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甘正传》读后感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体会呢?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阿甘正传》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阿甘正传》读后感1
留在书里面的是一个令人啧啧称奇的角色,每个人都会忍不住惊叹他怎能用如此诙谐幽默的语气来讲述自己糟糕的身世,更会赞赏他能用这般稀松平常的心去对待自己身边发生的事——将近70的智商,残疾的双腿,贫穷的家庭,坎坷的情路甚至生命的威胁。没错,这个人就是阿甘。
或许那个叫阿甘的人确实是愚蠢的,他不重视钱财却重视感情,明明前路漫漫看不见任何希望和光亮,他也从来不懂得放弃,也不懂得妥协。阿甘只是听从自己的直觉,以一颗看似平凡却绝不平凡的心,跨越名为不可能的界限,一步一步地在路上留下他坚定向前的脚印。哪怕摔倒,哪怕受伤,他心中的信念也从未改变。下一秒他挣扎着又向前冲去——一步一步,一步一步,脚步越来越快,越来越稳……最终,阿甘奔跑在了原本可能不属于“阿甘”的道路上。他成了橄榄球、国际象棋、乒乓球和摔跤明星,他还是越战英雄,商业大亨。此时的阿甘已经经历了世间的各种繁华与险恶,但无论何时,无论何处,无论和谁在一起,他都依然如故,纯朴而善良。
阿甘正是用这种在他内心柔软又坚韧的情感来温柔地面对生活对他的种种考验。比起许多人,阿甘坦诚而不虚伪,他做了许多值得称赞的事——虽然他自己不这么认为,也从不以此夸耀。如果说上帝关上了一扇门,而阿甘则用他的执着让整面墙都轰然倒塌。
是啊,这样的阿甘又怎么会是愚蠢的?他其实大智若愚才华横溢。前方愈是凶险,他愈是活得风生水起。而我认为阿甘的成功并不是偶然。
能登上金字塔顶端的生物只有两种:鹰和蜗牛。然而人们更加钦佩的是蜗牛,它没有鹰与生俱来的资质,它所拥有的一切都只能依靠自己努力,它没有时间自怨自艾,它要想爬上常人不可企及的高度,最重要的便是固守本心。就像葡萄架上的蜗牛一样,它没有因为黄鹂鸟的话而动摇,它说,等我爬到葡萄自然就成熟了。人们活得毫无目标,是因为有太多的附加值扰乱了他们的视线——可阿甘不是,无论周围有多少人不理解他,甚至嘲笑他,他始终都在做他最想做的事,不是吗?
阿甘确实智商低下,却坚持了自己想做的事,与其说他不懂得人情世故,不如说他看得比常人更加单纯和透彻。因为阿甘有一个且只需要一个优点——他始终坚守着内心最初的声音。两相比较之下,难以持之以恒却是现代人的通病,节奏渐渐变快的现在,浮躁的社会风气,无一不在影响着我们的内心。我们逐渐被金钱、地位、欲望所迷惑,我们开始遗失自己的本心,不知道自己想要追求的究竟是什么。我们的人生往往就是那样,大多数时候我们在随波逐流,迷茫没有目的,平淡得令人厌倦。
也许你会说我平凡得很,既下不好棋也跑不好步,身无一技之长,所以不能像阿甘一样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注定我这一生就这么平淡了。然而世上的天生的奇才是那样稀少,他们之外的更多人是在漫长的岁月中坚守本心,通过不停的尝试、不停的坚持最终化平淡为辉煌。爱迪生研制白炽灯时尝试千种材料均告失败,当有人嘲笑他这不可能成功的时候,爱迪生不为所动,继续实验,最终带给了世界光明。试问如果当时爱迪生为别人的话或试验结果而气馁,停止试验,现在哪来所谓发明大王爱迪生的名号?
