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目送读后感

时间:2023-08-22 09:00:53 读后感 我要投稿

(推荐)目送读后感15篇

  细细品味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目送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推荐)目送读后感15篇

目送读后感1

  这个寒假是孩子上学九年来最短的一个假期,也是学习任务较重的假期。大年初六走完亲戚回来,孩子告诉我说:”爸爸,你还有一个作业别忘了,写一篇读后感,要认真地写。”提醒我更提醒了他,该静下心来了……

  是呀,已有很长时间没有如此细致地阅读一本书了,早已习惯各种网络的碎片化、娱乐化快餐阅读。静下心来读《目送》,才体会到这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与心灵的对话!从书中仿佛走来年少的自己,人到中年的我,和那即将到来的暮暮老去的身影。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其实,《目送》只是这本书中的开篇。开头作者是写自己在孩子第一天上学时看着他慢慢地一步一回头地走进校门,消失在自己的视野中;再到孩子十六岁时在机场目送他离开;当孩子慢慢地不再粘着父母,不再愿意和父母齐头并进的时候,这个做母亲的`人,慢慢地独自咀嚼着这份落寞,慢慢地眼前出现了另一个背影,这个背影也是落寞的。在被泪水湿润而模糊了的视线里,我们都看到了那个背影,是被长大了的我们无意时怠慢了的父母的背影。他们从不打搅我们,总是在离我们十步之遥的地方缓慢前行,是为了看我们是否安全,是确保我们在无助的时候能第一个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是在看到我们欢乐时他们也能偷着乐……是的,养儿方知父母恩。在我们目送着孩子远离了自己的视野时,才知道这样的滋味父母已经尝过了很多遍。

  反复地读着这段惊心动魄的话,眼泪就像决堤了一样再也不能收住。我一遍一遍地读着这段话,那“不必追”三个字狠狠地刺痛着我的眼睛。孩子所去的方向是灿烂的未来,而那个背影要去的地方却是无尽的黑暗。我知道,花开总有花落的时候,但是,真到了那天,情何以堪?熟悉的老屋却没有了最亲的人,庭前花开却失去了驻足欣赏的人,你的喜悦再也无人分享,世界上再也不会有人知道你额前的伤疤出自何时来自何处,你,可以想象得出这会是什么样的情景吗?

  感谢龙应台的《目送》,让我们下定决心再对父母好一点,再好一点。穷尽我所有,爱他们,因为我们是爸妈最亲爱最疼爱的孩子!

目送读后感2

  我读了龙应台所写的《目送》以后,有一些感想,我觉得除了第一篇《目送》和最后一篇《魂归》跟“目送”有些关系,其余都很杂乱,几乎与“目送”没有关系,所以,大致内容我也概括不出来。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篇,他讲的是龙应台目送她的孩子——华安小学到大学,然后作者的父亲住院还有火葬。“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这段让人心酸和感动的文字说了:年幼的孩子长大到成人,让她牵挂、让她失落、让她懂得怎么放手。和她父亲的去世,在火葬场最后一次目送他——父亲的时候,明摆她和他的缘分也就终止了。

  原来,龙应台的“落寞”与儿子、父亲有关。儿子逐渐得长大,离“我”愈来愈远,机场龙应台目送儿子的背影一寸一寸地往前挪,直到消失。儿子都不愿意回头看 “我”一眼,感到非常失落。当龙应台大学教授的那一天,父亲开车送“我”,但是父亲并没有把“我”送到大学的大门口,而停在侧门的巷边,因为他认为,这种廉价的小货车不是送大学教授的的车子。父亲生病住院,“我”每个礼拜都去看父亲。有一次,龙应台帮父亲清理排泄物,结果让自己的裙子也沾上了粪便。父亲对 “我”对我的爱和“我”对父亲的愧歉都告诉了“我”:不必追。 ,专业的站

  在《目送》这本书的第八篇:《母亲节》里,有一段有趣儿的文字,是一些对话,我一边看,一边想,貌似我和母亲也有过这类的`的对话……

  最让人感动的是最后一篇文章《魂归》,它说了龙应台的父亲死了,村民们说,根据家乡的习俗,儿女不能亲手埋了父母,但是,但是作者——龙应台和她的母亲却说:“最后一次接触父亲的机会,我们不会以任何理由给任何别人代劳。” 这一天清晨,“父亲”上山了,当司仪长长地唱“拜──”时,“我”和“我”的母亲深深地跪下,眼泪决堤。

  虽然我看得是“电子书”,有一些重复的,我不知道是故意重复还是无意重复的。但是,这“本”《目送》十分感人。虽然我还不是完全理解《目送》,可是,这里面有些路我可能会走,我希望我以后也有一颗感恩和回报的心。

