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读《奇迹》有感

时间:2024-09-28 12:54:36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奇迹》有感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奇迹》有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奇迹》有感1

  我读了一篇文章,名字叫《奇迹的名字叫父亲》。 我看了这篇文章的题目,我觉得很疑惑,奇迹的名字怎么会叫父亲呢? 读了文章后,我才知道文章讲的是一位父亲带着6岁的女儿,坐船去和美国的妻子回合。一天早上,父亲在削苹果,船却剧烈地摇晃。父亲摔倒时,刀子插进她的胸口,他的生命垂危。可此事他想到的`是:我不能死,我要把女儿安全送到她母亲的身旁。三天后船到纽约港,父亲看见女儿安全到了母亲的身边。就在此时,父亲也永远的倒下了。 我被这个故事深深地感动着,我明白了“奇迹的名字叫父亲”的意思了,原来是伟大的父爱创造了一个医学史上的奇迹。 老师说:“妈妈的爱香水一样温柔,爸爸的爱像山一样深沉。 读了文章我的眼前不由自主的浮现出我爸爸的身影。爸爸他整天辛苦工作,挣钱养我长大,供我上学,让我衣食无忧,在幸福和宠爱中长大。记得一次,我放学回家就躺在床上,爸爸问:“你怎么了?”“我有点不舒服。”我回答到。爸爸摸了一下我的头,就赶紧被我去医院,医生说:“只不过发烧而已,而且体温不高,打个针就行了,不用担心。”爸爸还是不放心,一直问我:“好点了吗?好点了吗?” 想到这些,我更加理解“父亲”这两个字的伟大,我也更叫爱我的爸爸了,我想回家对一直默默爱我的爸爸说:“爸爸,我爱你。”我想对全天下的人说:“以一颗感恩的心来爱我们的爸爸、妈妈吧!”

读《奇迹》有感2

  读了《奇迹的名子叫父亲》这篇文章,给我留下深刻的感受。这篇文章沐浴着爱的温暖和伟大,这种温暖是震憾人心的,它让我懂得爱的不一般和神奇。

  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位父亲带着孩子找妈妈的路途中。这时船突然剧烈摇晃,这时候他在正在削苹果,父亲不慎摔倒在地上的时候,那把刀扎在他胸口,就是这时,父亲的'嘴唇瞬间白了。6岁的女儿吓坏了,想扶他,但他微笑着说,没事,就推开女儿,然后拾起刀子爬了起来,用手指扶去刀上的血迹,以后三天,父亲和原来一样,每天给女儿讲故事,要到达时,父亲跟女儿说:“见到妈妈的时候,请告诉妈妈,我爱她。”见到妈妈后,女儿便很快认出母亲,这时爸爸倒下了,这就是那位伟大父亲的爱,那把刀穿过他的心脏,他却活了三天,这就是让震憾的奇迹,发自那伟大的爱,是父亲那伟大的爱形成了无限的力量。

  伟大的爱是无边的,是无际的,让爱的沐浴流向人间,流向世界,流向每一个角落吧!

读《奇迹》有感3

  假期到沁阳永威中学参加“第二届河南最具成长力教师颁奖典礼暨‘规划自己的专业人生’观摩研讨会”,会议上好几位教师、专家提到《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并一再推荐,抱着好奇心开始读这本书,一开始就被它的简介和众多知名人物的推介所吸引。

  这本书给我的感受是老师必须是一个有激情有创意的人。

  雷夫.艾斯奎斯是一个充满职业激情的老师,他自己根据知识与实际生活创造了一系列的创新课程,如阅读课程、写作课程、经济学课程、电影课程、旅游课程、摇滚课程,包括最为卓越的莎士比亚课程。当这些新鲜富有创意的课程深深吸引着孩子们时,班级的纪律已不是问题。雷夫是真正的神话创造者,虽然学生与他相处只有短短的一年,但他的教育教学创意却让学生们终生受益。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创意是56号教室独特的经济制度。第56号教室的学生都会在开学第一天申请一份工作。雷夫会给他们工作清单,上面有教室管理员、银行管理员、球具管理人、办公室信差、店员、警官等各种职业,以及工作内容说明。每一份工作的.薪资都有少许差异。教室管理员每天都要工作,所以赚的钱要比一周只工作一两次的人多。孩子们通常可以得到第一或第二志愿的工作。

  有工作,就有月薪。孩子们把薪水存在银行。他们必须存钱来支付使用课桌椅的费用:座位越靠前排,费用就越高。孩子们赚外快的方法很多。例如,学生做额外工作或参加管弦乐团,就可以领取奖金。反之,如果他们没做事或偷懒,就会被罚款。学生可以使用班级“支票”和“现金”。到了月底,全班会来一场疯狂的拍卖会,竞卖文具用品和礼券。

  第56号教室的经济制度在帮助孩子们学习“储蓄”的同时教他们另一项重要原则:“延迟享乐”。这个快餐社会鼓励年轻人什么都要,而且马上就要。但是第56号教室教孩子一个道理:会存钱且谨慎用钱的人,多半财务状况都优于为了立即享乐而乱花钱的人。

  学生必须每月支付座位的“租金”。如果孩子存到的金额为租金的3倍,就可以买下座位,拥有这个位子的“产权”。有些孩子甚至会刻意攒钱买下同学的座位,然后每个月向他们“收租”!

