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摆渡人》有感(汇编15篇)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摆渡人》有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摆渡人》有感1
我曾在茫茫荒原遇见你,你天蓝色的眼睛照进了我的心里。我曾在恶魔围绕下遇见你,你为护我周全舍弃了你自己。我曾在湍湍急流中遇见你,你在黑色的湖水下救回我微弱的气息。最后,我在灵魂的回归处遇见你。你带我摆渡出魔鬼的世界,我带你回我的一生。
读完《摆渡人》,像是做了一场大梦。梦里真正看到了灵魂出入的透明结界,真的看到了黑色诡异的湖水。像是陪迪伦和崔斯坦一起站在暮色下,看他们对彼此的表白和亲吻。我与他们从未谋面,却像是一起度过了几个年头一样熟悉。属于他们的冒险,却紧紧地把我的心攥在手里。在书的最后几页,因为担心他们是否能够重逢,忍不住反复深深地呼吸。
我忍不住开始幻想和期待,在我生命的尽头,是否有人等待摆渡我的灵魂。我是否会感受到这种珍贵,并为此不顾一切。生命是一场旅行。我很少去想它的终点是什么,因为不敢触碰。我害怕我坠入无边的黑暗,或是万丈的深渊,呐喊变成寂寞的回响,与我爱的那个有着温暖的风,和热闹声音的世界永远抽离。我不知道死后是否能与想念的人相见,但我相信命定的缘分。生而为人,必有所寻。与其说迪伦是死过才遇见了崔斯坦,为了崔斯坦而回到人间,不如说这是一场设定的遇见。迪伦本来的.生活苍白而贫瘠,并不温和的母亲,模糊遥远的父亲,反而生命结束后遇见的崔斯坦,才是她最亲密的人。
崔斯坦为她的生命注入期待、幸福、崭新的一切,她带崔斯坦走出荒原,结束周而复始的使命。他们共同重获新生,用爱情唤醒了沉睡的灵魂,使遥远而单调的未来,变得充满意义。所以我宁愿相信,生命是一场灵魂之间的相遇。彼此都有缺口和迷惘,因为遇见了契合的拼图,才完整了自己。
不管是亲人,爱人,朋友甚至宠物,他们都是为了我们而来,是一场预谋的邂逅。你永远不知道谁的出现悄悄地改变了什么,为你圆满了哪一段轨迹;而你又为他带去了什么,改变了他本来的日子。
生的美好,就在于这种遇见吧。也许我对生活偶尔厌倦,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时有抱怨。但我会永远记得我和迪伦一起穿越的那片荒原,记得那场美得让人落泪的遇见。
我会相信这世上我所遇见的,都等候我多时。看似不经意的一个转身,漫不经心的一个下雨天,却是准备已久的重逢。包括遇见迪伦和崔斯坦的我,遇见我写下的这些字的你。
生而为人,必有所寻。
读《摆渡人》有感2
本书开始的几章,没看懂作者想表达什么,主要交代了女主人公迪伦的家庭背景,迪伦一直生活在单亲家庭,和母亲生活。当她联系到自己的生父后,渴望与他见面,接着,迪伦去看未曾谋面的父亲,没想到会在旅途中遇到车祸,处于昏迷状态的迪伦遇到了书中的`男主人公崔斯坦,之后,两人之间的故事慢慢展开。
作为摆渡人,崔斯坦见过了太多的灵魂,他也设法伪装成每个灵魂喜欢的对象,以期待能够把每一个灵魂摆渡到他们愿意去的地方,然而他也没想到会遇到迪伦这样一位善良、体贴他人、为他人着想的灵魂,这让崔斯坦一改往昔冷漠寡言的状态,一路上崔斯坦尽心尽力的保护着迪伦,免得她受恶魔的侵袭。就这样一路上迪伦听崔斯坦讲着他和以往他摆渡过的灵魂之间的故事,慢慢的,两人之间产生了一种微妙的感情,开始互相为对方担心,不希望两人分开,这种感情就是爱。正是由于爱情的力量,迪伦在成功到达另一个世界后,毅然决定离开,去寻找崔斯坦,希望他和自己离开。自己一人不怕艰难险阻,冒着生命危险,原路返回。最终,找到了崔斯坦,本来以为结局会是她和崔斯坦从此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但是,出乎意料的是,迪伦在医护人员的救治下,苏醒了过来,一切就像梦一场,太出乎我的资料。总之,比较喜欢这本书,值得读一读。
读《摆渡人》有感3
史铁生在他的书中写过,他的奶奶告诉他说,人死了,就什么都没了。他自己也提到,这就是他对于死亡的最初的认识。
人类向来就有着对于死亡的恐惧,这一份恐惧不仅仅是对于逝去时生理上痛苦的恐惧,更多的则是对于未知的恐惧,死了,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吗?这样一种近乎飘渺的想法使得大多数人对于死亡是谈之色变。
然而对于未知的恐惧和好奇驱使着人们对其的想象,英国作家克莱尔·麦克福尔的《摆渡人》系列中描绘了一个“荒原”——这是一个所有死去的灵魂必须穿过的'一片布满恐惧而荒芜的土地,“荒原”的世界里充斥着恶鬼,倘若灵魂被恶鬼抓住,便会逝为他们的同类。幸运的是荒原中也有着许多的摆渡人,负责将灵魂引导穿过荒原,最后得到重生。
《摆渡人》之中所描绘的世界带给我很大的触动,我想这本书被评价为一本极好的所谓的治愈系小说,原因可能在于它给读者构造了一个死亡后的世界,而这个世界不是充满恐惧的,相反,这个世界显得没那么残酷,每一个灵魂都有相对的摆渡人的帮助,最终可以获得重生。甚至在这个世界里还有极其美好的东西——爱情。
这不由得引起了我对死亡的思考。人类为什么如此惧怕死亡?
