中心,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爱,以为自己没有自由快乐,整天在题海中喘不过气来而牢骚满腹。我们来比比萧红,作者童年生活的地方尽管充满着无知、愚昧、苦难、悲凉,甚至绝望。但是她还是用最平和的语气描述着一切,以一颗包容的心将一切的不美好都包容了。在她的生活里,有多少委屈、困难,但是她的心里仍给快乐和希望留了一席之地。是的,生活不会一帆风顺,拥有乐观积极、充满希望的心去对待,你的天空会一片晴朗。
童年不同样,让我们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吧,童年记忆中无论是美好或不美好,都是生命必经的旅程,好好活着,好好珍惜,活出我们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呼兰河传》读后感12
秋雨潇潇中,与众友人雨中探访了萧红的故里,祖居地莘县董杜庄镇梁丕营村。隔了久远的光阴,这儿已是荒草萋萋,坟茔数丘。放眼望去,但见田野无垠,秋空辽阔,路旁的高粱依然挺拔着行将枯黄的茎秆,长穗无语,兀自风中摇动,如沉默的幽歌。
归来,突然很想重温一下她的文字,于是数日埋头于翻看《呼兰河传》。这样一个悲情的女子,是在怎样的心境下写下这些洋洋洒洒的文字的呢?
唏嘘于她的命运。在她短短的一生中,寂寞与无助始终困扰着她。“颠沛流离,命运多舛”这八个字足以概括她的命运。生活贫困、情感伤害、身体病痛终其一生,在这样的困境中,只有八年的创作生涯,她却坚持创作出了近九十万字的作品,其中包括著名的小说《生死场》和《呼兰河传》等。
看矛盾为《呼兰河传》写的序言,心情是沉重的。想当初矛盾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心情也必定是沉郁的,尽管他评价《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矛盾是带着感伤的心情写这篇序言的,想必他是熟悉萧红的,他觉得萧红的早逝是“太早的死和寂寞的死”。“为了追求真理而牺牲了童年的欢乐,为了要把自己造成一个对民族对社会有用的人而甘愿苦苦地学习,可是正当学习完成的时候却忽然死了,像一颗未出膛的枪弹”。是的,萧红像一颗未出膛的枪弹,她有多少未竟的事情要去做,即便在病危时,她也始终渴望着生,幻想着要写《呼兰河传》的续篇。然而她死了,寂寞地死去了,身边几乎没有朋友。
萧红的心境是寂寞的,然而初看《呼兰河传》前面的文字,是貌似轻松的。透过这些貌似轻松甚至有些诙谐的语言,我们却能听到她寂寞的心声。
喜欢萧红的文字。她的文字是朴实细腻的,描写近乎入微;她的情感是敏锐纤细的,看似冷静的笔触下,其实跳动着一颗多情的心;她的文笔明丽凄婉,一种淡淡的忧郁充斥其间。她的独特的`超常规的语言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现在想来,在我有限的读书生涯,语言风格让我印象深刻的大概有三本书吧,一本是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一本是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再一本应该就是萧红的这本《呼兰河传》了。萧红的文笔介于小说、散文和诗歌之间,其散文化的结构以及诗化的风格为我们构筑了一个独具韵味的艺术世界,这种艺术风格是我所喜欢的。