  聪明的学生在购买不动产之际,也开始了解所有权的价值。他们看到同学每个月为了付租金东拼西凑,而自己银行账户的存款却越来越多,就开始体会到父母赚钱的辛苦。同样,他们也发现,拥有房地产后就会有多余的钱去参与每月举办的拍卖会,财富越积越多。几个月下来,他们也亲身体验了拥有存款与不动产的种种好处。选择付房租的学生也学到了相同的教训,只不过感觉较为沉重。

  56号教室的孩子们体会了父母赚钱的辛苦,学会了节俭和爱惜。我也感受到教师必须是一个知识丰富的人。雷夫是一个全能老师,他能带好班级,能教好语文、数学、科学、音乐、美术、戏剧……没有丰富的知识与经验,如何进行课程的整合,如何引导、指导孩子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我们的老师因种种原因个人的综合知识、业余爱好本身就不是很多,加之工作后,学习参与的机会时间更少,更多的是单位家庭两点之间的生活,所以我们还需抱着好奇之心多参与不同的活动,扩大知识面,丰富经验与生活。

读《奇迹》有感4

  读了《0.01秒的奇迹》,我总是有些为名将马特.比昂迪感到惋惜,更为内斯蒂的最后坚持感到兴奋。

  故事发生在1988年韩国汉城奥运会,男子100米蝶泳决赛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领先的是美国泳坛名将马特.比昂迪,他已经把其他选手抛在身后,正向终点冲刺,观众席上狂热挥动的星条旗也似乎表明,他将是这场比赛的冠军,比昂迪稳操胜券。

  到终点了,比昂迪从水中抬出头来,举起双手想庆祝一下自己的胜利,但显示屏上并没有显示出成绩,整个赛场沉寂了几秒种,一会儿成绩出来了,一个叫安东尼.内斯蒂的选手以0.01秒的微弱优势战胜了比昂迪,获得了男子100米蝶泳冠军。

  结果为什么会这样?通过镜头回放终于得到了答案,原来,在冲向终点的那一刹那,比昂迪并没有继续保持蝶泳的.姿态,仅是依靠惯性滑到了终点,而几乎就在这同时,内斯蒂始终保持着蝶泳的最佳姿态。

  看完这篇文章,我感受很大,竟在0.01秒中获胜,真是不可思议,但这不是奇迹,而是坚持的结果。是的,要成功,必须持之以恒,想走100里路,要把90里当作一半,当你接近成功的时候,也是最关键的时候,这时千万不要放松下来,一定要一鼓作气直到最后胜利。

  我就因为没有持之以恒吃过很多亏,就说上学期吧,刚开学的时候,我对自己挺严格的,成绩也不错,但是没有多长时间,我开始对自己松懈了,所以最后成绩下降了,导致期末考试没有考好,这就是我不持之以恒的结果。

  这次教训,我永远也不会忘记,以后我一定会持之以恒地做好每一件事,这样,我相信,我一定会达到自己的目标。

读《奇迹》有感5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讲述的是一位美国教师坚守在第56号教室20多年如一日,如何上课,如何培育一届又一届学生走向成功的教育故事。应该说每一位教师身在三尺讲台,都有自己的教育故事,也有自己教育的观念与风格。我看过一些教育类杂志,专著,常津津有味地品味教育者们酸甜苦辣的教育故事,独辟蹊径的教育经验。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天读完的这本《第56号教室的奇迹》在心头汹涌的'是对这位教育者的钦佩与崇敬。他就是雷夫.艾斯奎斯。

  雷夫是一个不知疲倦、疯狂又认真的老师。他总有着奇思妙想,让孩子积极思考、积极实践、积极总结经验、总是在积极学习的状态里。他的脑子里不光装着知识,更多的是装着学生,他想的不仅仅是交给孩子知识,更多的是教给孩子学习的方法,培养孩子应对困难积极思考的能力。读完整本书,我们才能确定他的真正角色,他是一位班主任,又担任该年级的大部分学科,如语文、数学、历史、社会、地理、美术等学科。任教的每一门学科,雷夫都会百分百地投入,总有着与众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吸引学生,并让学生真的学有所获。被雷夫的教学故事感动的同时我悟得了要这样当教师。

读《奇迹》有感6

  一打开书,就看到了多页的媒体热评,联合推荐就可以肯定这是一本好书,是值得我们教师阅读的好书。

  这本书讲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小学教师雷夫精心教育他班里的学生,使一届又一届平常的学生成长为一批批出色的人才。作者心平气和而自信地写了许多发生在第56号教室中零碎地事,一些孩子有幸从这间教室走过,他们的人生会因此改变了方向,改变了高度。

  雷夫老师认为:一位教师的面貌决定了教室的内容,他的气度决定了教室的容量。说得真好,他还告诉我们:要用信任取代恐惧,做孩子可以信赖的依靠,讲求纪律和公平,并且成为孩子的榜样。

