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读后感 (通用31篇)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老子》读后感 ,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老子》读后感 篇1
读《老子》,在班主任工作上我不断得到应证的就是:班主任,要善于示弱。这于我自己是有深刻的体验的。当班主任半学年了,应该说现在还带得不错了,但是自己的评价迥异。我的班主任之路经历了两个清晰的阶段:严格甚而严酷的铁血政策阶段,宽松和平的无为而治阶段。比06年9月刚接手一年级班主任工作的时候,喜欢和学生较劲,钉是钉,锚是锚,对待学生非常严厉。在管理上以严格闻名。时间渐长,治班风格有了很大的变化,比较崇尚微笑型的无为而治,以温柔恬静着称。
两种治班策略外人不一定看得出来,两种风格的好坏可以从自己的精神状态的变化来比较。
前段时间,我比较尖刻凌厉,经常处于一种焦灼的急躁状态,常常举轻若重。而后来,我很平和从容,淡定温柔,常常能够举重若轻。联系《老子》,觉得自己的变化是可喜的。作为班主任,能够示弱,善于示弱,其实也是智慧的表现。
第一、善于示弱,是忍一忍。
班主任成熟与否更多的是表现在对矛盾的态度上。年轻班主任比较容易“示强”,遇事沉不住气,往往习惯戴个“放大镜”,不知觉中就把小事看成了大事。我们常说教育无小事,这没有错,这是要求老师在战略上重视点滴的教育行为。但其实,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教育更无大事。班主任常常面对的鸡毛蒜皮的小事。哪怕是后果可能比较严重的,我们也不妨把它们化解为小事情来看。老子说“治大国如烹小鲜”,更何况治个小班。这样看问题,就能够让自己放松心态,“减轻”手上那点“特权”的意识,平等平和地和学生对话,平静平淡的来分析事情的因果。示弱,就是尽量多站在各个学生的立场上来看问题,尽可能得看得全面一点儿。只要避免了在第一时间勃然大怒拍案而起,班主任就能真正赢得处理问题的主动权。忍一忍,其实是一种宽容。
第二、善于示弱,是等一等。
没有永远奔泻而下的河流,总有回水的地方,总有停滞的地方。这些地方,对教育而言,就是宝贵的“迂回”之所。大刀阔斧在一般意义上是好的,但是在教育上,却往往坏事。因为人是这样的一种东西,他坚定而又动摇,他聪慧而又愚蠢,他理性而又迷乱。这个特点决定了人的很多问题完全可以自己解决,但要有一个前提——你要给他时间。时间才是真正的利刃,能够最彻底地斩断人心中的一些狂乱的想法和阻止人的可笑的行为。所以,班主任一定要以静制动,以低控高,制造“等待”的契机,把握“等待”的分寸。一直太急甘霖会变成洪水猛兽,教育也是一样。什么时候应该是和风细雨,什么时候应该是狂风暴雨,这全应该在班主任的运筹帷幄之中。等一等,其实是一种教育的信心,或者说是一种信念。
第三、善于示弱,是变一变。
刚开始班主任工作的时候比较容易犯自以为是的错误,习惯“一根筋走到底”,撞死南墙不回头还以为自己执着。其实,慢慢就会知道,世间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的道理。班主任工作的艰难在于:你工作的对象是人,而且是还不成熟的.儿童,善变是他们最突出的特点。因此,你既要以不变对他们的善变,更要以变对他们的变。有了这个底,你就为自己的永远微笑找到了充足的理由。在教育信念上,班主任应该坚如磐石,但在具体策略上,班主任应该是条“变色龙”。你要有“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能力,要给学生创造瑰丽多彩的校园生活,要让学生感受到你就是一本未来生活的百科全书和绚丽画册,应接不暇精彩纷呈。你要让学生晓得你是一位战术多变的领导者,你会气势磅礴的降龙十八掌但是不屑用,你经常使的是捉摸不透的十六诀空明拳。变,以柔克刚,以弱胜强,以少对多,以曲绕直……灵活的教育变式会让你面对各种各样的孩子都能自信满满,进退有术。变一变,其实是一种教育战术。
善于示弱,不是委曲求全,不是逃避放弃。老子说得好:能承受全国的侮辱,才配做社稷之主;能承受全国的灾祸,才配做天下之王。同理,能承受学生误解的,能忍受等待煎熬的,能禁受变化磨砺的,才可能是成熟的,幸福的班主任。
《老子》读后感 篇2
读《老子》,我自然而然地融入那个无欲,无求,无我的自然空灵的世界,“道”的世界,是自然的世界,恬淡平静里蕴含无限玄机。或许,没有读《老子》之前,我对老子及其思想一直停留在历史课本上——“无为而治,消极避世”。
在花费了颇长时间研读之后,掩卷之余,不免为自己先前那狭隘片面的肤浅理解羞愧不已!老子其人格,是伟大的、高尚的;其精神看似波澜不惊,但体察其深处,却让人感受到一种隐幽的忧郁和痛苦之情。读罢此书,我能深深地、切实地感受老子也是热爱人世,关心人世的。与孔子采取的积极入仕以推行仁义不同,老子另辟蹊径,探究人与自然,人与道法,人与天地的内在关联,极力使人道符合于天道自然无为的客观规律来求得自己的理想社会。唉!可惜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和孔子一样,在有生之年,老子的思想也未能被圣人所重视。那怎么办呢?孔子选择了著书立说,论诗书,授弟子;而飘逸的老子,没有了俗世的羁绊,选择了更富历史传奇性的方式——夕阳古道,羸弱青牛,函谷关口,飘然而逝。老子是智慧的。
第四十三章里,“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天下最柔软的东西,能在天下最坚强的东西中自由穿行),好比人的舌头和人的牙齿——当你老了的时候,坚硬的牙齿都掉光了,而柔软的舌头却依然存在。“柔能克刚”,这个现实的规律被老子三言两语揭示出来。又及五十八章里,“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灾祸啊,幸福紧靠在它旁边;幸福啊,灾祸正在里面躲藏),这实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里提到的唯物辩证法的具体阐释,看似矛盾的“幸福”和“灾祸”,在特定的时空,特定的环境,却能相互地转换,或者说和谐地共处。行文至此,让我想到了“塞翁失马”。
塞翁失马,焉知其非福耶?焉知其非祸耶?老子是浪漫的。除却对现实的讨论,《老子》里不乏空想的意象的成分。例如第四章、第二十五章里对“道”的描述:“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我不知道它是何物之子,它似乎先于天帝而产生);“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母”(有一物体,混然而不可分,在天地形成之前即已产生。它寂静而无声,空虚而无形!是唯一的存在,永远不会变更。它循环运行,永无止怠,可以作为天地的命根)。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浪漫的民族,民族性的浪漫则可以体现在文学上,而老子的道家哲学恰恰开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从“道”的解释,开始,浪漫延续在《老子》的字里行间,延续在屈平的《离骚》、《天问》,延续在太白的“飞流之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老子又是孤独的。老子希望天子能循天道,修玄德,不要过分追求盈满。
他认为虚静而不盈满的君主才能有所作为,功用才永不衰竭。他还主张人们都效法那泽被万物却“不争”的睡——“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而且,君主还要做到“不争”,即是“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因为“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不争,还体现在不以武力、兵强而争于天下,故而底层的劳动人民得以休养生息,过上太平的日子。老子完全是出于一种古代的人道主义,从体恤劳动人民的角度出发。然而,老子的`主张、理想已经不可能为当时的社会现实所认同、容纳。试想,在那一个打着“尊王攘夷”幌子的春秋时期,“家天下”名存实亡,礼崩而乐坏,兼并土地,掠夺财产才是各诸侯热衷干的事,哪个朝廷还会听得见一个周王室守藏之吏的话呢?回到氏族社会?无为?开什么玩笑!可以想象,道不行的老聃是凄怆的、隐忧而痛苦的!所以,就有了函谷关口,老聃的青牛孤独的身影(幸好,他还有函谷关关长尹喜这个铁杆粉丝,在他“莫知其所终”前让他著下《老子》)。
虽然,老子的抱负在那个社会巨变的历史时期不得实施,但《老子》里很多修身的经验我们却可以借鉴。比如我们应当像天地那样自然地、无所偏私地普爱万物;比如不要有心的追求作为,有心便会“妄作”;又如,为人处世,我们应当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虽然我们不能像圣人那样“被褐怀玉”,“方而不割,直而不肆,光而不耀,廉而不刿”,但是基本的道德行径,我们还是能明白并实践的。
读《老子》,不能不提到“道”。“道”是什么呢?根据老子所说,这个“道”是万物之本原,它先于天地而存在,是天地万物更是人类所应遵循所应效法的最高准则和典范。“道”效法自然,其存在本身就是自然之永恒规律,不会有任何改易变化;它虚寂幽玄,但功用却永无穷竭;它混沌素朴,和光同尘,顾伟天地万物之宗;只知它先于天地而存在,却不知它究竟由何而有。我想,或许“道”是不存在的,又是无所不在的;或许,“道”是无形无状的,又是充塞宇宙的。或许,“道”就在我们心中……
《老子》读后感 篇3
中国哲学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我国思想史上影响最大的,有四大思想资源和思想传统。那就是:原始儒家、原始道家、中国佛学和宋明理学。这四大思想传统的一个共同点是,它们的学问都是生命的哲学,他们的智慧都是人生的智慧。这就是说,中国哲学的智慧是从伟大精神人格中、从哲学家的实践行为中流露或显现出来的。中国哲学家是先知、诗人和圣贤的综合人格。他们透视现在,玄想未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把高尚的理想拿到现实世界来实现。
原始道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老子》文约义丰,《庄子》诙诡谲奇。《老》《庄》不独表达了特殊的生存体验、宇宙观念、人生智慧,而且代表了特殊的中国艺术精神,是各类艺术的灵魂和源头活水,堪称世界文化的奇葩。读《老》、《庄》既要用理智,又要用感情,要有自己对生活的体悟,甚至要投射全幅的生命。
《老子》又名《道德经》,是世界文化史上的瑰宝。老子所著。其人姓李名耳,字伯阳,谥曰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人。是轴心文明时代最著名的思想家,道家著名代表,又被奉为道教的鼻祖。
《庄子》一书(庄子著,其名周,先秦著名思想家,道家著名代表。)是道家与道教的经典,主要强调的是整体的和谐与物我的相通,是我国文学史上不朽的源泉。包含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内篇语言风格接近,思想连贯,自成一体,乃庄子自著,是全书之核心。庄子的精神,也正是中国艺术精神和中国美学精神。
“道”是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恍恍惚惚的东西,无形无状,混而有一。它是宇宙唯一的存在,“先天地生”,为“万物之母”,是一个终极实在,是万物的`根源,是一种不受局限的、无终止的、一切事物的源泉与原始浑朴的总体。“道”不是一静止不变的实体,而是永远不停息的流转与变迁的一个过程。道是整体与过程的统一。道具有否定性和潜在性,它创造和维持了每一肯定的和实在的事物。在这一历程中,潜在变为现实,否定变为肯定,空无变为实有,一变为多。同时,又伴随着相反的历程。在这里,相反相成的辩证公式决定了变迁的过程。“道”还可以视作阴阳、刚柔等两相对峙的力量、事物、原理之动态统合。在人生论上,老子强调“无为而无不为”;主张“为学日益,为道日损”;认为,真正的智慧,必须从否定入手,一层层除去表面的偏见、执着、错误,穿透到玄奥的深层去。宇宙真相与奥秘,是在层层偏见剥落之后才能一步步见到的,最后豁然贯通在我们人内在的精神生命中。
