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弟子规》读后感

时间:2022-10-27 16:18:25 读后感 我要投稿

【热】《弟子规》读后感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弟子规》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热】《弟子规》读后感

《弟子规》读后感1

  这个暑假,我看了《弟子规》这本书,很有感受。《弟子规》顾名思义就是古代弟子的行为规范,它告诉我们很多为人处事的道理,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做人要守信、慷慨。

  先说守信吧,我可是一个很守信的人哦。暑假里的一天,我和一位同学约好晚上七点钟在羽毛球馆见面,可是时间已经过了很久,她还没来。我急得让妈妈打***妈的手机,可是一直没人接。妈妈劝我别等了,先自己玩吧。我不肯,我想起《弟子规》里的一句话: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我要讲信用,我要遵守诺言!我家和她家离得很近,于是我央求妈妈陪我去她家楼下叫她,我在她家楼下大声喊了好几遍,都没人应。当时我就像一只泄气了的皮球一样,很失望。妈妈安慰我说:“你是个守信的好孩子,她也许有急事去了吧。”我心里才舒服了一些。

  我平时虽然不是那么慷慨大方,但对于橡皮、铅笔之类的小东西,我是十分乐意借给别人的。但因为我是一个很爱看书很爱买书而且很爱惜书的“小书迷”,所以我不怎么愿意将自己最最喜欢的书借给同学,生怕同学把自己心爱的书给弄脏弄坏了,因此有时就不太愿意把书借给别人。但是自从读了《弟子规》之后,我的表现有了很大的变化:我认识到这是一种很自私很小气的行为,我为自己过去的表现感到羞愧。我准备开学以后把自己喜欢的一些书都带到班里,和同学们分享。我要做到《弟子规》里说的那样:人借物,有勿悭。这样,大家在一起都可以相处得很快乐,很开心,看着别人开心快乐的样子,我想我一定会比他们更开心!

  守信、慷慨的人会更受大家的欢迎,还会有更多的朋友,让我们一起做一个守信、慷慨的人吧!

《弟子规》读后感2

  《弟子规》是我们生活的典范,让我看了深有体会。这本书是根据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它告诉我们许多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妹,在一切言行中,要谨慎。看见别人有了进步,就要虚心向他学习,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慈……

  “凡出言,信为先”这句话在这么多道理中,是对我印象最深的,。它的意思是:人与人之间,只要是说出口的话,就要讲信用,不能食言。这让我想起了博玄说过的一句话:“以信待人,不信思信;不信待人,信思不信。”意思是:对人诚心诚意,本来不相信,也会相信了;但对人虚伪无信,就是本来相信的,也再不敢相信了。看,他说得多有道理啊!

  我们应该讲信用,这样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记得在思品书上,有一篇文章,是写宋庆龄的。宋庆龄小的时候,折纸折得十分好看,栩栩如生。有一天,她又在折纸了,她的同学小珍看见了,羡慕地说:“你折纸折得真好看,明天我到你家去,你教我折纸,好吗?”“没问题”宋庆龄一口答应下来。第二天,宋庆龄一家本来要去一位老奶奶家的,但宋庆龄想到了昨天答应小珍的事情,便没有去老奶奶家,一个人在家里准备了许多纸等小珍来,然而,小珍却没有来,她失信了。但宋庆龄一点儿也不后悔,她说:“小珍虽没有来,但我做到了一个讲信用的人!”从小就有着优良品质的宋庆龄,长大后成为了一代伟人,受到人们的爱戴。

  最后,我奉送大家一句:人而无信,万事皆虚。

《弟子规》读后感3

  弟子规是一部流传已久的经典名著。它备受古今中外学者的推崇,内涵广傅精深,很值得一学。

  弟子规是以《三字经》的形式,从接人待事方面给我们以指导。儿童对人的一生而言,就像一张白纸,以后怎样定,起笔很重要。在那里,弟子规也给我们提出了很好的方向。它有利于我们将来走向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社会观。当然《弟子规》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对它的资料和文字的理解具有必须的难度。可是“书读千遍,其意自见”经过教师、家长的指导,再加上自身不断的背诵,不断的理解,自然而然地朗读水平、记忆力、行为品德等多有较大的提高。

