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读《复活》有感

时间:2022-06-20 08:53:04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复活》有感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复活》有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读《复活》有感 篇1

  一开始阅读此书,并不能十分准确地理解这两个字背后的深层含义。大部分人在潜意识里对这个词的理解是:它用在已经没有生命体征的自然物又重新出现生命迹象的一个事件。但直至完整阅读书籍之后,书中也没有提及关于这方面的事实,由此断定我一开始对这个词下的定义是不正确的。

  《复活》写的是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与女主人公玛丝洛娃的故事,小说的情节发展是这样的:聂赫留朵夫大学期间在大学期间是一个热诚、纯洁、朝气蓬勃、有美好追求的青年,他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去拜访亲戚家遇见玛丝洛娃并在相处中爱上她。但在不久之后男主人公便进入军队和上流社会,从此以后他过上花天酒地、醉生梦死的生活,在这期间xx了玛丝洛娃并将她抛弃,从而使她沦落到后来的悲惨生活。直到一次在法庭上,他遇到被告上法庭的玛丝洛娃,回想当年,良心发现,并渐渐从往日的堕落生活中走出来,摆脱陈旧的思想,使男女主人公在精神上的复活的这样一个事件,恢复了精神的人的主导与复活。

  聂赫留朵夫应该属于思想觉悟较高的一类人了,在面对玛丝洛娃的悲惨生活,他敢于面对并承担自己犯下的错误,愿意奔走于洗刷玛丝洛娃的罪名的同时,还乐于给予其他人帮助,也是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了整个社会的社会制度、法律和宗教的严重不公平、不人道的本质。深刻理解到农民的悲惨命运是收到贵族阶级的压迫造成的,他的精神上的复活也是跟随着自己对现实社会的深刻认识而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一开始的把自己部分财产分给农民到后来把自己所有的土地归还农民,从自身做起,反抗社会的不公平与不人道的行为。

  《复活》一书在人物形象的描写上下了很大功夫,栩栩如生的描写,使人物形象趋于饱满,给读者很大的视觉冲击,让我们不得不回归历史、正视历史,并结合历史给我们的经验教训反馈现今社会,让我们正视社会的本质,找到正确的社会发展规律并遵循规律发展社会,不然将会使历史悲剧重演。同时也不断提醒着我们,社会现存的东西不一定是正确的,它有它存在的必要历史条件,当这个必要条件不复存在时,它的正确性、真理性也将不复存在。因此我们必须不断与时俱进,不能固守旧思想,真理的绝对性这个观点是相对的,我们只有不断在精神上有追求,追求在精神上的复活,才能克服社会现存的矛盾,循序渐进推动社会的进步。

  读《复活》有感 篇2

  在午后暖人的阳光下,轻轻合上微微泛黄、却又伴着缕缕清香的书页。聂赫留朵夫的心灵历程依然深刻于脑海,正如书名《复活》,这是一次从头至尾的蜕变,一次从行尸走肉到真正有情感的人的“复活”。

  曾忆儿时,第一次接触俄国文学,是一本彩绘版的《普希金童话》,未曾有什么思考,只是觉着有一份童趣的快乐;后来,读了高尔基的几部作品,心灵或多或少有了些许的触动;直至现在,托尔斯泰的这部鸿篇巨制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好久没有真正投入过一本书,好久没有与书中人物发生过心灵的碰撞了,《复活》让我重又拾回了这种感觉。聂赫留朵夫的改变,我一路跟随,时而为其冷血与无情而愤恨,时而又因其回心转意而感到温暖,仿佛自己也是书的一部分,甚至已与主人公灵魂交融。

  突然惊忆,自己何时已处于书中描绘的世界?人的一生,不也正是一次从堕落到复活的旅程吗?不是很多人,都是从天真的孩童“成长”为追名逐利之徒,在这个社会上摸爬滚打,趋炎附势,到了老年,看透人生,重拾一颗纯净的心的人也不在多数啊。

  惊恐地发现,自己也在渐渐地沉没,曾经对受伤的小生灵、路边乞讨者的产生过的怜悯之心已越来越淡薄,我的目光似乎也越来越坚硬,心灵似乎也越来越麻木?不,我要拒绝这样的改变,拒绝成为那个冷酷的聂赫留朵夫。然而要完成一次灵魂的净化的旅行又是何其艰难!但仔细回味,自己处于的这个社会,与《复活》中的时代不是亦有几分相似之处?