目送读后感3

  《目送》中一共有散文七十二篇,主要是对亲情和作者周边人物的感悟,写孩子的成长,父母的老去,各种真实的情感。

  已是不惑之年,再来读《目送》,颇有共鸣感,经历的事情多了,感悟也多了。我最喜欢《目送》中的一句话是:“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路的另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这让我想起孩子第一次上幼儿园时自己走向教室那小小的身影,上一年级时那大大的书包几乎能把孩子带到,到现在,孩子却不愿依赖你了,独立,她成了少年。想起自己的父母,他们是多少次这样目送孩子的离去。父母的日渐老去,我对父母的依恋依旧继续着。

  岁月的流逝匆匆,心里更加深深地体会着父母情,子女情,父母子女这世世代代的轮回,上苍早已安排好了一切,没有人能改变上苍的决定。而我们能做的,仅仅是陪着父母老去,陪着父母,一直走下去……

  《目送》读后感500字6

  细雨婆娑,老树抽出新芽,枯木又开花,光阴让四季走了一轮又轮,也让父亲眼角长出皱纹,让母亲挽起的青丝混杂了白发。在光阴的故事里,每个清晨都氤氲着母亲煮早餐的温柔,在时光堆砌的大房子里,一砖一瓦都

  是父亲堆砌的'坚毅,在未来的图腾里,一笔一画是我对父母的承诺。

  曾经,我也像龙应台笔下的儿子安德烈焦躁,孩子气,任性,我有过无不及,当我学会站在父母的位置思考,去感受到父母对我那份深深的宠爱时父母却已日渐老去,在生命的长河上将与我渐行渐远直至生死两隔。时间

  是一只藏在黑暗中的温柔的手,在你一出神一恍惚之间,物走星移。我亲爱的父亲和母亲满怀期待目送着我在成长路上行走,蹒跚学步到稳步单车,咿呀学语到出口成章,黄发垂髫到青丝及腰……我愿时光是个善良的人,让

  我有生之年能让父母幸福,我愿时光是个魔术师,能抚平父母脸上的皱纹让白发变乌丝,我愿时光能慢一些。

  无论过去多少年我依旧会记得大雨滂沱的那个夜晚母亲撑着伞来接我,漆黑的夜幕里,滴答的雨声里,母亲微凉的手牵着我往家的方向走去。多少年后依旧记得父亲厚实的手牵着我肉嘟嘟的小手走在傍晚的田埂,夕阳把

  我们一大一小的影子拉的很长很长……我站在记忆的这端看着往事里的片段,目送着母亲牵着长发微湿的我穿过雨幕消失在黑夜中,目送着父亲带着小小的我在夕阳下越走越远消失在地平线那边……

目送读后感4

  有时,任何形式的爱都会感动人心。——题记

  偶然,发现书架上静静地躺着一本淡绿色封面的书---《目送》,我在我的记忆中搜索着,想要寻找一点关于这本书的记忆。可是很不幸,我似乎并没有读过这本书。静静地坐下,拿起它,发现腰封上有这么一段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这是全书的主旨所在。读完,发现这本书讲的是父爱与母爱。可是这世间的爱又岂止父母对我们的`爱呢?

  我的思绪又被拉回了那个雨天,大雨倾盆,浇弯了树枝,浇折了小草,浇落了蝴蝶,浇湿了人群。因为雨势过大,所以我不得已,才急忙跑到一幢大楼底下,这才阻止了调皮的小雨滴再跑到我的衣服上来嬉戏玩耍。

  不知是什么原因,楼下的通道内停放着多辆有大有小,有新有旧,有轻有重的自行车,可能是自行车也想进来躲躲雨吧!可是通道本来就狭窄,加上这些自行车以及来来往往的人群,把通道堵得水泄不通。人们进出都要侧着身,慢慢的挪出来,以免一个不小心,就碰到了这些“庞然大物”。

  忽然,一个瘦削的身影出现在我的视线里,一位年近七旬的老人。他向四周张望了一会儿,皱着眉看着眼前的景象。他向通道左侧看去,发现那里还有一小片空地,便用右手托起一辆自行车的车头,左手握住三脚架,把它搬到左侧。然后把所有的自行车都搬到哪儿,一辆靠着一辆,排得整整齐齐。我看着这位气喘吁吁的老人,心想:他是看车的吗?不,不可能!那他是为了……

  我正想着,就听见老人“哎呦”了一声,我望过去,就看见老人一手扶着腰,眉头紧皱,脸色惨白,我连忙跑过去,扶着老爷爷,关切地问他:“老爷爷,你咋么了,没事吧?”爷爷头上布满了汗珠,虚弱地说:“年纪大了,不中用了,想当年一手就能提一辆呢!”我说:“爷爷,要不我扶您过去坐坐吧,我来搬这些“大块头”。老爷爷也点头了。

  我正要搬时,才发现那些自行车凭我一个人根本就搬不动。也许是老爷爷的感染,大家你一辆,我一辆地搬自行车,通道也渐渐宽敞通畅了。搬完,大家都默默离开了,我目送着大家的背影,眼眶也渐渐湿润了,心里感到一阵阵的暖意。

  也许,这就是爱带来的感动吧!