其实道家与儒家殊途同归,最终都是强调个人与无限的宇宙契合无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道家通过否定的方法,否定知识、名教,甚至一切外在形式的束缚,包括儒家仁义的束缚,化解人生之忧;追求的自由是精神的超脱解放,人与天地的合一。所以庄子要化解物形,才能作逍遥无待之游,达到“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境界。道家之“道”本体虽具有“自然而然”的特性,但在深层上仍具有价值、意义本体的含义。“道”成为最高准则和最后目的,“为道”即展开了道家人生价值的各种内容。庄子所主张的精神自由即以对最高本体“道”的冥悟契会为前提。
道家认为,个人应当追求永恒的逍遥与解脱。庄学讨论了人的生存处境。此身有限,吾生有涯。以有形有限之生投入天下,人要面对无限的时空、知识、意义、价值,这一“无限”令他不安。在熙熙攘攘的人世和各色人等的不同欲望之追逐竞争中,人心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和痛苦,人往往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如何化解这些痛苦、困惑?庄子的人生哲学启迪我们由现实到理想,由有限到无限,这一自由观的背景是反对唯我独尊,主张宽容。承认自己的生存、利益、价值、个性自由、人格尊严,必须以承认别人的生存、利益、价值、个性自由、人格尊严为先导。这种平等的价值观肯定、容忍各种相对的价值系统的意义,决不抹杀其他人的利益、追求,或其它的学派、思潮的存在空间。这样,每一个生命就可以从紧张、偏执中超脱出来,去寻求自我超拔的途径。人们从超时空的境界中还要再回到现实中来。到最高境界时,道家又以道为出发点地向下流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因此,道家理想也要贯注到现实人生之中。
“大道废,有仁义。”仁义礼法正是在大道荒废、国家混乱、家庭不和的时代,才成为社会的急需。老子在这里主要不是批评儒家,而是讲述道德仁义出现的背景。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说,老子采取了追问的方式解释了从“公天下”到“私天下”的蜕变过程中,由于人们普遍信仰和具有原始宗教意味的“道”的旁落,而后才需要强调人之内在的“德”;内在德性的削弱,才勉力保留起码的怜悯心、同情心与推己及人之“仁”;总体的道德原则──“仁”的沦丧,才需要强调部分的道德原则和合宜、适宜的行为──“义”;义行的丧失,则只有靠外在的秩序、规范之礼乐制度来约束人的行为,并维系社会,包括使财产与权力的分配秩序化。
《老子》读后感 篇4
老子是我国古代诸子百家中最具神秘色彩的人物,他给后人留下了一段扑朔迷离的传说。最近我读了《老子的智慧》这本书,老子的智慧看似虚幻无边,其实蕴藏着许多实实在影响我们生活的人生哲理。
老子是我国春秋战国初期著名的大思想家、哲学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的智慧在管理、做事、做人、处世、修身等方面都能给人们以指导,让人们以平常的心态、正确的方法去解答那些看似复杂的人生难题,并以一种轻松的心态去感悟、印证人生的成功。老子的智慧耐人品味,在如今人心浮躁的社会,让我们以一颗平常的心去感受老子的一字一句:
一、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是老子管理思想中的核心之处,是老子最经典的.智慧。“无为”不是消极、无所事事、不做事情,而是强调不任意妄为、不随意而为、不违道而为;要求人们的思想及行为顺应自然、符合自然,但又决不能消极的听任自然,而是认为人要在符合自然要求的情况下行动,才能在花费力气较少、遇到挫折较小的情况下,达到自己的目的。将这一管理智慧应用到现代管理中,就是强调管理者要顺应自然、顺应趋势、不违道、不随意而为,踏踏实实地寻找切实可行的发展之路,达到“无为而治”的目的。就拿我们学校来说,几年来,在学校发展过程中,顺应形势的要求,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寻求先进的管理经验,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加以创新,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建立并完善了各种制度,形成了符合学校实际的管理制度,使学校在“规范化、精细化”的管理轨道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基本上实现了持续、稳定、快速发展,成就了“科工现象”
二、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老子的思想中蕴含着很多做事的智慧,如:道可道,非常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慎终如始,则无败事等等。“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老子做事智慧之一,就是要求做事要从根本做起、从小事做起。换言之,天下之事都必须从简单、细微处入手。所以想成就大事者,需要从小事做起,从细微处着手,这样大事、难事慢慢就会变成小事、易事。我们都知道没有学生何为学校?对大多数中等职业学校来说,招生工作就是头等大事。在拿我校招生工作来说,我们也曾经历过“僧多粥少”的时候,只有经历过的人才有深刻体会。为了广聚人气,我们一方面分析形势,吃透政策,领会精神;另一方面,要求全体教职工全面了解学校情况,讲学校概况、、实验实习设备、师资力量、校企合情况、学生实习就业情况、对口升学情况以、学生在校一天的作息情况以及学校管理情况等等方面,都要牢记于心,讲起来如数家珍;第三方面,对待来校参观的学生及家长,要做到宾至如归,对他们的问题做到有问必答、不厌其烦。在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的招生工作一年一层楼,首先在职业学校招生中出现限分数的要求。招生工作在省市属学校中成为领头雁。由于人气指数高涨,使学校各项工作蒸蒸日上,成为社会各界和本系统中被关注的对象。
三、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在老子看来,真正的智者应具有“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内敛功夫,如此既能在立身处世等方面表现的从容自若,有能避免事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是一种大境界,要想做到大智若愚,大巧若拙,一方面要“修”,加强自己的内在修养,以海纳百川的胸襟看待世间人事;另一方面要“练”,注意积累经验,掌握、顺应事物的本质规律,不苛求抱怨,以自己的参悟身体力行,以求的更大的发展。
老子的经典智慧思想读起来很有味道,在闲暇之余读一读,慢慢咀嚼、细细品味老子的思想,将能修身养性,在繁忙中得到解脱,在迷惑中得到清净。细细品味老子的智慧,吸取其精华来给我们的加强营养,这也算另一种意义上的“充电”吧!
《老子》读后感 篇5
在工作之余,翻看汪大海、胡卫红编著的《跟老子学无为领导跟孔子学有为管理》拜读此书让我跟随汪大海的脚步走近老子的道家学。学完整个上篇,在感受到了思想家老子的聪明、睿智,被他的丰富的哲学思想所折服。叹服之余,我不禁把老子思想与自己的组长工作以及班主任工作联系起来,进行了思考。得到一些启示,写出来以与老师交流、探讨。
体会之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德经》第1章)
“道可道,非常道”,可以通俗地表述为:你所说的规律既是规律,也不是规律。还可以进一步表述为:你可以运用你掌握的规律,但不可执迷于你掌握的规律。
“名可名,非常名”,书上虽没有直接解释,我认为:规律可以说清,可以说明白,但又不完全说明白。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你不说它也存在天地之间,你掌握它,描述它应用它,他就能成为万物的根源。
规律存在于实践一切事物之中,以人类的有限的智慧,不可能全然掌握,但我们仍然要利用自己的有限智能,尽可能掌握并利用它。作为年级组组长和班主任:将如何去掌握和利用规律呢,老子给我指出了道路:经验交感。组员们之间的交流、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教师家长交流、学生和家长的交流、家长和家长的交流。只要都充分的交流一切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
体会之二:
告别“伟人”时代
老子给领导者们指出了一条相反的路径——丢掉心中“伟人”的幻影,保持谦卑的姿态:
江海所以为百谷王,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道德经》第66章)
江海之所以能成为百川之主,因为它们善处卑下之地,所以成了百川之主。
孤零零地耸立一峰,如何以低姿态容纳百川,汇集成海的空阔境界?
一个人的伟大之处,就在于知道自己的渺小。人,不过是茫茫宇宙中的一粒微尘,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滴水,不妨以谦卑之心面向世界,将姿态放到最低。如此,就为容纳新知、容纳他人、容纳世界留出了最大的心灵空间,从而在这个有限的时间里,让生命的价值放出最璀灿的光芒——虽然人生如流星般飞逝,但那一瞬间的闪光,也足以照亮整个世界。
读完这一段让我深深感到:做班主任要“心中有孩子。”“做领导,心中要有下属或职工”你和他们是平等的。在此我想从我的班主任工作来谈我的想法。
作为班主任首先要有爱心,要“以己之爱,启动心灵”,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精髓,是教师最宝贵的职业情操。千万别忘记陶行知先生的告诫:“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中有牛顿,在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我们应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去感染学生,用自己的博学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用善良的情感去熏陶学生,用宽容的胸襟去感化学生。身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提醒自己提高教育素养。我们应该平等地对待班里每一位孩子,尤其对于特殊生,我们更要倾注更多的关爱。在我们的课堂里,不应高高自居,应该俯下身来,静听孩子的心声。
体会至三:
“上善若水”,什么意思呢?老子的意思是说,圣人像水一样。在我们常人眼里,圣人应该是高高在上、可望而不可及的,如同高山耸入云端,只可仰望、膜拜,怎么能像水呢?不可思议!然而,思想家老子把圣人比为水,则是看到圣人像水一样的`品格(这正是我们常常忽视的!):水是柔弱的,“天下莫弱于水”;水是自高而下的,流淌不止;水是生命之源,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是多么伟大啊!圣人就像水一样,从高处流向广大民众,滋养民众心田,与民众结合一体,打成一片,圣人之为圣人,缘出于此!
