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论语》读后感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论语》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论语》读后感1
论语通俗版读完了,也听了邓晓芒教授的道家思想改造。
思想家都有自己的思想体系,基石和侧重都不一样。儒家侧重于道德,社会伦理与秩序。道家侧重于自然,一直在说天地法则,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孔子的核心是仁,老子的核心是道,他们对自己的核心进行各个角度的阐释。邓晓芒教授研究康德哲学,他受过专业的哲学训练,看问题时加入了西方的理念与角度。
幸好理念都是有传承的,可以理清,看到来龙去脉。这么多的思想工具,自己慢慢走心应用。生活中的问题由一些基本的问题组成,排列组合成不同的现象形式。自己的思维工具有多少?自己的思想武器有多少?现在就是把这些工具得心应手的应用熟练,能用一个是一个。博采众长,积累越多越好。至于删繁就简,自己还没到达那个水平,那都是很久之后的事了。
想起百度百科描述历史人物时,常用“熟读诸子”来形容。有了繁,才能删繁就简。自己先把这个繁建立起来。
《论语》读后感2
一则童话犹如一幅画卷,赏心悦目;一个故事犹如一汪清泉,澄净人心;一本好书柔如一阵清风,放飞思绪;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和在传弟子编嗊二成,是一本为语录体的书。还有许多的名词出自这里。比如说:温故而知新?、欲速则不达、文质彬彬等……
读完这本书,我领会到了许多小人和君子之间的差别,书中写道: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还有许多关于仁的道理: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见仁,智者利仁。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还告诉我们许多生活上的道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并且还告诉了我们许多学习的道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而不思则殆,思而不学则罔。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论语这本书,记录了太多太多的做人的道理,我还要继续努力研究,去更深入的了解更多的知识和道理。
这本书非常棒,也希望朋友们也读一读这一本精彩、充满知识的书,多从书中继续点知识的营养。提高自己,完善自我。
《论语》读后感3
提到《新论语》时,很多人的第一感觉是,呃。看不懂,字不认识意思不明白。不过我今天看到了一句是这样的写的。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是我们在初中时就已经学过的,字面意思也很容易理解,意思是说,学习时不思考,就会茫然糊涂,只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充满疑惑。
起初学习论语只是因为背会了,意思也明白了,而今天我再看到这句时则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最近我在学习专业知识的课程,充分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第一遍听课是灌耳音,也就是有印象,不加思考,像是在看小说,听过看过也就算过了,还是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第二遍听是明白了意思,也学会了思考问题,能够理论、实际相结合,每听一遍课程对相同知识点都有不同的理解,思考的问题也有所变化。
我们学习不能只是为了学习,如果是为了应付差事而学习,那就是浪费时间和生命。学习要带着问题,也是为了解决我们的疑惑,不带着问题的学习是没有价值的,只有疑惑却不愿意学习是不会进步的。有些人只知道“死学”,不会变通,就成了书呆子,脑袋不会拐弯。真正的学习是要灵活变通,不能死记硬背,活学才能活用。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有用的真知识。
《论语》读后感4
前阵子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书——《论语》,带着好奇,我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
《论语》中有一句话是: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叛)矣夫!”意思是:孔子说:“君子要广泛地学习一切知识,并且用礼来约束自己,这样就可以不背离君子之道了。”
为了帮助孩子理解,下面还有一个小故事,讲的是有一个小孩很放纵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大家都以为他没出息。一天,他听见有人对自己家的孩子说:“你不要和他玩,他仗着自己家有钱不读书,别跟他学坏了。”他听了后收到深深的警醒,觉得很有道理,从此发奋读书,做了一个有用的人。
是啊,我们要从小严格约束自己,广泛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能放纵自己。我不由地想起了我自己。这个暑假,我没有能好好管理自己的学习,每次都是在妈妈的再三提醒下做作业、看书。我又想到,我的一个姐姐在常熟市重点中学1200名学生的入学考试中考到了第2名,而她妈妈却向来不太管孩子的学习,我对姐姐的聪明绝顶佩服不已。而妈妈却说,姐姐能取得好成绩,都是靠自己的勤奋与自觉。她没有参加任何辅导班,妈妈也只让她自己学习,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姐姐自己抓重点、做练习,取得了全市第二名的优秀成绩。我想,如果我也像姐姐一样学习,我会不会也会有她那么好的成绩呢?
