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课堂观察》读后感

时间:2024-10-26 06:34:31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课堂观察》读后感

  读完一本书以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后感如何写了哦。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堂观察》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课堂观察》读后感

《课堂观察》读后感1

  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越来越成为关注的焦点,这就需要我们教师立足于课堂,不断学习和提高。当然,学习不能茫然,正当我们为此茫然时,学校为我们每位教师发了一本《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我们如迷途的羔羊找到了正确的方向,如饥似渴地学习着,收获着,并尝试在实际听课中应用着。它也成为了我经常翻阅的一本工具书,给了我在教学研究上的指导和理论依据。

  《课堂观察》这本书由四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故事分享。课堂观察的研究与实践,一路走来,编者们有着太多的艰难、太多的思考和太多的喜悦。这部分收录了课堂观察大区域合作体——浙江余杭、北京海淀、于夏银川探索的若干故事,与读者分享。第二部分:问题解答。专业行动不仅需要经验积累,而且需要知识基础。编者选择了20个问题,用问答的形式,简明扼要地介绍了课堂观察的概念、意义、操作技术与流程、局限性,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这对教师形成正确的观念并在这种观念指导下行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第三部分:范式创新。主要介绍课堂观察工具,从学生学习维度、教师教学维度、课程性质维度、课堂文化维度等四个方面进行设计,各种用表形式多样,内容十分丰富,教师可以从中选择性地利用用表,结合自己工作需要,对用表做适当的修改和整理,该部分内容具有实际操作的作用和意义,也是本书的精华部分。第四部分:课例研究。记录课堂观察活动后,编者撰写自成一体的课例,呈现完整的课堂观察活动过程。一共编印4个案例,为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提供活生生的范本,具有借鉴意义。

  读完这本书,我对“课堂观察”这种崭新的课堂研究方法有了深入的了解,原本心中的一些疑惑也得到了解答,心中有了一点感悟:教师在进行课堂观察前必须首先明确课堂观察的目的。

  课堂观察的目的既不是对他人的课堂进行鉴别与改造,也不是对装饰或者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而是通过课堂观察来优化听课人与上课人的课堂教学理念,来提升听课人与上课人的课堂教学能力,正是借助于对上课人教学专业水平的提升,借助于对听课人教学专业能力的提高,来实现对上课人与听课人课堂教学的优化与改造。

  教师走进他人的课堂,可能会因此而发现他人的课堂经验,也可能总结出他人的课堂教训;但对于自己来说,既然主动地走进了他人的课堂,当自己走出他人的课堂时,也就得问自己一句话:我在他人的课堂中得到了什么?这才是课堂观察最为根本的目的。观察他人的课堂,鼓励他人是非常重要的,但最终还是要服务于自己的课堂,不仅仅要丰富自己的课堂经验,修正自己的课堂教训,还有必要加深自己对课堂教学的理性认识。观察和评价一堂课是教学研究活动中极为重要的环节,不论是哪一年级组织的公开课、研究课,还是随堂听课,课后都要组织教师对授课人的课堂教学作评价或个别交换意见,其目的是通过评课找出授课教师课堂教学中成功和不足,使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改进方法,不断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教学业务能力。课堂评价范围很广,既要看教师教学目的是否明确,教学重点是否突出,教学思路是否清晰,结构是否合理,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是否体现,还要看教师的基本功等等,

  读了《课堂观察》,走进他人的课堂,学习了他人的课堂优势,吸取了他人的课堂劣势之后,我就会反身识别自己的课堂优势与劣势了,从而通过拓展自己课堂优势来提高课堂教学能力。

《课堂观察》读后感2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但课上的要精彩还要会听课和评课。听评课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提高教师教学研究水平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然而从教以来我一直感觉在评课时不知道说什么,从哪些角度评课。每当听到同事们专业的评课,敬佩不已。这学期开学校教科室发给我们这本书《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空闲时间仔细读过以后,发现其中有许多可以学习的,尤其是如何进行听评课。下面我来谈一下读完这本书的一些感受。

  一、做好听课前准备

  教师要想从听课中学到东西,就必须做个有心人。以前我在去听课时,直接拿着听课本走进班级,有时连相应的教材都不带,发现一节课只是匆忙的在记录,不能很好的体会授课者的设计意图,获得的只是整体的一般印象或对某个问题的表面了解。一节课听下来感觉收获不大。读了《课堂观察》这本书以后,我觉得作为观察者,我们要把听课内容找来预习一下。和被观察者进行交流和探讨。研究本课的教学目标,分析难点、重点。本课的大致结构是什么?和授课班级的情况。同时设想一下,假如让我上这样的一节课准备怎样教法。以便听课时有个对比。