班主任又何尝不应像水呢?作为班级管理者,班主任也要有水的品格。班主任要像水一样,永远向下流淌不止,流向每一个学生,滋养每一个学生的心田,繁荣学生的精神家园;要像水一样,能容纳百川,“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载着所有学生 ,驶向成功的彼岸;要像水一样,“善利万物而不争”,用真挚的爱去善待每一个学生,使其茁壮成长,在奉献中体会班主任工作的快乐与幸福。
老子的儒家学说博大精深,我虽不能完全读懂,但是通过学习此书的通俗讲解,让我受益匪浅。我们的教育意识要在“有”“无”之间的灵活转换。管理和领导思想与方法也要在“有”“无”之间的灵活转换。至于怎么转换还有待于继续学习和研究,才能使自己的领导与管理水平更上一层楼。
《老子》读后感 篇6
门头沟师范毕业的我,早就苛求读一读老子的《道德经》,但二十多年来却不断没有读成,直到我们新中的读书沙龙成立后,我的夙愿才美梦成真。
当我第一次翻开陈鼓应著的《老子注释及评介》这本书时,我被出版序中的一段话深深地吸收了:“老子是朴素的自然主义者,他所关怀的是如何消解人类社会的纷争,如何使人们生活幸福安宁。他所希冀的是:人的行为能取法与“道”的自然性;消弭战争的祸患;扬弃朴素的生活,引导人们真诚朴质的生活形态与心境。“读完作者的这段话,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多么积极入世、关怀民众的老子呀,这哪里有消极出世影迹。所以从那一天起,我爱上了老子的《道德经》,固然书中有许多难认的繁体字,固然今年工作与家庭的担负很重,但我仍然对它爱不释手,不只读书沙龙的活动从未缺席,而且准备上好的笔记本,将每一章节誊写背诵;以至在节假日,外出骑游时也随身背上它,在新建的观景台上,河南的云台山上,河北的梨花峰上,我都高声诵读过它。
屡次学习诵读后,我的出一个结论:《道德经》确是一部好书,仅仅半年的学习就给了我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很大的影响。
首先,它“自然”“无为”的思想影响了我的教育教学观。
“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道之尊,得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但是不敢为。”
这几则里都有一个共同的词“自然”。“自然”“无为”是老子哲学最重要的一个观念,老子以为任何事物都应该顺任它本身的情状去开展,不用参与外界的意志去强力限制它。由于事物自身就具有潜在性和可能性,在它的潜在性和可能性面前,我们人类是不能够强作妄为的。
“自然”“无为”这一朴素的哲学观念提得多好呀,又是多么的顺应于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呀。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生命体,有着本身的潜在性和可能性,我们只能在别人生重要的学习阶段巧妙地引领他,而不是强作妄为地压制他,驯化他,将千百学生如机床普通消费成一模一样的机器零件。这个道理,两千多年前的老子曾经将它精简地提炼为4个字:“自然”“无为”,可两千多年后的我们却经常在冗杂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将它迷失,做出种种不论童性,不顾个性,以至丧失理性的愚笨举措。基于此,在我被冗杂的工作搞得临事而迷时,在我被学生的问题弄得焦头烂额时,我总不忘读一读、背一背《道德经》中那几句“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整天”以此来警示本人“自然”“无为”才是正道,耐心妄为只会坏事。
其次,它“虚”“静”的观念也影响了我的生活。
“致虚极,守静笃”
“天地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重为轻根,静为躁君。是以君子整天行不离辎重;虽有荣观,燕处超然,奈何万乘之王,而以身轻天下?轻则失本,躁则失君。”
生活在战争纷乱的战国时期的老子,面对不时涌现的战争、亲离子失的社会场面,他提出了“虚”“静”的观念,他以为万物的本源是“虚”“静”的状态,它不只主张为政应求喧嚣,个人的生活也应在烦劳中求静逸,在忙碌中能静下心来,在耐心中稳定本人。
反观两千多年后的今天,“钱权”似乎成了人们生活中独一的目的,大家每天都在围着它们团团转,小孩子为了未来能挣到更多的钱权而苦读,成人们为了在人前夸耀本人具有的钱权而苦营,老人们为了给儿孙和本人的养老留下更多的钱权而苦熬,好一派钱权为磨盘,众人为了个人的钱权而不停地拉磨、扬尘的场景呀!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世间,我们真的应该“虚”一下,“静”一下了。所以,在这个暑假里,我抛下了家务、学习和工作,骑上一辆普通的自行车,历时几十个小时,单独一个人骑行了两百公里。当我一个人在暑热未退的八月,骑行在109国道上,享用着那难得的孤寂中的喧嚣与虚致时,似乎身心伸展到了无限的大,无限的轻松,也霎时明白了:多欲的世界里,我们更应求喧嚣。“虚”“静”中才有自我的空间,随之“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就脱口而出,语虽未惊扰路旁枝丫上的婉转啼鸣的小鸟,却聩动了我的心灵与灵魂。
真心感激新中的读书沙龙,是你让我有了这样一个静心读书的时机,亦真心感激两千多年前老子的《道德经》,是你让我以届不惑之年的女人真正不惑。
《老子》读后感 篇7
断断续续,把白云先生的《老子之道》一书读完了。至道学宫微信公众号中解读的《道德经》更偏重于文字的解读,可作入门之用,而出版的《老子之道》一书对《道德经》的解读,则更加的深入。读完后的感觉是,老子《道德经》通篇,都是围绕着“去人复天”四个字来展开论述的。
天,天之道。人,人之道。去人复天,就是要去人道,复天道。凡是道德经中所说的无为,都是指不要为人之道,所说的有为,都是指要为天之道。
什么是天之道呢?万物皆为一道所生,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虽然天下万物皆为道所生,万物的生长收藏也皆为天道使之然,但天道从不将天下据为己有,万物只是循天道自然而然的生活,本自然。
老子所推崇的时代,是上古三皇时期,天人未分,万物与我为一,天下是天的天下,而不是人的天下。人与天地和谐并存,没有人之道的奇技淫巧。人人天德足全,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这里说的德,是天之德,而非人之德。婴儿刚生下来时,天德足全,而随着后世丧道,伪诈四起,婴儿慢慢的长大,被社会的尔虞我诈玷污,天德之缺,人德之厚,不复赤子之心。
什么是人之道呢?简单来说就是人们的奇欲。人都有欲望,这很正常。但人的欲望也分正欲和奇欲。吃饭,睡觉,结婚,生子,这都是人的正欲,天道使之然,符合天道的人欲,都是正欲。不符合天道的欲望,就是人之奇欲。
日月山川,树木花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已经很美了,但人却喜欢追求高楼大厦,钢筋水泥。鸟语虫鸣,高山流水,大自然的天籁之音已经很动听了,但人却喜欢追逐摇滚打击,听觉刺激。新鲜食材本身已经很美味了,但人却制作各种添加剂,调料,追逐味觉刺激。
有吃有喝有钱,人们本身已经很富足了,但却还是不满足,追求更多的财富,更多的金银软细,难得之货。随着欲望一步步升级,花样越来越多。普通之物已经无法带来更多刺激,于是飚车,蹦极,吸毒。本来男女之情天作之合,非要搞人兽恋,同性恋,搞丁克。本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非要熬夜作死。
人在奇欲的路上是没有尽头的.,奇欲非天道使之然,而是人之道所使,既非天道,故不足,不足,就会争,有争就会斗,有斗则有兵,最终走向天下大乱,这是一条不归路,最终的方向只能是一个,毁灭。一己之身失道则毁身,一家之身失道则败家,一国之身失道则亡国。
人人都想要难得之货,为了避免走向毁灭,于是人为的发明了礼。儒家之礼来救场,就是让人们行合于礼,大家不要争,不要抢,以免兵戈相见。礼非天之道,而为人之道,你可以定你的礼,我也可以定我的礼,凭什么要听你的。于是就有了伪诈,有人守礼,就会有人不守礼。
这时候法家应运而生来救场,对于不守礼之人,以法律的名义惩治他。但问题是,法为人之法,非天之法,天生天杀,变成了人生人杀,谁来确保人之法的正统性,正义性?你可以定你的法,我也可以定我的法,凭什么要听你的。最后还是要以暴力一较高下,血流成河。问题是,今天你能打赢我,明天你没了,换了新人,又会有新的法律。况且世间之事层出不穷,以有限之法律,永远无法约束无限之世事,最后只能沦为法无禁止即可为的混乱地步。
可见,随着天下失道,人们在人之道的路上是没有尽头的,失道而后礼,失礼而后法。礼法皆为人之道,皆为人言,人言,皆不足以成为判准,只有天之道,才能成为恒久的,不变的,唯一的判准,因为天道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
人是如何走向一步步的失道之路的呢?在于最关键的第一步,见可欲。如何才能去人复天,让人们重返天道的怀抱,避免走向毁灭呢?老子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失道,正是因为人之奇欲丛生,只有禁绝人之奇欲,人民才能重新变得淳朴,天下才能避免在人之道的路上走向毁灭。
有人说,现在不是过的好好的嘛,怎么说人之道会让人走向毁灭呢?其实我们人类一直面临着濒临灭绝的境地,在人之奇欲的追逐之路上,得不到就骗,骗不到就抢,抢不到就打,原子弹氢弹可以让地球毁灭无数次,人类随时面临着灭绝,自己把自己毁灭,恐怕是这个星球上最可笑又可悲之事。
反者道之动。随着大道丧,人们往而不反,在以人灭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而且停不下来。为什么停不下来呢?因为这本身就是一条不归路,你今天发明刀,我明天就发明枪,发明炮,人人自危而没有安全感,直到有了原子弹,大家发现再打下去,都得死,才有了一时的表面平静。越是平静,越是说明暗流涌动,到目前为止人类还没有灭绝,堪称奇迹。
怎么让大家都放下刀枪呢?这不是件容易的事。谁都不敢先放。蛮夷根本不懂天道,只知积人道之厚,指望它们放下刀枪是不可能的事。唯有华夏以战止战,以天道的名义,克人之道,让天道之光普照天下。到了那时,才有可能谈复归于天道。这也是为什么老子一直在讲用兵之道的原因。
去法以复礼,去礼以复道,这是一条漫长的去人复天之路。
《老子》读后感 篇8
学了《道德经》,一个特别强烈的感受是老子思想所处的智慧高度和对自然的领悟及对人类社会关系的宏观视角。对事物发展的辩证和转化能给出融入自然规律的基本解剖。特别难能可贵的是能够脱离“从众定势思维”的习惯而独立地接近于自然。
老子《道德经》的另一个广博在于任何人读之可以感悟出个体自己领域内的内涵和外延。也就是每个人都可以读出自己贴切的答案和个体标准。
以上是从宏观上对《道德经》的感受。而在微观上,老子对自然存在、科学、宇宙守恒、人文、国家管理、战争、人性、生命、名利、权位甚至物理都有自己独到精确和细致的认识。
下面对《道德经》的某些段落、重要的文句与自己的观念给出个人的感受:
(1)首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1章)
“道”可以泛指,自然的方面可以指自然规律,如:星系的运动轨道,物质的自然混成及固有的运动轨道和方式;人文方面可以指人道、道德、人类发展的自然规律。
“可道”是指出宇宙自然规律的确定性和因果关系。也就是宇宙的自然规律的可以被人类认可和确定的现象。
“非常道”又指出人类一旦用言语文字来表达就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用物理的观念来分析就可以认为是一种动态的存在使一切都不确定。也可以认为是指出人类的有限性而难于道出自然界的全部或准确的自然动态。
“名可名”就是人类对一切现象的命名,名可名是老子认可了人类思想活动对自然的命名。另一方面,又用“非常名”区分了“人类的名”和“自然的不可名”。
所以这样的一对排比句道出了宇宙无常和人类有常的界限。前面简单的6个字“道可道,非常道”就道出了人类不同参照系下的各种理论体系的存在是一种自然存在的现象。
(2)“无为而无所不为”是一脍炙人口的名句。
无为,不是字面上的直解不做任何事情,而是不做不符合自然规律的事情。当你不做违反自然和违反社会规则的事件时,你所做的其它事件就是无所不为。当然,在这里对“什么是违反自然和社会规律”的“无为”事件的判断是必须具有各种层次的经验和高度智慧。
举一些在自然低层次且简单的例子;例如:你不会游泳,就不要只身跳入海里。不跳海就是一种“无为”。这种不跳入水里就是一种经验的“无为”,而这种无为会给你的生命存在带来关于该问题的保障,这种保障就是一种变相的“无所不为”。上面举的例子是较为简单而浅显的例子,任何人都可以根据经验给出相应的、各种参差不同层次的“无为”和“无所不为”。
(3)人发地,地发天,天发道,道法自然。(25章)
这是一句用大小来定性宇宙存在的相互包容顺序,特别是老子在那个时代能够发现出了我们所看到的天被“道”所包容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宇宙观。更有对宇宙的存在给出了终极的自然存在观,而不是给出“神造”的自我臆测,这也是当时时代难能可贵的自然客观存在观念。
在这一章里,还有一句话是“人也大”,这一句主要是对人类精神伟大的特指,换句话,可以认为,人类的精神思维世界可以包容天地而存在。
