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读后感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怎样写读后感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庖丁解牛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庖丁解牛读后感1
今天,我阅读了《成语故事》这本书中的一篇文章——《庖丁解牛》。故事主要说:古时候有一个叫庖丁的人,他宰牛的技术十分高超。有一天,有一个人叫庖丁去帮忙宰牛,只见庖丁拿起刀在牛的身上划来划去,划出了许多优美的线条,不一会的功夫就宰好了。大家都对庖丁高超的宰牛技艺佩服的“五体投地”。
其实,庖丁一开始宰牛的时候一点都不熟练,可以说得上是动作笨拙,缓慢。可是通过许许多多次的练习,他渐渐地掌握了宰牛的技巧,慢慢地就熟练起来了。这是庖丁宰牛成功的一大原因!所谓熟能生巧,我想应该就是这个意思了。
平时大家在报纸和电视上总会看到“在某某地方有一个神童,他(她)是谁谁谁”这样的内容,大家一定都非常羡慕。可是,在羡慕之余,大家想过没有,其实所谓的神童只不过是他(她)们的接受能力比一般人要好,再加上后天的训练才会取得成功的,而并不是天生就那么神奇的。
同样的道理,我们对学习也要有一种不怕吃苦的精神,不断的勤学苦练,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庖丁解牛读后感2
今天我学习了一个成语故事,叫《庖丁解牛》,读后有感与庖丁宰牛的技术。
这个成语故事发生在战国时代,有一天,一个叫庖丁的厨师出色的完成了宰牛的任务,技艺的娴熟让梁惠王目瞪口呆,赞叹不已。于是庖丁就解释了这一切。这是因为常年的宰牛经验已经让庖丁的技艺出神入化,在他眼里已经不是一头牛了,而是一个一个组织架构和关键节点,因此他的刀十九年来一直没有损坏过。
这个成语故事告诉我们,自然界的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我们应该顺应自然的规律。在完全了解事物的本质后爱再去动手,往往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可以用到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中,再充分理解一件事的`本质,层层剥茧,就像剥洋葱一样,再加上反复实践,以后再遇到同样的事情,就能很快解决了。
庖丁解牛读后感3
今天,我阅读了《成语故事》这本书中的一篇文章《庖丁解牛》。故事主要说:古时候有一个叫庖丁的人,他宰牛的技术十分高超。有一天,有一个人叫庖丁去帮忙宰牛,只见庖丁拿起刀在牛的身上划来划去,划出了许多优美的线条,不一会的功夫就宰好了。大家都对庖丁高超的宰牛技艺佩服的“五体投地”。
其实,庖丁一开始宰牛的时候一点都不熟练,可以说得上是动作笨拙,缓慢。可是通过许许多多次的练习,他渐渐地掌握了宰牛的技巧,慢慢地就熟练起来了。这是庖丁宰牛成功的一大原因!所谓熟能生巧,我想应该就是这个意思了。
平时大家在报纸和电视上总会看到“在某某地方有一个神童,他是谁谁谁”这样的内容,大家一定都非常羡慕。可是,在羡慕之余,大家想过没有,其实所谓的神童只不过是他们的接受能力比一般人要好,再加上后天的训练才会取得成功的,而并不是天生就那么神奇的。
同样的道理,我们对学习也要有一种不怕吃苦的精神,不断的勤学苦练,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庖丁解牛读后感4
成千上万个门口,总有一个人要先走。于是,庖丁迈出了脚步,他不断积累经验,逐渐成长。起初“所见无非牛者”,三年后“目无全牛”,最后“以神遇而不以目视”,一番摸爬滚打后,他才得以如此高超的技艺,让人为之惊叹不已;于是,爱迪生迈出了脚步,在探索科学的路上,虽然历经坎坷,但却从未服输。在挫败的背后,他寻找科学的内在规律,终究他的发明成为人类历程上一笔宝贵的财富,他也永远被后人铭记在心;于是,钱学森迈出了脚步,他总是躬行实践,对每个细微数据都精确计算,容不得一点马虎。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他终与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密不可分,他为中华民族书写下辉煌灿烂的篇章。暴风雨后的晴天彩虹才更加耀眼迷人,大千世界中,我们极其微弱的力量不可能去改变什么,但是我们可以以不变应万变,“依乎天理,因其固然”,再洞悉掌握了一切事物的客观规律后,方才使得游刃有余,得心应手,挥洒于世间。
【庖丁解牛读后感】相关文章:
庖丁解牛教学设计01-30
庖丁解牛读书笔记01-07
关于《庖丁解牛》教学设计03-10
庖丁解牛庄子作品教学设计01-14
优秀读后感欣赏:《童年》读后感02-22
简爱读后感范文精选-简爱读后感02-24
《简爱》读后感01-23
母狼读后感01-04
《围城》读后感02-25
《史记》读后感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