再次回首,书中那个仿佛传奇般的身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颗与生俱来的善良、真诚、无邪、进取、宽容、博爱之心,还在书中跳动,传承……
《阿甘正传》读后感2
最近刚刚把《阿甘正传》这本书读完,虽然这本书的知名度远远没有同名改编的电影那么出名,但是在书中,我读到了不一样的感悟。今天这篇文章,说是书评也行,说是影评也未尝不可。总之,我今天所写的并不是阿甘的故事,我想和大家聊一聊阿甘在部队里的那个长官,他的名字叫做丹中尉。
书中的丹中尉,从军之前来自康涅狄格州,是一位历史老师。他很聪明,但他想不通到底是什么把他推进了越战的泥潭。十几年的越战,不仅给越南人民带来深重的苦难,就连当时参战的美国大兵们,也造成了巨大的心灵创伤!1973年,美国人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借口,从越南土地上撤出了全部国防军,士兵们终于得以回到家乡。
但是,那些刚离开越南这片战火纷飞的地狱时,他们又坠入了心理阴影的噩梦中!在越南雨林中的杀戮与被杀戮,让那些回去的士兵饱受心理创伤的煎熬。他们经过了太多的杀戮,很多次杀戮之后,他们还必须再经历尸体清点这个过程。
往往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看清了自己杀死的对手,那些对手并非只是军人,会掺杂有很多平民,甚至有很多女性,或许还有婴儿、幼童。一种基于宗教方面的负罪感会深刻地印入脑海,他们会拷打质疑自己的内心。
就像丹中尉一样,在战争中失去了双腿,他本想壮烈的留在属于自己的英雄战场之上,可是善良的阿甘硬生生把他救了回来,那时就意味着,他要带着终身残疾的耻辱苟活一生。丹中尉光荣的回国后,每天借助酒精与毒品麻醉自己,找不到自我的精神出口,完全如行尸走肉一般迷惘的混日子。
影片中丹中尉有着非常旺盛的自杀倾向,当时美国那些从越战或者伊拉克战争中回来的退役军人,出现了极高的自杀率。当时人们将这种现象称之为“战争综合征”,这是一种集心理和生理原因于一体的综合性病症,经历过战争的大兵们是常见患者。很不幸,我们的丹中尉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这种疾病所缠绕。
丹中尉是不幸的,但他也是幸运的。他遇到了阿甘这个“憨货”,阿甘带着他重新找到了生命的意义,阿甘帮他找回了丢在越南战场上的灵魂。影片中的丹中尉也结婚了,他的妻子有着一副东方面孔。她是一位越南女性。
“心病还须心药医”,这些从自杀困境中走出来的军人们,大部分又重新回到那片曾经战斗过得土地,又重新遇到曾经与他们厮杀过地敌对国的人民。这片土地又恢复了生机,那些人也变得友善。在那一刻,他们多半才会彻底解开心中的死结,相伴余生的战争噩梦才会随之渐渐消逝。
美国政府可以花大笔金钱,把他们身体上了战争创伤养好,对那些在战争中丢掉部分肢体的残疾军人,也可以给予高额的补偿。但是,从头至尾这些为国家拼过命的军人们,没有人关心他们心灵上的创伤和残缺。如果一个幸运的军人完好无缺的回来,又有谁在乎他能不能承受住精神上的灾难。
现在是和平年代,和平年代也需要军人,铁打营盘流水的'兵,服役期满的军人退役回来,没有经历战争洗礼的他们,从头到尾都是完好无缺的。拿着一份看起来乐观的津贴,继续去面对新的人生战场。不是战争年代,难道那些回来的退役军人们,心理上也像他的身体一样完好无缺吗?
我有一个同一批的战友,退役回来一个月后查出了精神分裂,我想这个精神分裂是他退伍后一个月内自己造成,这个可能性真的不大。两年参军的津贴我想完全不够他看病的吧。这样的退伍军人流完血之后,接着流着泪……总之是不太合适的吧。
他的家庭也诉求过,泣血地诉求着,这一年多的时间,没有半点回音……
《阿甘正传》读后感3
以前朋友曾推荐一部电影,叫做《阿甘正传》,我总习惯性的把它与鲁迅的《阿Q正传》联系在一起,阿甘正传观后感。觉得他们都是一号人,便对此不屑一顾。因为不怎么喜欢阿Q这个人物,所以自然而然的在潜意识里也就否定了阿甘。前天,偶然间发现电脑盘里竟有《阿甘正传》这部电影。不知是宿舍姐妹们什么时候下的。算是打发时间吧,召集姐妹们凑到一块,看看传说中的《阿甘正传》是何神物?
已经很久没有为哪部电影感动,不是因为自己的感官麻木了,而确确实实碰到这种好电影的几率太小了。女生都喜欢看韩剧,所谓的美女帅男,唯美爱情。可是慢慢你就会发现那也就是适合低智商低品位的人罢了。从开始相遇,就似乎能一眼看穿他们的结局。故事情节更是一瓶醋坛子翻来倒去,千篇一律,毫无新奇可言。那些帅哥美女不过是养眼的花瓶满足一下长期饥渴的视觉疲劳罢了。暂且不说自己的主观看法正确与否。也许自己已经过了那个充满幻想与童真的少女纯情年代,看破红尘了也说不定!呵呵..
当然,我翻阅了一下网上的《阿甘正传》的观后感,觉得很不错。写出了阿甘的精神所在,在此,我也说说我自己感受吧!
他对爱人的爱的执著,对朋友的友宜的执著,对母亲的爱的执著。我们可以说他是一根筋,但阿甘的这种一根筋却让他跑了3年多的步,跑遍了全美国。他的这一根筋,让他在战争中连连救下自己的战友,成了英雄;让他仅仅为了朋友的一句话而奋斗成为了捕虾亿万富翁。他的一根筋让他放弃沉甸甸的金钱,资助给社会,成为了著名的慈善家。他的一根筋让他成为乒坛高手,橄榄球场的飞毛腿,阿甘正传观后感。多次受到总统的接待。这是何种的荣誉。我们又有谁能想到这个身披如此荣耀的阿甘竟会是智商仅仅75,被认为傻瓜的先天无法走路的残疾人?