(4)战胜以丧礼处之(31章)
老子在强兵反战与孙子的战略思想同出一辙,是以不战而胜为上上,而战胜以丧礼处之。说明老子对生命的尊重和不得以而为之的战争策略。
(5)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42章)
在这一句话里,是很有趣和抽象的。本解突出用现代物理的思路与之对应。为何老子认为三生万物,是说明老子认可这个宇宙是只有三样最基本的东西吗?那么,寻找这三样事件与现代物理学对应的是什么?就个人的分析就是“运动”、“空间”、“自然力”这三样;可以认为万物都是这三个事件组织而成的事件,没有更多于这三样的东西存在。这是对三生万物的.物理分析。
从此可以推出,二生三的物理意义。“二”就是“动”、“力”这二个事件的存在产生物质的“三”。三就是万物。再往上推,“一生二”中的“一”指的是整体的宇宙,就是我们这一个宇宙,而宇宙是产生动、力这“二”个现象的根源,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进一步可以认为动力互相转换是自然存在的因果关系。
最后,老子认为,道是宇宙存在的基本源头,也可以认定在自然角度上这个道是指特定的运动轨道。在人们对老子的分析中,主要认为他的道,因此把他称为“道家”。其实,对于德,是老子不能忽略的另一个主要元素。德产生道和道产生德是互存的两个基本元素,这也是81章用《道德经》命名的一个主要内涵。与之对应的是物理学上的《动力学》;可以认为道是由德决定的。对应于运动轨道是由力产生的物理现象。任何轨道如:导弹的运行轨道,物体的运动轨迹都脱离不了力的作用。也就是道是被力所决定的因果关系。反过来,力是由运动的道所产生的现象是人类难于直观觉察到的事件。关于这一点,将来的物理学定会给与正确的认识。因此,宏观地可以认为道德经可以对应于动力学,这是从物理学方面给与抽象观测的认定。由于当时动力学没有得到普遍的认识和推广,把“德”对应于“力”对于我们分析老子的自然科学观或许会有点牵强附会。
《老子》读后感 篇9
感谢甘肃张掖的祁振宸老师来苏州上开发光体时推荐的《德道经》,让我有机会透过熊春锦先生的系列著作的引导,简单正确读《德道经》,读老子心得体会。
3月底从北京德慧智邮购了部分书籍,前面几天读《慧性图文思维教育》,意识到诵的重要性。4月1日开始每天清晨6点在小区河边读大本简体带拼音的《德道经》,从头读到尾刚好一个小时。出门前将小丫读诵的《德道经》CD放入机器里,让孩子在它的背景中醒来。
不到一个星期,九岁的孩子突然要求要学习做饭菜,说自己学会了以后妈妈如果不空或不想做饭时他就可以为大家做。在与外人接触时也越来越变得彬彬有礼,愿意主动招呼(不知是听经的原因还是从他爸爸身上潜移默化来的,过去他是和我一样对人为外冷内热型不愿意主动招呼)。他向我们提的问题也充满哲理。比如:钱物和人哪个重要?世上最难的事情是什么?大人为何喜欢追究过去、争来争去、自己都没有做好却喜欢指责批评小孩子?这些问题其实在德道经中都有答案。大人学习读诵,孩子在无为(仅听CD没有读)中即获得。这不得不让我们惊叹经典的力量。读到《国学道德经典导读》一书第三章第五节熊春锦先生讲述汉字是道德文化的.记录时,萌发了学习繁体字的决心(过去曾不解先生王彦赟在追求效率速度的现今社会为何还坚持写繁体字,现在通过学习了解古人造字的非凡前瞻性,才终于豁然开朗对他心生敬意),便立即换简体版为熊春锦先生校注的《老子德道经》繁体竖版。
身边喜欢读书的年轻姑娘姬晓晨花了两天时间抄写完繁体竖版的《老子德道经》后与我分享,说开始抄写德篇时很费力,坚持抄完到道篇时就变得出奇的顺利。不知她的这一体验是否可证明了要得道定要先修德以及熊春锦先生校注时恢复《德篇》放前《道篇》置后还《老子德道经》原貌的重要意义?事实上我在开始大声读诵时也有和晓晨类似的体验。4月9日读到附在《老子德道经》一书后的《经典诵读心诀》,立即改变之前没有目标的盲读,而是在练习完开发光体课程所学的七个能量之后,借着全身在光的沐浴时观想老子与自己融合再读,发现诵读变得更加轻松,明显感应到声音的共鸣。再将自己诵读过程中得到的启发与熊春锦先生的校注对照(前面仅读繁体经-文并没有看注释),发现不谋而合的地方越来越多了,或许这就是频率接近后能与古人居,与古人谋吧。今天早上在平江客栈禅修和儒教两房外的花园里读时,右小腿前面开始有阵阵热流。声音的启动结合观想能产生更大的能量共振,这是与由杨子军、郑锦燕导师传授的起源于美国欧林的开发光体课程 原理殊途同归。看来无论是中国还是美国在很早就都已经发现宇宙能量的秘密。这两位华人心灵老师能将美国的开发光体课程教导传授得比起源中心还要成功,这其中一定得益于导师从小对国学经典的学与实践 四年前在上海锦燕导师曾说过她这辈子离开之前要完成的三件事:
一、创办掌上明珠学苑,
二、讲道德经还此经之真貌,
三、传讲龙华经)。
不断调整改变自己到自然(即自燃,甘愿燃烧自己为世界服务)的状态,依照经典或上师(品德高尚,思想光明之师)引导去乐行,就能掌握简单诀窍获得宇宙大能。
在十一天的时间中虽然仅凭自以为然的方式在读《德道经》,也很清楚继续下去的收获定会更多,终因无法等待忍不住内心的冲动写下上述初读的心得,期望能吸引更多的朋友加入诵读经典、为人格播下积极正面的种子为命运收割成功富裕的果实,为全国各地不断在身体力行推广德慧智的经销商们喝彩。相信有越来越多家庭的诵读,中国的国学道德之光定会在全世界绽放。要提醒大家的是,万法归一,每个人都有最适合自己的修行方法(修正自己行为让其合道与自然融合之法),这需要在对自己充满信心(信心不足者推荐利用简单的心理学科技工具--内在交谈全脑开发大师之金头脑组合 对自己潜意识作有效改变、提升)的前提下开放、积极、脚踏实地去发现,切忌死搬硬套、东施效颦让自己失去自由,徒生烦恼而误解经典归罪上师。
感谢一直在世界各地不遗余力传播国(医)学文化的当代国学名家熊春锦先生,将自己的智慧凝结成清明正义的文字、简单生动的图表,竭力还经典之原貌,让一直在迷茫甚至错误中等待的人能重新认识老子,吸收《德道经》中的精华,做道德的修真者。推荐有信心的朋友读上的熊春锦先生在柏林中国文化中心《老子德道经》导读报告--浅论道德救世,定会受益匪浅。
祝福所有朋友
道德之路精进
皆得暇满人生
《老子》读后感 篇10
虽然我学习《道德经》的时间很短,信息也不容易理解,但我在张兼维教授精彩的讲座中了解了《道德经》,学到了一些人生哲学,这是我以前从未接触过的,所以这确实是我一生中宝贵的一课,让我受益匪浅。张教授在讲课过程中也加入了许多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还提出主张,大家对《道德经》的理解和感受不一样,要多互相交流讨论。在这里,我就说说自己学习《道德经》后的看法和讨论结果。
《道德经》的核心是道。它继承了《周易》、《洪范》等著作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揭示了事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并提出“天道自然无为”的无神论思想。《道德经》文学丰富,视角独特,思想深刻,数据深刻。时至今日,仍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总的来说,在治国安邦、规划用兵、处理国际关系、现代企业管理等方面都有很好的借鉴意义;简而言之,就是人学习、修养、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精神标准。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在老子之前,人们认为宇宙万物都是上帝统治的,最高的上帝是天,也被称为天帝。这种观念直到春秋时期社会大变才改变。老子是一个从哲学层面自觉而明确地否定天帝的早期思想家。他在《周易》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老子“道论”的中心思想是:“道即自然,自然即道”。他说,“道”是万物之母:“道可以是道,但很道。很有名,十。没有什么是世界的开始。是的,万物之母。”(《第一章》)也就是说,作为宇宙的本源,就是道,它永远存在。道的运行是自由的、必然的,即按照自己的'规律运行。宇宙万物都是由它产生的,它是宇宙之母。
“无为而治”。老子的“道论”,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天人观”。所以老子的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基本上都是以人为本,顺其自然。至于怎么治国?他认为最好采取“无为而治”的方法,让人民过自由的生活,无为而治,听其自然发展,从而达到治理好国家的目的。在老子看来,无为就是有所作为,“无为而无不为”就是这个意思。老子反对以刑、礼、智治国。他反对增加人民的税收,反对拥有强大的军队。他说:“谁乐意杀人,谁就不可能在这个世界上成功。”(《第三十一章》)他也反对工商业,反对知识,反对文化。在老子看来,如果人类社会不要“智”、“仁义”、“智利”,国家就要被统治。这三件事不足以治国。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人专注于“简单”,少一些“私欲”,不求知识,这样才能没有后顾之忧。
老子向往的梦幻世界是一个小国寡民的原始社会。他说:“一个人少的小国,让人民有所富余,让人民宁死也不远走他乡。虽然有船,但是没地方坐。虽有兵,无话可说。这样人们就可以再次使用它。甘其食,美服,安宅,乐风俗,邻国,鸡犬之声,民不往来。”(《第八十章》老子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民休养生息、缓解剥削的迫切愿望。老子说,人为什么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那是因为他们的君主收了更多的税。“民以食为天”(《第七十五章》)。他还说,“人不怕死,你为什么怕死?”(《第七十四章》)这反映了老子政治思想中的改良因素。但小国寡民的梦想是幻想,违背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但要看到,老子的行动是对奴隶社会制度不合理的攻击,但对后世改良思想家和空想社会改革者的影响是深远的。
对立互补。老子理论的精髓是他的高明辩证法。我观察了自然界的变化,生与死的关系,新与旧的关系,社会史与政治成败、福与祸的关系,在事物中发现了一些辩证的规律。《道德经》,也深刻地论证了对立面相辅相成,事物必然颠倒的道理。老子说,有与无是天生的,难与易是相辅相成的,长与短只有相互比较才能揭示,不同的声音产生和谐,前后对立,有先后之分。总之,我承认事物是在矛盾中发展的。任何事物都必须是颠倒的,即事物发生变化时向相反的一面过渡,必要时完全变成相反的一面。因此,老子一再警告统治者,他们必须摆脱那些极端和过度的措施,不
那么,事情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世界也就因此失去了。在他看来,一个好的统治者必须知道弱胜强的道理。为了证明弱胜强,软胜强,他举了很多例子。他经常用水来比较自然力的伟大和人类的高尚品质。他说:“世界上没有什么比水更弱,但没有什么能战胜强者。不容易。柔胜刚,弱胜强,天下不知,可为也。”(《第七十八章》)意思是世界上没有比水弱的东西,没有比水更强的攻击力量这个事实是无法改变的。世界上没有一个人不明白,软战胜硬,弱战胜强,但是没有人能做到。老子认为,在发展的过程中,弱者是不可战胜的,这对于人们认识到新势力是不可战胜的,具有进取意义。
当然,老子的辩证自然观直观、原始、简单,缺乏科学论证。同时,他的辩证观缺乏不可调和的战斗精神,受到时代和阶级的制约。尽管如此,《道德经》中灿烂的思想火花,是值得我们珍惜的历史遗产。
我们要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来看待和学习《道德经》。老子的思想并不都是正确的、科学的,但仍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哲学思想,对我们当下的生活仍有借鉴意义。也许,在未来的生活中,《道德经》会帮助我走向成功的彼岸。
《老子》读后感 篇11
在假期中,我读了《老子》一书,谈不上什么理解,只能说是一些感想、体悟。《老子》虽然并不是专门论述教育的文章,但是里面仍然有很多关于教育的思想。它意蕴深远,让人思考,常读常新。
将老子的思想转换到教育中来,就是自然教育的思想。老子主张清静无为,顺其自然,这与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异曲同工。按照老子的理解,教育就应顺其自然,而但是过分强调主观意愿。教师的权威就应不被儿童感知到,这才是最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双方都要处于谦虚的地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教师应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尊重自然之道。这些思想,在我们这个年代就应进行批判性继承。
在我们的教学上,如果孩子在课堂上走神,当然能够直接批评:某某,注意听讲!老实胆小的可能吓一跳,赶快坐好,但过一阵可能又故态复萌;有逆反心理的可能就会脸色不善,甚至嘴里咕噜咕噜地嘟囔,虽然老师是好意,但传递到学生心里却成了恶念,课堂的气氛就有了火药味。有时课堂上学生竟然和老师顶嘴,僵持起来大家都下不了台。学生肯定是不对的.,但如果老师曲则全,表扬旁边的同学来提醒走神的人,或者请走神者回答一个问题,旁敲侧击地暗示一下,同样是批评提醒,转一个弯,大家心平气和,彼此相安无事,这样岂不是更好?