在这本书中,死亡似乎只是轻描淡写的事情,从迪伦在火车事故中身亡再到其父母在睡梦中离世,作者并没有用足笔墨描写死亡的痛苦和亲人的悲痛。相反,将注意力放在了“死者”身上。其中给我触动较大的是迪伦的妈妈就算是在得知自己已经死了的时候,仍然拒绝同摆渡人穿过荒原,而是依旧想回去照顾女儿,在通往荒原的路上,她一直念叨的也是迪伦。当自己已经死亡后,她依旧最放不下的是她的女儿。这可能也是许多人对于死亡恐惧的来源——有许多生前的东西是无法放下的。
而对于迪伦,她不惜放弃自己的生命,不顾自己可能变成恶鬼,也一定坚持以2倍的速度在危机四伏的荒原中加紧赶路,为的就是能换回自己的父母能够重回人间,这种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俨然已经超过了生与死的界限,同样冲淡了对死亡的恐惧。
所以我想,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该怎样面对终点。死亡真的是一切的终点吗,我想不是的。所有的终点都可以成为下一个起点。死亡只是宣布了一个人主观意识的终点,但是这将不会是一个人客观所处的世界的终点。这个世界注定会铭记一些人,这个世界爱注定是不会被遗忘的。
就像史铁生后来写道,“我慢慢相信,每一个活过的人,都能给后人的路途上添些光亮”,我想,灵魂注定会在死亡后的荒原里发光,以真实的爱,照亮生者世界的每一个人。
读《摆渡人》有感4
一本书一个世界,第一次阅读《摆渡人》这本书是在上学期末,今天我又重拿起这本书,依然被里面的精彩情节深深的吸引。这本书是英国作家克莱尔。麦克福尔所著,书的封面上这样写着:I exist because you need me。
书中讲述了15岁的迪伦,在一团糟的氛围中,满怀期待的去见素未谋面的爸爸,然而,火车出了事故,迪伦死了,灵魂的引路人崔斯坦带着迪伦,确切的.说,是迪伦的灵魂,行走在荒原,最终又返回了生界的故事。故事里的人物就只有迪伦和崔斯坦,在这长达十几天的荒原之路上也只有他们两人相伴。书里说,每个人都有自己心像投射出来的荒原,或风景清丽,或障烟重重,有悬崖峭壁的起伏,也有深不可测的黑水。最最不忍放下书本的是,你永远不知道自己所投射的荒原下,到底还隐藏着些什么。哪怕是你心底里最深的期翼,你都不一定会明了,那到底是什么。
当每个人不清楚自我状况的时候,都是被引领的,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目的地是在哪里的时候,都只能被动而无奈的接受被引领。所幸,迪伦有了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她要带着崔斯坦一起回到生界,最终她成功了。
荒原是自我投射的,而这个神秘的摆渡人不也是自我投射的吗?每个人都希望有一个明了自我的摆渡人来引领自己,在将要溺水时获救,在身陷泥泞时被扯出来,在不知道方向时被指引。其实,这个摆渡人,和荒原一样,也正是自我投射。所以,与其说两人相伴,还不如直接说,每个人的荒原最终只有自己陪伴着自己,孤独而坚定的走过。摆渡人引领的是人的灵魂,而指引摆渡人来引领自己的,却是自己。其实,摆渡人就是你自己!给了我们希望的是摆渡人,其实,就是自己给了自己希望。
读《摆渡人》有感5
迪伦的父母在很早以前就离婚了,在学校里被同学取笑,在家里被父母亲打骂,连最好的朋友也转学了,生活过得一点也不如意。有一天,她竟一人坐着火车去找从未见过面的父亲,在途中遇难,没想到她居然是唯一遇难者。她灵魂出窍后,遇到了她的灵魂摆渡人——崔斯坦,他是来指引她到天堂的,他们俩一起穿过荒原,躲过恶魔的袭击,在此之间两人产生了爱意。迪伦要跨过分界线而崔斯坦不能,她过去之后伤心难过,经过无数的艰难困阻,迪伦又回到了荒原找崔斯坦,他们逆流而行与命运抵抗,最终两人都活过来了。
迪伦在没遇到崔斯坦之前,生活一直都是枯燥而宁静的,但他的出现彻底打破了她无味的生活。看完迪伦与崔斯坦在荒原中的惊险过后,让我有所感触:①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凭借心中那些执念一往直前。②自己认定的事情不要半途而废。③两个人之间要真诚相待,不管在何时何地都要对对方好。④不要因为他人的劝告而改变了自身的想法。他人都说不可能时,不敢尝试的人一点机会都没有,但敢于尝试的人就有可能成功,因为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⑤生活需要一些善意的谎言,虽然欺骗了他人,但谎言的初衷一直都是为了让他好。⑥爱具有无穷的力量,它比什么都珍贵,比什么都伟大,我们需要好好珍惜,一旦错过就会后悔一辈子。
这本书的情感非常丰富,有很多的情节片段都让我记忆犹新。例如:
①“崔斯坦,我需要你。”她轻声呼唤,“我需要你!”她的嗓音嘶哑,泪花滚动,“你在哪儿啊?”她哭着,说着,嘴唇颤抖得很厉害,话也断断续续,含含糊糊,“我需要你……。”从这看出迪伦失去崔斯坦后,她变得迷茫,不知自己该干什么,只希望他能快点回到身边,就像孩子与妈妈丢失后,孩子会哭着喊着妈妈一样,其实一个人依赖另一个人久了,当这个人离开后,这个人就会非常伤心。这的确很正常,但迪伦刚开始与崔斯坦并不认识,从这些动作与语句中,可看出迪伦刚开始与崔斯坦并不认识,从这些动作与语句中,可看出迪伦对崔斯坦的感情有了一点升华,尤其是“我需要你”这一句,深深地感动了我,触动了我的心弦。
②“别慌”崔斯坦严厉地告诫自己,“她呛了很多水。”;她的喉咙里发出像锉刀磨东西一样的喘息声,崔斯坦终于长出了一口气;“崔——崔斯坦。”她嘴唇青紫,哆哆嗦嗦地说。“我在!”他回答,声音里的焦虑显而易见;“一切都过去了,小天使。”他柔声说道。这样亲昵的情话竟会从自己的嘴中冒出来,连他自己也觉得诡异。从这次发生的掉湖事件中。可看出崔斯坦队迪伦的关心比任何一个人都要大,他的紧张、焦虑、情话无一不透露他喜欢上她了,令人感到欣喜,这情节跌宕起伏,让我的心情又上又下,一会儿忧一会儿喜,这样的情节设置非常让我喜欢,出乎意料之外。
③“我爱你”“我也爱你,迪伦。”“到了那边你再吻我。”然而崔斯坦突然伸手搂住了她,搂得紧紧的。“不。”他的声音低沉沙哑,“就现在。”他们在分离前都吐露了自己的心声,勇敢的表达了内心的情感,在这里显得崔斯坦有点迫不及待,因为他知道自己永远都不能和迪伦一起走下去,两人的难舍难分,给他们都带来了各自的痛苦,让人看了心酸,但看到他们在这一刻一起了,是非常温馨甜蜜的。
④迪伦不顾生命的安危,冒着自己魂飞魄散的危险也要回到荒原去找崔斯坦,她的执着与勇敢无疑是让人佩服的,她能放下生命,不顾一切去找他,说明迪伦对他的爱已经到达了一个新高度,胜过一切东西。在没有摆渡人的帮助,她独自一人重回走过的路,依旧有恶魔,可是似乎再凶险,内心的强大信念依旧在支撑着她,她终于找到了他,这时,她变得坚强。
⑤崔斯坦不能与迪伦一起穿过最后一扇门,因为当时他还只是灵魂的摆渡者。但后来迪伦的寻找,他们之间无畏的爱改变了他,他开始会流血,会受伤,容貌不在改变,甚至有了刻骨铭心的爱情,这都是人类特有的属性。就像那句“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需要我。”迪伦需要他,所以他勇敢地来到了现实的世界,给他的小天使最完整的.爱。
这本小说是从哪里开始的,就是从哪里结束的,最终完美的结局让人心动不已。迪伦用生命与灵魂的不懈追寻告诉我们:禁锢我们的从来都是不是有形的枷锁或隔门,而是来自我们心底的怯懦,对未知世界的恐惧与担忧。你的信念决定自己的人生,只有无所畏惧的自由灵魂,才能抵达甚至改变美好的彼岸。真正的救赎来自心灵的自我成长与非凡勇气。
读完这本书,有几个问题无法回答为什么,崔斯坦也在火车上,他不是没有肉体吗?为什么迪伦被恶魔围攻时,她只要闭上眼睛,恶魔就不会伤害到她?为什么崔斯坦说着荒原的形成是迪伦的心像,我觉得他在骗她,因为后文说那些其他的灵魂也是跟着摆渡人走这里的?为什么崔斯坦说这是他陪灵魂走的最远的呢?他之前不是成功的送走了上千个灵魂吗?