故事里的孩子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远近闻名的学者,姐姐通过自己的勤奋、自觉取得好成绩,而我却仍然事事靠老师,靠家长,总希望别人推着自己前进。可现在我明白了,在激烈的竞争中,我们不能靠老师、靠家长,只能靠我自己,靠我的努力,靠我的勤奋。我要像故事中的孩子一样,及时改正错误,自我约束,奋发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论语》读后感5
《论语》是一本非常好的书,它是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集而成,是记载着孔子言行的重要儒家经典。
书中既有对社会、人生的美好描绘,又有做人的知识和道德,这些对我们有极大的启发。书中还有释文和故事,就像在读现代的故事书,内容丰富多彩,绘画美丽动人。每个故事都有一个适合它内容的主题,只要你看完了这篇内容你就一定能懂得这个主题的意思。故事中还有一些好用的好词好句,还有许多古代著名的人物,比如:孟子、老子、庄子、周处等许多人物。
在这本书中,我仿佛看见了孔子拜师学习,最后成为一位古代远近闻名的老师的情景。顿时,之前我怀疑孔子不是一位老师的念头在心里打消了。
读完《论语》这本书,我知道人要善于观察周围事物,去探索它其中的奥秘,不要因为小时候的贪玩而耽误了学习。就像书里面说的,“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读书其实并不难,只要你用心去读,认真去看,仔细写好,就能把书读好。
这本书丰富了我的知识和提升了我的写作能力,使我终生受益。
《论语》读后感6
《论语》是一本对话录,记载了孔子与其弟子的对话。同时也是对孔子的思想的体现,特别是对“仁”的体现。但是本人才疏学浅,对《论语》无法做出很深刻的理解,所以下面摘录《论语》中我个人印象比较深词句进行分享。
一、“君子不器”对于我这个文学常识比较浅薄的人来说,第一个反应便是:“器”是器皿的意思,翻译过来便是君子不是东西?但真的是这样吗,大家都知道“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也是孔子说的,但是这句话的意思不能直意,如果直意我想我会挨打。后来查阅资料发现意思就是:我们要博学多才,不能局限某一方面。对于一个老师,可能会的不只是自己的教育教学知识。可能还需要应对某一天学生问的“宇宙是什么?”我们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二、有教无类。在孔子那个时代,学习知识是有社会地位人所做的事情,对于我们这些平头百姓,基本出头无望。而孔子提出的“有教无类”在当时可能是一个“异类”,这也许也是他伟大的原因吧。而现在我们的国家已经实现了“有教无类”。
三、“以德报怨”,如果真的是以德报怨,那何以报德?也幸亏读了《论语》,知道有时在日常听到也许是断章取义。
四、“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意识就不说了,但这句话体现在逻辑有一点辩证的关系,前半句说不是说因为父母在不能离家太远,单纯看前半句,个人感觉是太片面甚至是错的,但是加上后面这一句“游必有方”,成功把到底要不要“远游”这件事表达的全面了。
五、“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几千年前提出了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最后《论语》中的一句话警醒自己“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读后感7
对于我们80后的年轻人很少有喜欢读古文的,我也不例外。可是在大学教授的讲解中,我才真正体会了古人的才华和思想,我也渐渐爱上了一些古代文著。例如:《论语》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讲授之语,形式为语录问答体。内容广泛,记载了关于哲学、艺术、伦理、文学、政治、教育等几个方面的言论,代表了儒家文艺思想。
虽然这本经书我没读完,但已从中受益良多。书中的言论很有道理,可以让我们知道怎样为人处事。我最欣赏的是孔子”以仁为本“的思想。作为当今的教师,特别是我这种刚刚担任班主任的教师,学生的教育是自己最大的课题。我总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快乐健康地长大,可也总怕自己没有教育好她们。我班的学生大多都十一二岁,开始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又比较叛逆,我不愿把一些东西的强加给她们。孔子孔子在许多许多年前就提倡学习不仅限于书本,更重要的是学习做人和做事,强调在实践中学习。这与当今社会对孩子们的要求是一致的。可是在现实当中我们注重的还是分数,对于孩子实际能力的培养过轻。我们做老师的只有尽量拉近他们之间的差距,多重视孩子思想道德的培养,毕竟”人品决定文凭“,一个人的人品才是最关键的。
《论语》读后感8
孔子的至理名言,比不上老子的意味深长,比不上庄子的逍遥洒脱,却是一剂朴素的灵丹妙药,短短几句,往往就能使人受益一辈子。
论语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几则,莫过于“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第一则说孔子想住九夷那蛮荒之地去,大家觉得奇怪,就去问他怎么去住那么落后的鬼地方呢?他却答“君子住在那,又怎么会闭塞落后呢?”此话又说到了两个方面。
一是君子不回在乎外界环境的好坏,毕竟自身内心的清净重要于外界环境的清净。
二是人改变环境,还是环境改变人,有一则小故事说把胡萝卜放到开水里,胡萝卜变软了,把鸡蛋放水里,蛋清蛋黄都凝固了,把咖啡豆磨碎了放开水里,水就成咖啡了,这足以说明三种对于外界环境的态度,是“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直到被环境慢慢改变还是与环境对抗,亦或者是如咖啡豆一般的改变环境,孔子正是说,君子能到九夷去像咖啡豆一般的改变环境,那里就不会闭塞落后了。
《论语》读后感9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思想的开创人。《论语》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学生们的言论,论述了做人、治学、为政等方面的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是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经典。宋朝赵普曾经说过:“半部论语治天下”。今天我们学习《论语》这部著作,对我们成人、成才有着很好的教益和帮助。
在做人方面,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就是说,我们在家要孝敬父母,因为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出门在外要言行谨慎、诚实可信,对人要有爱心,要亲近有道德的人,向有道德的人学习,这样,我们才会成为一个有道德、有爱心、守信用的人。
在治学方面,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就是说,我们的学习态度要端正,要谦虚谨慎、勤学好问。“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就是说,我们在学习上要讲究方法,对学过的知识要经常温习、思考,这样,我们的学习效果就会不断提高。
《论语》这部著作内容丰富,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我们经常阅读,受圣贤智慧的启迪,将会终身受益。大家都来读一读《论语》吧!