  我读完弟子规后,觉得自我受益不浅。弟子规让我懂得了什么叫爱,什么叫孝,什么叫信任,什么叫宽容,什么叫友谊。回想以前妈妈关心我,教导我的情景;同学们帮忙我,鼓励我的情景;教师辅导我,教我的情景,我的心中一阵激动。是啊!他们对我多好!我以后,不,我此刻就要做一个知恩图报的人。比如每一天帮妈妈多做一些家务,考出好成绩来回报教师,同学有困难热心帮忙……总之,我要善待他人,与他们和睦相处,自我的心境也就好多了。同时,我也要时刻地提醒自我,善待每一位同学,尊敬每一位教师,孝顺自我的父母,遇事要多为他人着想,让我们用自我的一片真心,换来一个和谐,融洽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相信我们的成绩会蒸蒸日上的。

《弟子规》读后感4

  自从读了《国学经典》中的《弟子规》后,我深受启发,领悟到了很多道理,并且事事遵守《弟子规》了。

  记得以前,我看到长辈,如果长辈离我近的话,就打个招呼,如果长辈比较远的话,就连招呼也不打了。父母为此也没少批评我,我总是不以为然,但自从读了《弟子规》中的“路遇长,急趋揖,长无言,退恭立”后,知道了“路遇尊长,就要快步走上前去打个招呼,如果尊长不说话,就应该恭敬地退回去”这个做人的道理。

  现在,即使长辈离我较远,我也会快步走向前去,打个招呼,然后跑回去继续干我的事。

  还有另一件事,让我从《弟子规》中领悟了更多更多,发生了更大的变化。

  没学《弟子规》前,吃饭时总是长辈没吃,我便开始吃了,而且觉得心安理得;坐车也总是抢在长辈前面,但是,《弟子规》中的“骑下马,乘下车,长者先,幼者后”,让我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我知道了吃饭、坐车或者其他什么,都应该让长辈先,辈分小的后,要尊敬长辈.

  所以,现在,吃饭时长辈不坐下,我就耐心地等待,等长辈坐下吃了我才开始吃,乘车时也是先让长辈上车。

  长辈们都夸我变得懂礼貌了,听着他们的夸奖,我心里真是比蜜甜,没想到,成为大人们眼中的好孩子,并不是一件难事。读《弟子规》,我知道了我们应该尊敬长辈,孝敬父母,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把这个传统发扬光大,既然古人都懂得这个道理,作为现代文明的人类,我们更应该继承和发扬这个光荣传统,做一个传承文明的中国人。因此我感谢《弟子规》教我变成好孩子,感谢老师,教给我做人的真谛,更感谢这个集体,让知识与快乐伴随我成长。

《弟子规》读后感5

  上学期刚开学,学校就发了本《弟子规》,还要全文背诵。刚开始,我只是应付着读读。后来,读着读着,我学会了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也意识到了自己的不足。特别是《弟子规》中的《入则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俗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读了《入则孝》后,让我感到十分惭愧。我原以为为父母做几件家务事就是“孝”了,现在才发现其实什么是“孝”,我一点都不懂。而父母对我百依百顺,照顾入微,我想要的东西他们会想方设法地满足我,那时的我还觉得父母为自己做的是理所当然,有时候甚至会烦他们对我的担心。想起这些,我觉得自己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想起:当我蹒跚学步时,是他们用温暖的大手紧握我的小手;当我生病时,是他们将我拥入温暖的怀抱;当我学习遇到困难时,是他们为我耐心地讲解……

  于是,每天清晨我会给他们一个最美最甜的微笑,每晚入睡前我会向他们轻轻地道一声“晚安”,每当他们劳累时我会为他们揉揉酸痛的肩膀,递上一杯清茶,每当有空我会主动与家务“亲密接触”……我发现,爸爸妈妈脸上的笑容多了,而我好像“忙碌”了好多却快乐了好多。

  我在《弟子规》的教导下,一点点地改变着,一步步地成长着,一次次地感受着。爱,原来可以这么简单!