目送读后感5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这是我对《目送》的第一印象。

  那时,它出现在某次月考考试中。短短的一片散文,读来却有一番苦涩的滋味:关于时间,关于亲情。

  儿时,我们离开父母,去了“外面的世界”,头也不回。爸妈就站在离别的.车站,目送我们离去,在我们被外面的世界吸引时,独自承受落幕的落寞。或许,他们也和龙应台一样,“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没有,一次也没有,让夕阳把两代人的影子分离,拖着蹒跚的步子回家。任街口的告别无力、风化……

  待事业有成时,回头一瞥,会很惊奇得发现——就是现在也有这种感触——爸妈头上,怎么多了那么多的白发,眼角的细纹是何时,织得那么密,那么深!

  在那个年代里,爸妈已算是晚婚一族。故在我出生时,爸爸已近而立之年。而今十七年过去,在老师还在谆谆教诲早恋的弊端时,已经有胖嘟嘟、白嫩水灵的孩子唤他们“阿公”“阿婆”了。今年,我又多了个可爱的小侄子,昔日玩耍的表姐堂姐们都为人妇,相夫教子,好不幸福。妈妈才是徐娘半老的模样,因为他们的到来,却不得不提前迈入“欧巴桑”的行列。

  一年一年时间飞跑,小小少年转眼高。不知不觉中,爸妈开始老了。来到台州这个“新城市”也有了十年,如此漫长,又如此短暂的十年,当中的艰辛坎坷有谁知晓,其间的苦,又如何能说。岁月磨人老……

  几十年前,爷爷目送爸爸远去,赴杭求学;两年后,爸爸也要像当年的爷爷一般,目送我离去。儿女就像林间的鸟儿,离开了此地,之后半年、一年,甚至永远都不会来。

  直到双亲离去,才赶来见他们的最后一面,“掠开雨湿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希望记得这最后一次的目送”。

  有人说,夫妻之间,留下的那个最是痛苦;也有人说,最悲伤,莫过于白发人送黑发人。一边是千年修得的共眠人,一边是十月怀胎的骨肉至亲,无论是目送谁离去,这身心便像是受了凌迟,掏心剜肉的痛!

  人生自古伤离别,却阻止不了月的阴晴圆缺。短暂的相聚后,不得不久久地目送故人远去。

  因为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目送读后感6

  闷热的午时,一时寂寥,我便跑去一楼放放风,想缓解下内心的焦躁。谁料,一楼办公室桌上几本看起来封面精致的书在桌面上整齐的放着,最上头是龙应台的《目送》,嫩绿夹杂着浅灰的油纸封面让我的心一下安静下来,我决定打开看看。

  纸页在指尖缓缓滑过,淡淡的文字带着淡淡的忧伤,一点点沉浸入脑海。文字里总有一种独特的魅力,触动着内心最柔软的部分,尤其在读到龙应台在经历父亲的去世时,是个雨天,她没有想到能够站的那么近,距离火葬场炉门也可是五米。雨丝被风吹斜,飘进长廊里,她撩开雨失了前额的头发,深深,深深地凝望,期望记得这最终一次的目送。他们父女的这一别,仅有在下辈子才能再续前缘了。我的泪突然涌出来了,一发不可收拾,让我不禁想到自我的父母,每次离家和父母的目送都是很简单的凝望,虽然掺杂着不舍和无奈,至少我们都明白归期,至少我们能够聚首,至少这都不是最终一次的目送。可父母的年龄会一年年增长,我不敢想象………

  很不喜欢离别的场面,尤其目送,无论是送与被送,亲友离别总让人很揪心,这个送别的形式更让人伤感。每次不管去哪我是很少让别人来送的,我害怕在我的一个转身会看到落泪的双眸;也很少去送别人,我恐惧自我那种无奈的不舍。前几天一次无意间窗口驻足看见楼下他戴着安全帽,提着笨重的包,坐上了每一天那趟送他们去工地的车,我就这么看着看着,期望他今日在工地一切顺利,开心。待他系好安全带结束以后,微笑的回望了我一眼,仿佛是告诉我一切都OK了,我走了。原先目送中的一个回望会让一个人心安。

