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伟人瞿秋白》有感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读伟人瞿秋白有感(精选7篇)
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伟人瞿秋白有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伟人瞿秋白有感 篇1
轻轻合上《伟人瞿秋白》这本书,我感慨万千,敬仰之情由然而生。因为我看到的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品格。我敬佩的从小就勤学好思。他虽然出生于书香门第,但是却家境贫寒。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依然努力学习,从小就表现出极强的思考理解能力。有一次,他背诵:“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襟。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母亲问道:“上城归来,为什么泪满襟?”秋白答道:“这是因为养蚕的人穿不着绸,不养蚕的人满身都穿着绸。”母亲听了很高兴,抚摸着他的头说:“读书能悟出其中的道理,这才是真读书。”又有一次,秋白听母亲讲古诗《孔雀东南飞》里的故事,他问道:“刘兰芝和焦仲卿夫妻很要好,为什么婆婆不要她?”祖母听了不禁笑起来,觉得他问的很有意思。正因为他从小就知道问为什么,所以才会对时的'社会现象有自己的思考,后来才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我敬佩他对革命事业的忠诚。看书时老师告诉我们,虽然我们现在人人在学瞿秋白,但是在以前,瞿秋白是受到错误的对待的,曾经被打成的右派。但是他对党的事业从来都没有怀疑过,他的立场也从来没有动摇过。即使面对死亡,他依然毫无畏惧,镇定自若。老师曾经让我们猜猜他牺牲的时候为什么盘腿而坐?我想也许是因为盘腿坐着,那么就是死了,也不会倒下,也不会跪下吧!也许他就想这样告诉敌人,死亡也不能叫他屈服。
我敬佩他在艰苦的环境中依然进行文学创作。他的一生非常短,只活了36年,但在短短的生命中他留下500多万字的著作。他常常抱病写作,与鲁迅先生结成了知己好友。
就像鲁迅先生说的那样,人是死了,可是作品是不会死的。我想说,瞿秋白是死了,可是他的精神是不会死的。他已经逝世70多年了,但是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他。他是我们常州的骄傲,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读伟人瞿秋白有感 篇2
“人爱他的历史,甚于鸟爱它的翅膀,请勿撕破我的历史。头可断,志不可敌。为革命而死,是最大的光荣。”
这段义正词严、激动人心的文字,就是瞿秋白在狱中,面对敌人劝降时说的话,它出自《伟人瞿秋白》。
红色的光滑的封面上,一幅黑白照片吸引了我的眼球,我仔细端详:清秀的面孔,宽厚的额头,圆圆的镜片后一双看透当时政府的眼睛炯炯有神,射出坚毅的`目光,俨然一副英姿勃发的书生模样,他——就是瞿秋白。我认真地阅读了《伟人瞿秋白》,对这位伟人有了了解,也感受到了他高尚的品格。
瞿秋白少年时就爱学习、善思考。1916年,他的母亲去世后,他寄居湖北黄阪的姑母家,那时他已患上了肺病,但还是利用姑母家丰富的藏书,夜以继日地攻读。深夜,为了使灯光不外露,他在窗上挂上厚厚的布帘。这让我十分感动,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瞿秋白都能够这样努力读书,而我们有好的环境和条件,就更应该好好学习呀!我感受到了瞿秋白的刻苦好学!
1912年10月10日,是中华民国国庆。人们张灯结彩,庆祝“国庆”,瞿秋白却做了一个白灯笼,悲愤地在上面写了“国丧”两个大字,挂在瞿氏宗祠的侧门上。他对妹妹瞿轶群说:“中华民国已经名存实亡,还有什么可庆的呢!”瞿秋白能做出这样的举动,真是有胆有识!我感受到了瞿秋白的英勇果断!
1923年6月,瞿秋白先后任中央理论刊物《新青年》、《前锋》主编和中央机关报《向导》周刊编辑,发表了100多篇论文和译述。他还翻译了《国际歌》,创作了第一首无产阶级革命歌曲《赤潮曲》。旅俄两年,他撰写了60多篇通讯,同时还写了两本著名的散文集《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如此多的作品,如此高的成就,让人敬佩!我感受到了瞿秋白的满腹经纶!
1935年2月26日,瞿秋白被捕入狱。面对敌人的审讯、劝降,他都坚守革命气节,对敌人的谬论严加驳斥,慷慨陈词。他在狱中写诗词:“花落知春残,一任风和雨。信是明年春再来,应有香如故。”6月18日,瞿秋白被押往刑场,沿途唱着《国际歌》、《红军歌》。多么的英勇、从容啊!我感受到了瞿秋白的坚强不屈!