  也许由于职业习惯,这本书中我看得最认真的是第三章《培养终身阅读的孩子》和第四章《写作》。雷夫用了:大人的指导、善用图书馆、挑选文学作品、阅读评估、把阅读和世界联结起来等方法引导孩子爱上阅读。他认为:阅读是生活的基石,是所有和世界接轨的人们乐此不疲的一项活动。在写作的部分,雷夫老师用了四个步骤来达成:语法、每周作文、每月读书心得、少年创作计划。对于每个步骤雷夫都不会怠慢,都是很认真地指导学生完成。

  我认为,在我的教育生活中,我应该也能算得上是个用心的老师,但是,在把想法变成行动时,我是那么的虚弱,一丝丝的风就能把我击倒,并让我放弃在大脑里酝酿已久的计划。在辅导学生的作文方面,我曾经计划每周五在全班范围内开展一次小型活动,既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又能给他们增加一些鲜活的灵感,可是因为课程安排上时间不允许,我放弃了;我曾经打算在班上办起一个像样的图书角,让孩子们自我管理,自我经营,让他们既能从中享受阅读的快乐,也能品尝服务于人的乐趣,可是因为我缺少实施性的指导方法,致使不少图书遗失,不到学期末,我就在心里给自己的这一计划打出了不合格的成绩;我曾经想每天坚持留出十五分钟给学生作为阅读训练的专用时间,可是因为各种作业甚至赶不上教学进度,我只有放弃这一想法来给课堂教学让路……

  说起这些放弃,我有太多的理由和无奈,可是静下心来思量,如果我如雷夫老师所说的“真是一个好老师”,那么,很多困难都不会成为阻碍,很多无奈都会在我的身体力行之下瓦解。可是,因为我是行动的矮子,这就注定我得到的只是好的创意流失后的那一缕淡淡的失落与怅然。

  老师对学生的爱心需要自己的`辛勤劳苦去浇灌,爱心更需要对他人的那份责任心,爱心不只是言语的承诺,更是承诺之后的身体力行。我终于明白,56号教室这份奇迹,是雷夫用爱心在倾心浇灌!他不仅是思想的巨人,更是行动的巨人!

  有爱,才会去思考,去创造;有爱,才会去创造奇迹!读了这本书,我感动着雷夫的思想,感到着雷夫的作为,感动着雷夫带给我们的启示:教育成功的秘诀就是爱!爱的多深,创造的奇迹就会有多大!

读《奇迹》有感7

  今天,我读了《奇迹》这篇文章。读完后,我受益匪浅。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雨果在四十岁那年得了心脏病,他坚持锻炼,病情逐渐好转,最后他活到了八十四岁。

  读完这篇文章后,我不禁感叹:雨果真棒啊!当他知道自己有心脏病时,他并没有感到绝望和害怕,而是乐观去面对。雨果他坚持锻炼,最后成了长寿者,这真是一个奇迹!我想:如果有人同样也不幸得了心脏病,也许他不会像雨果那样乐观去面对,坚持锻炼,有可能早已经倒在死神的面前了。

  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真实的例子。就说中国的张海迪,她胸部以下全部瘫痪,但她并没有像命运低头。虽然张海迪从来没有踏进过校门一天,但她发奋读书,自学掌握了五种语言,并且学会了针灸,比正常人学会更多的知识与本领。学到这么多东西,张海迪是付出了多少辛勤的.汗水啊!张海迪这种不轻易向

  命运低头和热爱学习的精神是多么值得人们敬佩!雨果也是不向命运屈服,并且坚持锻炼才能创造奇迹!我从这两位名人身上看到了生命的光芒,他们是我们所有人的榜样。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不好的事情,我们不可以轻易向命运低头,要与命运抗争到底,这样奇迹就会发生。

读《奇迹》有感8

当我刚拿到《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的时候,觉得这本书的题目很新奇,这个教室里到底有什么奇迹呢?带着这个疑问我看了起来,虽然是断断续续的还是还是有很多的体会。

  一间教室的容量是无限的,它可以带给孩子无限多的东西。从这本书中可以看出,一间教室能给孩子们带来什么,取决于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处流动着什么。相同面积的教室,有的显得很小,让人感到局促和狭隘;有的显得很大,让人觉得有无限伸展的可能,而决定教室的尺度是老师,尤其是小学教师。他的面貌,决定了教室的内容;他的气度决定了教室的容量。

  一直以为,中美两国的教育差异巨大,以为我们在教育中的种种现实问题人家不存在,甚至以为人家的教育价值观、思维方式都和我们不一样。这本书却让我第一次知道,那个教师在校园中遇到的种种,和我这一年遇到过的差不多;那个教师在教学和学生相处中产生的困惑,在我们的校园中也正困扰着一些教师;而那个教师对教育的理解,对教育价值观的剖析,其实都可以来我们这里进行一番验证……

  所以我觉得这不是一本美国人写美国教育的书,这是一本杰出教师写正确教育的书。它适合美国人看,也同样适合美国人以外的中国人、韩国人、印度人看。

  阅读中,我总是不由自主地发出轻轻叹息:“教师原来可以这样来当,原来可以做得这样好!”他在洛杉矶市中心一间会漏水的小教室年复一年地教同一个年龄段的学生长达20多年,这间教室被称之为56号教室。第56号教室的孩子大多贫困,来自移民家庭,英语也不是他们的母语,这些似乎注定平凡的学生却在一个充满爱心与智慧的老师的培养下,全国测试成绩高居全美TOP5%,他们长大后纷纷就读于哈佛、斯坦福等顶尖大学并取得不凡成就。作者的着眼点不在“成功”,而在过程上。他心态平和而自信地写了许多发生在第56号教室中他和他的'学生们零碎的事儿。这些小事儿,在许多教室里都会发生,情形似乎大同小异,但是第56号教室却让这些小事具有了不同的功能和意义。一些孩子,他们有幸从这间教室走过,他们的人生,因此改变了走向,改变了高度……