  最亲的人之间那种最简单的信任,那种无法复制的依靠,那种推心置腹的倾诉,会让你在一瞬间一段文字的触碰下坚强的堡垒垮塌。这次读龙应台更让我对目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正如有书评所言,“这是一本生死笔记,深邃、忧伤、美丽”,写满了生命中的爱与感动,写满了儿女情长里的寻常幸福。对我而言,这本书的阅读更让我深刻地体会到做父母的.不容易。以往,总是对父母的悉心照料照单全收,却很少研究到他们的无私付出,其实他们也有他们的不容易。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可是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并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龙应台说我们之间的缘分只是不断地目送背影,我说这短缘后面是我们自我与父母彼此之间都不明白的,深爱。

  龙应台散文中,有父亲的逝去、母亲的衰老、还有儿子的离别。人生中最悲痛而又无奈的事情,在龙应台的笔下,却给了我一种不一样的感动。

目送读后感7

  我一直喜欢龙应台,像她一样笔锋犀利的作家太多太多,但能够如她般理智客观的却太少太少,那时候读到她写“不要以为你是大学教授,所以做研究比较重要;不要以为你是杀猪的,所以没有人会听你的话;也不要以为你是一个学生,不够资格管社会的事”,崇拜到不行;后来看到她的照片,并不漂亮的中年女人,结合她那句“我的人生里没有那么多时间与精力去揣测别人对我的看法与评价,该做的事太多了”,便觉得,她一定是将所有的精力都化作了那些睿智的文字,所以才会那样的苍白干瘦。

  然而等到我读了《亲爱的安德烈》,却发现,这个笔锋强悍的女子,竟然也可以那样的'温柔婉转。所以当《目送》的集子出来,便毫不犹豫的买了,这段日子里,一直是我的枕边书。

  《目送》共收录了七十四篇散文,里头写的多半是亲情,父亲、母亲、儿子、兄弟……相伴的快乐;选择的痛苦;放手的无奈,笔触淡然而情感深邃。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繁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读完这一段时,蓦地有些气短,觉得不能往下翻,就停下来,靠在枕头上想一想,想着想着,便记起少时读过的课文《背影》,朱自清在里头写到父亲翻过月台去买橘子,“父亲是一个胖子”、“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小时候读这些,语文老师大赞的“描写到位”、“感情真挚”只是应付考试的笔记,实情自然是一团糨糊,可现在再回想,却仿佛瞬间醍醐灌顶,开了窍,只是随意这么一想,都觉得眼泪有流下来的趋势。可见是真的长大了。

  或许,每个人都会犯下对父母态度不好这样的错误,工作累了、汽油涨了、被老板骂了……不能对老板发作——他会炒你鱿鱼、也不能对路人光火——人家没准会揍你、至于证监会发改委什么的,人家会理你才怪;于是在心里淤积起来,窝上一整天,遇到爸妈的关心便一股脑儿的发泄出来。

  其实,大多数的时候,发泄完了,紧接着就是后悔。可后悔完了,有几个去道歉的么?

  爸妈又没错,若说有错,那最大的错,大约就是把你生出来,然后一边把你拉扯大,一边还要受气挨骂。而你之所以这样有恃无恐,是你吃准了,他们是唯一、不、唯二、不会不要你,不会离开你的人。

  然而,人都是要离开的。

  真的到了那一天,大概就是那句大俗话说的,哭都来不及!

  我把《目送》放在床头,每天空下来就翻几页,反省一下自己今天是不是又对着父母大放厥词了。

目送读后感8

  对于生命,最好的态度不是挽留,而是珍惜。

  初识龙先生是她的《野火集》,那犀利,一针见血的笔杆子给我以公民意识的启蒙。而《目送》与野火大不相同,少了那种犀利,多了柔情,亲切与含蓄,令人感叹。《目送》共有七十三篇散文,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共行。字里行间,写尽悲欢离合,令人动容,感同身受。这部跨三代人共读的人生之书,用流畅的.笔法写出了三代人的心情。全书以时间为轴,以亲情角色为卷,作者游走于“女儿”与“母亲”的双重角色,用细腻的情感之笔勾勒出每寸光阴中触动自己的“背影”。

  有人说《目送》就是二十一世界的《背影》。《背影》出现在初中的课本里,只是那时年少,无法体会那感受,而今读《目送》,却心下一动,酸楚涌上心头。一次次目送,一个个背影,我们总被悲喜交加的情感淹没。

  岁月让我们历练成长,也让我们面对离别,我们总避免不了不断的目送,被目送,徒留下一个个孤零零的背影。反观父母,他们既为子女出人头地而欣慰,也因子女的独立而落寞。读到龙应台描写儿子安德烈的片段时,我总会想起当初执意不让父母送我去大学,父母脸上那种莫名的失落。父母看我消失在车站的背影与龙先生看安德烈消失在登机口背影又有何不同呢,他们的感受又有何不同呢。送我上大学对我来说可能没什么,但是对父母来说,这可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与儿子结婚生子没什么区别,可是现在才领悟为时已晚。做儿女的要明白,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让他们的眼睛多点落在我们的面孔上,而不是含泪看着我们渐行渐远。