瞿秋白为中国革命作出的丰功伟绩,值得我们少先队员缅怀。我们要学习他的精神,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瞿秋白的光辉形象将永远屹立在我们的心中。
读伟人瞿秋白有感 篇3
一代伟人瞿秋白,一位为中国付出毕生精力的人士。在以前,我对他还很陌生,但今天,我观看了《伟人瞿秋白》的电影。
该片介绍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宣传家——瞿秋白一生的事迹。瞿秋白的故事深深地感动了我,我从中受益匪浅。瞿秋白从小非常爱学习,爱思考。有一次,他写作文因为对文人有独特的见解,语言生动,老师批了100分。后又拿给校长看,校长夸他字迹工整,又在100分后面加了5分。
在1910年,他对黑暗现实不满,抨击时政,写了很多文章,激励青少年要爱国。当他知道自己那些书籍被焚烧时,他紧握拳头说:“书可以烧掉,但革命理想是不能被烧掉的!”他先后参加了震惊中外的“五四”运动,随后参加了马克思主义,曾几次见过列宁,他又背井离乡支了俄国工作、学习。
1929年敌人枪毙了36岁的瞿秋白,他宁愿选择死,也不愿背叛革命,他坚信共产党会胜利的!
我从瞿秋白身上看到了一种宁死不屈的精神,为了理想和信念,坚挺不懈,为了革命终生奋斗。我们一定要珍惜前辈们用鲜血换来的幸福生活,努力学习,做个有才能的人,将来报效祖国。
让我们永远记住“瞿秋白”这个伟大的名字!
读伟人瞿秋白有感 篇4
我们开展了“读《伟人瞿秋白》争当四好少年”的活动。一开始对瞿秋白我们并不了解。只是知道他是“常州三杰”之一。但是他为什么会是“常州三杰”之一呢,我们却不清楚。开展了这个活动后,尤其是读了《伟人瞿秋白》之的,我们对瞿秋白有了深入的了解。对瞿秋白,我们也不由自主地产生了敬佩之情。
瞿秋白是一个革命家,文学家,他还是翻译家,他在许多方面都有杰出的表现。但在我眼中,他首先是一个坚定的革命战士。少年瞿秋白表现出了强烈的爱憎情感。瞿秋白在中学读书时,他就开始了有兴趣地课外阅读,主要书籍有《太平天国野史》、《通鉴纪事本末》,谭嗣同的《仁学》、严复的《群学肄言》、梁启超的《饮冰室文集》、《中国近世秘史》……他的书桌上、枕头边,总是堆放着一叠叠书籍。当他闻听辛亥革命的成果被窃取后,在羊牧之面前一再流露了愤懑苦恼的心境。瞿秋白还做了篇痛斥袁世凯为“国贼”的作文。小小的瞿秋白从来不惧怕什么,有自己的主见。所以后来他才能成为一个伟大的`革命者。
在我眼中,他还是一个杰出的文学家。从小就爱学习的瞿秋白,后来辍学了也不忘读书。瞿秋白寄居湖北黄陂的姑母家,那时他已患上了肺病,他还是利用姑母家丰富的藏书,夜以继日地攻读。深夜,为了使灯光不外露,他在窗上挂上厚厚的布帘。到了俄国,瞿秋白广泛接触各阶层人士,勤奋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参加各种社会政治活动,研究俄国革命、俄国共产党、俄国社会和文化。旅俄两年,他撰写了60多篇通讯,还写了两本著名的散文集《俄乡纪程》和《赤都心史》。后来回到国内,他担任《新青年》《先锋》主编,发表了100多篇论文和译述。老师告诉我们,在当时的上海,瞿秋白和鲁迅并称为文坛双璧。
瞿秋白,是一个真正的英雄,他生得伟大,死得光荣。作为常州人,我深深为常州有这样一个伟人而骄傲。我们将沿着他的足迹,努力学习,争当四好少年。
读伟人瞿秋白有感 篇5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去会议室看电影,影片的名字叫《瞿秋白》。这部电影深深地触动了我,它记载着瞿秋白幼年到成年的故事,十分感人。
这部电影中,我了解到了瞿秋白为何这么义无反顾的走上了这条革命之路了。原来,少年瞿秋白就爱读书,学习十分刻苦,从而知识很渊博。起后又在武昌、北京学习外语。1919年组织同学加入震惊中外的“五四”爱国运动,随后参加李大利组织的马克思主义学说研究会,探讨社会主义,寻求革命及拯救中国的'途径。以后的领袖生涯、文坛佳话、苏区岁月……1935年2月23日,瞿秋白在福建被捕,他6月18日高唱《国际歌》,当时他才36岁。瞿秋白短暂而辉煌的一生,体现了共产党为真理献身的崇高思想和大无畏气概。
瞿秋白也非常有爱心,在他小的时候,同伴们约他出去玩。瞿秋白看到一个骨瘦如柴的小孩光着背,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他立即脱去身上的外衣,送给那个小孩穿。而自己却在朔风中颤抖。
瞿秋白有一种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精神,这种高尚的品质永远值得我们缅怀。回忆之久,作为少先队员,我们就更应该好好学习、为国添光、奋斗一生。我的心情万分激昂,是我不由得想起了一些像瞿秋白那样的英雄……
我记住了,瞿秋白,这个伟大的名字,牢牢地记住。他的故事鞭策着我,使我增加了一份爱国之心和报国之愿,坚定了我对少先队员高举队旗跟党走的决心!