读《摆渡人》有感6
"保护每个灵魂,让他们平安无恙。"这是英国作家克莱儿·麦克福尔《摆渡人》中崔斯坦说的一句话。正是这份职业感,使命感,让崔斯坦无论在怎样危急的时刻都保护着自己护送的灵魂到彼岸,然后目送那个灵魂消失,又重新开始下一个灵魂的护送。
"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相当一部分老师都是像崔斯坦那样的认真负责的护送每一个生命。在正道语群里,群主李华平自费筹建十个群,招募部分无私奉献的老师,借助互联网让很多老师成长起,他们就是"崔斯坦"我入群几年,几乎每周都能在群里学到新的知识,了解当今教改信息,掌握新的教学办法,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行为,对于我说正道语群功不可没。特别是群里的开娴老师让我特别佩服,制作海报,联系名师讲座,还每天都要抽出时间守在群里传道解惑,正道群耗费了她很多宝贵时间,但她依然乐此不疲。
我身边的工作伙伴也是一个个的"崔斯特",最难忘的是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学校里有很多民办教师,他们在学校里有繁重的教学任务,那时候几乎低段都是包班,家里还有繁重的田间任务,放下本拿起锄头成了他们的常态生活,那个时候我们有农忙假,一放假老师们就投入到抢收抢种的辛苦工作中,学生忙完家里的活还会自发带着镰刀到老师家去割稻子,笑声顺着丰收的`喜悦飘得很远,汗水在太阳的照射下闪闪发光,红扑扑的脸蛋上还粘着些许稻草,丰收的田野总是那么让人陶醉。老师们农闲也要忙田间管理,但是他们没有因为繁重的农活就荒芜了学校的一亩三分地,他们辛勤备,批改作业,辅导学生,放学后还得去走家访……
记得有一次一个学生家遭火灾,老师带着学生救火,捐助,让家长感动的流下了泪水。可以说为了学生,老师真的做到了尽心尽责,但问心无愧,赢得了学生和家长的敬重。今天的老师依然在教育这块清贫的土地上耕耘着,在中国诗词大会上,一位支教老师用国学诗歌开启着学生的灵魂,护送着他们走出大,走出自己灵魂的狭隘。每每在工作疲倦时,被当今社会教师的现状感到无奈时,我总会想起他们,他们对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又让我重新昂扬的站在讲台上。
老师是学生的摆渡人,父母也应该是孩子的摆渡人。在《向幸福出发》有一位可爱的小朋友,她叫李尚容,小小年龄的她在国学的染缸里浸泡很久,拿出就是妙语连珠,语惊四座,很自豪她有一位优秀的摆渡人,成功的护送她到人生的另一个港口。
子女也应该是父母的摆渡人,有一句常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为什么非要等到"不待"才养呢?其实只要你能养的时候就去养了,能尽孝心的时候就尽了,才不会留下人生的遗憾,至少少一些遗憾,因为我们有责任让他们平安无恙。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别人的摆渡人,所以做好本分,牢记崔斯特那句话:保护每个灵魂,让他们平安无恙。这样才能有一种使命感"我的存在是因为有你们的需要。"自己才会更加的尊重自己,强大自己,做好"摆渡人"
读《摆渡人》有感7
迪伦在去见父亲的路上死于火车事故,在摸索着走出隧道口的时候她遇到了自己的摆渡人崔斯坦。崔斯坦的使命便是把每一个灵魂安全地带领出荒原,然而这是一段极其凶险的路程,晚上各种看不见的恶魔会从四面八方冒出来撕咬着灵魂并且攻击着摆渡人,它们要把灵魂拖到地下,成为它们的美餐。如果在天黑之前到不了安全屋,那么他们就会凶多吉少。没有摆渡人的保护,想要独自走过荒原是不可能完成的事。
崔斯坦不能控制自己的双腿,他的生活就像一个监狱,指令让他去哪里他就得去哪里,永无止尽地轮回,即使他不愿意做这项工作也别无他法。看惯了过多的悲伤,听惯了过多的抱怨与痛哭,他的灵魂也在遭受着巨大的折磨,他让自己变得冷漠、变得不近人情,为的就是少听一些灵魂的悲凄之词。然而这一切都在他遇到迪伦之后改变了。
迪伦得知自己是唯一一个没有被救后的淡定,她对自己死亡的坦然接受,触动了崔斯坦。一路上,这个天真无邪、柔弱但很勇敢坚强的小姑娘深深打动了他,融化了他那颗冰封的心。爱意也在他们天天相处与共同面对磨难间产生了,然而这份爱并不能得到善果,因为"天堂之门"是崔斯坦永远过不去的,而那却是迪伦的归宿。一道门隔开了他们两个人,却割不断迪伦对崔斯坦的爱与思念。真爱驱使着迪伦,使她不想在这里漫长地等待着与家人的团聚,而是通过伊莱扎找到重返荒原的大门,她要去找她的摆渡人,那个她爱着的摆渡人。
没有了摆渡人的引领与保护,迪伦在荒原上的'路是极其危险的,随时都有可能被那些黑乎乎的东西抓去。她一面要凭着记忆寻找回去的路,寻找安全屋,寻找崔斯坦,一面还要想方设法不引起那些东西的注意,要想法摆脱它们。在几次和那些东西的交战中,她都险些丧生,每次都是要找到崔斯坦的意念让她坚持了下来,并且最终得以脱险。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走完荒原一半的时候,她终于遇到了她心心念念的崔斯坦。从此,她带着他向荒原起始处走去,她要钻回到她的躯壳去,她要获得重生,她也要把他带离这个"监狱".