  闭上眼,想想自己站在父母的立场上:儿子渐渐长大,羽翼渐丰,能自己担待所有,对父母的依恋会越来越少,家里儿子的痕迹在一点一点消失,心中泛起的是酸楚而又心存喜悦的无奈。“油米柴盐一肩挑的母亲,在她成为母亲之前,也是个躲在书房里的大小姐吧。”总有一天,我们也会为人父母,那时的我们会是怎样的呢?也会目送儿子消失在拐角吧。似乎有些东西像注定般轮回,某个场景排山倒海地从记忆深处浮现,只是我们的角色悄然发生了转变。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以后每隔十年都要看一次《目送》,不同的身份不同的角度去感受。每隔十年都重写一篇读后感,写为人子为人父的感受。对于生命,最好的态度不是挽留,而是珍惜。毕竟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目送读后感9

  最近,我阅读了台湾著名女作家龙应台的散文随笔集《目送》,这是一本书某些地方写得与我此时的心境居然有着许多相同之处,当然,如果你感兴趣可以看看我的书评,如果否,那就不用了。

  《目送》收录了七十三篇散文,写了父亲的逝世,母亲的老去,儿子的成长单飞,朋友亲人的离散牵挂,兄弟的重逢携手等等,在刚读完第一篇的时候,我就不忍释手,深深为之吸引,为之感动。

  龙应台先生的文字,时而锋利,时而温婉,时而脆弱,时而感伤,时而朴实,时而华丽,却总是,如此的动人。读她的文字,如冬日晨曦中沾满露珠的青草,带着轻微的潮气和清新,扑面而来。亦如黑暗海面上绽放微光的灯塔,散发温暖的光茫和明亮,照进心房。

  《目送》是《目送》的开篇点题之作。阅读它,让我的内心无比的酸楚,眼泪差点决堤。文章分为两个段落,第一段龙应台从一个母亲的角度,叙述了儿子从第一天上小学起到中学、直至出国上大学十几年的感人片段,当时看这个篇章里女儿刚好上二年级,第一天开学她也是这样头也不回就跑进了学校。

  第二段龙应台从一个女儿的角度,追忆自己成长的岁月,与父亲的一次次别离,总是目送父亲的'背影渐行渐远,直到有一天,在殡仪馆熊熊炉火里永远的消逝。所以她说:“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而我的父亲却在我不知世事下已然离去,成为我一生的痛。

  另有一段写《雨儿》一文时,作者伴妈妈睡、陪妈妈聊天、带妈妈洗温泉、坐公交车,让妈妈享受着有女儿陪伴的分分秒秒,这应该是人世间最朴实的幸福吧。回想我自己,却因为种种事务,更是丈着她对我的爱,让她独处在家,心中的愧疚无时不作痛着。每月的抽出那点时间来到母亲的家中,听着她家家长里短的唠叨,不管对错都点头应和着。

  在作者清新细腻的文字里穿梭,我读懂了太多关于爱的信息。也许是岁月增长,人的心也越来越容易忧伤。曾经视若无睹的东西,在不知不觉中,也在心中烙下了深深印迹。这些个关于光阴的故事,我们每个人都在时光的洪流中渐渐长大,我们眼前的背影从高大到佝偻,自己也就慢慢成了别人眼里的背影。当我们再不能为过往的遗憾一一买单的时候,彼时的目送就成了眼下的悲凉。

目送读后感10

  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转弯的地方,而且,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是的,不必追,因为孩子的天性都是爱自由的,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路要走。生命本就是一场循环往复的轮回。于父母而言,人的一生就是将孩子带来,送他走,最后他再送你走。纵使有再多的依恋,再深的不舍也留不住。但好在,在这循环不断的无奈中,也充斥着成长的'欣喜,我们长大了,父母也长大了。

  16岁的我们,16岁的父母。父母伴随我们长大,但,就在他们还以为会一直陪伴我们成长时,分别的时刻就已然来临。

  20xx年冬,在某个返校的下午,母亲把我送到等车地点,天空灰蒙蒙的。我背上书包飞快地奔向公交车,全然把寒风中的母亲抛在了身后,当我飞快地抢在一群人之前登上公交车,找到一个座位坐下后,我无意间透过窗户的玻璃看见了母亲:她还呆呆的站在我跑走的地方,望着公交车的方向!透过灰蒙蒙的暮色,我似乎能看见了母亲眼中的担忧和焦急,我的心猛地抽了一下,我死死盯着母亲的方向,希望她能看见我,可是一直到车子开动,母亲似乎都没能透过模糊的车窗,从拥挤的人群中找到我。

