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读《梳理课堂》有感

时间:2021-04-01 15:17:31 读后感 我要投稿

读《梳理课堂》有感

  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读《梳理课堂》有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梳理课堂》有感

读《梳理课堂》有感1

  第一次与窦桂梅老师近距离接触是今年三月份,在义乌聆听她执教的《秋天的怀念》,感受到她的课堂充满着激情,孩子们被她的这种激情所感染,听课老师被她的激情所震撼,她用火热的激情,以师生间充满魔力的心灵对话打造了充满生命力的新课堂。第二次认识窦桂梅老师是我们教研组组织观看她的演讲录像——《为生命奠基》,感受窦老师的心路历程,体味窦老师一路艰辛!

  感动窦老师做任何事都有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渐渐地,我迷上了窦老师,还买了不少她撰写书(《激情与思想》、《创造生命的课堂》、《梳理课堂窦桂梅“课堂捉虫”手记》……)特别细看了《梳理课堂窦桂梅“课堂捉虫”手记》,听了她的课,看了她的书,对这朵靓丽的玫瑰了解更多。细看她的书,其中的每一篇文章都留下她深入课堂的印记,每一篇文章都是基于课堂而又高于课堂,是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每一篇文章又都向我们展示她背后的文化底蕴和教学修养。这些事例,反思对我们的每一位教师都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因为它实实在在来自于实践,来自于课堂,因此我认为这书名定为“梳理课堂”的原因所在。

  窦桂梅老师是一个爱思考、有独特见解的人。这思想、见解是属于窦老师自己的,是窦老师教育实践的提炼和升华。在本书中,她并没有讲大道理,也没有罗列出许多原则和规律,而是选择了一个新的视角:从研究教学活动中的“细节”入手,从一些我们常常熟视无睹的“小事”入手,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让读者自己去悟出“规律”。《面对课堂,你准备好了吗》,这是窦老师听了本校几节课后所引发的深思,一针见血地提出现实课堂中存在的弊病;《为什么不敢咬文嚼字》一文,大胆指出了当前语文教学中一些随波逐流的不良趋势;《对待教材的两种基本方法》,能够在实际教学之中,向教材本身提出质疑,让我们认识到在我们无权选择课本时,必须清楚自己有权力怎样使用教材等等。每一颗火花,每一份灵感,都是读书之后的积累,实践之后的升华。

  鲜活的思想源于生动活泼的教育实践,而实践是具体的实践,是由若干细节组成的实践,如同由字词组成篇章,由音符组成乐曲一样。没有字词就没有美文,没有音符就不会有乐章,同样,忽视细节的教育实践是抽象的、粗疏的、迷茫的实践。

  这样的文字,你在“备课笔记”里是看不到的:“教师说:‘我正看着你的眼睛。’学生说:‘我也看着你的眼睛。’在我的课堂上,这已成为师生常说的对口令。目的是想从这一约束出发,最终形成自觉,并走到对方心里去。”这本书中最使我震动的是这篇文章《要书声朗朗,更要静思默想》。在这以前,我是一个“书声朗朗派”,一向崇尚“在语文课堂里还我琅琅书声”的主张。但是窦桂梅老师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提出“静思默想”。她说:“阅读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间接提供给学生接触文本的机会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努力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方法是可以的,但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想尽办法调动学生直接的思维和情感的参与,使学生直接把文本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进而真正对文本产生富有个人意义的理解。‘阅’就是用眼看,就是用心想,就是心脑结合的过程,是理解、揣摩的过程,也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公式来表示:‘阅’=看书+动脑子。只有在这样的前提下,才称其为‘读’。所以,‘读’并不是光表现在抑扬顿挫的声音,也有静思默想的默读。因此,我们应该思考一下我们忽视的问题,那就是课堂要给学生一个默默读书的‘场’,一个默默品味的‘场’,也就是营建一个静静的阅读的‘场’。……因此,教师只让学生听读,没有让学生真正走进心里的朗读,不一定能把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入;只让学生朗读而没有学生缜密的思维和亮丽的思想,很难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入;只让学生读书而没有给学生一个属于自己的时间静静思考的‘场’,学生的心灵阳台就缺少一缕明媚的阳光。”

  在谈到当前不少的青年教师过度追求课堂的视觉刺激,唱唱跳跳,课堂生动的热闹不息的现象时,窦老师说:“教师自己首先要静心,要钻进去,深下去,积蓄内力,然后才有可能激情饱满地引领学生亲近课文,教师自身情感准备不足,教师自己没有被美文陶醉,就不要进课堂。”

  的确如此,我们许多老师在上课之前,考虑得最多的就是如何把课上得生动有趣,如何制作课件,如何让学生唱起来跳起来,讨论起来。很多时候,教师本人只是通过各种间接的途径认识到这篇课文应该是很动人的,自己在读课文的时候并没有丝毫地产生那种带有个人生命体验的瞬间阅读冲动。