  二、观察的角度要多维化

  传统的听评课主要关注教师单方的行为,然而课堂涉及的因素很多。《课堂观察》教会我从四个维度进行观察。一,观察学生的学习,也就是观察学生在的课堂表现,学生参与的情绪,学习的'习惯。二,观察教师的教,看看教师是如何教的?哪些主要行为是适当的?看看确定怎样的教学目标,目标是否达成。看看新课如何导入。重点的处理,难点的突破,教法学法的设计,教学基本功的展示。三,了解课堂性质,也就是这堂课是什么课?四,体验课堂文化,也就是我在该课堂呆了45分钟,我的整体感受如何?自从读了这本书,我在听课时就特别注意从这几点入手,能够抓住重点,在评课时也就有话可说了。

  三、尝试小组合作

  以前去听课,我都是单兵作战,但是观察点繁多,既要看教师又要看学生,还要对现象作出快速判断,顾此失彼。《课堂观察》提倡我们建立“合作体”。在读完故事“合作深入,无尽的探索”后,我觉得在以后的听课中,我应该多和同事合作观察,我想这样可以激发更多的思维火花。

  四、听课后要整理材料

  在听课的过程中,有时有些细节我们来不及思考,如果听课后不进行材料整理,在评课时就很难说出独到的想法。《课堂观察》中讲到听完课要进行“课后会议”,我觉得是有必要的,听完课及时整理思路,对课堂实况过几遍电影,进行反复的琢磨。总结本课的成功之处,和存在的不足,为评课提供材料。

  五、听课后要不断反思

  以前在听课后我没有写课后反思的习惯。听过就听过了,听课的印象很快淡出记忆,包括一些曾经被感动的好课,时间久了,也只留下一丝曾经的感动,无法回忆和思考到底好在哪里。在读完故事分享中“是谁改变了我的专业生活”后,我觉得自己在今后也要写一写课后反思,把详细的课堂片段记录下来,加上自己和别人的分析,可以为以后研究相关的专题提供很好的例子。

  走进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课堂观察》这本书为我今后的听评课指明了方向,让我感受到教学的低温,感谢学校给我提供了学习的机会。

《课堂观察》读后感3

  如何让听课起到最大的效果呢?以往的听课方式就是坐在教室里看任课教师的表现。我们常常被执教教师渊博的学识,动人的语言,精巧的设计所打动,很少观察学生的表现怎么样,也很少去关心这节课目标的达成度怎么样。听完课评课的时候,大多是说些套话、空话,主要讲优点常常是老师们的做法,提出意见的也是哪个环节设计得不好,哪些语言不够贴切,对一节课的评价通常就是“这节课讲得太好了”,“这节课某个环节是否这样设计更合理”等等,这些都说明了我们听课过程中更多关注的是教师单方的行为,没有对学生的学习给予足够的关注,评课形式化,有时缺乏有证据的观点,漫谈式、即席发挥话语过多等。

  而新的听课评课是听课之前要进行课前会议,听课人与上课人进行课前沟通和交流,对听课观察点与课堂教学设计互相交换意见,来提高上课人的课堂教学效率。授课老师对本课的内容,想让学生明白什么?重点、难点在哪里?准备如何解决?以及学生的分布情况做清楚的说明,听课老师心中有数,做到有“备”而听,选择自己的课堂观察点和观察位置,课堂上有目的的观察,从思想上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去。评课的时候用相关的数据来说话,重理性分析,有助于授课教师改进自己的教学,也利于听课教师提高自己的授课水平。评课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进步的过程。

  “听课要有观察点,通过课堂的观察点去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改进教学。”这是我读完《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这本书后最大的收获。以前的听评课总以为课前准备只是授课者一个人的事情,听课时间一到只要拿着一支笔和一本“听课笔记”,提着凳子做到人家的教室听就行了,课堂上只是关注老师的“表演”,而在整个听课过程中,我更像一个记录员,在搜集老师的讲课内容。听课后对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也只是一个模糊的印象,只能对老师的课堂设计作出大概的评价。而读了《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这本书之后,我终于明白了我们听课观察的载体虽然是“课”,但关注点却是课堂教学中的“真实问题”,课堂教学中的`各种困惑,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师专业能力的问题。评课应是基于对课堂“教”和“学”行为的细致观察,然后对课堂中出现的真实问题作出多角度的解释。