  直到车子渐渐开远,母亲瘦高的身影从我视线中消失,我都没有打开窗户,对母亲挥一挥手。

  这时,我才想起我走的时候忘记了对母亲说:再见。我的心感到了一阵疼痛。记得有一次母亲来学校给我送照片,临走的时候我把母亲送到楼梯口,目送着母亲渐渐远去。那是我第一次住校,第一次和母亲分开那么久。其实我真的很希望母亲能突然回头,对我说一句:“你不在家,我都有点想你了。”可是母亲并没有回头,我也没有鼓起勇气去告诉她,我想她了。看着母亲渐渐离去的背影,我心里说不出的苦涩……

  母亲啊,在那个站台下,你是否也和曾经的我一样难过?

  当汽笛声带走了16岁的孩子,16岁的父母依然伫立在离别的站台痴痴等候,他们等待的也许并不是时间的回流,只是作为子女的你在远去前的一个回眸,一句再见。

  从此,我记住了,每次分别时都要回头说一句:再见。纵使岁月无情,时光不在,我们与父母渐行渐远,但就算即将分离也不要忘记说再见,就算相隔千里,也不要忘记回头看看。

  老尹点评:有点致敬作者的意思哦。结构上,一是被目送,一是目送者,身份角色的转换与原文有如出一辙。笔下这些场景有画面感,有代入感,很能引人共鸣。

目送读后感11

  炎炎夏日里,当我读《目送》一书时,不禁感到一丝淡淡的、凉凉的滋味。涩涩的文字让人感动,却平凡得让人流不出眼泪。

  龙应台用一篇篇散文,记录了作为母亲的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遭遇的困惑,记录了作为女儿的自己在父母日益衰老中的细心和耐心,记录了孟买的铁轨、金门的地雷、老挝的.孩子……龙应台写的不是自己,而是每个人。每篇散文的主题内容都很常见,可是读起来又有不一样的感受。“油米柴盐一肩挑的母亲,在她成为母亲之前,也是个躲在书房里的大小姐吧。”“母亲,原来是个最高档的全职、全方位CEO,只是没人给薪水而已。”有人说母亲是棉袄、是旭日、是山水画,龙应台说母亲是CEO,语言并不华丽,却很真实。

  当我读到“我送他到机场,告别时,照例拥抱,我的头只能贴到他的胸口,好像抱住了长颈鹿的脚。他很明显地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时,我想到现在的自己也和安德烈一样,跟妈妈拥抱很难为情,渐渐的,不再拥抱了,我的心一阵刺痛。以前到哪里都粘着妈妈的我去哪里了?“我一直在等候,等候他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他没有,一次都没有。”我们都习惯了把背影留给母亲,所以从未看见身后泪流满面的母亲。“即使同车,他戴上耳机……只一个人听音乐。”我们是不是太忽略母亲?她含辛茹苦把我们养成人,可得到的却是如此冷落的对待。

  我反省着自己,我多少次冷漠了妈妈端来的热牛奶,我多少次错过了与妈妈共进晚餐的机会,我多少次无视了妈妈无微不至的爱啊!“宝贝,今晚妈妈弄了你爱喝的鱼汤噢。”“不要再叫我‘宝贝’了,我跟同学烧烤,不回家吃饭了。”现在想想,我有什么理由去拒绝妈妈的爱?不管我怎么样对待妈妈,她都视我为珍宝。她为了我吃尽苦头,还忍着不表现出来。

  读了《目送》我觉得母爱也是自私的。母亲希望孩子能飞黄腾达,但又想把孩子搂在怀里。妈妈希望我中考能考上好的学校,叫我能走多远就多远,又默默感叹,想着如果我到离家远的地方读书,她该怎么办。自古忠孝难两全,剩下的时光里,趁我还没飞走,我要好好对待我的妈妈。妈妈也要相信我,放开手,我飞到哪里,都会想家的。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终究我会长大,变成那个看着背影的人,一代代人都经历着这个光阴的故事。

目送读后感12

  龙应台的这本《目送》已在我床头放了几年,闲暇时读上一两篇,读了一遍又一遍,却总觉得读不完。龙应台说,这是她人生中的一份作业,那这本《目送》或许就是我人生中重要的一课吧。

  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读完《目送》,其中有一句话一直让我记忆犹新:“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看着他的背影渐行渐远。”文章中的华安与龙应台分别时甚至连回头的一瞥都没有,这让她十分失落,从而写出这样悲凉的句子。记得妈妈常和我说,有些路只能你一个人走。长大后的我们,早就不再像小时候那样过于依恋父母,而是希望独处,宁愿独自一人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而父母也鼓励我们独立自主,不要羁绊与家庭。记得在听一些歌曲时,“莫回头”的字眼总是频现,那些母亲是真的不希望自己的儿女们回头吗?未必。那些看似绝情的“莫回头”,其实是关怀到极致的关怀,心疼到极致的心疼,他们只是用这三个字告诉你: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有背影,不再孤单

