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读透明的红萝卜有感

时间:2022-06-16 11:31:55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透明的红萝卜有感4篇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透明的红萝卜有感,欢迎大家分享。

读透明的红萝卜有感1

  莫言大家一定不再陌生了,对于莫言的作品,我很是喜欢,并且还读了一些。《透明的红萝卜》这本书给了我很多的感触。

  莫言笔下经常出现承受着苦难但感觉丰富的形象。这个没有名字也很少说话的黑孩子,无疑是莫言许多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浓缩。我觉得,这是作者对生存体验的开拓:黑孩子能够忍受着常人不能忍受的苦难,他在滴水成冰的严寒天气里,只穿一条短裤,光着背,赤着双脚;他能够将烧红的钢铁攥在手里;他能够对自己身上的伤口熟视无睹。他具有幻想的能力,能够看见别人看不到的奇异而美丽的事物;他能够听到别人听不到的声音;他能嗅到别人嗅不到的气味……正是因为他具有了这些非同寻常之处,所以他感受到的世界就是在常人看来既奇特又新鲜的世界。

  他就用自己的眼睛开拓了人类的视野。金色的、透明的红萝卜,像一道穿透一切的闪电,撕裂了黑暗,给人带来了温暖的力量。黑孩子之所以能够存活下来,之所以能将自己淬炼成“入水不濡,入火不焚”的小精灵,就是因为在他纯真的童心里,有一个美丽的梦幻世界——一个晶莹透明红萝卜。正是这个美得让人落泪的红萝卜,使黑孩子能超脱于人世的苦难,超人于贫困、忧伤、恐惧之上。

  莫言结合想象现实,历史和社会的角度,创造了一个宇宙,唤醒你的感觉,甚至是多种交错的感觉,从而唤醒最终的第六感——你对书中环境,书中人物产生的感情。

读透明的红萝卜有感2

  我读了莫言的作品《透明的红萝卜》,对里边的很多小的写作细节,我有很多的感觉,从一个读者的角度看,真的处理得很好,我很喜欢。

  莫言在对隐藏的处理上显然是与马原不同的,对于一些可能影响阅读的地方,莫言都没让读者去花时间费思量,往往是不厌其烦的向读者解释,这可能也是由于中篇小说的缘故吧。

  “小石匠的嘴非常灵巧,两片红润的嘴唇忽而嘬起,忽而张开,从他唇间流出百灵鸟的婉啭啼声,响,脆,直冲到云霄里去。”“每当中午和晚上,黑孩就听到黄麻地里响起百灵鸟婉转的歌唱声,他的脸上浮起冰冷的微笑,好象他知道这只鸟在叫着什么。”这显然已经把菊子姑娘与小铁匠的私情描述得很明白了,但莫言就是还要不厌其烦的告诉你,“铁匠是比黑孩晚好几天才注意到百灵鸟的叫声的。他躲在桥洞里仔细观察着,终于发现了奥秘:只要百灵鸟叫起来,工地上就看不见小石匠的影子,菊子姑娘就坐立不安,眼睛四下打量,很快就会扔下锤子溜走。姑娘溜走后一会儿,百灵鸟就歇了歌喉。”

  还有“一股脏乎乎、热烘烘的水泼出来,劈头盖脸蒙住了小石匠。”“他柔软的黄头发上,劳动布夹克衫上、大红运动衫翻领上,沾满了铁屑和煤灰。”这显然是心怀妒意的小铁匠干的,文章本可以就这么继续往下叙述,莫言不是,他要明确告诉你这是怎么回事“谁泼了我?”小石匠盯着小铁匠骂。“老子泼的,怎么着?”