  “听课就是为了搜集证据,评课就是基于证据的推断”,我明白了我们听课所搜集的证据不是为了给讲课的老师品头论足,更不是一场表演,而是用数据说话,用事实说话,令授课者信服。它打破了传统的凭印象评课方式,重证据,用证据支撑自己的理论和观点。给讲课教师基于事实的依据、基于数字统计,提出有效合理的建议。听课的老师在用心的品味与鉴别他人课堂的同时,也把自己的课堂教学拿出来自我对比,取人之长,为我所用,从而不断自我充实、自我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

  我想学无止尽,教同样如此。“教育”始终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通过阅读《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我又学到了很多新的东西。我期待课堂观察能真正地帮助我认识自己,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定位,提高自己对课堂教学、对整个教学流程的思考能力,在汲取他人经验的同时,改进自己的教学技能,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课堂观察》读后感4

  听、评课是教师进行专业发展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听评课的过程中,教师能从彼此互动中获取经验、共同提高,有利于促进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更重要的是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事实上听评课活动每个学校都在开展,学校的每位教师每学期都会开设一节校内研究课。但从事了教师这个工作后,怎样上课有人教、有人指导,听课时究竟该听些什么,评课时又应该点评什么,似乎很少有机会学习了解,我基本都是从其他老师那里观察模仿来的,但方法对不对,自己也不太清楚。

  由于上一学期视导的过程中,我们接触了大量的量表,尤其是课堂观察工具,在视导时的教研组主题教研活动中我们也设计了自己的教研工具,对于工具使用需要在教研活动时进行交流,所以在黄丽老师的推荐下借阅了《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这两册书。

  书中首先分析了传统听评课的“三无”现象:无合作的任务、五证据的推论、无研究的实践。可以说听、评课所有的学校都在进行,但“三无”现象也的确大量存在。

  由于在教研组建设的过程中,听、评课一直都要进行,我从书中也获取了一个重要问题的答案:如何使听评课更专业化?

  1. 听课不形式化、任务化,评课不讲假话。

  2. 不只重听课数量,不重听课质量。

  3. 把听课评课设计成一个完整的专业活动:课前会议、课中观察、课后会议。

  4. 提高听课评课的专业水准,不是谁都可以来乱说一通的,应该把听评课的权利交给上课人的“同行”,或专门研究这一课程的专业人员。

  5. 可以设计一些课堂观察工具(课堂观察量表),这些工具应该是开放的,供选择的。

  6. 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听评课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一是由完整的记录到重点记录再到不用记录。

  二是由听课到观课再到思课。

  三是从关注自己到关注教师再到关注学生。

  7. 重点应关注学生的有效学习,因为教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学习。

  8. 评课时反对“话语霸权”和“即兴点评”。

  从书中我也明确了自己一直没弄清的问题:课堂观察到底是什么?其实课堂观察是通过观察对课堂的运行状况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谋求学生课堂学习的改善、促进教师发展的专业活动。它关注的是学生的有效学习和教师的有效教学。课堂观察是教师日常专业活动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教师专业学习的'重要内容。其性质是一种教师的日常专业生活,一种专业学习活动,一种合作研究活动。

  此外,课堂观察到底有什么目的,我想每位教师只有在弄清楚之后,听、评课才会真正显得有意义,在此与大家分享。

  课堂观察旨在给任课教师提供一些符合他自身发展实际的建议。

  旨在一起探讨一些具体的课程、教学、学习方面的问题。

  旨在经历一种合作、对话、探究的专业体验。

  不要赋予过多的外在价值,应尽可能追求内在价值。

  不要总是以批判者的心态介入。

  不要给教师分三六九等,教师工作是一种复杂的活动。

  不要希望用一种“死”的量表去套所有“活”的课。

  这本书看似枯燥,仔细读来却能让我们弄清很多可能从教以来一直没有搞清楚的问题,如果希望自己的专业水平能有所提升的话,推荐大家不妨读一读,以听、评课的角度来反思教学,进行设计,也许也是一种有效且可行的方法。

【《课堂观察》读后感】相关文章:

课堂观察心得03-14

课堂观察报告07-04

课堂观察读书笔记03-25

课堂观察报告范文12-01

课堂观察读后感04-08

最新课堂观察心得体会02-17

《课堂观察》读书心得03-15

《课堂观察》读后感(精选26篇)03-17

课堂观察报告范文9篇(推荐)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