  作为一名教师,我敬佩雷夫.艾斯奎斯老师超凡的勤奋和卓越的教育才能,他对教育的热情和不求回报的付出让人感动。有的人在讲台上站了一辈子,甚至取得了很高的学历、职称,却始终是个门外汉。他可能干的风风火火,却不过是一个附庸者,无力者,这些可以从身边的那些年年被评为优秀教师,但班里的学生确实天天叫苦连天,甚至连自己的孩子也成问题的老师身上得到验证,这样的人,教室与他们而言只是一个讲课的场所,他们天天站在教室里,却从来不能影响到教室。

  看一下这位20多年如一日,坚守在第56号教室的雷夫·艾斯奎斯老师,他是个在教育中总能准确找到目标,从不偏离跑道的人。他对教育和学生有信徒般的坚持、父亲般的亲切,还有哲人的敏锐、专家的自信、战士的勇敢——他拥有智慧,拥有力量,所以他创造出奇迹。他的第56号教室变得无比开阔,变成一个任由孩子们自由舒展,健康成长的乐园。

  他提倡的是“没有害怕的教育”和彼此信任;与“小红花”奖励不同,他则反复强调知识本身就是最好的奖品。雷夫反复强调的“道德培养的六阶段”理论:我不想惹麻烦——我想要奖赏——我想取悦某人——我要遵守规则——我能体贴别人——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他深信:着力孩子的品格培养,激发孩子自身的高要求才是成就孩子一生的根本。他让学生人人树立“成功无捷径”的信念。“成功无捷径”是56号教室的座右铭,“好孩子,行事要努力”是56号教室的口号。

  正是由于雷夫.艾斯奎斯老师注重学生品格的培养,正是由于他的学生人人树立了“成功无捷径”的信念,使他的学生自愿牺牲业余时间,自愿放弃自己钟爱的电视节目,收起最爱玩的游戏机,每天早上提前两个小时到校进行学习,甚至主动要求周六、假期到老师家学习。这群平凡的学生在一个充满爱心与智慧的老师的培养下,在“成功无捷径”信念的支持下,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绩。

  看过雷夫老师的经验之谈后,我期待围绕主题通过每节课的督促、鼓励能改变学生的一些不良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我不奢望自己能成为雷夫式的教师,但我至少觉得自己可以为学生做些事情,而且能做好一些事情。

  这位令人敬佩的美国教师,用超凡的勤奋和卓越的教育才能,解答了他在教师职业发展过程中的探索与思考。虽然国情不同、文化背景各异,但我们仍能从书中发现中美教育面临的许多相似之处。了解这些相似之处,有助于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到,教师职业的确是一项非常特殊的职业。

  这位大鼻子“雷老师”也实在是个好榜样,值得我们向他学习。他用这样一个范例告诉我们:一间教室的容量可以很大很大,可以带给孩子无限多的东西——我们能分享到这样的教育智慧,就是获得力量;也许,在未来也会创造一个奇迹。

读《奇迹》有感9

  在一本书上,我曾看到过这样的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名字叫做《奇迹的名字》,这是讲述一个医学上罕见的奇迹。

  这是那时发生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在一艘横渡大洋的船上,有一位父亲带着6岁的儿子去美国和妻子会合。一天,父亲在削苹果,船突然摇晃,刀子就插进了父亲的胸部。而父亲却乘儿子不注意拭去刀上的血。以后,父亲像往常一样照顾儿子,却一分钟比一分钟虚弱。船到美国了,儿子看到了妈妈,他大喊:“妈妈!妈妈!”就在这时,父亲已经仰面倒下,胸口血如井喷。到了最后,医生宣布的结果是:刀子因为插进去创口太小,就维持了三天供血。在医学会议上,有人认为叫大西洋奇迹,有人认为以死者的名字命名。一位老者一字一句地说:“这个奇迹的名字叫父亲!”

  这位父亲对孩子的爱比辽阔的大海还要宽广,比大海还要深厚,为了照顾好孩子而忍受着巨大的痛苦,正是这种伟大的爱凝聚成顽强的毅力,才支撑着父亲的身体,才让父亲有活下去的.勇气和力量,才形成了这样一个医学上的罕见的奇迹,一个伟大的不可思议的奇迹!