相对于迪伦的坚决,崔斯坦显得有些犹豫惊慌,因为他从来没做过这样的事,每次都是把灵魂送到"天堂之门",从没有往回走的时候,他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他几次要劝阻迪伦,要让她重新回到"天堂之门"去,可是他却拒绝不了迪伦。终于,他们一天天向出事火车走去。
又回到这个地方,迪伦有些紧张,崔斯坦更是恐慌,他不相信自己能够进入迪伦的世界,他半愤怒半绝望地哀求迪伦放弃。但面对崔斯坦最后的劝说,迪伦的嘴绷紧了,显出决绝的样子,她一只手紧紧抓着身边的崔斯坦,一步一步地向前挪移。如果她能和他一起走完这最后的一小段路,带他回到她的世界,他就会安然无恙,她强迫自己相信这一点。终于,她回到了自己的躯壳,获得了重生。而当她被抬出隧道的时候,她看到了坐在隧道出口左侧的崔斯坦。
他成功了!她也成功了!
《摆渡人》告诉我这样一个道理:只要你坚信并且付出行动,没有什么不可能!
读《摆渡人》有感8
老师给我推荐了一本书,英国作家克莱儿?麦克福尔写的《摆渡人》。一开始听到这个名字,我很好奇:百度人?主人公是不是很聪明,什么都知道呢?
老姐说:“这是鬼故事吧?”我一阵好奇:“为什么啊?”老姐义正辞严地回答:“因为人死后要过一条河,渡你过河的不就是摆渡人喽!”听她这样一说,我的好奇心又要出来多住几天。
正如老姐所说,这是一个“鬼故事”,但这个“鬼故事”是会让人唏嘘不已的故事,它并不恐怖,却让人心忧;它并不伟大,却让人感动;它并不真实,但却透出了爱的真谛。
崔斯坦坐在一块大石头上:“又要来活儿了!”他等待着下一个灵魂的到来,带它穿过荒原,荒原是每一个灵魂去往另一个世界的必经之路,途中会有恶魔出现,把灵魂带到恶魔的组织。而崔斯坦的任务就是带领灵魂安全抵达另一个世界。灵魂会把那个世界当成“家”,送到之后再去领下个灵魂,就这样来来回回。这就是崔斯坦的使命,此时他正和往日一样等待灵魂朝他走过来……
15岁单亲女孩迪伦,在独自寻找自己从未见过面的父亲,但突如其来的意外,使从列车里逃出来的迪伦来到了这片荒原,她以为自己是唯一的幸存者,却不知她是唯一没有逃出去的人……崔斯坦这次要等的灵魂便是迪伦。
是不是很奇怪,为什么迪伦会跟崔斯坦走?是的,崔斯坦要引导许多的灵魂,这些灵魂形形色色,为什么会跟崔斯坦走?原来,崔斯坦在引导一个灵魂之前会自动了解到这个人的一切,他会变成那个灵魂所信任的样子,或爱人,或朋友,也可以是从不认识的人,只要灵魂会和他走。他没有固定的容貌,在每一个灵魂面前都是不同的,而他的容貌是自己无法控制的!如果问崔斯坦多大了,或者他自己原本长什么样子,这连崔斯坦自己都不知道……
迪伦和崔斯坦踏上了这段不平凡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15岁的迪伦爱上了她的灵魂摆渡人崔斯坦,她会让他讲这个世界的故事,讲他曾渡过的有趣的灵魂。崔斯坦本不该对这个15岁的灵魂说过多的东西,但当迪伦问起时,他却不知如何去拒绝。崔斯坦对迪伦说,其实荒原的地形由每个灵魂的心境而成,天气也是通过灵魂的情绪变化而变化的。当崔斯坦为了保护迪伦而受伤并“失踪”后,迪伦独自待在安全屋里,她看到的荒原却是红红的一片,天是红的,地也是红的,空中,地下,天上,都是恐怖的恶魔,是的——这就是离开摆渡人后——真正的荒原!
当灵魂离开自己的摆渡人,几乎没有机会可以存活下来,她们很难接受这样怪异的、充满恶魔的荒原。但迪伦做到了,她“活”了下来,因为她的心中有一种力量,那就是爱的力量,这种力量使她得以存活……
当崔斯坦从恶魔的魔爪里逃出来时已经遍体鳞伤,迪伦很自责,如果自己走得快一些,让太阳晚些下去,这样崔斯坦就不会受伤了。这让崔斯坦感到很不可思议,在崔斯坦的印象里,人类灵魂都是自私到没有边际的。
到达荒原的尽头时,迪伦鼓起勇气向崔斯坦表白,崔斯坦答应迪伦尝试和她一起去往那个世界。但迪伦发现崔斯坦并没有和自己一起走,她痛哭流涕,整个人都崩溃了。
据说来到荒原的另一头就是来到了灵魂的家,它会投射出灵魂家的模样,使灵魂能够把这里当成“家”。但是迪伦走过荒原的尽头,另一个世界的模样依旧是那片荒原。“因为有家人,所以才有家”“想念一个地方,多半是因为留给你回忆的人”。这么说来,迪伦所念所想不是崔斯坦又会是谁呢?