沉浸其中。随着她的娓娓讲述,我仿佛置身于呼兰河这个偏僻闭塞、寒冷异常的东北小城。小城的街道似曾相识,那个东二道街上的大泥坑尤其让人过目难忘。连小燕子的描述都妙不可言,差一点被泥坑粘住的小燕子“赶快地头也不回地飞跑了”;马的可怜描写得极为细致,雨后经过泥坑的人们简直令人发笑……萧红笔下轻松诙谐甚而带些讥讽的语言更是将小城人的看客心理揭露无遗。
为死人预备的纸扎描写在第一章中占了不小的篇幅,描述得可谓栩栩如生,语言俏皮可爱。这大概是因为作者是从儿童的视角观察并用孩子的语气讲述的吧,总之读来清新无比。
小城的生活如一潭死水,是静止的;小城的人们日复一日,过着呆板单调的生活。吃饭穿衣是他们人生的唯一目的。一切顺其自然,该生生,该死死,并不见多少喜悦和悲哀。
很多时候,很多地方,一如小城。唯一不同的,是没有萧红这样一位才女含泪微笑的书写吧。
《呼兰河传》读后感13
讲述了一个叫做呼兰河的县城,人们都过着卑琐平凡的生活,但也有不少盛举。有庙会,跳大神,放河灯,台子戏等。偶尔也会有一些虽然平常但又吸引人的事。各个季节,呼兰河这的居民行为可不同。春天一到,农民就重新拾起粗糙的草帽下地播种;夏天一来,调皮的孩子们就带上网去捉小虫;秋天一来打招呼,粉房的人们就上山拾豆子做黏糕;冬天一到,人们都缩在屋子烤着火暖暖身子。不管怎么说,呼兰河这儿的人都过着不大奢侈的生活,不舍得花钱是穷人家的一种习惯。大街小巷上的小摊,也常常吸引着大人小孩,有钱的就买下,没有钱的,只好用手摸摸,用眼睛看看了。这儿没有什么新奇的玩意儿,孩子经常玩得唯独只有不倒翁但也乐在其中。这儿晚饭吃过后的黄昏没有什么事情干,不累的人抬起头往西边望望,看着变化多端的火烧云,;困了的,则晚饭吃过后就睡着了。卖豆腐的则是黄昏的报时器,每次都是四五点来,一秒不差,每当人们听到“卖豆腐喽。”时,就知道已经是黄昏了。当然,豆腐也是吃饭时对人们的一种吸引,每当卖豆腐的人来,人们总会打开门看一看,这时能有一盘豆腐拌大酱已经是对呼兰河的人们一种富裕人家的表现了。
读完了这篇文章,文中“我”和“我”的祖父令我刻骨铭心,先从“我”说起吧。文中的“我”有着一颗善良的心,遇见别家的人有困难,不管是认识还是陌生,都会伸出援手,“拉”他/她一把。“我”也总爱帮别人而“顶嘴”,打破砂锅问到底。这是什么?那个什么意思?“我”总爱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文中的“我”也很好学,每天半夜,总会醒来和祖父念一念古诗,念完了一首还不肯睡;每天凌晨,也要缠着祖父念诗才肯起床,但情况和半夜一样,一直纠结。“我”爱学,善良,有义气的表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该说一说祖父了。文中的祖父沉着而庄严,在家里有着威严的象征。他疼爱自己的孙女,希望她能够早日成才,因此在五岁时就教会了“我”许多的古诗。每当他的孙女想去凑热闹并询问祖父时,他总是劝告她不要去了。这点我可以看出祖父不仅有着高的地位,还关心家人。有难同当的祖父令我深受感动。文中两个令我刻骨铭心的'角色,是我深受启发。由此,从这篇记录文当中,令我联系到了自己的生活。想到了同样威严的外公和家人。文中祖父疼爱孙女的表现使我回忆起了以前的生活。从前我看到一个小女孩整天只有一个爷爷陪着。有一次,她看到了一些男孩在翻矮墙,她的好奇心促使她去试试,每次当她去凑不必要的热闹时,外公总会拉住她。文中“我”爱帮别人出头,出气的表现也令我想到了学校中相似的事。