  父母的爱,就是呵护我们一生的守护天使。年少时,父母是蹒跚学步时有力的双手,是咿呀学语时欣悦的笑声,是成功时期许的目光,是失意时依靠的肩膀;成年后,父母是日日老去的容颜,是渐渐泛白的青丝,是游子远行密密的针脚,是异乡梦里投奔的怀抱。父母的情怀就像那天空,深远博大;父母的恩情如同那大海,永远澎湃。云飞云驻,是我们流连的脚步;潮起潮落,是父母不变的期待。

  我们要牢记父母对儿女深深的关爱,因为孩子永远是父母最不愿舍弃,最为依恋的人。所以,我们要孝敬父母,要让父母过上幸福的生活。

读《奇迹》有感10

  今年暑假,我读了《让青少年一生受益的励志故事》。故事一讲述了同在商店打工的约翰和汤姆,因为约翰更有责任感而取得较高薪水的故事。故事二记录了我国著名词作家乔羽先生的一段话,他坦言自己年轻时最喜欢的工作并不是文学创作,之所以后来能在这方面取得巨大的成功,靠的就是勤奋努力和一份责任心。故事三讲述的是美国的苏珊凭借无论处于什么位置都尽心尽力的责任感,在自己并不感兴趣的证券行业取得了巨大成就。故事四列举了一名具有责任感的普通小职员成长为公司董事长的事例。

  读完这些故事,我被主人公们身上那种强烈的责任感深深地感动了。同时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责任感是一个人的重要品质,只有拥有责任感并努力奋斗的人才能取得成功,同时在履行责任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对此,我也深有体会。

  记得三年级时老师让我每天英语课前带领同学们朗读课文,我想这是老师对我的信任,也是我对同学们的一种责任,必须好好完成。于是每天晚上我都会提前练习,保证第二天领读得既熟练又准确。有时虽然累了,但一想到老师和同学的信任,我心中的责任感便油然而生,鼓舞着我继续练习。通过这件事老师和同学们更喜欢我了,自己的英语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这都得益于鼓舞我坚持下去的责任感啊!

  古人云:“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成其事。”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责任,农民伯伯的责任是种地耕田,工人叔叔的责任是生产加工,老师的.责任是教书育人……

  总之,不管我们处于什么样的位置,肩负什么样的责任,都要尽职尽责,时刻用责任感约束鞭策自己,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由此我想到了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的钱学森爷爷,他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带领科研小组,克服艰难险阻,成功研制出了“两弹一星”,为祖国强大做出杰出的贡献。如果没有对祖国日益强大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要完成这样的任务是不可想象的。钱爷爷这种能自觉肩负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的。

  《责任感创造奇迹》真是一篇发人深省的励志故事,我会努力向故事中的人物学习,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同时我也相信,只要每个人都从小培养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感,我们的明天一定会变的更加美好。

读《奇迹》有感11

  今年暑假里,我看了一本《世界100个文明奇迹》,书中介绍了许多古老的文明奇迹,大多数的奇迹我闻所未闻,里面有光彩夺目的无忧宫;巨龙似的长城;高耸的金字塔;神秘的狮身人面像;复杂的米诺斯迷宫等,让人叹为观止、匪夷所思。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对三星堆遗址的介绍,而且我在宁波博物馆曾经看到过这些著名的文物,所以看书的时候就更加认真了。

  三星堆遗址文化距今4800~2800年,延续时间近20xx年,是我国古代文明的'象征。三星堆里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玉石器、象牙、贝壳、陶器和金器等等。青铜器中最著明的是青铜大小人头像和青铜神树。青铜人头像造型都非常夸张,眼睛从眼眶突出来,耳朵大的可以做扇子,上面还刻着许多精美的花纹,我想:青铜这么硬,古人都能刻出这么细小的图案,就连我们现代的雕刻家都很难做得这么精致,我真佩服古人的聪明才智! 青铜神树 则是一件 绝无仅有 极其奇妙的器物,神树非常高大,上面栖息着9只神鸟,十分惹人注意。科学家们对三星堆的疑问还有很多,比如:三星堆的文化来自何方?等等问题,等待着我们去揭开他们神秘的面纱。

  每当我看到这些闻名中外的文物时都会疑惑地想:连古代人都会凭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这么奇异的物品,而我们现代人会不行吗?我相信我们一定会创造出比古人还要棒的世界文明奇迹。

读《奇迹》有感12

  今天终于看完了《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可能是之前对它的期望值过高,看完后并没有感动的泪如雨下。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一位平凡的老师在讲授自身这二十多年来的教学经验以和感悟,其中并没有刻意煽情的文字。但细细想来,其中还是有很多小的细节表示了一位教育工作者对教育事业的专注与热爱。对于很多教师来说教书是一件出力不讨好的事,但是对于雷夫来说,教书是一件让人觉得幸福的事。“一间教室能给小朋友们带来什么,取决于教室桌椅之外的空白处流动着什么。相同面积的教室,有的显得很小,让人感到局促和狭隘;有的显得很大,让人觉得有无限伸展的可能。是什么东西在决定教室的尺度——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他的面貌,决定了教室的内容;他的气度,决定了教室的容量。

  教育上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有的人在讲台上站了一辈子,甚至获得了很高的学历、职称,却始终是个门外汉。他可能干得风风火火,却不过是一个和庸者,所以也是无力者。这一点,只要看一下那些年年获得“优秀教师”称号、甚至著作等身,但班里的小朋友们叫苦连天,包括自身的小朋友也很成问题的老师,即可得到验证。这样的人,教室于他们只是一个讲课的场地,他们天天站在教室里,却从来不能影响到教室,所以,40平方米的教室永远只有40平方米。