  小时饲养过一只小鸟,将它关在笼中,日复一日,乃至有一天想将其放生,它却站在窗台上,胆怯地望着那湛蓝的天空。这只小鸟似乎是《复活》中不敢接受属于自己土地的农民的真实写照,似乎又是那个在无形的囚笼中的胆怯的自己。走在街上,见到很多表情迷茫的眼睛,很多匆匆奔波面目冷酷的脸庞。或许,他们也受到了太多的禁锢,当他们摆脱别人的束缚后,却无法向前迈出属于自己的步伐。这些人需要的不也是心灵的复活吗?

  日光偏西了几分,我呆呆地坐在那儿,手里依然捧着那本典雅、包含书香的《复活》痴想……我的眼前展开了一片蔚蓝色的天空,无数自由的翅膀在蓝天中飞翔,舒展。

  读《复活》有感 篇3

  《复活》与《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为列夫·托尔斯泰的三部代表作。,讲述了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引诱姑妈家女仆玛丝洛娃,使她怀孕并被赶出家门。后来,她沦为妓 女,因被指控谋财害命而受审判。男主人公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庭,见到从前被他引诱的女人,深受良心谴责。他为她奔走伸冤,并请求同她结婚,以赎回自己的罪过。上诉失败后,他陪她流放西伯利亚。他的行为感动了她,使她重新爱他。但为了不损害他的名誉和地位,她最终没有和他结婚而同一个革命者结为伉俪。

  作者对人物的刻画可谓淋漓尽致,使我印象深刻的是对女主人公锒铛入狱后的颓苍白无力——“这个女人脚穿麻布袜,外套囚犯穿的棉鞋,头上扎着一块白头巾,显然有意让几绺乌黑的鬈发从头巾里露出来。她的脸色异常苍白,仿佛储存在地窖里的土豆的新芽。那是长期坐牢的人的通病。她那双短而阔的手和从囚袍宽大领口里露出来的丰满脖子,也是那样苍白。她那双眼睛,在苍白无光的脸庞衬托下,显得格外乌黑发亮,虽然有点浮肿,但十分灵活”。映衬出了男主人公犯下罪恶后导致的悲剧,仿佛是对后来他的“复活”先抑后扬。

  有人认为,《复活》是为玛丝洛娃而写,她从青春的美丽年华到狱中被冤的阶下囚,再到法庭上的重逢,最后是男主人公对她的付出,她却不敢、不能接受男主人公的再次的爱,她变的成熟了,她不想拖累他,她经历了起起落落得意精神重塑。

  也有人认为,《复活》也为聂赫留朵夫而写,是他自我精神的复活。而我从他的身上学到的最珍贵的一点就是他的自我改变,虽然他曾经也堕落过,但当他良心发现后,做了许多好事来弥补过错,这是任何人都值得拥有的。我想当一个人犯下错误时,不论这个错误是大是小,最好的办法就是深刻的检讨自己,承担自己所犯的过错,从而完成精神的重塑。

  一个人做错了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去改变自己,不去进行一次精神的“复活”!

  读《复活》有感 篇4

  暑假里,我每天徜徉在书的海洋里。

  今天,我读完了一本书叫《电脑怪复活》,主要人物有“泼皮猴”王小磊、“冬瓜”夏天、“喷火女”田贝贝。这本书主要讲了:狂欢节马上就要到了,“遗忘的记忆”在信息计算机课时对“喷火女”田贝贝发出警告:从地狱中出来,到人间中去。随即,可怕的骄虫出现在了电脑屏幕上。夏天接受了老师安排的制作动画任务后,和动画小组的成员一起性情大变。王小磊和田贝贝快要明确真相的时候,不小心倒进了毒虫的世界,水中可爱的鱼儿可到了陆地便成为了可怕的食人怪、长得像海带的食人树、双眼泛着红光的黄蜂、挥舞双钳的毒蝎子,这个毒虫世界真是危险重重啊,可这一切都是“冬瓜”夏天的杰作,可是他却完全没有记忆。终于,在危险时刻,夏天的终于恢复了记忆,带领大家摆脱了毒虫的追击,凤凰决定亲自进入电脑中打败骄虫。而此时,王小磊他们马上就要被毒虫攻击了,凤凰大怒,击败了骄虫,就出了大家。最后凤凰与大家告别,将骄虫带回了山海经。