《论语》读后感10
当然,沙漠区自然少不了仙人掌,那些仙人掌个个挺起叶子上的刺,像一头头好斗的公牛,好像在警告我们:“离我远点儿,否则别怪我不客气;”大人继续喝酒,我继续吃菜。刚回到我的位置,ZCY就捅,我一下叫我雅猪大妈,我刚准备和他骂个‘昏天黑地,日月无光’就有两个字在我头上飘——淑女,我立刻换了个嘴脸。
一、 朋友的作用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为政)子曰:“德不孤,必有邻。”(里仁)人在社会中不可能是孤立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从外部看,考察一个人所结交的朋友,就可以推断出这个人属于哪种类型。从内部看,人只有在朋友中间才能找到归属感。这种归属感不同于家的感觉。除了情感的寄托以外,“家”还有天然的血亲关系加以维系。朋友圈则不同,友情不仅可以满足情感表达交流的需要,还可以使人获得价值上的认同。纯粹的友情总是靠共同的取向得以维系的。一方面,我们通过朋友这面镜子,了解自己是谁;另一方面,我们在与朋友的交往中产生共鸣。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季氏)纯粹的友情带来的是超脱功利的快乐。
《论语》读后感11
《论语》这本书虽然只是一些只言片语和对话,但却包含了文,史,哲,人生,教育,社会生活等多方面。
《论语》中有一些经典名言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巧言令色,鲜矣仁。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学而》一篇中孔子谈到孝悌忠信等行为规范和做人的原则。比如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在孔子看来,孝弟乃做人立世之根本。每个人如果对父母不尊敬侍奉,对兄长不听命维护,社会就乱套了。孝,悌,忠,信,是孔子经常涉及到的命题,也是孔子用以衡量做人的尺子。用今天的道德标准衡量,这些虽然并不是全都适合,但基本是合理的。毕竟跟封建社会不一样了,现在的人有了自己的规范,例如我们反对古人的愚忠、愚孝。
几千年过去了,可是孔子在做人与学习的关系问题上,所强调的做人第一,首先做好人,到现在依然受到肯定。
《为政》一篇也谈到了人生的修养。孔子把孝的问题,礼节的问题,忠信的问题,义勇的问题看得很重。认为一个人不具备这些品格,就谈不上有道德,也就无法立足于社会,更无法治理国家。另外,孔子对许多日常言行举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止,是知也。孔子向我们强调了做人要实事求是,别不懂装懂。
2、先引其炎而后从之。则教到了我们要有重视实际的求实精神。
3、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表露出孔子轻言重行的倾向。
我们可以从这些言论中学到孔子的思想,而对于我们当代人的人生取向也是有很大指引。
《论语》读后感12
《论语》内容广泛,记载了很多方面的言论,是了解中国文化绝对不可不读的作品。一直以来,我都没有细心地品读过这本书,俗话说得好“半部《论语》治天下”,所以我也想进一步了解一下孔夫子的思想。
孔子重孝,“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为人之本。在中国的文化传统里,孝道也是非常重要的。《论语》里多处讲孝道,“父母在,不远游”,“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今之孝者都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做,何以别乎”……
中国古语说“父慈子孝”,可论语中只看到“子孝”的讨论,并没有写父母的爱。其实,根本不需要提,因为那一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儿女呢。
父母是那么的爱我们,关心我们,而我们又对父母有多少关心。就拿自己来说,小时候,不懂事的时候,父母为我处处操心,对我的关心真是无处不在,而我却觉得自己受到了干涉,父母的唠叨声让我很厌烦,甚至对父母的爱有一种反感,现在想起来,自己真是“该当何罪”啊!