一个男同学和一个低年级女同学在争论,争吵,一个个子比较高的女同学看到了,连忙上去帮助女同学,一番“争夺”后,终于“扳回局势”,男同学灰溜溜的离开了。其实文中许多事情,都来自我们的身边,只要细心去发现,很快就会找到与文中人物相似之处。奢侈这些都是不必要,不要抱怨自己的命运和生活,但乐却往往在这其中。
《呼兰河传》读后感14
读完《呼兰河传》首先给我的感觉是分为四部分的。第一部分,整体描写呼兰河这个地方,广角度写呼兰河的结构布局和风土人情;第二部分,则是作者回忆童年时光,留在记忆中的那些人;第三部分,主要是写胡家的团圆嫂子,以及她不幸遭遇;最后一部分,则是以磨坊的冯歪嘴子为主的。
作者写到呼兰河城的街道,东二道街、西二道街、十字街。这一切是那样的普通,在呼兰河这个小镇上好像永远不会发生大事,如果说有,那也就是那个泥潭子又淹死猪了,如果实在没有也要造出来,因为这是人们茶余饭后唯一的谈资。除此以为,这里只有春夏秋冬的变化,而人们只需随着季节的变换脱下棉衣换上单衣,然后再脱下薄衣再换上棉衣。在记叙这一切时,萧红用的是一种极其平淡的语调,淡淡灰色的画面,静止如水的讲述。就连生活在呼兰城中的人看待周围人的生老病死也好像是在看一部与自己毫无关系的电影,甚至这部电影中的主人公,也好像注定要上映的剧集,这一切都是早已安排好的。
作者对童年的描写可以说整篇文章中最让人放心地轻松地部分,虽然父亲是冷淡的,母亲是严厉的,祖母更不必说,只有祖父是最疼他也是最慈祥的,但是孩子的世界毕竟是透明的,在看着一部分是让我想起了鲁迅的《三味书屋》一个院子留下了童年大部分的回忆。在孩子的眼中,一切是可爱的,一切都值得自己去探险。只有孩子还保留着作为人该有的喜怒哀乐,同情、慈悲对他人的爱,而其他的成年人这些最基本的情感却丧失了。
团圆嫂子是胡家买来的,刚来的时候她是自信的、健康的、笑呵呵的,而最后却被胡家活活整死了。这是留在人们心中的封建思想在作怪,婆婆怕儿媳妇会欺负自己,所以要给儿媳妇一个下马威,把团圆媳妇吊起来打,用火烙铁烫她,团圆媳妇哭喊却被人说“疯了”,所以要给她“治病”,但又不得法,对她的治疗简直就是折磨,最终团圆媳妇被活活整死了,而她只有十二岁。但在她死后却没有人同情她,她的死好像是死了一只牲口一样,唯一可惜的是为了给她治病花了不少钱,而这些钱是可以买许多块豆腐的。
而磨坊的冯歪嘴子也是不幸的,他的媳妇王大姐在嫁给他以前是受到人人夸赞的,力气大,开朗等,但等到人们知道她嫁给冯歪嘴子之后这些优点一夜之间全都变成了缺点,似乎她一生下来就是不好的。他们遭到周围所有人的'排挤,又为这座死寂般的小城找到了话题。王大姐在为冯歪嘴子生下第二个孩子后不幸死掉了,但这却成了她的错,因为产后死亡是不幸的。而此刻的呼兰河的人却都等着看笑话,看冯歪嘴子怎样抚养这个孩子,甚至有人怀疑,怎么这孩子还没有死呢。好像只有孩子的死亡才对得起他们这么长时间的关注,他们才会安心。
一页一页,一幅一幅,呼兰河的生活就这样一点一点的进行着,这个人死了,这一页翻过去了,之后便在没有了下文。在封建思想的影响下,人性再也不会找到,每个人只会冷冷的看这部只有春夏秋冬交替的电影。
《呼兰河传》读后感15
学完了萧红的《祖父的园子》,应该给学生找到《呼兰河传》来看看。可是学校的图书室没有,那就上网查查吧。所幸网上有一些节选。那就打印下来吧!
