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学校在窗外》读后感

时间:2023-08-23 18:26:13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学校在窗外》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学校在窗外》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学校在窗外》读后感

《学校在窗外》读后感1

  读了《学校在窗外》一书。这本书的作者黄武雄先生曾任台湾大学数学系教授,作者一向关心教育发展,是社区大学的创办人和教改的先驱者。

  作者以其独特的眼光重新看知识,看学校教育,看当前社会。书中,作者提出了一连串的根本问题:孩子为了什么去学校?受教育与不受教育有什么区别?学校要不要存在?这些问题看似显而易见,其实,却最能引发人的深思。

  作者认为,孩子去学校是为了与世界互动,打开经验世界与发展抽象能力,以便于与世界联结。学生在学校教育中要形成自己的人格,看到自己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意义。

  人不只是要接受,而且要付出,这种对社会的.付出,才能使学生形成自己独立的人格。教育应以个人内在的发展作为唯一的目的,而不能以这一代人的价值观为标准,去复制下一代人的思想行为。

  是啊,知识只不过是人的经验,并非颠扑不破的绝对真理,一个人必须把自己的经验不断地与他人的经验相互验证,视野才能广阔,判断才能周延,思路才会清晰,人的内在世界才会充分发展。

  一般人常误以为有教就有学,误以为教师教某些知识,学生就可以学到那些知识。

  读到书中文字,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其实对“教育”一词都在思索,但是含糊的,而书中文字把我模糊的思考清晰呈现出来。就正如书中所说的,为我打开经验世界、发展了我抽象能力,为理论与现实经验搭建云梯。感觉收获不少!

《学校在窗外》读后感2

  读完台湾黄无雄先生的《窗外的学校》,断断续续读完这本书,感触颇深。因为它揭示了教育最基本的内涵:“教育和非教育有什么区别?”、“知识是什么?”、“学校为什么存在?”、“教育改革怎么了?”缘起,耐人寻味。它让我不得不重新认识学校教育、知识和当今社会。孩子为什么上学,黄先生认为,是为了打开经验世界,培养抽象能力,让世界真正连通。笔者的观点,简而言之,学校教育为个体的.体验世界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对知识的学习,可以将自身的经验发展为抽象能力和理性能力,从而与现实世界形成现实世界。联系。

  书中认为,学校教育要做两件事:打开人的经验世界,培养人的抽象能力。 “生存”、“互动”和“创造”是人类生存的三大支柱。先说“交互”,就是人与世界的交互。一个人如果彻底与世隔绝,就只能自己走向毁灭。我们必须与外界建立某种联系,获得某种认可,被需要,才能在这个社会生存。 “生存”是维持基本的生存,学校教育的首要目标是教会学生相应的生存技能。很多时候,这也是教育的最终目的,教育变成了复制知识的机器,而不是学生发展的动力。因此,黄老师指出,学校教育不仅是生存,更是创造。我们的教育应该调动孩子们探索未来世界的好奇心。让学生通过与外界的联系和互动获得知识和经验,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最终培养抽象能力来培养和发展人的独立思考能力。

【《学校在窗外》读后感】相关文章:

窗外的征文03-31

窗外下雨的说说12-23

窗外的风景说说04-22

《窗外的萧晓》读后感01-02

被窗外雨声吵醒的说说12-08

描写窗外风声的句子11-22

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09-01

窗外的雨伤感说说04-29

窗外的小豆豆读后感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