论语里说,孝是仁之本,而孝首先是要了解,关心自己的父母。我想我做到了,我懂事了,我知道父母的爱了,我会真心去对待这些爱。
其实我真的觉得自己挺不应该的,会跟父母顶嘴,吵架,可我却不知道父母骂我是另一种表达爱的方式。也许在生活中的一件很小事就能让父母感觉到自己对他们的爱,比如:做一件家务事,替妈妈分担;过新年说上几句祝福语;吃饭的时候像父母照顾我们一样为他们加一点菜……
《论语》是一部先圣的经典,带给后人的启迪和价值说不尽,而且越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出来。对于《论语》,正如编着所说的:它是一切炎黄子孙不可少的人生教科书。
《论语》读后感13
孔子,是中华文化思想的集大成者,虽然他距离我们比较遥远,但他的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其中,他的启发式教学对中国教育的发展贡献巨大。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是孔子介绍了他在教育方面的体会,他并不觉得一个老师一言堂地给学生灌输就能有好的教学效果,而是觉得关键在于怎样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和琢磨。不是让老师替学生去举一反三、反复列举,而是启发学生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坚持一个原则:不要轻易地把答案告诉学生,也不要过多地替学生思考,更不要给学生灌输标准答案。就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推导一样,启发学生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以前学习过的长方形,让学生经历这个推导过程,那么往后知识的学习就会水到渠成,而不是简单粗暴的直接告诉孩子们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这样不仅不会让学生学习,反而会带给他们很多困惑。
教育要循序渐进。启发式教学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与当今新课改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一脉相承,可以更好践行“一切为了学生”的宗旨。启发式教学,就是要实现“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要求教师在课堂中应时刻做到把握适当时机、因势利导,且循序渐进。因此,要上好一堂课,教师不仅要备课充分,更应结合新课标,把科学的教法运用到教学中,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论语》读后感14
《论语》是我的经典启蒙老师,在生活中她像一盏明灯,时刻为我指明方向。
初次接触《论语》是在幼儿园的诵读课上,漂亮的刘老师带领我们每天进行晨读,我现在都能熟练地背诵十章了,其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述而第七”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段话告诉我们三个人在一起的时候,其他两人或者其中一人必然会有某一方面比另外一个强的,我们应该选择他好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好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做为一名一年级的小学生更要提高修养、虚心好学,这样,无论同行相处的人善与不善都可以为师,做到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带着这样的学习态度,我进入了小学,虽然认识的字要比别的同学要多一些,但我从不骄傲,反而虚心向同学们学习,小朋友都愿意和我交朋友、坐同桌,有了良好的学习关系,我学习起来劲头更足了。
老师常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虽然我现在年纪还小,不能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从《论语》中学习如何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态度与习惯却是我们小学生应该做的。
《论语》读后感15
《论语》强调的学习包含仁、孝、信等道德范畴,绝不仅仅是学术性的知识那么简单。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言,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年轻人需要在家孝敬父母,离开家尊敬兄长,做事谨慎,说话诚实,广泛地亲爱众人,亲近有仁德的人,做完这些还有余力,就可以学习各类著作。我十分认可孔子将孝、悌、言、处世放在学文之前,正如现代一个词汇斯文败类指读书人中道德败坏的人,斯文败类的学识再高,没有好的孝、悌、言、处世作为基础,也不过是败类。日本悬疑小说家东野圭吾大多数小说中的犯罪人物都是高智商,虽说小说是虚构的,但是小说又是现实的一定反映。正如一句俗话说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倘若现实生活中出现了许多如东野圭吾小说中高智商的犯罪人物,那社会就乱套了,而出现高智商的犯罪人物则是因为没有好的孝、悌、言、处世作为基础,因而我十分认同孔子强调仁、孝、信等道德范畴。
《论语》带来的新奇绝不仅仅我上面所言的一小部分,更是需要我们每个人一遍又一遍的细细咀嚼。打开《论语》去读,像是穿越几千年的时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争霸天下的春秋时期,看到了一代大师孔子。这一切都带给我无限的遐想,更是给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热】《论语》读后感】相关文章:
【热】《生命生命》读后感03-24
【热】柳林风声读后感03-23
【热】《柳林风声》读后感03-21
《论语节选》阅读答案10-21
《论语》节选阅读答案02-27
【热】《我与地坛》读后感03-26
【热】《蓝色的海豚岛》读后感04-03
论语心得读书笔记08-25
《论语》中的名言警句12-18
《论语颜渊篇》阅读答案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