  我读了这个故事,我最喜欢王小磊,因为他非常聪明,在危险时刻可以帮助大家一起解决危机帮助大家,这种可贵的精神,值得我称赞。我印象最深的是:夏天,他的想象力真的是让人佩服的五体投地,竟然通过电脑制作出了那么个可怕又恐怖的毒虫世界。

  读了这本书,我真是受益匪浅。

  读《复活》有感 篇5

  作为托尔斯泰晚年的巨著《复活》,它以其广阔的手笔和细腻的刻画,描绘出俄国旧社会各阶层的面貌图景:沙皇腐朽的统治,官僚无耻的贪婪,农民艰辛的生活……俄罗斯星空的至暗时刻,一切的一切,都那么压抑与绝望,仿佛望不到尽头。

  托尔斯泰出生于莫斯科一个贵族家庭,年幼失怙,早年家庭生活不幸。大学期间深受卢梭思想的影响,不满于学校的教育,主动退学回到自己的世袭庄园。他曾对身受奴役的农民表示了极大的同情,努力通过改革以缓解农民与地主的矛盾,但以失败告终。他曾在莫斯科的上流社会中度过了一段懒散而荒唐的生活,同时也在心烦意乱、焦虑不安中思索着道德纯洁与完善的问题。《复活》是他晚年最重要的作品,是他世界观转变之后思想与艺术探索的结晶。

  在小说中,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诱骗并抛弃了少女玛丝洛娃,致使玛丝洛娃失去对生活的希望,坠入风尘。十年后,二人在法庭上相逢,玛丝洛娃被诬告为杀人犯,而聂赫留朵夫则是该案的陪审员。聂赫留朵夫决心赎罪。为了玛丝洛娃,他四处奔走,而后者对人生也逐渐重燃生机和希望。最终,聂赫留朵夫和玛斯洛娃两人在精神上以不同的方式得到了“复活”。

  然而历史告诉我们,一切都不会太好,也不至于太坏。难道《复活》里的一切都如此黑暗,没有光芒吗?非也,长夜漫漫,何以消散?唯有自己成为光。这光明,来自内心深处,闪耀着善良的荣耀,传递着人性的温暖。《复活》,讲述的就是这样的答案。

  基督教教义有言:人本邪恶,唯有救赎,方能洗涤原罪。何以救赎?向善与忏悔。《复活》的内核,是描绘“善”的觉醒。这种觉醒,必须发自内心,毫无保留地抛弃“恶”后,方可结果。复活,有两个层次,由浅入深,由表及里。

  首先,是人的意识的复活。因为人是社会最基本的个体,是自我发起善良的源泉,只有当个体意识全部摒弃邪恶后,才能进一步讨论社会意识的复活。而后,是社会意识的复活。《复活》通过对社会不同阶层的描写,暗示了一种社会整体意识的复活,即,腐朽的封建制度必然走向灭亡,而新生的自由制度必然会诞生。

  一方面,托尔斯泰在揭示封建制度的衰落。比如,描写那些审判员的混账判罚,贵族妇女的无所事事,官僚朋友的沉迷享乐。他们手中握有着大量的权力,可笑的是,他们运用这些专权既不是为百姓谋福利,也不是为社会做贡献,他们所追求的只是大把的卢布以及数不清的美女。这样的人,你如何把拯救国家命运的重担交到他们的手上,而更可悲的是,就是这些社会寄生虫掌握着国家的命运,而他们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让这个国家更加奄奄一息。

  另一方面,社会底层的人民对社会的不满,有识之士对革命党人的同情,暗示了这些人早已对这个肮脏的社会厌恶不已,看似平静的社会表象之下,已经开始孕育涌动的暗流,且越来越多,只待积聚爆发的那一刻,掀翻这令人厌恶的黑暗。虽然终结有可能采取革命这种方式,但在积聚之初,依托尔斯泰观点,是通过自我救赎与悔过的方式才走上最终道路的。