读伟人瞿秋白有感 篇6
今天,我们全班一起去参观瞿秋白纪念馆,感受瞿秋白这位伟人为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创造的点点滴滴。
走进瞿秋白故居,就感到一股文化的气息。映入眼帘的是瞿秋白的着理名言:我是江南第一燕,为衔春色上云霄。他把“春色”比作人民,这句名言体现了瞿秋白一生的所作所为都是为百姓着想。
来到瞿秋白这位伟人的书房,整齐的桌椅让人觉得书香盎然。让我仿佛看见了他与张太雷、任乃阁、吴炳文等人在这议论时事,当他们谈到国家现在局势时都眉头紧锁,义正言辞。
踏入他的寝室,依然是书桌,桌上看上去一尘不染,渗透出缕缕书香。环顾四周,里面的布局井然有序,宽敞明亮。离书桌不远就是瞿秋白的下榻之处。据说他学习十分刻苦,到了深夜才上床睡觉。床是木制的,还蒙上了薄薄的纱巾。这书房看似很平凡,和普通人的没什么两样,但瞿秋白却在里面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业绩,这都来自他的勤奋。古色古香的卧铺真是玲珑别致,还有古朴的书桌。可见瞿秋白十分热爱学习,积极推广马克思主义。他仿佛在书桌前策划着党中央的伟大计划,在为老百姓策划一个合适的方案。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为大家辟一条文明的'路。”瞿秋白做到了!
来到关于瞿秋白一生的资料整理地,真想挥笔写下诗篇赞美他。
微微了解了这位历史革命家的资料之后,真让我发自内心地佩服与崇敬,痛切这位伟人的英年早逝,憎恨出卖瞿秋白的汉*。在观看了一小段视频后,我了解到瞿秋白英勇牺牲的大
概:1935年6月18日,他被押至长汀中山公园凉亭,英勇就义,年仅36岁。我深吸一口气,低下头,诚恳地为瞿秋白默哀。
我离开瞿秋白纪念馆,想到:人固有一死,有的轻于鸿毛,有的重于泰山。瞿秋白走了,我们失去了一名优秀的革命家,他3终泰山。他去了,但却活在人民的心中。没有瞿秋白为我们创造的点点滴滴,我们可能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瞿秋白,一位永远的伟人!
读伟人瞿秋白有感 篇7
今日,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革命先烈瞿秋白,肃立在塑像前。尔后,参观了秋白的生平事迹,受到深刻教育。秋白同志是张太雷出席共产国际第三次会议期间介绍入党的。我们常州人值得骄傲的三杰都是我党最早入党的重要人物。特别是张太雷和瞿秋白关系不同一般,既是同乡、同志、同学友,又是|“五四”运动的战友。
“五四”运动也促使瞿秋白思考中国的各种现实问题,去探寻中国的出路。他认为要使社会改造获得成功,那就必须把群众运动和社会改革运动结合起来,改革旧制度,打破旧习惯,建立新的信仰,新的人生观。用新的信仰,新的.人生观去改造新的生活。中国共产主义知识分子,认识到要从根本上改造中国社会,必须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必须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政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和无产阶级文化事业建设上,做了大量开拓性、奠基性工作。一九二二年初回国后与国内党的高层领导一起,宣传十月革命经验,组织各类群众罢工等革命工作。特别是“八七”会议确立了瞿秋白的中央领导地位,组成临时中央政治局,停止了陈独秀的领导职务,决定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在湘、鄂、赣、粤四省进行农民秋收暴动,走用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道路,革命风起云涌,星星之火燃遍了大江南北。“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长征由于遭到路线的残酷打击,瞿秋白降至中央苏区工作,在福建长汀战斗中被国民党俘虏。他和许多革命先烈一样,始终坚贞不屈,表现了共产主义者的伟大气节。
35年6月英勇就义,三十多年过去,同样遭到了莫大的凌辱,经历了一场令人震惊的磨难,遗骨迁移到八宝山,被铲除,80年中共中央为瞿秋白平反昭雪。瞿秋白不仅以其对中国革命的重要贡献,而且他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领导人之一,是伟大的马列主义革命家、理论家、宣传家,是中国革命文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最后“多余的话”却获得他思想的升华,有着深沉的历史内蕴和厚度。他为中国革命的献身精神,将永远激励、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
今天我们纪念他,正是踏着先烈的足迹,继续试探自己的道路,锻炼自己的力量,努力攀登前人所未曾达到的高峰,为了崇高的事业,继续开拓进取。
【读伟人瞿秋白有感】相关文章:
读《伟人瞿秋白》有感04-24
读伟人的足迹——毛泽东的故事有感12-19
伟人的读后感01-15
《伟人的足迹》读后感10-13
伟人的读后感13篇01-15
《伟人的足迹》读后感650字07-20
伟人的读后感(通用33篇)04-21
伟人的读后感(合集13篇)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