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所以看问题要辩证地看待。正所谓福祸相依,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就应抱着一种平常心,顺其自然。更进一步来讲,要将生活中的每一次遭遇都看成生命成长的历程,将遭遇中的精神、能量转化为自身生命的体验中来。对待生活,要有好的心态,不要过分关注荣辱得失。这样的话,才能做到透过无为到达有为,透过不争而没有人与之争。
低头静想,学生要照我的思路去回答,依我的指挥棒去质疑解难。他们还会体会到求知的快乐吗?
《老子》读后感 篇12
《老子》世称《道德经》,《老子道德经》等,它的作者就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老子,他是河南鹿邑县人,大约生活于战国春秋时期。
《老子》已经流传两千多年,两千多年来学习和研究〈老子〉的人古今中外不计其数,诸家百言,对于《老子》的理解各不相同。有人认为它是东方文化的代表,中国哲学的主根,有认为它是一篇长篇哲理诗,还有人认为它是一本讲帝王之学的政治书,更有人认为它是一本讲智谋奇术的兵书。在我看来〈老子道德经〉就是一本生活大百科全书,其内容既飘渺又实际,不同的人读会有不同的感受和收获,而且常读常新。
托尔斯泰年轻的时候曾在他的日记里写到:“没有孔子和老子,《福音书》就会完全不同了。而没有《福音书》他们却可以过得去。”这是西方教育背景下的大思想家对主宰中国社会几千年的两个大思想泰斗的客观评价。从他的话里我们不难看出,《福音书》里缺少的是老子和孔子的思想精髓,而在老子和孔子的思想会合出却从没缺少《福音书》里的任何内容。我从没有读过《福音书》,无从知道它到底有那些优势和不足。但是我在读《老子》的过程当中却感到了老子的博大精深。每每拿起《老子道德经》,读上几遍,就仿佛看到白发须颜的老子骑着青牛在我眼前出现,向我讲述他的智慧与修养。
二清静无为是一种心态上面讲了“有所为有所不为”,有写消极的意味。有人回提出疑问;要是都这样,这个社会还会进步吗?其实不然。清静无为是一种心态,一种思想的境界。它要求人们不追求名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以平静的心态来看待世界,看人生,看自己,努力完善自己的`人生。清静无为的人新中无过都的名利,虚荣。因此他不回利欲熏心,不回因为虚荣而蒙蔽了自己的双眼。
当然我说的只是我的观点,究竟《老子道德经》有没有什么好处,道是否适合你,这些都需要你自己去体会。所以为什么不试着读读《老子道德经》?经过了真正的学习和体会我相信你一定回得到不小的收获!
《老子》读后感 篇13
“没什么,世界的开始”
生命从何而来?父亲的精子和母亲的卵子都是没有“生命”的东西,就像我们身体里的任何细胞一样。即使它们有其特殊性,但只有结合起来才能形成一个特殊的东西。比如泥与火结合形成陶器,形状和质地都变了,但本质不变,还是无生命的。从精卵结合到婴儿,生命从何而来?
人生是什么?如果生命是健康身体的组合,那么如果有科学家无缝组合的健康器官,这样的“人”会有生命吗?如果是,讨论“灵”和“魂”有什么意义?如果不是,灵魂会在肉体死后死去吗?如果灵魂永生,他们会去哪里?
“出名,不是很出名”
语言和名字不能互相附加。我觉得在某种程度上是科学的。贤者的言论在他所处的时代和生活背景下是可行的。但无论是自然还是社会,还是每一个个体,都在变化。比如孔子重视“礼”,是因为人的心在周末不老,道德相反。《红楼梦》年,在一个家教严格的.大家庭里,是对年轻人自由思想的扼杀。鲁迅的反传统文化是,外国不得不迫使中国人面对战争,面对生存困境。在生活如此艰难的战争时代,普通人是不可能懂礼仪,谈音乐的。在这个世界上,随着经济、科技和网络的发展,人们想要有更多的钱,无休止地追求美、物质和权力,这违背了自然规律。
世间万物,到了巅峰都会衰落。如果人的物质欲望得不到抑制,一定程度上肯定会阻碍人的思想或精神。所以近代说要复兴国学,因为国学有中庸之道,有敬畏自然之心。比如,人们应该遵守这样的规则,严冬过后,春天一定会到来,严冬自然会持续几千年。所以,人在“知”之后,要采取平和的生活方式,日复一日地探索宇宙中生命的真谛。
“所以,总没有,我想看它的精彩;经常,我想看。”
就像我的第一个问题,世界上还有很多未解之谜。现实中似乎没有什么线索,要找“没有”。而“无”是神秘的,要从“有”开始仔细考察线索。送东西也有办法,但生活也有办法。正所谓“两者出异名”,“道为一”,所以“无”也是可观的。
《老子》读后感 篇14
在中国五千年悠久的文化历史积淀中,孔子和老子的影响无疑是空前的,他们的思想是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精髓。历朝历代都有着无数专家学者倾其一生来汲取儒、道思想,留下了不少评注,在这次郑州市教育局开展的读书活动中,有幸在学校的推荐下读了林语堂先生的《左手孔子,右手老子》,有了新的感悟。在这本书中,林语堂先生主要向我们阐述了孔子的仁义思想以及老子的“道”。
作为儒家的开山鼻祖,孔子的思想志在重新树立一个理性化的封建社会,主张阶级分明,这与当时周朝的封建社会正在趋于崩溃的时代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所以,孔子的思想是代表一个理性的社会秩序,以伦理为法,以个人修养为本,以道德为施政之基础,以个人正心修身为政治修明之根蒂。孔子与同时代其他各派的很大差异还在于他相信道德的力量,相信教育的力量,相信艺术的力量,相信文化历史的传统,相信国际间某种程度的道德行为。
人们每提及道家,就必说老子。老子作为中国文化主流之一的道家宗师,道教教主,他早已在中国文化思想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老子主张重返自然,不可抗拒地嘲笑孔教文化;他崇拜原始的淳朴,主张田野风光的'生活、文学、艺术;他代表奇异幻想的世界,有着一种天然的浪漫思想。老子的道是宇宙的神智,万物的根源,是赋予生命的原理,给这物质世界带来少有的统一和灵性。
喜欢抗拒外物的人似乎总是站在高处,较易于接受外界事物的一方则更能吸引人。代表这两种典型的人便是尊崇礼教的孔子和浪漫的自然主义者老子,这也注定了儒家崇理性,尚修身,道家偏好自然与直觉。
或许正是儒家和道家的各有所长才会有林语堂先生的这本《左手孔子,右手老子》的出世。我们并不需刻意评判孔、老的孰优孰劣,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可以肯定的是孔子和老子毕竟都是中国文化的左膀右臂,缺一不可。
《老子》读后感 篇15
今天终于把道德经读了100遍,终于摆脱了被债主催的感觉。让我们尽全力写一篇博客。
但是刚看的时候看多了晕倒了;越读越经文,感觉每天的失落。被古老师逼着写博客让我想起了读研时的趣事。
当时我们戏剧专业一共3个导师,每个导师有1~2个研究生,一共4个人。所以所有的课都直接去老师家。有时候上课讨论名剧的课文,有时候老师放CD。看碟片当然很开心。没想到,老师拿遥控器的时候,愣了一下。“我们来分析一下这段!”顿时懵了。毕竟看碟的时候,看剧是感性的,需要的是共鸣效果;突然大脑要切换到理论分析和逻辑思维,处于空白状态,就要搜索大脑的每一个角落去回忆可用的情节,寻找可用的.理论框架。再看完碟片,感觉有点抖索。我时不时用眼角看看老师要不要拿遥控器。我看剧的时候也尝试调动一些脑细胞做一些分析,但是后者基本上很难做到。老师停顿的时候,我们四个人总是不知所措,不喜欢看。
读《道德经》写博也很难。读圣经的时候,随着次数的增加,越来越像小和尚念经一样漫不经心。按照照顾老师的理论,不需要动脑,总结事情写博一定要动脑。当你在两者之间切换时,你会情不自禁地感到失落。
我们挤一点“牙膏”:
在人生的初始阶段,因为我们的身体和生活条件在“不断增加”,我们的精力会更多甚至完全投入到外在的东西上,比如“为了学习”,比如追求名利。在那个阶段,我们满怀雄心壮志,意气风发,痛斥方遒,相信人定胜天,相信人定胜天,相信“我能行”。但是当我们的身体、事业、生活的其他方面都在慢慢衰退,也就是“日薄西山”的时候,大家就会转向内心,也就是“求道”。具体的道虽然多种多样,但可能是儒、道、佛、基督、心理学、瑜伽、其他灵魂的鸡汤,也可能是大法。看到我不行,人的终结就是神的开始,道的开始。
《老子》读后感 篇16
《道德经》强调尊重自然规律,顺应潮流。“人遵法,地遵法,天遵法,路遵法。”道即法,法源于自然。人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所作为。违反自然规律必然要受到惩罚。工业发展造成的环境污染直到今天才被认识到。教育也是如此。只有遵循教育规律,孩子的成长规律,顺其自然,因材施教,才能有效。《道德经》说:“教学无字,无为之利,天下所希冀。”教育不是让老师多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去体验,收益会更大。
《道德经》用简单的辩证方法论审视世界和生活,多次强调“做而不犹豫,生而无有,行而不依靠,行而不生”。一个人做事要脚踏实地,不求华丽的辞藻;有所作为,不能居功自傲,应该谦虚谨慎,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自己是最难的,所以说“知人者智,知友者智”。很多人犯错,往往是因为缺乏自知之明,带着一点点成绩得意忘形;如果你遇到一点挫折,你就会失去信心。
《道德经》用辩证思维审视人生的不幸与福报。所谓“不幸靠幸福,幸福靠不幸”。因此,人们应该为和平时期的危险做好准备。事情顺利的'时候要想到自己会遇到的各种挑战,读完觉得困难的时候要想到美好的未来。《道德经》也告诉人们,有一件事是可以通过犯错来避免的,那就是我们常说的“知足常乐”。“罪大恶极
《道德经》最后一章说:“信仰不美好,善言不可信;好人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知,知者不知。天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勿争也。”真实的话不华丽,华丽的话不真实;好人不善于辩论。人们不一定善良;真正有知识的人不炫耀,自以为什么都懂的人不一定有知识;自然法则是让万物受益,而不是伤害;高尚的人的准则是默默工作,不与人竞争。我觉得应该以此为座右铭:不要听华丽的词藻和美丽的奉承;不炫耀,好好学习;努力工作,谦虚谨慎,为人民做力所能及的贡献。
《老子》读后感 篇17
古代祭祀时用草扎成的狗,叫“刍(chu)狗”,在祭祀之前是很受人们重视的祭品,人们对它精心打扮,小心翼翼的呵护着,但用过以后即被丢弃。人们对刍狗只是使用而已,并没有什么爱憎。