  精神复活,亦是重生,不单单只是个人的重生,乃至社会国家的重生。这可能就是《复活》的答案。

  读《复活》有感 篇6

  我有时在想,在复活节那一天,基督复活的时候,亲爱的,你是否也复活了呢。请原谅我冒昧地将您定义为已死,如果您现在自认为还活着的话。我们能从《复活》中看到什么呢?一张拥有花白胡子,藏污纳垢的脸,裹着一个对封建土地所有制持否定态度的大脑,让我们认出:啊!老托尔斯泰。在社会主义国家里的我们,貌似解决了土地私有的问题。在号称没有剥削阶级的中国,我们无法体会到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的俄罗斯帝国腐朽落后的沙皇制度带来的种种弊端和给俄国底层民众带来的压迫,幸好体会不到。就在那个年代,托尔斯泰朦胧之中将要苏醒,所以他让聂赫留道夫复活了。

  要是我们仍然停留在19世纪,去批评俄国农奴制的罪恶,歌颂赞扬托尔斯泰为改善农民生活,突破旧制度枷锁而做出杰出虽然并不完美的`努力,显然失去读《复活》的意义。复活是一种忏悔与救赎,是改错。“错误”的含义过于狭小,我姑且把它视为一切不尽如人意的事情吧。有些错误是好改正的,比如一加一算成了三,数学老师告诉你应该是二,于是你把它改正了;有些错误是难以改正的,比如在高考的时候,你将一加二算成了二后果,你懂得。当然,这些错,我们大都能够发现,即使无法纠正,还可以尽量弥补。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错误都可以被发现。当真理变成谬论,谬论变成真谛,真谛遭受践踏,践踏视作赞扬……当日出的时刻阴云满布,亲爱的你是否还在寻找太阳?我们每天做着浪费时间的不必要的“工作”,抬头长叹一声:时间都上哪儿了!错误不断发生,之后被埋藏在心底,我们默默忍受隐隐的阵痛,于是心灵渐渐麻木,死亡。诱惑是无处不在的,侵蚀肉体,腐蚀精神,诱导健康的人犯下错误,悄无声息的在肥沃的心田种下恶果,令人无法发现,发现了却无法承认。命运步步紧逼,要么扼住命运的喉咙,要么与死神共舞,很快魔鬼也能看作是天使,之后彻底堕落。然而良知是存在的。阴暗的森林底部,哪怕射进一缕阳光,种子也会发芽。一声惊雷过后,死亡的灵魂或许能在良知的指引下复活。况且,我们大概还不至这么糟糕。

  读《复活》有感 篇7

  周六,我信X翻开《复活》一书,很快就被小说里熟悉的章节和人物所吸引,一口气读了大半。抚卷沉思,不由得浮想联翩。

  小说名曰《复活》,它隐喻一个人泯灭的良知在某种精神力量的感化下可以获得重生。男女主人公通过各自的忏悔和宽恕,双双走向精神和道德的“复活”,使其人性得以复归,这一切带有浓厚的“不以暴力抗恶”和“道德的自我完善”的托尔斯泰的味道。他借此从社会和个人的道德角度对政府、法庭、监狱、教会、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制度作了深刻的批判,也让每一个读者思考个人道德和社会道德之间的关系,思索怎样来进行个人道德的自我完善。

  我们知道,由于种种原因,现在的社会道德和个人道德已经到了一种濒临危机的状态:自私自利,物欲膨胀,XX受X,腐化堕落……几百人围观落水者却无人前去相救,肇事司机将伤者在送医院的途中将其扔下任其死亡自己却逃之夭夭……我想这些人连十八世纪托尔斯泰笔下的涅郝柳多夫都不如。为什么现在很多人感叹好人难做?难做好人?就因为有人做了好事没有被肯定相反被误解。“枪打出头鸟”,久而久之就让人们达成了一个共识:你不去做好事你会没事,你做了好事搞不好你就有事。这样的共识不能不说是我们道德水准的一个悲哀。相反,如果我们能够让好人不再吃亏或被误解,让更多的人都能够见义勇为或者多做好事,这就要求我们的政府和媒体及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来维护道德的规范,如此才能让我们的社会风气有所好转,让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生活的温馨无比。