崔斯坦把迪伦送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他当然还要去继续引导保护下一个灵魂,但崔斯坦忘不了迪伦,因此他没有再换自己的名字,但奇怪的是,这次他的容貌竟然没有变化,这太不符合常理了。
我觉得这本书很有趣。每一个死去的.灵魂,来到荒原,其实它们都可以选择穿过荒原,回到自己死去的地方,回到自己的身体里,回到人间。但是这是极度危险的事情,灵魂可以在这里等着自己的爱人来团聚,这是一个希望。但如果选择穿过荒原回家,途中没有了摆渡人,恶魔们会更加嚣张,那样灵魂就真的“死”了。他们没有勇气,用生命去尝试,他们宁愿选择等待。当有灵魂试图要打开通往荒原的大门时,他们是打不开的,因为他们都在犹豫,他们没有决心去面对死亡……因为他们更爱自己,所以崔斯坦说人都是自私的,这一点没有错,这就是人的天性啊!
但意外的是迪伦打开了门,她的目的不是回到人间,而是寻找崔斯坦。当然不用说,她的道路崎岖坎坷,危难重重,不必说没有带路人的指引,也不必说满天狂躁的恶魔,光是离开摆渡人所看到的荒原的真实模样,就让人毛骨悚然……但迪伦非常非常幸运,她成功地找到正在引导一个因为暗杀而死去的灵魂的崔斯坦,崔斯坦没有改变面貌,没有更换姓名,这是迪伦的最大幸事,但到底为什么没变,没人会知道。崔斯坦见到迪伦,无以言表,在他一恍惚的刹那,那个崔斯坦正在引导的灵魂就挣扎着被恶魔们带走了……这让迪伦感到十分惭愧和内疚,但还好有崔斯坦在。在一个安全屋里,迪伦发现一个快被恶魔带走的小女孩,不顾自己安危去吸引恶魔的注意,给小女孩和摆渡人争取时间逃跑。崔斯坦出门阻止,试图把她抓回安全屋。迪伦拼命挣扎,在算着女孩和她的摆渡人差不多安全时,她整个人不再挣扎,任凭崔斯坦把她带回安全屋。崔斯坦很不理解迪伦为什么能为一个不曾相识的灵魂冒生命危险,迪伦说,因为崔斯引导的灵魂是因她而“死亡”,她必须做点什么,才能使自己心里不至于那么愧疚。崔斯坦又一次被迪伦所震撼。
崔斯坦向迪伦解释,他并非不守信用,而是摆渡人根本无法走出荒原,他走不出那道边界。崔斯坦爱迪伦,因为这种爱,他也会受伤;因为这种爱,使崔斯坦忘不了迪伦;因为这种爱,他没有更换自己的名字;因为这种爱,不由他自己控制的容貌也不再变化;因为这种爱,崔斯坦越来越像一个“人”。他想和迪伦在一起,他喜欢迪伦在身边的感觉,但他不能。他不能让迪伦处在危险中,时刻担心恶魔的袭击,就算没有恶魔,崔斯坦也有自己的职业,他不可能陪伴迪伦,他只能在这片荒原中重复一次次的任务……可迪伦却有其他的打算,迪伦决定要带崔斯坦回到自己的世界——人间。
是的,回到人间。这是一件从来没有灵魂做过的事情——带自己的摆渡人一起回到人类世界。迪伦和崔斯坦的手紧紧握在一起,去寻找那辆发生事故的火车。在车里迪伦差点倒在地上,本能反应地用手去扶地,却不知这一扶,自己就晕了过去。醒来后的迪伦正在被解救中,她发现身边没有崔斯坦,自己心痛不已,痛恨自己在那一瞬间松开了崔斯坦的手。医护人员艰难地把迪伦从车厢里抬到外面,但迪伦身体的痛远远不及心里的痛。在这时,她看到那个男孩坐在一个大石头上,对身边人说了什么,便起身朝着迪伦走来,他握起迪伦的手,迪伦艰难地几乎耳语地吐出“你还在”,那男孩说:“我在,因为你需要我!”
迪伦是幸运的,因为她有崔斯坦,摆渡了她的灵魂,摆渡了她的人生。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用不变的承诺,勇往直前的行动,摆渡你的灵魂,陪你抵达幸福的彼岸。
读《摆渡人》有感9
读完了克莱儿的《摆渡人》,我受益匪浅。
单亲女孩迪伦,15岁的世界一片狼藉:与母亲总是无话可说,在学校里经常受到同学的捉弄,唯一谈得来的好友也因转学离开了,这一切都让迪伦感到无比痛苦。她决定去看看久未谋面的父亲。然而,路上突发交通事故,等她拼命爬出火车残骸之后,却惊恐的发现自己是唯一的幸存者,眼前只剩一片荒原。此时,迪伦看到不远处有个男孩,男孩将她带离了事故现场。但是,迪伦很快意识到男孩并不是偶然出现的路人,他似乎是特意在此等候。
那个男孩——崔斯坦,她的摆渡人,带着她穿越荒原,在穿越荒原的旅途中,迪伦知道了刚刚发生的一切。在这短暂的时间里,他们由陌生到熟悉,有熟悉到相知,由相知到相依,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的两个人,走到荒原的尽头也相约一同走到那一端——那个所有灵魂称为“家”的地方,但崔斯坦明白,他不可能去到那里。迪伦到了那里没有看见崔斯坦居然就毅然回到荒原,去寻找她的摆渡人——崔斯坦,抱着万劫不复的.决心,奇迹出现,两个灵魂如愿以偿。迪伦找到了自己所爱,也找到了另一个更加真实的自己。
穿越荒原的过程中,迪伦看到了其他成千上万的灵魂,它们面前都有个光球——它们的摆渡人,引导着他们。
其实,我们生活中也不缺少这样的光球,那光球或许你已经遇到并且在他的引导下走到了人生的开阔地,或许你还未曾遇到过,不过不用慌张,努力坚持,你一定会遇到引导自己走出低谷的那颗灿烂的光球。
在我度过的13年时光里,我也遇到过不少将我从错误或失败的深渊中拉回宽阔大道上的光球。
我的外公,他不厌其烦的教导我要做一个好学生,不要学坏样,告诉我“学好千日不足,学坏一时有余”的人生标尺,让我平稳的踏上了人生的漫长旅途。我的爷爷,他仔仔细细地评价我交给他的作文,毫不留情的指出我的不足,让我更加努力鞭策自己写出更有文采更具魅力的文章。我的妈妈,她在忙碌中抽时间不断督促检查我的学习,讲解人生道理,告诉我需勤奋学习,珍惜每一天,要我时刻记住:进入状态,学习就是享受;心情浮躁,闲着也是痛苦。我的爸爸,时常给我讲解和分析数学和物理知识点。还有我的老师,我的同学们,他们无形或有形中,在无意或有意之中让我成长,让我不断进步……
《摆渡人》是一个史诗一般的动人故事,是《三十九级台阶》和《指环王》的综合之作,它令人激奋,恐惧,温暖,惊心动魄,回归人生,引人深思。不仅教我们成长学习爱,也引导我们寻找自己的光球,并让我由衷的感谢他们。