《庄子·天运》写道:“夫刍狗之未陈也,盛以箧衍,巾以文绣,尸祝齐戒以将之;及其已陈也,行者践其首脊,苏者取而爨之而已。”用现代话说就是:当草扎的刍狗刚刚弄好,还没有陈设在神位的时候,把它轻放在竹筐里,并且用刺有花纹的巾帛包裹着,主持祭祀的巫师,斋戒沐浴之后,才恭恭敬敬的把它送到神位上行祭;等到陈列献祭完毕,刍狗就被抛弃了,行路的人可以随便地践踏它的头和脊梁,打柴的人见到它就捡去烧火做饭了。
这就是刍狗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世间的万事万物,其实都是这样的“人生”过程。
各类植物,春萌、夏盛、秋枯,年复一年的循环着;尤其是庄稼,幼小时人们呵护着,长大后人们精心耕耘、细心管理,当人们收获了果实之后,庄稼秸秆就被砍掉抑或是一把火烧掉。这就是自然规律,
老子看到“刍狗”由生到灭的过程,发了一番感慨——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天地之间其犹橐籥(tuoyue)乎?
虚而不屈,动而愈出。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用现在话来说就是:主宰一切的“天地”,面对万物时,没有偏爱,无所谓仁慈,任凭万物像刍狗一样自生自灭。(不会因新生的而喜悦,不会看到衰亡的.就去救助)
贤明的统/治者————“圣人”,面对百姓大众时,没有偏私,一视同仁,心无成见,任凭百姓自己发展,像刍狗一样有盛有衰。由此看来,天地之间一切事物的规律,不就像个风箱(橐籥)吗?里面虽然空空的,但是总有风吹出来,并且不会穷竭;持续的动就会生生不息。
如果统/治者政/令喋喋不休,注定是行不通的,不如保持适中。这就是清静无为,黄老哲学。
老子告诉我们,天地间的一切事物,要让它们按着自身的规律去发展,要虚怀若谷才能使万物循环不竭,万万不可横加干预,政令烦苛,反而会适得其反。
《老子》读后感 篇18
三件宝贝
老子说,我有三件宝贝,持有而珍重它。第一件叫慈爱,第二件叫节俭,第三件叫不敢处在众人之先。
老子认为正是因为仁慈,所以才能做到英勇无畏;正是因为节俭,统治者的统治地位才能长久;正是因为谦和退让,才能成为万物的尊长。
“慈”“俭”“不敢为天下先”这三宝,其力量与价值是无可估量的。“慈”包含有柔和,爱惜之意,即爱心加上同情心。“慈”,不仅是要仁慈待人,而且还不可做害人之事,不说损人之话。“慈”是三宝的首要原则。
“俭”的内涵一是节俭,二是收敛。老子要求人们不仅要节约人力,物力,还要聚敛精神,积蓄能量,等待时机。“俭”不仅仅只用于财产方面,一切事情均可用俭。
“不敢为天下先”也有两层含义:一是不争,谦让;二是退守,居下。老子身处乱世,深深地感受到治国安邦离不开这三宝。
舍弃虚名
老子说华丽的色彩,容易使人的眼睛受到伤害;美妙的音乐,容易使人的耳朵受到麻醉;香美的食品,容易使人的口味变得挑剔;纵情打猎,容易使人的心不安定;稀有的.贵重物品,会导致偷盗产生,败坏人的品德。所以,圣贤的人只求能够果腹,而不追求外在的美观。
老子认为眼睛是用来分辨真伪的,一旦为华丽的色彩所蒙蔽,就会失去分辨能力;耳朵是用来接纳圣贤教诲之言的,一旦被靡乱的音乐所干扰,就会丧失专一;人的口舌具有感知各种味道的能力,然而过多地品尝风味佳肴,就会使口舌麻木,丧失辨别味道的能力;而金银珠宝,华衣美食等稀世之珍,激起了人性的贪婪欲望,驱使人们钩心斗角,尔虞我诈,甚至草菅人命。
老子并不反对人们享受生活,他只是提醒我们,要抵制各种欲望的诱惑,保持内心清净,才能生活得自在快乐。
以柔克刚
老子认为天下万物唯水最柔弱,但是,攻击坚硬强壮之物,又没有哪种事物能胜得过水,因而水其实是真正的强者,没有什么事物可以代替。柔弱能战胜刚强,弱小者能战胜强大者,这是天下都知道的道理,但是没有谁能真正做到。天下人仍旧要争先,争强,绝不肯示弱。
《老子》读后感 篇19
余式散文的风格,一如既往的让人读起来欲罢不能。读过余秋雨先生笔下的中华文化,可谓是如痴如醉,再次感受现代艺术下的古代文化,其著作《老子通释》又给我带来别番韵味。
被称为生命之书的《道德经》,余秋雨《老子通释》用现代文还原其风采
《老子》、《周易》这些书,堪称是中华文化的思维起点,是古代文化的精华,但是对于当代人来说,面对距今已经两千五百多年的《道德经》,那时的语言文字和社会背景已经发生了太大变化,当我们面对那些难懂的古文字时,难免会被吓退。把深奥的古文,用浅显易懂的话语讲述给你听,《老子通释》就是这样一本书。
《道德经》的历代注解者也有很多,如韩非子,苏辙等等。在《老子通释》一书中,余先生融合讲解、翻译、注释于一体,以通达畅快的余式散文方式,对道德经加于解读。有读者表示,余先生的这本新作,是为现代人量身打造的《道德经》读本。
读完这本书,其内容的'确令我震撼不已,但读完最大的一个感受还是理解中华古代文化的过程,第一次以一种最舒适,最易懂的方式走进古代文化,体会中华文化的魅力,在我看来,《老子通释》或许是余秋雨为现代人认识古代文化提供的一种捷径。
“这就像天天喝长江水,总要渡一次长江;天天看昆仑山,总要上一次昆仑。”
保持学术上的高度严谨,尽力逼近原文的旨意;呼应《老子》原文哲理散文诗的文学魅力,发挥现代散文在语言节奏上的美学功能;洗去迂腐缠绕的研究风习,使广大读者都能爽利接受。以上是余秋雨先生作此书所遵循的三个原则。他毕生致力于阐述中华文化,为了作此书,前前后后花了近三十年的时间做准备,这是一种态度,更像是一种情结。
在余秋雨先生的指引下,重读《道德经》,感受它独特的魅力,它说尽了做人和成事的秘密;两千五百年来,无数优秀的人为它着迷;无论是面对人生困境,还是思考社会,它都会让你找到豁然开朗的答案。
艺术,同样也是一种文化,在古代文化的知识海洋里,汲取文化的力量,感受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与奥秘,这是一种多么奇妙的经历啊!我相信,翻开这本书,我们都可以开启一次美好的阅读与思考体验。
《老子》读后感 篇20
韩恒恒;在这个微信和QQ连接你我的时代,每个人的朋友圈可能都有网名为“好的像水一样”的朋友,或者是个人签名上写着“圣人之道不争,夫之不争,天下不争”和“知止可以平安,夫之不盈,所以可以新组建”的同事。这一盛况显示了老子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巨大影响。两千多年前,百家争鸣,提出了自己的治国理念和为人民服务的方针。时至今日,这些理念依然是我们民族的瑰宝。
老子说“水若善,水对万物无不良”,核心点是利生利民,而忽略名利权势。老子说:“天道利而不害贤者之道,为之奋斗。如果不违法,那就是什么都不做。老子还说:“拿世界无所事事是不够的,拿世界有所作为也是不够的。”管理者不应该违法闹事。如果管理者经常胆大妄为,不断制造事端来彰显自己的权力,企业就很难管理。老子说:“无为而治。”管理者要顺应自然规律,实事求是地寻求切实可行的方法,这样就不会有治愈的方法。
“文道勤中士和他干的.”。老子还强调,抓法可以用来指导实践,而不是光说不练。
对于企业来说,产品质量是开拓市场的关键因素之一。比如,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通过不懈努力,克服了汽车覆盖件个性化需求多、汽车覆盖件更新周期短、汽车覆盖件表面要求极高、生产难度大、汽车生产线自动化、钢板质量稳定性要求极高、汽车生产流程长、技术难点多、读书笔记集成度高等五大核心难点。现在作为国内主流的汽车面板供应商,逐渐开拓了市场,获得了更多的用户群体,赢得了更好的口碑。在公司生产线和冷轧产品的升级过程中,我们建立了相对完整的设备体系,以推进设备精益管理为重点,通过加强基础管理和专业培训,实现了设备由修到控、由修到管的转变,保证了设备的稳定和精益运行,为硅钢、家电板、汽车外板等高端产品的质量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
白天无所事事,难以入眠!如果不能在工作中贡献自己的力量,那就是空虚痛苦。我们遵循规律,实事求是,克服困难,创新,创造效率。有工作就有责任,有责任就要承担。“无为”是指导我们工作的方式,“无为”是鞭策我们实现目标。
《老子》读后感 篇21
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光辉历史中,许多为人的一句话令我们终身受益,让我们不禁对先辈们的智慧暗暗赞叹,也迫切的希望能够回到那个时代,去目睹那些伟人们的尊荣,去静静聆听他们的谆谆教诲……
《老子》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令我终身受用,当我们感叹别人是多么的成功、多么的有钱……但是我们只是停留在羡慕的阶段,从来没有坐下来静静地思考,别人为什么这么优秀、这么成功……难道他们一生下来就这么成功吗?当然不是,他们之所以走在我们大多数人的前面,是因为他们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坚持不懈的从一无所有做起,他们所付出的是我们的很多倍,自然就会比常人收获的更多。
工作是这样,学习又何尝不是呢,我们为了取得一个好成绩,在平时的学习中不断的去吸取知识,不断的像土一样,一点一点的累,成就九层之台,像毫末一样,一点一点的生长,长成合抱之木。
人生亦或如是,人生路漫漫何其修远。我们每面对一个困难,就在人生的路上跨出了一步。这一步看似微不足道,其实对我们每一个人都至关重要。那一步,令我记忆犹新。
考试,看似痛苦,却如同人生一样,每解一道题都如同跨过了一道困难,我记得考试时,开始我做的行云流水,没有丝毫的问题,可越做到后面,就如同陷入泥潭里一般,寸步难行。我费尽脑力,终于一路过关斩将,杀到最后一题,可最后一题如磐石坚硬,油盐不进,我坐在那里冥思苦想,却拿它没有办法。我看向窗外,看着那蔚蓝的天空,纯洁的白云,突然产生一丝明悟,考试如人生,要学会“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只是一味的追求答案,却忽略了过程,忽略路上的一切。于是我开始从基础入手,一步一步的向前走,最后费劲千辛万苦,最终把这块磐石打磨成一件艺术品。这次,让我在人生的漫漫长途上,踩下了最困难的.一步,但让我对这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有了更深的了解,对老子那博大精深思想,所折服。
老子的思想、智慧,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老子在四五百年前便懂得了现在我们人类都难以理解的哲学。他的思想、智慧无时无刻侵润我们的人生,他的语言传承了我们中国璀璨的文明!