《弟子规》读后感6

  最近,妈妈给我买了一本《弟子规》,接过书,我就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弟子规》是我们生活的典范,它告诉我们许多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妹,在一切言行中,要谨慎;看见别人有了进步,就要虚心向他学习,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慈……

  书中有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凡出言,信为先”。它的意思是:人与人之间,只要是说出口的话,就要讲信用,不能食言。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关于曾子的故事:曾子的夫人到集市上去,她的儿子哭着闹着要跟着去。他的母亲对他说:“你回去,等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刚从集市上回来,曾子就马上要去杀猪。他的妻子说:“我不过是开玩笑罢了,你居然信以为真了。”曾子说:“父母去教他,听从父母的教导。现在你欺骗孩子,就是在教他欺骗别人。母亲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不会相信他的母亲。”曾子为了在孩子面前树立榜样,让孩子懂得诚信的道理,可见诚信是多么重要。

  所以,我们应该讲信用,这样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还记得这样一个故事:宋庆龄小的时候,折纸折得十分好看,栩栩如生。有一天,她又在折纸了,她的同学小珍看见了,羡慕地说:“你折纸折得真好看,明天我到你家去,你教我折纸,好吗?”“没问题”宋庆龄一口答应下来。第二天,宋庆龄一家本来要去一位老奶奶家的,但宋庆龄想到了昨天答应小珍的事情,便没有去老奶奶家,一个人在家里准备了许多纸等小珍来,然而,小珍却没有来,她失信了。但宋庆龄一点儿也不后悔,她说:“小珍虽没有来,但我做到了一个讲信用的人!”从小就有着优秀品质的宋庆龄,长大后成为了一代伟人,受到人们的爱戴。

  让我们从我做起,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弟子规》读后感7

  上个学期,学校组织我们学习了《弟子规》,我从中得到了一些收获,也悟出了许多道理。例如:我们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严于律己……

  《弟子规》中有一句话:“出必告,反必面”。意思是说:我们出去做什么事情时,要提前告知父母一声,在征求他们同意后再出去,这样以免他们担心。我们外出回家中之后,要立即通知父母一声,以免他们牵挂。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回南昌老家探亲,就发生了一件事令我终生难忘的事。

  一个炎热的下午,我和表姐正在她家里玩,姑姑正好有事情要出去,就叮嘱我们在家里玩。我和表姐在家里玩了一会儿,觉得没什么意思,表姐就提议说:“我们出去玩吧。”就这样我们两个人就跑到大街上去玩了。就在我们两人在外面吃着各种美味的小吃,玩得不亦乐乎的时候,姑姑回到家不见了我们俩的踪影,大吃一惊,赶紧打电话到奶奶家问:我们俩人有没有去那边。我爸爸和奶奶听说我们俩人不见了,也十分着急。大家等了一会儿,见我们还没有回来,爸爸就赶到姑姑家,准备和姑姑一起出去找我们,后来在姑姑家楼下碰到我们俩回来了。爸爸和姑姑严厉地批评了我们俩人:只顾着自己出去玩得开心,一点也不考虑大人们会担心。我和表姐不得不低头认错,表示以后出去玩一定会和家里人打招呼,以免引起大家不必要的担心。

  我们学习《弟子规》,不仅仅要会背诵,而且还要深入理解,贯彻到生活中的一言一行里,这样我们的明天才会更美好。

《弟子规》读后感8

  这月起,妞开始读《弟子规》。

  本来去年就想让她先读《弟子规》,可是她爸爸说:里面有糟粕,说什么父母不对也要听,不读也罢。我也没有深究,就先让妞读《大学》。

  但我自己经过阅读和思考,却发现《弟子规》还是一本很好的书,在教育孩子方面,有独特的优点。尤其是现在的孩子出现目无尊长、不懂礼貌等缺点,《弟子规》可对症下药治疗之。

  为什么这么说呢?读读原文就知道了。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这是《弟子规〉第一段。

