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有自由才有成长》有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读《有自由才有成长》有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有自由才有成长》有感1
暑假里读了孙云晓《有自由才有成长》一书,感慨良多,又联想到在教育访谈中,作者孙云晓就曾说道“教育是人的教育,不是奴的教育,教育应是人的解放,而不是对人的束缚与压迫。而今的教育必须改变,不变无从谈中国的崛起,只是对权利,金钱,奴性的顶礼膜拜!那将是一种怎样的民族悲哀!”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大写的“人”的问题,以人为本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有自由才有成长》当中提到:正常儿童的身体具有本能的自我保护机制。儿童在开始发现自己的身体,探索、开发自己身体的时候,会充满挑战和探险精神。当身体的一种功能被基本创造和开发之后,就开始迈向更高的难度,走向身体的边缘,开发身体更大的领域。所以,自由活动的边界,在那边界上能够自由活动,这就是关于儿童身体自由的艺术。
我们要做的就是巡逻在儿童活动的边界上,在鼓励和分享中保护儿童,让他们学会自我保护。让孩子生活在爱和自由的环境中,听从内心的指引,内心指到哪里,身体就自由地跟随到哪里。一般情况来说,儿童对自己的活动能力都很有信心,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其实心里都有概念了。意外一般都是发生在成人身上,一个孩子,要从高处跳下,就在要跳不跳的时候,大人开始阻止了,孩子犹豫了一下,就在这犹豫的瞬间,意外就发生了。
所以我们家长要做的是守护在他身边,给与他必要的保护和支持,而不是阻止和束缚。正因为我的鼓励,这段时间孩子对从高处跳下有了全新的认识,不停的练习,包括在家里从床上跳到地板上,从小椅子上跳下来。自己很开心,动作一次比一次熟练。当然我说这话的意思不是鼓励所有的孩子都这样,有的小孩子大人不需要鼓励就已经做得够好了,真的不需要再锦上添花了。孩子本身就属于偏静不好动的小孩,从小就很小心谨慎,当别的爸爸说他们为孩子爬上爬下操心不已的时候,我都羡慕不已,常常期望孩子也能爬上爬下,自己有所创意,甚至在他拿东西说够不着的时候,我都在感叹这家伙怎么不像别的小孩子那样会想办法找把椅子踩高呢?最后我给他出主意让他自己拿把小椅子踩在上面,他还是不敢,也就最近才算是比较自如的能拿把小椅子踩高够他想要的东西了。所以孩子真的是不一样,我们家长要做得肯定也不一样,但有一样是相同的,让孩子自由,让他听从他的内心做自己身体的主人,至于做到什么程度,我们家长真的不必过多苛求,顺其自然就好。
一个人只有知道怎样实现自己梦想的时候,才会有信心和干劲,家长如果过早的替孩子选择好了人生目标,特别是职业目标的时候,是很危险的,容易限制孩子的发展,应当给孩子的成长和发展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因为生命具有无限的可能性。
读《有自由才有成长》有感2
前段时间,根据学校的读书活动安排,要求每位教师认真学习,每个月读一部关于现代教育的作品,并写读书心得体会。我读了孙云晓《有自由才有成长》一书,感慨良多,又联想到在教育访谈中,作者孙云晓就曾说道“教育是人的教育,不是奴的教育,教育应是人的解放,而不是对人的束缚与压迫。而今的.教育必须改变,不变无从谈中国的崛起,只是对权利,金钱,奴性的顶礼膜拜!那将是一种怎样的民族悲哀!”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大写的“人”的问题,以人为本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这让我产生了深刻的共鸣。也想借此说两点自己的心得。
教育必须从尊重开始,尊重指尊重人的尊严,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和责任,尊重人的价值,尊重人在自己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有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大意是说蛾子要从厚茧中出来很不容易,有个好心人就把厚茧剪开一个口,蛾子轻松的出来了,可是却飞不起来,这位好心人不懂得蛾子在茧子中挣扎和冲撞的过程中,翅膀不断的充血,是为了历练自己,增强自己的生命能量,只有它依靠自己的力量破茧而出的时候,它才能自由飞翔。这位好心人可真是好心办坏事啊,这不是帮它,而是害它。这让我联想到了今天的许多孩子和他们的父母,为了孩子成长顺利,父母处处包办代替,可谓费尽心机。人的成长是有规律的,教育的规律也必须要符合人成长的规律。就像那只蛾子,它在厚茧中即便撞击的头破血流,那也是生命成长的必修课,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经历,必须有它自己来完成。何况,一个孩子的成长远比一只蛾子复杂的多,需要更多的磨练,时间和空间,成长当然需要爱,可是比爱更重要的是自由,即使有爱,没有自由生命也将会窒息,何况没有智慧的爱本身就是对孩子最大的伤害。我认为一个具有健康人格的人一定是一个灵魂自由的人,他可以自由的,有选择的支配自己的时间和行为,很多家长把孩子的学习时间排的很满,你剥夺了孩子的自由支配时间,实际上就是剥夺了他成长和发展的机会,教师也一样,课堂上讲的太多,甚至满堂灌,也就等于剥夺了学生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机会,道理是一样的。
西塞罗的教育名言说:“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非适应现实。”可是,今天的情形恰好相反,教育正在全力以适应现实为目标塑造学生。人在社会上生活,当然有适应现实的必要,但这不应当成为教育的主要目的。学习是为了发展个人内在的精神能力,从而在外部现实面前获得灵魂的自由,智慧就是光,你看懂了,明白了,就不再恐惧或者盲目,你就拥有了内在的自由,独立的人格,独立思考的能力,事实上,那些优秀的灵魂和头脑对于改变人类社会现实发生了巨大的作用,教育就应当为促进内在的自由,产生优秀的灵魂和头脑创造条件。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赞赏那些过早学会察言观色的孩子,这样的性格被心理学家称之为“便秘性格”,他以别人的好恶为准则,不尊重自己内心的真实感觉,丢失了自我最本真的灵魂自由,对心智的发展和人格的健全是不利的。
还有一点就是要“低调教子”。我倒也并非和一些志存高远的家长故意唱反调,只是觉得没有必要总是跟孩子说长大了要上哈佛,剑桥或者北大清华什么的,要成为科学家成为超级富豪云云。这样的“高调”很容易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那样的高目标不是说一定实现不了,可是未必适合每一个孩子,给孩子提的目标要实事求是的比较好,孩子照样能在目标的实现中获得快乐感和成就感,至于考什么大学,学什么专业,选择什么职业,那是孩子自己的事情,让他自己去选择。
一个人只有知道怎样实现自己梦想的时候,才会有信心和干劲,家长如果过早的替孩子选择好了人生目标,容易限制孩子的发展,应当给孩子的成长和发展留下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因为生命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叶圣陶说的好:“教孩子莫做人上人,人外人,要做人中人。”就是要尊重每一个人,与大家友善平等相处,在平凡的生活中体验人生价值,成为真正意义的人。
【读《有自由才有成长》有感】相关文章:
《有自由才有成长》读书心得体会03-05
读自由在高处有感12-29
读《论自由》有感02-11
读《自由在高处》有感04-27
读论出版自由有感02-24
读《为了自由的呼吸》有感03-15
读《爱和自由》有感04-01
读爱和自由有感08-09
读《经典与成长》有感05-29
读《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有感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