《老子》读后感 篇22
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光辉历史中,许多为人的一句话令我们终身受益,让我们不禁对先辈们的智慧暗暗赞叹,也迫切的期望能够回到那个时代,去目睹那些伟人们的尊荣,去静静聆听他们的谆谆教诲……
《老子》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令我终身受用,当我们感叹别人是多么的成功、多么的有钱……但是我们只是停留在羡慕的阶段,从来没有坐下来静静地思考,别人为什么这么优秀、这么成功……难道他们一生下来就这么成功吗当然不是,他们之所以走在我们大多数人的前面,是因为他们是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坚持不懈的从一无所有做起,他们所付出的是我们的很多倍,自然就会比常人收获的更多。
工作是这样,学习又何尝不是呢,我们为了取得一个好成绩,在平时的学习中不断的去吸取知识,不断的像土一样,一点一点的累,成就九层之台,像毫末一样,一点一点的生长,长成合抱之木。
人生亦或如是,人生路漫漫何其修远。我们每应对一个困难,就在人生的.路上跨出了一步。这一步看似微不足道,其实对我们每一个人都至关重要。那一步,令我记忆犹新。
考试,看似痛苦,却如同人生一样,每解一道题都如同跨过了一道困难,我记得考试时,开始我做的行云流水,没有丝毫的问题,可越做到后面,就如同陷入泥潭里一般,寸步难行。我费尽脑力,最后一飘过关斩将,杀到最后一题,可最后一题如磐石坚硬,油盐不进,我坐在那里冥思苦想,却拿它没有办法。我看向窗外,看着那蔚蓝的天空,纯洁的白云,突然产生一丝明悟,考试如人生,要学会“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只是一味的追求答案,却忽略了过程,忽略路上的一切。于是我开始从基础入手,一步一步的向前走,最后费劲千辛万苦,最终把这块磐石打磨成一件艺术品。这次,让我在人生的漫漫长途上,踩下了最困难的一步,但让我对这句“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有了更深的了解,对老子那博大精深思想,所折服。
老子的思想、智慧,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老子在四五百年前便懂得了此刻我们人类都难以理解的哲学。他的思想、智慧无时无刻侵润我们的人生,他的语言传承了我们中国璀璨的礼貌!
《老子》读后感 篇23
读《老子》读后感的读后感《老子》一书,意远思深,自可多方为释,或视同阴阳权谋之言,或持为养生修炼之据。如以逻辑观点组成哲学系统,尤为条理贯通,深睿绝伦。然是皆后人附会文饰之作,恐非老氏之真相。自常识观点言之,其书殆一智慧极高之哲人(姑假说为“一”人)静观世变,久历沧桑,而后流露之心见耳。其言乃传于无意之中,初非著书立说有意于撰述也。故其所见虽卓绝深远,实皆来于直觉之体验,殊非理智之推析。而其论事衡物,亦系持此心见,随缘映照而已,绝未计及此事此物彼此之关系,更未有意构画外物组成体系,一如黑格尔之所为也。就其非出推理未事组织言,自不免彼此参差,间有难圆其说者。然就来于真实之体验言,则又识见真切,明智照鉴,足以使人身体力行,受益无尽焉。其所以传被久远,影响深巨,而迥非一般哲学理论所能及者,以此也。苟不此之识,徒为空论,是殆买椟还珠,有失读《老》之真意矣。故本书不作哲理雕塑,悉就常识常见立言,俾对老氏真正影响后世之处,能有阐述。老氏之旨倘能因此略有所明,而使世人于其教训多有受用,斯亦作者之幸也已。追寻中华文化之源,用经典的智慧点亮人生。
老子具有异于常人的'智慧,凭借一双犀利之眼看穿了人世间的是是非非……本书是林语堂向西方介绍道家乃至整个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一部重要著作。全书阐释了老子思想的独特性、道家哲学与儒家哲学的不同、并强调要结合庄子研究老子。作者以“智慧”一词彰显《老子》一书之精妙绝伦。《老子》之言,不过五千,然其意远思深、语多超尘。以致后世之人,或借为阴阳权谋之言,或持为养生修炼之据,然附会文饰者多,《老子》真相遂晦涩不明。实者老氏所言,率多直觉之体验,论事论物,大抵随缘映照,乃能不受外物所限。然又识见真切、明智照鉴,足以使人身体力行受益无尽。故本书不作哲理雕塑,悉就常识常见立言,俾对《老子》一书真正影响后世之处,能有所阐释,而让读者得见老子智慧之言。本书作者张起钧,列老学之林而蜚声海内外,其行文深入浅出、笔法流畅,本书在台出版后已多次印刷,其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老子》读后感 篇24
“老子其犹龙乎?”这是孔子对老子的赞叹。老子何许人也?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于西周末年武丁朝庚辰二月二十五时诞生于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当时的中国呈现出极为灿烂的文化一些杰出的学者和思想家纷纷产生一时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老子就生活在那个伟大的时代那个时代也正因为有了老子才更加伟大。
老子曾做过周朝守藏室的史官。在那里他潜心于书籍之中所以习得鉴往知来的历史所以对人世有了得深的体认。老子运用他深邃的思维创造出了灿烂亘古的道家思想。
其间同时代的另一位伟人孔子来拜访。他向老子请教了很多问题对老子的博学和科研成果很佩服。孔子怀着感激的情绪离开了洛阳。回到鲁国后常常对人赞美老子。
孔子曾用瑰丽的语言赞美老子:鸟会飞我明白;鱼会游水我明白;曾很走我明白;但是龙它在去端在天上无法捉摸深不可测李聃就像龙一样啊!
老子的哲学被称为“智者的'低语”、“滋润心灵的甘泉”它究竟是怎样的呢?
就应说老子本意是用于政治的但它的主要用处却是在为人处世方面。
人们看事物多是从正面看而老子却是从反面看。“以柔克刚”就是老子哲学思想的主要资料也是世上竞争者取胜之决窍。
自古以来一般的教诲都是:人要表现坚强不要表现柔弱;人要表现聪明不要表现愚鲁。而老子的观点则反其道而行之:人要表现柔弱不要表现坚强!人要表现愚鲁不要表现聪明;人要无为、无我、无欲、居下、清虚、自然……
柔非怯懦而是一种以退为选的权变一种骄敌之志而暗蓄力量的极高计谋。自己示弱能够侠敌人不注意而得保全。太“刚”者锋芒太盛容易招惹事非暴露自己之不足为“柔”者所败!大柔非柔到刚无刚!
在身体上牙齿最硬可谓“刚”而舌头则是“柔”者。但是等人年纪大了牙齿都脱落而舌头完好这是为什么?大树比小草刚强的多但时当台风来的时候大树经常连根拔起而小草却安然无恙;风无形无体却能够拔屋倒树;水可方可圆可谓至“柔”却能够怀山襄陵。这不是说明了刚强的未必是强柔弱的才是真正的强吗?