  看一下这位20多年如一日,坚守在第56号教室的雷夫?艾斯奎斯老师,他是个在教育中总能准确找到目标,从不偏离跑道的人。他对教育和学生有信徒般的坚持、父亲般的亲切,还有哲人的敏锐、专家的自信、战士的勇敢——他拥有智慧,拥有力量,所以他发明出奇迹。他的第56号教室变得无比开阔,变成一个任由小朋友们自由舒展,健康生长的乐园。“

  雷夫正是以他对教育无法比拟的'热情将缺乏40平米的教室无限延伸,使得这里成为了小朋友们自由舒展,健康生长的乐园。

  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在化学实验上,一个小女孩因为找不到灯芯而苦恼,眼里含着泪水。为了不让她掉队,雷夫老师决定停下来协助她。由于灯芯太小,所以雷夫将头靠的离酒精灯很近,由于很专注,连头发烧着了都没有发觉…。

  其实这样的事可能很多老师也都能够做到,我真正感动的不是这个故事也不是插图,而是插图下面的那是几个字:”假如我能如此投入教学,甚至连头发着火了都没有注意到,那么我前进的方向就是正确的!”

  也许一个教师几十年如一日的从事教学并不鲜见,也许一个教师为了工作而做出牺牲也实属正常,但是一个教师能够几十年如一日的专注于教学,并且将这种专注视为是正确前进方向的指引的话,那么这位教师已经逾越了这个单纯的职业,而将其上升到了精神层面,并且将这种精神转变为了自身的信仰。我想这才是教育的真谛。雷夫就是这样一位教师,一位可敬的教师楷模!

  《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究竟带给了我们什么,我想是对教师这个职业的重新理解。”假如我能如此投入教学,甚至连头发着火了都没有注意到,那么我前进的方向就是正确的!”这句话也将成为我的座右铭。

  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有合适的教育方针和良好的教育理念,才干够培养出国家需要的优秀人才。雷夫老师任教于美国洛杉矶的霍伯特小学,他凭借着一股对教育的热忱,把一间原本很平凡的教室打造成充溢欢乐、充溢态度、充溢创意、充溢信任,并且毫无恐惧、与众不同的第56号教室。对这本书读过之后,雷夫老师并不是什么有特别之处,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并不是什么神奇之处的,他只是在实际的教学中从一点一滴中,用耐心与慢慢的探索,并从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老师也是从学生走过来,当年作为学生的自身肯定也在那时深有体会,希望老师怎样的对待自身,希望老师怎样去做,自身也是多么的希望老师明白自身想要怎样去做。雷夫老师正是从这一点一滴中来体验学生的感受。并在实际教学中不时摸索,找出了属于自身的以和学生们想要教学方式。并且雷夫老师提出了六阶段论:

  第一阶段:我不想惹麻烦

  第二阶段:我想要奖赏

  第三阶段:我想取悦某人

  第四阶段:我要遵守规则

  第五阶段:我能体贴他人

  第六阶段:我有自身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

  第五十六号教室以信任为基础,但现在的教室都充溢着恐惧,大多数的学生之所以会顺从老师,只因为不享受到惩办,并没又打从心底的服从。雷夫说教师要得到小朋友的信任,就要以身作则,他强调身教重于言教,老师是学生的模范,一言一行都要以身作则,假如打造一个信任的坚固关系,就会使教室的一切变得不一样,要我们知道从对的观点去看待事情,这才是最重要的。在他的教室里写着“教育无快捷方式”,有付出才有收获,好的老师,真的是教室里的奇迹。

  现在的教育制度,学校的教学都偏重在智育方面,但是雷夫是以全方面教学为目标,每个科目都有自身的教育方法,他把数学、语文、经济、艺术、科学这些死板的东西变得活泼,使学生们更热爱这些科目,并不是勉强记下来,他也说读书是为了自身,确切的让同学知道,把这些知识运用在生活当中更是受益无穷。所以,雷夫更重视小朋友的德育发展,鼓励学生肯定自身、找寻自我,重视任何事情的过程而不是结果。他说:失败是件好事!为什么是好事呢?大多数的人都害怕失败,它使我们的自信心遭受到打击,也许因为挫折而放弃解决问题;换个方面想,停止解决问题才是真正的失败!好多的奇迹发生再五十六号教室。在暴力与贫穷之下,这里是小朋友的避风港,雷夫营造出一个互相尊重与鼓励、信任代替恐惧的班级,并开发了他们的潜力,使小朋友们乐于学习,为他们点燃人生的一道光并启发心智。在本书中,我看到了他对教育的热忱,上课前都会花时间备课、准备所需的教材,使同学更有效率的学习。

  读了这本书,我想知道其实奇迹是可以发生的,只要用心。可是如今有多少人去反思过,学生学不好是什么原因,有没有去寻求更好的方法去教育自身的学生。所以当读过这本书后,我想教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方针只是一个指导的方向,老师们因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时的改变自身的教学方式。不应该按着方针一成不变,因为教育是一个不时前进和摸索的过程。所以我想只要用心56号教室的奇迹同样会再次发生。