读《摆渡人》有感10
英国作家克莱尔写的《摆渡人》,被列为必看的几部心灵治愈系的书之一。最初以为是看不了的,谁知被故事吸引,强迫自己不要像以前一样一股脑儿看完,而是每天看几十页,花三四天时间,终于在昨天看完。
姑事讲述十五岁少女迪伦车祸后,灵魂出窍,遇到灵魂摆渡人崔斯坦,一起经历越过荒原时的恐慌、危险、慰藉、怦然心动的爱情,到最后又为爱而带着崔斯坦逆着荒原穿越,并回到自己的肉身,同时摆渡了她的心灵摆渡人,这个故事简短,但却让人思考有关生死、逆境中生存以及对待爱情的态度和责任,这些问题。
先说生死。有人经常唠叨活着没意思,甚至对恨铁不成钢的人也会稍带一句“一点小事儿办不成,不如死了算了”,有一句勉励学生不要瞌睡的标语“生前何必久睡,死后自会长眠”,其实,真正最难面对的还是生死,这个世界,除了生死,都是小事。迪伦很幸运,鬼门关里转一圈又回来,与其说崔斯坦是她的灵魂摆渡人,倒不如说是迪伦自己“要生还”的意念,使得故事结局扭转。关于冥界,我们无法感知,前段时间饭桌上,一位朋友说,小时候曾经在晚上看到过一家老坟上上演几晚上“唱大戏”的情景后,没过几天,那家就有人离世了。还听一位姐姐说,经历死的那一瞬间,真的会感觉周身都有被无数类似獠牙长爪的`东西拽着,身体不由往下沉,周遭世界也是寒冷不见天日的感觉,这种阐述,与本书中迪伦最初经历荒原逃离那些恶魔追赶时的感觉很相像。曾经看到报道上说在国外,有人为了不堪忍受死亡前的挣扎而选择在生命中最后一天时间和亲人朋友一起开party,在愉快的氛围中“安乐死”。中西文化有别,我们无法评价“自然死”和“安乐死”哪种更好,不过,个人看来,人还是需要有一些信仰,面对生死这个问题时,才会更加乐观、豁达一些。
再说挫折、逆境中重生。人生亦如荒原,无论为商为官为家,都会面对一个又一个的逆境,如何穿越荒原到达彼岸?“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长河,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迪伦穿越深不见底漆黑一片的湖泊时,心情好时,便阳光万里,风和日丽。心情低落,瞬间便狂风大作,帆倒船破,人也会跌落怪物丛生的湖底。其实,荒原并非地理境像和海角天涯,荒芜的往往是我们日趋贫瘠的心灵和日益枯竭的灵魂。面对人生一个个渡口时,不可能时时都有人把我们摆渡上岸,我想能做的就是,坚持初心,无畏前行,才不至于在河中呛太多水或者沉至河底。
最后来说爱和责任。“i exist becouse you need me”直译过来即“如果我存在,是因为你需要我”。崔斯坦坐在铁路桥上等待车窗里爬出的迪伦,因为迪伦是需要他摆渡穿过荒原的灵魂,因为爱情,崔斯坦丢弃掉了一个正在摆渡的灵魂,因为责任,迪伦为救一个小孩的灵魂时差点魂飞魄散。书尾结束时,崔斯坦仍坐在那里等待迪伦,迪伦已经回到肉身,彼时,她已不再是崔斯坦摆渡的灵魂,而是崔斯坦需要的人或者是灵魂。张爱玲说:哦,你也在这里。爱情就是在正好的年龄遇见正当好的你。当凡俗的生活,枯燥的年日,对方身上种种你所不能接受的嗜好,甚至不可原谅的错误时,试问,还能像当初那样,为爱义无反顾吗?爱是一份承诺、一份包容,更是一种责任!
前段时间由张嘉佳执导的同名电影《摆渡人》引起不少争议,张嘉佳当然是无法和克莱尔相提并论,不过,渡爱情也好,渡灵魂也罢,摆渡人也许只在你心中,你说呢?
读《摆渡人》有感11
这是一本对人类灵魂的救赎的书。一本令千万读者灵魂震颤的人性救赎之作,一本心灵治愈小说。它的作者是英国顶尖作家克莱儿麦克福尔。当我一看到这本书时,其外壳表就已经让我喜欢上了它。它是一本非常值得一看的小说。
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十五岁的单亲女孩迪伦,独自坐上火车去寻找自己久未谋面的亲生父亲。很不幸的是,迪伦坐上的那趟火车在通过一条很黑很长的隧道时发生了意外事故。迪伦醒来后逃出了隧道,出遂道口后发现一个等着她男孩,隧道外是一片荒原,她跟着男孩逃离荒原,然而一切诡异的事情使迪伦终于发现自己并不是事故中唯一幸存的人,而是唯一一个没有逃出来的`人。男孩的秘密终于揭露,原来他是个摆渡人,引领千万灵云魂穿过这个不属人间也不属天堂的荒原,保护他们免遭恶魔之手的摆渡人。经过千辛万苦后,成功被摆渡的女孩却爱上了男孩,两人彼此产生了情愫,女孩决定重新穿回荒原去寻找他,后来女于孩成功了,并回到了自己的躯体复活了,她也将只属于这荒原的男孩带进了人间。
结合了《三十九级台阶》和《指环王》的内容和特点,使这本书更加有魅力,这本书中也有许多哲理,最有特点的是“摆渡人”这个角色,灵魂的摆渡人,指引千万个灵魂,穿过荒原,穿过黑暗,去向另一个世界,这,就是他的使命,除了荒原,他不属于任何地方。他不能拥有自己的相貌。相貌随被摆渡的灵魂而变,如果摆渡人真的存在,那也是因为灵魂的需要。
这本书告诉了我们,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个人,是为了你的需要而存在。如果命运是一条子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
读《摆渡人》有感12
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就像是迪伦的那一场灵魂之旅,我们会遇见高山和泥泞也会遇见嘶吼着的狰狞的魔鬼,但是同样的我们亦会有一个让我们坚定不移深爱着的崔斯坦,那是光明,是信念,爱,自信等正能量。
这两天一口气读完了克莱尔的《摆渡人》,本来计划着一周时间读完,自从昨天晚上开始阅读,被迪伦的灵魂之旅深深吸引,故事情节一环接一环让人无法只在每天的阅读时间阅读计划好的章节。