  《复活》之所以能够感动人,这是因为它揭示了人的道德的自我完善和做人良心的问题,诚如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所言,《复活》较之其它作品,更能让人清楚地看到托尔斯泰那双直达心灵的眼睛。

  读《复活》有感 篇8

  那天,我在书店看到了一本书,书名叫《复活》。于是我感到很好奇,就迫不及待地买回家看。

  我很喜欢看书,有时候我还怀疑自己是不是有恋书症。因为我每次去到书店就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恨不得把全部书都买回家——一阅而尽。上次,我在书店买《复活》的时候,我又看到了一本我感兴趣的书,书名叫《飘》。我立誓;下次去书店誓一定要买回来,因为我真的很想看。

  虽然,我没买《飘》这本书,但我买了《复活》。这也是挺值得我高兴的,因为《复活》这本书真的很好看,从故事的开头就一直吸引我到结尾。因为这本书的作者是俄国伟大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之一,是文学的经典,难怪会那么好看。这本书的主人翁是玛丝洛娃和聂赫留朵夫,聂赫留朵夫是一个贵族、欺压无知少女的一个人,而玛丝洛娃是被聂赫留朵夫欺压过的受害者之一。由于聂赫留朵夫是一个贵族人,很有财富。他怕玛丝洛娃对他前途有影响,于是就把玛丝洛娃关进了牢房。但玛丝洛娃上法庭时,聂赫留朵夫突然良心发现,决心要带玛丝洛娃远走高飞,在救助玛丝洛娃的同时聂赫留朵认清了社会,认清了自己。他心灵从死寂中开始复活。《复活》一书主要描述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平,采用了对比手法来叙述无辜的人受苦受难,而有罪的人却逍遥法外、淫逸生活,加强了作品的批判力量。使读者看到都会感到心酸、难过。

  读了这本书之后,我真是获益匪浅,原来以前的社会是那么恶劣,人是那么凶残。我想世界就是这样的不公平,社会总是那么残忍。需要的是我们要积极向上,不要让有害之物留于社会之中。

  读《复活》有感 篇9

  《复活》是托尔斯泰创作的“最高的一峰”,也许,你会说它没有《战争与和平》史诗般的恢宏气魄和明亮的诗意,也没有《安娜·卡列尼娜》的波澜与不安的骚动……可是,这部作品却展现了一位伟人暮年时心灵的稳健和悲天悯人的大气!

  小说开篇写道:“尽管出土的小草一概清除干净,尽管他们把石头扔进地里去,不让任何植物在地上长出来,尽管树木伐光,鸟兽赶尽,可是在这样的城市里,春天也是春天。”一片万物生机勃勃的情景一下子展现在我们面前。然而,第二句“唯独人,成年的大人,却无休止地欺骗自己而且欺骗别人,折磨自己也折磨别人”却为马斯洛娃将受的苦难作了铺垫。

  本文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一开始是个是非分明的人,后来变成一个冷漠麻木的人,致使玛丝洛娃走上了一条她不应该走的路,后来被别人陷害。男主人公开始良心发现,开始了对玛丝洛娃的“救助”,但是,“救助”终末成功。于是,聂赫留朵夫决定与卡秋莎·玛丝洛娃同赴西伯利亚流放地。这时的他感到精神上受到了“复话”。

  这本书名叫《复活》,我想“复活”的就是聂赫留朵夫自我精神的复活。“复活”是一个人的灵魂从污浊变清,良心从丢失到找回的过程,所以男主人公“复活”了,变回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即使他曾经在污浊的生活中被污染过,但因为他改过了,他仍是一个没有在世俗中失去自我的人。这是一个人灵魂心灵的复活,但那些仍在欺骗自己良心的人,他们也许已经被污染得面目全非,他们也许被污染的程度连血也变黑了,他们也许已经无法自拔了……而我从主人公身上学到的最珍贵的一点就是他的自我改变,虽然他曾堕落过,但当他良心发现后,做了许多事来弥补过错,这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我想当一个人犯下错误时,不论这个错误是大是小,最好的办法就是深刻的检讨自己,承担自己所犯的过错。

  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也会面对这样的时候么?原本纯洁的心灵在喧哗与骚动的浮世中可能变得污浊黑暗,但有谁能像聂赫留朵夫一样复活呢?我们永远不能欺骗自己。善与恶都是一念之差,只要受到影响便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只有仔细的把握好生命的小船,才不会迷失方向,永远保持真正的自我。