  古人的教育目的,首先是教做人,“有余力,则学文”。而我们现在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学文”上,大大忽略了做人教育。虽然也有品德课、政治课,却只是背书、考试,过后水过鸭背,什么也没留下,更别提深入骨髓的东西了。这是我们现代教育的最大失误。

  〈弟子规〉如何教孩子做人呢?这一段讲的是总的原则,后面还会具体事情具体说。总的要求是:首先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是,一切言行谨慎、讲信用。对待大众平等仁和,亲近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能够做好这些,还有精力,才可以学习知识,如果做不好这些,学习知识是没有用的。

  这个总的教育原则,到今天也是非常有意义的。如果每一个人能够做到这些,我们的和谐社会才是可以期待的。机器人可以把全世界的知识放在自己的芯片上,但是他们没有血肉,没有灵魂,因为他们无法做到“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我们的教育,是要教育出一群机器人呢?还是要教育一群人?

《弟子规》读后感9

  上小学以后,老师教我们读《弟子规》,还一边教我们读一边告诉我们什么意思。学完了《弟子规》也让我明白了很多道理。

  “凡是人,皆需爱,天同覆,地同载”这句话的意思是人和人之间要相互关心、爱护。有一天,我在学校看到我们班的一个同学因为有一个小朋友骂她伤心了,我就去哄她。我觉得她这个时候很需要别人的关心,后来,她就开心了,我也觉得很高兴。

  “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这句话的意思是要去读书学习,才能明白真正的道理,如果不去读书学习,就永远不会明白道理。学了这句话以后,我明白了读书、学习很重要。我现在很喜欢学习,也很喜欢看书,每天晚上洗脚的时候,我都拿一本书看,而且我决心要努力做个好学生。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这句话的'意思是对待长辈要有礼貌,有好吃的东西先让长辈吃,然后自己再吃。我生日那天,爸爸妈妈给我买了生日蛋糕,吃蛋糕的时候,我先给爷爷、奶奶切了蛋糕。奶奶让我先吃,我闭上眼睛,摇头晃脑地说道:“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奶奶高兴地笑了,夸我真懂事。

  学完了《弟子规》以后,我会在平时的生活中更加注意我的行为和语言了,而且更加爱护同学;爱学习,爱读书;对长辈也更有礼貌。我要争取努力做一个好孩子。

《弟子规》读后感10

  谈到珍爱生命的时候,我们总不会忘记强调,是我们的父母给了我们可贵的生命。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却总是忘了赋予我们生命,无私哺育我们成长的父母,是他们给了我们爱与关心,是因为他们的悉心照顾,我们才能够在一个优异的环境下茁壮长大。

  这些天不知怎么的我把书房里的《弟子规》拿来翻了翻。当我看到“入则孝”的时候,我心里涌起了阵阵好奇与疑惑。“入则孝”说的是回到家就要孝顺父母吗?我好奇地查了查资料,果然就是这个意思。在孔夫子那个年代就开始讲究孝道,对于受到父母的爱越来越浓的我们怎么能够不去做一些孝顺父母的事了。

  生命诚可贵,而这可贵的生命是谁给与我们的呢?这一切都是父母给与我们的。他们不但给了我们生命,还把我们养育成人。那我们是不是应该感谢父母呢?是的。一个声音肯定的回答说。那我们应该怎样去感恩父母呢?按照《弟子规》的要求去做吧。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意思就是冬天要让父母亲穿的暖和,夏天要让父母凉爽。早上要问安,晚上要向父母亲请安。出门先告诉父母要到哪里去,让他们感到心安。日常生活起居作息有一定的秩序,事业不随便改变。同学们你做到了吗?

  感恩父母从现在做起,吃饭时候给父母夹肉,帮父母捶背,给父母端洗脚水。感谢给予我们生命的人。感谢把我们养育成人——父母,大喊一声父母我爱你们!