《老子》读后感 篇25
我个人而言是很喜欢和崇尚中国古代的智慧的。有的时候有种感觉就是现在的人没有古代先辈们的一半聪明,这样的话会觉得有点厚古薄今,但是我个人就是这样觉得的。
所以我以前还买了一本是关于《大学》的一本书,里面教会了我很多为人处世方面的道理。但这些书都是翻译过来的,所以看着容易理解,以前只用几个字就可以概括出来的意思,现在需要大费篇章来诠释其中的的道理,我有的时候真的有点搞不懂我们是在前进还是在后退?把那么言简意赅的文言文给丢弃掉老发展所谓的白话文。
确实这样,起初看这本书的时候确实有的地方难以理解,对于我们而言习惯了白话文,再让我们看有文言文的部分的书确实有些为难。开头就提到了很多道家、佛家、庄子等等。有些时候会有点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似得。作为90后的我们。对于中国的古代文化了解的太少太少,看书也看看小说等等类似的口水书。
从这本书里我又恍然大悟了许多,不经感叹古人的聪明,我们经过好久总结出来的经验也好智慧也好其实古人早就已经总结出来的`了。我们现在看的好多书籍都只是把古人的智慧翻译出来,再把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罢了,我就想为什么不直接让我们直接学习他们的智慧呢。
我觉得就我们这个年纪而言,对于为人处世方面真的是差极了。懂得太多,就是懂了不该懂的。对于这方面的书,暂且不说古文学方面的书,就连现当代的书或者散文都难得看,对这些书而言一点都不感冒,可以说完全没有兴趣而言。
我想如果我们从小就多多学习老子等等古代的文学的话,吸取前人的智慧的话,那么我们现在还会这样吗?中国的教育还会这么失败吗?还至于为要背诵文言文而死记硬背,对它产生厌恶感,到了大学之后恨不得把以前的文言文书给烧掉,对于古人的智慧我们现在的人只是为了读大学而学习,等到读了大学之后摸都不会摸一下下这类的书。搞不懂。
所以读《老子的智慧》这类的书,从林语堂先生眼中来了解老子的智慧。不经会感叹我们为什么这么晚才接触到的。为什么把这么好的东西丢弃掉呢,应该说懂得人接触的人太少太少了,真的。好的东西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
读这本书,我不能说我懂了许多许多,但是对我个人而言会有很大的帮助的。
《老子》读后感 篇26
今天我在龙应台的《目送》里读到了一篇很好的文章,文章的名字叫做《老子》,这篇文章其实主要不是讲述老子生平事迹的文章,而是主要描述龙应台和她儿子的对话。身在中国的龙应台接到了德国儿子的远洋电话,电话里儿子问她老子有什么故事,龙应台给他讲解了《道德经》里的名句。儿子懂了句子的大意后开始“以其人之道换其人之身”。
儿子开始反问妈妈,“喝牛奶了没有,今天你刷牙了吗?功课做了吗?有没有吃维他命?没交什么坏朋友吧?”儿子这么问的缘故是想让作者明白他已经不是一个小孩子了,这些问题对于他来说比较幼稚。而且他不喜欢作者再交他的'乳名。作者之后答应儿子会改正这些“错误”。我想挂断了电话的作者一定特别落寞了。
看到了作者略带落寞的文字,我竟也想到了我和我的妈妈。妈妈也像别人家的妈妈一样,喜欢各种唠叨重复,一个问题有时候一天会强调很多遍。每天早晨的话语都差不多,催我起床,督促我把被子叠好,让我刷仔细牙,出门的时候要结伴,不和陌生人说话,上课要多回答问题,放学别到处乱跑早点回家,回家先写作业。从小到大,妈妈不知道说过了多少句类似的话语,以前的我有时候也不服气,总觉得妈妈把我当成小朋友,总是不放心我一个人的独立能力,后来才懂得那是父母对自己的关心,他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快乐地长大,他们知道怎样叮嘱我才能让我更好。
其实,当父母的都挺辛苦的,我慢慢地学会了不再抱怨父母唠叨,而是体谅他们的苦心了。当他们再次叮嘱的时候,我会对他们微笑,说一声:“我知道了”。
《老子》读后感 篇27
前几天,我读了《老子》这本书。这本书讲的是老子一生中经历的一些事。
老子,大约生活在公元前571―477年间,原名李耳,字聃,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他写的《道德经》虽然文辞简炼,所蕴含的道理却至深至远,千百年来不知启蒙了多少人的心智。可见,老子对人们影响深远啊!
书中的老子多次提到水,而《道德经》中也不乏对水的赞扬:“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者莫之能胜”……我觉得,水的精神是可贵的,水的力量看似柔弱而又十分刚强。正如老子所说:“真正强大的不是刚强而是柔弱啊!”
因为水很柔弱,它没有争斗的心愿,所以它能够滋润万物,使万物茁壮成长。它从不轻视低的地方,总是往低处流。难道这种精神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波澜壮阔的大海是由无数的水滴汇成的,滴水还可穿石,这是水的力量。海上的波浪永不厌倦地拍打着礁石,无私的水永远滋润着万物,这是水的精神。
水从不争强好胜,它能忍让一切。石头挡住了它的去路,它会绕开,继续奔流。它又是那样谦虚,总是往低处流,从而汇成了江河湖泊。然而水又是那样的刚强有力,能载舟,亦能覆舟。
水乃万物之根本。没有了水,也就没有了生命。水虽然无形无色,但它看似柔弱的.力量却超越了一切。水使我明白了厚德载物,雅量容人的道理。能容天下之人才能为天下人所容。同时也使我认识到,在学习上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为学日益。我们才能精进有为,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材。
当今社会中,又有多少像水一样谦虚而又默默奉献的人呢?又有多少人为了名利、金钱而落得个臭名昭着、遗臭万年呢?水是伟大的,它的精神会让人们有所感悟。
《老子》读后感 篇28
《老子的帮助》,这是一本类似注解的东西,并无新的观点。全书的结构是复述+例子+感想=解读。从全书看得出来,王蒙老爷子在用自己的人生经历解读《道德经》,以此教给年轻人们一些混得开的技巧。我看完这本书后只想说一句话,不如读原本。
我说的原本是指推荐大家看《道德经》。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老子,都有一本《道德经》老子能给的帮助要靠自己领悟。
道德经,我自认为没有这个能力从全书解读,我只对其中几句话,写写我个人的浅见。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历代以来有无数种解释,我自己对这句话的解释。道,《说文》所行道也,有道路和行走的意思;非,有必须的意思。常,通长,长久。名,名字;通明,明白。所以这句话可以这么解释,道路可以作为道路,必须长久被人行走;名字可以作为名字,必须长久被人明白。这仅是个人的解释,类似大白话的解释,看客看过即可。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我比较认同的解释是,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那是因为有恶的存在。但是,斯,析也。《说文》,析,有分开的意思。所以老子的`意思可能是,美丑,善恶本为一体,只是我们要学会怎么去分辨它们。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不加干预而任由其自生自灭。这是说,自然看待天地间万事万物都是不加干预而任由其自生自灭。这种态度看似冷漠,其实正是最好的态度。自然经过漫长的演化,万物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平衡,如果妄加干预,破坏了其中一环势必引起连锁反应,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自然中最好的道就是不加干预。
《老子》读后感 篇29
“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老子是我国第一个力图从自然本身来解释世界,而不求助于超自然的主宰——天帝的意志的哲学家。在老子之前,人们以为宇宙间的万物都有神在统治着,最高的神就是天,又称天帝。这种观念,到了社会大变革的春秋时期才开始了变化。老子就是较早的从哲学方面有意识地、明确地否认天帝的思想家。他在《周易》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老子“道论”的中心思想是:“道即自然,自然即道”。他说,“道”是万物之母: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这就是说,作为宇宙的本源就是道,它是永远存在的。道的运行是自由的、必然的,即按其自身的规律而运行。天地万物都是由它产生的,它是宇宙的母体。
老子认为,道产生了天地,德是道的性能,天地生养着万物,万物各成其形,各备其用。所以万物没有不尊道而贵德的。道的尊崇,德的贵重,不是有谁给它爵位,而是自然而然的。所以道产生天地,德畜养万物,长育万物,成熟万物,覆盖万物。他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爵,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盖之覆之。”这样,老子遂把自然创造的根源归于自然本身,从而摧毁了一切超自然的主宰,一切宗教和唯心论的基础。因此,老子的天道自然观,在当时有很大的进步意义,它打倒了宗教的.天帝,否认了鬼神的威灵。当然,老子的“道论”刚从传统的宗教解放出来,还未能完全摆脱宗教的影响;他的自然决定论,使人完全听命于自然,轻视了人对自然界的反作用。后来有的哲学家把它发展为定命论,为害颇大。
《老子》读后感 篇30
今天值班,在做完各种琐事后,坐下来看了一篇:列传第三篇—老子韩非列传。
这一篇写了老子李耳、庄子庄周、申子申不害和韩非子。属于老子学派。都是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除了申不害不大熟悉外。
老子不用说了,著名的虚无飘渺的道家学说创始人,有著名的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古往今来有无数人想要理解他,或者自以为理解了他,但是他从不出来作出权威解释,所以大概至今没有人能确切地知道他到底想要说的是什么。不过他的很多名言成为人们处世的指南。刚才把《道德经》调出来快速浏览了一遍,有的看懂了,有的'看不懂,感觉很玄,充满思辩的味道。
庄子最有名的故事是庄周梦蝶,因为小时候经常写作文写某人睡着了就写梦周公了,好象说的就是庄周。好吧,我又去看看庄周梦蝶的故事吧:大意就是,有一天庄周睡着了,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感到十分快乐,醒来发现自己仍是庄周,心生疑惑,不知道是庄周梦中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庄周呢?这个,也很玄,不过透出一种悲哀,说明他还未参透老子的玄妙的道家学说,未达到老子那样超脱的境界啊。不过史记这一篇里倒没写这个小故事,主要写了庄周著的书啊,拒绝做官啊等等。
申不害比较入世,曾在韩昭侯时期在韩国为相,令韩国当时“国治兵强,无侵韩者。”
韩非是韩国王子,有口吃,不善言谈,但特别能写。他写的《说难》写尽了游说的难处,全面实用具操作性,涉及很多心理分析。只是,可悲的是,正如作者所说:“余独悲韩子为说难而不能自脱耳”。
《老子》读后感 篇31
以前读书的时候有翻过《老子》,没有深读,感觉它是用来背诵,以便和朋友交流时冒出几句里面的章节,显得挺有内涵。挺有幸在我对人生家庭开始有些体验和感悟的时候,可以再读《老子》。感恩关老师和其他老师共同举办这样的读书会,利益大家。
下面我对自己感受最深的两点做个表述:
首先道和德的'关系。我理解的德就是道德规范还有自己为人处事的准则。听关老师讲解后明白,原来古人说的德是“道”赋予万事万物的本性和表现。道是啥呢,道是说不清道不明,恍惚朦胧似有似无的,简单说就是一股运作世界的无形力量,就是老天爷那个角色。这股力量在我们每个人身体内。现代人太多外求,内在的“德”,人的本性完全置之不理。一切的表达应该由内及外,如果顺序倒置,只能被外在世界左右,变成傀儡,完全迷失自己。想活的自在吗,内求吧,认清本性守住本心,和我们体内的道连接,跟自己相处好了,内在圆满外面也就顺畅了。
另外,科学家研究人的大脑和情绪的关系,发现爱和恨是共用同一条神经元,就是说当你爱一个人和恨一个人都是大脑的同一个地方在运作,只是它们分处一条神经元的两头。这点和《老子》22章的内容吻合。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直,敝则新。切割去看这些状态似乎是对立的。如果整体来看它们是变化统一的。短短几句话我明白了整体观。当你看到一个人很自私,可能他有大爱的一面没有被看到。你恨一个人,可能爱也一样多。当思维打开后我感觉自己更能接纳自己和身边的人,允许多种形态出现,好和坏只是一时的,用变化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
感恩老子感恩老祖宗的智慧,感恩关老师接下来要好好研读老子,毕竟把自己弄明白了才能养育好小孩啊。
【《老子》读后感】相关文章:
老子 道德经 -老子02-25
老子名言12-27
老子语录12-24
老子的语录11-22
老子的名言警句09-29
老子的名言警句02-19
老子名言警句11-07
关于老子的成语03-22
老子经典语句集锦01-13
老子经典语录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