  读《目送》这篇文章时,旁边配了一幅插图,图中是一个男子的'背影,孤独而寂寞。我一直在想,这个背影是谁的,是那个远游异乡的儿女,还是那个默默注视儿女的父母。我觉得这是那些游子们的背影。几年前,我曾独自外出旅行。记得那是一个大清早,爸妈都起早来送我,通往大巴的路,要独自一个人走过去,我知道爸妈此刻都在栏杆边目送着我,但我却一次都没有回头,因为我怕一回头看见他们的脸庞,眼泪就会不争气地流下。上车,坐下,才发现泪水早已潸然而下。或许不回头并不是无情,只不过是无奈到极致的无奈,思念到极致的思念,我们用背影告诉他们:我很好,不必担心。

  有离别,不再悲伤

  或许,离别才是感情最美的升华,你用目光追随着我,我拿真心感知着你,一次次的目送,见证了我们的成长。最敬佩唐代的一位诗人,他的离别从不是悲伤的,而是那样的浪漫和绚烂。他写“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他言“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离别,被他浸没在了一片花海之中,悲伤也能化为欢乐,忧愁也能变成下次见面的期待。

  或许,我们不要再追究于回头与不回头这个问题,抛开一切,直视离别,才会发现离别本身其实是那样的美好与怀念,我们只是在用泪水、拥抱、回头诠释着离别的真谛:离别,才是感情最美的升华。

目送读后感13

  人都有温情的一面,即便是燃烧着野火的龙应台。散淡的文章里,把浓浓的亲情深埋在字里行间;随意而写的闲适中,把台湾的风土人情传递了出来;即便写的只是家里的日子,还是在不经意间把一个大家的深刻隐约的显露。

  貌似不着边际的表述里,安置了上下三代人的默默温情。没有浓墨重彩的去扬厉爱深爱切的感受,只是随手把捡起日子里的点滴,然后,你会在无意之间被貌不惊人的文字打动,会报以会心一笑,会默然神伤,会被柔软的孝顺所温暖。

  写亲情一般都回难以自持在浓的化不开的情感里。可是,《目送》不会让你如此,即便笔者的母亲脑萎缩不认识自我的儿女,可是你也会在作者那智慧而又充满爱意的孝顺中,看到灿烂的人性,把你温暖的留下含笑的热泪。书的最终写到作者的父亲埋葬故里,族人把这个从台湾回来的孩子按照当地风俗荣光下葬。你会为乡里人们那打不断的骨肉相连而浩然落泪,那是自豪的`泪,交织着民族大义的泪。一句,族人们就像迎接自家里十几岁走丢的孩子一样的,在几十年后接来了从台湾回来的骨灰。你不能不为之动容!

  合上书的时候,你的思想会在那一场葬礼的轰轰烈烈中升腾,从一个人的爱,到一个家的亲,最终阔到达一个中华民族的分合。你会忍不住想,哪些走丢的优秀华夏儿女,又有多少,又会葬身何处呢扼腕叹息里,桑梓依旧在,青山永不老。

  这就是大家的文笔,不着痕迹里,就写出了大视野大境界。

  有时候,甚至,你都会读的心不在焉。或许,这是两岸下笔不一样的思维所决定,可是,你的思绪还是会不绝如缕的随同文字勾勒的人情去起伏。

  散散的文字全然不似作者火力凶猛的杂文,文字所及,依然能抵达文化深处的基因,即便是写生活里的点滴和琐碎。你能够从另外的世界里,看到他们社会里的风情,也能清晰的比较出我们自我生活里的各种劣根,甚至你还能看到制度里的黑洞。不避讳能直言,在温情的文字里依然能真实的传递批判的力量。

  刚猛而深刻犀利的龙女侠,在《目送》里回到生活的真实烟火,用随意即兴的日子,淡然的描绘出我们共同的亲情。做起了孝顺的女儿,回到了碎所里的母亲。做女儿,那般温润智慧;做母亲,一样絮叨,一样在代沟前耸肩表达深广的无奈。

  这就是真实的目送,这就是我在稀稀疏疏的文字里读出的感受。

  目送,我们的亲人,我们的子女,让我们共同去经历,一齐去相互目送,一齐相互慰藉,在这浅长而又深邃的日子里,在亲情的温暖中,在这浩茫的人生里!