  如果我们老师没有厚实的底蕴,与孩子一起分享课堂收获将是一句空话、一纸空文。让我们以窦老师为榜样,加强学习,勇与实践,敢于创新,善于反思,为主动分享充足“电”、备足“粮”,做一个有心的读书人,做一个真正能与孩子分享成长快乐的好老师。

读《梳理课堂》有感2

  俗话说细节决定成败,读完窦桂梅老师的《梳理课堂》,深深感悟细节的价值。从某种程度来说,注重细节是教育教学成功的关键,细节关乎学生思维的发展、知识的掌握、习惯的培养、素质的提高。因此,注重并且提高处理教学细节的能力,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注重细节,要体现在方法上。马卡连柯在谈教育的时候曾经说过“具体具体再具体,细节细节再细节。”

  在语文中的作文教学,尤其如此,我们机械地强调写出好文章,就应多读、多写。但对读什么、怎么读?写什么、怎么写?这些细节问题并未作出科学指导,让学生的读书流于形式,效果不明显。窦桂梅老师认为,教师应在读书的细节问题上给学生作出明确的指导。比如,让学生漫无目的的读,就不如由教师分类指定一定的书目去读,并且要和孩子们一起读;只粗略的读一遍,就不如读完以后再写出读书笔记的印象更深一些,读后感也不是一读即写,而是要有感才发。读书的起始阶段要从“轻松”、“随意”开始,从“趣味”开始、

  “愉悦”开始,久而久之,便能带领孩子们驶向广阔而深邃的心灵海洋。还比如,既然布置了预习作业,就要有行之有效的检测方法,使之达到一定的效果,而不是流于形式。想想自己,多次布置学生课前朗读课文三到五遍,像这样“读”的作业,我并没有好好检查,当发现学生没有读流利时,也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指导。像这样的“细节”,实在不应忽视。我们要让学生明白每一个环节要做什么,该怎么做,教师该授的要讲到位,该落实的要抓到位。再比如,同样是体现母爱的文章,《妈妈的账单》、《学会看病》、《秋天的怀念》等,文章体现的母爱是有区别的的`,讲述时我们自己是否进行深刻思考呢?《妈妈的账单》是一种无私无价、不求回报的爱,《学会看病》是一种“放手”、“培养独立能力”的爱,《秋天的怀念》是深沉而不张扬的母爱。面对不同的母爱,我们怎能简单地用“神圣”、“伟大”等词语一概而论?诚然母爱伟大,可也还是有各自的特点的。因此,要仔细琢磨方法,吃透“剧本”,研透“剧情”,就像窦桂梅老师强调的:“教师自己首先要静心,要钻进去,深下去,积蓄内力,然后才有可能激情饱满地引领孩子亲近课文。”

  注重细节,要实践在课堂中。教育就是一堆细节,教学细节往往能体现出一位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习惯。窦桂梅老师说“教师每天上课的内容是完全不同的,来不及修改,是一次性的快照,永远定格在自己的教育生涯中,也将永远定格在学生的成长历史图景中。”是啊,也许是教师平时不经意的话语,一个动作,或许会给学生带来深远的影响。我们要注意课堂上的用语,比如,要学生“告诉我”,很明显地把学生置于被动的地位上,让老师成了一个孤独裁判,不如说“你说说”,或者“谁来告诉大家”,不同的问法,也许会有不同的效果。我自己的体验,感觉每一次上公开课的内容给学生留下的印象要深刻些,因为精心设计流程,仔细推敲过渡语,扎实做好课件等等,就连学生的预习也要充分许多。试想,如果我每一节课都这样注重细节,把它当成一种习惯,相信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有质的飞跃。所以窦桂梅老师说:“教育无小事,这应该成为每位教师对教育的认识,成为我们自觉思考、反思的着眼点,更应该成为我们平常教学的自觉行为。”过去,我们多少次感叹学生不会倾听,老是想着要自己发言,当老师叫别的同学发言的时候,该学生就会唉声叹气,嘟嘟囔囔,至于其他学生说什么他们并不在乎。造成这种现象,其实老师也有责任,我们忽视了一些细节,我们自己是否给学生树立过倾听表率?很多时候,我们是不是急于把学生的回答引向自己预设的答案?和学生说话时,有没有真心微笑?有没有注视对方的眼睛?有没有观察他们的内心变化?这些细节我们是否真正在乎过,我们该认真思考了。

  注重细节,要延伸到课堂外。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不仅要在课堂上学习,还要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教学还要注重个体差异,加强沟通,帮助学生从“听众”到“参与者”,积极调动学生思维,优化作业设计,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和创造生活。将每一次作业设计都视为学生成长的生长点,视为学生课外的一种生活过程和方式,才能使学生在提高中体验快乐。