《弟子规》读后感11

  读了《弟子规》这本书,使我受益匪浅。这本书教了我许多做人的道理,里面使我最感动的就是这一句: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意思是:父母叫我们的时候,我们要快不能慢。父母叫我们做什么事情,不能偷懒。父母教导我们的时候,我们也要仔细地听。父母批评我们的时候,我们要顺从。我想:做人不正要这样吗?

  想到这里,我就回忆起那件事。在童年时期,我是一个很爱哭的孩子。有一次,我想用舌头在冷冷的铁杆上舔舔,那滋味很不错,爸爸看见我在弄,马上抱起我,叫我不要,会把舌头弄流血的。我不听,趁爸爸妈妈午休的时候又那么做,我把舌头的前半部分舔在铁栏杆上,刹时觉得舌头万般疼痛,心想不好!我刚想缩回舌头,可办不到了,舌头被冻在铁栏杆上了,这时我急了,在那里大哭,爸爸听见了,拿起一杯热水“噗”的一声,浇在我舌头附近的铁栏杆上,冒出了一股热气。我把舌头“摘”下来,弄得满嘴是血,妈妈说:“小纯,爸爸妈妈说过的话以后就要谨记在心了。”这件事都怪我不听爸爸的话。

  做人就是得这样,听父母的话,正所谓“不听父母言,吃亏在眼前。”由此,我们也得孝敬父母,因为父母是我们的老师,教了我们许多道理,关心,照顾了我们一辈子。让我们也关心他们一点,尊敬他们一点,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回报父母的这份情。

《弟子规》读后感12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玉不啄,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这四句话是专门对我们这些未成年人说的。也是引指后人要这样做的,但炎黄子孙们总有一些人不按书上说的做。我也看见了一些事:

  一个假期,我写完了作业。约了几个朋友玩儿,我唱这小曲儿,走在路上。忽然看见了一群小孩儿在踢足球,但有一个大人一直在不停的吆喝着一个小孩儿,说是去上英语课。但那个小孩儿拒绝了,还说什么上课,上课,天天上课烦死了,还不如天天在这里踢球。那个大人听了,二话不说,硬把那个小孩儿拉了回去,那个小孩哭了,但那个大人还在说他,还说以后不许踢球......

  我不禁想:为什么他们不按书上说的去做?他们难到只看书,不懂书中的意思吗?书只是样品吗?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静听;父母责,须顺承。”这四句话出自于弟子规的前四句,大意是父母叫你,你就要马上回答,父母让你干什么你就马上干什么,父母教育你,你要恭恭敬敬的去听,父母责被你你就要接受并改正。着这些话句句是在告诉我们做人的基本道理,但现在,炎黄子孙大部分都不照书上说的去做,我也看见了一件事:

  有一天,我和妈妈到商店买书,对面就是玩具店,这时,又有一对母子来到书店,那个小孩看见玩具吵这要买玩具,这孩子的母亲劝道:“家里有好多了,回家再玩吧。”但那小孩不听,硬要买,说着说着还哭了起来,那孩子的妈妈见孩子哭了,只好买了一个,然后看书,看到这儿,我想:如果所有人都不按理做事,世界将变成什么样?

《弟子规》读后感13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从小就很喜欢读书。为了读书,我甚至会废寝忘食。

  四年级时,全国掀起了朗读《弟子规》的热潮,老师给我们讲了许多小故事,我便喜欢上了这本书,被它所吸引。因为这本书影响之大仅次于《三字经》。从这本书中,我明白了很多,学会了控制自己,懂得了做人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

  然而,我并没有坚持下去……

  五年级时,班里选班长,老师用投票的方法,我并没有选上。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对我说:“崔志颖,你知道为什么大家没有选你吗?这些日子你的成绩不容乐观。”我愣住了,泪水模糊了我的眼睛。

  放学回家后,我走到卧室,拿起《弟子规》,读了起来。熟悉的语句,熟悉的故事,熟悉的一切。难道我真变了吗?突然想起了那句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我做到了吗?“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我又做到了吗?我欺骗了我自己。

  我又开始读《弟子规》了,又看到了那些昔日的朋友。代父从军的花木兰;酷爱学习的杜林;孝心感天的王祥;处事大度的虞舜;卖葬父的董永;重义轻财的卜式;诚心所至的裴度;学识渊博的司马光…。

  他们都是值得我学习的榜样,《弟子规》让我懂得了许多,我从中明白一些为人处事的方法,增长了知识,获得了人生的启迪《弟子规》,它使我受益匪浅!