  我想聂赫留朵夫已经去过新的生活,去让更多人复活,我们,也应该从迷惘中、从酣梦中复活,走向新的生活,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读《复活》有感 篇10

  暑假,我一口气读完了托尔斯泰晚年的一本着作《复活》。似乎很深奥,却又像读懂了什么,精神上的复活,比现有拥有优越的物质生活显得更加珍贵,更有意义。

  一个曾经有着纯真美好的童年,对生活充满希望的年轻人,却在鱼龙混杂的上层社会中过着花花公子般的生活;一个美丽纯朴的姑娘,在长达八年的妓 女生活中堕落。他们也许会这么浑浑噩噩地过完一生,但因一次法庭上的偶遇,使这一切发生了改变

  这一次,聂赫留朵夫以陪审员的身份来审理玛丝洛娃的案件,他认出被告就是他年轻时伤害过的卡秋莎·玛丝洛娃,又听到她被冤枉时的惨叫,或许是灵魂的反省吧,他在玛丝洛娃入狱后奔波在社会的高层,希望替他减刑,,可都没成功,一次次探狱,聂赫留朵夫看见玛丝洛娃奄奄一息的样子,觉得自己现在所拥有的都不算什么,于是用自己的全部家当将她保释出来。

  他又一次向她求婚,她却拒绝了,因为她不想连累聂赫留朵夫

  这里,聂赫留朵夫和玛丝洛娃真正意义上的复活了,这并不是死而复生的复活,而是一种心灵反省和净化,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升华。托尔斯泰在这本书中反映了人性的丑陋与纯洁。《复活》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大家有机会可以读读他。

  读《复活》有感 篇11

  从容,我喜欢这个词,就像淡定一样!就在那年地夏天,天气暑热,晚自修放学一回家,发现没有了猫的叫声,问父亲是怎么回事,父亲吞吞吐吐,犹豫不决的样子让我生疑,追问之下,母亲按捺不住,抢着说:猫,我送到郊区了,你不用找了。灵魂的复活--读《复活》有感作文"我的回答令前后一群人发出了闷笑,"什么。

  本文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一开始是个是非分明的人,后来变成一个冷漠麻木的人,致使马斯洛娃走上了一条她不应该走的路,后来被别人陷害,男主人公开始良心发现,经过重重挫折,终于把马斯洛娃从那艰苦的生活中救了出来,女主人公为了不使男主人公再奔波,同时,男主人公也做起了有意义的事。

  读完后,才知道“复活”是一个人的灵魂从污浊变清,良心从丢失到找回,所以男主人公“复活”了,变回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即使他曾经在污浊的生活中卑污染过,但我仍认为他是一株莲,因为他改过了,成为像莲一样没有在世俗中失去自我的人。这是一个人灵魂心灵的复活,但那些仍在欺骗自己良心的人,他们也许已经被污染得面目全非,他们也许被污染的程度连血也变黑了,他们也许已经无法自拔了……

  我们的许多同学也像这样,本来纯洁的心灵变得污浊黑暗,但有谁能像聂赫留朵夫一样复活呢?我们现在做的事,抄袭作文,考试作弊,欺骗得了父母、老师,也不能欺骗自己,也许需要多一点时间,希望那些同学能从此复活,去过自己的新生活,用全新的态度去学习。

  我想聂赫留朵夫已经去过新的生活,去让更多人复活,为“大同”社会而努力。

  读《复活》有感 篇12

  “事情很明白,凡是人们认为重要和美好的事物,往往是卑鄙龌龊,不值一提的,而所有那些光辉夺目,富丽堂皇的外衣,往往掩盖着日空见惯的罪行,这些罪行不但没有受到惩罚,而且风靡一时,被人们费尽心思加以美化。”

  “我要做的是良心要我做的事,良心要我牺牲自己的自由来赎罪。”