目送读后感14

  几年前女儿推荐我看台湾女作家龙应台的一本书《目送》,至今为止看了五六遍之多,每次看过的感想又都不同,是越看感触越深,越看理解的也越多。

  这真的是一部好书,写的那么细腻、真实、感人、有哲理,好像每一段话,每一件事,都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每个人也都曾或多或少经历过。我们每个人在这里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这里的“我”又是多少个我们的写照。这本书与其说是龙应台对自己生活的回顾和反省,到不如说是照出了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照出了我们生活中所忽略的最珍贵的事物,那就是爱。

  我对其中的《目送》一篇感触最深,“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我都能背下这段话了,我和父母、女儿和我之间又何尝不是这样的!

  记得我考入省城去上学的时候,母亲不也是目送着我渐行渐远,就如我现在每次目送着女儿一次一次的别离……

  我们这一生,被父母目送着,然后我们再目送着我们的孩子,但是我们都很难去回头张望,只因为我们知道那份可以依靠的爱一直坚实地存在着。

  也许是岁月增长,人的心也越来越容易忧伤。曾经视若无睹的东西,在不知不觉中,也在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迹。越来越开始在乎起父母越来越多的皱纹,也更开始担忧起孩子越走越远的脚步。

  女儿离开我们,独自在外打拼,做父母的又何尝舍得,只愿女儿将来终能明白,现在的付出是为了更美好的未来。因为做儿女的要明白,在父母的有生之年,让他们的眼睛多点落在儿女的面孔上,而不是含泪看着儿女渐行渐远。做父母的也要明白,孩子不是你的附属物,“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你能给孩子的只是精神上的慰藉和支持,让她学会独自体会孤独、挫折、失败等种种坎坷,学会与人分享努力过后的豁然开朗和欣然喜悦,这才是真正的爱,因为“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

  我知道女儿转身离开的时候眼中有不舍,有对前方未知事物的畏惧,但更多的是喜悦憧憬和睥睨一切的自信。既然微笑着迈出了第一步,留给父母一个“不用追”的背影,那就哪怕前方荆棘遍地,哪怕被扎的遍体鳞伤,也绝不回头。

目送读后感15

  上井归来在家时,偶然在妻子的书桌上发现了一本书——《目送》,信手翻阅书序《你来看此花时》,一段契合心境的文字顿时跃入眼帘,让我难以释手。

  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一段,作者叙写自己送儿子去上学,幼时手牵着手穿过几条街,母亲看着儿子瘦小的背影消失在门里,儿子往前走,不断地回头;待到儿子十六岁赴美去做交换生,却已是很明显在勉强忍受母亲的深情,作者一直等候儿子消失前的回头一瞥,但是没有,一次都没有;再往后,儿子就读她任教的大学,但即使是同路,他也不愿搭乘母亲的车。此种落寞,让她回忆起自己当年由父亲送去任教大学报到,直到小货车转弯不见,她还站在原地。

  或许是自己还年轻,作者传达出的某些情感我尚不能彻底体悟,但我在心底早已深深地感激龙应台能用冷静、隐忍的笔触,以真挚、朴素的方式,展现自己曲折的心路,分享并表达出生命中最私密、最深埋、最不可言喻的感情、最刻骨铭心的伤痛。即使龙应台说了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但我依然感激于他的分享。

  《目送》关注的是作者自己的人生亲情感悟,收录的73篇散文,写父亲的离逝、母亲的衰老、儿子的成长、朋友的牵挂、兄弟的同行、失败与脆弱、失落和放手,不见刀光剑影,唯感清风拂面、动人心弦,处处都有我们感同身受的亲情滋味,篇篇皆是让人沉吟难忘的'人生情景。书中还插有作者“走在路上凝望时间”的自拍照片,温馨有味,情趣盎然。

  文章两次写了这样一段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这句话映照出我们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以及我们生活中所忽略的最珍贵的事物。让身为子女的我们逐渐明了人世中亲情的牵绊,不仅是当下的感动,亦是渐行渐远的必经路程。

  “作为父母的子女,作为即将成为子女的父母,彼此的身份,是在一生之中一次又一次的目送中完成转换”,龙应台告诉我们这就是生活和生命的本真。是啊,在这世上,路终归要一个人走,只是希望我们今世的缘分能够更长一些、希望我们此生的凝望能再久一点……谁也赢不了和时间的比赛,谁也输不掉曾经付出过的爱,再多的“伤逝”与“舍”都不过是生命的过程,在幻变的岁月中我们唯有心怀感恩坚定前行,学会懂得花满春枝的悲欢,学会珍惜身边至亲的眷念,学会目送自己的时光和故事,学会带着爱和释怀与生命和解。

【目送读后感】相关文章:

龙应台《目送》心得04-02

目送读后感05-18

《目送》读后感05-23

目送的读后感02-06

《目送》的读后感01-25

《目送》读后感06-14

目送读后感08-13

[精选]《目送》读后感08-01

《目送》读书笔记06-14

目送读书笔记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