整本书讲述了迪伦死后在摆渡人崔斯坦的保护和引导下经历重重困难穿过荒原走向另一个世界,最终因对崔斯坦的爱恋重返来时的路,到荒原寻找崔斯坦,最终他们一起回到了人间的故事。
书中的'荒原是迪伦的内心映像,包括他们途中的避难所也是迪伦的心像所创造,当迪伦心情开朗的时候天气便大好,他们可以安心赶路,当迪伦心里感到害怕,心情越是阴沉时,天空便开始变得阴沉,躲在黑暗中的魔鬼就会嘶吼着朝他们飞来,越是恐惧魔鬼便会越聚越多,脚下的路也会越变越难走。
当她历尽艰险到达另一个世界的时候,她内心念念不忘的是崔斯坦,在乔纳斯的引路下,她访问了伊莱扎之后知道自己重返来时的路若是失败便会魂飞魄散再也无望和自己的亲人相聚,还是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返回荒原的路。一路上没有了摆渡人的保护她凭着信念和心中的光与魔鬼和路途中的障碍斗智斗勇,终于找到了她心爱的崔斯坦。
其实和崔斯坦重返人间,迪伦战胜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魔鬼,所谓魔鬼和重重阻碍是她内心深处的阴暗面,是恐惧,自卑等负能量,正如崔斯坦告诉迪伦的那样,他们穿过荒原那些泥泞和高山都是迪伦的错,因为他们所遇见的都是迪伦的心像。
正如张德芬所言的"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你所看到的不过是你内心的影像".我想这便是这部书被称为影响深远的心灵治愈之书的原因,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就像是迪伦的那一场灵魂之旅,我们会遇见高山和泥泞也会遇见嘶吼着的狰狞的魔鬼,但是同样的我们亦会有一个让我们坚定不移深爱着的崔斯坦,那是光明,是信念,爱,自信等正能量。
我们大多数人都会靠着对崔斯坦的渴望而战胜魔鬼和泥泞找到我们来时的路。然而无论是魔鬼、泥泞亦或者美好的崔斯坦都是我们内心的映射,这里还要引用张德芬曾经在她的书中提到的"你恐惧都会持续",同理你期待的也会如约而至。
愿每一场灵魂的跋涉都能战胜魔鬼和泥泞找到自己的崔斯坦。
读《摆渡人》有感13
临近放假的时候,我在学校图书馆里一眼就看到了这本《摆渡人》,不知是不是和最近热播的电影《摆渡人》是一回事,但是拿在手里甚是喜爱。和旁边同样借书的李老师攀谈几句后,得知她看过这本书,便询问了几句,得到好评推荐后,毅然决然地借了这本书回家。
假期里,因为有孩子紧随左右需要照顾,所以我也是利用孩子睡觉的零碎时间看完了此书,尽管如此,感触还是颇深。
其实,读了克莱儿·麦克福尔的小说《摆渡人》,情绪很低落,在黑暗中甚至忍不住还掉了泪。我从没觉得我没有朋友,却不知为什么,在看到扉页那句“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灵魂的摆渡人”时,一种痛彻心扉的孤独感像奔跑的犀牛,一头撞进血液里,周身堵得难受。
人性的回归,可以让人找到真实的`自我;爱情的力量,可以让人战胜恐惧。曾经自卑,软弱的小女孩开始变得勇敢而坚韧,如破茧而出的蝴蝶一般呈现出一个完全不同的自己,为了自己内心真实的愿望,迸发出了巨大的能量。曾经阅遍人间生离死别几近麻木的摆渡人,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心灵深处对生命的认知,对美好的向往,对生活的热情。最终人性的伟大改变了命运,面对未知的恐惧,女孩与摆渡人勇敢的选择了即使灰飞烟灭也要在一起的决定。他们一起回到肉体死亡现场,然后奇迹发生了,他们都成了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类,可以如愿以偿的生活在一起。
读完书之后想想,其实我们现在很多人都是在求稳,不想改变,等待着时间给我们答案,然而迪伦穿过荒原,她就摆脱了那些一直纠缠她的恶魔,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她生命不再受到威胁了——她“回家”了,这是被摆渡人的终极目标,然而她爱上了她的摆渡人,走过分界线她便再也见不到她的摆渡人,她不愿过着那样没有希望无限期等待的生活,她选择了再次回到荒原——那个她曾经无比害怕也无比甜蜜的地方。在看小说的时候我一直受一种思想束缚着——那个统管人界、荒原和鬼界三界的大人物该出来阻拦了吧。可能吧,作者追求的是一种无拘无束,而受限的是我自己。
阅读《摆渡人》,更像是跟随主人公历经一场关于心灵变化的历程。灵魂的摆渡除了意味着走向另一个世界,也更意味着找到另一个更加真实的自己。如果说摆渡人引领了女孩的灵魂,那么某种程度上,女孩也是摆渡人的灵魂“摆渡人”。
《摆渡人》是一本 非常棒的书,我非常喜欢这本书。看完后会反思自己的生活状态,我是否在无休止的过着复制般的生活,没有变化,没有期待。然而其实自己是有梦想的,只是没有勇气再回到那个“可怕的荒原”,去寻找自己的“崔斯坦”。
读《摆渡人》有感14
喜欢看书,也看了很多书,年轻的时候喜欢看武侠小说、言情小说,现在经常看跟生活有关、跟工作有关、也看调节心理的书。
说到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我脑海里一时之间有些茫然,但是很快便出现《摆渡人》三个字,这本书应该是三年前看过的,我平时读书速度也极快,可以算得上是好读书不求甚解,很多书一晚或者半天就能看完。
但是摆渡人应该是看了两遍,每个人看书后的理解不一样,详细的内容已然模糊,但常常会在情绪波动的时候想起来一句话:“每个人心中的荒原,只能靠自己才能走出”。
本书作者克莱尔.麦克福尔,是英国文坛备受瞩目的实力作家,《摆渡人》是她最著名的作品,一举摘得五项世界文学大奖,在英国出版后大受欢迎,畅销欧美30多个国家和地区,销量始终高居英美各大排行榜,被称为最受读者欢迎的治愈系小说。
当我们直面生存、死亡与爱,哪一个会是你最终的选择?