  在列夫·托尔斯泰的笔下,这就是曾经放浪荒唐、***的涅赫柳多夫到后来的思想觉悟、人性复活的涅赫柳多夫的转变过程。

  一个是充满理想的少年,一个是美丽纯洁的少女;一个是纸醉金迷的贵族老爷,一个是出卖灵魂的风尘女子。他们的人生再次相逢时,一个是高高在上的公爵陪审员,一个是罪大恶极的***杀人犯。涅赫柳多夫认出了玛丝洛娃——少年时的他曾爱过的少女。可是混混沌沌的上流社会使涅赫柳多夫变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贵族——花天酒地,无所事事;这个罪恶丑陋,金钱至上的社会也让那个纯洁无瑕的卡秋莎成了处处卖弄风骚的玛丝洛娃。

  其实,我更愿意叫她卡秋莎,那是个从小不谙世事地生活在大庄园的无忧无虑的少女。她憧憬着光明的未来,她幻想着美好的爱情,可惜她所想象的这一切最后都被这个无情的社会狠狠地碾碎。人去楼空,才发现只不过是南柯一梦。带着一身伤痕,她开始堕落。可最终,她也无法摆脱人性的枷锁,她的爱慕虚荣使她沦落为风尘女子。或许这个可怜的女人的命运早已被她自己预言——“我在这里,在泥泞里,在黑暗中,任风吹雨打,站着哭泣。”

  幸好,最终,他们都还是复活了。

  法庭上的匆匆一瞥,使涅赫柳多夫彻彻底底脱变成了一个忏悔者。他为帮玛丝洛娃脱罪四处奔走,将土地分给农民,准备随玛丝洛娃远去西伯利亚。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他却被农民怀疑,被亲友鄙夷,被上层贵族唾弃。他所坚持的都不被这个充满铜臭味的社会所理解。人们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得失,无所谓良心、道德。而这个社会早已丧失了人性和最基本的怜悯。财富、权力总是让世人迷失自我。而在这个社会的熏陶下,涅赫柳多夫的复活无疑是举起了一面鲜明的旗帜,人性的光辉在重生的涅赫柳多夫身上绽放!

  如果说涅赫柳多夫使卡秋莎坠落成了玛丝洛娃,那么西蒙松则是玛丝洛娃真正的拯救者。他作为政治犯的代表,让玛丝洛娃觉得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是为了利益和享乐而活,让玛斯洛娃称这些人是“真正优秀的人们”,让玛斯洛娃彻底摆脱过去,重新捡起抹布、拾起扫帚,成为一个拥有健全人格的人,找回曾经的那个勤劳、善良的喀秋莎。

  小说的结局,玛斯洛娃选择了西蒙松,选择了革命者,选择了遗忘过去,选择了开启崭新的生活。至此,玛斯洛娃在精神上真正完成了复活。

  涅赫柳多夫在纸醉金迷的生活与良知中选择了后者。他面对了自己的良心,不用再背负良心的债,从罪孽感、愧疚感的阴影中走出来。沐浴着阳光的涅赫柳多夫感到了精神上巨大的满足感和快乐。他告别了浑浑噩噩十年如一日的“贵族生活”,人性的复活让他能够在阳光下舒心地微笑。

  列夫·托尔斯泰使两名原本坠入风尘的主人公复活,从而抨击了黑暗的社会。但我想,小说中两名主人公的复活也代表了这个社会的复活。革命正在开始,光明的未来在不远的前方!

  阅读这个故事是煎熬的,但结果是令人欣慰、快乐的。我随文章情节起伏时而眉头紧锁,时而展露笑颜。阅读《复活》的过程是漫长的,主人公的一举一动牵动着我的心。我为玛丝洛娃的悲惨遭遇而落泪,为涅赫柳多夫的艰难抉择而揪心,更为他们最后的“复活”而欣悦。我触碰到了阳光的灿烂、重生的快乐,阅读让我成长,最终我也会由阅读而蜕变、成熟。阅读让我感受到的快乐感如缕缕春风拂面,醉我心脾。我的豆蔻年华因阅读而格外美丽!

  复活的道路依旧漫长,不过,我们正在前进。前进的道路、奋斗的过程是快乐的,我享受着这个美丽的过程。

【读《复活》有感】相关文章:

读复活有感04-06

读复活有感范文05-05

读《复活》有感作文04-05

读复活有感(精选12篇)05-29

读《复活节游行》有感04-06

读复活有感(通用12篇)05-29

读《舐读》有感02-09

读《窃读记》有感12-31

读窃读记有感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