也许是被她浅显流畅的文字所吸引,也许是被后花园里的景象所打动,手里拿着稿子竟然放不下来,一口气看完了。
那个后花园,萧红不遗余力不厌其烦地重复着的荒凉的后花园,不知是否是陪伴她童年的真实的天地;那些蜂儿蝶儿蛐蛐儿,是否仍在不知疲倦地舞着唱着.这七分的真实三分的飘渺,在萧红的心中,该是用什么样的彩丝带编织成的裂帛.那些蘸着她的脏手印的大个馒头,那只被罩着眼睛拉磨的毛驴,无不象陈年的米酒,发酵着她久远而凄凉的回忆.她的回忆是寂寞而凄凉的.我能想象她在大门前写作时,一定时时停下笔来,望着眼前的一棵..大榆树发呆,思绪早已飞过树间的叶子,飞往辛酸的童年.童年里,有跳大绳时人们的热闹的欢呼,有观河灯时壮观的场面,有人们对掉进泥坑子的猪的嬉笑怒骂,还有人们对"李永春的药店"的你称我道.惟独没有一个贴心的伙伴,没有.眼泪不觉就掉下来了,稿纸上顿时湿了一大片.伙伴,稍稍称职一点儿的是祖父,这后花园里唯一开放芬芳花朵的玫瑰,唯一结出甜美果实的樱桃树,给了童年的她以全世界的温情与爱,也给了她幼稚的心灵以美丽善良的憧憬,虽然她长大以后经常不懂得别人的快乐.那个在我脑海中回旋多次的老祖父,我一直未能幻想出他的模样,他应有着长长的胡须,可以让我任意编织花样的胡须.温情,这带着远古回忆色彩的词眼儿,仅在祖父出场的时刻到来.其他的一切,仿佛都发生在这个世界,却都在我的.世界之外.
呼兰河城里的人大抵是这些:在"黑夜"中担心地活着又自尊心极强的有二伯;尖刻无聊心眼儿小的老厨子;还有勤恳忠厚爱妻小的冯歪嘴子,唯一出场的女主人公是率真开朗却被活活烫死的团圆媳妇.呼兰河的女人们害怕男人,不平等的地位昭示了不平等的命运.小城仿佛一个封闭广阔的世界,生活并不单调,可怕的是重复.那几个粉墨登场的主角定是萧红精心挑选的.他们身上重叠着无数呼兰河人的影象.他们并没有太坏的心思,纵使是讥笑嘲讽,也只为打发这简单而冗长的时光.春夏秋冬寒暑往,生老病死平常事.他们的生活就象在山中自然开落的花儿,生命并不是象烟丝一样节节燃烧着那样漫长,而难测的命运则象无情地吹落了烟蒂上的烟灰.活着是小城里的人的唯一的生活目标,而没有其他的想望,就连想看看城那边是什么的想法有没有.因而人们活在了自己的目光里,但很满足.没有人的瞳孔里有哪怕一丝的好奇的火焰,没有人的脑海中有怀疑询问的念头,为此我感到深深的悲凉.
萧红用一种平静的笔调来呈现一个平静的世界,用自然的口吻讲述着小城自然的生活,难道错了吗?我们总认为作品(尤其是长篇小说)理应有着它思想的深度,平铺直叙的故事一定是欺骗了我们.但我没有觉得这种笔调和口吻不好.试想,当一个中年人推开往事的栅栏,用一个不太更事却又初涉人间冷暖的孩童的眼光,再一次经历那令人心颤的寂寞的童年时,平静自然的下面,是一股多么深沉汹涌的潮流.静水流深.萧红的内心有几人能真正理会.
【《呼兰河传》读后感】相关文章:
呼兰河传心得12-31
呼兰河传简介07-20
《呼兰河传》阅读心得02-19
阅读呼兰河传心得04-14
阅读心得呼兰河传04-18
读书笔记:《呼兰河传》03-31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09-21
《呼兰河传》读书笔记12-17
呼兰河传个人阅读心得10-29
呼兰河传的读书笔记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