《弟子规》读后感14

  又到读书时间,我们拿出了《弟子规》大声地朗读了起来:“弟子规,圣人训……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当我读到这句时,妈妈的呼唤声犹在耳边。

  每天妈妈都在我耳边叫“快点起床了,不然会迟到了”“快点吃吧,不要再说话了”“快出来吧,你已洗澡快半个小时了”……我一听妈妈这些话就觉得厌烦,经常爱理不理,也不回答她,叫我做事我老是慢吞吞的,搞得妈妈经常生气。还记得有一次爸爸回到家兴冲冲地对我叫道:“妹妹,出来,我有东西给你看。”我听了还在房里一声不吭,继续玩我的东西。爸爸又叫了我两声,我还是没答应,爸爸在房间找到了我,但是挂在脸上的喜悦没有了原来,他想送我一份小礼物,因为我的态度,后来他给了哥哥。想到这里我的脸开始发红了。

  当我读到“兄弟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时,更恨不得在地里找个洞钻下去。昨天,我才因为一点小事和哥哥吵架甚至打了起来,气的妈妈怒火中烧。原来在远古时候,我这些行为对父母已经是不孝,而在今天,爸爸妈妈一再的宽容着我。每次写文章写日记的时候,我都写如何要做一个孝顺父母的好孩子,可是现在连平常这些小事都没做好,又怎么能成为一个孝子呢?我陷入了沉思。

  百善孝当先。“入则孝”不但要求我们心里面念念不忘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而且还要用心照顾好父母。爸爸妈妈,对不起,我一定会用我的实际行动来报答你们对我的养育之恩的!

《弟子规》读后感15

  我上二年级的时候,妈妈就教我读《弟子规》,到了三年级我能流利地朗读这本书了,基本懂了每句话的意思。“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济”,这是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也是最令我感慨的一句话。

  一次,我和妈妈去姨妈家玩,看见表哥正在看书,我们到了他也没和我们打招呼,只见他手握一支黑笔,不时地在书上画圈,点点,划划,时而瞪大眼睛,时而紧锁眉头,时而如痴如醉,时而面露笑容。那种全神贯注的神态,真是可爱。

  正和姨妈讲话的妈妈突然问我:“琪琪,你知道熊猫前掌有几根指头吗?”

  我一下子愣住了,想来想去答不出。我就问表哥,他笑着说:“熊猫前掌只有四个指头呀”。他现在才读五年级,知识竟这样丰富,实在让我佩服,同时也让我感到惭愧。我家书房有我专属的书柜,装满了我的课外书,这些我都看过,但大多都“走马观花”,没有收获。我读书的时候,态度也不如表哥认真。

  回到家,夜已深,我却久久不能入睡,表哥是我学习榜样,我要努力向他看齐,即使差距很大,也要下定决心赶上。窗外,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是“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济”的声音,它陪我进入梦乡。

  从那以后,我自觉培养自己良好的阅读习惯。读书时认真做笔记,有好词好句就摘录下来,不懂的地方问老师或家长。现在读书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每读一本书,就好像进入另一个新世界-——书的海洋,我陶醉其中,享受着书本带来的乐趣。在向表哥学习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弟子规》中有许多值得回味的句子,“见人善,即思齐”这种对我们青少年的真诚劝勉,深深打动了我。我要用它勉励自己,认真学习别人的闪光点,使自己也闪光。

【《弟子规》读后感】相关文章:

弟子规读后感05-29

《弟子规》的读后感10-30

《弟子规》读后感10-01

《弟子规》读后感02-23

精选《弟子规》的读后感03-16

弟子规读后感01-05

《弟子规》读后感【热门】07-12

弟子规读后感作文12-03

【热】弟子规读后感12-26

弟子规读后感【热】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