读《奇迹》有感13

  真是一本好书!翻开《第56号教室的奇迹》,翻阅第56号教室里真实、感人的一幕幕,领略第56号教室里诞生的一个个奇迹,感受坚强、爱和教育的本质,无法不感动、感慨,无法不思考、思索。是什么创造的教育的奇迹,是什么让孩子变成学习的天使,是什么让师生的成长如此幸福美妙?爱心固然不可或缺,智慧显然不能缺席,热情也必不可少,还有坚持创新与实践,答案可以有很多,而我觉得有一份不可动摇的信念在滋生着奇迹的诞生。雷夫·艾斯奎斯老师对教育、对学生都有一份坚不可摧的信念,他坚信一切可以改变,一切可以更好,所以他能够有面对困难时的坚持,能够有面对失败时的坚强,能够源源不断地付出爱与智慧。

  之于对教育的信念,让这位令人敬佩美国教师雷夫.艾斯奎斯,用超凡的勤奋和卓越的教育才能,解答了他在教师职业发展过程中的探索与思考。让他坚守教师这个特殊的职业。他每天在校工作时间十多个小时,早上6:30到下午6:00,每周两个通宵工作的日子,每个周末从上午11点钟到下午2点钟一直工作,假日中的每一天都在无偿地教学生,从早上6点钟开始一直到下午5点钟,给学生教算术,讲文学,学历史,沉迷于莎士比亚戏剧的排练,辛苦与劳累是当然的,而内心的痛苦、焦灼却是难耐的。雷夫·艾斯奎斯在自序中写着:“像所有真正的老师一样,我经常失败。我睡眠不足。我在凌晨时分躺在床上睡不着,为着一个我无力教育的孩子而感到极度痛苦。当一个老师,真的会很痛苦。”咀嚼着痛苦却依然对教育保持着始终的热情,承受着重压,却坚持不求回报的`付出,我想,正是一种对教育的执着信念支持他,支撑着他。

  之于对学生的信念,让这位令人感动的五年级老师,用无限的爱心和超凡的智慧,创造了属于教育的属于孩子的属于成长的一个个奇迹。他坚信孩子善良的本性,他坚信孩子无限的潜能,他坚信每个孩子都是天使。所以——

  他给孩子家的温暖。在56号教室里,信任取代了恐惧,公平代替了偏见,自觉代替了纪律,鼓励代替了批评。在56号教室里,老师是孩子们可靠的肩膀,老师是孩子们的榜样,老师领着孩子逐级踏上成长的六个阶梯。他允许孩子的“疯狂之举”。他让孩子们自己去面对和解决问题,他允许孩子们去疯狂地迷恋电影、摇滚乐,他鼓励孩子们去“行万里路”,去演莎翁的戏剧,只要孩子们需要,只要孩子们喜欢,就让孩子们尽情玩乐、享受节日、享受生活。

  他给孩子一生有用的方法。他引导学生读经典名著,做“平装书”作者;他引导孩子通过旅游学习历史,通过亲自动手实践去接触自然科学;他和孩子们一起在游戏中学习数学,在体育运动中了解团队合作的价值;他在56号教室里引导学生触摸经济学的天空,学会节省每一分钱,学会延迟享乐,懂得“最好的东西会留给懂得等待的人。”雷夫说:“我要他们善于写作,不是因为要考试,而是因为好的写作能力令他们终身受用。”雷夫认为“人格品性才是教育本质”,所以他总是提醒学生“一生中最重要的问题,永远不会出现在标准化测验上。他也在提醒我们每一位教师“在一个课堂中强调测验分数就代表自己的年代,身为大人的我们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去让孩子们测验分数不过是他们人生中很小的一部分,人格品性才是教育的本质。”

  读罢《第56号教室的奇迹》,看雷夫用信念点燃热情和智慧,用爱心创造奇迹和成功,回想我所经历的、所看到的种种,不禁有些惶恐、不安,有些深深的自责和无言的困惑让我难以表白。当今天的教育一位地关注考试、分数、升学率,当我们一再地以“教育质量”为理由将学生奴役、压制、管束,当教育制造着一个个失败者,当教育让孩子不再爱学习,当孩子忘记了如何去实践、探究,忘记了怎样去生活、做人,忘记了去疯狂享受本该属于自己的快乐年华,天使的翅膀已被折断,教室的奇迹已夭折。当我们我们无法相信教育的力量,不能明晰教育的本质,当我们不能坚信孩子的潜能,不信天使就在身边,信念的力量已消亡,前进的方向已迷茫,教育的奇迹就只能遥远、渺茫。

  一本好书,一个启迪;一本好书,一种引领;一本好书,一个方向。当我们惶惑不安的时候,不妨学习雷夫老师,不妨以信念的名义去坚守和创造。

  以信念的名义去引领,我们每天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世界、新的喜悦,信任的目光所及之外有另一番天地,去引来溪水,携来清风,牵来阳光,唤来鸟鸣,招来花香,让孩子插上天使的翅膀在天地间畅游。

  以信念的名义去支撑,我们对教育就永存希望,永存梦想,永葆青春,永葆激情!如同坚信清风虽然已经过去,芬芳却在心中长留,漆黑的天幕上一定会跳出闪亮的星斗!

  爱默生说:凡墙都是门!

  让我们为自己也为孩子推开一扇扇心门,让心儿飞翔,叫歌儿畅响,令梦儿徜徉,我们就会发现教育的园地里处处播种着希望,生活的天地里处处闪烁着光芒,天使的翅膀就握在你的手上。

  老师们,请以信念的名义去发现孩子,珍视每个孩子!