15岁的单亲女孩迪伦,在家里与母亲总是无话可说,在学校里与同学格格不入,唯一谈得来的好朋友也转学离开了,迪伦的生活一片狼藉,痛苦不堪。
她渴望改变,决定去看望久没谋面的父亲,却在途中遭遇交通事故,成了列车中唯一死亡的人,跟随她的灵魂摆渡人大男孩崔斯坦,穿越荒原,到另一个世界。
在长途跋涉中,他们会遇到无数恶魔的攻击,而崔斯坦是那个保护她,要护送她的灵魂安全到达彼岸的人。
在险象环生的日日夜夜里,崔斯坦让迪伦明白了,荒原的平静与动荡,都取决于自己的内心,你的心平静,那么荒原就是平静的,你的心浮躁不堪,荒原就恶魔丛生。
为了不让恶魔把迪伦拉下深渊,灰飞烟灭,永不超生,崔斯坦拼劲全力保护她,不惜自己受伤,而迪伦也从最初的不敢置信不能接受到后来的坦然面之,两个年轻人的心渐渐靠在了一起,互相爱上了对方。
在崔斯坦的引导下,迪伦来到了彼岸的天堂,当她知道走过分界线后便再也见不到崔斯坦,这种思念让她非常痛苦,一路从荒原走来,逐渐成熟并坚强起来的迪伦知道了自己真正追寻的是什么,她决定冒着魂飞魄散的危险逆过荒原回到起点,她要和崔斯坦在一起。
返回的途中,迪伦变得更加勇敢无畏,因为她的'心中有信念和爱的太阳,她坚持拖着崔斯坦跋山涉水,回到事故地点。
或许是上天都被这份爱所感动,迪伦苏醒了过来,而崔斯坦也来到了现实世界,他们再次相逢在新的世界。
事故前的迪伦是一个普通的15岁孩子,甚至有一点孤僻、叛逆,内心脆弱,犹疑不安,此时,她心中是一片荒原,唯有爱,才可以浇灌它茂密生长。
事故后的迪伦坚强、勇敢,即使身处逆境,也有勇气突破各种束缚,因为爱可以战胜一切。
而我,每每心中的荒原恶魔丛生之时,就会想起迪伦的故事,明白所有的烦恼都来自于自己的内心。
读《摆渡人》有感15
如果命运是一条孤独的河流,谁会是你的灵魂摆渡人?
这个暑假我看了一本很有趣的书,与其说这是一本书,不如说这是一个美好的故事。这本书讲述了一个关于十五岁女孩迪伦的经历。迪伦是一个在学校里很不合群的女孩,孤独而混乱。她最好的朋友转学了,身边剩下一帮只会冷嘲热讽的同学,加之和母亲关系太过一般,她一直期待着想去寻找自己的父亲,其实是为了摆脱这种看不到任何希望,压抑到窒息的生活。因为生活在单亲家庭,迪伦十分缺少父爱。身边的环境使她更加想念父亲,想念自己成长道路上缺失的那份温暖与陪伴,这感觉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于是她决定起身去找父亲,寻找那份父爱。不幸的是,迪伦乘坐的列车发生了意外。她拼命爬出火车残骸,自信地以为自己是唯一的幸存者,而眼前,竟是一片荒原。此时,迪伦看到不远处的山坡上一个男孩的身影。那是崔斯坦。男孩仿佛就是为了等待迪伦而等待着。是的,崔斯坦就是迪伦的摆渡人,迪伦已经在事故中不幸遇难了,崔斯坦就是上帝为了帮助孤苦无依的迪伦找到回家的路。现在他的任务是陪伴迪伦走过最艰难的这段路。崔斯坦对迪伦来说很特别,他的笑容令人内心宁静,他的`孤傲又有些神秘莫测。最重要的是,他让迪伦年轻的生命中第一次有了渴望许久的安全感:无论发生什么,迪伦的身边一直都有一个崔斯坦陪伴着她。他们一起经历艰难险阻,携手走过泥泞的沼泽地,渡过危险的湖区,在安全屋里烤火休息。
两人在荒原中相伴相行的故事深深地温暖了我:他们相互陪伴,相互照顾,从陌生变得互相有好感,争吵,拥抱当崔斯坦被恶魔拽下去的时候,迪伦苦苦等了他两天,而几乎失去意识的崔斯坦在听到迪伦大声喊着:崔斯坦,我需要你的时候,意识突然清醒,回到了她的身边。仿若时光静止,所有的情愫都凝固在美好的瞬间。但一切事物就算再美好也躲不过分别,到了路途的终点,再向前就是天堂了,也就是在这迪伦勇敢地表白了崔斯坦,但他不能,剩下的路他无法陪她走下去,他不是救世主也无法改变自己和迪伦的命运,所以在分界线处崔斯坦别无选择地走了,去迎接下一个灵魂,开始他新的任务。而迪伦却执意放弃轻松的生活,重回险象环生的荒原,只为找到他,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她不顾他人的劝服,毅然决然地打开了回到荒原的大门小说的结局美好且温馨,崔斯坦来到了她的世界。
崔斯坦是迪伦的摆渡人,他陪伴她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刻,共同面对困难,也让她更加勇敢更加坚强,敢于追求自己渴望的,使迪伦从一个需要被保护的弱者,变得无懈可击。迪伦不再惧怕死亡,是她的勇气清除所有横亘在他们之间有形或无形的羁绊。迪伦也是崔斯坦的摆渡人,她让他认清了自己,他不再是那个日复一日没有目的地活着的那个崔斯坦,他也有自己想要守护的人和情。
为了再次拥有这份感受,值得冒永远沉沦的风险吗?值得。
真正的摆渡人也可以是你自己,只有你不敢做的,没有你不能做的。一直以来禁锢我们手脚,不去行动的从来不是他人,而是内心的胆怯和懦弱。你是你的向导,一直都是。只有无所畏惧的前进﹑向往自由的内心,才能使你得到自己渴望的。
【读《摆渡人》有感】相关文章:
读摆渡人有感07-04
读《摆渡人》有感05-31
读《摆渡人》有感02-01
读摆渡人有感06-26
【荐】读《摆渡人》有感04-01
读《摆渡人》有感【热门】07-04
读《摆渡人》有感【精】07-04
【推荐】读《摆渡人》有感07-05
【热门】读《摆渡人》有感05-31
读《摆渡人》有感【热】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