阿甘有一颗仁慈的心,他很乐观,很善良。从来不会记恨任何人。对于中尉的无理咒骂和珍妮的反复背叛,他依然是傻乎乎的善待每个人。他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愚蠢的人干愚蠢的事”。可,上天似乎更眷恋那些傻乎乎的人。那些看似精明的人反而最后一无所获。他对珍妮一如既往的深爱着,无论她对他怎样,他对珍妮的解释也仅仅只有一句话“因为你是我的女人”。
我很佩服阿甘这样的一根筋,可是,现实生活中,我毕竟是我。我与阿甘是两个世界的人。我的思想与阿甘也是天壤之别。也许那句话说的很有道理。“傻人有傻福”,但,我想阿甘身上透出的那种人格魅力应该不仅仅是傻!他有一颗多么纯洁的心灵!儿这种纯洁在现在的社会,似乎销声匿迹了。更多的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了!那些“只懂得付出,不懂得回报"人太少了!
漫漫人生路,我需要像阿甘一样豁达,坦荡的面对生活,把自己仅有的智慧,信念,勇气集中到一点,凭着自己的直觉,不停的在我的人生路上跑。
当看《阿甘正传》开头和最后结尾的时候,都会出现这样的一个场景:一只洁白的羽毛在空中飞舞.......我一直很不解。现在总算明白了...
生命就像那空中白色的羽毛,或迎风搏击,或随风飘荡,或翱翔蓝天,或堕落深渊......
《阿甘正传》读后感4
很多时候我们就象阿甘一样找不到做一件事的理由,很多时候我们都远不及阿甘,那些不知为何而做的事情总是非常轻易地半途而废了,。人的一生往往就是这样,就象片头和片尾中那片随风飘浮的白色羽毛,大多数时候,我们也许都在随波逐流,这种飘浮没有具体的方向,平淡到令人厌倦。可是,一个腾挪一个转身,总还是可以由自己控制的,你只须尽力将它做得完满,不要计较你究竟得到了多少,那么,你就可以越飞越高,你会发现,越往高处的地方,越接近天堂,所以我相信阿甘的成功并不是偶然。
阿甘有很多自己的理论,他坐路边的长椅上和不相识的路上讲述他的传奇,他在每一个理论前面加上三个字:妈妈说。
----妈妈说,人生就象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你会尝到什么味道。
----妈妈说,你必须明白,你和你身边的人一样,你和他们并没有什么不同,没有。
----妈妈说,我只是告诉自己,当我做一件事的时候,我就要尽力去做好它,比如我这辈做了你的妈妈,这是我无法选择的事,上帝把你给了我,我的孩,我就必须尽力做好你的母亲,我做到了。
阿甘是个非常听话的孩,这些话他都记住了,他说,笨人有笨人的作为。当珍妮叫他快跑的时候,他跌跌撞撞地跑了起来,跑散了他记忆中第一双神奇的鞋,也发掘出了他的第一项潜质:跑。他一直在跑,开始是逃跑,后来他跑进了橄榄球队,再后来跑进了大学,跑得了学位,读后感。在越战战场上,他仍是牢记珍妮的话,跑回了自己的性命,也跑回荣誉和友情。
你不得不承认,其实很多事情的成功是有其偶然因素的,它并不会因你的处心积虑而更接近终点,却会在你不经意的时候,给你的努力以一个最恰当的褒赏。他忠诚,所以在越战中他独自脱离了危险的时候,他仍然跑回丛林中去找他的战友。他守信,他答应了战友要共买一艘捕虾船,但战友死了,他却在旁人不可思议的眼神中为他实现了遗愿,也为自己赢得了巨大的财富。他执着,所以他会在珍妮离开后一跑三年,穿越了整个美国,一直不停,他告诉你,他只是想跑,他用跑步丈量人生,这不需要以和平自由或任何冠冕堂皇的东西为理由。他友善,在他救回中尉的性命后,失去了双腿的中尉一直对自己不能战死在战场上却仍以残废之躯苟且偷生而羞愧,而恼怒,因为中尉是这样一种人:他视荣誉高于一切,他不能忍受平凡,是阿甘用友善唤回他对生命的信心,使他发现,即使没有双腿,人生依然可以充满生机。
阿甘并没有远大的理想,他失去的也有很多,他很少有朋友,他总是被聪明人嘲笑,他最的母亲和珍妮先后离开了他......但对他并因为如此而沉没,还在延续,他还有自己的孩,一个聪明的小阿甘,他的人生还在继续,他不聪明,但他永远知道如何让生命充满希望。所以他也就赢得了荣誉,财富和,这些常人可能永远不能兼得的东西。
这部电影为什么如此深受喜虽然阿甘的智商只有75,但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忠诚,守信,执着,友善这些人性中最为熠熠生辉,优秀可贵的品质,看到了对生命的执着,对生活的希望,对信念的坚定.平凡的生命,不平凡的人生.
当我们年华老去,回首来路,如果你可以对昨天的一切无悔,那么你已经拥有了非常成功的一生。
【《阿甘正传》读后感】相关文章:
阿甘正传读后感08-27
阿甘正传台词经典02-07
读《阿甘正传》有感04-30
观《阿甘正传》有感01-22
读阿甘正传有感07-23
《阿甘正传》经典台词05-29
阿甘正传的观后感01-22
《阿甘正传》读书笔记01-28
《阿甘正传》观后感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