  老师们,请以信念的名义去坚守教育的本质,去创造属于孩子的奇迹!

读《奇迹》有感14

  今天,我读了《黄昏的奇迹》,感触很深,心情久久不能平复。书中形象地讲述了汤逸凡和周林熙之间的故事。

  周林熙是一个患有残疾自闭的学生,作为班长的汤逸凡无微不至地关心着这位星星上来的孩子。他为他打伞,带他上厕所、下楼梯、看电影。最后皇天不负有心人,黄昏的第一个奇迹终于发生了,汤逸凡打开了周林熙的心灵密码。

  当我读到周林熙发脾气那部分特别感动。周林熙有一次被激怒,失手将本来要砸向汤逸凡的'文具盒砸到了其他同学身上,那同学不依不饶,最后还是汤逸凡替他解围,向那位同学道歉,可见汤逸凡的胸怀有多么宽广,对待同学从不斤斤计较,助人为乐,以一颗真诚的心对待他人。

  文章的最后更加让人印象深刻,难以忘怀。我对汤逸凡的钦佩之情油然而生。他有着一颗坚强的心,每天放学后细心地照顾他躺在病床上的母亲,八年如一日坚持不懈,黄昏的第二个奇迹忽然发生了,妈妈仰起头,对着汤逸凡笑了。这让我相信,只要付出关爱,奇迹总会发生。

  我们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也是这样,我们要用心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帮助我们周围需要帮助的人,向汤逸凡同学学习,伸出双手,奉献自己一份微薄的力量,让世界变的更美好,相信奇迹终会降临在我们身边!

读《奇迹》有感15

  教育从来都不是学校单方面的责任,家庭和社会同样有着不可推卸的义务。10岁的奥吉天生脸部畸形,此前一直在家中由妈妈亲自教授,爸爸和姐姐也是他成长道路的开辟者、扶持者。在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下奥吉除了容貌特殊外并未与同龄人相差悬殊,而且他乐观向上、与人为善,有着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对科学充满好奇。然而,一个人要想成长就不能一直被禁锢在家里,于是当奥吉小学五年级时,他进入了父母为他精心挑选的学校。对于一个面部异于常人、长期足不出户的小孩子来说,踏进学校更多的是未知的恐惧和不安。因为孩子们是天真无邪的,他们不会掩饰,偌大的校园里难免有小朋友对奥吉投以奇怪的目光及窃窃私语,甚至还有孤立和欺凌。这就要求学校教育工作者对他给予特殊而又适当的关心和爱护。

  教师这个职业不单单是一个谋生的途径,它肩负着教书育人的伟大使命。作为一名合格教师,除了学历外,还需要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关爱和对世界的那份善良。小说中的几位教师都可以作为榜样,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学习。首先,图什曼校长为接纳奥吉给予了付出和努力,为其融入校园生活奠定了良好基础,展现了崇高的师德。第一次见面时,他就把奥吉当作普通学生看待,并没有刻意将其特殊化。他还事先联系三位家长说服子女带领奥吉参观、介绍学校,并尝试与之成为朋友。面对欺凌者父母的煊赫身份,校长没有对学生欺凌行为给予让步。而面对欺凌者的道歉和祈求的眼神,校长对这个犯错的孩子选择了善良及原谅——他在保护主人公的同时也成就了另一个孩子。

  其次,布朗老师的做法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乐观、幽默的布朗老师第一天在课堂上就鼓励奥吉回答问题,他在内心深处默默地保护着奥吉,但又不刻意把他特殊化。他的那句箴言“如果要在正确和善良之中做出选择,请选择善良”和他在班级合影时对奥吉的善举更是给人以深刻印象,发人深省。小男孩奥吉在家人和老师的关怀下没有,而是乐观向上,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友谊,最后得到一致认可,在毕业典礼上获得了嘉奖。这是个暖心的结局,尽管主人公并没有完成什么“壮举”,他只是从阴霾中走了出来,最终积极的面对生活而已,但是他的事迹感染了身边的.所有人。这大概就是“奇迹”二字所传达的寓意吧。“如果要在正确和善良之中做出选择,请选择善良”这句话特别适用于家庭和学校。一杯水能让光影折射,一个男孩能让善良被选择。

  这个故事值得每个父母和教育工作者观看、学习。对待奥吉这样的孩子,我们应该做的是选择善良,理解和包容。没有哪个孩子是“特殊”的、有“问题”的,他们只是和其他人不一样而已,他们都是正常人!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过:“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是对灵魂的唤醒,对精神的塑造,它需要我们用心去关爱学生。教师是普通但不平凡的,一个个教师坚守着教育岗位默默地奉献自己,哪怕是不起眼的一点一滴有一天也能孕育伟大,创造奇迹!

【读《奇迹》有感】相关文章:

读教育的奇迹心得06-18

读《生命的奇迹》有感09-30

读《奇迹男孩》有感07-24

读《奇迹男孩》有感06-23

读奇迹男孩有感10-23

读生命的奇迹有感09-07

读《奇迹男孩》有感(精选18篇)03-28

读《如果远方有奇迹》有感04-18

读《奇迹的名字叫父亲》有感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