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致女儿书》读后感

时间:2022-08-23 07:50:06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致女儿书》读后感

  读完一本书以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致女儿书》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致女儿书》读后感

《致女儿书》读后感1

  今天读了作家王朔写的《致女儿书》,心里不断有暖流涌过。

  我不管世人对王朔怎么评价,褒贬不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看到的是如山般伟岸的父爱。

  《致女儿书》以王朔身在美国成长的女儿为倾诉对象,叙述了王氏家族的血脉渊源、历史遗传以及自我成长经历。书中无时不体现出一个父亲对女儿的挚爱深情。在书里,他细致体贴地告诉女儿这个世界原本的样子和人的本质,以益于她确立一种正确的价值观以及应对生活的态度和能力。很多书评都在评论王朔的为人和作品风格的突破,而我看到的只有一个父亲因对不能陪伴女儿的成长而产生的深深自责与忏悔,更有他将自己一个人时时面临的孤独与脆弱和对生命敏锐而独特的体验向女儿倾诉、与女儿分享。

  书的开头写到:“人老了就没皮没脸了。我必须承认到岁数了。随时都有破罐子破摔的念头倏起忽落。这小书拿出来发也属于破摔一类。觉得自己挺不要脸的。”这是一贯的王氏狡黠,却也一贯的真实。也许这是一个已到知天命的父亲,唯一能为女儿做的事情——你不一定要理解我,或者原谅我,但我一定要用我仅有的能力,留点什么给你,回忆也好,亲情也好,勉励也好,能换成钱,当然更好。

  这不禁让我想起余光()中《四个假想敌》,对女儿细水长流般的`爱,想起他说过有个诗人写过类似的这样的话:看着保襁中的女孩,怎么看都是天使,在看见有人推着婴儿车过来的时候,如果是男孩的话,会引起他绝对的警惕,害怕某一天会把他的女儿抢走,真恨不得在小男孩的奶瓶中偷偷的加点胡椒粉。够觉得啊,但是能感觉这种父亲对女儿的爱很是不一般啊。在有今天看见,一篇文章中写到:“父亲跟女儿是一辈子的恋爱”,也许和有些肉麻,但是,我一直深信,一个女儿的出生,是会从骨子里影响一个男人的。父亲对女儿的爱从来都是毫无保留的,王朔在书里说:“我承认我自私,而你就是我的私。”这句话那么直白,却道出了多少父亲对女儿最无私的爱。读到这里潸然泪下,有一份感动源于王朔,有一份感动源于我的爸爸……

《致女儿书》读后感2

  这两天在读王朔的小书《致女儿书》,和原本期待的长辈给晚辈讲述人生经验的脉脉温情不同,这更像是王朔的自传。他从宇宙洪荒开始写人的起源,大笔一挥,从猿猴写到人,从古写到今、追朔中国人的祖先,再到自己家族王家和薛家的渊源,这种写法很是有趣。我抱着打探家私的心情,结果却又复习了一遍遗忘已久的历史知识。

  书的前半部分,没有分章节更别说分篇了,读起来有点喘不过来气。王朔写到了他自己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非常糟糕,父亲是军人,母亲是医生,在王朔十岁之前,父母都不在身边,父亲的面目模糊到王朔早上见过,傍晚在人潮中就分辨不出哪一张是自己父亲的脸。的确,那是一个单一雷同的时代,张扬个性是禁忌,所有人都具备同一种精神气质。母亲是家中一霸,脾气火爆,表达关怀的方式是粗暴的,以至于把最亲近的人都逼到远远的;他母亲又是一个极其自私的人,当然,人都是自私的,但是她母亲则表现得毫无遮掩。王朔说他一直很佩服她这种凡事先想到自己的本事。

  我特别同意王朔对于亲情的看法:血缘关系不代表一切,你从来不付出,照样什么也得不到,没有谁天生对谁好的。也许这种观念特别不符合中国的传统伦理,孝是天经地义的,养儿防老更是不容质疑。

  于是我想到了我的爸妈,他们和父母的关系又如何呢?中国人似乎到近三十年才慢慢开始学习表达自己对亲人的爱,如何经营和至亲的人的关系,然而和西方成熟的`家庭关系相比,还有着漫长的距离。而我隐约觉得,中国社会目前出现的许多令人无法接受的事件,背后都可以从家庭中找到最初埋下的祸根。一个社会是由家庭组成的,有什么样的家庭,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当一个社会出现偏差的时候,回到家庭,也许能提供一种反思的路径。

  回到这本书,王朔毫无保留地剖析自己和父母的关系,我想他是想试着去告诉他女儿,什么才是一个正常的家庭关系。而所谓的正常,在当下又是多么地稀缺。我们很容易在现实的光怪陆离中跑偏,把原本最简单的善意扔到了光年以外。

《致女儿书》读后感3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名字叫做《致女儿书》。作者是王朔。

  这本书是《致女儿书》和《和我们的女儿谈话》两本经典作品的合集。是王朔写给自己女儿的心里话。作者首先从自己爷爷奶奶开始谈起,前面作者提了很多人类发展的历史,和自己家族的来历,历史发展到了清朝,中国基本形成了今天的领土范围。后来武昌起义,袁世凯逼清帝退位。溥仪跑到了东北做了伪满洲的皇帝,作者的爷爷奶奶也是在那边生活,并且作者的.爷爷还在伪满洲国任职。解放后作者的爷爷奶奶带着作者的父母东奔西走。

  在历史的洪流下,普通人只能随波逐流。后来解放了,作者在1958年出生。在叙述了他的成长过程以后,作者在书中说:“我承认我自私,真不巧让你看出来了,但你不是别人,你就是我的“私”,我做自私考虑时都把你包括进来,尽管你可能坚决不同意。照照镜子就知道,你为什么跟我这么像,一看到你我就特别分裂,你妈也说过,真是“活见鬼”。当年你妈刚怀你我就反对生你,知道生了你就完了,当时惧怕的是内心的温情,没想到是这样的一个魔术,让自己看着自己,永远无法安心。”

  在作者的书中,他说有一次女儿说出的话让他觉得很伤心,就是女儿在聊天的时候对他说,做你女儿真倒霉。作者想了想认为自己可能不是一个让你满意的父亲,可能女儿对好父亲的要求很低,只要他能和自己住在一起,这一条没有,再说什么也只能称为虚伪了。

  因为作者工作的原因,和女儿见面的次数很少。作者感到非常内疚。读到这里我想到父母其实为儿女牺牲了很多,他们其实是爱孩子的。但是作者说:“嘴里说最爱你,实际上从一开始你的人生像残月,这就是我,你讲‘倒霉’也不为过。”

  我记得傅雷曾经说过,有些罪不能原谅,只能救赎。大概就是这样的意思吧。女儿的出现给了父亲很大的欣慰,作者说:“你就是灿烂,如果灿烂有眼睛的话。你会看到自己的出生,看到一切,因为这一切原封不动一五一十摆在你眼前。”我觉得人间最伟大的爱莫过于父母对孩子的爱,其实很多父母不懂表达。但是他们却在心里都在对孩子说我爱你。

  读完《致女儿书》我感受到父母的爱是伟大的,以后我也要学会好好爱亲人。

【《致女儿书》读后感】相关文章:

致宝贝女儿的经典语句03-03

致宝贝女儿的经典语句09-23

致女儿信教学设计05-26

对女儿的经典祝福06-09

对女儿的寄语06-02

给女儿的语录11-26

致女朋友的检讨书03-16

女儿的故事读后感04-10

海的女儿读后感06-12

《海的女儿》读后感06-12