  “从胡同里,鸭子们望见一个高个子老头儿挑着一卷铺盖和几件沉甸甸的铁器,沿着河边往西走去了。”刘太阳副主任响亮地骂着:“娘的,铁匠炉里出了鬼了,老混蛋连招呼都不打就卷了铺盖??” 这时莫言还要让刘太阳副主任问小铁匠:“怎么样你?把老头挤兑走了,活儿可不准给我误了。

  然而,在这些明明白白之后,我们却还是看不清作者的用意。

读透明的红萝卜有感3

  大家都认识“得奖疯狂户”——莫言吧?除了众所周知的于二零一零年获取的国际最高文学荣誉诺贝尔文学奖之外,在今年,他的短篇小说《表弟宁赛叶》还获得了首届“禧福祥杯”《小说选刊》最受读者欢迎小说奖,二零一一年荣获第八届矛盾文学奖,同年,他又获得了韩国万海文学奖,二零零八年,他又荣获第二届红楼梦奖……所以,他的作品无论是中国大陆,还是西方国家,都被推选为“上等营养品”,人们对他的作品十分熟悉。今天,我又怀着崇敬而又激动的心情读完了他的成名作,一本长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

  《透明的红萝卜》这本长达32000字的中篇小说讲述的是一个从小就受到继母虐待的孤儿黑孩,他身性孤独,喜欢独来独往,经常坐着或站着发呆。后来,他被赶到工地,受到了小石匠和菊子姑娘的同情;最后,孤儿小黑孩的红萝卜被小铁匠用力地抛进了水里,再也找不到了,小黑孩把所有的正在成长中的红萝卜给拔得一干二净了。

  读了这本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我深切地感受到了旧中国当时多灾多难的艰难岁月里,多少的劳动百姓倒在了血泊之中,这说明了当时的特定环境和人与人之间缺乏相信、缺乏基本的信任,甚至缺乏同胞与同胞之间的血脉亲情!由此可见,人与人之间的亲情是多么重要啊!血肉亲情可以使人重拾信心!不知道是哪一位伟人曾经说过这样的一段引人深思的话语:“亲情是什么?她是的付出,但,又是永久的付出,是一种可以感受责任,而后却将责任变为习惯的无私。”,是的.,如果每个人都可以做到以真诚互相对待,互相帮助,世间不就少了一些不必要的痛苦了吗?

  亲情是最重要的!——这就是我从莫言这本《透明的红萝卜》中得到的启示!

读透明的红萝卜有感4

  黑孩儿,一个父亲下关东,后娘好喝酒的可怜孩子,骨瘦如柴,跑起来只有动作,没有速度。他生在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被调去拓宽泄洪闸,与他同去的还有小石匠,一个魁梧的年轻人。

  到了泄洪闸,妇女们对他议论纷纷,队长也看不起他,但是,外村的漂亮的心地善良的菊子怜悯他,帮助他。他时常望着别村的黄麻地发呆。后来人手紧缺,他被调去拉打铁的风箱。打铁的是一老一少,一师一徒,徒弟瞎了一只眼睛,师傅不爱言语,黑孩初到那里,什么都不懂,连简单的拉风箱也不会——他太瘦了,不知是他拉风箱还是风箱拉他。后来他不断成长,被砸过手,烫过手,但一直不爱说话,对菊子的帮助不理不睬。后来小石匠与菊子产生了恋情,小铁匠内心不服,与小石匠矛盾重重。最后,菊子被小铁匠误伤,黑孩因为偷萝卜被抓,剥了衣服赶回了家,而他找得,是自己曾看到过的透明的胡萝卜。

  故事就是这样围绕着黑孩展开了,他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孩子,一个少语的孩子。他生在中国摸索前进的时代,困难的时代。文中的菊子姐是个善良的人,与其说她是黑孩认的姐姐,倒不如说她是黑孩妈妈的替身,她一直关心、照顾、保护黑孩,甚至因为黑孩而瞎了一只眼睛。小石匠与小铁匠则有着同样的暴躁与虚伪,为了菊子大打出手,反映时代状况。

  我认为,故事中的黑孩象征着不幸,而菊子便是少数有人情的人,其他人则是一群兽类,失了人的本性。作者用生动的形象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特色及那时人们的心理状况,揭露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

  其实黑孩是幼时作者的化身。作者是农民出身,家境贫寒,甚至曾在大年三十讨饺子,但父亲对他十分严格,因此造就了作者,造就了黑孩。

  总之,黑孩是无数痛苦者的化身。我们应该关心受难者,而非冷眼相对;我们应同情弱者,而不是视而不见。

【读透明的红萝卜有感】相关文章:

读透明的红萝卜有感06-16

读《舐读》有感02-09

透明计算02-06

读《窃读记》有感08-08

读窃读记有感06-09

读窃读记有感04-29

读《母亲》有感03-02

读《家》有感02-07

读《无常》有感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