  感动于窦老师认真的态度,折服于她深厚的知识,欣赏她对“细节”的执着。总之,教育教学要重视细节,只有从思想上重视,从方法上改进,从具体中实践,把细节放大,把课堂上活,用细节成就课堂,就会成为我们的一种自觉。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就让我们从注重细节开始努力。

读《梳理课堂》有感3

  初次接触到“课堂捉虫”这个词,是在阅读了叶澜教授有关新基础教育的理论后。叶澜教授形象地把评课过程称之为“捉虫”——捉教学思想上的问题之虫,捉教学实践上的问题之虫。

  寒假期间,有机会拜读了窦桂梅老师的《梳理课堂——窦桂梅“课堂捉虫”手记》。翻开书稿,真是文如其人,别具一格的标题,富有个性的话语,独特而鲜活的思想,使人不忍释卷。

  首先令我钦佩的是,窦桂梅老师是一个爱思考、有独特见解的人。在本书中,窦桂梅并没有讲大道理,也没有罗列出许多原则和规律,而是选择了一个新的视角:从研究教学活动中的“细节”入手,如《线条,原可以更加多姿》、《别让体育跑远了》等;从一些我们常常熟视无睹的“小事”入手,以小见大,见微知著,让读者自己去悟出“规律”,如〈你学会倾听了吗〉、〈眼睛要看着眼睛〉等。

  其次让我佩服的是窦桂梅老师不仅爱思考,而且善于思考。她在《动态处理“讲与学”的黄金分割点》一文中认为,要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动态处理”,关键要把握“度”,最佳的“度”则是“黄金分割率”。正像她阐释的那样,找准最佳的“度”,谈何容易!常常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在教学中,我们往往采用“非此即彼”的逻辑使得问题片面化、绝对化。

  窦桂梅老师还是一个性情中人。国学大师王国维说,有真性情方有新境界。在这本书中,窦桂梅老师引用了别人对她的评价:“窦老师把激情灌注到整个课堂,使课堂像一条奔腾向前的大河,时而蓄势待发,时而汹涌澎湃,时而舒缓有致,我们仿佛和她以及孩子们一起登上她的激情之船,开始了激情之旅,观赏和领略到一派激情之光”。对此,我也有同感,在现场观摩了她执教的绘本作文〈我爸爸〉后,看着学生在课堂上兴趣昂然的样子,我忽然感慨:这样的融欣赏、阅读、交流、创作、情感陶冶的一堂课真好!

  合上书,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虫”还真不少。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感悟”的地位空前提高,似乎“理解分析”成了忌讳:生怕因为“咬文嚼字”而背上“分析训练”的嫌疑。几年前,我执教了一节研究课〈美丽的丹顶鹤〉,当时就是引领学生一个劲地读,认为这就是“感悟”。其实,朗读是感悟的一种方式,但前提是阅读者要能够从音节或音节所描绘的对象中感受到美的力量。那就要求朗读者对语言所描绘内容有较为深刻的把握。脱离了这种把握,朗读就变成了浅层次的东西,无法深入到文本所蕴藏的美中去了。而要获得这种把握,咬文嚼字就是其中的一个手段和方式。它可以使朗读从浅层次转入到真正的对美的体误中去。现在想来,〈美丽的丹顶鹤〉中有许多地方值得咬文嚼字,如丹顶鹤外形的颜色美,体现姿态美的“引吭高歌”等。

  在这本书中,有一篇名为《生动和心动:一字之别,差之千里》的文章,说的是不要满足于“生动”,而是要让学生“心动”。生动是事物外在的具象,而“心动”才是内在的、心灵深处的涌动,甚至心灵的震撼。“心动”因何而起?首先要“情动”,情动而心动、情动而辞发,入境入情,课堂上才能情思飞扬,言语鲜活。上学期,我在区师傅课堂教学研讨会时执教了〈少年王冕〉一课。整课教学我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读中悟情,让学生在读文中感受人物性格。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语句,对学生进行启发,提出问题,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解决问题,以感悟为主,通过对文中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描写的体会,读懂人物的性格和心理,感受王冕良好的品德和刻苦学习的精神。课堂上学生的感悟都很到位,发言也很精彩。当时自我感觉良好。现在想想,真正有几个学生是被王冕打动,从而在自己的行动上有所改进呢?作为教师,首先要静心,要钻进去,深下去,积蓄内力,然后才有可能激情饱满地引领孩子亲近课文。面对真实的学生,课堂上我们必须像农民在田里种地一样自然实在,用真挚的情感在课堂的每一分钟创造爱的永恒。

  教学探索永无止境,问题反思会层出不穷。我将试着用笔创造自己的教育生活。

【读《梳理课堂》有感】相关文章:

读《自立》有感04-16

读牺牲有感04-15

读《自信》有感04-07

读《鲁滨逊》有感04-06

读《鲸》有感04-03

读《冬天》有感04-01

读养花有感【热门】04-19

【精】读养花有感04-19

读黄继光有感04-17

【热】读《皮囊》有感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